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人之文五七/卷八 中华文库
李平章奎报下前有二十五首此有二十五首
扶宁浦口
流水声中暮复朝。海村蓠落苦萧条。湖清巧印当心月。浦阔贪呑入口潮。右石浪舂平作砺。坏舡苔没卧成桥。江山万景吟难状。须倩丹青画笔描。
杜门
为避人间谤议腾。杜门高卧发鬅鬙。初如荡荡怀春女。渐作寥寥结夏僧。儿戯牵衣聊足乐。客来敲户不须应。穷通荣辱皆天赋。斥鷃何曾羡大鹏。
鹦鹉
衿披蓝绿觜丹砂。都为能言见罻罗。娇姹小儿圎舌涩。玲珑处女慧容多。惯闻人语传声巧。新学宫词导字讹。牢鏁王笼无计出。陇山归梦渐蹉跎。
军幕书情呈副使朴侍郞仁硕
红斾翻风飏半天。碧幢遮日卓高巓。震空雷吼三军鼓。冠岫云屯万灶烟。笔下檄章惭我钝。幕中筹䇿仗君贤。何时缚致渠魁首。一路垂杨奏凯旋。
边山路上
旌旗光客路。鼓角壮人心。野鼠跳蔵竹。惊麕走觅林。
绝句杜韵
曲坞花迷眼。深园草没腰。霞残馀绮散。雨急乱珠跳。
北山杂题
欲试山人心。入门先醉奰。了不见喜愠。始觉真高士。
高巓不敢上。不是惮跻攀。恐将山中眼。乍复望人寰。
山花发幽谷。欲报山中春。何曾管开落。多是定中人。
山人不浪出。古径苍苔没。应恐红尘人。欺我绿萝月。
即事
静户风开幔。明窗日弄尘。屋乌啼孝子。檐燕舞佳人。
夏日
轻衫小簟卧风棂。梦断啼莺三两声。密叶翳花春后在。薄云漏日雨中明。
春晓昼眠尹学录韵
睡乡遍与醉乡邻。两地归来只一身。九十日春都是梦。梦中还作梦中人。
列子御风
从来道境尚遗身。何必乘虚始自神。若向风头寻御寇。满空飞鸟亦真人。
子猷访戴
访人情味雪溪中。若便相逢一笑空。莫导兴阑回棹去。造门直返意无穷。
汉江
朝日初升宿雾收。促鞭行到汉江头。天王不返凭谁问。沙鸟闲飞水自流〈天王不返,指言何事。〉
延福亭
复道浑成碧草芜。笙歌散尽鸟相呼。个中殷鉴分明甚。莫遣遗基扫地无。〈延福亭赋者多□,无此指意深长。〉
南中逢故人
到处相逢新进易。他乡得见故人难。别来华皓添多少。互将衰须子细看。
读林大年诗
一枝丹桂虽无分。百首清诗合有声。英魄不知何处去。儿童唯喜说君名。
回安淳之诗卷
诗高全似庭坚体。文赡犹存子厚风。但恨未成华国手。草间吟叫似秋虫。
过奇相林园
相公曾此日开筵。一掷青钱仅百千。借问华堂谁唤出。不如茅屋旧天然。〈旧有茅亭临池,环坐饮酒,今易以瓦屋。〉
金钗零落归何处。珠履缤纷记昔年。我亦当时居客后。白头今过泪如泉。
守岁
门上插桃何诡诞。庭中爆竹奈支杂。僻瘟丹粒犹虚语。为倒深杯故不辞。
内省夜直
一抗封章乞老骸。却烦中使下天来。人臣进退皆君命。惭愧身无可惜才。
儿子涵编诗文书其后
常恐身先草木枯。区区诗卷不如无。茫然千载还知否。姓李人生东海隅。
陈司谏澕一十八首
澕,清州丽阳县藉。父光修,官至侍郞。祖俊,本武人,起行伍,位至平章。庚癸之乱,李义方等杀文臣,欲孥及之。俊曰。“文臣自以娇肆就戮,固有罪矣。然使家无噍类,不已甚乎。”劝勿杀,赖多全活者。至孙澕,兄弟三人,皆登科。湜,明王庚戌,皇甫伟榜。官至御史大夫。温,忠宪王癸酉,许绶榜。澕,神王辛酉,崔宗湜榜第二人。是其仲也,少与李奎报齐名,时号李正言·陈翰林,官至右司谏知制诰。出知公州而卒。
追和欧梅感兴
待物当以信。应天当以诚。为善畏人知。阴德犹耳鸣。平时等愚陋。临事见真情。君子故守分。耻有过实名。嗟予闻道浅。悯悯空此生。岁晚无所获。如农初不耕。
道左贾时憎。志迂遭物责。居然见陆沈。有甚风波激。寸苖庇长材。众彩猜太白。争将脆似韦。却笑介如石。宁甘无辜失。可忍非义得。忧来不敢说。诗以代鹏臆。
少年慕功名。为善忘早晚。高怀月在天。逸气骥走坂。胸中贮谏书。一一堪缀纂。安知蚁鼻缺。坐使纯钩损。遂令万丈虹。缩作一寸短。心知儒冠误。感叹时岂免。然当在大钧。天听终不远。时去不可追。泰来非我勉。
陋巷少闲燥。迺为淫潦迫。游鞍稀拂拭。但见蛛丝织。尝闻傲吏语。学道无鬼责。问渠百年间。忧患那得力。吾故把藜羹。无心慕肉食。
书云岩寺
昨夜山梅一枝发。山中老僧不知折。使君年少正多情。走傍寒丛问消息。恨无仙人双玉箫。吹破人间远离别。到山三日不登山。无奈东风却凄切。明朝上马入红尘。谁赏堂前一帘月。
使金通州九日
去年九日秋澄阁〈在安边府〉。枫酣晚霜湖色薄。鸦鬟捧酒寿佳宾。手揉秋香沈琥珀。画栏细袅茱萸烟。醉眼生红呼不觉。江东陈迹俯仰间。此日西游天一角。渔阳南畔不见山。野店蚊雷屯豹脚。道傍强饮不成欢。短日红烟添寂寞。唯有西风犹古态。萧萧吹着乌纱落。
莼菜崔山人寄书请赋
吾闻晋日云雷扰。英雄性命谁自料。肠断蛾眉金谷春。梦寒鹤戾华亭晓。江东季鹰酷爱莼。秋风归帆疾如鸟。后来真味识者稀。岂独知几人自少。君不见五候席上厌膻荤。玉椀冰丝时一要。千里甁罂费携担。悬知咀嚼无风调。争如江南无事人。一顶乌纱临碧沼。手采柔条活欲动。石鼎微煎看徐搅。下盐却笑羊酪蔍。解酒欲斗鲈鱼妙。寄书乞诗意有在。讽我欲脱红尘闹。青衫薄宦有何好。梦魂已落沧洲渺。我行何必待秋风。明日休官理归棹。
秋日书怀
富贵也悲秋。孤吟况弊裘。阅多人宠辱。问几日归休。落叶埋金井。疏砧响石楼。聊将倦游兴。欹枕梦沧州。
中秋雨后
仰看浓墨久含情。忽喜凉风四面生。银竹已随云脚卷。玉盘还共露华清。游人欲散重呼酒。倡妓相招更按笙。应为天瓢洗空碧。孤光全胜别宵明。
从海安寺乞松枝
疏慢年来困暑炎。小亭那更昼厌厌。叵堪日影侵虚榻。欲乞松枝补短檐。闻道老株流凤髓。问将新斧伐虬髯。倘能分我清凉荫。肯羡候家水作帘。
春日和全秀才
绕槛炉烟学细云。酒醒愁重两眉春。莺惊雨脚斜穿院。蜂把花心懒避人。
满树春红泣露华。映门垂柳欲藏鸦。作诗亦是妨真兴。闲看东风扫落花。
五夜
五夜不知风雨恶。醉和残梦度晨鸡。家僮忽报南溪涨。半泛山花到石阶。
游五台山
画里当年见五台。扫云苍翠有高低。今来万壑争流处。自觉穿云路不迷。
灵鹄寺
已临绝壑俯长松。更踏曾梯䇿瘦笻。还笑游人心大躁。一来欲上最高峯。
野步
小梅零落柳僛垂。闲踏青岚步步迟。渔店闭门人语少。一江春雨碧丝丝。
春晚
雨馀庭院蔟莓苔。人静双扉昼不开。碧砌落花深一寸。东风吹去又吹来。
陈仲子
口适何烦食万钱。身安可以谢重毡。一言坐却百金使。须信先生妻更贤。
柳员外伸一首
伸,由吏出身,在熙康忠宪王。时以工书称。尤为权臣崔瑀所赏,一时碑碣屏障,皆其笔出。官至部员外郞。
有感
一顶乌纱雪鬓寒。数间茅屋对青山。十年吏隐无人识。只把银钩洗眼看。
崔平章滋三首
滋,字树德,礼部尚书沦之曾孙。祖允仁,官至监察御史。父敏,礼宾丞同正。滋,天资淳讷,不以表表为能。康王壬申,田庆成榜登科,滞于学官,十年不迁。李平章奎报,见其所作虞美人草等诗,以为时人罕比,恨知之之晚。遂言于崔瑀,䠫加擢用,代奎报主文。忠宪王壬子戊午二次知举。位至平章,为冡宰。至忠敬王即位庚申,年七十三卒。谥文清,自号东山叟,有集号崔相国集八卷,又有续破闲三卷。子有候,忠宪王甲寅,尹世衡榜登科,官至奉翊大夫。有坏,卒于东京留守判官。有渰,位至佥议政丞,封大宁君。
南堤柳崔校勘韵
南堤一株柳。濯濯秀风标。毒虺藏空腹。娇莺弄细腰。岁寒无劲节。春暖有长条。但问材何用。休论百尺乔。
禳星变消灾道场应教
乾坤日月与星辰。同是毗卢一法身。散作光明犹谓化。指言妖异岂为真。人因幻见罹疑网。佛举神章扫妄尘。一读可消㦳八万。况今五日礼王轮。
国子监直庐闻采真峯鹤唳
云扫长空月正明。松巢独鹤不胜清。满山猿鸟知音少。刷尽疏翎半夜鸣。
李侍中藏用七首
藏用,字显甫,庆源,章和公子渊六世孙子。渊生侍中颋,颋生左仆射资孝,资孝生判阁门应球,应球生枢密院使儆,儆生藏用。忠宪王庚辰,朴倪榜登科,忠敬王庚申,知举。癸亥,从王入朝,时本国新附。
朝廷多有徴诰,藏用不失对,目为东国贤宰相。位至门下侍中。贼臣林衍擅废王,立安庆公琩,后王复位。坐为冡宰,不能止悪罢。年七十二,卒于至元壬申。忠烈王初,论旧功,追复其官。谥文真。为人清虚寡欲。自号乐轩。无子。外孙朴全之,封延兴君。
题童津山文殊寺次韵
无限江山烂熳看。倦游襟抱反凄𨠦。𮬾翻落照金犹闪。鸦点平林墨未干。杖底片云舒万里。槛中明月入千滩。绮街衮衮驰名客。争识蒲团睡味残。
禅月寺四凉亭次韵
襟袂殷勤片片凉。老禅栏槛俯崇冈。江山即是解脱境。草木亦生知见香。地迥易教人倚久。天高剩与鸟飞长。功各二字真无赖。遮断清风六尺床
游禅月寺
山寺春游一杖轻。道情诗思觉双清。桃花休道未彻在。饭颗从教大瘦生。今日鬓丝怜节物。他年污竹笑功名。悠悠世上无穷事。付与闲窗睡到明。
投元朝王百一学士鹗
导宣皇泽及遐隅。肤寸豪端亿兆苏。圣主虚襟儒老遇。朝贤拱袂扶元呼。神清雅称千茎雪。玄妙争传万斛珠。曾仰芳猷今幸觏。兾怜卑趣亦同涂。
红树
一叶初惊落夜声。千林忽变向霜晴。最怜照破青岚影。不觉催生白发茎。废苑瞒盱秋思苦。遥山唐突夕阳明。去年今日燕然路。记得屏风嶂里行。
自宽
万事唯宜一笑休。苍苍在上岂容求。但知吾道何如耳。不用斜阳独倚楼。
慈悲岭
慈悲岭路十八折。一剑横当万戈绝。如今四海自升平。空有杜鹃啼落月。
张参理镒二首
镒,昌宁郡乡贡,忠宪王戊子,李敦榜丙科。忠敬王甲戌,同知举,官至知枢密。忠烈王初,以佥议参理致仕。丁丑,年七十一卒。谥章简。无子。
过升平郡曾倅此郡大守孙亿眷官妓好好。按部重过,好好已老矣。
霜月凄凉燕子楼。郞官一去梦悠悠。当时座客休嫌老。楼上佳人亦白头。
东都怀古金察访韵
四百年前将相家。竞开台榭几雄夸。只今繁丽凭谁问。野杏山桃泣露华。
金冀成坵五首
坵,字次山,全州扶宁郡藉。父鼎立,熙王甲子,□得候榜丙科,官至阁门祇候。坵,忠宪王壬辰,文稪榜第二人。座主金仁镜,尝为金君绥榜第二人,至是举知举,衣钵故事,言及之。坵退,作长启以谢,至万馀言。仁镜叹服,由此知名,为崔瑀所赏,凡一时大手笔属焉。历事忠敬·忠烈王,知癸酉举。位至佥议赞成事,至元戊寅,年六十八卒。谥文贞。子汝盂,承印宗盂,皆登科。季出家,名冲壮。
庚子岁朝蒙古过西京
扁舟横截碧江水。晚抵荒凉长庆寺。悲词辄欲吊江山。恐有坤灵潜下泪。忆曾负笈远追师。正见西都全盛时。月明万户不知闭。尘静九衢无拾遗。如今往事尽如扫。可怜城阙空青草。锄犁半入英雄居。麻麦遍生朝巿道。采桑何处蒨裾儿。哀唱一声愁欲老。
过铁州昔年北兵来冦,州倅李光祯固守,力尽,知不免,遂焚官仓,领妻子焚火而死。
当年怒寇䦨塞门。四十馀城如燎原。倚山孤堞当虏头。万军鼓吻期一呑。白面书生守此城。许国身比鸿毛轻。早推仁信结人心。壮士嚾呼天地倾。相持半月折骸炊。昼战夜守龙虎疲。势穷力屈犹示闲。楼上管弦声更悲。官仓一夕红熖发。甘与妻孥就灰灭。忠魂壮魄向何之。千古州名空记铁。
分水岭途中
杜鹃声里但青山。竟日行穿翠密间。渡一溪流知几曲。送潺潺了又潺潺
出塞
峡中尽日踏黄沙。横拥毡裘冒雨过。山尽已疑胡地尽。地多还恐朔天多。
落梨花
飞舞翩翩去却回。倒吹还欲上枝开。无端一片黏丝网。时见蜘蛛捕蝶来。
兪赞成千遇一首
千遇,罗州长沙县藉。忠宪王壬辰,文祯榜丙科。初为崔瑀门客,久掌铨选,以敏给称。知壬戌甲戌二举,位至平章。忠烈王乙亥,避朝制,易官名,改为赞成事。卒于丙子,谥文度。无子,有三女。外孙朴颛,忠烈王甲戌,崔之辅榜丙科,位至赞成事。闵𬱖,乙酉,郭麟榜登科,封骊兴君。
贺元帅金公方庆攻下耽罗
北来万马不随鞕。南聚群狵欲吠天。驯既难驯制难制。论功何止上凌烟。
朴赞成恒一首
恒,春州乡贡。忠宪王戊申,金钧榜登科。相忠烈王,知乙亥己卯二举,位至赞成事。是时,朝廷欲征收日本,令本国备战舰九百艘,出正军一万,水手军二万,过海。粮一十万石,军资器仗,一切干办。而大军所经由,储偫应副,亦无有关。本国自迁徙后,疲瘵大甚,而遣元帅忺䔍,右承茶丘等,监督,君臣拱手听命,力不克堪。恒言于王,具以状奏,帝授王,大尉左丞相行中书省事,而国相金方庆,为征东都元帅,朴球·金周鼎,为万户。又有千户百户,摠把各卜人,俱受宣命苻信,使权不归客手。及辛巳,渡海,事皆足办。其计皆自恒出。恒明习吏事,饰以文学。孜孜奉国,时称其能。是年卒,年五十五,谥文懿。子光挺,受宣命金苻,为副万户。
朝元北京路上
一色平芜触处同。四时无日不狂风。浅山白日还飞雨。古塞黄沙忽放虹。
白司成文节五首
文节,字彬然,清州蓝浦郡藉。新罗谏议大夫仲鹤之后也。高祖思清,通议大夫,曾祖光宇,兵部员外,祖汝舟,左承宣,父景瑄,礼部郞中。文节,忠宪王壬戌,池珣榜登科。忠烈王庚辰,同知举,官至大司成宝文阁学士。至元壬午卒,年六十六。子颐正,甲申赵宣烈榜登科,封上党君。孝珠,大双军。
花岩寺云梯
乱山罅口惊湍驰。偶寻数里渐幽奇。松桧参天虅萝垂。百叠藓磴滑难依。舍马而徒脚力疲。通蹊略杓枯槎枝。疏锺一杵出谷迟。云端有无屋脊微。跨溪小亭满壁诗。风轩宝榜拏龙螭。玄公作记集古辞。黄绢㓜妇世所稀。泉分钗股喷珠玑。辄遇石凹成几池。鱼可百尾游于斯。菖蒲九节乱青丝。行无十步有松扉。扣之山鸟皆惊飞。携笻笑迎真厖眉。终南俨老的骨儿。白衣山人满月姿。端坐高堂八部围。黄牧丹花映庭墀。芍药亦有醉西施。连筒细溜与漱资。药畦菜亩旱中滋。蒲团置茶语移时。毘卢海藏舌底披。眼魔对定竖降旗。胁不霑床八十期。我来问道乞为师。倾囷侧廪免虚归。投闲一宿便忘机。十载红尘万事非。安得此身谢絷维。来随老烂酣烟霏。山僧爱山出无期。俗士重来未可知。彷徨未忍即分离。松头落日三竿欹
访山寺
十笏禅房花木深。丁东山溜响于琴。解衣盘礴双枫下。时言人间未见禽。
树阴无罅小溪流。一炷清香满石楼。苦热人间方卓午。卧看初日在松头。
唐尧
茅茨影里土阶卑。万寿毫生八彩眉。四海人民无一事。耕田凿井外何知。
光武
百战车中讲六经。八珍案上忆蒌亭。云台满壁丹青湿。七里滩头访客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