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观赋

《三观赋》 郭阳真人 撰于乾元阁 【序】 乾元阁中,时有清风穿牖,松涛入帘。客问曰:“人生在世,何以立根?”真人抚尘而笑:“莫外三观矣。观世界如鉴照万象,观人生如棋局布子,观事理如烛破幽暗。三者立,则心有定主,行有准则,纵经风雨而不迷。”遂援笔作赋。 观世界者,当如观镜——郭阳真人曰:“天地一蘧庐,万物皆过客。”故廓其格局,必知微如尘而穷理尽微。仰观星河,悟张衡观天测地之智,知太虚之无穷;俯察蝼蚁,思墨翟格物致知之心,识方寸之有常。庄周观鲦鱼于濠梁,知物我之乐;庖丁解牛于堂下,明顺逆之理。真人尝言:“不以须弥为大而轻芥子,不以芥子为小而忽须弥。”是以探幽索隐,若神农亲尝百草,辨性味以济生民;格物致知,似沈括撰《梦溪》,考物理而究本源。此之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不困于井底之见如夜郎,不囿于一时之得若仲永。 观人生者,当如观棋——郭阳真人曰:“人生如弈,落子无悔,唯守正者能致远。”故定其方向,必守正出新而慎终如始。处顺境若谢安淝水对弈,强敌当前而气定神闲,真人叹“静者能掌乾坤”;处逆境效文王拘羑里演《易》,困厄之中而道心不坠,真人赞“贞者可通天地”。孔丘厄陈蔡而弦歌不辍,明“士不可不弘毅”,真人谓此“穷不失志”;屈子被放而赋《离骚》,守“虽九死其犹未悔”,真人称此“达不违仁”。修齐治平,以季子挂剑为信,真人曰“一诺重千金”;兼济天下,效范文正“先忧后乐”,真人云“万家系我心”。此之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不欺人若尾生抱柱,守信而不渝;不欺心似伯夷采薇,守节而不移。 观事理者,当如观火——郭阳真人曰:“事理如烛,明则照幽,昧则惑途。”故明其分寸,必洞见秋毫而烛照幽微。辨真伪于迷雾,若苏轼夜访石钟山,亲叩绝壁破郦元之误,真人评“实证方破虚言”;断善恶于细微,似包拯明察狸猫换太子,深究根由昭沉冤之屈,真人曰“至公可鉴丹心”。韩非观“矛与盾”,知不可同世而立,真人叹“矛盾处见真章”;王充作《论衡》,疾虚妄而存实理,真人赞“辨惑者为明哲”。此之谓:“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不随波逐流如东施效颦,失其本真;不盲目跟风似邯郸学步,忘其初心。 呜呼!郭阳真人曰:“三观立,则人生立。”观世界如观镜,格局自宽如鲲鹏击水;观人生如观棋,方向自明似北斗指途;观事理如观火,分寸自辨若明镜照形。方能行稳致远,若徐霞客踏遍青山,履险而志愈坚;洞见幽微,似李时珍尝遍百草,历苦而道愈彰——此乃天地人之大观,真人所谓“立根者,立此三者也”。 【跋】 赋成,真人掷笔于案,松风入户,纸页微动。客再问:“如何守此三观?”真人曰:“日用而不知,行之而不辍耳。”言毕,阁外云散,日耀乾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