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扣械案尚有变化
1924年9月3日

▲廖仲恺谋推翻条件

▲孙文声言不受报效之假面

▲重要商业俟交械乃开市

▲各属尚未尽开市

▲孙文趁兴高唱北伐调

▲政潮又掀起大波澜

特约通信员天仁函云、扣械风潮、自二十九日签字解决后、此问题已告一大结束、但此事由范石生廖行超二人斡旋、直接与孙文协商条件、取得孙氏同意、即行与商团方面签字、事前并未征及廖仲恺之意见、廖因此大不满意、对于条件、多所指摘、且竭力为摧翻条件之运动、罢市风潮解决数日、省署未有一字之布告、此即可窥见廖氏态度之一斑矣、将来对于联防总部之立案、势必发生枝节、固在意料中也、孙文态度、则极注意于陈伯陈恭受之通电、闻主张须两陈声明原系与某国联络、危谋政府、现在觉悟、壹致拥护大元帅云云、在商团方面、则极不愿意如此立言、盖承认反抗政府、于该团十馀年来不问政治就知自卫之宗旨相违背、亦以原无反抗政府之事、绝对不能自为承认有此举动也、(另见商团军致七代表电录下)目下双方对于通电争持之点、即在于此、社会轰传条件发生波折、亦由于此、但该通电、现已撰就、共有三稿、一俟择定、即行发表矣、更闻孙文对于报效之军费、须商圈先交付二十五万、始允将军械发还、迨发还清楚、乃再交二十五万、而商团则恐交付第一批款项、万一发生变化、何以挽回、又竭力主张交款还械、同时实行、不愿有所先后、因鉴于护照既发而取销、将军械扣留、政府信用、早已丧失殆尽、故此次交款、不得不以慎重出之、然凡此种种、均为手续之事、条件本为范石生廖行超签名之本身、谅不至发生如何问题、苟有变化、范廖何以对人、而政界中相传有变化消息、多系反对和平解决者之制造空气、社会上则又以为有手握实力之范石生廖行超二人负责办理、可信不至于中变也、惟条件中商店复业、驻军即当撤退、入驻市区包围西关之豫军、现虽解严、然尚未允开返前方、须领得开拔费、始肯动员、豫军此次力主收缴商团枪械、其目的有二、一乘机抢掠、二入驻西关、今和平解决、毫无所得、心极不服、眼看此五十万元之钜款、不能不思尝一脔、大约此款收到、孙文总要分给若干于豫军、彼乃撤退、豫军之未去、亦不外金钱问题而已、所难免者、将来此款之支配、或至发生争执、亦未可定、盖滇军方面、以此次风潮、由彼等调停解决、分占较多、势所必然、其他各军、未必迁就故也、风潮解决之后、廖仲恺即步出辞职、现因履行条件中之手续、有多少波折、廖氏又以为有机可乘、或可借此推翻条件、故辞职之意、又有打消之势、但以情形推测、廖氏总不免于下台、特时间问题耳、况其共产色彩太深、此次引起绝大风潮、其主因端在于是、使廖非醉心共产、则对于商民必不采用绝对打击之手段、风潮初起、从中疏解、并不难也、一般民党中之健全份子、因此对于廖已极不满意、此尤令廖之不能不去、继任之人、现有伍朝枢邹鲁古应芬之说、据政界中人所云、呼声最高者则为伍朝枢云、另壹消息、孙文实已为廖仲恺推翻之说所动、但条件系由滇军有势力(?)签认、若一旦推翻、本无词以对范廖、虽其内幕原系扯猫尾、孙政府亦无所谓信用、但亦要讲句冠冕话、故有不受商团报效五十万、但须商团改组完妥、乃肯发还枪枝之言、(另见下段所录之报壹则)其表面上似甚慷慨、其实则商团改组、必须由省署节制、从中加以种种压抑、及泒且党徒侵入、必为商团所难堪、而条件即可推翻、更有词以没收全帮军械矣、此亦解决案忽生波折之由来也、一说则谓孙文所留军械、实已分去若干、必不能完全交回商团、故亦不能不推翻云云、但以此测孙文、犹其浅焉者耳、实则范石生廖行超之出而调停、不先求大省长同意、此其最有醋味者、且有共产进行之关系、故力谋推翻也但不知范廖肯自丢其脸否耳、又闻省城银业、及重要商业与各属墟市商店、均俟收回枪械、始宣告开业、如有反汗、誓与偕亡、必或更有激烈之对待云、又此次罢市之损失、如须报效乃得回枪枝、是彰彰在目者五十万元、而间接之损失、计停业五日、省城内外、统计在数百万以上、労动家减少收入在数十万元以上、省城商团、每人耗去八元计、亦数达十万元、以一人之专横、弄到如是田地、宁得谓之非独夫所为、但商人为争人格、虽损失亦所不计耳、又函云、廖仲恺以共产党领袖工人部长而为省长、实为孙政府实行共产之初步、(?)自扣械风潮发生后、即决定以工团农团军为对抗、商团之利器、讵因省城方面工人、各有生业、不允盲从、廖遂亲赴香山各沙、运动强徒改编为农团军、查香山各沙田、堂口甚众、各均据有一方、坐收沙费、入息不菲、今更得省长垂青、委以崇衔、锡以名号、自然乐从、为计诚得、若谓其能率队入卫、为工人省长之前驱、以与商团对垒、则尚有疑问耳、

又特约通信(梅影)函云、孙文谋夺商械、近有牺牲五十万报效军费不取、但求罢市解决、官商所订五项条件、次第实行、即肯还械、孙政府目的、志在急于解决罢市、以顾军饷收入、至如何交核、均不甚注意、商团方面、而以五十万为赎械、廿九日危急之际、慨然答允、而商团大部份于六条件尚多不满、反以政府用威逼手段、未免过辣、且吴铁城枪杀邹竞先案、(另详)尤为商界公愤、至以为此为盗贼行为、商团凑集钜款、(?)盗粮以杀戮人民、实为不值云、范石生自己因番摊赌税关系、而急谋解决、廖行超为拒樊锺秀侵入西关防线、而急谋解决、范廖均为本身利害、而广东现有五个总司令、人每呼曰(五虎将)、历史小说即樊锺秀谭延恺杨希闵许崇智刘振寰是也、此次械案经五总司令出而调停无效、尤以许崇智李福林二人面子最难过、因许李本与商团颇有历史渊源、许李不得赏面、樊师秀反对交械最力、且五总司令必争款、若五十万分配五总司令、恐不敷分派、孙文又言贮之北伐、(?)北伐军李烈钧柏文蔚等、又可染指、亦为五虎将反对、兹有两大波折问题、(甲)军人争(?)十万之款分配(乙)商团不肯筹交足五十万领械、又关于面子上问题、以五个总司令、而不敌壹军长范石生与师长廖行超、樊司令因无地盘、更不肯让步退出、而豫军连日大抢、孙文观环境交逼、且视商乡联团为其心腹之患、孙氏因有江浙风云、拟亲统大军离粤北伐之说、留一部守广东、日来忽有此孙文离粤消息、亦奇闻也、但与事实尚远、祇闻孙文自己有是言耳、(注意)大本营宣传段祺瑞南来广东、孙文离粤、段是否能离津、是明了易见之事、而孙文借北伐离粤一语、已传之甚盛矣、总之孙政府急需军械、而交械、是商团所希望、昨日商团泒百人赴黄埔起械、亦大为扫兴而返、因此佛山顺德容桂各埠罢市潮亦永解决、容桂尚在自卫、制止客军入境云、

又特别通讯云、昨卅一号、商团派遣团友百名、赴黄埔起械、至夜后尚未返省、闻商团报效军费五十万、决定先交贰十五万、俟全械领出后、续又贰十五万元、但据政界某君、现任某机关职员者、谓农团军在省署瓜分之商械四箱、彼目击开木箱时、箱内再有一层白铁、(俗称马口锡)包裹、各手枪曲尺形式其轻便细小、长枪机件甚好、连枪尾刺刀、共为一大箱、枪身之坚固、曾在北较场击射、比日本三十年或村田等式加倍率利、弹子配合七九六八、与我等原日所用一之子弹相同、观此、孙政府当不能将商械全部交回、昨因起械交涉未妥、大本营传出一种消息、谓商团报效五十万元军费、在政府虽大表歓迎、但当以报效军费与领械别为二事、报效五十万军费、是商人助些府分内事、领械若干及如何点交、自当另案办理、全部与否不必论、但求开市复业、政府与人民自有磋商之馀地云云、至所谓械潮解决、商民仍多疑虑、昨卅壹号照常开门买卖者、亦祇仅及半数、至于罢市期内、被政府军队扣留之米船、冬瓜船、咸鱼船、湾泊于大沙头、军队自行瓜分起货、自行享受、并未发还、现米埠尚未开市、银业尚无正盘、港纸早市、每百元换省毫加叁十元、晚市至加二、港纸起跌之大、常与政潮有关、各乡来往省城拖渡、以械潮解决之易、多未信心、故卅壹至九月一号均无乡渡开摆、省中局面、似未足乐观、当此械潮解决声中、江浙风云又起、广州阔人认为向外发展之唯壹机会、孙文口中北伐、唱声又高、昨因夺械壹案、许崇智李福林等人、均以粤人资格、出与商团周旋、许氏久欲利用商团以排去客军、李福林则惟利是视、与商团搭手、不外乎又欲捞回多少、但此次结果被范石生廖行超出而负责调停、许李均大丢其面子、骂孙文与商民两方面不赏脸、至范廖之出任调停、实为本身利害问题、盖范石生之赌税收入、自罢市风潮发生后、白鸽票麻雀捐、均已先后倒盘、番摊每百万馀元之赌饷、又因罢市潮而短收、范石生出而维持商械案、即维持番摊税收、廖行超则以西关是彼部防地、豫军因罢市潮奉孙文命令入驻西关、监视商团、打破廖行超西关防地的孟禄主义、不得不出面与商团周旋、简言之、借调停商械潮、而拒豫军势力侵入、豫军因无防地收入、战事又不能弄成、樊锺秀在孙文面前、大骂廖行超是无头脑光蛋、今次商人集议罢市条件、本有不承认中央纸币之一条、孙文因此、长嗟短叹、谓商民必欲倒我、我必与彼拼命、今虽敲得军费五十万、但此一度大罢市后、商乡团益不满于现政府、故孙文语大本营某要人、亦谓危机隐伏、将来政府必为商乡团联合而倒、孙又有此感觉、知大势已去去、到底必不出于壹走、故特召集胡廖等秘密会议、拟借口江浙风云紧急、亲率湘滇各出师北伐、撤消士敏土厂大本营、广东善后、责诸省长、壹说则谓孙欲借此敲卢永祥张作霖竹杠、因最近卢张均有电来粤、促孙出兵助浙、孙覆电谓械潮发生、自顾不暇、壹俟军饷有着、即亲率大军出发等语、实已预为向奉浙借款之地步、似亦未尽无因、但因此省长人选问题、又随械潮发生、胡汉民力保邹鲁上场、太子科则主张伍朝枢出马、元太两派、又来打得头破血出、实则孙文因广州环境不佳、祇欲宣传率师北伐、以窥各方面对政府态度、故拟日间正式向政务会议提出、关于省长问题、亦欲同时解决云、又近因胡许二人反脸、元老派又不免分裂、查许崇智与胡汉民、自上海密谋联袂返粤后、胡汉民对许崇智、认为祇可一时利用、到底不能合作、故胡自己之嫡派林树巍李海云等、均编入西路刘振寰部、而间接的抵制许崇智之粤军总司令招牌、近许崇浩因械潮被扣留壹案、胡汉民与廖仲恺把持壹切、许崇智以乃兄因公被押、骨肉情深、(许崇智与人谈话、每每自称为血性男儿)乃率卫队及机关枪、到大本营以武力勒胡汉民将许崇浩交保、许崇智大闹元帅府之武剧、虽未演成、胡即将许崇浩释出、翌日即告病假、移寓颐养院养疴、胡汉民又声言自后对子政务不闻问、械潮解决、政潮又起、孙政府前途、未可乐观、孙文口唱率师北伐、别有作用、有如戏棚上武脚、在府度门内大声唱、(叫叁军)、擘破咙喉、恐亦不易博得看剧人喝采也、

▲孙文叫范石生廖行超做老虎

▲又话广东有三个罪人

▲要陈廉伯承认出卖广东

▲至多不过发还三成枪枝

▲胡廖不满意范廖调停

▲以工团名义否认还械案

▲有商团后援会出现

▲广州市将闹大米荒

特约通讯员静生函云、昨范石生廖行超偕同商团代表、因解决械潮事往见孙文情形、已见昨报、兹据大本营某要人所述、当时孙文答复范等、备极咆哮、且有极可笑者、范等见孙后、对于交械一层、略有陈述、孙即怒形于色、手指范廖二人疾声言曰、你两只老虎(指范廖)及你等、(指商团代表)尚睡在梦中、我招致客军、搅到广东天镕地烂、我知到无人不骂我大炮、(确有自知之明)但你等知到那个是广东罪人吗、我今说给你听、广东有三个罪人、第壹就是我孙大炮、(微先生其谁与归)招至客军是我、糜烂广东是我、(老实不客气)我是广东第一个罪人、自不消说、第二个罪人就是魏邦平、我当时在上海召集会议、魏本担任将所部军队、集中肇庆、一面制止客军东下、一面请陈炯明下野、魏当日果能照原定计划行事、广东何至闹到如此田地、讵料魏邦平鼠首两端、使客军得长驱直进、后复屯兵河南、觊觎大位、一误再误、竟酿成江防会议之变、而客军益横、粤局不可收拾、那魏邦平非广东第二个罪人吗、(似亦有点道理)第三个罪人早那个呢、就是陈廉伯、陈廉伯与某国订立条约、将整个广东出卖、此是千真万真的、你等不信、我拿个的确凭据给你等看、陈廉伯果非将广东卖与某国、何以我叫兵舰开炮打西关、某国竟派外舰监视、使忠勇之海军、不得不被他屈服哩、(原来一山还有一山高、强中还有强中强)有凭有据、难道我冤枉陈廉伯吗、(大元帅叫陈廉伯死陈廉伯不死是为不忠那敢还说冤枉)此次商团为陈廉伯所愚、所购军械、即预备来打我、(不敢不敢)我信得商团打我、打不死的、你两只老虎就一定要先死、(指范廖)你试思粤人不打客军还打谁、你今要出来调停、我亦不管得你、但我亦有两条条件、(一)必要陈廉伯通电招认勾结某国、将广东出卖、谋危政府、今已知悔、此后誓愿永永拥护本大元帅、(二)必要先将商团改组、如何改组、则听候省署办理、此两层如能办到、我尽可将军械交还、你等动说报效五十万、试问五十万如何分配、(有人说此五十万已各军自由分配敢间大元帅确否)故我决定不要(原来如此)你等好好照我所讲去办、倘办不到、勿再来见我、见我也是没法云云、(大僵特僵)孙言时声色俱厉、范廖及各代表、均不敢置一词、回至江防司令部、范石生对各代表言曰、大元帅神经已乱、无道理可讲、诸君回去、先做一通电、交陈廉伯拍发、其馀自易商量、各代表遂唯唯而退、此昨日范石生廖行超偕同商团代表往见孙文之实在情形也、

又特约通信员(田士)函云、孙文谋骗商械、因惧商人罢市、乃伪订交械条件六项、记者欲知孙文真态度、乃赴大本营面谒某要人、据云、孙文并无取消陈廉伯通缉令之意、又谓若商民履行政府条件、最高的限度、交回三成军械与商团、作为了结、据大本营所得的消息、与省报所载大为出入、范行生以本身利害、出而调停、讵孙文既食前言、又逃往黄埔、以拒商民来见、胡汉民又称有病、避匿颐养院、范石生进府、孙胡均不得与面、(胡范二人、原有意见甚深)范昨二日忿然出对人言、谓孙文失信于商民、订立条件、失信于人、全已四日、尚无表示办法、惟俟七日期满、则遄返前方、今后置粤事于不闻不问、大有脱离孙文关系之意、

昨日省报所传、谓范部移兵郊外、实别有动作、表同情于商团、举行兵谏、昨日滇军开军事重要会议、议案中有欲不背商团调停宗旨、宁受孙氏之嫉、不结怨人民、以图在广东久居、二日范氏之种种消息一播、计续大罢市之说、又盛传早夕各街关闸戒严景象又与廿八九等日大同小异、又闻廖仲恺以工代会名义不承认发还枪弹案、通电各界电云、(衔略)昨阅报载罢市风潮、已由滇军第三军长范石生第二师长廖行超出任调停、议定六项条件、并担任发还全数枪弹、殊深骇异、夫陈廉伯陈恭受等假借商团名义、私通北洋军阀、勾结英国帝国主义者、瞒运大帮军火进口、阴谋推翻革命政府、阻止国民革命进行、其罪已无可逭、所扣留之军火、实无发还之理、至商团军平日之推残工人、固欲屈指难数、而此次之附和两陈、轶轨行动、亦应严加惩劝、以策将来、庶革命障碍于此扫除、革命事业从兹长进、若履行所订条件、于政府惩办两陈之通缉令则取销之、于两陈瞒运进口之军火则发还之、试问革命政府之威信何在、革命前途之危险何极、若此案可以容忍(?)服、则以后革命政府尚有何事可办、革命军队之纲纪又复何存、敝会等为代表全广州工人利益为拥护国民革命政府计、对于此项不允当之条件、誓不承认、邦人君子、尚祈垂鉴、广州市工人代表会叩东印、云云、观此、孙文确无意交械矣、

又特约通讯员二十函、因扣械而起之大罢市风潮、自经范石生廖行超与商团七代表签订六条件后、风潮已归于平息、讵日来所得消息、复有渐趋于险恶之势、盖商团方面、大多数以此次之调停条件系属完全屈服、与原日提出之(一)无条件发还枪械、(二)联防安全成立、(三)取销通缉团长令、三项条件、大相违反、主张否认、继续罢市、且有大骂七代表糊涂、竟然承认此亡团之条件者、惟内中一部分稳健派、则以此项条件、在商团方面虽算失败、但就政府方面形势揣测、亦可决其必不能履行、待其不能履行条件时、再行罢市、未为不可、故日来尚不致有继续罢市之事、不料政府方面、近果对于发还枪械一节、发生异议、而孙中山亦有不受报效之说、(已见昨报)则第二次之罢市风潮、或不免于实现矣、顷记者晤商团某要人、特询其商团最近所持之态度、某要人答谓、商团方面既已签订六条件在前、虽错亦不能反悔、苟政府能一一履行、自无问题、特看政府方面态度如何耳、至欲知政府最近之态度、则可于孙中山与商团代表之谈话觇之、余(某要人自称)今转述之以告君、是亦新闻之好资料也、日昨商团七代表、承范石生廖行超之约、在亚洲酒店会合、同至大本营谒见孙中山、孙氏言多火气、曾向各代表云、今日你们可算恶了、既有这两位大汉做你们的保镳、(言时用手指着范廖)又有红须绿眼的做你们的后盾、我确莫奈你们何、但是你们既有这么大的势力、何不直接去打客军、驱逐客军出境、才算好汉、我孙中山勾引客军入粤、弄到广东至这般田地、第壹名的罪魁、当然是我孙中山、第二名则当然推魏邦平了、因为我在上海时、魏向我讨了五十万元、谓去运动第一三师、我那时的计画本甚好的、系令魏统率他的旧部、出驻三水至肇庆一带、堵截客军勿使入省、事平后即以魏任总司令、讵魏毫无胆略、畏缩不前、棋差一着、遂至不可收拾、至到第三名、则要算是陈廉伯了、陈廉伯此次勾引外人、私运军械、谋倒现政府、欲将广东变做外人的殖民地、罪实在不赦、若既知悔、何不直捷爽快、向政府磋商、乃鬼鬼祟祟向壹二武人接洽、以为可以向我要挟、须知我是不怕人挟逼的、末又谓自始至终、最尽忠于我的、就是永丰舰、我死也决定死在永丰舰等语、(可与静生通信参观)言时极为愤激、对于此六条件之不满、已可概见云云、又闻广州市近日一般商民、对于政府此次之压迫商团、均愤愤不平、已有发起组织商团后援会者、兹探得其所发布之宣布书、有孙文去岁勾引外省流氓、惹起三江战祸、肇庆焚绕烧、不让杨州十日、博罗惨杀、何殊嘉定三屠、市内则白昼杀人、四郷则大队洗劫、兵匪不分、交通梗塞、横抽暴敛、苛捐而有百馀种、明卖民产、纵横竟至数十里、拉伕数万、佚作攻惠人梯、纵赌开烟、务引吾民入阱、父老早相太息、谓吾粤受祸、为立省以来所未有、孙氏现竟广集共产党徒、欲在吾粤实行共产、招纳土匪、作为农团、勾引流氓、号称工军、人民于劫焚之馀、短衣缩食、购械自保、乃孙氏竟乘机扣械、欲予共产党徒、压逼商民、既不能束手待毙、用特急起直追、以商团为前锋、以全体人民为后盾、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等语云、

又通信员(一哭)函、自政府扣留商械后、米埠早已停办米石、保险公司河面保险退保、广州全城米石、仅可敷两个星期粮食、上海米因江浙风云、米石来源又绝、且械案翻覆、商市停顿、米埠仍未开机贩货、此拾日内如无外米接济、广州闹米大风潮、将有实现、孙文日前发出禁止米石出口、附城各郷所贩连之米石、在河面被军除扣留、当时被军队拉去封禁之米船、军队有以大本营数月未发军米粮食、军队先行抢米、有枪阶级够恶、无枪阶级、于两星期后或因无食、又不得不抢、此次各商店被抢之米石、祇由大本营给回印收壹纸、内书明检去米石若干石、商人惟有注于牛皮簿、俟财政统壹后、可向大本营收款云、又云孙文事事失信于民、兹因商械一案范廖等双、订定条件、每团泒员百人到黄埔起运、距孙文避匿、不与商团会面、由早到夕、久候不得要领、各乃扫兴而返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