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许廷慎书
作者:方孝孺 
本作品收录于《古文评注
孝孺希古,别号正学建文间靖难兵起抗,节不屈被害。

    往在京师,士人从上来者,[1]多能诵足下歌诗,固已窥见胸中之一二。[2]临海[3]林左民张廷壁二子,问足下言行滋详。二子自负为奇士,[4]至说足下,辄弛然自愧以为莫及也。[5]然后益信所窥之不妄。[6]近在王修德所,得所录文章数篇,及手书,深欲读之,会仆家难作,[7]未果寓目,辄引去。[8]重入京师,道途所行千馀里,恒往来于怀。[9]及到此,获《岁寒事记》于友人家,[10]览数行而大惊喜,命意持论,卓卓不苟,非流俗人所敢望也。何足下取于天之厚至是耶![11]斯文世以为细事,然最似为天所靳惜。[12]其赋于人也,铢施两较,不肯多与;得之稍多者,便若为所记忆,时时迫蹙督责,不使有斯须佚乐意。此理绝不可晓,岂其可重者,果在此耶!不然,何独忌此而悦彼耶![13]如仆自揣百无所有,以粗识数字,大为所困。当危忧兢悚时,自誓欲以所能归诸造物,甘为庸人而不可得。足下幸安适无所苦,而骎骎焉欲抉发奇秘,以与造化争也。[14]然其取忌,亦太甚矣!得微亦蹈其所忌乎!仆虽为斯文喜,然窃以为非计之得也。[15]虽然,君子顾于道如何耳,宁论利害哉![16]自古奇人伟士,不屈折于忧患,则不足以成其学;载籍所该,大半皆不得意者之辞也,然后世卒光明崇大,又安知忌之于一时者,非所以为无穷之幸;而悦于俄顷者,非甚弃之耶![17]此可为足下道,聊以发笑,且自解耳。[18]左民多称王微仲之贤,恨无由见。适见其弟晃仲[19]亦雅士。当是吾辈之秀,大不凡也。仆侍祖母故来此,其详有所难言。[20]


    注释

    1. 《古文评注》:濠,音薄,水名。濠州在凤阳府。
    2. 《古文评注》:得其大略犹未尽悉其详为一层
    3. 《古文评注》:浙江台州府临海县
    4. 《古文评注》:滋益也赞二子一句妙语云不知其人视其友二子奇则延慎非寻常士可知
    5. 《古文评注》:弛音矢不自满足之意
    6. 《古文评注》:所闻益真虽未亲见然合之从前所窥已不为虚为一层
    7. 《古文评注》:难去声
    8. 《古文评注》:极饥渴之私却故作一跌惜其当面错过为层
    9. 《古文评注》:特虚叙一笔文势屈曲之极
    10. 《古文评注》:是许公著作
    11. 《古文评注》:至此乃信所得之是实而知向者之非诬以结前无数向慕之诚为一层而以取天下之厚开下半篇文字
    12. 《古文评注》:靳音近
    13. 《古文评注》:此段只悬空说天之忌才大概如此然自是实话
    14. 《古文评注》:骎音侵马进步不绝也抉音决剔也
    15. 《古文评注》:故作一折宕出下文正意
    16. 《古文评注》:此方是正笔
    17. 《古文评注》:将忌此悦彼作一段收拾
    18. 《古文评注》:本是为廷慎致勉却将自已夹说
    19. 《古文评注》:晃音光
    20. 《古文评注》:笔不尽意作得绝妙

    《古文评注》:【评】过高候曰:造物忌才,然非才之至奇者,亦或肯少宽假之。廷慎之文,足为造物忌,其才之奇可知。然有道焉,忌虽深而道可信,虽是为廷慎慰藉,一半却是先生自己不得意之词。故一篇中往往夹写,而结云其详有所难言,看含蓄处,有多少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