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陆康侯书
作者:华夏 
本作品收录于《过宜言

其一

冬末之廾九日,为家慈陡病,半夜延医,弟魂不附体,直至今初五日才有起色。急切于十二日修斋禳祝,那当措置?百苦交心!所以林友来书,无头无绪,想老舅定已知之悉矣。

馆在江井巷,胜于空过日子。看家慈一则以惧之年,出路不成,益发淡薄,柰何?

批事求路公批折到府。不若恳嘱陆粮道批:“银巳解司。批回既失,该府不便补印。仰[1]官吏存案此照。”数字写聂君一张钞呈,托路公嘱批行府,此最上一乘也。批折似为不必,惟老舅裁酌。

闻年事廾一二宵,虹出来,当有的报也。草布不书。


其二

某归,知宅上一路福星,恭喜贺喜!岳母因忆令郎染郁伏床,各药鲜效。目今服家弟之方,稍有起色,尚未脱然可行坐耳。

家下为人逼移。初意欲借大舅一眉,粗卜数椽苟安。所以一家分寄。只昙儿出家一节,令妹不肯,今亦带至宅上。前某归,知老舅尚在可否?则家产未可轻搬。单留弟一人宿家躬爨[2],以不能善煮,学范文正公划粥[3]故事,茍且度日。

徐美缘其叔死,前往承继,陡得田产,可四百金,不能再来作仆。是以弟独自管家。诚恐盗贼正多,万有疏虞,丝毫皆老舅所惠之脂膏也,何忍轻弃?意欲接令妹暂归,柰宅上今日似不可少此一人,况岳母又在床褥。弟安能使老舅母即归?仍返令妹寒舍也?语云:“富贵不离故乡。”又云:“锦衣归故里。”老舅高明,自然念及。只可怜弟若丧家之狗,柰何!柰何!

弟自正月闲以令妹之病过苦过劳;二月又为舍侄考试,东奔西走,费尽心计。目下上病胃腕[4],下病浊淋[5],一字不可入目。昨廾八日应本府考试,倩友帮扶,自己竟不能成篇,不知与选不与选?傥侥幸得一名,又调往绍兴,在三月半会齐。此身此心,岂能夺得大物?忧苦亦自知耳。

宁波米甚贵,而喜有雨,只苦太多。府考童生压死十馀人。弟因病不能挨挤,随势跌倒,失去木屐红鞋,苦可知矣。

陈处旧年赁价尚少一两,向以借老舅之说权词应之。今逼迫甚紧,且身到湖州水次,万一相晤,乞挪与之。弟蒙惠其四金,岂敢得陇望蜀?然事出无柰,时尝破格相亮,故敢尔尔。

考卷无一篇在家,容印来。四舅诞辰,初拟寄诗扇一柄奉祝,柰贱体不堪构思,统容驾旋面罄,并将花红取去。弟到绍兴,或候案多日,遇老舅水次已归驾,一叶舟过省问候,亦未可知也。


其三

大舅不知何日归省?一番虚惊,即时超散,真岳父母阖门洪福也!

弟在绍兴时,为四舅令爱完姑卜一真婿,不虞其竟为入学首名!此虽完姑自己命运,亦二位老舅天作之好也。坦郎姓闻,名珙,字年玉。其尊翁讳弦,字恭武。坦郎温柔朴让,恂恂君子。与完姑女貌郎才,天生一对;与四舅真真翁婿也。

弟初意欲请大舅之命而为之,柰令妹再三作主摧速,遂奉岳母许可,才敢斗胆做媒者。乃敝盟弟名闻玮者,又与坦君同祖兄弟也。弟再三议定:四舅不责聘;亲翁同令坦不敢望装资;实素风一团意气相与处。

所以十六日过约,而襕衫[6]等项,仲秋二位老舅色色美且送去矣。所少者黄罗道袍一件及纱鞋袜耳。弟已订四舅补来。虽然多费,是亦欢喜破财,又兼成全婚姻大事,亮不罪弟轻举妄动也。

首名入场七月闲,弟陪坦君拜见岳翁伯翁。翩翩廾一岁之美少年,万口称贤。不知四舅如何作东,使弟大嚼也?令妹自称大媒,又到宅思量白得媒钱,柰何!柰何!

馀不尽,便达[7]


  1. 仰:旧时公文用语,表示上级命令下级。
  2. 躬爨:亲自烧火煮饭。
  3. 划粥:典故,指北宋范仲淹(谥文正)少年贫困时,将一锅粥划分为四块,分两餐食用。形容生活极度清苦俭朴。
  4. 胃腕:“腕”应为“脘”之误。胃脘指胃部。
  5. 浊淋:指小便混浊、淋沥不尽的病症。
  6. 襕衫:明代生员(秀才)的服饰。
  7. 便达:书信结尾套语,意为“(其馀的话)就(让送信人)顺便转达了”或“(其馀的话)就不多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