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灵枢第十卷 黄帝内经
灵枢第十一卷
佚名
黄帝内经/灵枢第十二卷

    官能第七十三

    黄帝问于歧伯曰︰余闻九针于夫子,众多矣,不可胜数。余推而论之,以为一纪,余司诵之,子听其理,非则语余,请其正道,令可久传后世无患,得其人乃传,非其人勿言。

    歧伯稽首再拜曰︰请听圣王之道。

    黄帝曰︰用针之理,必知形气之所在,左右上下,阴阳表里,血气多少,行之逆顺,出入之合。谋伐有过。知解结,知补虚写实,上下气门,明通于四海,审其所在,寒热淋露,以输异处,审于调气,明于经隧,左右肢络,尽知其会。寒与热争,能合而调之,虚与实邻,知决而通之,左右不调,把而行之,明于逆顺,乃知可治。阴阳不奇,故知起时,害于本末,察其寒热,得邪所在,万刺不殆,知官九针,刺道毕矣。

    明于五输徐疾所在,屈伸出入,皆有条理。言阴与阳,合于五行,五藏六府,亦有所藏,四时八风,尽有阴阳,各得其位,合于明堂,各处色部,五藏六府,察其所痛,左右上下,知其寒温,何经所在。审皮肤之寒温滑涩,知其所苦,膈有上下,知其气所在,先得其道,稀而疏之,稍深以留,故能徐入之。大热在上,推而下之,从下上者,引而去之。视前痛者,常先取之。大寒在外,留而补之。入于中者,从合写之。针所不为,灸之所宜。上气不足,推而扬之。下气不足,积而从之。阴阳皆虚,火自当之。厥而寒甚,骨廉陷下,寒过于膝,下陵三里。阴络所过,得之留止。寒入于中,推而行之。经陷下者,火则当之。结络坚紧,火所治之。不知所苦,两𫏋之下,男阴女阳,良工所禁,针论毕矣。

    用针之法,必有法则,上视天光,下司八正,以辟奇邪,而观百姓,审于虚实,无犯其邪,是得天之露,遇岁之虚,救而不胜,反受其殃。故曰必知天忌,乃言针意,法于往古,验于来今,观于窈冥,通于无穷,粗之所不见,良工之所贵,莫知其形,若神仿蝋。邪气之中人也,洒淅动形,正邪之中人也微,先见于色,不知于其身,若有若无,若亡若存,有形无形,莫知其情。是故上工之取气,乃救其萌芽,下工守其已成,因败其形。是故工之用针也,知气之所在,而守其门户,明于调气,补写所在,徐疾之意,所取之处。写必用员,切而转之,其气乃行,疾而徐出,邪气乃出,伸而迎之,摇大其穴,气出乃疾。补必用方,外引其皮,令当其门,左引其枢,右推其肤,微旋而徐推之,必端以正,安以静,坚心无解,欲微以留,气下而疾出之,推其皮,盖其外门,真气乃存,用针之要,无忘其神。

    雷公问于黄帝曰︰针论曰,得其人乃传,非其人勿言,何以知其可传。

    黄帝曰︰各得其人。任之其能,故能明其事。

    雷公曰︰愿闻官能奈何。

    黄帝曰︰明目者,可使视色,聪耳者,可使听音。捷疾辞语者,可使传论。语徐而安静,手巧而心审谛者,可使行针艾,理血气而调诸逆顺,察阴阳而兼诸方。缓节柔筋而心和调者,可使导引行气。疾毒言语轻人者,可使唾痈嬶病。爪苦手毒,为事善伤者,可使按积抑痹,各得其能,方乃可行,其名乃彰。不得其人,其功不成,其师无名。故曰︰得其人乃言,非其人勿传,此之谓也。手毒者,可使试按龟,置龟于器下,而按其上,五十日而死矣。手甘者,复生如故也。

    论疾诠尺第七十四

    黄帝问于歧伯曰︰余欲无视色持脉,独调其尺,以言其病,从外知内,为之奈何。

    歧伯曰︰审其尺之缓急小大滑涩,肉之坚脆,而病形定矣。视人之目窠上,微痈如新卧起状,其颈脉动,时欬,按其手足上,窅而不起者,风水肤胀也。尺肤滑,其淖泽者,风也。尺肉弱者,解聡,安卧脱肉者,寒热,不治。尺肤滑而泽脂者,风也。尺肤涩者,风痹也。尺肤粗如枯鱼之鳞者,水泆饮也。尺肤热甚,脉盛躁者,病温也。其脉盛而滑者,病且出也。尺肤寒,其脉小者,泄,少气。尺肤炬然先热后寒者,寒热也。尺肤先寒,久大之而热者,亦寒热也。肘所独热者,腰以上热。手所独热者,腰以下热。肘前独热者,膺前热。肘后独热者,肩背热。臂中独热者,腰腹热。肘后粗以下三四寸热者,肠中有虫。掌中热者,腹中热。掌中寒者,腹中寒。鱼上白肉有青血脉者,胃中有寒。尺炬然热,人迎大者,当夺血。尺坚大,脉小甚,少气悗有加,立死。

    目赤色者病在心,白在肺,青在肝,黄在脾,黑在肾,黄色不可名者病在胸中。诊目痛,赤脉从上下者太阳病,从下上者阳明病,从外走内者少阳病。诊寒热,赤脉上下至瞳子,见一脉,一岁死,见一脉半,一岁半死,见二脉,二岁死,见二脉半,二岁半死,见三脉,三岁死。诊龋齿痛,按其阳之来,有过者独热,在左左热,在右右热,在上上热,在下下热。

    诊血脉者,多赤多热,多青多痛,多黑为久痹。多赤多黑多青皆见者,寒热身痛,而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安卧小便黄赤,脉小而涩者,不嗜食。

    人病其寸口之脉与人迎之脉小大等,及其浮沉等者,病难已也。女子手少阴脉动甚者妊子。婴儿病,其头毛皆逆上者必死。耳间青脉起者掣痛,大便赤办飧泄,脉小者手足寒难已。飧泄,脉小,手足温,泄易已。

    四时之变,寒暑之胜,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故阴主寒,阳主热。故寒甚则热,热甚则寒。故曰︰寒生热,热生寒,此阴阳之变也。故曰︰冬伤于寒,春生瘅热。春伤于风,夏生飧泄肠澼。夏伤于暑,秋生痎疟。秋伤于湿,冬生欬嗽。是谓四时之序也。

    刺节真邪第七十五

    黄帝问于歧伯曰︰余闻刺有五节,奈何。

    歧伯曰︰固有五节,一曰振埃,二曰发蒙,三曰去爪,四曰彻衣,五曰解惑。

    黄帝曰︰夫子言五节,余未知其意。

    歧伯曰︰振埃者,刺外,去阳病也。发蒙者,刺府输,去府病也。去爪者,刺关节支络也。彻衣者,尽刺诸阳之奇输也。解惑者,尽知调阴阳,补写有馀不足,相倾移也。

    黄帝曰︰刺节言振埃,夫子乃言刺外经,去阳病,余不知其所谓也,愿卒闻之。

    歧伯曰︰振埃者,阳气大逆,上满于胸中,愤瞋肩息,大气逆上,喘喝坐伏,病恶埃烟,寉不得息,请言振埃,尚疾于振埃。

    黄帝曰︰善。取之何如。

    歧伯曰︰取之天容。

    黄帝曰︰其欬上气,穷诎胸痛者,取之奈何。

    歧伯曰︰取之廉泉。

    黄帝曰︰取之有数乎。

    歧伯曰︰取天容者,无过一里。取廉泉者,血变而止。

    黄帝曰︰善哉。

    黄帝曰︰刺节言发蒙,余不得其意,夫发蒙者,耳无所闻,目无所见,夫子乃言刺府输,去府病,何输使然,愿闻其故。

    歧伯曰︰妙乎哉问也,此刺之大约,针之极也,神明之类也,口说书卷,犹不能及也,请言发蒙耳,尚疾于发蒙也。

    黄帝曰︰善。愿卒闻之。

    歧伯曰︰刺此者,必于日中,刺其听宫,中其眸子,声闻于耳,此其输也。

    黄帝曰︰善。何谓声闻于耳。

    歧伯曰︰刺邪以手坚按其两鼻窍而疾偃,其声必应于针也。

    黄帝曰︰善。此所谓弗见为之,而无目视,见而取之,神明相得者也。

    黄帝曰︰刺节言去爪,夫子乃言刺关节肢络,愿卒闻之。

    歧伯曰︰腰脊者,身之大关节也。肢胫者,人之管以趋翔也。茎垂者,身中之机,阴精之候,津液之道也。故饮食不节,喜怒不时,津液内溢,乃下留于睾,血道不通,日大不休,俛仰不便,趋翔不能,此病荣然有水,不上不下,铍石所取,形不可匿,常不得蔽,故命曰去爪。

    帝曰︰善。

    黄帝曰︰刺节言彻衣,夫子乃言尽刺诸阳之奇输,未有常处也,愿卒闻之。

    歧伯曰︰是阳气有馀,而阴气不足,阴气不足则内热,阳气有馀则外热,内热相搏,热于怀炭,外畏绵帛近,不可近身,又不可近席,腠理闭塞,则汗不出,舌焦唇槁,腊干嗌燥,饮食不让美恶。

    黄帝曰︰善。取之奈何。

    歧伯曰︰取之于其天府大杼三痏,又刺中膂,以去其热,补足手太阴,以去其汗,热去汗稀,疾于彻衣。

    黄帝曰︰善。

    黄帝曰︰刺节言解惑,夫子乃言尽知调阴阳,补写有馀不足,相倾移也,惑何以解之。

    歧伯曰︰大风在身,血脉偏虚,虚者不足,实者有馀,轻重不得,倾侧宛伏,不知东西,不知南北,乍上乍下,乍反乍覆,颠倒无常,甚于迷惑。

    黄帝曰︰善。取之奈何。

    歧伯曰︰写其有馀,补其不足,阴阳平复,用针若此,疾于解惑。

    黄帝曰︰善。请藏之灵兰之室,不敢妄出也。

    黄帝曰︰余闻刺有五邪,何谓五邪。

    歧伯曰︰病有持痈者,有容大者,有狭小者,有热者,有寒者,是谓五邪。

    黄帝曰︰刺五邪奈何。

    歧伯曰︰凡刺五邪之方,不过五章,瘅热消灭,肿聚散亡,寒痹益温。小者益阳,大者必去,请道其方。

    凡刺痈邪,无迎陇,易俗移性,不得脓,脆道更行,去其乡,不安处所乃散亡,诸阴阳过痈者,取之其输。写之。

    凡刺大邪,日以小,泄夺其有馀,乃益虚,剽其通,针其邪,肌肉亲,视之无有反其真,刺诸阳分肉间。

    凡刺小邪,日以大,补其不足,乃无害,视其所在,迎之界,远近尽至,其不得外,侵而行之,乃自费,刺分肉间。

    凡刺热邪,越而苍,出游不归,乃无病,为开通,辟门户,使邪得出,病乃已。

    凡刺寒邪,日以温,徐往徐来,致其神,门户已闭,气不分,虚实得调,其气存也。

    黄帝曰︰官针奈何。

    歧伯曰︰刺痈者,用铍针。刺大者,用锋针。刺小者,用员利针。刺热者,用镵针。刺寒者,用毫针也。

    请言解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故可为解,下有渐洳,上生苇蒲,此所以知形气之多少也。阴阳者,寒暑也,热则滋雨而在上,根荄少汁,人气在外,皮肤缓腠理开,血气减,汗大泄,皮淖泽。寒则地冻水冰,人气在中,皮肤致,腠理闭,汗不出,血气强,肉坚涩。当是之时,善行水者,不能往冰。善穿地者,不能凿冻。善用针者,亦不能取四厥。血脉凝结,坚搏不往来者,亦未可即柔。故行水者,必待天温,冰释冻解,而水可行,地可穿也。人脉犹是也。治厥者,必先熨调和其经,掌与腋,肘与脚,项与脊以调之,火气已通,血脉乃行,然后视其病,脉淖泽者,刺而平之,坚紧者,破而散之,气下乃止,此所谓以解结者也。用针之类,在于调气,气积于胃,以通营卫,各行其道,宗气留于海,其下者,注于气街,其上者,走于息道。故厥在于足,宗气不下,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实虚,切而循之,按而弹之,视其应动者,乃后取之而下之。六经调者,谓之不病,虽病,谓之自已也。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令之不通,视而写之,此所谓解结也。上寒下热,先刺其项太阳,久留之。已刺则熨项与肩胛,令热下合乃止,此所谓推而上之者也。上热下寒,视其虚脉而陷之于经络者,取之,气下乃止,此所谓引而下之者也。大热妛身,狂而妄见妄闻妄言,视足阳明及大络取之,虚者补之,血而实者写之,因其偃卧,居其头前,以两手四指挟按颈动脉,久持之,卷而切,推下至缺盆中,而复止如前,热去乃止,此所谓推而散之者也。

    黄帝曰︰有一脉生数十病者,或痛,或痈,或热,或寒,或痒,或痹,或不仁,变化无穷,其故何也。

    歧伯曰︰此皆邪气之所生也。

    黄帝曰︰余闻气者,有真气,有正气,有邪气。何谓真气。

    歧伯曰︰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也。正气者,正风也,从一方来,非实风,又非虚风也。邪气者,虚风之贼伤人也,其中人也深,不能自去。正风者,其中人也浅,合而自去,其气来柔弱,不能胜真气,故自去。

    虚邪之中人也,洒淅动形,起毫毛而发腠理。其入深,内搏于骨,则为骨痹。搏于筋,则为筋挛。搏于脉中,则为血闭不通,则为痈,搏于肉,与卫气相搏,阳胜者,则为热,阴胜者,则为寒,寒则真气去,去则虚,虚则寒。搏于皮肤之间,其气外发,腠理开,毫毛摇,气往来行,则为痒,留而不去,则痹,卫气不行,则为不仁。虚邪偏容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其邪气浅者,脉偏痛。

    虚邪之入于身也深,寒与热相搏,久留而内著,寒胜其热,则骨痛肉枯,热胜其寒。则烂肉腐肌为脓,内伤骨,内伤骨为骨蚀。有所疾前筋,筋屈不得伸,邪气居其间而不反,发于筋溜。有所结,气归之,卫气留之,不得反,津液久留,合而为肠溜,久者,数岁乃成,以手按之柔。已有所结,气归之,津液留之,邪气中之,凝结日以易甚,连以聚居,为昔瘤,以手按之坚。有所结,深中骨,气因于骨,骨与气并,日以益大,则为骨疽。有所结,中于肉,宗气归之,邪留而不去,有热则化而为脓,无热则为肉疽。凡此数气者,其发无常处,而有常名也。

    卫气行第七十六

    黄帝问于歧伯曰︰愿闻卫气之行,出入之合,何如。

    歧伯曰︰岁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为经,卯酉为纬,天周二十八宿,而一面七星,四七二十八星,房昴为纬,虚张为经,是故房至毕为阳,昴至心为阴,阳主昼,阴主夜。故卫气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昼日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周于五藏。是故平旦阴尽,阳气出于目,目张则气上行于头,循项下足太阳,循背下至小指之端。其散者,别于目锐眦,下手太阳,下至手小指之间外侧。其散者,别于目锐眦,下足少阳,注小指次指之间,以上循手少阳之分,侧下至小指之间,别者以上至耳前,合于颔脉,注足阳明以下行,至跗上,入五指之间。其散者,从耳下下手阳明,入大指之间,入掌中。其至于足也,入足心,出内踝,下行阴分,复合于目,故为一周。

    是故日行一舍,人气行一周与十分身之八。日行二舍,人气行三周于身与十分身之六。日行三舍,人气行于身五周与十分身之四。日行四舍,人气行于身七周与十分身之二。日行五舍,人气行于身九周。日行六舍,人气行于身十周与十分身之八。日行七舍,人气行于身十二周在身与十分身之六。日行十四舍,人气二十五周于身有奇分与十分身之二,阳尽于阴,阴受气矣。

    其始入于阴,常从足少阴注于肾,肾注于心,心注于肺,肺注于肝,肝注于脾,脾复注于肾为周。是故夜行一舍,人气行于阴藏一周与十分藏之八,亦如阳行之二十五周,而复合于目。阴阳一日一夜,合有奇分十分身之四。与十分藏之二。是故人之所以卧起之时有早晏者,奇分不尽故也。

    黄帝曰︰卫气之在于身也,上下往来不以期,候气而刺之,奈何。

    伯高曰︰分有多少,日有长短,春秋冬夏,各有分理,然后常以平旦为纪,以夜尽为始。是故一日一夜,水下百刻,二十五刻者,半日之度也,常如是无已。日入而止,随日之长短,各以为纪而刺之,谨候其时,病可与期。失时反候者,百病不治。故曰︰刺实者,刺其来也。刺虚者,刺其去也。此言气存亡之时,以候虚实而刺之。是故谨候气之所在而刺之,是谓逢时。在于三阳,必候其气在于阳而刺之。病在于三阴,必候其气在阴分而刺之。水下一刻,人气在太阳。水下二刻,人气在少阳。水下三刻,人气在阳明。水下四刻,人气在阴分。水下五刻,人气在太阳。水下六刻,人气在少阳。水下七刻,人气在阳明。水下八刻,人气在阴分。水下九刻,人气在太阳。水下十刻,人气在少阳。水下十一刻,人气在阳明。水下十二刻,人气在阴分。水下十三刻,人气在太阳。水下十四刻,人气在少阳。水下十五刻,人气在阳明。水下十六刻,人气在阴分。水下十七刻,人气在太阳。水下十八刻,人气在少阳。水下十九刻,人气在阳明。水下二十刻,人气在阴分。水下二十一刻,人气在太阳。水下二十二刻,人气在少阳。水下二十三刻,人气在阳明。水下二十四刻,人气在阴分。水下二十五刻,人气在太阳。此半日之度也。从房至毕一十四舍水下五十刻,日行半度。回行一舍,水下三刻与七分刻之四。大要曰︰常以日之加于宿上也,人气在太阳,是故日行一舍,人气行三阳行与阴分,常如是无已,天与地同纪,纷纷蒋蒋,终而复始,一日一夜,水下百刻而尽矣。

    九宫八风第七十七

    合八风虚实邪正[1]
    立夏


    阴洛
    东南方
    夏至


    上天
    南方
    立秋


    玄委
    西南方
    春分


    仓门
    东方
    招摇

    中央
    秋分


    仓果
    西方
    立春


    天留
    东北方
    冬至


    叶蛰
    北方
    立冬


    新洛
    西北方

    太一常以冬至之日,居狮蛰之宫四十六日,明日居天留四十六日,明日居仓门四十六日,明日居阴洛四十五日,明日居天宫四十六日,明日居玄委四十六日,明日居仓果四十六日,明日居新洛四十五日,明日复居狮蛰之宫,曰冬至矣。太一日游,以冬至之日,居狮蛰之宫,数所在日从一处,至九日,复反于一,常如是无已,终而复始。

    太一移日,天必应之以风雨,以其日风雨则吉,岁美民安少病矣。先之则多雨,后之则多旱。太一在冬至之日有变,占在君。太一在春分之日有变,占在相。太一在中宫之日有变,占在吏。太一在秋分之日有变,占在将。太一在夏至之日有变,占在百姓。所谓有变者,太一居五宫之日,病风折树木,扬沙石,各以其所主,占贵贱。因视风所从来而占之,风从其所居之乡来为实风,主生,长养万物。从其冲后来为虚风,伤人者也,主杀,主害者,谨候虚风而避之,故圣人日避虚邪之道,如避矢石然,邪弗能害,此之谓也。

    是故太一入徙立于中宫,乃朝八风,以占吉凶也。风从南方来,名曰大弱风,其伤人也,内舍于心,外在于脉,气主热。风从西南方来,名曰谋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脾,外在于肌,其气主为弱。风从西方来,名曰刚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肺,外在于皮肤,其气主为燥。风从西北方来,名曰折风,其伤人也,内舍于小肠,外在于手太阳脉,脉绝则溢,脉闭则结不通,善暴死。风从北方来,名曰大刚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肾,外在于骨与肩背之膂筋,其气主为寒也。风从东北方来,名曰凶风,其伤人也,内舍于大肠,外在于两恢腋骨下及肢节。风从东方来,名曰婴儿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肝,外在于筋纽,其气主为身湿。风从东南方来,名曰弱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胃,外在肌肉,其气主体重。此八风皆从其虚之乡来,乃能病人,三虚相搏,则为暴病卒死,两实一虚,病则为淋露寒热。犯其雨湿之地,则为痿。故圣人避风,如避矢石焉。其有三虚而偏中于邪风,则为击仆偏枯矣。

    附注

    1. 本表排列参考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