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悼列宁详情 中华文库
| 追悼列宁详情 1924年2月25日  | 
昨二十四日正午十二时,中国国民党在第一公园开会追悼苏俄革命领袖列宁。军政工商学警各界人士均有到会致祭者,各界挽联祭文琳琅满目。兹将追悼情形汇述如左:
(一)会场之布置
第一公园门首用绿松叶砌结“中国国民党列宁追悼会”十字横额。园内遍插青天白日党旗,园中搭盖大棚厂为会场,两旁悬挂挽联祭幅,祭坛排列鲜花,悬挂列宁遗像。坛上横悬孙总理祭帐一幅“国友人师”四字。园内由公安局长吴铁城派出游击队及东路第一路警备大队兵士守卫,而大本营卫士队、东路军、西路军、湘军等均派驻站列会场保护。该会派员在园内散派传单及列宁像片。
(二)赴会之人物 是日赴会追悼者为孙大元帅、李参谋长、杨总司令、刘总司令、林部长、廖省长、孙市长、吴局长、柏军长、邓支部长、各军代表、各区国民党分部等。
(三)开会之秩序
是日正午十二时四十分钟摇铃开会。其开会秩序表如下:
(一) 奏乐
(二) 主席宣布开会理由
(三) 主祭及祭者向列宁行三鞠躬礼
(四) 宣读祭文
(五) 奏乐
(六) 演说
(七) 俄代表鲍罗典答词
(八) 奏乐
(九) 拍照
(十) 散会
(十一) 各团体自由致祭
(四)开会之情形
孙大元帅列席,由廖仲恺主席,吴铁城赞礼。主席宣布开会理由,谓今天是中国国民党追悼列宁先生之日。列宁为世界上最伟大的革命家,为被压迫民族谋解放,故今日同人在此地追悼,以志纪念。演毕,由大元帅主祭,齐向列宁遗像行三鞠躬礼。毕,由邹鲁宣读祭文,奏乐。林子超演说,俄代表答词,廖仲恺演说毕,奏乐礼成。馀赴会各团体列队致祭,均向列宁遗像行三鞠躬礼。
(五)大元帅之祭文
大元帅致祭列宁文云:
中华民国十三年二月,俄国苏维埃政府领袖列宁先生之丧,孙文既与同人追悼,乃述哀词曰:
茫茫五洲,芸芸众生,执为先觉,以福齐民。伊古迄今,学者千百,空言无施,谁行其实?惟君特立,万夫之雄,建此新国,跻我大同。并世而生,同洲而国,相望有年,左提右挈。君遭千艰,我丁百厄,所翼与君,同轨并辙。敌则不乐,民乃大欢。邈焉万里,精神往还。天不假年,与君何说?亘古如生,永怀贤哲。
(六)林森之演说辞
林部长子超演说词云:
今天国民党党员及本党首领开会追悼苏俄革命领袖列宁先生,大家要晓得我们有一很大感想。俄国从前是一个专制国家,现在变成为共和国家,是列宁先生手创的。所以对于列宁先生,举国皆崇慕景仰。从前李鸿章以俄国很有野心,多反对俄国,自从列导先生创改俄国后,其主义昭明,是为世界被压迫民族谋解放,由本国做起。现在世界上差不多有思想的人,都崇佩列导先生的主义。现在世界上不能无死,只有主义能解除人民痛苦。于世界上有补助的,才是千古不死的人。仙的主义是极好的、可行的,还须努力想法将他达到,才是今天开追悼会的意思。
(七)俄国代表之答词
俄国代表鲍罗典用英语致答词,由孙市长翻译。词云:
国民党总理、国民党党员、军人、长官:我代表俄国,对于今天亲热追悼列宁先生,表示深切谢意。今天诸君追悼列宁先生,表示中国国民对于我们伟大领袖列宁的崇拜。列导先生是领袖俄国,使俄国成为世界上自由独立的国家。今天诸君在此崇拜列宁先生,作为列宁先生的后盾,使中国成为独立自由的国家。
今天追悼会在广州,因广州为三民主义的策源地,中国革命事业之成功,都在广州同志之奋斗。因此广州同志追悼列宁先生,比其他地方更加慨痛。我们同志同心同德为主义而奋斗,今天在此追悼我们领袖,希望我们主义可以达到目的。我今天来到此,中俄两国是要一致努力奋斗,因为中俄两国同病相怜。
在俄国未革命以前,受外国帝国主义之压迫,中国亦然。俄国经六年奋斗,已将外国帝国主义打破。中国人民若能效俄国之奋斗,中国也可成为世界上自由独立的国家。列宁先生是你们总理最好的朋友,所以你们首领总理特来主祭,以表哀悼。列宁先生不但是中国最好的朋友,且是世界上被压迫民族的好朋友。所以世界上被压迫的民族都信仰他。
将来国民党建国成功,中国统一之后,中国对于列宁先生的信仰会更大。诸君须天天奋斗,襄助国民党,帮助你们总理把中国统一。如不替领袖努力,而徒知口说,今天是不配来追悼的。国民党总理、同志、国民诸君,我今朝对于诸君表示谢意,并希望诸君在此下决心,为主义奋斗,为富为国努力,能使中国革命成功。这是我们对诸君的谢意与希望。
(八)廖仲恺之演说
廖仲恺演说词云:
今天俄国代表鲍先生说我们要实立自由的国家。今日中国是何等情形?中国自改元以来至今十三年,乱事几度。第一次是袁世凯,借外国二万万借款,机可乱中国;如不得此款,中国乱从何来?第二次外国人劝袁世凯称帝;第三次督军团造反、解散国会。督军团如不得日本借款,试问何法以捣乱?袁氏未称帝前,外国人士皆来劝之,以为中国不乱则外国无利。此即帝国主义压迫之明证。
故要将帝国主义打破。今天追悼列宁先生,列宁先生是打破帝国主义的实行革命家。六年前俄初革命时,世界上帝国主义国家都骂他是强盗、来反对俄国。今日英美等国皆承认之,果何先倨后恭耶?因彼先欲压迫俄国,后至无力量,乃承认之。现俄国已有地位,皆由奋斗得来。若止靠他人做便饭,是要饿死者。所以今日在此追悼,我们应受此最大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