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第九节  第十节
第八节 艺文活动

本县日本时期以传统文学、新文学和美术最受瞩目,文人及艺术家辈出,诗社林立,尤以王则修、吴萱草、黄金川、吴新荣、杨逵、郭水潭、吴晋淮、颜水龙和刘启祥,最为知名,在新旧艺文的突破和传承中,他们不断地发光发热,照耀整个南瀛艺文大地。

传统文学

日人主台期间,虽输入日本文学,引进世界文学,但传统文学诗文,仍为文艺主流,主要在于日人汉诗艺文熏陶极深。此辈人士以诗会台诗友,大有人在。如森鸥外、森槐南、馆深袖海、左仓达三、中村樱溪等。尤以森鸥外,为“日人开台湾文学之第一人”[1]。而森槐南随日总理大臣伊藤博文来游,著“丙申六月巡台篇”,为“日人取材于台湾汉诗中最长篇者”[1]。大抵日人据台之初,有意收揽民心,乃大兴文教,礼遇贤士,以诗会友,冀使官民打成一片。故日据前期,我传统文学仍然居上。

中文文艺作家有下列[2]

(一)王则修(1867~1951)

王则修,又名王文德,号旅中速老、动化先生,前清廪生,[3]新化镇人,曾设帐乡里,培育子弟,以维国粹。昭和3年(1928),创设“虎溪吟社”,自为社长,后兼“光文吟社”顾问。以七绝〈虎头埤八景〉闻名,著有《倚竹山旁文稿》、《眉齐双寿诗册》等书。[4]

(二)林泮(1891~1946)

林泮,号芹香,佳里镇子龙庙人,号惕园,名儒也。其父曾与林昆冈一起抗日,负伤而回。设帐于麻豆,号“芹香书院”专授国学。昭和3年(1928)与高澄秋、黄珠园创立“绿社”,故麻豆“绿社”社员,多为其弟子。[5]

(三)黄清渊(1881~1953)

黄清渊,号惮园居士、柑园主人,下营乡人,继连雅堂“台湾通史”之后,著“茅港尾纪略”“茅港尾人物志”,因而闻名。并拜连氏为师,以乡土史家为职志,有诗集“闽粤吟草”,曾被日人刑为“违反出版法”文字狱。著有《茅港尾屑》、《惮园笔谭》。[6]

(四)黄文楷

黄文楷,号珠园,号恭甫,麻豆镇人,善诗。昭和3年(1928),麻豆“绿社”成立,任总干事。[7]

(五)蔡知

蔡知,号哲人、春江,盐水镇人,为人亢直,曾设私塾于梓里,教授国学。大正11年(1922),与蔡和泉等创立“月津吟社”,为社长,尤长咏人物及历史。“赋性磊落,有气概”(邱麟翔语)。[8]

(六)王炳南(1883~1952)

王炳南,名清闽,号北屿钓客,北门乡人,为“屿江吟社”创始人之一。诗文并工,曾任“白鸥吟社”顾问、社长,诗作颇多。亦精医术。著有《北屿钓客吟草》。被成大吴荣富教授誉为“渔村诗人”[9]

(七)王大俊(1886~1942)

王大俊,字一轩,号钓翁,北门乡人,与王炳南、吴萱草并为“屿江吟社”“白鸥吟社”三台柱,亦是“北门三王”[10]之一,昭和6年(1931),远游大陆,客死南京。一说昭和7年(1932)死于上海[11]

(八)吴萱草(1889~1951)

吴萱草,字牧童,号穆堂,将军乡人,后徙居佳里,生于北门屿。十六岁入大儒吴溪之门。大正1年(1912),与王炳南、王大俊等创设“屿江吟社”,为台南县日本时代最早之传统诗社。后历任“白鸥吟社”、“琅环诗社”等社长,以风流诗酒闻名,所作诗二千多首,辑为“无忧洞天诗集”。[12]
弟吴炳丁亦为诗人,曾与将军乡人施献忠,创立“将军吟社”(1921),并为社长。其子是新文学作家吴新荣。

(九)洪权

洪权,号(字)子衡,北门乡人。诗文并茂,尤以诗更清新可诵,历“屿江吟社”“芦溪吟社”“白鸥吟社”等社员。著有《子衡诗集》[13]

(十)陈哮(?~1959)

陈哮,号(字)峻声,七股乡人,工诗。历七股“竹桥吟社”社长,“白鸥吟社”“琅环诗社”等社员。著有《心声诗集》[14]

(十一)郑国浈

郑国浈,号静夫,佳里镇人,工诗。历“白鸥吟社”“琅环诗社”等社员。

(十二)徐清山

徐清山,号仰高,佳里镇人,工诗书,“白鸥吟社”“琅环诗社”等社员。

(十三)苏东岳(1901~957)

苏东岳,号太虚,善化镇人,善诗文,其师为善化武举人苏建邦,大正12年参加文化协会,为会员,昭和6年(1931)组织“淡如吟社”,昭和20年(1945)创立“光文吟社”,为社长。苏氏平时热心研究沈光文之诗文。编有沈光文传。著有《小菜根诗集》[15]

(十四)李汉忠(1896~)

李汉忠,号步云、快园,麻豆镇人。师事黄珠园、林芹香,工诗,为“绿社”社员[16]

(十五)黄金川(1907~1990)

黄金川[17],盐水镇人,女诗人也。黄朝琴之妹,留学日本精华高等女学校,归台后,师事蔡哲人于月津书院学诗。后嫁入高雄闻人陈启清家,教子有成,为“三台才女”之一。著有《金川诗草》。(胡适题“宗国遗音”)[18]

(十六)陈昌言

陈昌言,号志光,善诗文。“竹桥吟社”“白鸥吟社”“琅环诗社”等社员。

(十七)黄标

黄标,号秋锦七股乡人,工诗及书,七股“竹桥吟社”、佳里“白鸥吟社”、“琅环诗社”等社员。

此时期文人以提倡传统文学,反抗日本人统治。《台南县志》主要只列上述17位。至于遗漏者尚有:1、“新柳吟社”(1922)新营沈森奇、施水池、柳营刘明哲、刘献池、刘神岳、刘炳坤、刘明智等。2、西港“竹林诗学研究会”(1936)周丽中。3、关庙(归仁)“敦源诗社”(1922)。

龚显宗在《台湾文学研究》〈区域文学史(安平)--日据时代1895~1945〉中论及传统文学提到:“此时期的本土文人虽仍以旧文学体裁来表现情志,但多具有新思想、新观念、新知识,并且以之描写新事物,挖掘新题材,扩大了写作的领域。”[19]这可以为传统文学作注解,并为日后新文学作很好的先声。

新文学

日据期间,曾展开新文学运动。本来新文学运动,实乃和新文化运动同步,此时肇兴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民族意识兴起,争自由,谋和平,民主主义抬头,反贵族文学,实践白话文学之风于斯展开。台湾新文学运动与中国大陆“五四运动”(1919)同轨,改革方针一致,并因中文日文的交叉使用和思考,更合乎国际水准。

中文及日文双轨语文能力的文艺作家有下列:

(一)郭水潭(1908~?)

郭水潭,号千尺,1907年生,台南县佳里镇人。日据时代初次攻日本古典文艺短歌,后转新诗创作。昭和9(1934)年加入台湾文艺联盟,担任执行委员。昭和10年(1935)应日为大阪每日新闻社征文,以小说“某个男人的手记”获选佳作,同年与吴新荣、徐清吉等人成立台湾文艺联盟佳里支部,并且领导“盐分地带”,同年又与赖和、杨逵、廖汉臣、吴新荣等人共同组织台湾新文学社,担任该社编辑委员。1940年加入台湾文艺家协会为随笔部员。
光复后,郭水潭即停止文学创作,致力于调查与研究,重要学术作品有:台湾智识阶级的倾向,台湾日人文学概观、台湾舞蹈运动史,以及民间风情习俗的随笔。
就郭水潭的文学创作而言,以新诗、小说为主,文学批评亦偶而为之,重要诗作有“三等病室”、“向棺木恸哭”、“斑鸠与庙守”、“广阔的海”、“世纪之歌”、“故乡之歌”、“宋江阵”、“牧歌一日”、“莲雾”……等,以及小说“福尔摩沙”(此为十馀万言的长篇小说,于台湾文艺只刊登序文,未发表小说内文即因个人因素,被家人所焚毁),及短篇小说“某个男人的手记”。[20]

(二)吴新荣(1906~1967)

吴新荣,号史民,笔名兆行,台南县将军乡人,1906年生,日本东京医专毕业,留日时深受新文学运动的影响,乃与台籍留学生,创办文艺杂志“里门会志”及“南瀛”。昭和7年(1932)自日本返台,悬壶于佳里街,并参与领导“盐分地带”,活跃文学界。曾任台湾文艺联盟执行委员、台湾新文学编辑委员,台湾文学同仁、台湾文艺家协会随笔部员等。
吴新荣的文学创作,以新诗、随笔为主,文学批评理论亦偶而为之,曾以“亡妻记”(发表于“台湾文学”第2卷第4期,1942年10月号)一作哀惋深刻,颇受当时文坛的重视,被黄得时先生誉为“台湾浮生六记”;又以“文学自杀论”(发表于1934年“台湾新闻”)乙文,与当时文凭家刘捷发生笔战,对于当时的文学主张提出检讨。[21]

(三)杨逵(1905~1985)

杨逵,本名杨贵,工人家庭出身,因心仪《水浒传》中李逵的侠义风范,日后及以杨逵为笔名。大正4年(1915),他进入公学校读书,正逢噍吧年抗日事件爆发,杨逵就在新化镇(大目降街)目睹武力统治的力量,决定他反抗的一生。他曾逃婚、退学、官费蜜月、参与农民运动、入狱多次,却不改本色。228事时,杨逵曾为化解省籍冲突而写了一千字不到的〈和平宣言〉,却判刑12年,关到绿岛去,成了台湾文学史上最贵的文字狱。(平均一个字要关5天。)杨逵〈送报夫〉这篇小说,被叶石涛先生《台湾文学史网》誉为“使台湾新文学运动发展达到尖峰。”并也是“反带反封建为主题的台湾小说的集大成”。这是日文、中文写作版《送报夫》第一次就深受日本、中国肯定的作品,也是代表台湾文学作品站上世界文坛的第一步。[22]

(四)张庆堂 

张庆堂,新化镇人。他的小说作品有《鲜鱼》、《年关》、《老与死》、《他是流眼泪了》等。张庆堂也是一位擅长台湾农林题材的小说家。他笔下的人物虽然在苦难中呻吟,但却有着强烈的求生意志。[23]

(五)王登山(1913~)

王登山,北门乡人,昭和2年(1913)生,日据日代台南二中毕业。初工日本古典文艺俳句,后工新体诗,曾参加新文学运动,为“盐份地带”新进作家之一,其作品均取材于盐村风物,故有“盐村诗人”之称,他的作品特色:以描写盐村风光,叙述乡土的可亲为依归。曾加入“南溟艺园”为同仁,以及“台湾文艺联盟”会员、台湾新文学编辑委员。他的文学创作,以新诗、文学评论为主,在脚本方面亦有创作,其重要作品有新诗“沉淀的风景”、“海边的春”、“夕阳”、“夜的泪”等。[24]

(六)林精镠(1914~)

林精镠,号芳年,笔名李秋华,昭和3年(1914)生,佳里镇人,日据时高等科毕业。光复后毕业于国立成功大学工商管理专修班。光复前曾任职于佳里街役场,昭和10(1935)年参加台湾文艺联盟佳里支部。
林精镠的文学创作,以新诗为主,偶而亦为小说、文学评论,重要作品有新诗“乳儿”、“在原野看见烟囱”、“父”、“月夜坟墓和石狮子”、“季节和小女牛物”……等,有小说“文贵舍”、“某男子的婚约”等。
作品特色:以写实主义为依归,着重于揭发社会的黑暗面,描述乡土的可亲,以及抒发个人的关怀,作品内容充满时代、社会的意义,并且注重写作技巧。为传统诗人林芹香之子,但创作却以反传统而著称。

(七)庄培初(1916~)

庄培初,笔名青阳哲,另有笔名:严墨啸,佳里镇人,昭和4年(1916)生,毕业于日据时代台南二中,曾经担任台湾新民报记者多年,曾参加新文学运动,为台湾文艺联盟会员。
青阳哲事一为多样表现的诗人,作品颇丰,大都发表于《台湾新民报》、《台湾新文学》、《台湾新闻》、《台南新报》等,重要作品有“有一天早晨的感情”、“一片伤感”、“冬月”、“壶”等。另有小说“鄙地世俗事”一文。
其作品特色:以抒写个人浪漫的情感,追求纯学的创作,重视写作技巧。由于庄培出能直接阅读西洋文学原著,故写作技巧颇受西方诗人的影响。

(八)林永修

林永修,笔名林修二,麻豆镇人,日本庆应大学文科毕业。工新体诗。昭和9年(1934),与杨炽昌,创刊“风车”杂志。[25](林修二集,陈千武汉译,吕兴昌编订,文化局出版)

(九)徐清吉(1907~?)

徐清吉,1907年生,台南县佳里镇人,,昭和6(1931)年加入“南溟艺园”为同仁,发表新诗。昭和7年(1932)与吴新荣、郭水潭共组“佳里青风会”,其目的:“为要提高青年之士气,定每周集会一次,以鼓励读书并交换知识”。昭和10(1935)年与吴新荣、郭水潭等人成立“台湾文艺联盟佳里支部”,并且领导“盐分地带”。

光复前,徐清吉只偶而写几首新诗,其中以“流浪者”、“烟囱”较佳,皆发表于“南溟艺园”。光复后,致力于台湾俚语俗谚的整理工作。

此时期新文学家虽然都受日文教育,但“文化抗日”的本质,与其父执辈并无不同。

文学团体

本县文学团体可分为传统诗社、新文学社二种,玆分述于后:

(一)传统诗社[26]

1.琅环诗社(1947)

佳里镇“琅环诗社”,其前身为北门庄“屿江吟社”(1912)及继佳里“白鸥吟社”(1936)。该社历史之久,社员之众,为全县之冠。

2.月津吟社(1922)

盐水镇“月津吟社”(1922),乃继佳里“白鸥吟社”(1936)而设立者,历史之久,仅次于“琅环吟社”。

3.虎溪吟社(1928)

新化镇“虎溪吟社”,取名当地虎头埤而来,成立在昭和3年8月(1928)。

4.光文吟社(1930)

善化镇“光文吟社”,乃合“浣溪”“淡如”二社,而组织者,取名当地清儒沈光文而来。

5.绿社(1928)

麻豆镇“绿社”,创立昭和3年9月9日(1928)。曾与佳里“白鸥吟社”共同设立“曾北联吟会”。

6.玉山吟社(1945)

白河镇“玉山吟社”,草创昭和20年(1945),乃取名自当地名山“玉案”而来,为最后起之诗社之一。
此时期诗人并无强烈地域意见。皆“以文会友”。

7.新柳诗社(1922)

新营镇与柳营乡之“新柳诗社”,创立于大正11年(1922),沈森其与刘明哲是发起人。[27]

(二)新文学社

1.盐份地带社

昭和6年(1931)前后,台南子弟留学日本或中国,广涉中外文学,学成归台而藉报纸练作,并同时集合同好成立文社,发行机关杂志,或用日文或用中文,倡导现代文学。其中首推“盐份地带社”。当初以本县佳里镇为中心的郭水潭、徐清吉、王登山等,曾参加台北之新文学社。至昭和7年(1932),吴新荣由日返台,遂集成“佳里青风会”。“盐份地带文学”[28],自此行成特殊的文学现象

2.台湾文学联盟佳里支部

大正23年〈1934〉,台湾新文学步入高潮,为了促进全省之文艺团结,遂成立“台湾文学联盟”,发行“台湾文艺”。经吴新荣、郭水潭奔走,本县于大正24年6月1日〈1935〉,于佳里公会堂成立“佳里支部”,当时会员计有吴新荣、郭水潭、徐清吉、王登山、庄培初、林精镠、郑国津、曾对、黄炭、黄泽清、黄平坚、叶向荣、郭维锺、陈挑琴、吴德修等十五名。

不过传统文社与新文学社到了日本后期,后因战争皇民化运动而渐渐消声潜沉了。

近代绘画

以颜水龙、刘启祥、李秋禾最有名。

(一)颜水龙(1903~1997)

颜水龙,下营人,西洋画家,昭和2年(1927)日本东京美术学校毕业,昭和5年(1930)赴法国巴黎深造。曾任广告部门专员,昭和9年(1934)回台,历任“台展”“省展”“台阳展”等审查委员。他注重生活工艺,对工艺品的推广有卓越的贡献。颜水龙是台湾广告设计的先驱,也是工艺与生活美学的推动者,故也是日后美术人材的培育者。他曾和陈澄波、廖继春、陈清汾、李梅树、李石樵等人,在蔡培火与杨肇嘉的声援下,创立“台阳美术协会”(1929),提供了不少美术人展出的机会。颜水龙另一项贡献是对工艺推动的不留馀力,他把纯艺术作者轻视的手工艺品推上美展的大舞台。并鼓吹大善用天然资源,把传统美术造型发扬光大,鼓舞了战后台湾手工艺的振兴。颜水龙的书作题材集中于原住民部落的众生像,表现台湾地域色彩。

(二)刘启祥(1909~1998)

刘启祥,柳营人,西洋画家,日本东京文化学院美术科毕业,后赴法国巴黎留学。历任“省展”“台阳展”等审查员。他致力于美术教学,造就台南、高雄无数后起美术家。刘启祥是纯粹艺术国度的追求者,南台湾美术教育的舵手,指导了无数台南、高雄地美术家。包括他的子女耿一、尚弘、俊桢和侄子生容,都深受他影响。透过他们不断筹组画会、举办展览,结合画友力量不停地将美术教育推到世界舞台。

(三)李秋禾

李秋禾,麻豆镇人,为国画大师林玉山之高徒,多次入选“台阳展”“省展”。此外尚有柳德裕,麻豆镇人,西洋画家,曾入选“台展”。黄显东,佳里镇人,西洋画家,曾入选“省展”及“台阳展”。
此时期美术家皆都有受很好的教育,在自由思潮中,也以“美术”进行抗日[29]﹝以“省展”及“台阳展”对抗“帝展”﹞,并为台湾培植出无不少本土画家。

雕刻、剪黏

(一)雕刻

《台南县志》载:雕刻师日据时只有张善惠一人,其北门乡人,生平酷爱雕刻,擅长佛学,以木或象牙为材,未曾出展过。

(二)剪黏

何金龙,出生年不详。一说为约1877~1878年,另一说为1869~1878年间。昭和2年(1927)受台南学甲慈济宫所邀,主持剪黏工程。昭和3年(1928)受聘于台南县佳里镇金唐殿和将军乡保济宫,主持剪黏工程。于1940年前后去世。[30]

注释

  1. ^ 1.0 1.1 主修洪波浪,吴新荣,《台南县志》,卷6〈文化志〉,新营:台南县政府,1980,页1515。
  2. 计列22为传统诗人,其中3人日籍,1人彰化籍,1人小说家,17可列入介绍。资料来源同注1,页1516-1521。
  3. 廪生:科举时代受廪禄的生员。
  4. 参考邱麟翔,〈南瀛诗苑〉,《南瀛文献》32卷,1987,页30;吴登神,〈台南县诗苑〉,《南瀛文献》22卷,1977,页100。
  5. 参考邱麟翔,〈南瀛诗苑〉,《南瀛文献》32卷,1987,页50。
  6. 参考庄永名,《台湾古早味》,2003,时报出版。
  7. 参考邱麟翔,〈南瀛诗苑〉,《南瀛文献》32卷,1987,页58。
  8. 参考邱麟翔,〈南瀛诗苑〉,《南瀛文献》32卷,1987,页77。
  9. 语出〈渔村诗人王炳南先生诗初探〉,吴荣富,收录在《萝卜庄崑岗情》。
  10. “北门三王”即王炳南、王大俊、王克明。
  11. 参考邱麟翔,〈南瀛诗苑〉,《南瀛文献》32卷,1987,页31。
  12. 参考邱麟翔,〈南瀛诗苑〉,《南瀛文献》32卷,1987,页40-41。
  13. 参考邱麟翔,〈南瀛诗苑〉,《南瀛文献》32卷,1987,页53。
  14. 吴登神,〈台南县诗苑〉,《南瀛文献》22卷,1977,页100。
  15. 参考邱奕松,〈南瀛乡贤录〉,《南瀛文献》30卷,1985年,页135。
  16. 参考邱奕松,〈诗坛耆老–李布云〉,《南瀛文献》35卷,1990年,页39-42。
  17. 谢弘昌、邱为君,《盐水镇志》,盐水:盐水镇公所,1998年。
  18. 陈黄金川,《金川诗草》,1991年10月。
  19. 龚显宗,《台湾文学研究》,台北:五南出版社,1998年12月。
  20. 羊子乔,《郭水潭集》,1994,新营:台南县文化中心。
  21. 施懿琳,《吴新荣传》,1996,台南:台湾省文献会。
  22. 黄惠敏,《杨逵及其作品研究》,1994,台北:麦田出版。
  23. 古继堂,《台湾小说发展史》,1988,台北:文史哲出版。
  24. 羊子乔等,《盐分地带文学选》,1979,台北:林白出版社。
  25. “风车”杂志,为台湾第一个现代派诗社。语出古继堂,《台湾新诗发展史》,文史哲出版,页103。
  26. 台南县诗社以清季善化沈光文(东吟社)(1865)最早。
  27. 《柳营乡志》,1999年,柳营乡公所,页1654。
  28. “盐份地带文学”系指日本时期台南州的佳里、七古、将军、学甲、北门、西港等区,含盐分较多的地方,含有浓密的地域色彩,描写盐村风物人情,表现强烈抗争精神,却呈现勤劳、朴实、坚忍的性格。羊子乔,〈光复前盐份地带的文学〉,《盐份地带文学选》序,页1。
  29. 洪波浪等,《台南县志》,卷六〈文化志〉,新营:台南县政府,1980,页1515。
  30. 参考庄永明,《游艺台湾人》,2002年,台北:远流出版。
导言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第九节  第十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