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祖:神农公 炎帝神农氏,以火德王。代伏羲而治天下,没称炎帝。都于陈,迁曲阜。昔帝(神农)父少典之君,娶峤氏女曰安登,生二子,长名石年,即炎帝。乃帝母感神龙而生,育于姜水,故以姜为姓。厥产烈山,故号烈山氏。帝初国伊,继国耆,故合称伊耆氏,又号烈山氏。在位一百四十年,崩于长沙之茶乡。 道德巍巍,三才圣主,教谕种耕,稻梁稷黎,粒食始兴,功高万古。盖自洪荒之后,人民多取禽兽之肉以充饥,饮血茹毛,不足于食,至帝怨见之。始观百草,查其春生秋实,结子可以疗饥者,即以为种,方辨五谷之类,断木为耜,揉木为耒,教民树艺,躬亲畎亩,农事兴。而人得其安饱者,实此始也。至于民有疾病,未知药石,帝始味草木之滋,查其寒温平热之性,辨其君臣佐使之义,遂作方书,以疗民疾。而医道立矣。 后人有诗赞曰: 德布生民不可量,能成物性泽无疆。 口尝草木知寒热,心悟神书制药方。 扎修耒耜耕郊野,复造犁锄树稻粱。 救疾疗饥功绩懋,至今黎庶沐恩光。


二世祖:帝临魁公,神农氏纳奔水氏之女曰听诗(?),生临魁。在位八十年,子承立。

三世祖:帝承公,临魁之子,在位六十年,子明立。

四世祖:帝明公,承之子,在位四十九年,子宜立。

五世祖:帝宜公,明之子,又曰帝直。 在位四十五年,子来立。

六世祖:帝来公,宜之子,又曰帝克。在位四十八年,子里立。 三才定位,产育不同。帝初开市商买,始通聚货贸易,永绍其风。上古之时,粒食艰难,颇有凶荒之疫,山川阻隔,莫通接济之方。至帝始以日中为市,通天下之商买,聚天下之货物,交易成而市井之。富者民得便而用之,自此始也。后人有诗赞曰: 阴阳已判世间同,禾黎丰荒莫测终。 帝方立市通商买,代代斯民效古风。

七世祖:帝里公。帝来公之子,又曰帝居。在位四十三年,里帝生节茎,节茎生二子,长名克,次名戏,皆未承帝位。克生子榆网立。 戏生器,器生祝融,祝融为黄帝司徒。

八世祖:节茎公,里之子。

九世祖:克公,节茎之子。

十世祖:帝榆罔公,克之子,帝里之曾孙也。其时居于空桑,遭蚩尤之乱而不能制,迁居涿鹿。遣有熊国君公孙轩辕,擒而戮之。帝立五十五年,遂嬗位于公孙轩辕,是为黄帝,即神农母弟之裔孙也。帝因退居于洛。 古无定姓,呼唤失宜。帝因生子,以蓝赐之,制为定姓,万世钦依。盖自开辟之后,人无定姓,官无定爵。昔帝都于空桑,时有熊国君贡秀蓝一株,适值帝后宫降生一子。帝见秀蓝昌盛奇异,心甚欢悦,遂以贡蓝赐子为姓,取名曰昌奇,及长分封蓝昌奇为汝南郡火旺公。盖炎帝时以火为官,尤今之爵级也。古者天子因生子赐姓,裂土分封者,自此始也。后人有诗赞曰: 因生赐姓此初祠,弈叶相承不外之。 圣旨既颁坚似玉,千秋万载永钦斯。

自神农至榆罔,十世传八帝,共五百二十五年。封榆罔子昌奇为蓝氏姓一世祖。

1世祖,昌奇公:生于帝榆罔二十二年已丑二月十八子时,没于轩辕氏九十九年辛丑四月十八申时,寿一百三十三。

受姓鹰爵,君命是从,祠传永远,蕃蔓无穷,绵绵不息,日月同终。古者君父赐姓取名,各从其所主。若我昌奇公之世,承父赐姓蓝,从此制为定姓,永不变更。厥后子孙蕃衍,列居幽,翼,青,徐,梁,荆,益,豫,雍之地,遍诸天下,代数叠出,皆公遗裔也。 后人有诗赞曰: 受姓鹰封自汝南,根深蒂固庆缨簪。 一株结子传天下,府府州州盛曰蓝。 公因未鹰帝位,退居汝南。仍修始祖神农之业,教稼穑,作药方,分内外男妇小儿科,以疗民病。是为医家鼻祖。 配,生于榆罔二十六年癸已二月申时,没于轩辕氏六十九年辛未四月十日卯时,寿九十九。 生子 原吉。

2世祖,原吉公:生于轩辕氏三年乙丑正月初六亥时,没于轩辕氏一百年壬寅七月十九已时,寿九十八。 配,生于轩辕氏四年丙寅四月十三子时,没于轩辕氏九十九年辛丑六月二十申时,寿九十六。 生子 申行,孝基,高霪。

3世祖,孝基公:生轩辕氏三十一年癸已八月十一日已时,没于金天氏十四年辛酉三月初三酉时,寿八十九。 公编本草医书,末载有祖(昌奇公)父(原吉公)之名及生没年月。 配,生轩辕氏二十九年辛卯二月十一午时,没于金天氏十三年庚申四月十六午时,寿九十。 生子 驷,衡,雍。

4世祖,衡公:生轩辕氏六十年壬戍三月初七辰时,没于金天氏三十年壬申七月十二子时,寿七十一。 配,生轩辕氏六十三年乙丑二月十二丑时,没于金天氏二十二年甲子五月十四午时,寿六十。 生子 成有,良夫。

5世祖,成有公:生轩辕氏八十七年己丑十月十一亥时。按旧记,公好游玩,时有穴居。野处者随地多恙,公至延之,医无不效,民赖以安。没于金天氏六十四年丙午二月十七日寅时,寿七十八。 原配,生轩辕氏八十六年乙酉五月十三酉时,没金天氏六十二年甲辰七月十一午时,寿八十。 再配,生轩辕氏九十年壬辰四月十一子时,没金天氏七十一年癸丑三月初二寅时,寿八十二。 生子 鸣,胡。

6世祖,鸣公:生于金天氏十五年丁已五月初四酉时。按旧记,金天之世,天下一家,风淳俗美。公隐居岩穴,常教人以养身之术。而人安泰,一境安然。没高阳氏二年戍辰六月初四午时,寿七十一。 配,生金天氏十六年戍午九月十二亥时,没高阳氏二年戍辰十一月十八酉时,寿七十一。 生子 正,近。

7世祖,正公:生金天氏四十二年甲申二月十三日子时。是时天下太平,万民乐业,耕田凿井,自食其力。公仿轩辕氏衣服之制,西陵氏养蚕之法,而树之以桑冠裳齐,人皆效之。没高阳氏十七年癸未十一月二十丑时,寿六十。 配,生金天氏四十一年癸未十月二十八申时,没高阳氏二十二年乙己九月十六午时,寿六十三。 生子 羡,植,克。

8世祖,植公:生金天氏七十二年甲寅七月初九寅时。男耕女织,时和年丰。公乃考定百草,调和诸药,而药道大明。没高阳氏三年己已年九月十四辰时,寿七十六。 配,生金天氏七十年壬子三月初二子时,没高阳氏十年丙子九月十六申时,寿八十五。 生子 康。

9世祖,康公:生高阳氏十五年辛已三月十一卯时。是时土满人希,日则躬耕,夜则谈医,仓禾饶裕。高阳氏才子八人皆器重之,以币聘辞弗就。没于高辛氏二年丙戍七月初六未时,寿六十六。 配,生高阳氏十六年壬午三月初三辰时,没高辛氏十三年丁酉五月十二子时,寿七十六。 生子 志义,可琼,广汉。

10世祖,志义公:生高阳氏四十二年戍申九月十六卯时。时当高辛之朝,水患渐浸。公徙高阜,构木为巢居之,人皆依焉。没高辛氏四十一年乙丑四月二十八已时,寿七十八。 配,生高阳氏四十一年丁未六月初四酉时,没高辛氏三十二年丁已八月十八寅时,寿七十一。 生子 东实,源休,景文。 ...... 12世祖,定公:生高辛氏二十五年已酉正月十八午,没于发帝挚六年庚子十一月二十一丑时,年五十一。 高辛氏召公问农,公曰:因天之时,乘地之利,农事备矣。又问医,公曰:医者意也,风寒暑热,外感内伤,七情之所发,六欲之所攻,度其意,究其源,医道得矣。君之治天下,犹吾之治农医也,各居其术而已,相辞而归。

13世祖,绍公:生高辛氏五十九年癸未九月十四未时,没于陶唐氏六十九载壬子四月十三未时,寿九十。 陶唐氏承平日久,朝野翕如。闻公家世业农医,欲召之为医。众皆曰,吾人饱食暖衣,无一夫不得其所者。惟赖乎绍也,安忍舍之。公不得已,乃命弟卫应召,自终以乐道马。时谓之康衢老人即公也。 ...... 26世祖,贞公:生夏帝泄元岁乙己四月十二酉时, 没夏帝不降五十八岁戊午七月初二寅时,寿七十四。 公守渤海时,民间疾疠大行,公虽不业医,将仪公遗下方书给药,以疗民疾,随手而愈,民得全活。今渤海一郡遍立神祠,敬丰香火,人呼为护生爷者,即公也。汉时龚遂题其祠曰:护生奕世,民赖以全;讴歌载道,万姓同天。 ...... 19世祖,仪公:生于有虞氏三十四载已未九月十三辰时,没于夏帝相六岁庚辰正月十八已时,寿八十二。 公袭爵仍授以牧。虽不事农医,方术尚在。然古无有所谓谱者,不过杂记之而已。先是孝基公(3世祖)编本草医书,末载有祖父之名及生没年月。后传至公一十九代,斑斑可考。遂仍其旧,削竹攒简,以书后世。因之。 ...... 40世祖,森公:生商祖辛十二祀丙寅九月二十七戍时,没于商南庚元祀戊辰八月十九辰时。寿六十三。 公明伦敬祖,自长安迁南安。恐先代宗派失传,仿仪公(19世祖)旧记,自昌奇公四十代,世次原委,改书于布。授子曰:世世子孙无忘本也。遂名其子,长曰存敬,次曰守恭。 ...... 43世祖,肇祥公:生殷盘庚二祀辛丑四月十七酉时,没殷武丁元祀丁已九月十三未时,寿七十七。 公自南安迁南阳,居平阳乡。抱道自处,高尚其志。日取农经本草,编次成简,授三子曰:农经教耕,本草疗病,其世守弗替可也。 ...... 69世祖,尹亹公:生周灵王十年己亥二月二十六未时,没于敬王三十二年癸丑四月十一酉时,享寿七十五。公仕为楚国大夫。(据传,因任蓝县(湖北荆门县东)尹故称蓝尹亹。) 配芋氏,生周灵王十四年癸卯六月十六酉时,没敬王三十一年壬子三月初九卯时,寿七十。 生子,昆,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