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 卷三十一 六书略第一
作者:郑樵 南宋
卷三十二

    六书图

    六书序

    经术之不明,由小学之不振。小学之不振,由六书之无传。圣人之道,惟藉六经。六经之作,惟藉文言。文言之本,在于六书。六书不分,何以见义?经之有六书,犹奕之有二棋,博之有五木。奕之变无穷,不离二色。博之应无方,不离五物。苟二棋之无别,白犹黑也,黑犹白也,何以明胜负?苟五木之不分,则枭犹卢也,卢犹枭也,何以决雌雄?小学之义,第一当识子母之相生,第二当识文字之有间。象形、指事,文也。会意、谐声、转注,字也。假借,文、字俱也。象形、指事,一也,象形别出为指事。谐声、转注,一也,谐声别出为转注。二母为会意,一子一母为谐声。六书也者,象形为本形不可象则属诸事,事不可指则属诸意,意不可会则属诸声,声则无不谐矣,五不足而后假借生焉。一曰象形,然象形之别有十种:有天物之形,有山川之形,有井邑之形,有艸木之形,有人物之形,有鸟兽之形,有虫鱼之形,有鬼物之形,有器用之形,有服饰之形,是象形也。推象形之类,则有象貌,象数,象位,象气,象声,象属,是六象也,与象形并生,而统以象形。又有象形而兼谐声者,则曰形兼声;有象形而兼会意者,则曰形兼意。十形犹子姓也,六象犹适庶也,兼声、兼意,犹姻娅也。二曰指事。指事之别,有兼谐声者,则曰事兼声;有兼象形者,则曰事兼形;有兼会意者,则曰事兼意。三曰会意。二母之和,有义无声、四曰转注。别声与义,故有建类主义,亦有建类主声,有互体别声,亦有互体别义。五曰谐声。母主形,子主声者,谐声之义也。然有子母同声者,有主声不主义者,有子母互为声者,有三体主声者,有谐声而兼会意者,则曰声兼意。六曰假借,不离音义。有同音借义,有借同音不借义,有协音借义,有借协音不借义,有因义借音,有因借而借,有语辞之借,有五音之借,有三诗之借,有十日之借,有十二辰之借,有方言之借。六书之道,备于此矣。

    臣旧有象类之书,极深研几,尽制作之妙义,奈何小学不传已久,见者不无疑骇。今取象类之义,约而归于六书,使天下文字无所逃,而有目者可以尽晓。呜呼!古者有尉律,所以敕小学也。学童十七已上,始试讽籀书九千字,乃得为吏。又以八体试之,郡移太吏,并课最者以为尚书吏。书或不正,辙举劾之。夫古文变而为籀书,籀书变而为篆𨽻,秦汉之人习篆隶必试以籀书者,恐失其原也。后之学者,六书不明,篆籀罔措,而欲通经,难矣哉!且尉律者,廷尉治狱之律也,古人于狱讼之书犹不敢苟𥳑若是,而况圣人之经乎。

    象形第一

    序曰:书与画同出,画取形,书取象,画取多,书取少。凡象形者,皆可画也,不可画则无其书矣。然书穷能变,故画虽取多而得算当少,书虽取少而得算常多。六书也者,皆象形之变也。今推象形有十种,而旁出有六象。

    天物之形

    太阳之精,正圆不亏,其中象日鸟之形。
    古文星,小则为星,大则为盘。
    太阴之精,多亏少盈,故其形缺。
    一大为天,象天埀示之形。
    日初出于地上。
    古云字,象其形,后人加“雨”,故以云为云回之云
    古雷字,后人加“雨”作䨓,又作靁,省作雷。回象雷形,借为回旋之回,古尊罍器多作云回。
    古作𠕲,又作𠕒𠕒𠕲而成文,雨即𠕒而备体。

    山川之形

    象山丘在地。一,地也。
    山。岩鱼衔切。岸也。
    𠙶于口切。山名,在阳羡。
    广音俨。《说文》:“因广为屋,象对刺高屋之形。”
    呼旱切,山石之厓岩,人可居。
    石。岩鱼咸切。磛岩也。
    坎之体也,从则为水。
    水会为川。
    𡿨即畎字,小水为𡿨
    即浍字,广尺深尺曰𡿨,广二寻深二仞曰巜。《》曰:“浚𡿨巜,距川”
    本钱字,象钱货之形。自九府圜法行,然后外圆内方。此实钱也,借为泉水之泉,所以生字皆取借义。
    𠨸蒲糜切。水邪流。
    𠂢匹卦切,从反永。徐锴曰:“𣱵,长流也,反即分𠂢也”
    𣱵象水𢀖理之长。《》曰:“江之𣱵矣。”
    象物在土中,坼土而出之形。
    𠙽即块字,从土一屈,象形。
    𡋲即坐字,像人据土而坐之形。
    𠂤都同切。《说文》:“小𠂤也。”
    𨸏即阜字。《说文》:“大陆山无石者。”
    𨺅亦作𨹺,音阜。两阜之闲也。
    郎古切。《说文》:“西方咸地。从西省,象盐形。”
    所臻切,二山也。
    鲁根切。众石也。
    音尧。《说文》:“土高也。”
    于交切。窊也。
    陁没切。出貌。又徒结切。
    𠕄昵洽切。凹𠕄,物低垂貌。
    说文》:“东,南,西,北,中泰室,王者所以巡狩所至。”岳古作岳,象高形。

    井邑之形

    即井字,《说文》:“八家一井,象井干之形。其中点者,𦉥之象也。”
    说文》:“巴越之赤石也,象采丹井。其中之点象丹形。”
    象田有所画疆畛之形。
    亦作高,象台观高之形,从冂囗,与仓舍同意。囗即围字。
    说文》:“人所为绝高也,从高省,丨象高形。”
    即坰字。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野,野外谓之林,林外谓之冂,象远界。
    𩫏即郭字。《说文》:“民所度居也。从回,象城𩫏之重,两亭相对也。”
    即廪字。方曰仓,圜曰,上象其盖。
    𡈋苦本切。今作壶。《说文》:“宫中道,从囗,象宫垣道上之形。”引《》:“室家之壶。”
    音绵。《说文》:“交覆深屋也。”
    胡决切。象穿土为屋室之形。
    居良切。比田也。
    鲁水切。田间谓之畾。又卢回切。雷也。
    𤳳音虺。𤳳左相。阙本义。

    艸木之形

    隶作之,今作芝。象芝出于地。
    从不,不音跗。象华之不𦹛敷披于地上之形。
    象华蒂之形。
    说文》:“艸木之初也。从丨,上贯一,将生枝叶;下一,地也。”
    丑列切,又采早切。象艸木初生,有二叶附芽而出。
    株仑切。象艸木初自地出,从屮贯一。一,象地也。
    仕角切。丛生艸。
    音介。《说文》:“艸也。象艸生之散乱也。”
    木之滋也,于木有加焉。一曰,木生未遂也。
    上象枝干,下象根荄。
    𣎴牙葛切,又牛代切。木屈头不出也。
    木之类惟桑叶茂,故《》曰:“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从叒,象叶盛也。
    华英也。华皆五出,故象五出之形。
    𠂹音垂。象艸木华叶垂敷之形。
    𢎘乎感切。象艸木之华未发,𢎘然之形。
    𠧪田聊切。象艸木之实垂𠧪𠧪之形。
    亡旸切。木芒也。
    从来,象其实也。从夕,象其根也。
    说文》:“所受瑞麦来麰,一来二麰,象芒朿之形。”《》曰:“贻我来麰。”
    象根叶及垂穗之形。
    茂盛也,象根壅盛而和高茂。
    象禾实之形。
    𣎵匹仞切。枲茎皮也。从屮,从八,象枲之皮茎。
    音叔。豆也,象豆生之形。
    象韭芽初生于地上之形。
    象叶芘其实也。
    音耑。《说文》:“物初生之题也。上象生形,下象其根。”
    𥝌音稽。木之曲头,止不能上也。
    今作漆。《说文》:“木汁可以物,象形,桼如水滴而下。”
    音跗。象华𦹛蒂。《》曰:“常棣之华。𦹛不靴靴。”
    象火形。又鱼燕借为尾象。
    竹枚也。
    陟格切。艸叶也。从垂穗,上贯一,下有根。一,地也。
    说文》:“磔也。从舛在木上。”一曰,高木也。
    戈涉切。木叶也。
    木实也。
    说文》:“木之垂朵朵也。”
    诩鬼切。隶作卉。草之总名。
    音莽。蕨类,繁荟而丛生。一曰,众艸。
    象草并出之形。
    说文》:“刈草也。象包束艸之形。”
    𢎙胡先切。草木𢎘盛也。
    郎击切。稀踈适也。一曰,历也,季从禾,历从二禾,皆以禾为节。历亦作历。
    𣏟匹卦切。《说文》:“葩之总名。”
    勇主切。《说文》:“本不胜末,微弱也。”

    人物之形

    象人立也。
    今作化。《说文》:“变也。从到人。”臣按,道家谓,顺行则为人,人死则归于土,道则离人,故能变化而上升。
    𠂈古文殄字。从反匕。
    人身从,禽兽身衡。此象人之身。
    古奇字,人也。人象立人,儿象行人。立有所负,行有所戴。
    说文》:“孺子也。象小儿头囟未合。”
    今簪字。《说文》:“从人匕。象簪形。”
    说文》:“颂仪也。从白,象人而之形。”
    今作弁。象戴弁之形。
    𠑹公户切。《说文》:“痈蔽。从人,象左右皆蔽之形。”
    当侯切。兜鍪,胄也。象人戴胄形。
    象人之髪秃少,如禾之芒尔。
    𦣞与之切。颔也。
    说文》:“颜前也。从𦣻,象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