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史稿/卷001 中华文库
| 南明史稿/卷001 南明史稿卷一 本纪第一 作者:钱海岳 |
| 无锡钱海岳撰 |
安宗奉天遵道宽和静穆修文布武温恭仁孝简皇帝,讳由崧,小字福八,神宗孙、福恭王常洵长子。生母姚氏。
万历三十五年秋七月乙巳诞于京邸。
四十二年,随常洵就藩河南。
四十六年秋七月甲辰,封德昌王,进福王子。
崇祯十四年春正月,李自成破河南,常洵薨,王缒城走怀庆,屡疏请简重臣专任河防,以固京东。
十六年夏五月,袭封福王,威宗手择宫中宝玉带付内使赐之。
崇祯十七年
十七年春正月庚寅朔,闻警,依潞王常淓卫辉,与太妃邹相失。
三月己丑朔,随常淓南至淮安,寓湖嘴杜光绍园。槖匮,贷常滂千金以济。
三月,北京破,威宗崩,平西伯吴三桂以山海关、宁远畔附于清。
是月,总督路振飞治兵淮安。
夏四月
夏四月戊午朔,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誓师勤王,次于浦口。
壬申,总督路振飞执李自成官淮安。威宗凶问至南京,诸大臣议绍述未定,总督马士英遽发兵扈王次仪真。
甲申,文武诸臣以王告庙。
乙酉,魏国公徐弘基等迎于江浦。
丙戌,舟泊观音门。
丁亥,百官谒见龙江关,王素衣角带哭,侍茶款语。群臣启请监国,王曰:“人生以忠孝为本,今大仇未报,孤不能事君;先王殉国,国母播越,孤不能事亲,无遽登大宝礼。且闻东宫、二王尚陷寇中,或可致之;又瑞、惠、桂王皆诸父行,惟诸先生择贤迎立。”言讫,泪哭失声。
是月,周王恭枵薨。总兵刘永昌卒。李自成自北京西走。知县苏芳起兵高密。都司李景隆起兵安丘,死之。武举王奇谋起兵新泰。总兵孙守法起兵终南山。庆王倬㴶、韩王亶塉等薨。靖南伯黄得功杀副总兵庄朝梁。
五月
五月戊子朔,王乘马自三山门环城而东,谒孝陵。从臣请自东门御路入,王逊避,自西门入,至享殿,祭告陨泣。礼毕,次谒东陵。自朝阳门入东华门,徒谒奉先殿,出西华门,驻内守备府。
先一日,有两黄星夹日而趋,是日锺山五色云见。始江南闻变,多怀疑惧,至是士民始欣欣有固志。
己丑,群臣谒行宫劝进,笺三上,不许。群臣以“天下不可一日无君,臣等不得命不敢起。”王始允遵景皇帝故事监国。
庚寅,自大明门入内朝,行告天礼,祝文飘入云霄。升武英殿,行监国礼。谕曰:
我国家二祖开天,昭宣鸿烈,列宗缵绪,累积深仁,历今三百年来,民自高曾以逮子孙,世享太平,代受亭育。其在大行皇帝,躬行节俭,励志忧勤,宵旰十有七载,力图剿寇安民。昊天不吊,寇虐日猖,乃敢震惊宫阙,以致龙驭升遐。英灵诉天,冤气结地,呜呼痛哉!贼因而屠戮我百官,杀掠我百姓,滔天之恶,盖载不容,神人共愤。
孤避乱江、淮,惊闻凶计,既痛社稷之墟,益激父母之仇,矢不俱生,志图必报。然度德量力,徘徊未堪,终夜拊膺,悲涕永叹。乃兹臣庶,敬尔来迎,谓倡义不可无主,神器不可久虚,因序谬推,连章劝进,固辞未得,勉徇舆情,于崇祯十七年五月三日暂受监国之号,朝见臣民于南京。孤夙夜兢兢,惟思汛扫妖氛,廓清大难,上慰在天,下对四海,忠孝之道,庶几无亏。期逭深愆,敢不戮力;德凉任重,如坠谷渊;同仇是助,犹赖尔臣民。其与天下更始,可大赦天下,所有应行事宜共三十款。
於戏!自有乾坤,鲜兹祸乱之惨;凡为臣子,谁无忠义之心?汉德可思,周命未改,惟尔臣民,尚其勗哉,匡余不逮。布告遐迩,咸使闻知。
是日,降将吴三桂引清摄政王多尔衮入北京。秦王存枢、晋王求桂,嘉定侯周奎、恭顺侯吴惟华,大学士冯铨、李建泰,尚书张忻,侍郎王正志、金之俊、沈惟炳、任濬、党仲雅、刘馀祐、叶初春,总督高斗光,巡抚刘汉儒,总兵骆养性、唐珏、谢弘仪、王衍范、贾三省、郑四维、吴绍礼、窦三畏、韩应琦、白广恩、左勷、王鹏冲、刘有实等畔降于清。
壬辰,史可法、高弘图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王应熊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预机务;马士英,兵部尚书、副都御史、东阁大学士,仍总督凤阳;张慎言吏部尚书;周堪赓户部尚书;顾锡畴礼部尚书;黄配玄兵部右侍郎;毕懋康户部右侍郎,总督仓场;颜浑文选郎中;王若之、凌世韶户部郎中。总兵张应元镇守承天,总兵惠登相镇守襄阳,员外郎万元吉宣谕各镇。大学士吴甡疏请练水陆师,分守要害,以卫京师。魏国公徐弘基疏陈五事。御史祁彪佳疏陈致治大本。涂可登复光州,死之。游击曹凤鸣等败绩唐县,死之。
癸巳,为大行皇帝举哀哭临。
甲午,姜曰广、王铎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预机务;吕大器吏部左侍郎;练国事,户部右侍郎;总督仓场。
乙未,刘宗周左都御史。巡抚郑瑄移驻镇江。给事中钱增疏陈刘泽清、刘良佐避寇南掠,请严处以申国法,华允诚验封员外郎。巡抚何腾蛟复随州。宁南伯左良玉复荆州、承天、德安、华容。将军姜瓖、总兵王钺自大同畔降于清。定京营兵制,罢锦衣卫、南北两镇抚司。
丙申,大学士马士英率兵入朝。
丁酉,陈泰来、董养河给事中;梁士济、杨仁愿、郑崑贞、潘世奇、吴文瀛、郑封、阮振中御史;夏允彝考功主事。
戊戌,尚书张慎言疏陈中兴要务十事。大学士高弘图疏陈新政切要八事。总兵赵光远镇守四川。分淮、扬、凤、庐为四镇,靖南伯黄得功,总兵高杰、刘良佐、刘泽清分辖之。罢凤阳总督,设九江、京口二镇。贵州民何兆仰变。群臣劝进,笺三上,不许。
己亥,大学士史可法自请督师江北。
庚子,张国维兵部尚书,协理京营戎政;张有誉户部右侍郎,总督仓场,疏劾内官张执中杖毙解户,收其胥役逮治。尚书张国维疏请建三辅以卫南京。王廷梅应天府尹;徐石麒右都御史。侍郎王家桢卒。御史陈赓招募云南。御史任天成巡按浙江,总兵郑鸿逵镇守九江,总兵黄蜚镇守镇江。许誉卿光禄卿,袁恺、庄葵、熊开元、姜埰、杨时化给事中,詹尔选、李长春、成勇、李日辅、张煊御史。
壬寅,王即皇帝位于武英殿。诏曰:
我国家受天鸿祚,奕世滋昌,保大定功,重熙累洽。自高皇帝龙飞奠鼎,而已卜无彊之历矣。朕嗣守藩服,播迁江淮,群臣百姓,共推继序,跋涉来迎,请正位号。朕暂允监国,摄理万几。乃累笺劝进,拒辞弗获,谨于五月十五日,祗告天地宗庙社稷,即皇帝位于南京。
猥以藐躬,荷兹重器。惟我大行皇帝英明振古,勤俭造邦,殚宵旰以经营,希荡平之绩效。乃潢池盗弄,钟簴震惊,燕蓟扫地以蒙尘,龙驭宾天而上陟。三灵共愤,万姓同仇。朕惟凉德弗胜,遗弓抱痛,敢辞薪瞻之瘁,誓图俘馘之功。尚赖亲贤,戮力劻勷,助朕敌忾。其以明年为弘光元年,与民更始,大赦天下。所有应行事宜二十五款,诏到之日,星速颁行;匿隐支饰者,访明究问。
於戏!弘济艰难,用宣九伐平邦之政;覃敷闿泽,并沛三驱解网之仁。新綼焕颁,前徽益懋。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是日,韩赞周司礼掌印太监;卢九德司礼秉笔太监,提督京营。降顺臣项煜混入朝班,众逐之。
癸卯,大学士马士英掌兵部,入阁办事。侍郎黄道周疏陈进取九策。罗大任国子祭酒;侯峒曾左通政。分应天、苏嵩为二巡抚,郑瑄大理卿;左懋第佥都御史,巡抚应、徽。
甲辰,忻城伯赵之龙总督京营戎政;路振飞副都御史,巡抚东江援辽,赞理军务;田仰兵部右侍郎、副都御史,总督漕运,巡抚淮扬。晋左良玉宁南侯,黄得功靖南侯;封高杰兴平伯、刘泽清东平伯、刘良佐广昌伯。禁北来逃官不得入京。
乙巳,命参将王之纲迎太妃河南郭家寨。通政使刘士祯疏请申封驳参治之令。大学士史可法陛辞,诸生卢渭等疏留。祁彪佳佥都御史,巡抚苏、嵩、尝、镇。督师丁启睿起兵归德,加兵部尚书。
丙午,应天府丞郭维经疏请诸臣洗涤肺肠,尽去刻薄偏私,及恩怨报复故习。
丁未,尚书张慎言疏荐旧辅吴甡尚书,郑三俊、王重文选郎中,姜应甲都给事中。大学士马士英疏陈开国四大计。诚意伯刘孔炤疏请追论封疆失事诸臣。监军佥事宋劼疏陈人才多坏于门户。诏封疆失事各官不许起用。给事中李沾疏荐侍郎钱谦益。太尝少卿陈良弼疏纠李沾、钱谦益。总督袁继咸疏陈守邦致治大计。给事中钱增疏陈东南第一隐忧,请濬刘河。
己酉,总督路振飞败李自成兵淮上,疏请大驾亲征,愿为前驱。
庚戌,诚意伯刘孔炤讦奏尚书张慎言于朝。
辛亥,复疏陈慎言荐吴甡、郑三俊之罪。大学士史可法疏辨,大学士高图、姜曰广并乞退。上两解之。御史王孙蕃疏劾诚意伯刘孔炤。万元吉太仆少卿,监江北军,疏陈:“主术无过宽严,道在兼济;官尝无过任议,义贵相资。”设勇卫营,司礼太监李国辅监督,司礼秉笔太监韩赞周节制。大学士史可法遣官访大行皇帝、皇后梓宫,并太子、二王。御史郑友玄督理两淮盐法。
壬子,诏恤北京殉难诸臣。魏国公徐弘基疏荐尚书熊明遇等。论翊戴功,进勋臣、内官禄荫;国子典籍李模疏谏。怀宁侯孙维城疏讦旧辅吴甡、尚书郑三俊。光禄卿沈廷扬疏请练水师。
癸丑,召对大学士高弘图、马士英、姜曰广。大学士史可法祭告祖陵、皇陵,疏请上战兢惕厉。
甲寅,大学士马士英疏陈恢复四因。李沾疏言勋臣愤激有因。
乙卯,犹封吴三桂蓟国公。侍郎贺世寿疏请肃纪纲而慎刑赏。吴伟业少詹事。命江淮振恤北归难民,严禁掠夺。安远侯柳祚昌疏讦詹事徐汧等,乞逮问。御史朱国昌疏劾河督黄希宪、齐抚丘祖德、晋抚郭景昌弃地罪。给事中李沾疏讦侍郎吕大器定册时怀贰心。上曰:“朕遭不造,痛深君父,何心大宝。直以宗社攸关,勉承重任。效忠定策诸臣,朕已鉴知,馀不必深求。”职方郎中刘若宜疏陈战守事宜。司务陈璧疏陈救时八策。御史米寿图疏陈诸臣结党把持,力逐大臣,喧哗御前,大亵体统。应天巡按贺登选疏陈仪、扬、句、六、江浦镇兵焚杀。周之玙祠祭员外郎。
丙辰,御史袁弘勋疏言李沾荐人调停,从来误国宿套。命议河督黄希宪、齐抚丘祖德、晋抚郭景昌罪。行人罗其鼎疏陈大势,请缟素倡义。陈子壮礼部尚书,掌詹事府。给事中熊汝霖疏陈文武争角殿廷,无人臣礼。
是月,巡抚李鉴起兵宣府。尚宝卿程正揆起兵复沧州。诸生王立贤复兴、济、东光、青、献。刘扁子败绩长垣,死之。张凤台败绩高阳,死之。冉材美等败绩曲阳,死之。尚书田维嘉起兵饶阳。李本吾起兵南宫。吴甲起兵攻东明,围清丰,复内黄。王鼎铉复开州。刘致和败绩隆平,死之。总兵李守汾败绩钜鹿,死之。千户张光再复开州。李联考起兵河间,复易州,死之。康文斗起兵饶阳,死之。胡明午起兵宁晋。陈白初起兵束鹿。守备李景隆等败绩束鹿,死之。韩夏子起兵新河。吴三唐起兵深州。马魁等起兵元氏西山,死之。郭世光起兵冀州。吴双堂复衡水。李筱周谋攻高阳,死之。守备张治邦败绩曲周,死之。王成宇起兵深泽,死之。参将丁启宗败绩易州,死之。训导马元𫘧奉知县朱帅𨨢起兵德州。许来春等起兵泰安,死之。游击高桂起兵泰安。主事凌𬳶起兵复临清。总兵王国栋复东昌、高唐。员外郎宋祖法起兵东平。都御史房可壮奉衡王由棷复青州。侍郎谢启光起兵章丘。都司李允和奉侍郎潘士良起兵济宁。总督李化熙起兵长山。侍郎张凤翔起兵东昌。诸生周启鲁起兵汶上,死之。推官宋璜起兵莱阳。徐春龙起兵东平。练总张茂才起兵峄县,死之。佥事胡士栋起兵冠县。主事左懋泰起兵登州。姜弘通起兵单县。推官锺性朴起兵济南。御史高允兹起兵莱州。刘显起兵青州。李显化起兵高唐。张条父起兵馆陶。巡抚曾化龙疏陈东昌等二十七州县复。巡抚宋权起兵归德。监纪朱恕起兵河南。胡守龙起兵西安,死之。刘天亮起兵咸宁,死之。永康天主乱平。大学士孔贞运、将军王承恩卒。总兵张𫍯自密云畔降于清。湖南大旱。紫微枢星忽隐忽见,天市临艮位光微弱。
六月
六月丁巳朔,日有食之。禁匿名蜚语。抚治王永祚遵旨下狱。
戊午,上大行皇帝、皇后庙谥。追尊皇祖妣郑贵妃太皇太后。上皇考福恭王谥,皇妣姚贵妃为皇帝、皇太后;遥上呈继母邹太后尊号;追封黄妃、李妃皇后。
己未,将军陈洪范疏请北使。给事中罗万象疏请肃朝仪,和文武,以票拟归内阁,参駮予言路。进士梁于涘疏陈四事。都给事中章正宸疏陈江左形势,请驻跸淮上。阮大铖嗾副总兵王伯时疏陈太皇太后、恭皇帝受朋奸陷害,今报复当不在闯后。甘抚林汝经等起兵林县,死之。
庚申,颁河北、山东诏。余飏考功主事,文德翼稽勋主事;文震亨、胡正言中书舍人。侍郎钱谦益疏颂大学士马士英功,并荐戍籍蔡奕琛等。清以肃王豪格侵北直、山东、河南。尚书郭允厚,都御史曹思诚,侍郎王公弼,总督江禹绪,巡抚李鉴、宋权、王鳌永、王点、苗胙土、李嵩,定西伯唐通,将军王承胤,总兵刘芳名、葛汝芝、黑云龙、张致雍、杜允登、张汝行、高第、王应晖、土国宝、马科、吴胜兆等,畔降于清。都御史刘宗周疏陈时政四事,诏付史馆。
壬戌,总兵杜弘域提督大教场;总兵牟文绶提督神机、巡捕营;总兵杨振宗提督江南、北,镇守安庆。知县李盘疏陈金汤借箸十二筹。中书舍人周永年疏陈东南战守、中兴建置事宜。廪生何光显疏请正国体以正人心。
癸亥,锺斗、冯可宾太尝少卿。大学士马士英疏荐逆案阮大铖;命冠带陛见。又力攻侍郎吕大器、大学士姜曰广诸人护持局面。少卿万元吉、陈良弼,都给事中章正宸,给事中罗万象、熊汝霖、陈子龙,淮扬巡按王孙蕃,御史左光先、米寿图,大理左丞詹兆恒,郎中尹民兴、李模,府丞郭维经,怀远侯常延龄交疏谏。大学士高弘图、姜曰广争之不得,乞罢,不许。抚宁侯朱国弼提督神威营,护孝陵。广昌伯刘良佐率兵攻临淮不克。命议殉难从逆诸臣功罪。御史朱国昌疏请督抚便宜剿抚。广昌伯刘良佐遂移驻寿州。职方主事吴国琦疏陈渡江八策。命法司及巡城御史甦狱,分应释应豁者为三等,从公举行。总兵赵光远提督川、陕,镇汉中。御史周元泰疏劾总督王永吉罪。安远侯柳祚昌疏请以定策功,爵赏大学士马士英。命潞王常淓居杭州。将军陈洪范疏陈一代兴亡。
甲子,工部尚书程注罢;何应瑞工部尚书。都给事中李清疏请废无用之金玉,罢不时之传奉。
乙丑,将军陈洪范提督沿海五镇水师,驻瓜洲、泰兴。
丙寅,御史米寿图巡按四川。起戍籍钱谦益礼部尚书,协理詹事府。尚书张慎言罢。太仆少卿万元吉疏陈先帝宽严之用偶偏,任议之途太觭,请以为鉴。御史郭贞一疏陈屯田、保甲事宜。都给事中沈胤培疏请选中宫,诏列圣先帝之仇未报,不许。侍郎吴履中上疏自理。
丁卯,徐汧礼部右侍郎。尚书钱谦益疏陈四事。大学士马士英疏辨荐阮大铖事,并请申大逆之诛。上慰士英,切责科道。
戊辰,总兵吴志葵镇守吴。楚王华璧陈中兴议。李承芳司礼秉笔太监。
己巳,侍郎吕大器疏劾大学士马士英。东平伯刘泽清疏陈保邦八款,请诛侍郎吕大器、佥事雷𬙂祚,荐戍籍张捷、邹之麟、张孙振等。葛征奇光禄卿;蒋拱宸御史。职方主事吴易疏陈中兴四议。
庚午,大学士姜曰广疏陈导内传、停会推之弊。都给事中李沾疏请假楚、郑、江、皖诸督抚便宜,以壮藩篱;天子内总六师,以重根本。选贡王兆熊疏陈八事。御史郝锦疏陈各镇村落打粮,东平伯刘泽清尤狂,扫荡民舍几尽。
辛未,凤阳守陵太监谷国珍自增敕书字于御前。
壬申,命严核从逆诸臣。大学士□□□[1]疏陈恢复大计,必先从山东始。
癸酉,大理左丞詹兆恒进钦定逆案,大学士马士英亦进三朝要典。侍郎吕大器罢,顾锡畴兼署吏部。给事中陈子龙疏请募练水师。
甲戌,李自成攻济宁,都司李允和拒却之。
乙亥,追复懿文太子帝号,追崇建文帝、后,景皇帝、后庙谥。佥事凌𬳶疏陈扼塞之要。 丙子,阮大铖疏陈联络、控扼、进取、接应四策,及防江二合三要十四隙。湖广巡按黄澍入朝,面纠大学士马士英权奸误国。士英罢,寻复令视事。澍再疏劾士英可斩罪十。
丁丑,巡抚左懋第疏请北使。张献忠破重庆,瑞王常浩薨,巡抚陈士奇等死之。太仆少卿万元吉疏请申谕大小臣工毋急不可居之功名,毋冒不可违之清议,捐去成心,收集人望。议设缉事衙门,巡抚祁彪佳、御史朱国昌、大学士姜曰广疏谏。
戊寅,改内官监为朝殿,命肃朝班。巡漕御史白抱一疏陈时政。诸生王光承疏陈时务五策。尚书钱谦益疏请雪逆案冤。
庚辰,徐石麒吏部尚书。御史郑友玄疏请夺大学士温体仁官荫资产,显斥痛追。徐人龙兵部右侍郎,王心一刑部右侍郎。
辛巳,大学士马士英疏荐大学士谢陞,侍郎张捷、王俞谠、马直赍诏北方。
壬午,镇江军乱,杀副总兵李大开,诏兵将调集听本处抚臣节制。王燮佥都御史,巡抚山东。尚书张国维疏请增防三辅。何楷户部右侍郎;程世昌佥都御史,巡抚应安;蒋德璟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召未至。谢陞礼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黎玉田,兵部尚书,卢世㴶工部右侍郎,充大行山陵使。下监生陆濬源于狱。莽塞起兵天津唐官屯。
癸未,清兵入德州,大学士谢陞、尚书黎玉田、侍郎卢世㴶畔附于清。
甲申,命设山东、河南、山西各官。总兵丘磊镇山东,将军黄斌卿防御镇江。总兵陈谦疏陈诸臣宜尽涤积习,忘尔我门户之私,中外交应,以赞中兴。太仆卿沈廷扬疏请练水师卫长江。 乙酉,命鲁王以海居处州。提督赵光远以汉中畔附于李自成。清兵入济南,德王由栎、泰安王由畔降于清。尚书田维嘉、都御史房可壮以饶阳、青州畔降于清。太仆卿李鲁生起兵霑化,畔降于清。康玉环起兵济阳,死之。赵慎宽攻昌乐,葛东方等死之。张广攻莱州,倪思齐等死之。
是月,淮安风霾;太平星陨;四川日月无光,赤如血,仰望北斗不见,有大星出西方,芒焰闪烁不定。
秋七月
秋七月丙戌朔,命暂停缉事衙门,以五城御史纠察,添设兵部侍郎二员。罗汝元刑部右侍郎;刘呈瑞御史。考功郎中葛含馨疏陈清吏、用人、请赈三事。
丁亥,巡抚何腾蛟疏陈守楚要着,以固长江。陈龙正祠祭员外郎,张采仪制主事。
戊子,举人葛麟疏陈便宜十二事。巡抚曾化龙弃官南下,逮问。金光辰左佥都御史,徐殿臣御史,李之椿光禄丞。
己丑,都给事中章正宸疏陈国是,命大学士史可法鼓励四镇,扼防江、淮。清兵陷临清,尚书张凤翔弃东昌。广西巡抚方震孺等募兵入卫,不许。大学士高弘图疏陈北使七议。
庚寅,大学士蒋德璟疏陈中兴三策。左懋第兵部右侍郎、副都御史,经理河北,联络关东军务,与将军陈洪范等使清。懋第临行,疏陈必渡河而战,而后能扼河而守;必能扼河而守,而后能拱护南京于万一。给事中陈子龙疏请下诏亲征,六师并发。李如璨给事中,黄宗昌御史。宁国知府钱敬忠疏请洒泪誓师,不俟终朝。总兵金声桓驻防淮、扬。
辛卯,陈燕翼给事中。
壬辰,给事中熊汝霖疏请唤起群迷,以昭臣分。都给事中李清疏陈诸臣泄沓,水火玄黄,将举半壁江山供诸臣之全掷不止。
癸巳,开援纳事例。总督川、贵改巡抚贵州,巡抚偏沅改总督川、贵、云、广。尚书徐石麒疏陈七事。刘之勃佥都御史,巡抚四川;范矿,佥都御史,巡抚贵州。
甲午,以六等定从逆诸臣罪。命各镇举用大帅俱听大学士史可法题请。李际遇、刘洪起总兵,防御河南。青浦知县陈爊疏陈中兴大务四事。倪嘉庆给事中。
丙申,都御史刘宗周疏陈文武将相未尽调和,宫府表里多出权宜,当以纪纲法度、风俗人心为重。真定知府丘茂华间归,疏请命兵部速设法救援畿南。管绍宁礼部左侍郎,吴太冲礼部右侍郎。抚宁侯朱国弼疏请诸勋与吏部枚卜会推,不允。
丁酉,依旧制为五军、神枢、神机三大营,杜弘域、杨御蕃、牟文绶等各总兵。总兵杜文焕提督巡逻、巡捕二营。都御史刘宗周疏劾大学士马士英等,优诏答之。
戊戌,大学士马士英乞休,不允。东平伯刘泽清、广昌伯刘良佐疏讦都御史刘宗周,乞与大学士姜曰广、吴甡三奸逮付法司。
己亥,职方员外郎李向中疏请荆、襄速设重镇,与淮、凤犄角。
庚子,万寿节,御殿受百官朝贺。史可法疏请用征辟。给事中陈子龙疏陈凡百政令因循遵养。御史陈潜夫巡按河南。
辛丑,抚宁侯朱国弼、诚意伯刘孔炤疏陈新政四事,革从逆诸臣职,命法司察有实据者,先行抚按解京正罪。
甲辰,给事中陈子龙疏纠漕道庄应会,革职。诸生杨三杰疏劾大学士马士英,下狱。
丙午,给事中陈子龙疏陈防守要策。
己酉,尚书周堪赓久不至,中旨张有誉户部尚书,都给事中章正宸封还诏书,大学士高弘图,给事中陈子龙、李维樾复疏争,不听。
辛亥,释高墙罪宗前唐王聿键等七十五案、三百四十一人。东平伯刘泽清疏讦大学士史可法。宗贡朱统𨰥疏讦大学士姜曰广。涂仲吉、诸永明待诏。行人徐复仪疏请诸臣宜义战,毋利战;宜力战,毋舌战;宜公战,毋私战。抚宁侯朱国弼、宗贡朱统𨰥疏讦巡抚路振飞。通政使刘士祯,都给事中熊维典,给事中熊汝霖、袁彭年,总督袁继咸,疏纠宗贡朱统𨰥罪,不报。
壬子,谕曰:“朕痛百六之运,车书间阻,方资群策,旋轸故都,时复秋高,共兹舟漏。乃自殿争启衅,驯至穴斗成风,封事虽勤,庙算安在?先帝神几独断,汇纳众流,天不降康,咎岂在上?朕本凉德,与尔文武大小诸臣,鉴于前车,匡复王室。昔汉宣起于艰难,丙、魏合志;唐肃兴于灵武,李、郭同心。今若彼盾此矛,尔虞我诈,袒分左右,口构玄黄,天下事不堪再坏,且视朕为何如主!兹特谕尔诸臣,和衷集事,息争图功。刎颈之交,仇忘廉、蔺;同车之雅,嫌弭复、恂。朝廷以此望尔诸臣,尔诸臣以此体恤朝廷,庶君臣之间礼全终始;不则,祖宗成宪弗尚姑息。各宜钦承,朕言不再。”命都察院严禁各衙门词溃。都给事中章正宸疏陈铨政十二事,给事中熊汝霖疏陈时政,忤旨罚俸。
乙卯,东平伯刘泽清、广昌伯刘良佐疏讦左都御史刘宗周有逆谋。诚意伯刘孔炤疏陈吴三桂效忠,请加殊礼。大学士高弘图乞休,不允;请召还大学士史可法,亦不报。尚书冯英卒。太仆少卿万元吉疏陈清兵已出济宁南犯,请上下戒备;大学士马士英谓款使已行,不为意。 是月,将军吴星等败绩获鹿,死之。苏自兴等攻清丰,死之。都司杨威起兵招远。徐伟起兵登州。赵承运攻安丘。毛苞起兵临胸。苏邦德等起兵昌邑,死之。王祯起兵淄川,死之。刘珙起兵沂水。高珍等攻潍县、平度,死之。总兵张舆、张广再攻潍县、平度,败绩入山,死之。总兵王遵坦起兵青州。韩继本起兵灵山,死之。尝山寇乱。怀远瑞麦一茎双穗。
八月
八月丙辰朔,日有食之。上受朝。给事中吴希哲疏陈都城假宗、冒戚、伪勋、奸弁横行虐民,请旨严缉,命掌锦衣卫冯可宗遣役缉事。
丁巳,王廷垣礼部左侍郎,易应昌左副都御史,熊维典都给事中。
戊午,杨鹗兵部右侍郎、佥都御史,总督川、湖、云、贵、广西,驻尝德。给事中陈子龙疏请减监司,重郡守权。巡抚祁彪佳疏请定三吴财赋。
己未,杨廷麟左庶子,刘正宗左中允。
辛酉,李长春太仆少卿;丁魁楚兵部右侍郎,总督湖广、河南,兼巡抚承天、德、襄。清兵陷开州,吴甲等死之。
壬戌,贺世寿户部尚书,总督仓场。复东厂,给事中袁彭年疏争,外谪;给事中陈子龙、御史乔可聘疏陈厂卫之弊。李右谠御史。命宁南侯左良玉镇武昌,毛显文、卢鼎、李国英署总兵。
甲子,革山东巡按余日新职。大学士史可法疏请各镇兵饷,以图进取,命户部速发。江西巡按周灿疏劾宗贡朱统𨰥谗人误国。巡抚秦所式、杨进、郝土膏卒。张献忠破成都,蜀王至澍、太平王至渌薨,巡抚龙文光、刘之勃,侍郎庄祖诲,总兵刘佳胤、张奏功、罗大爵、刘镇藩等死之。
乙丑,徐一范鸿胪卿。给事中马嘉植疏陈国本四事,奉旨回话,已置之。
丙寅,都给事中熊惟典疏劾宗贡朱统𨰥。
丁卯,济宁知州朱光疏请兵,不行。辜朝荐都给事中。
戊辰,太后至自河南,上迎于午门。文安之詹事;杨士聪左谕德。
己巳,侍郎管绍宁疏请落文学博士方孝孺等子孙教坊司故籍。广昌伯刘良佐移驻寿州。 庚午,夜月食。
壬申,樊一蘅兵部右侍郎,总督川、陕恢剿;越其杰佥都御史,巡抚河南,兼辖颍、亳军务;朱之臣刑部右侍郎;刘士桢工部右侍郎;贾必选虞衡郎中。
癸酉,命修西宫之西园第一所为皇太后宫。尚书徐石麒疏陈铨政七款。诸生陈邦彦疏陈中兴政要三十二事。知府钱敬忠疏陈齐、鲁重轻之势。陈子龙疏陈人情泄沓。都给事中熊维典疏陈目前大势即偏安亦未可稳,命严申纪律,如四镇纵兵淫掠,一律纠参。
乙亥,东平伯刘泽清疏讦大学士姜曰广、都御史刘宗周谋危社稷,不问。中旨张捷吏部左侍郎,都给事中章正宸争之,不听。
丙子,朱统𨰥疏讦姜曰广、雷𬙂祚、周镳。逮给事中光时亨、詹事项煜、郎中周镳、佥事雷𬙂祚下狱,革尚书陈必谦职。御史凌𬳶巡按山东,疏请恢复。
丁丑,屈尚忠、田成、张执中司礼秉笔太监。命四镇得纠有司。
戊寅,王永吉戴重罪总督山东、河北军务。
己卯,史可法疏请饷。
庚辰,命选淑女、内官。王心一工部左侍郎,成勇御史,姚思孝大理卿,李模、张煊、杨一儁御史。
壬午,巡抚程世昌移驻池州。王之晋都给事中。大学士王应熊兼兵部,总督川、湖、云、贵,驻遵义。职方主事王真卿疏请以河南归附之众为前驱。
癸未,章正宸疏陈用张捷非制。钱元悫尚宝少卿。东平伯刘泽清疏陈进取之计。封郑芝龙南安伯。郭维经左佥都御史,王志道、申绍芳户部右侍郎,沈犹龙兵部右侍郎。停文武官荐举,禁非言官上疏。革楚抚王扬基职,听勘。
乙酉,中旨阮大铖兵部右侍郎,巡阅江防;都御史刘宗周劾奏,切责之。侍郎左懋第疏陈山东人心亟可收拾。福建巡按陆清源疏请立赐屏斥太仆少卿马绍愉、侍郎阮大铖。御史王懩疏颂侍郎阮大铖、东平伯刘泽清、宗贡朱统𨰥之忠。
是月,尚书张缙彦起兵新乡。武恩等起兵邹县,死之。杨三元等起兵峄县,死之。马应试起兵濮州。姜楷复莱阳、福山。总督李化熙以长山畔降于清。总兵马登洪以石城岛畔附于清。总兵鲁宗孔自怀庆畔降于清。胡向化复洋县。
九月
九月丙戌朔,王扬基、李乾德带罪赴王应熊军前理饷。兴平伯高杰袭靖南侯黄得功于仪真土桥,大学士史可法和解之。王期昇职方郎中。
丁亥,大学士史可法疏请进兵恢复;诏以北使方行,大兵继渡,未便,命详酌行。广西巡抚方震孺遣兵入卫。庄元辰、梁应奇给事中,王化澄、吴春枝御史,郭之奇詹事。
戊子,大学士高弘图疏请开史馆,搜罗群籍。詹北恒大理少卿,李日辅御史。
己丑,纂修玉牒。给事中李维樾疏陈民有七害、吏有三反,请敕各抚按釐奸剔弊。苏嵩巡按周一敬以贪削籍。侍郎沈犹龙疏陈安置四镇,不宜以庐、凤、淮扬遽与拥兵自卫之人。佥都御史郭贞一疏纠内监不遵朝班。副都御史王梦锡用贿迁官。御史沈宸荃疏陈五事。巡按凌𬳶疏请乘机恢复。御史周元泰巡按苏、嵩、尝、镇。给事中吴适疏陈维新五事。巡抚何腾蛟疏陈天象,命申饬内外。援剿河南总兵刘洪起开府汝宁。张成福援剿河北、山东总兵,屯徐州。以加派殃民,追削原任户部尚书李待问官。
辛卯,命撰起居注,裁各布政司右布政使。
壬辰,留用例转给事中陆朗、御史黄耳鼎,尚书徐石麒疏纠,不理。
癸巳,中旨逮湖广巡按黄澍,不至。修《思宗实录》。陈济生太仆丞,陈良弼、周元泰、朱国昌太仆少卿。
甲午,大学士姜曰广罢。尚书徐石麒疏纠给事中陆朗、御史黄耳鼎脏私,不问。徐之垣御史,余飏文选主事。
乙未,都御史刘宗周罢。临行,复疏陈五事,优诏报闻。给事中吴适疏请申明祖制以议论归言官,并留大学士姜曰广、都御史刘宗周。司礼太监高起潜提督京营,驻浦口。总兵黄斌卿移镇九江,总兵郑鸿逵镇镇江,总兵黄蜚镇芜、采。
丙申,给事中陆朗、御史黄耳鼎疏讦尚书徐石麒、大学士姜曰广、都御史刘宗周、都给事中章正宸、御史乔可聘。
丁酉,荡虏将军王之纲镇守河南。
戊戌,追予建文死节诸臣谥荫。御史徐养心请收拾山东。都给事中熊汝霖疏陈侍郎左懋第请兵请饷,望眼尚悬;侍郎阮大铖当置有用之地,不宜处中朝。
己亥,给事中倪嘉庆疏陈开屯田应限抚标。何楷户部右侍郎。给事中吴适疏陈忧勤节爱四款。定从逆六等条例。
庚子,王潆佥都御史,巡抚登、莱、东江、备兵援辽,恢复金、复、海、盖。章正宸大理左丞。总兵牟文绶镇荆州。
辛丑,给事中林时对疏请大学士史可法进战退守,当假便宜;都御史刘宗周应置左右。尚书徐石麒疏纠给事中陆朗、御史黄耳鼎规避年例。
壬寅,晋朱国弼保国公。给事中陆朗复疏讦尚书徐石麒。总兵王允成镇岳州,总兵马进忠、吴学礼镇荆州。命靖南侯黄得功移镇庐州,与广昌伯刘良佐合复黄、汝;兴平伯高杰移镇徐、泗,进复开、归。兴平伯高杰率兵赴镇。御史游有伦疏陈和衷。知州刘城疏陈恢复十策。
癸卯,畿辅旱。都给事中李清疏请备荆、襄以固金陵。黄道周礼部尚书,掌詹事府;陈盟、谢德溥礼部右侍郎,协理詹事府。御史郑瑜疏荐原任巡抚李乔清能。
甲辰,追赠开国功臣、武熹忠谏诸臣封谥。左梦庚挂平贼将军印。
乙巳,宗敦一右通政,张鼎延大理丞。
丙午,总兵杜弘域提督池、太。萧士玮太尝少卿。大学士史可法视师清江浦以复中原。佥都御史巡抚湖广何腾蛟,仍旧职。
丁未,都给事中熊汝霖疏陈大计。
戊申,总督王永吉赴山东,与巡抚王燮、王潆料理战守事宜。布衣方翼明疏劾大学士马士英,下狱。
己酉,以旱,命修省。都给事中李清疏陈公私交困,请量入为出。主事张采疏陈时事四款。
庚戌,开佐工事例。
辛亥,许都党丁汝璋复乱,陷义乌;革浙江巡抚黄鸣俊、巡按任天成职,逮前任巡按左光先。
壬子,河决汴口。李沾左都御史,张希夏都给事中。侍郎吕大器削籍。修《惠宗实录》。
癸丑,葛寅亮太尝卿。总兵卢鼎镇武昌。追巡抚朱一冯脏银。再逮巡按黄澍,亦不至。
甲寅,御史沈宸荃疏陈战守兵饷之宜。给事中林冲霄疏陈时政六事。将军李成栋镇徐州,总兵李世春、李朝云镇泗州,总兵贺胤昌镇扬州。减大学士周延儒脏银三万。尚书徐石麒罢。 给事中林冲霄疏陈六事,禁诸臣拜客宴会,令专理各衙门诸务。东平伯刘泽清杀副总兵刘孔和。
是月,侯五拒守潞安,死之。守备庄鼐起兵莒州,屯诸城九仙山。推官丁耀亢起兵日炤。宫文彩等起兵满家洞,死之。总兵王越、将军王定自山、陕畔降于清。张奇起兵雒川,死之。
冬十月
冬十月乙卯朔,日正中食既。并巡上、下江御史为一差。佥都御史郭贞一疏劾郎中刘应宾依附大学士马士英。应安巡抚何纶疏劾大学士马士英、侍郎阮大铖黩货。是日,清兵陷太原。
清主福临自沈阳迁都北京。
丙辰,皮熊镇守贵州、湖北、川东提督土汉官兵总兵,镇沅江。梁云构兵部右侍郎,钱元悫太仆少卿。
戊午,进士朱廷婿谋起兵阳城不克,王绪弘死之。李之椿尚宝卿。锦衣卫捕得行贿于都御史李沾者,诏勿问。
己未,张缙彦兵部尚书,总督北直、山西、河南军务,兼巡抚开、归、河南,都给事中钱增、李维樾疏纠之,不报。都给事中张希夏疏请令督抚司道有巧骗规卸者,吏科参处。起戍籍张孙振御史,掌河南道印。
庚申,大学士高弘图罢。大学士史可法疏请大小臣工并力恢复,命部议筑塞黄河决口。
壬戌,清兵陷丰县,知县刘燧死之。待诏郑赓唐疏请四路出师,督辅驻寿州。东平伯刘泽清疏荐降臣黄国琦、施凤仪;御史胡时亨疏纠之,不报。
癸亥,广信龙见。
甲子,凤阳地震。
丙寅,再震。揭重熙验封主事,张采精膳员外郎。
丁卯,侍郎张捷疏陈时事。进士潘应斗疏陈时政。郎中刘应宾疏讦佥都御史郭贞一挟嫌妄言,贞一外谪。
戊辰,总兵卜从善领戎政提督营。
己巳,皇陵一日三震。先宝鼎中有声如雷,东西动荡者数十昼夜,而震乃发,有声如吼。诚意伯刘孔炤弑其祖母胡氏。总兵黄斌卿驻芜湖,总兵周敬执镇惠、潮。
庚午,炤磨张明弼疏讦郎中周镳险恶。刘应宾太尝少卿。都给事中张希夏疏请严计处诸臣不得滥荐。总兵王遵坦屯登莱,总兵许定国镇睢州。清兵陷海州。
辛未,宿迁陷。
壬申,陈于鼎左庶子,程正揆右庶子,赵士春左中允,张居、李景廉右中允。
癸酉,丁魁楚兵部尚书、总督两广。参将萧应训复南阳、沁阳、舞阳、桐柏。
甲戌,中旨张捷吏部尚书、蔡奕琛吏部右侍郎、杨维垣通政使。
乙亥,命靖南侯黄得功、广昌伯刘良佐合兵驻凤、寿。都督同知李诚矩疏请取《三朝要典》宣付史馆。张秉贞佥都御史巡抚浙江。诛伪定王王裔。安远侯柳祚昌疏讦侍郎徐汧等。御史何纶巡按淮、扬。命五城御史及锦衣卫缉逐罪废诸臣在京钻售者。
丙子,监纪推官吴脉鬯疏陈中兴恢复议。中旨彭遇𩘥御史,巡按浙江。
丁丑,户部郎中沈廷扬料理江防。命总督王永吉暂驻徐州,料理山东、河北战守事宜,俟北使还日奏请进止。尚书丁启睿罢。侍郎阮大铖疏讦佥事雷𬙂祚,命严讯。解学龙刑部尚书,陈盟吏部右侍郎。
戊寅,停今年决囚。
己卯,张凤翔兵部尚书、管左侍郎事。
壬午,给事中吴适疏纠尚书丁启睿。总兵曹友义管黄河水师;总兵金声桓恢剿豫、楚;刘安行佥都御史提督浙、直屯田市舶鱼盐,兼理海防;刘若金佥都御史,提督闽、广屯田、市舶、鱼盐桥税珠池,兼理海防。给事中吴适请就见丁实加抽练。
癸未,大白星昼见,光芒中有刀剑旗帜兵马似战斗象,大小赢缩不尝。宗贡朱统𨰥行人。 甲申,南赣巡抚林一柱卒。御史张孙振疏讦大学士吴甡、尚书郑三俊、都御史刘宗周、巡抚祁彪佳。偏沅巡抚吴麟瑞卒。巡按彭遇𩘥疏请用辽将招辽兵为战守备。
是月,于弘起兵武邑。李如琮复长垣。韩国贤败绩宁晋,死之。郭世先败绩冀州,死之。钱子亮败绩香炉营,死之。赵建英败绩乔家寨,死之。于永安败绩深州,死之。马肃敬败绩晋州,死之。李库败绩保定,死之。李君相败绩内黄,死之。袁三才败绩顺德,死之。襄陵王逵梚自平凉畔降于清。侍郎谢启光以章丘畔附于清。总督熊奋渭自商城畔降于清。自五月至于是月,轩辕绝续不尝,大小失次,至是乃复。天狗下尾,长白竟天。
十一月
十一月丁亥,陈麟署总兵,管理江督标下水师。王化澄巡按广东。
戊子,西宫慈禧殿成。桂王常瀛薨。
己丑,皇陵灾,嵩柏俱烬。
庚寅,命淮上辅镇,楚、豫督抚,严备清兵。封聿键南阳王,居平乐。
辛卯,东平伯刘泽清杀镇东将军丘磊。
壬辰,敕慰德、鲁、衡各王。
癸巳,宁南侯左良玉复监利、华容、石首。设起居注官六员,轮珥笔以纪实事。
甲午,清兵陷赣榆,都司王有年等死之;陷海州。改滁州太仆寺于应天。给事中陆朗再疏讦尚书徐石麒、都御史刘宗周。陈潜夫巡按河南。韩所德败绩武乡,死之。李虎等败绩平遥,死之。
乙未,夜,端门外火。清兵攻邳州,推官沈冷之固守。大学士史可法疏,痛陈时事。御史游有伦疏陈国计。
丙申,总兵刘肇基复宿迁。琉球国世子尚贤入贡求封。总兵郑鸿逵节制京口至海门。
丁酉,巡按陈潜夫疏陈山东、河南豪杰结寨,出兵颍、寿、淮、徐,恢复可望。巡抚祁彪佳罢。兴平伯高杰率师北伐,次徐州。
己亥,朱继祚礼部尚书,协理詹事府。东平伯刘泽清疏请分汛防河;命自安东至徐州属尚书田仰、总督王永吉、巡抚王燮,萧、砀属大学士史可法,开、归属巡抚越其杰。
庚子,李永茂佥都御史,巡抚南赣、汀、韶;总兵王之仁挂镇倭将军印;屈动给事中。张献忠建号于成都。
辛丑,沈廷扬光禄少卿,仍理饷务;宋劼、李犹龙太仆少卿。大学士史可法疏陈恢复事宜。 甲辰,梁羽明太尝少卿;曹勋礼部右侍郎;沈延嘉左谕德;陈之遴左中允;刘同升右中允;总兵刘复生提督九门军务;总兵徐大受、刘伊盛、赵民怀提督小教场、领勇卫营。
乙巳,命鲁王以海移居台州。
丁未,长至节,受百官朝贺。淮安地震。清兵陷宿迁。北京有思宗太子事,太监杨玉等死之。侍郎高倬请节俭。张凤翔兵部尚书、副都御史,总督浙、直水陆军务,巡抚苏、嵩、尝、镇;卢若腾佥都御史,督理江北屯田,巡抚庐、凤;司礼太监高起潜提督江北军马粮饷、沿江水师。提督操江罗元宾卒。
己酉,御史沈宸荃疏劾尚书张缙彦,总督王永吉,巡抚何谦、丘祖德、黄希宪、曾化龙轻弃封疆罪;命逮何谦等,张缙彦等勿问。
庚戌,总兵黄斌卿移驻安庆,总兵许定国挂镇虏将军印,镇开封,与将军王之纲合剿。
辛亥,御史苏京驻庙湾防海,王国宾光禄卿。
壬子,御史沈宸荃疏劾大学士马士英十二大罪。
癸丑,上不豫几殆,辅臣入候起居,与群奄窃窃私语,外廷莫敢诘。
甲寅,杨公翰太仆卿。
自五月至于是月,不雨,河流竭,太湖可涉人。
十二月
十二月乙卯朔,练国事兵部尚书,御史沈向巡按湖广。清以豫王多铎为定国大将军,率兵入河南侵南直。通州总兵王伯时疏请追论妖书及三案诸臣;上谕:“已经大赦,不究。”
丙辰,都给事中李清疏陈虏寇相持,请申饬中外亟图自修。琉球国使臣金应元入朝。
丁巳,晋刘泽清东平侯。命总督王永吉防河,东平侯刘泽清、兴平伯高杰联络尚书张缙彦、巡抚王燮分戍河北;移巡抚王潆淮上,靖南侯黄得功、广昌伯刘良佐就近地援邳、宿。禁巡按御史访拏。
戊午,邓起隆太仆少卿。
己未,黄云师大理右丞,韩四维右谕德。给事中王士鑅疏陈守令火耗虐民。
辛酉,何腾蛟兵部右侍郎,总督川、湖、云、贵、广西军务。召杨鹗回。
壬戌,兴平伯高杰、给事中卫胤文疏荐旧臣黄道周、吴甡、郑三俊、金光辰、姜埰、熊开元、金声等。清兵陷邳州。御史秦镛疏请禁锦衣佥堂擅受词讼,拿禁平人。侍郎徐汧疏陈时政七事。安远侯柳祚昌疏请以定策功爵赏大学士马士英,不允。
癸亥,吴国华右谕德。命司礼太监高起潜督勇卫营,驻浦口,有警应援河上。
甲子,巡抚陈睿谟助饷三万收赎。
丙寅,御史沈宸荃疏陈御虏实著。
丁卯,尹伸、顾光祖太尝少卿,周亮工御史。
戊辰,高斗枢佥都御史,巡抚湖广。禁锦衣卫纵役扰民。给事中熊维典疏陈民穷差烦,请停止催饷各差,不许。李希沆兵部左侍郎。
己巳,清羁侍郎左懋第等,和议不成,总兵祖泽溥畔降于清,将军陈洪范南归。上曰:“国家艰难之际,费十余万金遣使虏廷,亦欲得当。如何阁议止以抗节为不辱命,我当自强。虏之款否,原不足恃。尔文武臣工,当益且痛耻,秣马厉兵,乘时恢复,以申大仇。”将军陈洪范密疏靖南侯黄得功等通虏,上曰:“此虏反间,不可信。”通政使杨维垣疏论三朝党局,谕曰:“宵人躁竞,不难矫诬君父,以逞其私,安知忠孝之道。侍郎王之宷已经大赦,姑不追究。《三朝要典》民间尚有存者,礼部访求一部,送入史馆,以存列圣慈孝之实。”予三案被罪诸臣刘廷元等二十人谥荫祭葬,尚书王绍徽等十三人原官起用。
庚午,总督王永吉疏陈兵饷两匮,时势难支,请诸臣速行料理。
辛未,将军陈洪范疏请加恩使臣。
壬申,禁各官荐举。大学士马士英疏陈国家全盛,期诸镇痛饮黄龙。命总督王永吉、张缙彦防江北、河南,有警相援。大学士王铎疏请视师江北,以复国仇,不许。大学士史可法疏请亟图战守,上优诏答之。申饬朝仪。
癸酉,陈燕翼给事中。总兵牟文绶督汉土官兵,合大学士王应熊援剿。
甲戌,总兵李际遇疏陈和戎之利。巡按陈潜夫疏劾总兵李际遇欺君误国十可斩。怀宁侯孙维城疏讦大学士吴甡、尚书郑三俊。忻城伯赵之龙疏荐逆案陈尔翼;给事中吴适、都给事中张希夏疏纠之。方士亮、郭如暗、丁允元、杨兆升给事中,袁弘勋、周昌晋、陈以瑞、徐复扬、李瑞和御史。命大学士史可法合兵援邳州。
乙亥,命巡抚王燮驻安东,给事中时敏开屯大瞿山。
丙子,虞廷陛给事中,罗志儒都给事中,水佳胤、蒋拱宸、杨仁愿、成友谦御史。革应天尹王廷梅职。命刘振修六部志。
戊寅,清兵自孟津渡河,总兵李际遇、李定国等以河南畔附于清。命兴平伯高杰进屯归德,分汛防河,将军王之纲自归德至宁陵东,将军许定国自宁陵西至兰阳,总兵曹友义邳西,总兵张士仪邳东,总兵刘洪起祥符西至氾水,总兵李际遇专守河南,有急相援。魏国公徐弘基卒。
庚辰,复尚书王永光等官。
壬午,尚书张缙彦兼巡抚归、开、河,督将军王之纲、许定国,总兵李际遇,征剿河北、潼关;越其杰仍巡抚汝、南、黄,督总兵刘洪起、黄鼎、毛显文恢剿楚、豫;御史吴春枝巡按福建;御史凌𬳶巡按河南,兼督各镇,兼理河北、山东招抚。瞿式耜佥都御史巡抚广西。马干副都御史,巡抚四川;贾联登四川总兵。给事中戴英疏劾巡抚王燮、王潆奉命不前,乞严治。
癸未,宁南侯左良玉复公安。廪生何光显请诛大学士马士英、诚意伯刘孔炤,诏戮光显于市。司礼太监高起潜设沿江烽楼。尚书张缙彦疏陈奴寇孔棘,命严行备御。
甲申,御兴宁宫。御史徐复扬诬讦主事夏允彜匿丧,郎中周镳、佥事雷𬙂祚为成济。御史陈以瑞颂大学士温体仁清忠。
是月,清兵入开封,副使李犹龙等死之。副总兵孙守法起兵终南山。参将杨展、曹勋起兵复犍为、嘉定、黎州。
是冬
是冬,长庚见东方,芒角中刀剑车马旗帜,影变幻不一。大学士钱龙锡,尚书刘广生、杨述程、陈必谦,侍郎吴履中、杨汝成、林栋隆卒。清致衡王由棷、临漳王常海、雒川王慈𤈑、平乡王某、东垣王常洁北京。嘉祥王慈自江西畔降于清。赵慎宽自昌乐畔降于清。
弘光元年
春正月
弘光元年乙酉,春正月乙酉朔,日有食之。上在南京受朝贺。自腊迄春,阴凝不霁,是日大风拔木,雪深数尺。总督袁继咸请尝胆卧薪,下宽大之诏。
庚寅,大学士马士英掌文渊阁印,充首辅办事。
壬辰,立春。流星入紫薇垣。禁四六骈词。给丹阳邮符如良乡例。
癸巳,南京大雷电雨雹,命诸臣修省。大学士史可法疏陈虏逼,命靖南侯黄得功、广昌伯刘良佐进颍、毫,尚书张缙彦、兴平伯高杰直抵开、雒,进据虎牢。得功、良佐受命不即行。锺斗太尝少卿。
甲午,修奉先殿及午门、左右掖门。兴平伯高杰疏请重兵驻归德,东西兼顾,联络将军许定国,以定中原。贵州总督李若星发兵勤王,诏止之。
乙未,尚书解学龙再上从逆诸臣罪案,兼请停刑、许之。张利民、来集之给事中,黄锡衮、张兆罴、郝锦、王懩御史,黄端伯仪制主事。太尝卿葛寅亮疏陈惩贪奖廉之法。都给事中李清疏陈新政。大学士史可法疏陈和议无成,请深思痛愤,毋仍泄沓。恩贡顾景星疏陈四事。御史胡时忠疏陈三事。御史游有伦疏陈朝臣镇将背公植党。
丁酉,镇虏将军许定国诱杀兴平伯高杰睢州,遂畔附于清,守备单长庚等死之。
戊戌,叶廷秀光禄少卿。大学士史可法七疏请接济。巡按凌𬳶疏请早定恢复大计。是夜,月食。
庚子,钱增都给事中。
壬寅,命在京诸臣自陈。侍郎潘士良以济宁畔附于清。都给事中张希夏疏请诸臣当以恢复故土为大,翻案、荡灭寇虏为真报仇。清以肃王豪格为靖远大将军,兵入西安;李自成走襄阳。
癸卯,中旨蔡奕琛吏部左侍郎、东阁大学士,预机务。正乙真人张应京入朝,加太子太保。
甲辰,马思理左通政。总兵王光恩、惠登相复襄阳、樊城。编修吴孔嘉疏请删定《三朝要典》。宁南侯左良玉、总督袁继咸疏陈《要典》治乱所关,勿听邪言,致兴大狱。谕曰:“此朕家事,列圣父子兄弟之间,数十年无纤毫问言,当日诸臣妄兴诬构。卿一细阅,亦当倍增悲愤。但与见在廷臣无关,悉从宽宥,不必猜疑。”保国公朱国弼、御史张孙振疏劾尚书解学龙党从逆。
乙巳,尚书解学龙罢。
丙午,起逆案唐世济左都御史。给事中吴适疏陈体元新政五事。
丁未,葛寅亮大理卿。
戊申,都给事中钱增疏劾张缙彦、给事中时敏、御史苏京。大学士史可法疏请敬天法祖,任贤使能,节用爱人,勤政讲学,以资廓清,上嘉纳之。
己酉,修兴宗东陵。御史黄耳鼎巡上、下江。御史刘光斗疏请鉴别大臣、诏衰庸者自引退,禁章服违制。刘应宾太尝卿。
辛亥,卫胤文兵部右侍郎,总督兴平镇将兵马,经略开、归。尚书张国维归省,侍郎李希沆代署戎政。王时敏太尝少卿。
是月,总兵王光恩、孙守法复兴安、平利、白河、上津。提督刘洪起败李自成襄城。吕颠起兵蠡县,死之。张克亮起兵定兴,死之。李耀门等起兵清丰,死之。巡抚汤道衡卒。总兵高勋自山西畔降于清。总兵郑嘉栋自兰州畔降于清。
二月
二月甲寅朔,选淑女不中。沈胤培大理右少卿。
乙卯,清理冒滥勋卫。命京营整理兵马,亲统六师,克期北伐。
丙辰,李清大理左丞,王骥兵部右侍郎、副都御史,巡抚湖广,高斗枢另用。给事中徐方来疏讦大学士吴甡、光禄卿许誉卿。行人朱统𨰥疏讦巡按周灿、大学士姜曰广、中允杨廷麟,不问。司礼太监高起潜疏请开纳银赎罪之例,谕曰:“纳银免死,则富家墨吏何所不至。流罪以下或可赎耳。”下部酌议。
丁巳,周瑞豹尚宝少卿,吴孔嘉编修。太监王坤上《京城缉捕方略》。
己未,阮大铖兵部尚书、左副都御史,仍巡阅江防。高倬刑部尚书,陈盟、王志道吏部左、右侍郎,李长春太仆少卿。给事中吴适疏陈开采云雾山不便。吴本泰尚宝丞。给事中陈燕翼疏陈中兴大义。巡按周元泰疏请濬刘河。浙江巡按彭遇𩘥为民所逐,给事中林有本疏纠之,遇𩘥改按淮、扬,御史何纶按浙江。
庚申,主事蔡屏周疏请省兵足饷。
癸亥,修《惠宗实录》。
甲子,叶绍颙太仆卿,陆康稷文选郎中,徐方来、庄则敬给事中;毕十臣、郭贞一御史。
乙丑,尚书练国事卒。命汰卫所班运城操等军,以饷银济军需。
丙寅,侍郎徐人龙回籍。清兵陷招远,知县王永祚死之。给事中陈子龙终养,倪嘉庆给事。大理卿葛寅亮疏陈时政。尚书黄道周祭告禹陵,临行疏陈时政。大学士史可法疏请用兴平伯高杰部将李本深为提督,不许。靖南侯黄得功欲争扬州,谕曰:“大臣当先国事而后私仇,黄得功若向扬州,使高营兵将弃汛东顾,狡虏蹑之而南,谁执其咎?朕于诸镇恩礼有加,诸镇亦当恪守臣节,无得轻举,以误国家。”御史张孙振疏劾尚书顾锡畴憸邪。总督袁继咸疏陈闯为虏败可惧,长江上下宜早为备。总督王永吉疏陈清骑尽往征闯,直、东空虚,请简骁健直走开、归、沂、济,进窥曹、单,狡虏虎视中原,意欲并吞天下,乘机进兵,不听。大学士蔡奕琛疏陈选政,请停事例。裁九江额饷,总督袁继咸争不得,遂请罢,不许。
丁卯,尚书顾锡畴罢。荫方孝孺裔孙树节五经博士,姚思孝大理少卿,赐伏法太监刘元斌等祭葬,予逆案徐大化等恤典。总兵毛显文复随州、德安、云梦。御史郑瑜疏劾总督朱大典蚀饷负国。巡抚越其杰乞休,不许。
己巳,谕曰:“捐助原听民乐输,抄没乃朝廷偶行,岂刁民献媚之事。尔藩勋臣,须敬礼士大夫,与地方相安,不得非法罔利。”
庚午,耿章光尚宝卿。
辛未,赖垓右中允。给事中戴英疏劾将军陈洪范出使无功,正使陷虏,群众晋爵,天下闻之窃笑。
壬申,改抚治郧阳印敕曰巡抚。吴光义户部左侍郎,易应昌工部左侍郎,陈洪谧太仆少卿,晏清尚宝少卿。尚书钱谦益疏请即家开局修史,不许。叶有声兵部右侍郎。严京城门禁。 癸酉,保国公朱国弼疏讦巡抚路振飞旅拒奔藩,请敕法司逮治。李维樾都给事中。总兵张应元挂平蛮将军印。撤兴平伯高杰兵回,命广昌伯刘良佐防归德,司礼太监高起潜驻扬州。赵东曦、宣国柱、熊德旸、倪仁桢给事中。巡按凌𬳶疏陈各寨将领分地画守。给事中吴适疏陈吏治五患,请严行釐饬。是日,日月赤,占者以为兵气。
乙亥,改上思宗庙号曰毅宗。御史袁弘勋疏请追论三案,侍郎管绍宁不亟蒐《要典》,总督袁继咸公然怙逆,命行究治;命已之。
丙子,葛含馨考功郎中。
丁丑,来方炜太仆少卿。御史袁弘勋、黄耳鼎疏讦总督袁继咸,宁南侯左良玉疏辨,谕解之。 戊寅,止总督李若星滇、黔兵勤王。李自成走承天。
己卯,礼部失印,铸各衙门印,去“南京”字。
庚辰,熊化太仆少卿,虞廷陛给事中。保国公朱国弼疏讦佥都御史郭维经庇逆。
壬午,水佳胤尚宝丞,王期昇太仆少卿。
癸未,鸿胪卿高梦箕密奏毅宗皇太子北来。
是月,副总兵马士秀复应城。副总兵马进忠复荆州、云梦。李自成复攻郧阳,巡抚高斗枢、徐起元督总兵王光恩大破之。副总兵杨明起复均州。冉才美败绩曲阳山寨,死之。庄鼐攻日炤、沂水、诸城、沂州。郭尔标等起兵即墨,死之。清兵陷单县,知县张云龙死之;陷福山,教谕刘润死之。主事来仪起兵临朐,死之。
三月
三月甲申朔,上受朝贺。张希夏太尝少卿,周昌晋太仆少卿,罗志儒都给事中。北来太子至南京。大学士李标卒。总兵李遇春镇泗州,总兵张天福护祖陵。
乙酉,妖僧大悲伏诛。命群臣审视太子真伪。逆案杨维垣左副都御史。大理丞袁弘勋疏请起罪废诸臣。
丙戌,下北来太子于中城兵马司狱,给事中戴英疏陈王之明假冒太子,请廷臣会讯。
丁亥,皖抚归并应抚,屯抚改为凤督,总督王永吉带抚淮安,总督卫胤文兼抚徐、扬。
戊子,巡抚徐起元,总兵王光恩、苗时化等,以郧阳畔附于清。
己丑,百官会审北来太子大明门,下鸿胪少卿高梦箕于狱,命五城御史缉讹言。清英王阿济格侵河南,陷郾城、西平,知县张琇死之;陷寿州,黄学虎等死之。命吏部严清选法。举人李狄门疏陈时务八策。
庚寅,朱之臣兵部左侍郎,刘应宾通政使。
辛卯,百官再会审北来太子于午门。大学士王应熊兼督云、贵、湖广、广西、偏沅。总兵陈谦疏陈追剿三策。巡抚洪瞻祖卒。逮巡抚马干。御史张兆罴疏陈致治去弊之法。清陷上蔡。大学士王铎疏陈国赋不可再加,太监不可典兵,富民不可借贷,淑女不可选,东厂宜罢,粮益蠲。
壬辰,百官再会审北来太子于午门外。耿廷箓佥都御史巡抚四川,吴希哲都给事中。
癸巳,命诸镇屯田有效,比捷功优叙。给事中徐方来疏讦大学士吴甡、光禄卿许誉卿。
乙未,左佥都御史郭维经罢。御史黄锡衮疏劾总督张缙彦。尚书阮大铖疏荐大学士马士英子锡总兵,仍莅勇卫营。御史黄耳鼎疏劾尚书解学龙、总督张缙彦,请治罪,不问。
丙申,尚书贺世寿罢。有妇人童氏,自言福王妃,下锦衣卫狱,寻死。
丁酉,陈于鼎掌翰林院。御史郭贞一疏劾通政使刘应宾贪墨。兵部主事陈震生疏陈时政。
戊戌,百官再会审北来太子于朝。总兵黄斌卿挂镇蛮将军印,镇广西。掌锦衣卫冯可宗疏陈卫役诈伪盛行,京城百里内鸡犬无存。
己亥,改上恭皇帝谥曰孝皇帝。姜一洪、王梦锡太仆卿,恽厥初光禄卿。
庚子,命靖南侯黄得功移庐州;与广昌伯刘良佐合力堵御。
辛丑,程世昌太尝卿。总督袁继咸疏辨大理丞袁弘勋,命专意恢剿。给事中陈燕翼、行人韩元勋册封琉球。命严讯从逆各犯;未到,与续参诸人俱严提。
壬寅,罗汝元刑部右侍郎,邹之麟左佥都御史,蒋鸣玉给事中。大学士史可法疏陈:“师久无功,乞先治臣罪以谢天下。”降将许定国引清兵陷仪封、考城。
癸卯,靖南侯黄得功、广昌伯刘良佐、宁南侯左良玉,总督何腾蛟、袁继咸,大学士史可法,各疏论北来太子事,命三法司核将审明情节传示中外,以释群疑。
乙巳,贵州总兵包琳为下所杀,巡抚黄希宪逮戍。
丙午,朱大典兵部尚书、副都御史,提督广昌、靖南池、皖诸镇军务,督漕上江,巡抚应、安。给事中戴英疏讼大学士薛国观冤。
丁未,清陷归德,荡虏将军王之纲走宿州,巡按凌𬳶等死之。总兵方国安挂镇南将军印,防池口。总兵张天福弃祖陵回扬州。许罪废诸臣输银复官。总督王永吉疏请急调阁标及甘肃团练援归德。
戊申,宁南侯左良玉举兵讨大学士马士英,尽撤催饷各官,犹举考察。给事中王士鑅疏劾侍郎易应昌、太仆卿杨公翰。命军机重大事情方从文书房进,馀仍繇通政司。大学士史可法疏请诸臣亟化朋党,共图征讨大计。
己酉,钱继登佥都御史总理两淮盐法,兼督江防、罢巡盐御史。
庚戌,黄端伯仪制主事。清兵趋徐州,镇徐将军李成栋走。
辛亥,张作楫光禄卿,王国宾太尝卿,提督四夷馆。御史陈以瑞疏陈大学士温体仁清忠。
壬子,清兵陷颍州、太和,始命总兵李本深提督兴平伯高杰兵马。大学士史可法驰扼徐、泗,靖南侯黄得功、广昌伯刘良佐檄各路兵防寿州,合击淮上。
是月,都司高鼎起兵平山,崔观文死之。清兵陷卫辉晏儿寨,许四死之。总兵王永强自陕西畔降于清。巡抚马干督参将曾英复重庆。参将王祥起兵遵义。总兵朱化龙复茂州。知府詹天颜复龙安。参将曹勋复荥经。大学士王应熊、总督樊一蘅督、总兵甘良臣复叙州,参将杨展复嘉定,参将侯天锡复永宁,安抚使马京复黎、雅。
是春
是春,太白经天,见秦分。
夏四月
夏四月癸丑朔,大学士史可法疏陈北征。推官吴脉鬯疏陈中兴恢复议。知县沈履祥疏陈治安责成。总兵王世忠至北京畔降于清。皮佣詹有恒混入东华门,著杖杀之。革御史王孙蕃职。
乙卯,大学士马士英告退,慰留之。
丙辰,宁南侯左良玉至九江卒,子平贼将军左梦庚反,陷九江,尚书阮大铖、诚意伯刘孔炤率师西援。
丁巳,叶仲华太尝少卿,林铭鼎光禄少卿。御史夏继虞巡按应、安。遣内臣守十三门,禁官眷不许出城。诸生唐节疏陈中兴十策。大学士史可法疏劾将军李成栋弃镇罪。总督王永吉疏陈弃徐万分可惜,乞敕东平侯刘泽清、广昌伯刘良佐固守淮上。提督刘洪起疏陈虏乘势南下,诸将逃窜,恐为南京之忧。给事中钱增疏陈警报日至,东平侯刘泽清、广昌伯刘良佐退避,平日养兵何用?
戊午,祁八等起兵东安凤阿营,死之。诸生孙大壮起兵北京,死之。清兵入德安,游击易道三仍以众自保。将军王之仁疏请清察卫军团练,开屯金塘、大榭。梁云构、李乔兵部右侍郎。逮巡按陈潜夫。
己未,东流陷,南京戒严,以公侯分守长安诸门及十三门。祁逢吉户部右侍郎、佥都御史,总督仓场。侍郎梁云构疏请召东平侯刘泽清、靖南侯黄得功入卫。命靖南侯黄得功、广昌伯刘良佐、东平侯刘泽清入卫,尚书阮大铖、朱大典巡防上江。总督王永吉疏请命总督卫胤文、东平侯刘泽清、将军李成栋以全力守徐、泗,保全南直尚存门户,全力防虏。
庚申,杀郎中周镳,佥事雷𬙂祚,给事中光时亨,及降臣周锺、武愫;其余附逆拟斩者,戍金齿;绞者,戍广西边卫;徒流以下宥为民。袁弘勋疏请追究三案诸臣,谕曰:“朕为天子,岂记匹夫夙嫌,曾得罪皇祖妣、皇考者,自今不问。文武诸臣复举往事污章奏者,治罪。”大学士史可法三报虏警;命上游急则赴上游,北兵急则御北兵,自是长策。
辛酉,清兵自归德分道南下,命大学士史可法总督卫胤文、提督李本深扼盱、泗守徐州,广昌伯刘良佐自临淮守寿州;靖南侯黄得功渡江防剿。镇徐将军李成栋、总兵张成福以徐州畔附于清。王骥兵部右侍郎,巡抚湖广;王时敏太尝少卿,范凤翼光禄少卿。
壬戌,镇蛮将军黄斌卿败左梦庚兵铜陵。毅宗皇太子遇害于北京。
癸亥,杨兆升都给事中。
甲子,准杨鹗以原官驻尝德开屯,并联络土司。清兵陷盱眙,总兵侯方岩走。参将李一龙等败绩白洋河,死之。
乙丑,左梦庚陷安庆,总兵苏梦仪等死之。清兵入泗州,总兵李遇春、李登云、李朝云畔附于清。游击朱贤政败绩天长,死之。
丙寅,东平侯刘泽清、广昌伯刘良佐各请将兵入卫,谕以防虏为急。靖南侯黄得功兵至江上。饬门禁凡钦遣及赴任官,俱请旨验放。降将许定国引清兵渡淮,守备徐允芳死之。大学士史可法退保扬州,连疏告急。上召对群臣,大理少卿姚思孝,都给事中吴希哲,御史乔可聘、成友谦请急撤江上兵固守淮、扬。上谕大学士马士英曰:“左良玉虽不应兴兵,然览奏章未曾反,今宜急援淮、扬。”马士英不奉命。
丁卯,选淑女于元晖殿。禁军叶重垣衔刀自缚午门外,疏陈可危四事。税崇明、太仓洋船如临清关例。大学士马士英疏请尚书阮大铖、朱大典前进不得稽延。
戊辰,召安仁王由𣜬、永明王由榔近畿居住。
己巳,大学士史可法疏请召见,命西警方急,专心料理,待奏凯后见。大学士马士英疏陈江上大捷。刘洪起提督汝宁、开封援剿。给事中吴适疏劾将军方国安、总兵牟文绶。
庚午,尚书田仰回京,改王永吉总督防河,兼抚凤、淮、庐,钱继登兼抚扬州。郑崑贞尚宝少卿。
辛未,清兵围扬州,大学士史可法督众固守。
壬申,诏暴宁南侯左良玉罪状。大学士蔡奕琛、太仆卿张孙振疏讦给事中吴适受左良玉指,请先靖辇毂孽。将军郑鸿逵疏陈破兴平伯高杰溃兵于江中。
癸酉,清兵入瓜洲。
甲戌,驱江北濠河官民舟、仪真盐舟于江南。始命总督王永吉、司礼太监卢九德、东平侯刘泽清、广昌伯刘良佐援扬州。
乙亥,大学士王铎、襄卫伯尝应俊督师江上。姜一洪太仆卿,恽厥初光禄卿,王梦锡太仆少卿。
丁丑,清兵陷扬州,大学士史可法、侍郎张伯鲸、总督卫胤文、总兵刘肇基以下阖城死之,提督李本深,将军李栖凤,总兵张天禄、贺胤昌、张文昌、刘世昌、张天福、胡茂桢、杨承祖、李翔云、郭虎、折鸣凤、佟养甲等畔附于清。
戊寅,赠于谦临安伯,霍达佥都御史,巡抚苏嵩。召对群臣问迁都策。
己卯,下给事中吴适于狱。张元始礼部右侍郎。
辛巳,徐一范光禄卿。清兵陷高邮,知州高镠死之;陷盐城,知县何文郁死之;陷六安,守备芮珂死之。
是月,刘自什起兵沧州,死之。李联芳等起兵南皮盐山,死之。尚书孟绍虞卒。总兵周建芳败绩江津,死之。
五月
五月壬午朔,尚书张捷等率群臣上表贺捷。徐复扬太仆少卿;李彬佥都御史,巡抚河南;杨文骢佥都御史,巡抚尝镇。
癸未,靖南侯黄得功败左梦庚兵于板子矶。
甲申,命惠王常润移居嘉兴。大学士马士英至清议堂召百官,无一至而返。
乙酉,谕各镇协同御敌。
丙戌,端午节,百官入贺,以演剧不视朝。晋黄得功靖国公。
丁亥,封郑鸿逵靖虏伯。命诸将有缩朒逃窜一舸窥江者,不论兵虏,立行扫除。南京各门下闸,辰开午闭。
戊子,百官集清议堂议密款。是日,大风雨昼晦,人心汹汹。保国公朱国弼奏闻,上曰:“太祖陵在,走安往?惟死守耳。”
己丑,夜,清兵自瓜洲渡江,巡抚杨文骢走苏州,靖虏伯郑鸿逵入海,总兵蒋云台畔降于清,镇江遂陷。
辛卯,京城门闭。传旨放还淑女。午夜,犹召梨园入宫演剧。漏二下,上率内官四五十人骑出通济门,百官无知者。
壬辰,昧爽群臣入朝,见宫娥、内臣、女优杂沓西华门外,城中大乱。诚意伯刘孔炤斩关走太平,大学士马士英以皇太后出奔。士民出北来太子于狱。尚书张捷、副都御史杨维垣自杀。
癸巳,上幸太平,以察院为行宫,寻移幸芜湖靖国公黄得功营。阮大铖、朱大典东阁大学士督师;李继晟佥都御史,巡抚安庆。
乙未,忻城伯赵之龙等具表以南京畔附于清。清兵自丹阳趋句容。
丙申,入南京。尚书高倬、解学龙、何应瑞,同安侯黄正陞,总兵徐枢、秦良弼,司礼太监韩赞周等死之;忻城伯赵之龙,大学士王铎、蔡奕琛,尚书钱谦益,都御史唐世济、李沾,侍郎李乔、朱之臣、梁云构、祁逢吉、张维机,魏国公徐胤爵、保国公朱国弼、灵壁侯汤国祚、安远侯柳祚昌、永康侯徐弘爵、临淮侯李祖述、镇远侯顾鸣郊、隆平侯张拱日、怀宁侯孙维城、定远侯邓文郁、成安侯郭祚永、襄城伯李世弘、南和伯方一元、东宁伯焦梦熊、宁晋伯刘允极、惠安伯张承志、大兴伯邹存义、雒中伯黄九鼎、保安伯黄调鼎、广昌伯刘良佐、襄卫伯常应俊,掌宗人府驸马都尉齐赞元,将军王之纲,掌锦衣卫冯可宗,总兵杨御蕃,孔希贵、曹存性、李应宗、于永绶、王遵坦、夏尚忠、刘泽泳、张应梦、张士元、李中星、范绍祖、苏见乐、冯用,司礼太监卢九德等,畔附于清。指挥梅春起兵孝陵卫,死之。
戊戌,封方国安镇夷伯。上将幸杭州,未发。
癸卯,降将刘良佐以清兵追驾,靖国公黄得功,征南将军翁之琪,总兵黄飞、邓林祖、杨彪等死之。总兵田雄、马得功、丘钺、张杰、黄名、陈献策畔,犯御舟劫上,铁索絷其颈。清将曰:“此若君也。”为去缚锁,赤绒系之。司礼太监孙进死之。崇明伯杜弘域、城固伯卜从善,总兵杜弘㙔、杜弘场等畔附于清。
庚子,将军左梦庚、项谦,总兵李国英、金声桓、卢光祖、胡以宁、张应祥、常国安、杜应金、郎启贵、徐懋德、徐恩盛、郝效忠、徐勇、吴学礼、徐育贤、高进库、胡有陞、徐元仁、常进功、于自成、段凤翔、秦天禄、费三省、王复远、李士元等诱陷总督袁继咸、巡抚张亮,畔附于清;总兵邓林奇、孙毓秀等死之。
辛丑,总兵杨振宗、刘进忠、马进宝、曹友义、黄鼎以安庆畔附于清。总兵诸葛晋明败绩采石,死之,守备王东日败绩太平,死之。总兵韩文自德安畔降于清。
壬寅,降将刘良佐劫上如南京天界寺。
甲辰,副总兵王权等谋起兵,诛降将田雄不克,死之。
丙午,上御无幔小轿入聚宝门,帕首蓝布衣,油扇掩面,骑如内守备府。清豫王多铎命拜,宴灵壁侯府,位北来太子下。多铎诘之,不答,惟问马士英奸臣何在?宴罢,羁江宁县狱。旧臣顿首多铎求无死,且请谒,许之。及谒,行尝朝礼。降臣王铎直立,戟手数上过,且曰:“余非尔臣,安所得拜!”攘臂叱咤而去。群臣进慰上曰:“清人有言必封上大国。”上曰:“封非我志,但得为江南一布衣长侍孝陵足已。”又曰:“悔用马士英急左缓虏,又悔不用史可法言守堂奥而不守门户也。”言毕,呜咽流涕。群臣亦泣。时正炎暑,向降臣赵之龙索蚊帱不得。降臣赵之龙、钱谦益为清传谕四方降顺。大学士马士英杀知州赵景和于广德,走杭州。
己酉,清兵入淮安,东平侯刘泽清,总督王永吉,总兵马化豹、柏永馥畔附于清;永寿王器圻薨。清兵陷信阳,知州万以忠死之。降将刘良佐诱杀提督刘复生、总兵章世明江上。
是月,巡抚张亮陷清兵,行过高邮死之。刘伯泗起兵宣府,死之。庄鼐攻赣榆,徐小野攻东平。总兵阎方誉自沂州畔降于清。高九英攻岢岚,死之。总兵高勋自山西畔降于清。副总兵金高败绩西华、柳城,死之。胡守龙起兵西安,死之。副总兵孙守法奉秦王四子某屯兵兴安五郎山。总兵皮熊复永宁。清英王阿济格至武昌。李自成败殁通城九宫山。将军张应元自承天畔附于清。大学士张四知,尚书张缙彦,巡抚苗胙土、郭景昌、王燮等先后畔降于清。南京大风雨,黄泥丸,破之有琉璜气。
六月
六月乙卯,诚意伯刘孔炤败绩枫桥,总兵沈甲死之,总兵刘孔修畔降于清。清兵陷苏州,侍郎徐汧等死之,巡抚霍达畔降于清;陷上海,教谕储邦辅等死之。侍郎董羽宸、总兵乔桓自嵩江畔降于清。
辛酉,降将金声桓以清兵陷九江,副使周宪等死之;陷瑞州,副使缪九凤等死之;陷池州,游击姜之齐等死之;陷太湖,知县李盛英等死之;陷靖安,守备陈昌猷等死之。
壬戌,佥事荆本澈起兵崇明。中书舍人卢象观起兵宜兴。
癸亥,副总兵何以培谋起兵无锡不克,死之。
甲子,清贝勒博雒入杭州,知县顾咸建,新建伯王业泰,总兵张坚、张杰等死之;潞王常淓、巡抚张秉贞、将军陈洪范、司礼太监高起潜等,畔附于清。
乙丑,陈尧夫起兵太仓,死之。清兵陷吴江,守备萧家骏等死之。提督刘洪起败绩西平平头垛,死之。尚书商周祚、姜逢玄,巡抚李懋芳等,自绍兴畔降于清。大学士高弘图、张慎言卒。徐复等假魏国公徐弘基谋起兵吴江不克,死之。尚书田仰,光禄卿沈廷扬,将军张鹏翼、顾容,总兵张士仪奉义阳王朝𫮃驻崇阴。诸生陆世钥、中书舍人沈自炳、总兵李甲,各起兵苏州、太湖。主事吴易等起兵长白荡。太仆卿王期昇等奉知州朱盛澂起兵苏州西山。总兵黄蜚奉赵王子由棪起兵无锡太湖。总兵何成吾奉知县朱议漇起兵句容茅山。延津王常湌起兵旌德。益阳王某起兵严州。清兵陷长兴,训导蔡璠等死之。
庚午,陷南昌,教谕柯士琮死之,总兵谭国祯畔降于清。侍郎毕懋良、李希沆卒。布政使夏万亨奉益王由本、永宁王由𣚅起兵建昌。淮王尝清起兵饶州乐平。德兴王由枍、泸溪王慈爌、武冈王华增各起兵江西。推官戴重、将军姚志卓、诸生金有鉴各起兵长兴。都司许龙等起兵嘉定,死之。佥事朱翊【⿰金辨】等谋起兵郧阳不克,死之。诸生金有鉴复湖州。员外郎吴景亶败绩西山,死之。任应干等起兵徐州,死之。贡监朱永庆起兵泰兴。总兵吴任之起兵复砀山。裴汝茂起兵偃师,死之。段卓起兵永宁,死之。李茂华起兵嵩县,死之。宋养气起兵宝丰,死之。总兵韩可桂自内乡畔降于清。副总兵李好等以南召畔附于清。张笃祜等起兵扶沟,死之。王之屏起兵鹿邑安平寨,死之。宁珍等起兵睢州,死之。丘道等起兵偏关、宁武,死之。白于等起兵岢岚,死之。邢四起兵朔州,死之。武大宽等再起平朔州,死之。吕斗等起兵攻平山,死之。阎汝龙等起兵阳曲,死之。梁士雨起兵交城,死之。李俊起兵河曲,死之。副总兵武大定起兵固原,复盩厔、鄠县、咸阳。总兵毛显文起兵随州,死之。平嶍峨土酋陆培乱。靖夷伯方国安攻大学士朱大典于金华。侍郎于仕廉,巡抚蔡官治、冯元飏,尚书冯元飚、杜士全卒。清致内乡王在𨧒、义宁王在、曲江王朝𦽐、应城王肃菬、修武王恭梱、宁阳王绍炆于北京。
是月,己未夜,流星如月,大小相随,光芒如日,太白昼见。
闰六月
闰六月,绍宗嗣位福京,遥上尊号曰圣安皇帝。
隆武元年
隆武元年九月甲寅,上与皇太后、潞王常淓槛车北狩,居北京。太医节日馈宴一席,上酣饮极乐。
隆武二年
二年五月甲子,清以弓弦勒令自尽,崩年四十。
是日大风。
凶问至南京,父老皆为流涕。后合葬河南孝哲皇后陵。鲁王监国,上谥曰:赧皇帝,及幸舟山,上庙谥曰质宗安皇帝。
永历十一年
永历十一年四月,改上今谥曰简皇帝,庙号安宗。
赞
赞曰:
北京颠覆,上膺鼎箓,丰芑奠磐,征用俊耆,卷阿翙羽,相得益彰,故初政有可观者。性素宽厚,马、阮欲以《三朝要典》起大狱,屡请不允。观其论解良玉,委任继咸,词婉处当;拒纳银赎罪之议,禁武臣罔利之非,皆非武、熹昏𫘤之比。顾少读书,章奏未能亲裁,政事一出士英,不从中制,坐是狐鸣虎噬,咆哮恣睢,纪纲倒置。及大铖得志,众正去朝,罗爵高、张,党祸益烈。上燕居深宫,辄顿足谓士英误我,而太阿旁落,无可如何,遂日饮火酒,亲伶官优人为乐,卒至触蛮之争,清收渔利。时未一期,柱折维缺。故虽遗爱足以感其遗民,而卒不能保社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