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九 资治通鉴外纪 (明崇祯刊本)卷第十 北宋
宋 京兆万年刘 恕 编集


     周纪八起旃蒙赤奋若,尽强圉赤奋若,凡七十三年。


      元王


    元年
     □春,越侵楚。夏,楚追越师,至冥,不及,乃还。
     □秋,楚伐东夷。
    二年
     □冬,十一月,越围吴。
     □是岁,晋知伯伐郑,取九邑。晋定公薨,子出公错立。
     □晋赵简子尝与栾激游,曰:“吾好声色,而激致之;吾好宫室台榭,而激为之;吾好良马善御,而激求之。吾好士六年矣,而激未尝进一人,是进吾过而黜吾善也。”将沈激于河。
      或谓简子曰:“君何不更乎?”简子曰:“诺。”左右曰:“君未有过,何更?”简子曰:“吾将求之以来,谏者却之;必止,我过矣。”
      简子闻杨实之贤,问于成傅。傅曰:“不知也。”简子曰:“子与之友,何不知也?”傅曰:“实年十五廉而不匿,年二十善义且仁,三十勇毅果决,四十绥怀乡里,远人亲附不见。于今十年,为人数变,是以不知也。”
      杨因见简子曰:“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君好士,故来见。”简子绝食而迎之。左右谏曰:“居乡三逐,不容于众也;事君五去,不忠于君也。”简子曰:“美女,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授以为相,而国大治。
      赵简子病,召太子毋恤而告之曰:“我死,已葬,服衰上夏屋山以望。”太子敬诺。简子卒,毋恤代立,是为襄子。未葬简子而中牟叛入齐。葬五日,襄子兴师攻之。围未合而城自坏者十堵。襄子击金而退军。军吏曰:“天助也,曷为去之?”襄子曰:“吾闻之于叔向曰:‘君子不乘人于利,不迫人于险。’使之城成而后攻。”中牟闻其义,请降。
      襄子服衰,与群臣上夏屋山望代俗,甚乐甚美,襄子曰:“先君必以此教也。”乃先善之。代君好色,以其姊妻之,其所善代者万故。久之,代君以善马奉襄子,襄子谒代君请觞之,舞者数百人置兵羽中,先具大金斗。代君酒酣,反斗而击之,一成,脑涂地。舞者操兵以斗,尽杀其从者。以代君之车迎其妻,道闻之,泣呼天曰:“以弟慢夫,[1]非仁也。以夫怨弟,[2]非义也。”磨笄自刺而死。代人怜之,名其所死地为磨笄山。遂兴兵平代,代即北戎也。襄子兄伯鲁早死,封其子周于代,为代成君。

      刘恕曰:《左氏传》,鲁哀公十七年,晋复伐卫,简子曰止谓赵鞅也;二十年十一月,越围吴,赵孟降于丧食,曰“先主与吴王有质”,告于吴王曰“寡君之老无恤”,谓襄子也。杜预曰:赵孟,襄子无恤,时有父简子之丧。是岁,周元王二年,晋定公三十七年也。《史记·六国表》,周定王十一年,晋出公十七年,赵简子之六十年,简子卒;《赵世家》亦云,出公十七年,简子卒,在鲁哀公二十年之后十七年也。而《赵世家》,襄子元年,越围吴,襄子降丧食,乃是《左传》哀二十年事。若简子以晋出公十七年卒,则襄子元年在吴亡后十六年也。史记前后差互,故以《左氏传》为据。

    四年
     □夏,四月,邾隐公自齐奔越,曰:“吴为无道,执父立子。”越王归之,太子桓公革奔越。
     □越王勾践郊败吴。吴三战三北。冬,入吴,吴师自溃,夫差率其贤良,与重禄,上姑苏。越围王台。吴使王孙洛肉袒膝行,请成于越曰:“孤臣夫差,异日尝得罪于会稽,夫差不敢逆命。今君王举玉趾而诛孤臣,孤臣意者欲如会稽之事,敢布腹心。”越王欲许之。范蠡曰:“天节不远,五年复反。”王曰:“诺。”不许。
      使者往而复来,辞愈卑,礼愈尊,请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男女服为臣御。王又欲许之。范蠡曰:“十年谋之,一朝而弃之,可乎?”王曰:“吾难对其使者,子其对之。”范蠡乃左提鼓,右援枹,以应使者曰:“昔上天降祸于越,委制于吴,而吴不受。今反此义以报此祸,吾王敢无听天之命,而听君王之令乎?”王孙洛曰:“吴稻蟹不遗种,子助天为虐,不忌不祥乎?”范蠡曰:“吾先君周室之不成子也,滨于东海之陂,鼋龟鱼鳖之与处,蛙黾之与同渚。吾虽䩄然人面,犹禽兽也,又安知是𬣡𬣡者乎?”王孙洛请返辞于王,范蠡曰:“君王委制于执事之人。子往矣,无使执事之人得罪于子。”使者返。范蠡击鼓兴师至姑苏宫。十一月,丁卯,勾践使人告夫差曰:“天以吴赐越,孤不敢不受。王其无死!寡人达王于甬勾东,夫妇三百,唯王所安。吾与王为二君以没王年。”夫差对曰:“天降祸吴国,不在前后,当孤之身。土地人民,越既有之矣,孤何面目以视天下!吾老矣,不能事君王。”夫差将死,曰:“使死者有知,吾无以见子胥!”为幂冒面而死。自是越春祭三江,秋祭五湖,为之立祠。
      越王索卒于楚而攻晋,左史倚相谓楚惠王曰:“越已破吴,豪士死,锐卒尽,大甲伤,索兵攻晋,示我病也。不如起师与之分吴。”惠王曰:“善。”起师从之。越王怒,将击楚。文种曰:“我惫矣,与战,必不克。不如赂之。”乃割露山之西五百里以与楚。
      勾践返至五湖,范蠡辞王曰:“臣不复至越国矣。君忧臣劳,君辱臣死。昔君王辱于会稽,臣不死者,为此事也。今事已济,请从会稽之罚。”王曰:“子听吾言,与子分国。不听身死,妻子为戮。”范蠡曰:“君行制,臣行意。”乃叹曰:“计然之策十,用其五而得意。既以施国,吾欲用之家。”装其轻宝珠玉,与私徒属乘舟,浮于五湖,莫知其所终极。越王命工以良金写范蠡之状而朝礼之,浃日令大夫朝之,环会稽三百里为范蠡地,曰:“后世子孙,有敢侵蠡地者,使无终没于越国。”

      刘恕曰:《史记·吴世家》,越王灭吴,诛太宰嚭,以为不忠,而归。《左氏传》,哀二十四年闰月,哀公如越,季孙惧,使因太宰嚭而纳赂焉,在吴亡后二年也。如《左氏》之说,则嚭入越亦用事,安得吴亡即诛哉?

     □是岁,陨石于晋。
    五年
     □夏,六月,晋伐齐。壬辰,败齐于犁丘。
     □是岁,蔡成侯薨,子声侯产立。
     □越王勾践以兵北渡淮,与齐、晋会于徐州,致贡于周。元王使人赐勾践胙,命为伯,兼有九夷。归吴所侵宋地于宋,与鲁泗东方百里。当是时,越兵横行于江、淮东,诸侯毕贺,号称伯王。勾践令群臣曰:“闻吾过而不告者其罪刑。勾践一决狱不辜,援龙渊而切其股血流至足,以自罚,而战武士必其死。”乃迁都琅邪。[3]
     □范蠡浮海出齐,变姓名,自谓鸱夷子皮,苦身戮力,耕于海畔,父子治产,致数千万。齐人闻其贤,以为相。范蠡喟然叹曰:“居家致千金,居官致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乃归相印,尽散其财,而怀其重宝,间行以去,止子陶,以为陶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可以致富。自谓陶朱公。复约要父子耕畜,废居。
      时转物,逐什一之利。居无何,赀累巨万。初,范蠡自齐遗越文种书曰:“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种见书称病不朝,人或谗种且作乱。勾践赐种剑曰:“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其四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种遂自杀。范蠡善治产,能择人而任时,十九年间三徙,所止必成名。再散贫友昆弟。鲁之穷士猗顿耕桑而常饥寒,闻朱公富,往问术焉,朱公告之曰:“畜五牸。”乃适西河,大畜牛羊子猗氏南,十年之间其息不可计,赀拟王公,以兴富于猗氏,故曰猗顿。或曰:顿用盬盐起,邯郸郭纵以铸冶成业,皆与王者埒富。范蠡衰老,听子孙,修业而息之,遂至巨万。故天下言富者称陶朱公。
    六年
     □夏,四月,晋、鲁伐齐,取廪丘。
     □邾隐公无道,越人执之以归,而立其子何,何亦无道。
     □是岁,杞湣公弟阏路弑公自立,是为哀公。
    七年
     □夏,五月,卫褚师比等作乱,攻出公,公奔蒲,遂奔宋。
     □是岁,彗星见。
     □晋浍丹水绝,三日不流。
    八年
     □夏,五月,越、宋、鲁纳卫出公。公不敢入。国人立庄公庶弟黚,是为悼公。
     □宋景公使工为弓,九年而成,曰:“臣之精力尽矣。”归,三日而死。公弯弧登台,东射矢逾山,集彭城之东,其馀力逸劲,饮羽于石梁。
      冬,十月,辛巳,景公薨,无子,大尹立元公孙周之子启。司城乐茷攻大尹,大尹奉启奔楚,国人立启兄得,是为昭公。
     □卫出公自城锄使问子贡,曰:“吾其入乎?”对曰:“臣不识也。”私于使者曰:“若得其人,四方以为主,而国于何有?”出公后卒于越。
     □子贡好废举,与时转货赀,废著鬻财于曹、鲁之间,七十子之徒,赐最为饶益。喜扬人之美,不能匿人之过。尝相鲁、卫,家累千金。原宪不厌糟糠,匿于穷巷。子贡结驷连骑,排藜藿过之。原宪摄敝衣冠见子贡,子贡耻之曰:“夫子病乎?”宪曰:“吾闻无财谓之贫,学道而不能行谓之病。若宪贫之,非病也。夫希世而行,比周而交,学以为人,教以为己,仁义之慝,舆马之饰,衣裘之丽,宪不忍为也。”子贡面有愧色,不辞而去。原宪曳杖拖履,行歌商颂而返,声满天地,如出金石。子贡终身耻其言之过也。

      刘恕曰:颜回、原宪之才之德,不屈于衰乱之世,歌颂夫子之文章,优游六艺之富,箪食瓢饮在陋巷,而不改其乐。摄敝衣冠曳杖拖履,而歌商颂乐道忘势,可以谓之贤矣。若夫闾巷贱隶,才卑志下,冻馁艰苦,行歌坐啸,愚于雀鼠,曾何足道哉?

     □子贡束帛之币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终于齐。
     □曾参有疾,谓曾元、曾华曰:“飞鸟以山为卑,而增巢其巅;鱼鳖以渊为浅,而蹷穴其中;然所以得者,饵也。君子茍能无以利害身,则辱安从至乎为官怠于成,病加于少愈,祸生于懈惰,孝衰于妻子。察此四者,终如始也。”
     □是岁,齐、郑伐卫。
     □王崩,子贞定王介立。


      贞定王


    元年
     □夏,四月,晋伐郑。齐救郑。
     □鲁哀公欲以越伐鲁,去三桓。秋,八月,公逊于邾,遂如越。国人逆之,复归,薨于有陉氏。子悼公宁立。是时鲁如小侯,卑于三桓之家。
    二年
     □彗星见。
    三年
     □晋空桐震七日,台舍皆坏,人多死。
    四年
     □燕献公薨,孝公立。
    五年
     □晋荀瑶围郑,入南里。瑶谓赵无恤:“入之。”对曰:“主在此。”曰:“恶而无勇,何以为子?”对曰:“以能忍耻,庶无害赵宗乎!”襄子由是惎知伯。[4]
      知伯尝与襄子饮而批其首,大夫请杀之,襄子曰:“先君之立我也,曰能为社稷忍羞,岂曰能刺人哉!”
     □越王勾践薨,子鼫与立。后越与淮夷共征战,遂陵暴诸夏,侵灭小邦。
    六年
     □郑声公薨,子哀公易立。
     □晋河绝于扈。
    七年
     □晋有虹围日。
    八年
     □秦堑河旁。伐大荔,取其王城。是时义渠、大荔最强,筑城数十,皆自称王。
     □杞哀公薨,湣公子出公欶立。[5]
    十年
     □晋有虹青色。五聚于日。
    十一年
     □晋知伯与赵、韩、魏共分故范、中行地以为邑。晋出公怒,告齐,齐、鲁,欲伐四卿。四卿反攻公,公奔齐,道死。知伯欲尽并晋,未敢,乃立昭公曾孙骄,是为哀公。初,哀公大父雍,号戴子。雍生忌,忌善知伯,故知伯立哀公。是时知伯最强,决晋国政,哀公不得有所制。
     □知伯尝欲袭卫,佯使其太子颜亡奔卫。南文子曰:“太子甚爱而有宠,非有大罪而亡,必有故。”使吏迎之于境,[6]曰:“车过五乘,慎勿纳也。”[7]知伯遗卫侯野马四,[8]白璧一。卫侯大悦,群臣皆喜。南文子独不喜,[9]有忧色。卫侯曰:“大国大欢,子何忧也?”文子曰:“无功之赏,无方之礼,[10]小国之礼,而大国致之,不可不察也。”卫侯以其言告边境。知伯果起兵袭卫,至境而返,曰:“卫有贤人,先知吾谋也。”
      知伯欲攻厹繇而无道,[11]铸大钟,方车二轨以遗之。厹繇之君斩岸堙谿以迎钟。赤章蔓枝谏曰:“知伯贪而无信,欲攻我而无道。今师必随之。”君曰:“大国为欢,而子逆之,不祥。”赤章蔓枝曰:“为人臣不忠贞,罪也;忠贞不用,远身可也。”断毂而行,至齐七日而厹繇亡。
    十二年
     □蔡声侯薨,子元侯立。
     □晋河水赤三日。
    十三年
     □齐平公薨,子宣公积立。
     □晋知伯荀瑶为室美,士茁夕焉。知伯曰:“室美夫!”对曰:“‘高山峻原,不生草木。松柏之地,其土不肥。’今土木胜人,臣惧其不安也。”
     □知伯约魏桓子、韩康子将伐赵。赵襄子告张孟谈曰:“知伯三使韩、魏而寡人不与,措兵于寡人必矣,吾安居而可?”孟谈曰:“安于,简主之才臣,治晋阳,而尹铎循之,馀教犹存,君其定居晋阳。”襄子曰:“诺。”至而行城郭及五官之藏,城郭不治,仓无积粟,府无储钱,库无甲兵,邑无守具,襄子惧,曰:“何以应敌?”孟谈曰:“圣人藏于民不藏于府库,修其教不治城郭。君其出令,令民遗三年之食,馀粟入之仓,遗三年之用,馀钱入之府,有奇人使缮治城郭。”夕出令,而明日,仓不容粟,府无所积钱,库不受甲兵,居五日城郭已治,守备已具。襄子谓张孟谈曰:“无矢奈何?”对曰:“臣闻董子之治晋阳,公宫之垣皆以荻蒿楛楚墙之,有楛其高丈馀。”襄子发而用之,其坚则箘簬之劲不能过也。襄子曰:“矢足矣,无金奈何?”对曰:“董子治公宫令舍之堂,皆以链铜为柱、质。”发而用之,有馀金矣。号令已定,守备已具,知伯率韩、魏之兵果至,乘晋阳城,战三月弗能拔。因舒军围之,决晋水灌之。张孟谈曰:“先主为重器也,为国家之难也,盍无爱宝于诸侯乎?”襄子曰:“吾无使。”孟谈曰:“地也可。”襄子曰:“吾不幸有疾,不德而贿。地也求饮吾欲,是养吾疾而干吾禄也。吾不与皆毙。”韩康子,简子之孙,庄子之子;魏桓子,襄子之孙也。
    十四年
     □郑人弑哀公,立声公弟丑,是为共公。
    十六年
     □知伯、韩、魏围晋阳三年,城中巢居而处,悬釜而炊,财食将尽,士卒病羸。赵襄子钻龟筮占兆,以视利害,何国可降。谓张孟谈曰:“吾恐不能守矣。[12]”孟谈曰:“亡不能存,危不能安,则无为贵知士也,君释此计。臣请见韩、魏之君。”孟谈阴见二君而约之。孟谈入晋阳,襄子迎而再拜之,且恐且喜。
      知果谓知伯曰:“二主色动而意变,行矜而志高,必背君,不如杀之。”知伯曰:“晋阳旦暮当拔而飨其利,岂有他心,子勿复言。”知果曰:“不然则遂亲之。魏之谋臣曰赵葭,韩之谋臣曰段规,皆能移其君之计。君约破赵,封二子万家之县各一,则二主之心可不变矣。”知伯曰:“破赵而三分其地,又封二子,则吾所得者少,不可。”
      赵与韩、魏协谋灭知伯分其地。段规谓韩康子曰:“分地必取成皋。”康子曰:“石溜之地,寡人无所用之。”段规曰:“一里之厚,而动千里之权者,地利也。千人之众,而破三军者,不意也。君用臣言,韩必取郑。”康子从之。其后灭郑,果繇成皋。自是地大于诸侯。
      知伯之士曰长儿子鱼,绝去二年,将东之越,道闻知伯见杀,谓其御曰:“还车返,吾将死之。”御曰:“绝属无别乎。”曰:“仁者无馀爱,忠臣无馀禄。吾闻知伯之死而动吾心,馀禄之加于我尚存。”遂返而死。
     □赵襄子赏有功之臣五人,高赫无功而受上赏,五人皆怒,群臣请曰:“晋阳之存,张孟谈功也。”襄子曰:“吾在忧约之中,惟赫不失臣主之礼。他人虽有功,皆有骄侮之心。”张孟谈谓襄子曰:“主势能制臣,无令臣能制主。故贵为列侯者,不在相位;将军以上,不为近大夫。今臣名显而身尊,权重而众服,臣愿损功名去权势以离众。”襄子恨然曰:“辅主者名显,功大者身尊,任国者权重,忠信在已而众服焉。子何为然?”对曰:“君之所言,成功之美也。臣之所谓,持国之道也。天下之美同,臣主之权均而能美者,未之有也。君若弗图,则臣力不足。”乃纳地、释事,而耕于负亲之丘。
     □襄子使新稚穆子伐狄,胜左人、中人,遽人来告,襄子方食,搏饭有忧色。左右曰:“一朝而两城下,主之色不怡,何也?”襄子曰:“江河之大,不过三日;飘风暴雨不终朝,日中不须臾。德不纯而福禄并至,谓之幸。夫幸非福,非德不当雍,雍不为幸,吾是以惧。”君子曰:赵氏其昌乎。忧所以为昌也,喜所以为亡也。胜,非难也;持之,其难也。
     □襄子饮酒五日五夜,优莫曰:“君勉之!纣饮七日七夜,君不及二日耳。”襄子惧曰:“吾亡乎?”优莫曰:“桀、纣之亡也,遇汤、武。今天下尽桀,而君纣也,焉能相亡?然亦殆矣。”
     □初,田恒成子卒,子襄子盘代为齐相,相宣公。至是与三晋通使,以兄弟宗人尽为齐都邑大夫。
    十七年
     □晋智开奔秦。
    十八年
     □卫悼公薨,子敬公弗立。
      卫侯尝问子思曰:[13]“道大而难明,非吾所能也。欲学术,何如?”子思曰:“体道者逸而不穷,任术者劳而无功。古之笃道君子生不足以喜之,利何足以动之;死不足以禁之,害何足以惧之。[14]故明于死生之分,通于利害之变,虽以天下易其胫毛,无所概于志矣。是以与圣人居,使穷士忘其贫贱,使王公简其富贵。君无然也。”卫侯曰:“善。”
     □蔡元侯薨,子侯齐立。
     □秦城南郑。
    十九年
     □燕孝公薨,成公立。
    二十年
     □杞出公薨,子简公春立。
    二十一年
     □晋智宽奔秦。
    二十二年
     □楚灭蔡,蔡侯齐亡。
    二十四年
     □楚灭杞。杞小微,其可不足称述。
     □自越灭吴而不能正江、淮北;[15]楚东侵,广地至泗上。遂灭莒,自是上距莒共公四世矣。
    二十五年
     □秦伐义渠,虏其王。是时韩、魏共灭伊、洛、阴戎。其遗脱者皆走,西逾汧、陇。自此中国无戎寇,唯馀义渠种焉。
    二十六年
     □日有食之,昼晦。星见。
     □秦厉共公薨,子躁公立。
    二十八年
     □王崩,长子哀王去疾立。立三月,[16]弟叔袭杀哀王而自立,是为思王。立五月,[17]少弟嵬攻杀思王而自立,是为考王。
     □秦南郑反。


      考王


    元年
     □晋哀公薨,子幽公柳立。独有绛、曲沃,馀皆入韩、魏、赵。幽公畏三家,反朝之。
    二年
     □河水赤于晋龙门三日。
    六年
     □日有食之。
     □夏,六月,秦雨雪。
     □是岁,晋大风坏垣。
    七年
     □燕成公薨,湣公立。
    九年
     □卫敬公薨,子昭公纠立。三晋强,卫如小侯,属之。
     □楚惠王薨,子简王中立。
    十年
     □鲁悼公薨,子元公嘉立。
     □晋丹沁水出相反击。
    十一年
     □义渠伐秦,至渭南。
    十二年
     □秦躁公薨,弟怀公立。
    十三年
     □晋无云而雷。
     □冬,晋桃杏实。
    十四年
     □晋、鲁会于楚丘。
    十五年
     □王崩,子威烈王午立。
     □卫公子亹弑昭公自立,是为怀公。


      威烈王


    元年
     □秦庶长鼂与大臣围怀公,公自杀。太子昭子早卒,大臣立昭子之子,是为灵公。
     □晋赵襄子卒,兄伯鲁孙浣立,是为献侯,治中牟。献侯少,襄子弟桓子逐献侯而自立。
     □晋韩康子卒,子武子立。
     □魏桓子卒,孙文侯斯立。
    二年
     □晋赵桓子卒,国人复立献侯。
     □郑共公薨,子幽公己立。
    三年
     □冬,十一月,晋有火下于北方,其声如鼓。
     □是岁,晋韩武子伐郑,杀幽公。郑人立幽公弟骀,是为𦈡公。或云:骀,幽公子也。
    四年
     □夏,四月,晋大雨雪。
     □是岁,晋幽公夫人秦嬴贼公于高寝。或云:幽公淫,夜窃出,为盗所杀。魏文侯以兵诛晋乱,立幽公子止,是为烈公。
     □秦作吴阳上畤,祭黄帝;下畤,祭炎帝。
    五年
     □晋韩武子都平阳。
     □赵献侯城泫氏。
    七年
     □魏城少梁。
     □楚伐晋南鄙。
    八年
     □秦攻魏,战于少梁。
     □越灭郯。
    九年
     □秦城堑河濒。
     □齐伐赵东鄙,围平邑。
    十一年
     □卫敬公孙公子适之子颓弑怀公而自立,是为慎公。
     □秦城藉姑。
     □秦灵公薨,季父昭子之弟悼子立,是为简公。
    十二年
     □初,考王封弟揭于河南,以续周公之职,是为西周桓公。是岁卒,子威公立。
    十三年
     □秦与晋战,败于郑下。
     □齐伐晋,毁黄城,围阳狐。
     □初,齐田襄子盘卒,子庄子白代为相。卒,子太公和代为相,皆相宣公。
     □晋河崩,壅龙门,至于底柱。
    十四年
     □自十三年十月至春正月,大雨雪。
     □是岁,魏文侯使公子击围繁庞。
     □齐田盼及赵战于平邑,获赵将韩举,取平邑。
     □是时,李悝为文侯作尽地力之教,以为地方百里,治田勤谨则亩益三斗,不勤损亦如之。为粟百八十万石。善平籴者,必观岁有上中下孰。小饥则发小孰之所敛,中饥则发中孰之所敛,大饥则发大孰之所敛,而粜之。虽遇饥馑水旱,籴不贵而民不散,取有馀以补不足也。战国贵诈力而贱仁谊,先富有而后礼让。悝行之魏国,国以富强。
     □李悝为上地守,下令曰:“人有狐疑之讼,令射的,中者胜,不中者负。”令下而人皆疾习射。[18]及与秦人战,大败之。
     □齐伐鲁、葛及安陵。
    十五年
     □齐取鲁一城。
     □赵取平邑,城之。
    十六年
     □日有食之。
     □鲁元公薨,子穆公显立。
     □王命韩、赵伐齐,入长城。
    十七年
     □秦简公初令吏带剑。堑洛,城重泉。
     □魏伐秦,筑临晋。
     □晋韩武子卒,子景侯虔立。
     □赵献侯卒,子烈侯籍立。
    十八年
     □秦初租禾。
     □魏攻秦,至郑,筑洛阴、郃阳。[19]
     □鲁穆公访于子思,曰:“寡人嗣先君之业三年矣,欲掩先君之恶,以扬其善,使谈者有术焉。愿先生教之。”子思曰:“私情之细,不如公义之大,故舜、禹于其父,弗敢私有之。”公问:“可以利民者。”曰:“毁不居之室,以赐穷民;夺嬖宠之禄,以振困匮。无令人有悲怨,而后世有闻见也。”
      曾申谓子思曰:“屈已以伸道乎?抗志以贫贱乎?”子思曰:“道伸,吾所愿也。今天下王侯其孰能哉!与其屈已以富贵,而制于人,不若抗志以贫贱,而不愧于道。”
      鲁人公仪休砥节励行,[20]乐道好古,恬于荣利,不事诸侯。子思与之友。穆公因子思,[21]欲以为相,曰:“公仪子必辅寡人,三分鲁国而与之一。”子思曰:“此公仪子所以不至也。君若饥渴待贤,纳用其谋,虽疏食水饮,伋亦愿在下风。今徒以高官厚禄钓饵,无信用之意。公仪子之智若鱼鸟,可也。不然,则彼将终身不蹑乎君之庭。且臣不佞,又不任为君操竿下钓,以伤守节之士也。”
      鲁公仪休者为相,奉法循理,无所变更,百官自正,使食禄者不得与下民争利,受大者不得取小。食茹而美,拔其园葵而弃之。见其家织布好,而疾出其家妇,燔其机,云:“欲令农士工女安所售其货乎?”穆公之时,公仪子为政,子柳、子思为臣;鲁之削也滋甚。
      子上杂所习,请于子思,子思曰:“先人有训焉。学必繇圣,所以致其材也;砺必繇砥,所以致其刃也。故夫子之教,必始于《诗》、《书》,而终于《礼》、《乐》,杂说不与焉。又何请?”子上,名白,子思子也,年四十七。

      刘恕曰:《家语》篇后叙孔子子孙,及《史记·孔子世家》,皆云:“伋字子思,年六十二。”《孔丛子》有子思与孔子相问答,则孔子时子思已长矣。孔子以周敬王四十一年壬戍卒,至鲁穆公三年甲戍,当威烈王之十九年,距孔子卒七十三年,子思盖九十馀矣。《汉·艺文志》云子思,鲁穆公师;《礼记·檀弓》云,鲁穆公问子思旧君反服。孟轲,子思弟子,亦言与鲁穆公同时,必不妄,则《家语》、《世家》不当云子思六十二岁。而《孔丛子》云子思居卫,鲁穆公卒,去此又三十一年,子思盖百二十馀岁矣。寿考若是,当时莫之称道,固可疑也。

     □辛栎见鲁穆公曰:“昔太公封于营丘,滨海阻山,险固之地,故地日广,子孙弥隆;周公封于鲁,无山林谿谷之险,诸侯四面以达,故地日削,子孙弥杀。吾先君周公,不若太公之知也。”穆公惭不能对,以语南宫子。南宫子曰:“成王之居成周,公余一人,有善易得而见也,有不善易得而诛也。周公卜居曲阜,曰:‘贤则茂昌,不贤则速亡。’夫贤者岂欲子孙阻山林之险长为无道哉?小人哉栎也!”
     □魏文侯尝借道于赵攻中山。赵侯将不许。[22]赵利曰:“魏攻中山而不能取,则魏疲而赵重。魏拔中山,必不能越赵而守。是用兵者,魏也;[23]而得地者,赵也。君不如许之,彼知君利,必将辍行。君不如借之道,而示之不得已也。”
     □魏文侯轼段干木之闾曰:[24]“干木光乎德,寡人光乎势;干木富乎义,寡人富乎财势。地不如德,[25]财不如义,干木未尝肯以已易寡人,吾安敢高之!”致禄百万,时往问之,国人喜而诵之曰:“吾君好正,段干木之敬;吾君好忠,段干木之隆。”秦尝欲攻魏,司马庾谏秦君曰:“段干木,贤者,而魏礼之,不可加兵。”秦君然之。干木,子夏弟子也。
     □文侯见段干木,立倦而不敢息;及见翟璜,踞堂而与之言,璜不悦。文侯曰:“段干木,官之则不肯,禄之则不受;汝禄则千钟,官则上卿;既受吾赏,又责吾礼,毋乃难乎?”
     □师经鼓琴,文侯起舞,曰:“使我言而无违者。”师经援琴而撞文侯不中,文侯问左右曰:“撞君者何罪?”曰:“当烹。”提师经下堂一等。师经曰:“臣一言而死。昔尧、舜唯恐言而人不违;桀、纣唯恐言而人违之。臣撞桀、纣,非撞吾君也。”文侯曰:“释之!是寡人之过也。”

      刘恕曰:言而人违之,善则改焉,不善择焉,止吾过而成吾美也。言而人不违,非畏其势,则人所侮玩也。畏势则长其恶,侮玩则以儿童、犬彘待之。面誉背毁,蠢然嗤笑,以白为黑,以败为成。诗云:“维此良人,弗求弗迪。维彼忍心,是顾是复。”好同恶异,近佞远直,则莫能别善恶;祸患继之而不悟,其愚可胜道哉!

     □魏西门豹为邺令。文侯曰:“必就子之功,而成子之名。”豹曰:“敢问有术乎?”文侯曰:“有之。乡邑老者敬之,贤良师事之,求其好掩人之美扬人之丑者,而参验之。夫幽莠之幼也似禾,骊牛之黄也似虎,白骨疑象,武夫类玉,此皆似之而非也。”
     □文侯问李克:“吴所以亡?”对曰:“数战数胜。”文侯曰:“国之福也。曷为而亡?”克曰:“数战则民疲,数胜则主骄。以骄主治疲民,所以亡也。骄则恣,恣则极,物疲则怨,怨则虑。上下俱极,吴之亡犹晚也。”
     □李克谓文侯曰:“贵者贱恶之,富者贫恶之,知者愚恶之。”文侯曰:“三者勿恶,可乎?”李克曰:“贵而下贱,则众弗恶也;富能分贫,则穷士弗恶也;知而教愚,则童蒙弗恶也。”文侯曰:“寡人虽不敏,请守斯语。”
     □田子方见老马于道,其御曰:“公家之畜,罢而不用,出而鬻之。”子方曰:“少尽其力,老弃其身,仁者不为也。”以束帛赎之。子方,子夏弟子也。
     □文侯与田子方语,有两童子青白衣,侍于君前,子方曰:“君之宠子乎!”文侯曰:“非也,其父死于战,此其幼孤也。”子方曰:“臣以君之贼心为足,今又滋甚,君宠此子也,又以谁之父杀之乎?”文侯愍然曰:“寡人受令矣。”自是兵革罕用。
     □文侯出游,见路人反裘而负刍。文侯问之,对曰:“臣爱其毛。”文侯曰:“若不知其里尽,而毛无所恃邪?”明年东封,上计其入三倍。有司请赏其吏解扁。文侯曰:“此无异反裘而负刍者。吾地不加广,民不加众,而钱布三倍,何也?”解扁曰:“以冬伐木,春浮河而鬻之。”文侯曰:“民春耕暑耘,以秋收敛,惟冬无事,乃伐林而积之,负轭而浮之河。是民不得休息也,民已敝矣。虽入三倍,将焉用之!”
     □齐伐鲁,取郕。
     □郑城京。
     □楚简王薨,子声王当立。
    十九年
     □齐伐卫,取毌丘。
     □郑败韩于负黍。
    二十年
     □夏五月,晋有三大犬师众犬数万,聚于绛,杀一犬于东方,杀一犬于西方。
    二十一年
     □齐宣公薨,子康公立。
     □齐田会以廪丘反
    二十二年
     □初,宋昭公尝出亡,谓其御曰:“吾被服而立,侍御者数十人,无不曰吾君丽也。吾发言动事,朝臣数百人,无不曰吾君圣也。内外不见吾过失,是以亡也。”乃改操易行,二年而美闻于宋,宋人迎而复之。薨,子悼公购由立。

    校记

    1. “慢”原作“亡”,据《列女传·节义》改。
    2. “怨”原作“恐”,据《列女传·节义》改。
    3. 此句原作“迁琅邪”,系于周贞定王五年勾践死后,据《吴越春秋》卷十移至勾践二十五年周命越为伯之年,并补“乃”“都”二字。
    4. “由”原作“繇”,据《左传·哀公二十七年》末尾补。
    5. “欶”原作“敕”,据点校本《史记》修订本〈陈杞世家〉改。
    6. “吏”原作“人”,据《说苑·权谋》改。
    7. “慎”字原无,据《说苑·权谋》补。
    8. “卫侯”原作“卫君”,今改之。下同。
    9. “独不喜”三字原无,据《说苑·权谋》补。
    10. “无方之礼”原作“无力之货”,据《说苑·权谋》改。
    11. “厹”原作“夙”,据《吕氏春秋·权勋》改。下同。
    12. “恐”字原无,据《韩非子·十过》补。
    13. “卫侯”原作“卫君”,今改之。下同。
    14. “惧”原作“怨”,据《孔丛子·抗志》改。
    15. “而”字原无,据《史记·楚世家》补。
    16. “立”字原无,据《史记·周本纪》补。
    17. “立”原作“在位”,据《史记·周本纪》改。
    18. “疾”字原无,据《韩非子·内储说下》补。
    19. “洛”原作“汾”,据《史记·六国年表》、《魏世家》改。
    20. “休”原误作“僭”,今改之。
    21. “穆公”原作“鲁君”,今改之。
    22. “侯将”二字原无,据《战国策·赵策一》补。
    23. “也”字原无,据《战国策·赵策一》补。
    24. “魏”字原无,今补之。
    25. “地”字原无,据《新序·杂事五》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