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藏知津_般若部/众喻品第四十四 中华文库
善现问言:若菩萨信解般若,复能修习,从何处没,来生此间。佛言:从人趣来,亦有从他方佛处来,亦有从睹史多天来,若于先世,虽得闻般若等,而不请问甚深义趣,今闻说是般若,其心迷闷,犹豫怯弱,或生异解。若于先世,虽曾请问甚深义趣,而不能经一日二日三四五日,随顺修行。今闻说是般若,设经一日乃至五日,其心坚固,若离所闻,寻便退失。复次若不以般若等摄他有情,若不随顺修行深般若等,或堕声闻及独觉地,如海船破,不取木器尸等以为依附。如度旷野,不摄受资粮器具。如执坏瓶,如船未具装治。如老病无人扶,若能摄受般若,方便善巧者,反是。善现白佛:云何不摄受般若,亦不摄受方便善巧,退堕声闻及独觉地?佛言:从初发心,住我我所执,修行施等,所以者何,施等波罗密中,无如是分别,何以故?远离此彼岸,是施等波罗蜜多相故,此人不知此彼岸相故,不能摄受施等一切善法,由是或堕二地,不证无上菩提。又修施等时,执为我所而生㤭慢,由不摄受甚深般若,亦不摄受方便善巧,退堕二地,若从初发心,离我我所执,修行施等,了知此岸彼岸相故,便能摄受施等一切善法,不堕二地,疾证菩提。
参阅对照
本品内容可参阅以下注疏或版本:
- 经文全文: 《大般若经》(上品般若)卷311。
- 《大般若经经髓》: 《经髓》 。
- 《大般若经纲要》: 《纲要》众喻品第四十四 。
- 《六百卷大般若经初会一瞥》: 《一瞥》众喻品第四十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