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督军讨张勋檄文 中华文库
阎督军讨张勋檄文 作者:阎锡山 1917年7月13日 |
民国肇造,阅时六载,邦基未固,内难频兴,比者因党人之纷争,痛政治之不良,我同人本其爱国之心,不得已而为兵谏。若夫拥护共和,不更国体,则天日在上,我同人固抱此宗旨,百变不渝者也。乃天祸中国,张勋怀抱野心,蓄谋已久,顽固成性,不知世界之大势,割据称雄,军人之天职何在,顷以时局纠纷,政争未已,倡言复辟,以便私图,视民意为等闲,以天下为儿戏,假捏各省之名,伪造清帝之谕,其心殊险,其策甚愚,试列举之,厥罪有四。
民智既开,专制政体自不适于今日,而改革之初,事非易易,辛亥一役,武昌发难,山陕响应,其时抛志士之头颅,损个人之财产,不知其几许也,千辛万苦,得有今日,事后思之,犹为痛心,勋何人斯,一旦惟(推)翻。吾知死无以对流血之先灵,无以对举义之同胞,此其罪一。
民国者,为国民所共有,非一二人可私。以项城之雄才大略,帝制自为,犹必假借民意,而不敢遽冒天下之大不韪。变更国体,此何等事,而勋不解决于国人,即各省之文武官吏,亦不征求其意见,以国体关系之重大,仅凭一人之武断以行之。夫蔑视民意,即为国民所不容,天下所共诛,此其罪二。
国家积弱,至今已极,风雨漂摇,累卵可虑,变故频仍,元气丧尽,即内外一心,协力图强,犹虞不逮,乃勋不惜以国家为孤注,视大局若弈棋,名曰复辟,实则导乱,必至四海分崩,中原鼎沸,盗贼因而蟊起,生灵于以涂炭,而强邻之虎视眈眈者转得利用之,以遂其欲,必置国家于万劫不复之地而后已。是覆我共和之祸犹小,而亡我中国之患更大也,此其罪三。
清室让政,于今六年,名号之尊荣如故,年金之致送依然。揆诸历代变更之结果,善未有如清室者也。勋在前清以行伍而列阃,若其追念先朝,惓怀幼主,当为定长久相安之策,而不可为颠覆宗社之谋。今者逞一人之私见,以皇室而尝试,成败所不问,厉害所不计,此在个人固为不明,对于清室尤为不忠,不知勋上之何以对隆裕在天之灵,下之何以为冲人将来之计也,此其罪四。
总之,勋此举司马之心,路人皆知,倾覆共和,既非为国,亦非为清,假国家之名,为莽卓之实,而置幼君于炉火之上,厥罪尤为可诛。
锡山待罪晋疆,虽谫陋无似,而闻兹谬举,义愤尤深。副座芝老均为手创民国护持共和之人,伏乞力为主持,即各省同志骤闻此变,当有投袂而起者。锡山不敏,谨率三军,与诸君子,共申天讨,歼此公敌,环甲以待,敬侯明教。阎锡山支叩。
《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