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灵枢第一卷 黄帝内经
灵枢第二卷
佚名
黄帝内经/灵枢第三卷

    根结第五

    歧伯曰︰天地相感,寒暖相移,阴阳之道,孰少孰多,阴道偶,阳道奇, 发于春夏,阴气少,阳气多,阴阳不调,何补何写。 发于秋冬,阳气少,阴气多,阴气盛而阳气衰,故茎叶枯槁,湿雨下归。阴阳相移,何写何补。 奇邪离经,不可胜数,不知根结,五藏六府,折关败枢,开阖而走,阴阳大失,不可复取。九针之玄,要在终始,故能知终始。一言而毕,不知终始,针道咸绝。

    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命门者,目也。 阳明根于厉兑,结于颡大。颡大者,钳耳也。 少阳根于窍阴,结于窗笼者。窗笼者,耳中也。 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故开折则肉节渎而暴病起矣。 故暴病者,取之太阳,视有馀不足,渎者,皮肉宛膲而弱也。

    阖折则气无所止息,而痿疾起矣,故痿疾者,取之阳明,视有馀不足,无所止息者,真气稽留,邪气居之也,枢折即骨繇而不安于地,故骨繇者,取之少阳,视有馀不足。骨繇者,节缓而不收也。所谓骨繇者,摇故也,当穷其本也。

    太阴根于隐白,结于太仓。 少阴根于涌泉,结于廉泉。 厥阴根于大敦,结于玉英,络于膻中。

    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故开折则仓廪无所输膈洞,膈洞者,取之太阴,视有馀不足,故开折者,气不足而生病也,阖折即气绝而喜悲。悲者,取之厥阴,视有馀不足。枢折则脉有所结而不通,不通者,取之少阴,视有馀不足,有结者,皆取之不足。

    足太阳根于至阴,溜于京骨,注于昆仑,入于天柱飞扬也。 足少阳根于窍阴,溜于丘墟,注于阳辅,入于天容光明也。 足阳明根于厉兑,溜于冲阳,注于下陵,入于人迎丰隆也。 手太阳根于少泽,溜于阳谷,注于少海,入于天窗支正也。 手少阳根于关冲,溜于阳池,注于支沟,入于天牖外关也。 手阳明根于商阳,溜于合谷,注于阳谿,入于扶突偏历也。 此所谓十二经者,盛络皆当取之。

    一日一夜五十营,以营五藏之精,不应数者,名曰狂生。所谓五十营者,五藏皆受气,持其脉口,数其至也。 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五藏皆受气。 四十动一代者,一藏无气。 三十动一代者,二藏无气。 二十动一代者,三藏无气。 十动一代者,四藏无气。 不满十动一代者,五藏无气。 予之短期,要在终始。 所谓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以为常也。以知五藏之期,予之短期者,乍数乍疏也。

    黄帝曰︰逆顺五体者,言人骨节之小大,肉之坚脆,皮之厚薄,血之清浊,气之滑涩,脉之长短,血之多少,经络之数,余已知之矣,此皆布衣匹夫之士也。夫王公大人,血食之君,身体柔脆,肌肉软弱,血气慓悍滑利,其刺之徐疾浅深多少,可得同之乎。

    歧伯答曰︰膏梁菽藿之味,何可同也,气滑即出疾,其气涩则出迟,气悍则针小而入浅,气涩则针大而入深,深则欲留,浅则欲疾,以此观之,刺布衣者,深以留之,刺大人者,微以徐之,此皆因气慓悍滑利也。

    黄帝曰︰形气之逆顺奈何。

    歧伯曰︰形气不足,病气有馀,是邪胜也,急写之。 形气有馀,病气不足,急补之。 形气不足,病气不足,此阴阳气俱不足也,不可刺之,刺之则重不足,重不足则阴阳俱竭,血气皆尽,五藏空虚,筋骨髓枯,老者绝灭,壮者不复矣。 形气有馀,病气有馀,此谓阴阳俱有馀也,急写其邪,调其虚实。 故曰︰有馀者写之,不足者补之,此之谓也。 故曰︰刺不知逆顺,真邪相搏,满而补之,则阴阳四溢,肠胃充郭,肝肺内潅,阴阳相错。虚而写之,则经脉空虚,血气竭枯,肠胃夲辟,皮肤薄著,毛腠夭膲,予之死期。 故曰︰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调阴与阳,精气乃光,合形与气,使神内藏。 故曰︰上工平气,中工乱脉,下工绝气危生。 故曰︰下工不可不慎也。必审五藏变化之病,五脉之应,经络之实虚,皮之柔粗,而后取之也。

    寿天刚柔第六

    黄帝问于少师曰︰余闻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愿闻其方。

    少师答曰︰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审知阴阳,刺之有方,得病所始,刺之有理,谨度病端,与时相应,内合于五藏六府,外合于筋骨皮肤,是故内有阴阳,外亦有阴阳。 在内者,五藏为阴,六府为阳。 在外者,筋骨为阴,皮肤为阳。 故曰︰病在阴之阴者,刺阴之荣输。 病在阳之阳者。刺阳之合。 病在阳之阴者,刺阴之经。 病在阴之阳者,刺络脉。 故曰︰病在阳者,命曰风,病在阴者,命曰痹,阴阳俱病,命曰风痹。 病有形而不痛者,阳之类也,无形而痛者,阴之类也。无形而痛者,其阳完而阴伤之也,急治其阴,无攻其阳。有形而不痛者,其阴完而阳伤之也。急治其阳,无攻其阴。阴阳俱动,乍有形,乍无形,加以烦心,命曰阴胜其阳,此谓不表不里,其形不久。

    黄帝问于伯高曰︰余闻形气,病之先后外内之应,奈何。

    伯高答曰︰风寒伤形,忧恐忿怒伤气。气伤藏,乃病藏,寒伤形,乃应形。风伤筋脉,筋脉乃应,此形气外内之相应也。

    黄帝曰︰刺之奈何。

    伯高答曰︰病九日者,三刺而已。病一月者,十刺而已。多少远近,以此衰之。久痹不去身者,视其血络,尽出其血。

    黄帝曰︰外内之病,难易之治,奈何。

    伯高答曰︰形先病而未入藏者,刺之半其日。藏先病而形乃应者,刺之倍其日。此外内难易之应也。

    黄帝问于伯高曰︰余闻形有缓急,气有盛衰,骨有大小,肉有坚脆,皮有厚薄,其以立寿夭奈何。

    伯高曰︰形与气相任则寿,不相任则夭。 皮与肉相果则寿,不相果则夭。 血气经络,胜形则寿,不胜形则夭。

    黄帝曰︰何谓形之缓急。

    伯高答曰︰形充而皮肤缓者则寿,形充而皮肤急者则夭。 形充而脉坚大者,顺也。形充而脉小以弱者,气衰,衰则危矣。 若形充而颧不起者,骨小,骨小而夭矣。 形充而大肉镰坚而有分者,肉坚,肉坚则寿矣。 形充而大肉无分理不坚者,肉脆,肉脆则夭矣。 此天之生命,所以立形定气而视寿夭者,必明乎此,立形定气,而后以临病人,决死生。

    黄帝曰︰余闻寿夭,无以度之。

    伯高答曰︰墙基卑,高不及其地者,不满三十而死,其有因加疾者,不及二十而死也。

    黄帝曰︰形气之相胜,以立寿夭奈何。

    伯高答曰︰平人而气胜形者寿,病而形肉脱,气胜形者死,形胜气者危矣。

    黄帝曰︰余闻刺有三变,何谓三变。

    伯高答曰︰有刺营者,有刺卫者,有刺寒痹之留经者。

    黄帝曰︰刺三变者奈何。

    伯高答曰︰刺营者出血,刺卫者出气,刺寒痹者内热。

    黄帝曰︰营卫寒痹之为病奈何。

    伯高答曰︰营之生病也,寒热少气,血上下行。 卫之生病也,气通时来时去,怫忾贲响,风寒客于肠胃之中。寒痹之为病也,留而不去,时痛而皮不仁。

    黄帝曰︰刺寒痹内热奈何。

    伯高答曰︰刺布衣者,以火焠之。刺大人者,以药熨之。

    黄帝曰︰药熨奈何。

    伯高答曰︰用淳酒二十斤,蜀椒一升,干姜一斤,桂心一斤,凡四种,皆巽咀,渍酒中,用绵絮一斤,细白布四丈,并内酒中。置酒马矢煴中,盖封涂,勿使泄。五日五夜,出布绵絮,曝干之,干复渍,以尽其汁。每渍必晬其日,乃出干。干,并用滓与绵絮,复布为复巾,长六七尺,为六七巾。则用之生桑炭灸巾,以熨寒痹所刺之处,令热入至于病所,寒复炙巾以熨之,三十遍而止。汗出以巾拭身,亦三十遍而止。起步内中,无见风。每刺必熨,如此病已矣,此所谓内热也。

    官针第七

    凡刺之要,官针最妙,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也,不得其用,病弗能移。 疾浅针深,内伤良肉,皮肤为痈; 病深针浅,病气不写,反为大脓。 病小针大,气写太甚,疾必为害; 病大针小,气不泄写,亦复为败。 失针之宜,大者写,小者不移。已言其过,请言其所施。

    病在皮肤无常处者,取以镵针于病所,肤白勿取。 病在分肉间,取以员针于病所。 病在经络痼痹者,取以锋针。 病在脉气少,当补之者,取以鍉针于井荥分输。 病为大脓者,取以铍针。 病痹气暴发者,取以员利针。 病痹气痛而不去者,取以毫针。 病在中者,取以长针。 病水肿不能通关节者,取以大针。 病在五藏固居者,取以锋针,写于井荥分输,取以四时。

    凡刺有九,以应九变。 一曰输刺,输刺者,刺诸经荥俞藏俞也。 二曰远道刺,远道刺者,病在上,取之下,刺府俞也。 三曰经刺,经刺者,刺大经之结络经分也。 四曰络刺,络刺者,刺小络之血脉也。 五曰分刺,分刺者,刺分肉之间也。 六曰大写刺,大写刺者,刺大脓以铍针也。 七曰毛刺,毛刺者,刺浮痹皮肤也。 八曰巨刺,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 九曰焠刺,焠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

    凡刺有十二节,以应十二经。 一曰偶刺,偶刺者,以手直心若背,直痛所,一刺前,一刺后,以治心痹,刺此者,傍针之也。 二曰报刺,报刺者,刺痛无常处也,上下行者,直内无拔针,以左手随病所按之,乃出针复刺之也。 三曰恢刺,恢刺者,直刺傍之,举之前后恢筋急,以治筋痹也。 四曰齐刺,齐刺者,直入一,傍入二,以治寒气小深者,或曰三刺,三刺者,治痹气小深者也。 五曰扬刺,扬刺者,正内一,傍内四,而浮之,以治寒气之博大者也。 六曰直针刺,直针刺者,引皮乃刺之,以治寒气之浅者也。 七曰输刺,输刺者,直入直出,稀发针而深之,以治气盛而热者也。 八曰短刺,短刺者,刺骨痹,稍摇而深之,致针骨所,以上下摩骨也。 九曰浮刺,浮刺者,傍入而浮之,以治肌急而寒者也。 十曰阴刺,阴刺者,左右率刺之,以治寒厥,中寒厥,足踝后少阴也。 十一曰傍针刺,傍针刺者,直刺傍刺各一,以治留痹久居者也。 十二曰赞刺,赞刺者,直入直出,数发针而浅之出血,是谓治痈肿也。

    脉之所居,深不见者,刺之微内针而久留之,以致其空脉气也。脉浅者,勿刺。按绝其脉,乃刺之,无令精出,独出其邪气耳。所谓三刺,则谷气出者,先浅刺绝皮,以出阳邪,再刺则阴邪出者,少益深,绝皮致肌肉,未入分肉间也,已入分肉之间,则谷气出。 故刺法曰︰始刺浅之,以逐邪气,而来血气,后刺深之,以致阴气之邪,最后刺极深之,以下谷气,此之谓也。故用针者,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也。

    凡刺有五,以应五藏。 一曰半刺,半刺者,浅内而疾发针,无针伤肉,如拔毛状,以取皮气,此肺之应也。 二曰豹文刺,豹文刺者,左右前后针之,中脉为故,以取经络之血者,此心之应也。 三曰关刺,关刺者,直刺左右,尽筋上,以取筋痹,慎无出血,此肝之应也,或曰渊刺,一曰岂刺。 四曰合谷刺,合谷刺者,左右鸡足,针于分肉之间,以取肌痹,此脾之应也。 五曰输刺,输刺者,直入直出,深内之至骨,以取骨痹,此肾之应也。

    本神第八

    黄帝问于歧伯曰︰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血脉营气精神,此五藏之所藏也,至于淫泆离藏则精失,魂魄飞扬,志意恍乱,智虑去身者,何因而然乎,天之罪与,人之过乎。何谓德气生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虑,请问其故。

    歧伯答曰︰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 故生之来谓之精。 两精相搏谓之神。 随神往来者,谓之魂。 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 所以任物者,谓之心。 心有所忆,谓之意。 意之所存,谓之志。 因志而存变,谓之思。 因思而远慕,谓之虑。 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是故怵惕思虑者,则伤神,神伤则恐惧,流淫而不止。因==哀悲==动中者,竭绝而失生, 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 愁忧者,气闭寒而不行, 盛怒者,迷惑而不治, 恐惧者,神荡惮而不收。

    心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自失,破镰脱肉,毛悴色夭,死于冬。 脾忧愁而不解,则伤意,意伤则悗乱,四支不举,毛悴色夭,死于春。 肝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则狂忘不精。不精则不正,当人阴缩而挛筋,两恢骨不举,毛悴色夭,死于秋。 肺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狂者意不存人,皮革焦,毛悴色夭,死于夏。 肾盛恕而不止,则伤志,志伤则喜忘,其前言腰脊不可以俛仰屈伸,毛卒色夭,死于季夏。 恐惧而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酸痿厥,精时自下。 是故五藏,主藏精者也,不可伤,伤则失守而阴虚,阴虚则无气,无气则死矣。是故用针者,察观病人之态,以知精神魂魄之存亡,得失之意,五者以伤,针不可以治之也。

    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 脾藏荣,荣舍意,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藏不安,实则腹胀经溲不利。 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 肺藏气,气舍魄,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实则喘喝胸盈仰息。 肾藏精,精舍志,肾气虚则厥,实则胀,五藏不安。 必审五藏之病形,以知其气之虚实,谨而调之也。

    终始第九

    凡刺之道,毕于终始。明知终始,五藏为纪,阴阳定矣。阴者主藏,阳者主府。阳受气于四末,阴受气于五藏,故写者迎之,补者随之,知迎知随,气可令和。和气之方,必通阴阳,五藏为阴,六府为阳,传之后世,以血为盟,敬之者昌,慢之者亡,无道行私,必得夭殃。谨奉天道,请言终始。

    终始者,经脉为纪。持其脉口人迎,以知阴阳有馀不足,平与不平,天道毕矣。所谓平人者不病,不病者,脉口人迎应四时也,上下相应而俱往来也,六经之脉不结动也,本末寒温之相守司也,形肉血气必相称也,是谓平人。 少气者,脉口人迎俱少而不称尺寸也。如是者,则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写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以甘药,不可饮以至剂。如此者,弗灸。不已者,因而写之,则五藏气坏矣。

    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阳,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阳。 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阳,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阳。 人迎三盛,病在足阳明,三盛而躁,病在手阳明。 人迎四盛,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

    脉口一盛,病在足厥阴,厥阴一盛而躁,在手心主。 脉口二盛,病在足少阴,二盛而躁,在手少阴。 脉口三盛,病在足太阴,三盛而躁,在手太阴。 脉口四盛,且大且数者,名曰溢阴,溢阴为内关,内关不通,死不治。

    人迎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以上,命曰关格,关格者,与之短期。

    人迎一盛,写足少阳而补足厥阴,二写一补,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疏取之上,气和乃止。 人迎二盛,写足太阳,补足少阴,二写一补,二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疏取之上,气和乃止。 人迎三盛,写足阳明而补足太阴,二写一补,日二取之,必切而验之,疏取之上,气和乃止。

    脉口一盛,写足厥阴而补足少阳,二补一写,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疏而取上,气和乃止。 脉口二盛,写足少阴而补足太阳,二补一写,二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疏取之上,气和乃止。 脉口三盛,写足太阴而补足阳明,二补一写,日二取之,必切而验之,疏而取之上,气和乃止。

    所以日二取之者,阳明主胃,大富于谷气,故可日二取之也。人迎与脉口俱盛三倍以上,命曰阴阳俱溢,如是者,不开则血脉闭塞,气无所行,流淫于中,五藏内伤。如此者,因而灸之,则变易而为他病矣。

    凡刺之道,气调而止,补阴写阳,音气益彰,耳目聪明。反此者,血气不行。所谓气至而有效者,写则益虚,虚者,脉大如其故而不坚也,坚如其故者,适虽言故,病未去也。补则益实,实者,脉大如其故而益坚也,夫如其故而不坚者,适虽言快,病未去也。 故补则实,写则虚,痛虽不随针,病必衰去。必先通十二经脉之所生病,而后可得传于终始矣。 故阴阳不相移,虚实不相倾,取之其经。凡刺之属,三刺至谷气,邪僻妄合,阴阳易居,逆顺相反,沉浮异处,四时不得,稽留淫泆,须针而去。 故一刺则阳邪出,再刺则阴邪出,三刺则谷气至,谷气至而止。所谓谷气至者,已补而实,已写而虚,故以知谷气至也。邪气独去者,阴与阳未能调,而病知愈也。 故曰︰补则实,写则虚,痛虽不随针,病必衰去矣。

    阴盛而阳衰,先补其阳,后写其阴而和之。 阴虚而阳盛,先补其阴,后写其阳而和之。 三脉动于足大指之间,必审其实虚。虚而写之,是谓重虚,重虚病益甚。凡刺此者,以指按之,脉动而实且疾者,疾写之,虚而徐者,则补之,反此者,病益甚。其动也,阳明在上,厥阴在中,少阴在下。膺腧中膺,背腧中背,肩膊虚者,取之上。重舌刺舌柱以铍针也。手屈而不伸者,其病在筋。伸而不屈者,其病在骨。在骨守骨,在筋守筋。补须一方实深取之,稀按其痏,以极出其邪气。一方虚浅刺之,以养其脉,疾按其痏,无使邪气得入。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 脉实者,深刺之,以泄其气。 脉虚者,浅刺之,使精气无得出,以养其脉,独出其邪气。

    刺诸痛者,其脉皆实。 故曰︰从腰以上者,手太阴阳明皆主之,从腰以下者,足太阴阳明皆主之。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病在腰者,取之腘。病生于头者,头重。生于手者,臂重。生于足者,足重。治病者,先刺其病所从生者也。

    春气在毛,夏气在皮肤,秋气在分肉,冬气在筋骨,刺此病者,各以其时为齐。故刺肥人者,以秋冬之齐,刺瘦人者,以春夏之齐。

    病痛者,阴也,痛而以手按之不得者,阴也,深刺之。病在上者,阳也。病在下者,阴也。痒者,阳也,浅刺之。病先起阴者,先治其阴,而后治其阳,病先起阳者,先治其阳,而后治其阴。

    刺热厥者,留针反为寒,刺寒厥者,留针反为热。刺热厥者,二阴一阳,刺寒厥者,二阳一阴。所谓二阴者,二刺阴也,一阳者,一刺阳也。

    久病者,邪气入深。刺此病者,深内而久留之,间日而复刺之,必先调其左右,去其血脉,刺道毕矣。

    凡刺之法,必察其形气,形肉未脱,少气而脉又躁,躁厥者,必为缪刺之,散气可收。聚气可布,深居静处,占神往来,闭户塞牖,魂魄不散,专意一神,精气之分,毋闻人声,以收其精,必一其神,令志在针,浅而留之,微而浮之,以移其神,气至乃休。男内女外,坚拒勿出,谨守勿内,是谓得气。

    凡刺之禁,新内勿刺。新刺勿内,已醉勿刺,已刺勿醉,新怒勿刺,已刺勿怒,新劳勿刺,已刺勿劳,已饱勿刺,已刺勿饱,已饥勿刺,已刺勿饥,已渴勿刺,已刺勿渴,大惊大恐,必定其气,乃刺之。乘车来者,卧而休之,如食顷,乃刺之。出行来者,坐而休之,如行十里顷,乃刺之。凡此十二禁者,其脉乱气散逆,其荣卫经气不次,因而刺之,则阳病入于阴,阴病出为阳,则邪气复生,粗工勿察,是谓伐身,形体淫泆,乃消脑髓,津液不化,脱其五味,是谓失气也。

    太阳之脉,其终也,戴眼,反折,瘛疭,其色白,绝皮乃绝汗,绝汗则终矣。 少阳终者,耳聋,百节尽纵,目系绝,目系绝,一日半则死矣,其死也,色青白。乃死。 阳明终者,口目动作,喜惊,妄言,色黄,其上下之经,盛而不行,则终矣。 少阴终者,面黑,齿长而垢,腹胀闭塞,上下不通而终矣。 厥阴终者,中热,嗌干,喜溺,心烦,甚则舌卷,卵上缩而终矣。 太阴终者,腹胀闭,不得息。气噫,善呕,呕则逆,逆则面赤,不逆则上下不通,上下不通则面黑,皮毛燋而终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