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澜斋遗稿

作者:洪淳穆
1862年
卷一

昔我先祖守拙斋公。尝师事同春先生。为雪先生被诬。倡率同志。抗章叫阍。竟东南分窜。而义声震于朝野。观澜高公。乃联参之一也。公与我先祖。道义丽泽之重。粗有家庭旧闻。然每以公所学未窥一斑为恨。公之来孙命麟。会稡公遗文行状。与夫当时诸贤书牍。将谋锓梓。问序于余。遂按其始末。公早受知于尤,春两先生。得闻为学之要。尤谨严于礼法。以践履笃实。作为平生立的。尤庵记公所居之斋曰。自存心处己。以至应事接物。莫不惟本之务。公之造诣精确。观于此。有可以征信矣。自径西山脚血。益无当世志。结茅邱樊。忘饥读圣贤书。时或弹琴数曲而止。悠然有出尘之想。曁于中天化旭。善类大进。公车屡有征召。终不就。何蕃。唐之名儒也。昌黎惜其礼部不荐。尚谓之川高泽卑。泽之道其亦有施。若公遭遇。不可与何蕃为俦。而永矢薖轴。足令后来兴慕者。其必以南州高士自居耶。公上尤庵谪中书。有曰诸子书。惟韩氏书。最近道理。故一尝看过。而未半即止。虽不敢喜文章。而亦恐文不博。更无施约之所。又引伊川涪州一行。做得易传事业。劝先生以发明朱集疑义。然则公之向里工夫。其以布帛菽粟宗旨于紫阳乎。余浅学也。顾何能轩轾前修。猥此托名不辞者。先世同门谊也。

上之十三年壬戌孟秋。嘉善大夫吏曹参判兼同知成均馆事原任奎章阁待教南阳洪淳穆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