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民党第五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宣言 中华文库
中国国民党第五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宣言 中华民国25年(1936年)7月14日 发布机关:中国国民党第五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 |
本文来自荣孟源主编的《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下册)》(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第1版)。 |
本会议之举行,距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及第一次全体会议之期已逾半年。回溯此时期中,内外环境,弥感艰危,举国同胞在极度烦闷苦痛之中,共赴国难之精诚,日益深著。国人所殷切期望于本党者,为如何统一人民救国之意志与力量,以御当前之外侮,而保民族之生存,而本党之所为坚忍负责,致其最大之努力者,亦以是为鹄的。此次全会中央各同志赴会之盛,为历届所未有,多数同志或负重责,或久未来京,无不专莅首都,共商大计。而西南两机关之撤销,出于两粤多数同志之提议,尤以扫除四次代表大会以来睽离隔阂之形迹,表示党国集中统一之实际,以根绝中伤分化之阴谋。可见精诚团结,早具同感,艰危共济,弥见决心。而外察环境,内审国情,必如何能确实统一救国之意志,达到救亡图存之目的,则此次全会所欲昭示于全党同志与全国同胞者也。
五全大会于救亡图存既已明示吾人以正确不易之方针,其基本要点,则以为在中国今日非以自身刻苦之奋斗,彻底更始之觉悟,以建立一人力、物力并皆发展充实之“近代国家”,决无以克环境之艰危,奠国家于巩固。而对于当前御侮之要略,亦明示抉择国策之限度,济之以最后牺牲之决心。凡所决议,不仅本党同志共信为救亡图存之真理,即一般爱国明义之国民,亦无不认此为共同努力之基点。全会检阅半年来中央党政措施,认为确能秉承五全大会所交付之方针,艰苦奋斗于内忧外患交相煎迫之环境中,幸获相当之进步。就外交言,国难之程度虽日益深刻而严重,然以中央政府严正应付,坦直周旋,务纳外交于正轨,与冀察及全国将士为维护国权而努力,已使国际对我之观感显有转变,而和平折冲之望,因之亦尚未全绝。就内政言,则如币制之改革,金融之稳定,建设之进展,以及剿除匪患,防遏天灾,无不于艰苦备尝之馀,收迅速显著之效,而宪法草案之如期颁布,国民大会之定期召集,循序进行,既以昭信于国人,亦将厚集全国之心思才力以共图救国之大计。至若完成“近代国家”之组织,原为今日救国之第一要义。有此组织,方足以建立完固之国防,保障民族之独立。半载以来,中央不特在物质方面力谋国民经济建设,及自卫能力之充实,而对于恢复民族固有道德,唤起民族意识,尤努力培养,各地之民众训练与学生训练,凡足以统一救国意志,振起卫国精神者,无不积极进行。同时对国民教育求普遍之发展,为失业青年谋服务之机会,其主旨亦莫不在于民德民力之增进,无形中为国防增厚其基础,亦即为完成“近代国家”组织致其不绝之努力。果能共同一致,循此迈进,必能确立民族复兴之始基。此固全国贤智之士所共与其役而深信不疑者也。
抑所谓“近代国家”之组织,其精神尤在于力量之统一与纪律之严明。世未有力量涣散而可以御者,亦未有纪律废弛而可以建国者。今日全国上下诚欲攘外御侮,均须爱护此十载艰辛牺牲换来之统一局面,尤须绝对恪守民族生命所系之公共纪律。在教育上、组织上能训练纪律,则国民可以团结而不散漫,国家自能增加其力量,在政治上、军事上能尊重纪律,则中央与地方乃能如身之使臂,臂使指,而割据封建残馀形态,可以一扫而空,国力乃有积累之增加与真正之统一,而国家对外奋斗所需坚固不拔之基础,亦于是乎确立。质言之,救亡图存之道,固莫要于御,而御悔之先决条件,乃在集中一切救国力量于中央指挥之下,齐一其步调,巩固其阵线。故御侮救国之有需于统一与纪律,实为无可动摇之铁则,而军政军令之统一,尤为完成“近代国家”组织之最低限度。此为言国防者所不可不知,亦为今日全体同胞所不可不察者也。
最近两粤异动,揭橥对外之旗帜,摇动统一之根本,使国家于忧患痛苦之中,增分崩离析之惧。一方面足以反映中国今日所处环境之艰难复杂,同时更足证明国家各部分间如不能维持严整之纪律与统一,决不足以立对外抗争之基础,而适足以加重困难。中央自此事发生,感于国事之艰危,爱护国家之实力,始终以和平方法,苦心善处,期挽危局于无形,而促一致之觉悟。所幸全国舆论咸能明辨是非,正言规戒,而我革命策源地之粤中民众,久受革命主义之熏陶,不为诡词妄行所摇惑,粤中陆海空军将士多能昭揭大义,葆爱革命光荣之历史,尽力于国家统一维护。此实全国爱国同胞所一致欢慰,亦我国难严重期中真正意志与力量之表现。而广东军事当局既已首唱异议,自由行动,破坏党国纪律,动摇革命根基,虽经中央苦心之容忍,仍无悔悟之表示,律以国家之纪纲,宜为国民所不恕。全会对两粤异动,固切痛心,而一念国事艰危,断不忍以仅有之实力,轻用于对内之制裁。故仍本于总理宽大为怀之精神,务以政治方法消弭异动,纳入正当轨道,只求国家政令,军令自兹得以确实贯彻,是非顺逆之辨,昭然大白,纲纪法令,两无毁损,不仅不欲对此事变加以苛求,且追溯离乖误之原因,进谋消弭离间利用之凭借,对于共同革命具有历史军事同志,仍愿寄以国防之事权,谋更进一步之团结。同时又感于各地负责志咸具救国之精诚,而鲜共同研讨之机会,值兹存亡兴废关头,益宜集中心力,共负艰巨,成立国防会议,期于荟萃全国之心思才力,发抒关于救国之良谟,为整个国防策安全充实之图,以树救亡图存之根本。全会深信此种措置,必与全国热望救国之要求相符合,而益以造成协同团结之力量也。
尤有为吾全国同胞告者,国家之处境愈艰危,国民之意志与行动宜愈趋于整齐与严肃,而以救国自任之国民,与负责之中枢,必更有需于彻底之信任与坚强毅力。能如是者复兴,反是者灭亡,古今中外,莫不皆然。盖必具有牺牲奋斗之决心,方足以任宏远艰巨之事业。以中国近百年来之内多病根,外受束缚,而又处此国际冲突之漩涡,言乎建国,其难可知。本党秉总理之遗教,负革命之大任,险阻之来,本可意计,断不因国事之艰虞,而自懈其应负之职责,亦惟熟审于民族百年之利害,决不容掉以轻心,诚以一人一党之牺牲事小,而国家民族之牺牲事大,吾国家既已临此历史未有之非常时期,此时决策之当否,实系数千年历史之绝续,与民族千秋万世之安危。故不仅负责建国之本党所宜坚忍沉著,以赴事机,即吾全国同胞于此存亡危急之际,亦宜对于过去之历史与民族之将来负起一切之职责,认清时代责任,而以绝对严肃慎重之态度临之。
总之,中国目前形势,非以决死之心求生存,则不能得安全之保障,非举国一致以整齐之步骤谋挽救,则将无逃于各个击破之危机。故此时全国国民唯有本于救国之诚心,予中央以彻底之信任,诚能一致团结,保持统一,巩固中枢,俾能负起责任,运用举国协同之力量,以救护国家,保全民族,则环境纵极困难,必可转捩危机,造成复兴之大业。否则意志不一,步骤不齐,筑室道谋,自坏纪律,根本既伤,虽无敌国外患,亦必崩溃而不可救。本党受全国同胞付托之重,对于国家兴亡,必当尽其心思才力,贯彻始终,即或形势更趋险恶,亦必于围攻之中,百折不回,为我中国确立国家健全组织之基础,为我民族求得永远生存之保障。所敢郑重宣告于国人者,国家既处此非常之形势,吾人对内唯有以最大之容忍与苦心,蕲求全国国民之团结,对外则决不容忍任何侵害领土主权之事实,亦决不签订任何侵害领土主权之协定,遇有领土主权被侵害之事实发生,如用尽政治方法而无效,危及国家民族之根本生存时,则必出以最后牺牲之决心,绝无丝毫犹豫之馀地。此则五全大会所决定之方针,兹更诠释揭示,以期全党同志、全国同胞之共喻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