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舆汇编 职方典 第一千四百七十四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方舆汇编 第一千四百七十五卷
方舆汇编 职方典 第一千四百七十六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一千四百七十五卷

    临安府部汇考五

    临安府风俗考

    《临安府祠庙考》寺观附:

    临安府驿递考

    临安府兵制考

    《职方典》第一千四百七十五卷。

    临安府部汇考五

    临安府风俗考   通志州县志合载

    本府。建水州附郭。

    《旧志》:“士秀而文,崇尚气节,民专稼穑。衣冠礼度,与中州等。”

    《元志》号“诗书郡。”

    《郡志》:“人多畏法,少有不平,宁弃不争,多爱清雅,敬老崇文。”

    俗喜尚学,士子讲习惟勤,人才蔚起,科第盛于诸郡。六月朔日至六日礼南斗。中旬,经管义仓绅士请于府州,将去冬所馀仓米罄给通郡鳏寡穷民。廿五日为星回节,街燃松炬醵饮,村落以炬插田,设牲醴致祷,即《诗》“田祖有神,秉𢌿炎火” 之意。

    石屏州

    石屏旧为荒远之地,多诸种猓彝。自元时内附,风气渐开。及明初置州牧,宣政教以化导之,复设石屏、宝秀二屯。屯军皆江南北人,与土著之民错杂而居。由是熏陶渐染,习俗丕变,文物冠裳,彬彬与中州侔矣。士喜向学,讲习惟勤。闾巷之间,焚膏诵读,丙夜不止。妇人习女工,勤纺绩,每夜深犹闻机杼之声。田多瘠薄,农夫耕用两牛,前挽后驱,胼手胝足,终岁勤劳不休。俗尚节俭,急输将。近者闾巷多贫,犹未兴礼让。山寨众彝,皆构茅屋土莝以居,语言服饰,婚丧饮食,犹本旧习,未能尽变。

    阿迷州

    阿迷初有彝,继有汉人,前代中叶以醇朴称。崇讲仁让,敦说《诗》《书》,习尚彬雅,号称邹鲁。一切婚丧宴会礼俗与中州同。大要敦朴,素守俭约,即士夫素丰之家,服食不务文饰,盖习尚然也。宁州。

    《备乐乡》,冠婚丧祭,一遵家礼。尚节俭,勤耕读,朴直坦易,犹多《古风》。重名节,承先志,耕读相半,不事商贾。

    路居乡地狭民稠,男女朴素,俗重耕耘,朝出暮归,多崇俭朴,耻浮华。士人以科贡为业,沿海以捕鱼为生,不事商贾,重儒术。

    虚于乡,善酿酒,重商贾,文以士显,武亦继起,耕读各半。

    “《贵填乡》采《山茹美》。” “近知王化。”

    《易》富,乡多诵读,山尚火耕,文以科目显,武以骑射长。彝人近习,礼重儒术。

    《㜑兮》乡风气渐开,颇尚儒术,近深王化。习尚礼义勤耕种,

    曲江乡耕读相半,俗近“建水” ,隶宁者俗近“通海。” 四屯风尚各因地俗。

    通海县

    士秀而洁,文章自出,机柚,不寻章句。高明者往往崇尚气节,以砥末流。民多畏法,妇女尚纺绩,兵燹多年,城与乡无所称殷实者。人虽至贫,为善不怠。“返朴还淳” ,大有其机。

    土人每于花朝挈榼登山,听布谷声,以课农事。人日,农人走祭秀山白龙,祈丰年雨泽,寒食祭墓,清明插柳。

    三月亥日,张酒于西龙潭,患头风者洗之即愈。六月念五日暮,城野燃炬,名曰“星回节。” 《传》云:六诏时,皮罗阁谋灭五诏,以松明为楼。是夜会诸酋其上,饮以𬪩酿,既醉,举火焚之,因以为祥。大约田家占豊歉,于火之明暗为验,亦古蜡祭之遗意也。

    河西县

    地土既薄,民给生不舒愉。男耕女织,其风淳,其俗俭,士多秀杰,质实少文。诸彝种类不同,好尚各别。

    嶍峨县

    岁时节序,与各省同。衣冠皆遵时制。凡遇元日,以松毛铺地待客,喜庆亦然。六月星回节,与“建水通海” 同。村庄之中,每年自相轮值。火头以司一村之事。凡田主往来或过往行商,另有客房一座,饮食草料毕备,去不取值,住宿则备酒馔。

    考证

    有公田,各村多寡不等,取租以供客。此“上古淳风” ,特为详之。

    蒙自县

    蒙邑之民少,流寓之民多,其土著者,率皆前朝实边之人。民愿而谨,重农怀土,惮于远行,贸易不出其境,不敢与富商巨贾斗智争逐。虽有铜锡之厂,而四方商贾专其利,蒙之人不敢过而问焉。婚姻以门第相尚,不慕姬姜,不崇荣富。妇人鸡鸣戒旦,纺绩是勤。其行路以巾帕遮面,手执小伞,与《曲礼》“行必障面” 之说相合。

    蒙邑之节令,礼仪与中土同,惟六月二十四日有剁生之俗。剁生者,以鸡豕鱼肉,生研缕丝,杂以鲜蔬,和椒桂而啖之,其名曰“生。” 盖古研脍之法。六月二十五日为星回节,亦与建水诸邑同。蒙邑市集曰“街子” ,犹齐赵谓之“集” ,岭南谓之墟也。而街子则以日支名之,遇子曰鼠,遇午曰马。邑中之市,在西关者,有子午二街;在鸡街者,有辰、酉二街。至期,则远近毕至,百货咸集。日出而聚,日入而散。

    蒙邑衣服,“冬不裘,夏不葛。” 盖滇地多暑,而蒙邑气候常温,四时俱用春服。

    蒙邑,《方言》绝似吴楚之间俱呼其村落为寨,亦谓之庄,川泽谓之海。田以分计一分者,犹言一区不辨多寡。米以尔计,一尔者,三十二升也。八升谓之桶,四桶谓之尔。

    新平县

    城内士民,男耕读,女纺绩。俗尚淳朴,不事奢华,语言衣服饮食,与中州同。冠婚丧祭,互相资助。多系各省入籍之人,皆知礼义,饶有古风。村庄彝种,习尚不同,风俗亦异。

    临安府祠庙考   通志州县志合载

    本府。建水州附郭。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府城南。按《州志》:“明洪武三十年建,春秋二仲上巳日祭。”

    社稷坛 在府城北。按《州志》:“明洪武三十年建,春秋二仲戊日祭。”

    郡厉坛 在府北城外。按《州志》,明洪武三十年建。每岁春清明日、孟秋望日,孟冬朔日祭,无祀鬼神。

    城隍庙 在府治东,州县皆同。

    旗纛庙 在旧临安卫公廨后。

    八蜡庙 在府城北

    武侯祠 在儒学北。按《府志》,在州治东南,即临安卫故址。

    关王庙 在府治西。按《明通志》:“指挥王信万兵修建。”

    文昌宫 在府治西

    表忠祠 祀交阯前后死事尚书刘俊、陈洽,参政刘昱,都司吕毅,参政冯贵、侯保,都督黄中,知府刘子辅、易先,知州何忠,掌交阯布、按二司尚书黄福。“岁春、秋二仲上辛日祭。”

    忠臣祠 在府治东,祀鄱阳死节太原侯王胜、合肥子王德,岁春秋二仲辛日祭。

    徐公祠 在府治前,祀沅江死事布政使徐樾,岁秋仲十七日祭。按《州志》:“祭之日,急风雷雨辄应。”

    景贤祠 在启圣祠后,祀翰林学士王奎、副都御史韩宜可。春秋上丁祭。

    白龙潭龙王庙 :在府西北十二里。岁春仲致祭。

    东岳庙 在府治东。按《明一统志》,“指挥万僖建。” 三官庙 在府治西。按《明一统志》:“郡人钱锐建。” 五显庙 在府北城外。“相传其地多虎,立庙镇之。”

    圣母祠 在府城北

    晏公祠 在府城东

    萧公祠 在府曲江驿

    土主庙 在府东南

    石屏州

    白马庙 在宝秀

    二忠祠 杨、李二都督戍石屏,战没于阵,历有灵异。土人立祠,春秋祭之。

    十公祠 在东城外,祀名宦之有功德于屏者。知州陈仲晦、曾所能、萧廷对、江墉、罗廷光、署州尹。东周周之相、顾庆恩、朱统𬭼、郑相十人。今题。

    额贤侯遗爱

    吴敬德祠 在州治南。按《明一统志》:在州北,唐建,今徙于州南。

    碧玉神祠 按《明通志》:“在州路居村。”

    东岳庙 在东门内

    土主庙 在州南厢

    关王庙 一在州南厢,一在吴家营,一在宝秀,一在《作假寨》。

    阿迷州

    雷公祠 在阿迷州南五十里。按《明通志》,“巡抚侍郎邹应龙建。”

    三厉祠 在州东十五里,祀东征牳。阵亡千户魏朝凤、百户李邦郁谭大经。

    关帝庙 :在城内西门,三层。

    萧公庙 在东门外,知州钱弘业修。

    宁州

    “三皇祠 ” “在治东坛右。”

    土主祠 在治西三里浣江桥。

    城隍祠 :在治西城内。

    痘神祠 在城隍庙右

    萧公祠 在痘神祠右

    东王祠 在登楼山中层顶。

    “碧玉祠 ” 在碧玉峰左。

    五谷神祠 在州路居村。

    东玉神祠 在州治东南。

    龙王庙 “一在吕公山” ,一在新平县南。

    忠勇祠 在甸苴关。祀蛮莫死事宁州目把者义。

    大魁阁 在州治北

    通海县

    忠孝祠 :在学东,提学郑元建,祀董庄愍井子茂春,今废。

    武保祠 在秀山神祠下,岁仲秋廿二日祭。萧公庙 在迎恩桥之左。明崇祯间,江右客民建。

    三节祠 在县治北。明初东旭河南光山人,任御史,谪戍通海,挈家来滇,道病卒,子钦代父戍,从征末泥死,其妻卢氏,寡居无子,有欲强夺其志者,氏不从,痛哭自沉于海。邑人哀之,为立庙。秀山神祠 在秀山下。按《府志》,俗呼土主庙在秀山中,支宋段思平建,辛卯年邑中善姓重修。白马庙 在县治东。

    真武庙 在县治南。按《明通志》:“指挥吴善建河西县”

    英佑神祠 在县治北

    龟山神祠 在县治东

    螺蜂山神祠 在县螺髻村。

    白龙祠 在县治南

    石母庙 在县碌碑村。按《明通志》:“石如人像,因建庙。”

    嶍峨县

    香柏土主祠 :在县治西南。

    桂峰土主祠 :在县治南桂峰山麓。

    东岳庙 在县北门内,新修。

    关帝庙 一在县西,明成化三年建,屡经修葺。一在塔龙城后。

    元帝庙 在塔龙古,设巡检司城后。

    土主庙 在塔龙城后

    蒙自县

    关帝庙 :在县治东南。康熙二十三年,知县孙居湜重修,规制阔大。四十七年,知县韩三异新设,春秋祀典。

    土主庙 在县西南,神最灵异。万历间,交兵入寇时,庙顶大蜂飞入贼帐,尽螫其目,贼遂大败。人以为神助。敕赐“护国灵帝” 匾额。

    水府庙 一在县南,一在个旧江右客民建。龙王庙 一在县东门外学海中,今废。一在大屯。

    卢公祠 旧在西关外,祀本府节推卢公。因卢公曾摄县事,有惠政,民为立祠,今废。

    张公祠 在新安所城北。祀云南都司张公,名世明。万历中,剿贼安民,立祠祀之。今废。

    刘公祠 在新安所城北,祀都谏刘公洙。正德时,公改新安所。城人德之,立祠以祀。

    新平县

    巽隐程公祠 在旧新化州西,祀程本立,明初谪他郎甸长官司吏目。

    忠义祠 参将邓子龙请建,祀阵亡将士。东岳庙 在城东关外。

    关圣庙 在城东关外

    土主庙 在城东关外

    龙王庙 在城西关外

    马王庙 在城东营伍内。

    寺观附

    本府。建水州附郭。

    指林寺 在城西。相传宋季人见一鹿,率众迹之。俄有人出曰:“鹿处此山久矣,无庸逐。” 言毕不见。众异之,因建祠以祀。按《州志》:元元贞间,郡人何昌期建。

    万明寺 在城西。按《明通志》:“医官王用宾重修” 观音寺 有二:一在城北,明永乐中建,正统中修;一在府治西南。

    燃灯寺 在城东一里

    东林寺 在城东一里,原名“诸天” ,元时建。明嘉靖三十二年,知府章士元易今名。

    华严阁 在城北,知府赖英重修。

    地藏寺 在城东

    香林寺 在城东北,元时建。郡中名胜。按《州志》:“环山带溪,有温泉焉。”

    接待寺 在城东。元百户赵益辞职为僧,以其居为庵,并施田赡僧。

    迎恩禅院 在城东关外,入省通衢。明万历三十一年,郡人包见捷建。

    玉皇阁 在城东,明嘉靖三十四年建。

    西天寺 在城西三里,明万历间,吴国倡李倍建。

    天王寺 在城东南,元时建。明成化间,郡人万城重修。

    宝藏寺 在城东

    无垢寺 在城南五里。按《明一统志》,俗呼南山寺。

    大乘庵 “在城西二十里” ,僧知微建。

    千佛寺 在城西。按《州志》,在城北三十里。云龙山寺 在城东三十五里。明万历年间,僧圆相建。其庵不一,记载《艺文》。

    西竺寺 ,在曲江驿二十里,僧慧心修建。“宝严寺 ” ,在曲江驿十里。

    法华寺 在曲江驿

    文昌宫 按《建水州志》:“在城内西,元时建,内有桂香楼,丁亥毁,重建。”

    桂香阁 在迎恩寺前。《形家》言“聚风气,宜有所镇。” 郡人萧崇业建。

    延福寺

    普庵寺 在城北。明正统间,僧悟空创建。崇祯壬申,焚毁,僧大任募众重建。

    兴化寺 在城北,明永乐间建。

    紫极宫 :在云龙山顶。康熙三十年,知府黄明因众议“紫金城” 旧址,于府城不利,遂改建。“金华寺 ” :在城西十里,僧海灏建。

    龙泉寺 曲江有二:一在东山,一在右所。白云庵 :在曲江六龙山,明王聚洲先生有诗。“三宝寺 ” :在曲江十五里,僧慧心建。

    三清观 在曲江沙坝,知府黄明、乡人祝桧建。龙潭山寺 在曲江侯家箐。

    石屏州

    诸天寺 在州东南,元时建,明万历三年重修。乾阳寺 在州乾阳山,元时建,明弘治年重修。海潮寺 ,在州异龙湖中。郡人杨廷相建。魁星阁 在斗母阁后。

    文昌阁 “一在小水城” ,乡官许之曾建。一在“北关” 者,康熙二十三年知州王光鼎建。一在“宝秀” 者,二十五年巡检朱廷玳协众建。

    大魁阁 :在小水城。康熙十二年夏,署知州程封捐资重建。

    三台阁 在西堤上。知州刘维世重建。

    老君殿

    “三官殿 ” 生员丁浚美修。

    真武殿

    雷公殿 俱在州北乾阳山上,殿宇巍峨,景致高旷。

    观音寺 一在州南厢,一在《万家营》,一在宝秀坊,一在《龙港》。

    善觉寺 ,在北郊外。其寺创自唐时,昔年风景甚佳,游人如织。

    《水月寺 》湖中浮一屿,广度禅师建。筑堤栽柳,荷香数里。

    万德寺 ,在州治西南,明万历二十九年建。“安方寺 ” ,明弘治七年建。

    秀山寺 明景泰三年建按《明一统志》:在州治西宝秀乡。

    斗母阁 明万历十五年建。

    准提阁 “明崇祯六年建。”

    广嗣寺 在龙港海上

    普净寺 在宝秀

    北极宫 在西门内

    九天观 在州西,义民刘钊建。乡宦涂时相重建大阁。

    《梅榔亭 》在乾阳山上。

    紫微宫 在宝秀

    阿迷州

    地藏寺 按《阿迷州志》,“土舍,李得寿修。”

    元天观 在东门外。明嘉靖年,郡人鸿胪寺丞王天锡重修。

    善觉寺 在州东,创自明正统间,壮丽巍峨,为州伟观。

    活佛寺 在州西,明崇祯八年建。

    “玉皇阁 ” ,在城内,诵经众姓募修。

    《白衣庵 》在城内,合郡人修。

    宁州

    《白衣庵 》在州城内。

    万寿寺 ,在州南盘龙山下,习仪之所。

    宁寿寺 :在州治北华盖山麓。

    龙洞寺 在州北石涧中。

    大雄寺 在州西

    伏虎寺 在州东北九十里。昔有猛虎为害,神僧莲峰伏之,患遂息,土人因以名寺。

    文昌宫 在治西蟠龙山麓。

    三元宫 在治东北

    关圣殿 在治学右

    观音阁 在治东五里

    斗母阁 在治西右所河畔。

    玉皇阁 在治北《抚山潮》。

    海朝寺 在治西吕公山湖畔。

    华林寺 :在治北八十里蛇街。

    瀛海寺 在治北《抚山潮》。

    正觉寺 在治西北路,居甸头。

    广化寺 在治北陇亩

    回龙寺 在治北路张家营后。

    宝华寺 在治北路居甸心。

    镇江寺 ,在治东七十里。《㜑兮》妙泉寺 ,在玉泉山西北山顶。

    元天观 一在治城学右,关圣殿后,一在治南孙家坦。

    紫芝庵 在治东三十里阳暮山后。

    云涛庵 在治北五十里玉泉山。

    准提庵 在治东二里

    琪树庵 在治东八十里。

    水井庵 在治东三十里水井哨。

    圣水庵 在治西,黄澄桥左。

    慈光寺 :在州治东九里万松山前有浮屠,高三丈。

    通海县

    广佛寺 在县西,明洪武间建,习仪之所。涌金寺 在秀山巅螺峰下。倚山面水,林木郁葱。元僧东岩建,有王景常重修《记》。

    龙泉寺 在县东二十里。

    香岩寺 在县东山之半。

    “慈济寺 ” 在县治东新村,知县靳日济建。“清凉宫 ” 在县秀山,元僧铁牛建。

    灏穹宫 在县秀山,邑人陈其力建,内有千叶茶花一株。

    盘龙阁 在县城内

    真庆观 ,在通海御城之中。

    “斗天阁 ” 即古“慈云寺” 之旧址也,地又在清凉寺下。后一层为“星主殿” ,前一层为魁星阁,规制壮丽。康熙五年,合邑绅士建。

    文星阁 旧在县城西街,高峙云霄,今改建文昌宫后,楼势巍然,与学宫相向。

    三元宫 在秀山登瀛桥下,补山之凹也。还鹤楼 祀吕祖,为邑人阚福兆隐居处。前有玉山鹤舫,左有酌花楼,地幽景静,城郭湖光,隐隐林木中,令人坐卧不忍去。宫右高峰修玉山鸿亭,像东方真人于壁,为福兆衔杯啸月之所。岩下新筑“眠雪山房” ,黄太守捐资为之,以待高人贤士,诚盛举也。

    普光寺 ,次“灏穹宫” 一。台,元时建。康熙二十三年,邑人陈文藻“募化重修。”

    河西县

    玉皇阁 ,按《河西县志》:“在圆明寺左,邑民苏先登修。”

    准提阁 在圆明寺右,前为西堤。前人建准提阁,并建“魁星阁” 于其中。

    锁水阁 在治东北一里。普应溪水横流至此。

    直去,邑人欲建为障基,屡筑不克就,县令周大任成之。

    “三元宫 ” 在大兴寺左,即蔡、姜、周三公祠。“文昌宫 ” 在治东十五里小街子后。林木蓊蘙,鸟声时来,清幽独绝。中有老桂紫薇数株,夏秋黄紫间开,香闻数里。右为玉皇阁,左为三元宫,皆村人士习业之所。

    杏林宫 在治南路九街子后,四围种杏,中设书院祀文昌。其上南路士人于此习业。

    台山道院 在琉璃山上,为真武道场,丹梯曲折,院在上方。群山绕湖,天光旷朗,渺然无际,游客徜徉。

    观音堂 在大兴寺左

    碧山堂 在治东碧山之隈。梵刹凌虚,游人聚足以登望。东路诸村,远岸参差,桃李相映,农民往来畦中,一犁锄云,微蓑带雨,甚佳胜也。龙泉寺 在治东北二十里,空山閴寂,影籁俱沉,杞湖亘其前,高峰峙其后。每凭窗一望,水上渔舟三五隐见,令人远想慨然。

    龙海寺 在治东十五里白石甸前,明建。康熙二十五年重修。

    海金寺 在治东三十里僰人村,为县东首刹。面向杞湖,汪洋清澈,行者至此,辄登楼小憩。九龙池寺 在治南十五里九龙池上,甚幽僻,邑士人多于此习业。

    古城寺 在治西,碌碑古城山后为“碌碌河。寺当山麓,窗开虚楹,云流绣谷,绿亩平川,烟火相涵。每当秋冬河涸,樵子数归,清歌时发,望前山远道,人自天下” ,甚幽奇也。康熙四十八年,僧坤罗建。

    观音寺 ,在《碌碑》军屯后。工匠坚致,势颇弘敞。官绅往来,常宿于此。

    天寿山寺 在碌碑乡天寿山麓。虚庭蔽日,俯视一川,松涛振响,习习入耳。

    瑞竹寺 在治西大白邑,邑人旃天凤建。大兴福寺 ,在县治北,明洪武间建,嘉靖间修。兴国寺 ,在县治北,元至正间建。

    圆明寺 在县治西一里。元至正间建。

    慈荫寺 在县治北五里翠微山下。

    翠微寺 在县北五里翠微麓,明洪武中建。北极观 在县北。

    嶍峨县

    登云寺 在县北隅,明崇祯中重修。

    如是庵 在县治南,明洪武间建。按《明一统志》:“其东有梅庵” ,俱明时建。

    灵官殿 在县南一里。明崇祯间,钦依守备王显祖建。

    玉皇阁 在县南一里。明天启辛酉建,崇祯壬午重修。

    真武阁 在县南一里。明崇祯癸酉年,钦依守备王显祖建。

    观音阁 在县东八十步。明万历辛亥年,遵义同知邑人刘之澜建。崇祯壬午年,九江府同知邑人杨学孔重修。

    文昌宫 在县西,明宣德年建。

    三元宫 在县东门内。旧在城西,崇祯间移建城东门内,甲子年毁,今又重修。

    梅庵 在县南今毁

    蒙自县

    鹿苑寺 在县治南,创自元时,明嘉靖年,增修“瑞竹寺 ” ,明万历中建。

    东林寺 在县治东北

    北极宫 在县治东,明永乐二十年建。

    三元宫 明万历年创建。

    九天观 明万历年建

    玉皇阁 在县署后。万历时尹士林建,以形家言,为邑署之镇。阁极高耸,后渐倾,势难修理。康熙二十六年,适楚匠周嘉让自陈牮略、知县孙居湜,同县绅士王泽弘、耆民张素学董其事,果牮正如初。今殿前两廊,俱次第改观:一在新安所,一在鸡街,一在大屯。

    尊天阁 在鸡街

    观音阁 万历时,邑人尹士林建。有莲池,夏月可玩,今废。

    “元天阁 ” ,一在新安所群翠山、一在大屯诸天寺 在新安所南,相传为交阯所建。《新安八景》之一。

    广兴寺 在大屯

    观音寺 一在县,今废;一在新安所。

    天池寺 在县西南八里许。

    地藏寺 在县西门外

    西林寺 在县西门外

    宝华寺 在个旧宝华山。殿宇数间,日渐倾坏。今洞民赵天爵建。水曲江人慨捐金八千馀大为修建。祠宇桥亭不一其区,人服其好。义顶寺    兴化寺   传宗寺。

    报恩寺 以上四寺,在县西,距城八十里,统名曰“白云山。” 清幽之境,冠诸一邑。

    普照寺 ,在县西麒麟山,离城二十里。千峰罗列,献秀阶墀,俯视全邑,了如指掌。

    飞霞寺 在倘甸飞霞洞前。依山临水,清景怡人。

    新平县

    盘龙寺 在城西三里

    弥勒寺 在城东关外

    吕祖庵 在城东五里

    玉皇阁 、真武阁 俱在城北。

    魁星阁 在城西门内

    观音阁 在城东关外

    锁水阁 在城东五里

    三元宫 在城北

    文昌宫 在城西门内

    灵官殿 在城北

    圣母殿 在城东关外

    临安府驿递考   通志州县志合载

    本府。建水州附郭。

    新建驿 在府东城外。洪武十四年建。岁办站马上等三匹,中等三匹,下等二匹,铺陈八副。近议每马一匹征银二十两,共一百六十两,铺陈银共二十三两八钱一分五釐,廪粮银一百四十四两,库子、馆夫各二名,亲身应役。蒙自县岁办:上马一匹,中马一匹,下马一匹,共银一百两,铺陈五副,折银十四两八钱二分五釐,《廪粮》银九十两。

    曲江驿 在州东北,永乐元年建。站马十匹,编银二百两。铺陈十副,议银二十二两二钱,廪粮银一百七十四两,于《均徭》内编解。

    大树铺   、东林寺铺  、水塘铺。

    马市铺   ,止善村铺  ,纸房铺。

    《梨园》铺   ,《普庵寺》铺  ,《碗窑铺》。

    虎街市铺  接待寺铺  西关外铺杨家庄铺 按《州志》:“铺十三,尽在关厢外” ,石屏州

    宝秀驿 在州东,洪武十六年建。岁办“站马十一匹,铺陈十一副,马头十一名,库子、馆夫各一名,俱亲身应役,并不征银在官。”

    州前铺 在城内

    瓦屋铺 在州东二十里。

    修冲铺 在州东四十里。

    宝秀铺 在州西三十里。

    龙马蹄铺 在州西

    迎站铺   将台铺 按《州志》:“驿关铺七。阿迷州。”

    州前驿 在州城内

    野马驿 :在治东八十里。

    阿迷驿 在州东,岁编站马十匹,铺陈十副,牌子、库子各一名,亲身应役。

    矣马洞驿 ,在州东六十里。站马十匹,随马铺陈十副,马头十名。

    罗台旧驿 在州东百二十里。站马十匹,铺陈十副,马头十名,俱自行答应。后獛贼攻打衙门,马头逃散,田地抛荒,官久不除。二驿每年协济兵备道廪粮十五日,本府库内官银应办。州前铺 在城内。

    市平铺 在治西三十里。

    赤水铺 在治西六十里。

    龙桥铺 在治西八十里。以上西达本郡。旧有阿木者、野马洞、傍甸、罗台、“木瓜者” 各铺,乃东达开化路,今悉废。

    宁州

    螺蛳铺 在治北六十里,接海门桥。

    义广铺 达苴甸铺

    苴甸铺 达梅子哨

    州前铺 有铺司。“达义广铺。”

    通海县

    通海驿 在县东。上马一匹,铺陈一副,征银四十两,加编银八两。库子一名,银四两八钱。于六寨田租内雇募应役。宁州岁办上、中、下马八匹。

    铺陈八副,征银九十一两,有闰,加银一十五两九钱一分六釐六毫六丝。铺陈银二十两,馆夫一名,亲身应役。河西县岁办站马三匹。铺陈三副,编银九十五两,馆夫一名,站丁亲身应役。嶍峨县岁办站马十匹,内消乏逃散四匹,馆夫一名,亲身应役。并不征银在官。

    通海铺   、箐口铺 ,各铺司铺兵共八名。河西县:

    县前铺 在县治

    矣能铺 在治北十五里。

    急递铺 在治西五十里。

    河西铺   、矣能铺   、碌碑铺 ,各铺司铺兵共一十三名。

    嶍峨县

    嶍峨铺 ,铺司铺兵四名。

    县前铺   、普合铺   、山岭铺。

    迤江铺   ,总果铺。

    蒙自县

    县前铺 《力差》司兵二名。

    十里铺 在县西北十里。永充司兵三名。矣波铺 在县北二十里。永充司兵三名。芭蕉铺 在县西五十里。《力差》司兵三名。倘甸铺 在县西七十里。《力差》司兵三名。向有额征协济银两,今已编入《条编》银内。新平县:

    县前铺   ,树勋铺   ,罗吕铺。

    临安府兵制考        通志

    本府

    皇清《开滇兵制》:

    临元澂江镇总兵官 ,顺治十七年设,驻札临安府。

    中、左、右游击三员  ,守备三员

    千总六员     ,把总十二员。

    马战兵二百四十名 ,步战兵九百六十名,守兵一千二百名。

    新嶍营 ,康熙七年设,驻嶍峨县。守备一员,初设参将,后改守备。

    千总二员     ,把总二员。

    马战兵五十名   ,步战兵二百名。

    守兵二百五十名

    皇清复《滇兵制》。

    临元澂江镇总兵官 ,仍旧制,驻临安府中、左、右游击三员  ,守备三员。

    千总六员     ,把总十一员。

    马战兵二百四十名 ,步战兵九百六十名,守兵一千二百名。

    新嶍营守备 康熙二十一年设,驻嶍峨县。千总一员     ,把总二员。

    马战兵五十名   ,步战兵二百名。

    守兵二百五十名

    建水州

    康熙三十七年十二月内,为征剿鲁魁、守备张廷柱阵亡,议将新嶍营添设参将一员、添兵五百名;奉部文拨给本镇,于旧制二千四百名内拨守兵二百名,归新嶍营。

    通海县

    康熙五年,裁通海御屯赋并于县,军民合一自此始。

    河西县

    康熙三十七年,军粮减科为民赋,丁去军籍为民。

    临元澂镇总兵,驻临安。分千总一员、兵五十名,防守河西。驻城中官俸兵饷,就本镇支给,口粮于县仓撘给。

    嶍峨县

    按《县志》:“县治旧无城守军兵,康熙七年设新嶍营,置守备一员、千总一员、把总二员,马兵五十名,步兵四百五十名。于康熙三十一年因汛广兵单,加设千总一员、把总二员,马步兵二百名,共兵七百名。在城官兵一百二十名,千总一员,以资捍御。”

    洒冲甸一汛 ,设立木城一座。经制官一员,兵五十名,控御戛洒、南安二路,亚泥坝一汛    ,怕念乡一汛。

    塔龙一汛     、黑泥哨一汛。

    教场 ,在城东猊江之畔,周围二十馀亩,蒙自县。

    按《县志》,蒙邑在前明有守御新安一所。

    皇清改其旧,隶临安卫,属之“云南都司。”继又奉裁并

    归县治驻防,临元澂江镇标右营司部官一员。

    带领马步官兵共九十四员。内百总一员,马兵五名,步兵八十六名。

    县汛 :司部官一员,马兵五名,步兵四十三名;龙树汛 :百总一员,步兵九名。

    个。旧汛 :管队一名、步兵十一名。

    “十里铺塘     ” 、“长桥塘。”

    《浆水》池塘     ,芭蕉铺塘。

    倘甸关塘 以上五塘,城西路起,至建水州界。白谦河塘     黄泥箐塘 以上二塘,城东路起,至开化府界。两路塘兵共二十三名。新平县。

    按《县志》,原有城守官兵更换驻镇。康熙七年,设新嶍营,置守备一员,驻扎嶍峨;千总一员,分汛新平。至三十一年,因汛广兵单,加设千总一员,把总二员,马步兵二百名,共七百名。守备移驻新平。千总二员,一分防嶍峨,一分防新平。三十八年,添设参将一员,马步兵丁添足一千,以参将、守备及把总一员,马步兵一百九十名,驻扎县城。于南关修盖营房一百九十间,筑土城接连县城南隅。

    新化城一汛 :管队一名、步兵三十名。

    慢干坝一汛 :千总一员、步兵一百名。

    旧哈一汛 :把总一员、步兵一百名。

    跨果一汛 :百总一名、马兵一百名。

    大口一汛 :百总一名、步兵五十名。

    老白甸一汛 :管队一名、步兵五十名。

    扬武坝一汛 :把总一员、步兵七十名。

    教场 在城东甸尾,周围二十馀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