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邪考

圣谕

顺治十三年冬十一月辛亥

世祖章皇帝谕礼部:朕惟治天下必先正人心,正人心必先黜邪术。儒、释、道三教并垂,皆使人为善去恶,反邪归正,遵王法而免祸患。此外乃有左道惑众,如无为、白莲、闻香等教名色,邀集结党,夜聚晓散。小者贪图财利,恣为奸淫;大者招纳亡命,阴谋不轨。无知小民被其引诱,迷罔颠狂,至死不悟。历考往代,覆辙昭然,深可痛恨。向来屡行禁饬,不意馀风未殄,堕其邪术者,实繁有徒。京师辇毂重地,借口进香,张帜鸣锣,男女杂聚,喧填衢巷,公然肆行无忌,若不立法严禁,必为治道大蠹!虽昌首奸民,罪皆自取,而愚蒙陷网罹辟,不无可悯。尔部大揭榜,未今后再有踵行邪教,仍前聚会、烧香、敛钱、号佛等事,在京著五城御史及该地方官,在外著都抚、按道、有司等官设法缉拿,穷究奸状,于定律外加等治罪,如或徇纵养乱,尔部即指参处治。

雍正二年二月

世宗宪皇帝颁圣祖仁皇帝圣谕广训,黜异端以崇正学条:朕惟欲厚风俗,先正人心,欲正人心,先端学术。夫人受天地之中,以生惟此伦常日用之,道为智愚之所共由。素隐形怪,圣贤不取。《》言:“蒙以养正,圣功以之。”《》言:“无偏无陂,无反无侧,王道以之。”圣功玉道,悉本正学,至于非圣之言,不经之典,惊世骇俗,纷纷籍籍,起而为民物之蠹者,皆为异端,所宜屏绝。凡尔兵民,愿谨涥朴者固多,间或迷于他歧,以无敌而罹罪戾,朕甚悯之。自古三教流传,儒宗而外厥有仙、释。朱子曰:“释氏之教,都不管天地四方,只是理会一个心。老氏之教,只是要存得一个神气。”此朱子持平之言,可知释、道之本指矣。自游食无籍之辈,阴窃其名,以坏其术,大率假灾、祥、祸、福之事,以售其诞幻无稽之谈,始则诱取赀财以图肥己,渐至男女混淆聚处为烧香之会,农工废弃,相逢多语怪之人。又其甚者,奸回邪慝,窜伏其中,树党结盟,夜聚晓散,干名犯义,惑世诬民。及一旦发觉,征捕株连,身陷囹圄,累及妻子。教主已为罪魁,福缘且为祸本。如白莲、闻香等教皆前车之鉴也。又如西洋教宗天主,亦属不经,因其人能晓历数,故国家用之,尔等不可不知也。夫左道惑众,律所不宥,师巫邪术,邦有常刑。朝廷立法之意,无非禁民为非,导民为善,黜邪崇正,去危就安。尔兵民以父母之身,生太平无事之日,衣食有赖,俯仰无忧。而顾昧恒性,而即匪彝,犯王章而干国宪,不亦愚之甚哉!我圣祖仁皇帝,渐民以仁,摩民以义,艺极陈常,煌煌大训,所以为世道人心计者,至深远矣。尔兵民等宜仰体圣心,祇遵圣教,摈斥异端,直如盗贼水火。且水火盗贼害止及身,异端之害害及人心。心之本体,有正无邪,苟有主持,自然不惑。将见品行端方,诸邪不能胜正;家庭和顺,遇难可成祥;事亲孝,事君忠,尽人事者,即足以集天休,不求非分,不做非为,敦本业者,即可以迓神神,尔服、尔耕、尔讲、尔武,安布、帛、菽、粟之常,遵荡平正直之化,则异端不待驱而自息矣。

五年冬十一月庚辰

世宗宪皇帝谕内阁:闻向来有学习拳棒之人,自号教师,召诱徒众,鼓惑愚民。此等多系游手好闲,不务本业之流,而强悍少年从之学习,废驰营生之道,群居终日,尚气角胜,以至赌博、酗酒,打降之类往往由此而起。甚且,有以行教为名,句劫盗窃贼,扰累地方者。若言民间学习拳棒,可以防身御侮,不知人果谨遵国法,为善良,尚廉耻,则盗贼之风尽息,而斗讼之累自消,又何须拳棒以防身乎?或使实有胁力,勇健过人,何不学习弓马,或就武科考试,或投营伍食粮,为国家效命,以图荣身上进,岂可私行教习,诱惑小民邪?著各省督抚转饬地方官,将拳棒一事严行禁止,如有仍前自号教师及投师学习者,即行拿究,庶游手浮荡之徒知所儆惧,好勇斗很之习不至渐染,而民俗可归于谨厚矣。

辟邪录 16

经训

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

攻乎异端,斯害己也。

子不语怪、力、乱、神。

邪辞知其所离。

闲先圣之道,距杨、墨,放淫辞邪说者,不得作。

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

陈善闭邪,谓之敬。

经正则庶民兴,庶民兴斯无邪慝矣。

闲邪存其诚。

而胥动以浮言,恐沈于众。

民之讹言,甯莫之惩。

谋犹回遹,何日斯沮。

君子信盗,乱是用暴;盗言恐甘,乱是用餤。

式遏寇虐,无俾正败。

民之多辟,无自立辟。

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

民反德为乱,乱则妖灾生。

执左道以乱政,杀。

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

去其淫怠与其奇邪之民。

律例

凡师巫假邪神,书符咒水,扶鸾祷圣,自号端公太保师婆,及妄称白莲社、明尊教、白云宗等会,一应左道异端之术,或隐藏图像,烧香集众,夜聚晓散,佯修善事,煽惑人民,为首者绞,为从者各杖一百,流三千里。

辟邪录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