北上杂记/卷二 中华文库
庚辰记事〈凡七十一通〉
余在北京时试之岁有二十四节每遇其节于前后二 三日必有刮风此与本国颇同 二月末元鸟始至 〈即燕 子也〉 八月底皆归正是不异于宪昼 节气也其鸟有大小之异尤奇之本国之鸟其至归 各月皆未尝试之俟其回国可以精录焉 向来有数万馀只乌鸦 〈又呼 老鸦〉 同栖皇城中林朝则争先 飞去飞来恰为朝见之礼故飞散四野时叫他日朝 回暮则恐后投宿此则圣德被物者也 曾寓上海试之爵鸟甚多 〈又呼 家雀〉 比本国鸟稍小其早起 时迟自众鸟至其地方极其繁华或日一切风景皆 似泰西国又日较之于日本京都稍强似此 都城本国 鸡鸣约不过 五四 更各有所异正所谓五更鸡声者 也然冬至前后其夜最长夏至之夜亦短其鸣时较 异 都邑草少本国甚多至其萌动亦有迟速盖北东各方 寒暧不均之所由致者也 内外城道涂多有。满州蒙古汉军各军民卡守其所有灯 火不可胜算大抵一夜灯油以四合一觔算之则及 几百馀觔之多也 眼镜之明莫强似三山斋其店在前门外东巷水晶一 镜不过洋银一圆之价所有什件都是不二价则不 便再三商之此我曾所见知者也靴子之美莫如北 东是以外省员役当京回时购之为贽者多矣 凡店之东西不堆奇之而抚璃厂有书坊数百栏其经 传诗文暨古今书画各帖皆不胜羡慕之至所谓诗 书万卷圣贤心正在此处知之也 凡担卖人民甚多或呼物名或鸣金鼓或吹箫笙分别 各件以致发卖之便而其善呼者乃使游子之情自 然而生恰听猿声而断愁肠者也其声竟夕不断至 三四更止 康衢日过车马殆及数十万乘之多其式不唯有 二四轮 之异 〈其四轮有上海 而本地无之〉 而所牵马疋亦有一口至八九 口者一轮手车亦多此皆非上海之可比也古所谓 千乘万乘各国者洵就地知之也轿子绝少盖二三 品以上大员坐之也 夫其为俗也一切器具不论巨细总尚坚固成衣之猫 亦无不如此至其水土比较福州稍好专山岭无 岚气亦乏故也 丙外守防甚严每夜有将军骑马巡查许多军民亦各 分队每更打板打锣或均扬声为之巡查则盗贼无 几也必矣是以人家店铺都用纸宪而板榻不多也 西河沿附近有古寺其上人动则为人默祷不舍昼液 五旬多天其勤无怠孰不叹美世闲人所进布施各 有多寡此时一夜钟声随断续风而有飘送客寓 都邑戏园不少每日听戏者 〈北京呼听戏 福州呼看戏〉 有数万多人 其报劳钱每人不过二吊文国家忌辰皆停止之夜 来演戏者禁上海地方限以夜戏福州或有之 前门以外有许多鱼肆海河鱼类不少而鲤鱼最多余 叠次食鲫得以除绝湿气洵为良药其大者六七寸 许每觔一吊馀钱曾在国时闻得白鱼膏制以鲫油 果无不然 凡店铺大半昼关门戸况人家开之十无二三恐有多 少灰土飞入其丙也且凡人打门入内闲有未关者 则弗敢直入至若乞丐之人尚在门外扬声乞物是 风俗之美者也 凡客寓所在总设西河沿一带皆建冲天牌而为其号 外省之召引见官员若客商应试各人等多有寓此故 一切卖物者络释不绝大概本国之西东雨村一般 也 药店同仁堂之设在正阳门外犬橱栏西口路南其数 丸之药皆甲于京都而驰名天下者也育甯堂亦在 其附近所有汤药之类无有胜于此者顷闻有事关 店未知何日开之哉若夫两店则本国人或见知或 闻知而屡次为之讨论 闻得书铺狠多惟 儒雅荣华 堂皆胜诸店者也其一堂开设 琉璃厂东门火神庙内一堂在其东门内路北影壁 对过门面三间便是 又闻笔墨店铺亦多最甲他所者即程五峰以及胡竹 溪是也程氏在梁家园夹道路西胡氏寓前门外杨 梅竹斜街东头路北蕴和店内凡笔莫如湖北墨莫 如徽州于是乎贡使每逢奉和御诗国王暨使臣例 蒙加赏湖笔徽墨 询知都中翰墨佳者甚多如园亭禁地及至公堂匾额 之类其对联之佳者亦不少此皆美不胜怪而令人 耐看不厌吾未尝得寓目也惜哉 四译馆附近皆人参店其参色有白与黄之殊未知孰 好昔闻之于朝鲜人说道其白者山产黄者家产但 中国人不知其优劣而贵黄色其色系制成者药气 已漏不必尚之按此近是白色之价殆倍于黄色是 余曾经购之而所知者也虽然本国人亦贵色黄由 来久矣 北京同仁堂乐家 〈此与天津同仁 堂异主同号〉 有灵应痧药又名兑 金丸江南塘西之姚氏 〈其招牌曰门上纶褒世美平 厅诰命金匾诵芬寿世为号〉 亦有痧气灵丹各名虽少异实皆痧药也兹稽其药 方以录其略凡病不论某名或忽然不省人事者一 切用之有效因其轻重自二九至六七丸研末吹入 鼻内或呑下可也阴阳水或凉水送下虽孕妇勿忌 之往年北上时水土不服屡患小恙概为吹呑立见 消愈现今试用两家之药皆似无分优劣但近年本 国官买姚氏之丹其价约一丹一钱该塘西地方在 太平县水驿附近转坐太平船不过两天水路其店 主是北小河姚绍曾也其丹药宜上京时购之勿俟 京回恐有其赶不上之误也 灵宝如意丹于一切初起之疮而有其效是不消说每 遇热病尤不可无之其药方有云大人服十几九小 儿四五丸孕妇勿服第念凡药之类倘经久岁月则 其气稍疏是以节经用以一倍或其重者吞下二倍 均有效验迨已吞之后即刻吐出尚无丝毫之妨乃 得瞑眩更好凡用之者皆应为之一试 都中天育堂孙氏所制夹纸膏已行试用最胜他所者 也其店开安定门内国子监南边路东兹节其药方 曰此膏用唾贴者遍正头疼暴发火眼之时均贴太 阳穴又牙疼齿痛腮颊红肿之处皆贴其患处一切 诸疮恶毒初起者贴之立消脓成者贴之即破至诸 凡汤火刀各伤亦如此有效其膏有大小厚薄之差 大者每张价钱六百文小者三百文随其贵贱而有 优劣予在京时夏令或遍头疼或正亦痛则随其患 处贴之立有神效于是乎远近驰名购者来往不绝 又山东站路有青驼寺其唾纸膏亦有效者也一切 药方颇与此同余十年前就地购之当经试贴恐有 让于夹纸膏然传译通事统尚其唾纸膏 余留京师已久不啻风俗之美而路上行人未见癞者 则地灵人杰亦不言可知 京俗夏令除朝冠外并无戴帽者小儿亦然且节届大 暑袜子与腿裤大人穿着不待论说小儿尚有穿之 岂不异哉至其人家店铺都是盖起凉棚其高二丈 许四面逐日舒卷午天送风真避暑乘凉之处所也 本所人民统不挂帐子谅必蚊子无几福州甚多且大 其害亦重倘或不挂之则睡不得遂染患疾病故于 夜时驱除净尽方得安睡唯其声之可恶不可形容 至其螨子岂非其次哉 直隶山东皆出石无几故用砖瓦而为人家之围城郭 亦筑以之其厚且坚无不类石 燕都十月节水始冰是与宪书正符小雪节下雪最小 大雪节其雪甚大宜乎名以大小也自此至立春节 皆有雪无雨惟本年二月春分前二日得雪而就地 立消至小寒大寒各节亦其小大字样与彼颇同谅 其馀节气都合宪书再凌寒最难避暑不易然暑鉴 不胜本国也 梯航朝见 零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叚香 雪包树枝〈北京不包之〉 瓦上落雪渐滴 〈北京 无滴〉 竹瓦江湖枫落吴江冷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摇橹演戏 玻璃窗船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 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黄河入海流万里杨柳色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涙不乾马上相逢无纸 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城门辙两马力乎 城池 红尘飞不到 城楼 京都人等都是沉重力强兼之少言然多唱歌 坑桌子 〈即满州 桌子也〉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舍西岭千秋 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饮马钱 榆钱 〈信其 花也〉 余稽以上之一切景致情形皆应在上京京回各时 证之 夏天蝇子最多不胜恶之 〈小暑大暑 各节更多〉 故人家戸口垂帘 防之蚊子稀少蜘蛛蜈蚣亦少蚁子乏从本国秋夕 蝙蝠居多萤火壁虎均是绝少 米极为味美而洁白者北上时江山船下程所送者是 也虽不食肴毫无厌之菜有每日喰之不厌者山东 白菜是也此等之物不唯我独嗜之至其僚伴亦无 不然 茶叶有雨前烟草有净丝此皆风味有香余平时哈之 抽之而有嗜无厌者也 佛手菜味好其形似佛手柑其大亦如之福州绝少于 是乎其人京回时购之为贽者多天津有咸菜其味 最美似福州十锦菜而有甜咸之殊焉 北燕雨土时 〈此时满天色黄故谅名 以红尘且有风大起〉 愁闷不可名状却 胜于雨天 城内常用大钱不用小钱城外不然概用小钱其大者 面上铭以当十二字然实在当为二十文而以五十 文当一千文是为一吊凡仕商回乡时皆换得小钱 为之盘资 我等同炊者一共八人每日稀饭一次 〈若会试题目有 双弓米即粥也〉 干饭两次共三次每月租房银七两其内一人系城 外佣者其工钱月凭票二十吊 〈吊即千也其一十一 吊馀交约当洋银一 圆〉 白米一百觔价票四十四吊煤炭三百觔六吊四 百文 〈煤球价 亦同〉 木炭一百觔一十八吊茶叶一觔三吊 二百六十文麻油一觔一吊一百二十文洋蜡一觔 一吊六百文应用水月价一十二吊也 〈合甜苦各 水算之〉 本所平时调羮多用干虾鱼大小不均皆剥皮者其价 亦有低昻每觔二三吊文至七八吊文其为用也直 如佳苏鱼一般是系山东之海产每日食之不厌虽 无隹苏鱼岂有日用之缺哉其味亦不逊之福州称 之日虾干亦不少且豆酱酱油 〈又呼 清酱〉 皆有美味非福 州之可比也 每日京报月价票三吊申报月五吊也各为用也至广 矣官商人等无不需之 直隶江南正月闲有放纸鸢 〈即风 筝也〉 其近诗曰不知弦索 弄东风祗讶轻雷走碧空试立御河桥上望纸鸢无 数夕阳中福州九月放之九日最多北京俗五月五 日不行龙舟故事时闻南边行之故福州龙舟竞渡 不可胜算 凡外省仕商寓居京都者多有咳嗽吐痰二三月闲必 有如疥疮者生于手足脸面虽其土人闲有生之者 在焉或日如此者无他不用柴把专用石炭故也化 痰各药不可不服其药大抵杏仁粉八珍粉海带菜 也 西河沿大街北有城池其长二三里许阔二百馀步十 一月初旬一概水冻悠悠长江 如飘。玉带时有冰床 〈一作 船〉 数百馀只争渡行人该床四角而脚底为巧有 五六人坐仁其主或步拉或坐驾其迅速过去却胜 车马至报劳钱不过一十二文且为年少者或二三 人或四五人于其冰上戏站一脚以任自去其相去 数十步其冰床诗日十月冰床遍九城游人曳去一 绳轻风和日暖时端坐疑在琉璃世界行又其冰鞋 诗日往来冰上走如风鞋底钢条制造工跌倒人前 成一笑头南脚北手西东 中朝所和约者有十四国准其公使皆驻札京中然禁 止商贾 日有骆驼几千疋 〈闻得是北狄 种不生中国〉 駄驾石炭来往京中强 者重骑六百觔弱者四五百觔彼性甚畏暑气至小 大暑时避去极北往来无几其毛尽拔不但此也鞑 子之人或寓此者亦既畏之乃于三四月闲统为回 国且闻伊国都是五谷不生常以牛羊为食故有劲 勇其理尤不可解 驴骡二畜往返之多不计其数驴是似马长耳身小力 强其大如马半身骑之迅走其声不欲闻 〈其阳物俗 名驴鞭即 生子之 良药也〉 骡是驴父马母其耳目似驴馀皆似马稍大 该二畜性好平地绝嫌崎岖故在福州见之无几 京人多凌寒气至狗与猫亦无不然而狗子或在雪中 相戏为快 〈该狗甚大在福州未 见之疑是北狗种〉 京屋三面皆筑以土墙故失火稀少时戸部衙门失慎 烧去数橺 本年七月十四日日晕史记有云此两军相当之象也 时有中哦之事 山东途中多有手车过去逢有顺风则相争扬帆却认 五湖扁舟又有拾马粪者往来不绝逐去车马十里 之远拾之如钱至其地方四面皆平其广几千馀里 及麦秋也日月出入疑在其中又经过涂次所有坟 墓不可胜算堆土造之其围约二丈馀尺高七八尺 建碑志之者十无二三大抵本国盐场所有堆沙之 形也又有可怪者黄河流水是也其色黄深恐有可 以染物故以黄字名之谁想其水或有清澄哉又闻 得该人民或欺外国人日你看石否予曾朝贡时经 过此路二十多天尚看石稀少则岂不是欺语也又 有人说道本地人都是高大而肥者毕竟食麦故也 其麦五月闲与米一共开花非他所之可比昔经过 时多少食之味美且甜乃知非说者之讹也又闻贫 者虽多而大富者不少焉见其土地广大则复可信 者也又大街小巷一切人家店铺强半以茅结构五 鼓经过时有景色可比者即所谓鸡声茅店月人迹 板桥霜是也自福州至浙江所过村落并不见茅屋 刻闻都门无有粪价福州有之所以如此不同者无他 其离农家按程计里约有二三十里之远倘收纳其 价则农夫有劳无利不但买之无人却有不便人家 昨夜邻家有数人唱曲者其曲中腔口似乎本乡所唱 者向在福州未尝听见其腔当经倾耳听之而会其 趣仿佛如身在故乡因知本乡所习者皆北燕之腔 也 都中井水味咸故人家店铺所饮清水皆买而为用不 但多有水店而已其马车手车不可胜算即如本欧 西东两邨买用落平甜水其卖舟亦不少论其价钱 稍有差焉 剃头工钱 〈又曰薙发 又曰剃头〉 官民有差余准给一吊文打办以 其半修指甲亦无不相类报之以四百文与福州有 甚异哉 日暮天边偶有鸿雁成字因吟起来乡书何处达归雁 洛阳边藉汝平安报羁留在北燕 前门有舂椒即所研末者也风味甚好强似本国番椒 予动有肚里不顺及大便不实者每食和之渐得顺 适可云良药向在福州未尝见之且晚食时 〈即本国 夜饭也〉 先饮膏梁酒不过雨杯也 十年前朝贡时一见数十株枯木当即问之为何不伐 之为薪尚未知其由迄今该枯木既存现在疑惑之 闲或日认为神木未知是否 远人寄寓旅邸时闻霜中之笛断续声随断续之风何 人不起故园之情 燕都土性最宜于杨柳犹福州之榕树其至大者殆及 三尺馀寸之径至置用之器具不论巨细皆造以其 木板凌霄直干亦如球阳之青松也 曾听戏海之鸿今见摩霄之鹤其鹤也朝则散飞四野 暮则投栖御园予昔朝见时有多少丹顶白身集于 高树声声断续殆所谓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耳 兹管见论之天下之人皆随其方位而有清浊强弱之 殊而况国之大小也其畜生之类复无不一辙本国 之人不啻文武各艺不如于中国之人一切艺术不 可企及也乞观者更 正仆之妄论。几乎免贻笑于后 辈焉 乙夜天寒老身难眠霎时睡着偶为梦所醒纸窗皎洁 疑天已明推开亚牖只见霁月正到天心白雪积叠 尺馀也 喜鹊喜鹊有甚事情如此相呼君不知乎吾性原是报 喜迥殊于乌鸦者此岂有他哉不过一两天必有好 信报来不错不错果如其所言天津或福州寄送雁 书洵不一次宜乎以喜字置于其上本国有乌鸦而 无喜鹊最可惜者也 一日经过康衢偶见敷文振武各榜坊即知本国之中 山暨守礼之邦各榜坊原仿中朝之制而结构者云 日前偶过厨房有伙计们擦洗黄红铜器而得光净因 间用何擦得如此据云只用盐醋二件而已此可以 广传知者也 人家畜鸠。 〈京人谓之 为鸽子〉 不计其数统将鸣器巧结于其尾 闲多少争飞自有清浊之音而不堪倾耳平时每值 天晴必好飞去阴则不出恐有鸷鸟之害也福州亦 多畜之。 凡所用磁器遇有损坏不必投弃乃叫匠修补得以再 用福州也用之如此洵可谓恒念物力维艰者也谅 必本国人可以学习成功 吁当时本国君臣有累卵之急百姓有倒悬之危圔国 昕宵仰望中朝之兴灭国如大旱之望云霓神祇尚 鉴 庚辰冬十月适有闽南友人杨 篆实庭 寄函内开别久未 晤无任神驰迩维起居纳福履祉臻绥符颂为慰晚 以山川修阻问讯久疏歉甚罪甚然而朝晡祷祝无 时不以事克早成为望讵知时势艰难至今尚无定 局奈何奈何然以理推之有志者事必克成苦心者 天终不负以先生矢志坚贞操心刻苦闲关万里险 阻不辞辛苦多年精神愈奋置此身于度外凛大义 于寸衷真足泣鬼神而感天地也焉有事不成而功 不就乎纵一时未能成就而终有否极泰来剥极而 复之一境先贤云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又云精 神到处金石开二语请为先生诵之幸且宽怀无生 焦急起居珍重努力加餐倘有便鸿祈赐好音以慰 远人之望是祷专此肃候台安不另弟披阅之下不 胜惭感何日谈心以解茅塞拭泪而登志云 林子叙于公暇日书赠一联日勋名振世鼎力兴邦展 读之下悉知以吾名二字置于旬上何其赧颜第有 追忆纪之而已观者勿怪是幸
辛巳正月中记〈共十七道〉
履端肇庆首祚迎祥偶有佳宾赠句云总署报新禧接 阅之下茅塞自开行见所有国事委为结局俾君臣 上下均得再造长依于光天化日之下也因联座右 为之祈祷云 元日钦天监奏风从艮地起主人寿年丰此与上年意 味相同则天下太平之象也 传闻冬至元旦各日天气均无不相类兹溯客岁冬至 日晴天寒今年元旦亦然此所闻之可信者也 余入都以来既过两次元旦其俗于前夜四更时不论 人家店铺一概争放喜炮而声声不断至天明止许 多炮壳载涂不可胜扫迨其十五前后家家戸戸悬 灯不少其式样各异曷胜奇观之至而有最奇者以 冰造之不但巧夺天工而处处星光遍照四面令人 叹观止焉 予春秋五十有九正近六旬血气已衰动有微疴不堪 疗治之烦刻下寓于北燕严寒之地犹旧船泊于溟 海风波之中 宣武门附近有官养之驯象五六口凡看之者每人礼 钱四五百文及其进入象房有管象者说道诲会此 象以数十戏艺看者必高升得意其报劳钱不过数 百文果有响亮投鼻老虎饮水食早饭游把洗耳进 退跪拜叩首等戏极其奇之此是正月四日闻看者 出而所讲也 本月初五日堂弟以正为回越省亲事请假起程当经 照例惠给帑项洋钱四十五圆为之盘费兹推算其 归路水陆日数则京都至天津陆路三日或二日其 地至上海水路四日自此回闽亦三日凡一十日也 本日早有东西各冰床主数百人丁刁难打杖登时官 差来到平治其事遂拏去其首两人 本月初九日接有津门来凾即知从弟将三天站路能 尽两天之力前抵天津一路平安曷胜雀跃 是日夜初更星斗朗明适有三星 〈本国俗 呼三星〉 见出东方约 在辰地下位其分野与本国异者有上下各位之差 兹稽日月星辰恐有如此不均 皇上因年前未经得雪数次虔申祈祷本年正月十七 日京报略日上论京师自上年冬闲雪泽稀少入春 以后仍未渥霑祥霙现在节近雨水农田待泽尤殷 寔深焦盻允宜虔申祈祷以迓甘霖着遴选光明殿 道众在大高殿祈祷遴选僧众在觉生寺讽经均于 本月二十一日开坛是日朕亲诣大高殿拈香陪臣 捧读之下俾其不堪待泽之至再出使日本大臣许 景澄甫竹筼本月十七日请训 〈即辞 行也〉 当蒙召见谅本国 一节必有其人妥为结局 〈不图中途偶丁父忧开缺 至甲申五月又蒙出使法 国〉 书有云楚大夫欲其子之齐语也古人为子弟求利达 之计岂浅哉乃著男锡书请求张心如先生虚心领 教或学官话或习法帖拣于正月十九日入学其所 进束修每月洋银六星也他是直隶人戸部处行走 者也唯所冀者著立其效而已 本月念一日男锡书购得象绘一张是系西人画之梓 行者纸上传神望之如有生气其绘有赞略云象出 印度及阿非利加其高七尺至十尺大者十四尺至 十六尺为兽之最巨者印度人乘之以为常或驾以 出猎置亭桥于其背上可容十二人其色黄黑而以 白者为最贵彼有大力其用尤在鼻能拔大木而其 运用之巧又能掇拾细草以卷取之西洋诸国皆养 象最久不过八十年而中国有及二三百年者亦一 奇也凡观者应顾第六条之所记者果有益慰心目 也 本月念二日昧爽白雪满庭料知昨日皇上虔心祈祷 故上帝感降甘霖令下民皆舒待泽之心此则有感 应之效而年丰之兆也 本念四日顺天府奏京师得雪一寸有馀乃知圣世之 行政良有至精焉 左中堂声名远闻四夷而无不畏象者故哦国与伊犂 之事皆归于平治乃于正月念八日到京请安翊日 有圣旨降来大学士左宗棠着管理兵部事务在军 机大臣上行走并着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钦此 然则本国之复兴不蔡可知洵欢天喜地者也 本月念九清晨所得白雪多倍日前即开去纸窗几回 吟咏不啻有柳絮因风起之趣殊令君臣上下皆娱 目悦心也无如本国有霰无雪故第知有六出之名 而未见其形即蝉不知雪之类也至其水冻亦无不 然
辛二月中记〈共二十二道〉
本二月初二日予有事务乃上于左中堂处经过街巷 多有不胜奇观者只惜固陋寡闻不能尽述即所谓 京师地面辽阔万美毕集一人之耳目难以周知统 俟博雅君子是也 本初三日接阅天津来翰绿悉堂弟以正因津口尚未 开冻暂为逗遛询据信差口称现今大沽洋面开冻 轮船泊此将次进口 本初四日或曰即今有事务问卜伊饬任手取字即伐 字也占者曰变之边旁则有成二字也本月二十日 前后可有佳音再者日前闻之问者曰当经取出仁 字卜者曰此是二人同居之象也果无不然极其奇 之按此佳音之占复应无差池焉 本初七上关帝庙祈祷救难其灵签有云只好从新莫 依旧自然百事称心神莫愁中路无成就常遇舟航 涉利津谨按中朝另设良策以兴灭国之象也 本初八过劳参赞处大街小巷皆无不有铺戸旅邸洵 为天下仕商聚汇之所倘无记名号则寻之不易许 多匾联字句各有隹妙自令行客留步吟咏 影方迟春光欲半花朝后七日 二月二日 日花朝 诘旦起来 六出满庭掩映玉窗 〈床头戸口玻璃为之其高 二尺馀亦涧三尺馀寸〉 殆所 谓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再是日询知 方今出使日本大臣一员例蒙颁赏月银一千两泰 赞官一员月银四百两领事官一员月银二百两其 馀随员十四名各有差等三年开缺按此出使各国 大臣亦皆颁赏一辙耶 顷者春梦不少本月初十日夜有梦醒来正是月三更 乃吟哦古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首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少焉紫气东来即占我国家复兴之象 也 哦国曾怀侵吞伊犂之心为此上年有钦差曾大人 〈名纪 泽曾国藩 长子也〉 前诣哦国以行会商至本年春概有议成 而无不虞之忧然则从今以后应该不必重办军务 惟是本月初十日京报有云上谕本年轮应查阅福 建浙江广东广西四省营伍之期福建即派何璟逝 江即派谭锺麟广东即派张树声广西即派庆裕逐 一查阅认真简校如有训练不精军寔不齐者即将 废弛之将弁据寔㤗奏毋得视为具文钦此谨按此 事专出于保护敝国之至意也此岂非是林子叙死 禀之力乎 自古本国仿学中朝之制每岁五月龙舟竞渡观者不 少极其闹热吾离背而来巳历六年于兹屡有观之 竞渡之梦在京亦然当京不胜奇之上年八月初八 日夜又复梦之乃问之于卜者马道山其占曰干进 之始创立生发之象也化卦水讼终日郁郁似有不 安之状世临立武卜私事日盗贼但因公如持铁锐 镇掌行威临文书奉上命身不由已然无㐫如抱虎 而眠借其威而压群兽之状也自今一卜预觉将来 早知无㐫也此为外事不可担忧许其平安也丙有 子水福神动能主喜决不主忧正谓行在千里外虑 有千条多待至立冬日舒眉笑哈哈本年二月初十 日夜梦亦同前由迨其醒也正是五鼓鸡声之时也 即刻起来煮茗饮之时男锡书复起乃述其原委知 悉一共怪之 曾有喜鹊而于邻家中林营成其巢本月十三日饭后 亭午徜徉院落偶有雌雄并集巢傍相向相呼而有 保护其雏之心也畜类尚有如此而况人生乎哉留 步望之已久而后进内乃案上挥毫以志其略云尔 本月十四日有风天寒解冻亦冻疑 是本二腘风旋之是 也 〈冬至日至新年二月某日凡八十四日 其前后二三日必有大暴故俗名如之〉 上年冬至 日至本年是日凡八十三日是与其前后之惊蛰春 分各节相隔六七日则似无千其暴另有某暴也必 矣然馀节经逗遛中朝已及数十年尚朱书试之且 在国时闻之日本有是暴而中国无之但未知是否 另日应质之于大方焉时有人知之曰此乃九九八 十一日之暴也其详载存于消寒图不必怀疑余即 然之 本月十五日早晨静倚几上即开看方镜身体稍瘦更 阅其套所书公尔忘私国尔忘家再三诵之殊觉切 于心志如其八字必须无时无处不为研究矣 本十六日节近春分日暖风和乃脱去常穿之狐皮背 身一领 〈即领 褂也〉 所以然者无他即寒消九九之天也 〈冬 至 日至本日凡八十五日即是 过去九九之天也故云尔〉 再者客岁七月闲因未 知国事何日结局与其吉㐫乃为之卜卦其占日三 元复转运日月更大明云雾都荡扫万国尽维新嗣 后亦占日三阳开泰喜相逢物在春台日在东所欲 从心能自至天和人合万缘通今夫溯其所占之旨 意皆无不相似则国事一节乃于本二三月闲决成 议归局不必挨延四月庶乎占者之验矣 本十七日少为懒睡时有园林众鸟争鸣而喧睡觉东 窗日已红光此岂不有可比较者哉即所谓风来花 自舞春至鸟能言是也 本十八日接阅谢君寄翰不胜感戴之至府上无恙欢 似雀跃至谓云事办理未有头緖实深焦灼谅届本 春定必有转圜之机矣俾余自解郁心正在如望云 霓之秋也 本二十一日节逾惊蛰而届春分和风方送寒气渐消 日昨知悉总署因本国一节乃于本十二日 〈即惊蛰 二月节 也〉 特奉圣旨将其照会移行日本国王其略云前议 未妥一概除去宜迅新行会商此岂非兴灭国之良 策哉因溯上年七月初六日时已五鼓适梦事竣回 国友朋来贺醒后即占曰蛰虫伏穴龙潜于渊六阳 加动飞龙在天先是复有如此之梦按此蛰虫伏穴 是指惊蛰节所移之照会也飞龙在天言龙属三月 则所有国事妥为结局势必在其月令也将见君臣 上下均得再生深戴皇恩宪德于无既焉 本念五日曙色方开时有狗产仔是系客岁六月闲所 畜之奶狗不觉驻京年月已历多少且有莺花啼又 笑殆所谓鸟声非故国草色是他乡 本二十六日黎明无聊徘徊中庭时有鹊鸠而相为斗 未知为何如之乃留步见之即知渠夺鹊巢之事也 宜哉拙者莫如鸠不能为巢且诗经所谓维鹊有巢 维鸠居之亦于此时见而知之 本二十七日接阅堂弟泐扎悉知云事俾同寮均解忧 心至谓念五早开往上海谅必于五六天内长行回 闽从时厥后侍坐膝下不唯使亚父勿倚门闾即侬 亦得宽心 本二十八日午后据几偶见案上书本是男锡书在上 海所购之竹枝词也其诗皆雅令人不胜吟哦而有 可最异者即电报之诗也其诗日奇哉电报巧难传 万水千山一线牵顷刻音书来海外机关错讶有神 仙又日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从此不 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 〈上有铁线横空如纸 鸢之线者皆电线也〉 若夫增注字类标韵则依体字典而音义易晓于初学 之省览行箧之取携甚有便宜故于本月念九日金 男锡书购之从时厥后逢有所疑辄披阅解之洵可 云裨益于下学矣况又当时都门尚之故藏板者□ 少焉。 本月三十日偶有客日刻下前门长街有做戏营生者 是为禽兽之鸣而有喜怒哀乐之情也其声各有分 别故凡见闻者谁认有人为之而况隔壁闻之者却 欲买该畜生乃出街者有之此则古怪之戏也再三 劝予观之奈因未了事之纷纭而不得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