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三 皇极经世书 卷十四

  钦定四库全书
  皇极经世书卷十四    宋 卲雍撰
  观物外篇下
  太极一也不动生二二则神也神生数数生象象生器太极不动性也发则神神则数数则象象则器器之变复归于神也
  心为太极又曰道为太极
  太极道之极也太𤣥道之𤣥也太素色之本也太一数之始也太初事之初也其成功则一也
  元有二有生天地之始太极也有万物之中各有始者生之本也
  万物各有太极两仪四象八卦之次亦有古今之象阴阳分而生二仪二仪交而生四象四象交而生八卦八卦交而生万物故二仪生天地之类四象定天地之体四象生八卦之类八卦定日月之体八卦生万物之类重卦定万物之体类者生之序也体者象之交也推类者必本乎生观体者必由乎象生则未来而逆推象则既成而顺观是故日月一类也同出而异处也异处而同象也推此以往物焉逃哉
  天变时而地应物时则阴变而阳应物则阳变而阴应故时可逆知物必顺成是以阳迎而阴随阴逆而阳顺本一气也生则为阳消则为阴故二者一而已矣六者三而已矣八者四而已矣是以言天而不言地言君而不言臣言父而不言子言夫而不言妇也然天得地而万物生君得臣而万化行父得子夫得妇而家道成故有一则有二有二则有四有三则有六有四则有八语其体则天分而为地地分而为万物而道不可分也其终则万物归地地归天天归道是以君子贵道也一阴一阳之谓道道无声无形不可得而见者也故假道路之道而为名人之有行必由乎道一阴一阳天地之道也物由是而生由是而成者也
  阳者道之用阴者道之体阳用阴阴用阳以阳为用则尊阴以阴为用则尊阳也阴几于道故以况道也阳尊而神尊故役物神故藏用是以道生天地万物而不自见也万物亦取法乎道也
  阴对阳为二然阳来则生阳去则死天地万物生死主于阳则归之于一也
  自下而上谓之升自上而下谓之降升者生也降者消也故阳生于下而阴生于上是以万物皆反生阴生阳阳生阴阴复生阳阳复生阴是以循环而无穷也性非体不成体非性不生阳以阴为体阴以阳为性动者性也静者体也在天则阳动而阴静在地则阳静而阴动性得体而静体随性而动是以阳舒而阴疾也更详之
  阳不能独立必得阴而后立故阳以阴为基阴不能自见必待阳而后见故阴以阳为唱阳知其始而享其成阴效其法而终其用
  阳能知而阴不能知阳能见而阴不能见也能知能见者为有故阳性有而阴性无也阳有所不遍而阴无所不遍也阳有去而阴常居也无不遍而常居者为实故阳体虚而阴体实也
  阳之类圆成形则方阴之类方成形则圆
  阴事太半葢阳一而阴二也
  阳主辟而出阴主翕而入
  春阳得权故多旱秋阴得权故多雨
  冬至之子中阴之极春分之卯中阳之中夏至之午中阳之极秋分之酉中阴之中凡三百六十中分之则一百八十此二至二分相去之数也
  二至相去东西之度凡一百八十南北之度凡六十冬至之后为呼夏至之后为吸此天地一岁之呼吸也朔易以阳气自北方而生至北方而尽谓变易循环也东赤南白西黄北黑此正色也验之于晓午暮夜之时可见之矣
  天地之气运北而南则治南而北则乱乱久则复北而南矣天道人事皆然推之历代可见消长之理也天地之本其起于中乎是以乾坤屡变而不离乎中人居天地之中心居人之中日中则盛月中则盈故君子贵中也
  生者性天也成者形地也
  得天气者动得地气者静
  天以气为主体为次地以体为主气为次在天在地者亦如之
  天主用地主体圣人主用百姓主体故日用而不知显诸仁者天地生万物之功则人可得而见也所以造万物则人不可得而见是藏诸用也
  或问显诸仁藏诸用曰若日月之照临四时之成岁是显诸仁也其度数之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是藏诸用也天之象类则可得而推如其神用则不可得而测也天以理尽而不可以形尽浑天之术以形尽天可乎倚葢之说昆仑四垂而为海推之理则不然夫地直方而静岂得如圆动之天乎
  天圆而地方天南高而北下是以望之如倚葢焉地东南下西北高是以东南多水西北多山也天覆地地载天天地相函故天上有地地上有天
  天之阳在南故日处之地刚在北故山处之所以地高西北天高东南也
  天之阳在南而阴在北地之阴在南而阳在北人之阳在上而阴在下既交则阳下而阴上
  极南大暑极北大寒故南融而北结万物之死地也夏则日随斗而北冬则日随斗而南故天地交而寒暑和寒暑和而物乃生也
  天浑浑于上而不可测也故观斗数以占天也斗之所建天之行也魁建子杓建寅星以寅为昼也斗有七星是以昼不过乎七分也更详之
  天行所以为昼夜日行所以为寒暑夏浅冬深天地之交也左旋右行天日之交也
  日朝在东夕在西随天之行也夏在北冬在南随天之交也天一周而超一星应日之行也春酉正夏午正秋卯正冬子正应日之交也
  冬至之月所行如夏至之日夏至之月所行如冬至之日
  阳主舒长阴主惨急日入盈度阴从于阳日入缩度阳从于阴
  日行阳度则盈行阴度则缩賔主之道也月去日则明生而迟近日则魄生而疾君臣之道也
  日以迟为进月以疾为退日月一㑹而加半日减半日是以为閠馀也日一大运而进六日月一大运而退六日是以为閠差也
  一岁之閠六阴六阳三年三十六日故三年一閠五年六十日故五年再閠
  尧典期三百六旬有六日夫日之馀盈也六则月之馀缩也亦六若去日月之馀十二则有三百五十四乃日行之数以十二除之则得二十九日
  阳消则生阴故日下而月西出也阴盛则敌阳故日望而月东出也天为父日为子故天左旋日右行日为夫月为妇故日东出月西生也
  日月之相食数之交也日望月则月食月掩日则日食犹水火之相克也是以君子用智小人用力
  月体本黑受日之光故白
  日入地中构精之象也
  日随天而转月随日而行星随月而见故星法月月法日日法天天半明半晦半盈半缩月半盈半亏星半动半静阴阳之义也天昼夜常见日见于昼月见于夜而半不见星半见于夜贵贱之等也
  月昼可见也故为阳中之阴星夜可见也故为阴中之阳
  阳中有阴阴中有阳天之道也阳中之阳日也暑之道也阳中之阴月也以其阳之类故能见于昼阴中之阳星也所以见于夜阴中之阴辰也天壤也
  辰𢾗十二日月交㑹谓之辰辰天之体也天之体无物之气也
  辰至日为生日至辰为用葢顺为生而逆为用也星为日馀辰为月馀
  星之至微如尘沙者陨而为堆阜
  天奇而地耦是以占天文者观星而已察地理者观山水而已观星而天体见矣观山水而地体见矣天体容物地体负物是故体几于道也
  日月星辰共为天水火土石共为地耳目鼻口共为首髓血筋骨共为身此乃五之数也
  天有五辰日月星辰与天而为五地有五行金木水火与土而为五五行之木万物之类也五行之金出乎石也故水火土石不及金木金木生其间也
  阳中阳日也阳中阴月也阴中阳星也阴中阴辰也柔中柔水也柔中刚火也刚中柔土也刚中刚石也夫四象在错综而用之日月天之阴阳水火地之阴阳星辰天之刚柔土石地之刚柔
  天之阳在东南日月居之地之阴在西北火石处之天以刚为德故柔者不见地以柔为体故刚者不主是以震天之阴也巽地之阳也
  地阴也有阳而阴效之故至阴者辰也至阳者日也皆在乎天而地则水火而已是以地上皆有质之物阴伏阳而形质生阳伏阴而性情生是以阳生阴阴生阳阳克阴阴克阳阳之不可伏者不见于地阴之不可克者不见于天伏阳之少者其体必柔是以畏阳而为阳所用伏阳之多者其体必刚是以御阳而为阴所用故水火动而随阳土石静而随阴也一说云阴效阳而能伏是以辰在天而地之四物皆有所欠也
  阳生阴故水先成阴生阳故火后成阴阳相生也体性相湏也是以阳去则阴竭阴尽则阳灭
  火以性为主体次之水以体为主性次之
  天火无体之火也地火有体之火也
  火无体因物以为体金石之火烈于草木之火者因物而然也
  火生于无水生于有
  海潮者地之喘息也所以应月者从其类也
  灯之明暗之境日月之象也
  水者火之地火者水之气黒者白之地寒者暑之地月者日之影也情者性之影也阴者阳之影鬼者人之影也
  明则有日月幽则有鬼神
  鬼神者无形而有用其情状可得而知也于用则可见之矣若人之耳目鼻口手足草木之枝叶华实颜色皆鬼神之所为也福善祸淫主之者谁耶聪明正直有之者谁邪不疾而速不行而至任之者谁邪皆鬼神之情状也
  天地之心者生万物之本也天地之情者情状也与鬼神之情状同
  以天地生万物则以万物为万物以道生天地则天地亦万物也
  天地生万物圣人生万民
  生生长类天地成功别生分类圣人成能
  动物自首生植物自根生自首生命在首自根生命在根
  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故变之与应常反对也有变则必有应也故变于内者应于外变于外者应于内变于下者应于上变于上者应于下也天变而日应之故变者从天而应者法日也是以日纪乎星月㑹于辰水生于土火潜于石飞者栖木走者依草心肺之相联肝胆之相属无它变应之道也
  阳交于阴而生蹄角之类也刚交于柔而生根荄之类也阴交于阳而生羽翼之类也柔交于刚而生枝干之类也天交于地地交于天故有羽而走者足而腾者草中有木木中有草也各以类而推之则生物之类不过是矣走者便于下飞者利于上从其类也水之物无异乎陆之物各有寒热之性大较则陆为阳中之阴而水为阴中之阳
  陆中之物水中必具者犹影象也陆多走水多飞者交也是故巨于陆者必细于水巨于水者必细于陆也水之族以阴为主阳次之陆之类以阳为主阴次之故水类出水则死风类入水则死然有出入之类者龟蟹鹅凫之类是也
  鱼在于水则生离则死交与不交之谓也
  鱼者水之族也虫者风之族也
  风类水类小大相反
  在水者不瞑在风者瞑走之类上睫接下飞之类下睫接上类使之然也
  在水而鳞鬛飞之类也龟獭之类走之类也
  飞之类喜风而敏于飞上走之类喜土而利于走下飞之走鸡凫之类是也走之飞龙马之属是也
  马牛皆阴类细分之则马为阳而牛为阴
  鹰雕之类食生而鸡凫之类不专食生虎豹之类食生而猫犬之类食生又食榖以类推之从可知矣
  虎豹之毛犹草也鹰鹯之羽犹木也
  草伏之兽毛如草之茎林栖之鸟羽如林之叶类使之然也
  禽虫之卵果榖之类也榖之类多子虫之类亦然蚕之类今岁蛾而子来岁则子而蚕芜菁之类今岁根而苖来岁则苖而子
  木者星之子是以果实象也
  木之支干土石之所成所以不易叶花水火之所盛故变而易也
  叶阴也华实阳也枝叶耎而根干坚也
  木之坚非雷不能震草之柔非露不能润
  草类之细入于坤
  水之木珊瑚之类是也石之花监法之类是也
  龙能大能小然亦有制之者受制于阴阳之气得时则能变化变变则不能也
  有一日之物有一月之物有一时之物有一岁之物有十岁之物至于百千万皆有之天地亦物也亦有数焉雀三年之物马三十年之物凡飞走之物皆可以数推人百有二十年之物
  人为万物之灵寄类于走走阴也故百有二十
  人寓形于走类何也走类者地之长子也
  动者体横植者体纵人宜横而反纵也
  人之骨巨而体繁木之干巨而叶繁应天地之数也飞者有翅走者有趾人之两手翅也两足趾也
  飞者食木走者食草人皆兼之而又食飞走也故最贵于万物也
  天六地四天以气为质而以神为神地以质为质而以气为神唯人兼乎万物而为万物之灵如禽兽之声以其类而各能得其一无所不能者人也推之他事亦莫不然唯人得天地日月交之用他类则不能也人之生真可谓之贵矣天地与其贵而不自贵是悖天地之理不祥莫大焉
  天有四时地有四方人有四支是以指节可以观天掌文可以察地天地之理具乎指掌矣可不贵之哉人之四支各有脉也一脉三部一部三候以应天数也身地也本乎静所以能动者气血使之然也
  水在人之身为血土在人之身为肉
  日为心月为胆星为脾辰为肾藏也石为肺土为肝火为胃水为膀胱府也
  天地并行则藏府配四藏天也四府地也
  藏者天行也府者地行也天地并行则配为八卦体必交而后生故阳与刚交而生心肺阳与柔交而生肝胆柔与阴交而生肾与膀胱刚与阴交而生脾胃心生目胆生耳脾生鼻肾生口肺生骨肝生肉胃生体膀胱生血故干为心兊为脾离为胆震为肾坤为血艮为肉坎为髓巽为骨泰为目中孚为鼻既济为耳頥为口大过为肺未济为胃小过为肝否为膀胱
  天地有八象人有十六象何也合天地而生人合父母而生子故有十六象也
  心居肺胆居肝何也言性者必归之天言体者必归之地地中有天石中有火是以心胆象之也
  心胆之倒悬何也草木者地之本体也人与草木反生是以倒悬也
  口目横而鼻耳纵何也体必交也故动者宜纵而反横植者宜横而反纵皆交也
  目口凸而耳鼻窍窍者受臭嗅气物或不能闭之凸者视色别味物则能闭之也四者虽象于一而各备其四矣
  鼻之气目见之口之言耳闻之以类应也
  胆与肾同阴心与脾同阳心主目脾主鼻
  素问肺主皮毛心脉脾肉肝箸肾骨上而下外而内也心血肾骨交法也交即用也
  心藏神肾藏精脾藏魂胆藏魄胃受物而化之传气于肺𫝊血于肝而𫝊水榖于脬肠矣
  神者人之主将寐在脾熟寐在肾将寤在胆又言在肝正寤在心
  天之神栖乎日人之神栖乎目人之神寤则栖心寐则栖肾所以象天此昼夜之道也
  天地之大寤在夏人之神则存于心
  神统于心气统于肾行统于首形气交而神主乎其中三才之道也
  气一而已主之者干也神亦一而已乘气而变化能出入于有无死生之间无方而不测者也
  潜天潜地不行而至不为阴阳所摄者神也出入有无死生者道也神无所在无所不在至人与他心通者以其本于一也道与一神之强名也以神为神者至言也所以造物者神也神不死所更者四时也所以造人者神人也神亦不死假如一木结实而种之又成是木而结是实木非旧木也此木之神不二也此实生生之理也造物一作造万物神人一无人字
  气者神之宅也体者气之宅也
  形可分神不可分
  精气为物形也游魂为变神也又曰精气为物体也游魂为变用也
  气形盛则魂魄盛气形衰则魂魄亦从而衰矣魂随气而变魄随形而止故形在则魄存形化则魄散见气变而形化
  人得中和之气则刚柔均阳多则偏刚阴多则偏柔气则养性性则乘气故气存则性存性动则气动也神无方而性有质
  有形则有体有性则有用
  心性而胆情阳性而阴情性神而情鬼
  发于性则见于情发于情则见于色以类而应也天使我有是之谓命命之在我之谓性性之在物之谓理
  理穷而后知性性尽而后知命知而后至
  人之类备乎万物之性
  人之贵兼乎万类自重而得其贵所以能用万类已配天地谓之人唯仁者其可谓之人矣
  人之神则天地之神人之自欺所以欺天地可不慎哉人之精神贵藏而用之苟炫于外则鲜有不败者如利刃物来则剸之若恃刃之利而求割乎物则刃与物俱伤矣
  精义入神以致用也不精义则不能入神不能入神则不能致用也
  无思无为者神妙致一之地也所谓一以贯之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宻
  心一而不分则能应万变此君子所以虚心而不动也人心当如止水则定定则静静则明
  任我则情情则蔽蔽则昏矣因物则性性则神神则明矣
  以物观物性也以我观物情也性公而明情偏而暗诚者主性之具无端无方者也
  资性得之天也学问得之人也资性由内出者也学问由外入者也自诚明性也自明诚学也
  至理之学非至诚则不至物理之学或有所不通不可以强通虽通则有我有我则失理而入于术矣
  言发于真诚则心不劳而逸久久而信之作伪任数一时或可以欺人持久必败
  天地日月悠久而已故人当存乎逺不可见其近智数或能施于一朝葢有时而穷惟至诚与天地同久天地无则至诚可息茍天地不能无则至诚亦不息也为学养心患在不由直道去利欲由直道任至诚则无所不通天地之道直而已当以求之若用智数由迳以求之是屈天地而徇人欲也不亦难乎
  人必内重内重则外轻茍内轻必外重好利好名无所不至
  义重则内重利重则外重
  凡处失在得之先则得亦不喜若处得在失之先则失难处矣必至于陨获
  天下之事皆以道致之则休戚不能至矣
  事无大小皆有道在其间能安分则谓之道不能安分谓之非道
  人之为道当至于鬼神不能窥处是为至矣
  凡人之善恶形于言发于行人始得而知之但萌诸心发于虑鬼神已得而知之矣此君子所以慎独也又云思虑一萌鬼神得而知之矣故君子不可不慎独
  人之畏鬼亦犹鬼之畏人人积善而阳多鬼益畏之矣积恶而阴多鬼弗畏之矣大人者与鬼神合其吉凶夫何畏之有
  循理则为常理之外则为异矣
  能循天理动者造化在我也
  天下言读书者不少能读书者少若得天理真乐何书不可读何坚不可破何理不可精
  得天理者不独润身亦能润心不独润心至于性命亦润
  君子之学以润身为本其治人应物皆馀事也
  一国一家一身皆同能处一身则能处一家能处一家则能处一国能处一国则能处天下心为身本身为家本家为国本国为天下本心能运身茍心所不欲身能行乎
  君子处𤱶亩则行𤱶亩之事居庙堂则行庙堂之事故无入不自得
  变从时而便天下之事不失礼之大经变从时而顺天下之理不失义之大权者君子之道也
  敛天下之智为智敛天下之善为善则广矣自用则小人患乎自满满则止也故禹不自满假所以为贤虽学亦当常若不足不可临深以为高也
  人必有德器然后喜怒皆不妄为卿相为匹夫以至学问高天下亦若无有也
  无徳者责人怨人易满满则止也
  人贵有徳小人有才者有之矣故才不可恃徳不可无经纶天地之谓才逺举必至之谓志并包含容之谓量剸割者才力也明辨者智识也寛𢎞者德器也三者不可阙一
  人茍用心必有所得独有多寡之异智识之有深浅也又云凡人用心者必有所得只是有多寡
  事必量力量力故能久
  圣人利物而无我
  易地而处则无我也
  不我物则能物物
  以物喜物以物悲物此发而中节也
  人智强则物智弱
  夫弓固有强弱然一弓二人张之则有力者以为弓弱无力者以为弓强故有力者不以己之力有馀而以为弓弱无力者不以己之力不足而以为弓强何不思之甚也一弓非有强弱者二人之力强弱不同也今有食一杯在前二人大馁而见之若相譲则均得食矣相夺则争非徒争之而已或不得其食矣此二者皆人之情也知之者鲜知此则天下之事皆如是也
  金须百链然后精人亦如此
  今有人登两台两台皆等则不见其高一台高然后知其卑下者也
  室中造车天下可行轨辙合故也茍顺义理合人情日月所照皆可行也
  所行之路不可不寛寛则少碍
  能医人能医之疾不得谓之良医医人之所不能医者天下之良医也能处人所不能处之事则能为人所不能为之事也
  良药不可以离手善言不可以离口
  大羮可和𤣥酒可漓则是造化亦可和可漓也
  自然而然者天也唯圣人能索之效法者人也若时行时止虽人也亦天也
  人谋人也鬼谋天也天人同谋而皆可则事成而吉也事无巨细皆有天人之理脩身人也遇不遇天也得失不动心所以顺天也行险侥幸是逆天也求之者人也得之与否天也得失不动心所以顺天也强取必得是逆天理也逆天理者患祸必至
  天之孽十之一犹可违人之孽十之九不可逭
  天道之变王道之权也
  为治之道必通其变不可以胶柱犹春之时不可行冬之令也
  用兵之道必待人民富仓廪实府库充兵强名正天时顺地利得然后可举
  天时地理人事三者知之不易
  学以人事为大今之经典古之人事也
  学不际天人不足以谓之学
  学不至于乐不可谓之学
  记问之学未足以为事业
  凡人为学失于自主张太过
  学在不止故王通云没身而已








  皇极经世书卷十四
<子部,术数类,数学之属,皇极经世索隐>
  钦定四库全书     子部七
  提要         术数类一数学之属皇极经世索隠二卷
  臣等谨案皇极经世索隠二卷宋张行成撰行成字文饶一作子饶临卭人始末不甚可考其进所著易说七种表称自成都府路提辖司干办公事丐祠而归玉海称乾道二年六月以行成进易可采除直徽猷阁汪应辰玉山集有论邓深按知潼川府张行成状殆由直阁出守欤此编即所进七书之一朱彝尊经义考注云未见今见永乐大典中者别载序文总要及机要二图而所解观物诸篇乃散缀于邵伯温解各段之下盖割裂分附殊失其旧今摘录叙次以还其原第遂复为完书邵子数学源出陈搏于羲文周孔之易理截然异途故尝以其术授程子而程子不受朱子亦称为易外别传非専门研究其说者不能得其端绪儒者或引其书以解易或引易以解其书适以相淆不足以相发明也行成于邵子之学用力颇深以伯温之解于象数未详复为推衍其意义故曰索隠于邵子一家之言亦可谓有所发挥矣宋史艺文志作一卷考行成进书原表自称二卷宋史显为字误今以原表为据釐为二卷云乾隆四十六年九月恭校上
  总纂官纪昀陆锡熊孙士毅
  总 校 官陆 费 墀





  张行成皇极经世索隐原序
  先天者伏羲之易也后天者文王之易也太元者子云之易后天之匹也皇极经世者康节之易先天之嗣也观物篇立言广大措意精微如繋辞然稽之以理既无不通参之以数亦无不合经世之数元㑹运世主之天而地也观物之数声音律吕主之地而物也夫天之运行有一十二万九千六百之年地之生化有一十三万八千二百四十之物物之动植有一十二万二千八百八十之数先生之书不过万一千六百馀言而天地之物之象之数之理否泰消长损益因革其间罔不包罗自六经以来诸子百家之作原道析理未有如此之简要也先生之子尝为叙述而象数未详辄索其隐以俟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