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錬抄/第四 中华文库
百炼抄
冷泉院二年 〈安和二〉
圆融院十五年 〈天禄三 天延三 贞元二 天元五 永观二〉
华山院二年 〈宽和二〉
一条院廿五年 〈永延二 永祚元 正历五 长德四 长保五 宽弘八〉
三条院五年 〈长和五〉
后一条院廿年 〈宽仁四 治安三 万寿四 长元九〉
后朱雀院九年 〈长历三 长久四 宽德二〉
后冷泉院廿三年 〈永承七 天喜五 康平七 治历四〉
冷泉天皇
冷泉天皇〈讳宪平〉
二年
村上天皇第二子。母皇后安子。右大臣师辅女也。”
康保四年五月廿五日践祚。六月廿七日以左大臣实赖为关白。九月一日立守平亲王为皇太子。九岁。帝同母弟。
十一月十一日即位于紫宸殿。〈十八。〉此殿即位始也。
安和二年〈康保五 八 十三改元。依即位也。〉
元年十月八日。自丽景殿迁御清凉殿。先帝于此殿昇霞。今敬燕寝遗迹改土木也。改替板敷。先例坏改。随俭约之仪。
二年二月七日。右大臣家人与中纳言兼家々人斗乱。彼是家人被杀害。
○三月十三日。大纳言在衡卿于粟田山庄设尚齿会。希代胜事也。
○廿六日。左大臣源高明坐事左迁太宰权帅。依左马助满仲等密告也。中务少辅橘敏延。右兵卫佐连同配流。依谋反也。
○四月一日。权帅西宫家烧亡。
○三日。仰五畿七道。追讨谋反之党类。
○八月十三日。让位于皇太弟。
○十六日。太上皇迁御冷泉院。
○九月廿四日。黄牛入外记厅。经结政所。即登南筑垣上。东行落出去毕。可谓奇异。
圆融天皇
圆融天皇〈讳守平〉 十五年
村上天皇第五子。母同冷泉院。
安和二年八月十三日受禅。是日。立师贞亲王为皇太子。〈二岁。〉九月廿三日即位。〈十一。〉
天禄三年〈安和三 三 廿五改元。依即位也。〉
元年四月三日。冷泉院烧亡。太上皇御朱雀院。
○廿日。天台惣持院烧亡。
○五月十八日。摄政太政大臣实赖薨。七十一。
○廿日。以右大臣伊尹为摄政。
二年四月廿五日。天台座主良源供养惣持院。参议兼通已下参向。
三年正月三日。帝元服。十四。
○四月廿日。太宰员外帅源高明归京。
○十月廿日。诸卿定申大宰府言上高丽国牒送事。宰府可赐封苻者。
○十一月一日。太政大臣伊尹薨。四十九。
○廿六日。天子始览奏书。
○廿七日。权中纳言兼通任内大臣。为关白。 天延三年天禄四十二廿改元。依天变也。元年二月廿七日。药师寺烧亡。
○三月十三日。北野天神宫烧亡。
○四月廿五日。有搜盗事。去夜。强盗围源满仲家放火之故也。 二年六月十六日。右少将义孝卒。异香满室。显往生之瑞相。
◎今年。天下有疱疮之患。
三年二月廿八日。武德殿烧亡。
○四月一日。南殿母屋柱吠如牛。
○六月十五日。公家始自今年被献东游走马等祇园社。依去年疱疮时御愿也。
○廿三日。彗星见寅卯方。
○七月一日。日蚀皆亏。如墨无光。众星尽见。
○八月十三日。左大臣兼明自祈龟山求水。々即涌出。
天延三年〈天禄四 十二 廿改元。依天变也。〉
元年二月廿七日。药师寺烧亡。
○三月十三日。北野天神宫烧亡。
○四月廿五日。有搜盗事。去夜。强盗围源满仲家放火之故也。
二年六月十六日。右少将义孝卒。异香满室。显往生之瑞相。
◎今年。天下有疱疮之患。
三年二月廿八日。武德殿烧亡。
○四月一日。南殿母屋柱吠如牛。
○六月十五日。公家始自今年被献东游走马等祇园社。依去年疱疮时御愿也。
○廿三日。彗星见寅卯方。
○七月一日。日蚀皆亏。如墨无光。众星尽见。
○八月十三日。左大臣兼明自祈龟山求水。々即涌出。
贞元二年 〈天延四 七 十三改元。依去年七月一日日蚀皆亏也。〉
元年五月十一日。内里烧亡。馀焰不出中重。天皇御职曹司。七月廿六日。迁御堀川院。
○六月十八日。大地震。其响如雷。宫城诸司已下所々人家多颠倒。埋死者多。今日以后。每日地震数度。凡近日怪异频示。天下不静。
二年二月廿四日。彗星见。
○三月廿六日。行幸太政大臣闲院第。赋诗奏乐。
○四月廿一日。以左大臣源兼明为亲王。叙二品。任中务卿。号御子左。
○七月廿九日。天皇自堀川院。迁幸新造内里。
○十月十一日。左大臣赖忠为关白。是太政大臣辞退替也。十一日。大纳言兼家止右大将。迁任治部卿。
天元五年〈贞元三 四 十五改元。依灾变也。〉
元年七月廿三日。雷落右近阵。
○八月十六日。于承香殿有御游兴。延喜昌泰以后久绝。
二年三月廿七日。行幸石清水宫。
三年后三月十六日。近江国俘囚等群参阳明门。愁申阿阇梨念禅弟子乱行。俘囚参期有限。任意入京。非无其罪。可皈本国之由被仰了。
○五月十八日。春兴冝阳两殿前虹立。又左大臣家已下人宅十六间。同有此事。
○七月九日。大风暴雨。罗城门及诸门诸司等颠倒。
○十五日。夜。大雨洪水。东西南方如大河。
○九月三日。延历寺座主良源供养根本中堂。
○十月一日。供养天台文殊楼。
○十日。行幸贺茂社。
○十一月廿二日。内里烧亡。天皇御职曹司。
○十二月廿一日。迁官厅。
四年二月九日。釆女司炎上。
○廿日。行幸平野社。去年十二月以后。御官曹司。
○七月七日。天皇自官厅迁御四条后院。太政大臣以私家造进。为后院也。
○九月四日。藏人式部少丞贞孝候殿上之间。为鬼被杀。
○十月廿七日。迁幸新造内里。去九月。迁御职曹司。
五年二月十九日。皇太子元服。
○八月廿日。乾风吹来。谈天门颠倒。
○十一月十七日。内里烧亡。天皇御职曹司。十二月。迁御堀川殿。或记云。炎上之间。累代御物多纷失。牙御笏。紫檀御胁息。玄上等也。
◎今月。天台僧奝然入唐。词人饯送。
○十二月二日。左卫门权佐为赖寻出御胁息持参。赐禄。
○六日。玄上从式御曹司东垣。付物抜落毕。
永观二年〈天元六 四 十五改元。依内里烧亡也。〉
元年三月廿三日。供养圆融寺。公家御愿也。准御斋会。
○七月一日。故太政大臣一条家炎上。
○十月廿五日。始行圆融寺般若会。准御斋会。同日。右大臣供养横川药师堂。
○十一月廿七日。右大臣供养天台惠心院。
二年二月十五日。右大臣东三条家炎上。
○六月廿九日。安乐寺诧宣于祢冝藤原长子。
○八月廿七日。让位于皇太子。华山。太子先自闲院移堀川院。受禅之后。入御新造内里。先皇御堀川院。
华山天皇
华山天皇讳师贞 二年冷泉天皇第一子。母赠皇太后藤原怀子。太政大臣伊尹女也。 永观二年八月廿七日受禅。十七。此日。立怀仁亲王为皇太子。五岁。以太政大臣赖忠为关白。十月十日即位。 宽和二年永观三四廿四改元。依即位也。 元年二月十三日。太上皇幸云林院边。子日野游。左右大臣已下陪从。京洛野边见物车如云。
○廿二日。皇太后供养观音院。
○三月廿六日。上皇御览临时祭。公卿候御车边。
○四月十日。平野临时祭始。
○五月廿一日。信浓国所献之白雉。候藏人所之间一足折。放北山毕。
○八月廿九日。太上皇御出家。廿九。法名金刚法。小记云。上皇御恼自令称给曰。元方卿灵者所陈无知。又良源僧正之灵有含怨忿事。云々。
○九月一日。院以判官代孝忠遣召播磨性空法师。遂不参。
○十九日。太上法皇自堀川院迁御圆融院。前驱僧十人。僧正觉朝候御车后。上达部已下供奉。 二年丙戌三月十日。右近马场可改南北之由宣下。
○廿一日。圆融院向东大寺受戒。
○廿六日。皇太子始朝觐。七岁。
○五月廿六日。行幸武德殿。有临时小五月会。件殿。天延炎上之后。土木始成。
○六月六日。法皇仁和寺览竞马打球。
○廿二日。夜天皇偸出宫中。向华山寺出家。年十九。法名入觉。僧严久。藏人左少辨道兼扈从。以左少将道纲献劔玺于东宫。道兼之谋也。权中纳言义怀。左中辨惟成。追参华山寺。同以出家。
○九月十六日。华山法皇令受天台戒给。义怀惟成两法师同受之。
○十月三日。圆融院去月廿九日参诣石山。今日。自石山。以船临幸崇福寺。御打出滨之间。右少将齐信为敕使参入。有送物。延喜御宇。亭子院临幸纪伊国之间。引清和例被奉送了。
○十四日。圆融院幸大井河。摄政已下扈从。有和哥管弦。大藏卿时中任参议由。于彼席被仰下之。
一条天皇
一条天皇讳怀仁 廿五年 圆融院第一子。母东三条院。太政大臣兼家女。宽和二年六月廿三日践祚。七岁。以右大臣兼家为摄政。七月十六日立居贞亲王为皇太子。同廿二日即位。 永延二年宽和三四九改元。依即位也。 元年丁亥二月十一日。入唐僧奝然归朝。随身第三传释迦像。十六罗汉绘像。并折本一切经。到莲台寺。大臣公卿已下々车奉拜之。
○三月十六日。诸卿定申贺茂别雷社鸟居侧堀出往古钱七百八十文事。可令诸道勘申之由宣下。
○七月廿一日。摄政移徙新造东三条第。烧亡之后。
○九月七日。伊势太神宫神人数十人捧桙榊。参阳明门。诉申国司清邦。
○十月二日。院参诣爱太子水尾寺。令骑马给。
○十四日。行幸摄政东三条第。赋诗试学生。
○十七日。院参诣长谷寺。笠置寺。七大寺。
○廿七日。于诸寺祈可用钱之由。云々。
○十一月二日。仰有司制上下不用钱货事。
○十七日。兵库寮仓烧亡。自神代所传之戎具悉为灰烬。◎今年。改造北野宝殿。月日可勘。八月一日小右记。昨日暴风雷雨之间。北野天神于皇太后宫寄诧藤典侍。北野宫破损事。云々。有哥。 二年二月七日。大学寮诸堂曹司颠倒之后造立。仍学生已下参入。
○三月廿日。圆融寺御塔供养。
○三月廿五日。于常宁殿贺摄政六十筭。
○廿六日。右大臣为光供养法住寺。
○四月廿三日。斋王御禊。摄政被向左府栈敷。院三四两亲王同渡御。其储不可数言。各有赠物。以摄政所带之莳绘野劔。被送左府。
○廿六日。前参河守定基朝臣出家。
○五月十日。大和国添上郡橘山岭三町余许。去山脚四町许坤方移置。草木不动。岭上有仓。仓中有佛像。又不动。
○六月十三日。遣武勇者于闲院左大将三条家。令追捕保辅朝臣。当时中纳言显光卿所住也。上下嗟叹。
○九月十六日。于摄政新造京极第。有兴宴事。左右大臣已下集会钓殿。河阳游女陪其席。
○十月廿九日。圆融院于天台戒坛院受戒灌顶。 永祚元年永延三八八改元。依彗星也。二月六日。诸卿定申尾张国百姓等诉申守藤原元命非法事。
○三月九日。圆融院于东寺灌顶。
○廿二日。始行幸春日社。
○六月十九日。鸭社御殿前大树颠倒。数星自树中飞。指南连去。
○廿六日。太政大臣赖忠薨。◎六七月之间。彗星见东西天。
○八月三日。酉时日三面双出。即以混合。凡近日怪异多。
○十三日。夜大风。宫城殿舍。门楼诸司。诸社诸寺。左右京人家。悉以颠倒。拔木颓山。又有洪水。人畜多没死。天下大灾。古今未曾有。
○十月一日。以馀庆补天台座主。宣命使少纳言能远。于坂本为山僧被冤陵。破却宣命追返。慈觉门徒所为也。
○廿五日。僧正宽朝供养遍照寺。 正历五年永祚二十一七改元。依去年大风也。 元年正月五日。帝元服。十一。
○十一日。行幸圆融寺。朝觐法皇。主上令吹御笛给。御笛师右兵卫督高远叙三位。被赏其妙曲也。
○二月二日。西寺烧亡。
○五月五日。太政大臣止摄政为关白。
○八日。以内大臣道隆为关白。”
此日。太政大臣出家。
○十日。入道太政大臣以二条京极第为佛阁。号积善寺。法兴院同所欤。
○六月廿八日以后。天皇不豫。八月平愈。
○七月二日。入道前太政大臣兼家。入灭。六十二。 二年二月二日。有国卿除名。大膳属秦有时被杀害之间。依为造意也。
○十二日。圆融院崩。卅三。葬圆融寺北原。置御骨于村上陵傍。天下谅暗。
○四月二日。太皇太后三条第烧亡。御式曹司。六月。迁东三条南院。火事之后造营也。
○七月。法兴院供养。
○九月十六日。皇太后依御恼。于式曹司出家。即号东三条院。天皇行幸。
○十月十五日。东三条院自式曹司。参诣长谷寺。◎今年。天下有旱魃之愁。 三年二月廿九日。东三条院参诣石山寺。内大臣已下扈从。
○四月廿七日。行幸东三条院。于时御大纳言道长上东门第。赋诗奏乐。
○五月一日。遍照寺塔供养。公卿舞人脱衣赐之。
○廿八日。摄政左大臣已下向右近马场。有竞马事。
○六月八日。中纳言保光卿供养松崎寺。或云。圆 明寺。
○八月十一日。定考。上卿依轻服稳座退出事。见小右记。
○九月九日。重阳宴。有探韵事。
○十一月廿七日。中宫定子迁坐新造二条第。
○十二月四日。安乐寺诧宣。贞信公流可为执政臣事。 四年三月卅日。东三条南院拂地烧亡。
○四月廿二日。止摄政为关白。
○六月廿五日。关白供养法兴院内三昧堂。廿五日。菅丞相赠左大臣正一位。
○七月廿日。雷落美福门下。猛火付柱令烧。关白随身。右大将隆家朝臣杂色。避暑于此处。见付打灭了。
○闰十月廿日。菅丞相赠太政大臣。依内大臣梦也。小右记云。 五年二月四日。安乐寺敕使皈云。有诧宣诗云々。六日小右记云。谒内府之次被命云。一昨日梦。菅丞相有可赠太政大臣之梦。仍今旦申关白。余思虑。时平左大臣赠太政大臣。今欲同彼人欤。内府深有感气。十四日。观修僧都来云。近会东宫更衣右大将济时卿女修法。猛灵忽出来云。我九条丞相灵。存生之时。或寄佛事。或付外术。恳切致子孙繁昌之思。其愿成就。就中小野宫大相国子孙可灭亡之愿。彼时极深。施阴阳术。欲断彼子孙。所期先六十年。其验已新。今依灭他之思。受苦极重。拔苦无期。小野宫相国子孙产之时。吾必向其所妨事。依存生心愿。先所期六十年。其遗不几。彼时外术。今二年许也。其后可难回此妨术。又此更衣已有怀妊气。仍所来烦也。为断他同胤者。今闻此事。觉往古事。虽云骨肉。可有用心欤。僧都云。忽造大威德尊。可奉皈依。
○十一月廿七日。行幸大原野社。◎今年。疱疮流行。 五年。自正月至十二月。天下疫死者尤盛。起自镇西及京师。四五六七月之间殊盛。死者过半。五位已上六十馀人也。道路置死骸。
○二月廿日。关白供养积善寺。准御斋会。
○三月廿五日。发遣诸社奉币使。是去十月十日后凉殿。十七日弘徽殿。飞香舍。有放火事。为显其人也。贞观八年应天门炎上时例也。
○十月二日。关白于东三条行逆修佛事。造图绘木等佛像。书写金泥法华经十一部。十僧八口僧纲。二口凡僧。外六十僧。以朝衣装束亵装束各一袭。白玉隐文带釼。平緖冠等修讽诵。釼外皆纳筥。云々。
○十一月五日。天台惣持院炎上。
○十三日。关白遣廷尉。令捕义静阿阇梨。阿阇梨得其告逃去。件僧右府祈有咒咀之疑也。
○十六日。关白迁东三条南院。去年炎上之后造营。 长德四年正历六二廿六改元。依疫旱也。 元年正月九日。鸭院烧亡。
○正月廿六日。石清水而梦。武内宿祢云。天下疫气尚未止。有行幸此宫者可平也。有御卜也。
○三月七日。关白所劳之间。官中杂事可触内大臣之由宣下。
○四月六日。关白道隆依病出家。十一日薨。
○廿七日。右大臣道兼为关白。
○五月八日。关白右大臣道兼薨。”
今日。左大臣重信同薨欤。四五月之间。疫疾殊盛。纳言已上薨者八人。关白道隆。道兼。左大臣重信。大纳言济时。朝光。道赖。中纳言保光。伊涉等也。又四位五位侍臣并六十余人。至于七月渐散。
○十一日。官中杂事可触权大纳言道长之由宣下。
○八月三日。右大臣随身为权中纳言隆家所从被杀损。后日隆家卿出下手人。
○同十日。咒咀右大臣之阴阳师法师。在高二位法师家。事之躰似内府所为者。
○同廿一日。诸社临时奉币。大内记以言不仰文载宣命。极以为奇。仍令切除之。是定内大臣所为欤。以言其抑付重须经拷。而有所思食。只不可居内记之由有御气色。
○九月六日。诸卿定申若狭国唐人事。可移越前国之由定申了。廿日。同 有此定。
○十六日。上人于阿弥陁峯烧身。上下云集见之。近年诸国烧身者十一人。云々。
○十月十八日。停太宰大贰佐理。以藤原有国任之。依宇佐宫诉遣推问使之处。无弁申旨故也。 二年正月十六日。内大臣。权中纳言隆家。于恒德公一条第。奉射华山院。子细见荣花物语。御童子二人被杀害。取首持去。云々。
○二月五日。内大臣家司董宣。并同家人右兵卫尉致元宅。养置兵。卫仰廷尉令追捕之。则捕得参内。
○四月廿四日。诸阵警固。内大臣伊周任大宰权帅。权中纳言隆家贬出云权守。是依去正月奉射华山院并咒咀东三条院私行大元法事也。去二月先是令勘申两人罪名。小右记云。出云权守于中宫捕得遣配所。见者如云。权帅。出云权守共候中宫不可出。仍宣下拟破夜大殿戸。仍不堪其责。隆家出来。权帅迯隐爱太子山。有司只求得鞍马归。后日出家归本家。母氏同车。五月六日记云。权帅官苻依出家被改。云々。
○五月一日。权帅。出云守笼中宫御所。不赴配所。仍遣捡非违使追捕宫中。捕得隆家朝臣。权帅迯去。后日于爱太子山捕之。遣配所。今日。中宫出家为尼。中宫定子依帅事出家。六月廿二日入内。人以不甘心。
○六月八日。东三条院烧亡。
○十月十日。前帅偸入京之由有其闻。仍仰有司。令伺之处。在中宫也。仍重令追下。遣有司于中宫。令搜出之。奏出家之由改官苻。犹不剃头。令作伪甚者欤。
○十一月六日。北野社烧亡。三年四月五日。前帅。出云权守等可召返之由宣下。去月廿五日依东三条院御恼。非常赦可润恩诏哉否。令诸卿定申。遂有恩免也。
○十七日。捡非违使等依敕围华山院。责申去夕滥行下手人。是右卫门督公任。宰相中将齐信同车。自左府退出之间。于路次。华山院人数十人致滥行之故也。
○六月十三日。诸卿定申高丽国牒状事。佥议不可遣返牒。可警固要害。又牒状不似高丽国牒。是大宋国之谋略欤。
○十月一日。旬。出御南殿之间。大宰府飞驿到来。申高丽国人虏掠镇西之由。仍止音乐庭立奏。事了令诸卿定申之。
○十一月十一日。令法家勘大宋商客辈朱仁聪罪名。小右记云。若狭守兼隆。为大宋国客仁聪等。被陵砾。云々。然者依此事被勘罪名欤。年纪不相违欤。 四年戊戌正月廿二日。供养圆教寺。无行幸。
○二月。大宰府追伐高丽国人。
○十二月三日。强盗入宣曜殿东宫御息所。希代事也。◎今年。自夏至冬。斑疮流行。死亡者多。古老未见如今年者。 长保五年长德五年正十三改元。依去年疫疮也。 元年三月八日。大宰府进雨米一褁。令诸道勘申。
○六月十四日。内里烧亡。天皇暂御小安殿。
○十六日。迁御一条院。
○七月十一日。大宰府言上一茎二花莲开之由。
○八月廿一日。东三条院供养慈德寺。准御斋会。
○十二月二日。太皇太后昌子崩。往生。
○廿七日。维衡。致赖等罪名定。依合战也。即配流。 二年三月廿日。东三条院住吉诣。左大臣扈从。
○四月七日。丰乐院招俊堂为雷火被烧。
○廿日。奉移河原院大佛于祇陁林寺。僧仁康沙汰也。
○五月三日。北野宫池紫云立。
○十月十一日。自一条院迁幸新造内里。
○十一月六日。北野社烧亡。
○十三日。诸卿定申诸道博士勘申诏书草昧不心得事。
○十二月十六日。皇后宫定子依产事崩。天下心丧服。
○十九日。少将成房于饭室出家。◎今年。疫死甚盛。始自镇西到京师。 三年二月四日。右中将成信。右少将重家发心。相伴向三井寺出家。
○廿九日。右大辨行成供养世尊寺堂。件寺。故中纳言保光卿旧宅也。
○三月十日。行幸八省院。被行仁王会。宽平九年例也。
○十月九日。于上东门第贺东三条院四十筭。有行幸。
○十一月十八日。内里烧亡。天皇御职曹司。
○廿二日。迁幸一条院。
○廿五日。诸卿定申造宫殿舍可减其数欤。又可减寸法欤事。殿舍高大颇可减事也。但暗以难议定。古殿在嘉祥寺醍醐寺等。依彼殿等可被造欤。又可减殿舍数事。可令诸道勘申之由定申之。又上达部女房等美服可禁事定申之。
○闰十二月十五日员外帅伊周复本位。依东三条院御恼。行幸之后被仰之。
○廿二日。东三条院崩。当今母仪也。天下谅暗。◎自去年冬。至今年七月。天下疫死太盛。道路置死骸。 四年三月十五日。入道前参河守定基。法名寂昭。上状。向大宋国。巡礼五台山。六月十八日首途。天下上下举首。向圣人房受戒。世人云。是真仙也。
○十九日。诸卿定申诸道勘申造营减殿数哉否。并寸法事。不可减殿数。不可造高大之由定仰了。
○六月廿七日。诸卿定申高丽国人不堪彼国苛酷。引卒伴类可住日本国之由言上事。
○十月十四日。右兵卫府烧亡。 五年八月二日。双六釆入第二内亲王鼻内。僧庆圆加持之出之。给度者。
○二月八日。诸卿定申下总守义行言上平佐良烧亡府馆掠虏官物事。
○七月廿日。诸卿定申大宋商客来著事。
○九月十九日。左大臣参诣住吉社。
○十月八日。迁幸新造内里。
○十五日。左大臣参兴福寺维摩会。上达部扈从。云々。
○十一月廿七日。宇佐神人参洛。诉申帅卿苛酷事。离岸之后六个日。著河尻。依神感有诧宣。云々。◎今年。々谷有年。 宽弘八年长保六七廿改元。依灾变也。 元年三月十三日。左大臣于法兴院行万灯会。
○廿四日。宇佐宫神人五百馀人参阳明门外。诉大宰帅惟仲事。去年十一月离岸之后。六个日著河尻。依神感也。云々。
○廿七日。诸卿定申宇佐宫诉事。佥议之间。阵座南方有雷电。公卿怖畏。右大臣。并时光。俊贤等退出之间。于栉笥少道。鸠飞渡上达部首上。于宇佐神人宿所左近府南门。间失。疑是大菩萨御变现欤。俊贤卿独定申不可遣推问使之由。人々尤为奇。
○廿八日。华山院览山边花。左大臣已下扈从。有和哥。
○五月十九日。左大臣奉为故东三条院。修八讲。五卷日所々有捧物。有舞乐。
○廿七日。华山院幸左大臣上东门第。览竞马。
○十月廿一日。行幸北野天神宫。平野同幸之。
○十二月十一日。皮圣供养一条北边寺。行愿寺是也。
○廿八日。大宰权帅平惟仲勘罪名停任。依宇佐宫诉也。 二年四月入厕折腰。薨于西府有薨奏。◎今年。天下有炎旱愁。 二年二月八日。大哥所大藏省仓等炎上。
○廿五日。前帅伊周可列大臣下大纳言上之由宣下。
○三月八日。中宫。上东。行启大原野。具一员舞人。左大臣著赤色橡袍。
○七月十日。御书所众所望辈。于弓场殿令作课试诗。秋丛露作珮文。
○廿一日。前帅伊周初著仗座。又听敕授带釼。
○八月十四日。㝡胜讲始。去年三月始以五个日为日数也。
○廿一日。诸卿定申大宋商客曾令文来著事。
○十月十九日。左大臣供养木幡净妙寺。准御斋会。今日始三昧。
○十一月二日。雷电大雨。
○十三日。前帅伊周可预参朝议之由宣下。未有先例。
○十五日。内里烧亡。宸仪御职曹司。依破坏迁御官朝所。神镜在灰烬中。
○十七日。神镜烧损事。令诸卿定申之。大刀契同烧损。令诸道勘申。
○廿七日。迁幸东三条院。或记云。十二月九日。奉移神镜于东三条院。开旧韩樻。将奉纳新调韩樻之间。忽然有如日光照燿。内侍女官等同见。神验犹新。最是足恐惊之。 三年三月四日。自东三条院迁幸一条院。出御以前先有花宴。左大臣献物贡马十疋。又有劝赏。
○四月五日。东三条角振。隼两明神加阶。行幸赏也。◎是月。大星见巽方。
○五月十日。藏人式部丞定佐打损藏人左少弁广业面。定佐除籍。
○七月三日。诸卿于御前。定申诸道勘申神镜可铸改哉否事。定间。三尺馀虵自御在所庇落庭中。登自南殿北阶。赴西不见。可谓神不受非礼。
○十三日。诸卿定申诸道勘申客星事。同日。兴福寺大众数千人参左大臣亭。有愁申事。先集会八省院。依宣旨追却。
○九月廿二日。行幸左大臣上东门第。有竞马。东宫同参候。
○十月五日。南院烧亡。冷泉院御坐。
○廿八日。左大臣于法兴院万灯会。有舞乐。
○十一月五日。东宫第一皇子于左大臣枇杷第元服。储君御此所。未有先例。今日左大臣捧劔舞太平乐。
○十二月廿六日。左大臣供养法性寺五大堂。 四年二月十五日。故僧正寻禅馀庆赠谥号。寻禅慈忍。馀庆智弁。
○三月三日。左大臣曲水宴。
○八月二日。左大臣参诣金峯山。
○十二月二日。左大臣供养木幡塔。
○十日。内大臣公季供养法性寺三昧堂。五年二月九日。华山院崩。卌一。
○八月。中宫御在所涂笼内犬产。
○九月十一日。中宫于土御门第诞第二皇子。后一条院是也。
○十月十六日。行幸上东门第。依皇子降诞也。有劝赏。
○十二月五日。冷泉院移御南院。炎上之后新造也。 六年二月四日。捕咒咀中宫。并第二皇子。左大臣等法师圆能勘问。承伏已了。造意者伊豫守公行朝臣。妻高阶光子。民部大辅方理。并同妻源氏。其父前越后守为文朝臣等被勘罪名。
○廿日。止前帅朝参。依坐咒咀事也。六月廿三日被听。
○五月十七日。左大臣供养天台舍利。诸卿参入。
○廿八日。诸卿定申自一条院行幸神今食中院间事。可用自冷泉院行幸仪。
○十月五日。皇居一条院烧亡。主上御织部司。延喜天历二代御记及累代御物等烧亡。但神镜奉取出了。小右记云。主上御年今年卅。御寿限之由有梦。而今有火事。似已转御。
○十九日。迁御枇杷殿。
○十一月廿五日。中宫于左大臣上东门第降诞第三皇子。后朱雀院。七年三月十八日。于南殿供养释迦如来。七佛药师。千部法华经。为息灾也。
○十一月廿八日。自枇杷第迁幸一条院。炎上之后造毕。有本家赏。 八年三月十八日。公家于南殿供养一切经。件御经可被纳天台千光院。云々。
○五月五日。雷电。
○六月十三日。让位于皇太弟。依御恼也。于一条院有此仪。新帝即渡御东三条第。八月十一日。入御内里。
○十九日。先皇御出家。法名精进觉。
○廿一日。太上皇崩于一条院。卅二。奉葬北长坂野。安置御骨于圆城寺。
○十月廿四日。冷泉院崩于南院。六十二。今上父。
三条天皇
三条天皇讳居贞 五年
冷泉天皇第二子。母赠皇太后藤原超子。入道太政大臣兼家三女也。宽弘八年六月十三日受禅。是日。立敦成亲王为皇太子。四岁。一条院二男。八月廿三日官中文书可触左大臣之由宣下。十月十六日即位。卅六。 今年止大尝会。依谅暗也。冷泉院御事。 长和五年宽弘九十二廿五改元。依即位也。 元年二月八日。设乐神自镇西上洛。今日著舟岳紫野。
○五月十五日。皇太后宫于枇杷殿修八讲。五卷日有捧物。尽金银之美。
○六月。左大臣重病恼。去月登山已后有此事。或云。山王御祟云々。虹立彼里第。又多怪异。云々。
○闰十月三日。法兴院内积善寺烧亡。 二年正月十六日。东三条院烧亡。
○三月廿三日。敦仪敦平两亲王于内里元服。
○六月。美浓国异鱼出来。进其图。
○九月十六日。行幸左大臣土御门第。览竞马。中宫御产之后。祯子内亲王。
○十二月廿六日。明救任权僧正。天皇耳目不分明。仍令明救行御修法。结愿夜。天皇梦。明救自左右耳。日月共出。即入帝左右眼。梦觉耳目共明。仍抽任之。 三年。自正月廿七日彗星见。
○二月九日。内里烧亡。天皇御朝所。次迁御松下曹司。
○三月十二日。大宿并内藏寮扫部寮烧亡。内藏累代宝物贵药等多烧亡。
○四月九日。自松下曹司迁幸枇杷第。
○五月十六日。行幸左大臣上东门第。览竞马骑射。
○十二月二日。光荣与吉平三月移徙相论事。
○十七日。华山院烧亡。 四年五月七日。入唐僧寂昭已下五人戒状。有请印。遣唐国。令能书人以白纸书之。近日。又大宋国上人念救来朝。有知识事。
○六月十九日。故权律师贺静赠僧正。是天皇御目不明。以心誉加持之间。元方卿并贺静灵显现。贺静可被赠天台座主之由称之。而有议。不被赠座主。被赠僧正也。
○廿日。京人花园边建立神殿祠疫神。依疫神诧宣也。今年。疫病竞起也。
○廿三日。左大臣送书状于圆通大师许。
○闰六月廿五日。大宋国商客周文商所献孔雀。天览之后。于右大臣小南第养之。生卵十一。但未化雏。云云。
○九月廿日。自枇杷第迁幸新造内里。
○十月廿七日。左大臣准摄政仪可行叙位除目事之由宣下。依御药也。仍今日除目。于直庐行之。诸卿参彼所。
○十一月十七日。内里烧亡。天皇御松下曹司。去九月所迁幸也。世谓。天下灭亡之秋也。
○十九日。行幸枇杷第。 五年正月廿九日。让位于皇太子。 旧主御枇杷第。新帝御坐皇太后上东门第。 渡劔玺于太子第。
○五月一日。太上皇登天台山。修七坛法。依御目病也。公卿已下著水干装束。
○六月二日。自上东门第迁幸一条院。
○七月廿日。左大臣上东门第。并冷泉院。法兴院烧亡。
○九月廿三日。枇杷第烧亡。当时太上皇御在所也。上皇先御高仓第。次迁三条院。
后一条天皇
后一条天皇讳敦成 廿年 一条天皇第二子。母上东门院。入道太政大臣道长女也。长和五年正月廿九日受禅。以左大臣为摄政。是日。立敦明亲王为皇太子。廿三。三条 院第一子。 二月七日即位。九岁。 宽仁四年长和六四廿三改元。依即位也。 元年二月廿七日。摄政参木幡坟墓。公卿骑马。上官为御前。
○三月一日。大安寺烧亡。但释迦像奉舁出之。
○十六日。摄政道长上表。以内大臣赖通为摄政。
○四月廿九日。太上皇依御恼出家。
○五月九日。太上皇崩三条院。四十二。
○六月廿二日。兴福寺塔并东金堂为雷火烧亡。
○八月九日。皇太子敦明亲王依病辞遁。立敦良亲王为皇太弟。
○廿五日。停前春宫坊为小一条院。
○九月廿二日。前摄政参诣八幡宫。具舞人。殿上人。上官公卿扈从。翌日有竞马。廿四日。还向之间游女有纒头。◎今年。蝗虫间起。蚕飡生苗。 二年正月三日。天皇元服。十一。于一条院有此仪。太政大臣为加冠。摄政内大臣为理发。修理权大夫济时朝臣为能冠。
○四月廿八日。迁幸新造内里。
○闰四月十二日。圆教寺烧亡。
○十月廿二日。行幸前大相国上东门第。有文章生试并种々宸游。皇太子参上。
○十二月十八日。前大相国于京极院。自去十四日修八讲。五卷日有捧物。今日结愿也。讲师永照依振弁才。大相国感之。施累代宝劔一柄。 三年二月廿三日。日花门颠倒。又仁寿殿西檐乌吃栖。为奇。
○三月一日。谷仓院炎上。
○廿一日。前太政大臣道长。出家。五十四。法名行 观。后改行觉。
○四月十八日。诸卿定申大宰府言上新罗贼侵边境之状。
○八月廿八日。皇太弟元服。十一。
○九月廿九日。入道太政大臣于东大寺受戒。
○十二月廿二日。改摄政为关白。帝年十二。 四年二月十六日。诸卿定申高丽国牒状事。
○三月廿二日。入道大相国供养无量寿院。准御斋会。无行幸。
○七月廿二日。大风。宫城所々悉以破损。
○十月。入道大相国天台延历寺受戒。◎今年。疱疮流行。天下烦之。 治安三年宽仁五二二改元。依辛酉年也。 元年四月五日。高松殿烧亡。小一条院御在所也。
○八月一日。入道大相国运纳一切经于无量寿院经藏。诸卿参入。有音乐。
○十一月。运关寺材木牛。为迦叶佛化身之由。依人々梦想。欲毙去之日。入道大相国并禅定准后率子息参向拜之。
○十二月二日。入道从一位源伦子供养法成寺内西北院。
○廿三日。宇佐宫炎上。 二年二月廿四日。诸卿定申诸道勘申宇佐宫炎上事。废朝五ケ日。
○五月廿二日。关白于贺阳院第竞马。右大臣已下上官参入。有音乐。
○七月十四日。法成寺金堂供养。行幸。准御斋会。
○十一月十三日。太皇太后供养仁和寺内观音院。炎上之后重造立。 三年十月十三日。鹰司殿六十御贺。 万寿四年治安四七十二改元。依甲子一也。 元年六月廿六日。入道大相国供养法成寺内药师堂。号净瑠璃院。准御斋会。
○九月十九日。行幸关白高阳院第。有竞马事。 三年正月十九日。太皇太后出家。停宫号为上东门院。三十九。
○三月廿日。法成寺阿弥陁堂改造。被真言供养。
○五月廿一日。上东门院御八讲五卷日。自去十九日被始行之。人々捧物各尽美。或人云。昔圣武天皇造东大寺。国铜皆尽。今太后修八讲。国银悉尽。云々。 四年正月三日。法兴院积善寺炎上。
○二月廿七日。右近卫府厅并图书寮藏烧亡。累代宝物皆为灰烬。
○八月廿二日。法成寺释迦堂供养。
○九月八日。诸卿定申大宋国商客陈文祐事。
○十一月廿六日。行幸法成寺。依入道大相国病也。
○十二月四日。入道太政大臣道长。薨于无量寿院六十二。◎今年。入道参河守大江定基法名寂照。从宋朝奉书状于入道太政大臣。 长元九年万寿五七廿五改元。依天变也。 元年二月廿一日。诸卿定申追讨前上总介忠常事。以左卫门尉平直方为追讨使。
○九月十六日。闲院烧亡。能信卿家。
○十月廿三日。鸭院烧亡。经通卿家。
○十一月九日。枇杷第烧亡。 二年四月廿八日。关白左大臣于白川别业竞马。公卿出马。右大臣已下及上官参入。
○七月十三日。前大贰惟宪卿献白鹿。天览之后。纵神泉菀。先被定吉否。 三年四月十五日。贺茂祭。见物女车出红衣。有司弹之。
○八月廿一日。上东门院供养东北院。准御斋会。
○十月廿九日。关白左大臣供养法成寺塔。准御斋会。
○十二月廿九日。伊贺守光清配流。依杀害伊势神戸神民也。 四年三月十四日。式部卿敦平亲王被止釐务。是去正月叙位。以良国王举申四位。而良国非王氏。又先年杀害大隅守菅野重忠犯人也。改姓名谋计之故也。
○四月卅日。东三条院烧亡。年来造营。来七月可移徙之所也。
○六月廿六日。源赖信相具忠常颈入京。件追讨使左卫门尉直方无功。仍被改赖信了。赖信下向日。忠常请降。赖信随身参上之处。到美浓国山县而受病死去。仍斩首。云々。
○八月五日。召问祭主辅亲去六月荒祭宫诧宣之趣。申云。斋宫头藤原相通妻。宅内作大神宫宝殿。诈假神威。诳惑愚民。其罪已重。早可配流者。
○八日。相通配流伊豆国。妻小美古曾流隐岐国。先令诸卿定申。
○十三日。出云国杵筑社颠倒。
○九月廿五日。上东门院参石清水。并天王寺。住吉。公卿侍臣女房咏哥。令左卫门督师房作序。
○十月十七日。出云国言上去八月十三日子刻杵筑社无故颠倒之由。或记云。闰十月三日有御卜。兵革疫疾者。宝殿中奉纳御正躰莒。出颇自宝殿。御坐颠倒大殿上。云々。
○廿日。关白左大臣供养兴福寺东金堂并塔。准御斋会。
○十二月三日。京极院烧亡。上东门院是也。 五年四月廿二日。宇佐宫宝殿为风颠倒。
○九月廿日。出云守橘俊孝勘罪名。配流佐渡国。是杵筑社颠倒并有神诧由奏闻。仍遣实捡使之处。皆无实之故也。或记云。称诧宣授官位于人。云々。
○十二月八日。法住寺烧亡。九条御厩同烧亡。◎今年。关白左大臣送返状于圆通大师。相代先公相国。令报书之。月日可勘之。今年。自二月至六月大旱。但五谷稔也。 六年十一月廿九日。上东门院。中宫。左大臣。内大臣于贺阳院。贺母氏从一位源朝臣七十筭。七年八月九日。大风。同永祚。宫城殿舍颠倒。
○九月卅日。祭主辅亲献碧珠一颗。是去八月于神宫祈请之间。于宝前松实中所得。云々。令诸卿定申之。安置内殿。十一月。有报赛奉币。辅亲叙三品。
○十月廿七日。圆教寺供养。八年五月十七日。关白左大臣歌合。以祭主辅亲为判者。 九年正月二日。二宫大飨间。头中将俊家朝臣令人打头左中弁经辅。
○四月十七日。天皇崩于清凉殿。廿九。献劔玺于皇太弟。依遗诏秘丧事。以如在之礼。
○廿二日。上皇退出上东门院。是日。权中纳言显基出家。三十七。
○九月六日。中宫威子崩。三十八。号藤壶中宫。
后朱雀天皇
后朱雀天皇讳敦良 九年 一条院第三皇子。母同后一条院。长元九年四月十七日于时御昭阳舍践祚。廿八。左大臣赖通关白如元。七月十日即位。 长历三年长元十四廿一改元。依即位也。 元年四月十二日。摄津国能势郡初献铜。八月件铜被分献诸社有议。
○闰四月八日。诸卿定申石清水别宫神人与但马守则理斗乱事。仗议之间。雷鸣雹降。五月廿日。则理并刑部大辅相奉配流。◎今月。大宋商客慕晏诚等漂来。
○五月十五日。遣推问使左卫门权佐于大宰府。是去年三月曲水宴时。安乐寺与帅实成卿斗乱。依彼寺诉也。
○六月二日。上东门院供养菩提树院。后一条院御墓所。号樱下。
○八月十七日。立第一亲仁为皇太子。去月二日于南殿元服。
○九月三日。众星乱落。四方飞散。人莫不惊。
○十二月八日。诸卿定申法家勘申源则理可会赦哉否。可有恩免之由被定之。 二年二月十九日。诸卿定申法家勘申前帅实成罪名。实成卿除名。正二位。郞从源致亲配流。法家勘文云。帅故杀死罪。源致亲依搜取寺中杂物。以强盗罪论之。
○三月十七日。长谷寺塔并僧房烧亡。本尊不烧。
○五月十四日。诸卿定申诸道勘申三合厄运不同事。
○九月三日。诸卿定申祭主竞望之辈事。散位佐国应其撰事。或记曰。伊势大神宫御迁宫夜御出之间。布衣乌帽子异姓杂人乱上。御阶上奉载御躰。又正宫并相殿御躰ヲ动倾。欲奉落地之由有其闻。
○十月十四日。宋人慕晏诚等货物回却官符。 三年正月九日。祇陁林烧亡。
○二月十七八日。天台僧三千许人。为愁座主事。群参关白第门下。高仓殿。本家以武士相御之间。有滥行事。 十二日。教圆补座主。以三井明尊可被补座主之由有其闻。仍所愁申也。
○十九日。有司召取山僧出云等院禁狱。依滥行也。
○三月十五日。高阳院炎上。
○四月卅日。伊势大神宫有诧宣事。祭主佐国停任勘罪名。去年迁宫间滥行事。
○五月廿三日。诸卿定申历博士道平与僧证昭历论事。可用道平历之由被宣下之。
○六月廿六日。前祭主佐国配流伊豆国。依神事达例也。去廿三日令诸卿定申之。以兼兴补祭主毕。
○廿七日。内里烧亡。天皇御朝所。
○七月十三日。天皇迁幸京极院。
○十九日。召返前祭主佐国。依诧宣也。
○八月七日。祭主兼兴迁任若狭守。止祭主。是又依诧宣也。
○廿八日。中宫嫄子依产崩。廿四。宇治殿一女。 长久四年长历四十一十改元。依灾变也。 元年七月廿六日。大风。伊势丰受大神宫正殿并东西宝殿瑞垣悉以颠倒。八省含嘉堂同颠倒。延历。神宫炎上之时。神躰悬木。今度有颠倒之事。但御躰不动倾。奉渡膳殿。
○八月四日。诸卿定申太神宫外宫颠倒事。主上殊叹息。
○六日。资房记云。有召参御前。仰云。外宫事染心肝无聊。更不顾一身之畏。只依忆世间也。后闻此事等。念诵读经。寒心之甚也。人君不德。世及浇漓之故也。叹而有馀。迷而不知也。吾欲行幸太神宫。但不知神虑之许否。件事已无先迹。然而诸社行幸。当其时有其例。春日御社其程非近。是一条院御时事也。如此事只可随时冝也。唯有远行之烦许也。中心所思也。未决是非。暂不可出言外。予不奏左右。依重事也。
○十五日。同记云。有召参御前。外宫颠倒事。令发遣奉币使之间。昨日从斋宫示送云。去十二日诧宣云。只今神居不稳。尤似轻之。外人参入奉拜。尤可无便。神居复旧之后。可有此事者。今依此事。奉币使停止了。恐惧还深。此后书神笔宣命。每夜有御拜令读给。
○九月九日。皇居上东门院烧亡。主上先御法成寺东金堂廊。内侍所神镜在灰烬中烧损。神镜在灰烬中。遣藏人头左中将资房。左少将经季等令求之。仅奉得御躰。 烧残五六寸许。即奉褁入折樻。又得一切。二三寸许。其躰烧损不分明。云々。次々得二三寸许。各々叚々也。又如金玉之物数粒得之。随又奉加入彼樻之。
○十日。内侍所女官二人梦想云。一人梦云。彼本所有小虵。颇有恼气云々。又一人梦云。彼本所有人云。吾相离独身在此所。云々。仍女官等向彼所。奉凿求之处。如玉金求得二粒。即奉入毕。有灵验可感叹。云々。已上见资房卿记。
○九月十二日。诸卿于御前定申火事以后杂事。又定申神镜烧损事。任宽弘二年例。可被行之由定申了。
○十月十二日。迁御内大臣二条第。
○十二月四日。菅原院入道中纳言显基卿居所烧亡。外记记云。十月廿二日。左大臣室从二位源朝臣供养三井寺常行堂。云々。但不见诸家记。可勘之。 二年三月四日。于皇居二条第有花宴。召拟文章生于前池中嶋令作试诗。歌音不如莺。
○四月廿日。贺茂祭还立。于神馆捡非违使追捕近卫使少将信宗。依牛童过差也。
○五月七日。㝡胜讲之次。令属文侍臣分经中一品赋诗。
○十一日。诸卿定申三井寺申可立戒坛事。问诸宗可有裁定由被定之。三井寺戒坛事。 元年冬比殊有沙汰。见土右记。
○八月十六日。小一条院御出家。
○九月十三日。天安寺烧亡。
○十月一日。权左中弁义忠于吉野河漂死。
○十二月十九日。自上东门院迁幸新造内里。三年正月廿四日。图书寮烧亡。
○八月廿日。设诗宴于中殿。题琴酒催观游。
○九月廿一日。行幸关白高阳院。览竞马。
○闰九月三日。诸卿定申吉祥院防河事。
○九日。中殿诗宴。菊篱更有秋。
○同廿三日。关白左大臣下向有马温泉。
○廿七日。遣敕使左卫门权佐泰宪问所劳。
○十月二日。左少将源定季被射杀于车下。
○十二月八日。内里烧亡。天皇御朝所。 四年正月元日。节会已下于官厅被行之。以正厅拟紫震。
○三月廿三日。自官朝所迁御一条院。
○九月九日。召文章生佐国已下于弓场殿。进试诗。进士题。礼义为器。七言十韵。每句置前汉儒士名。学生题。善以为宝。七言十韵。每句用礼记篇名。是秀才给料等试也。
○十二月一日。皇居一条院烧亡。天皇渡御高阳院。
○廿一日。迁御东三条院。 宽德二年长久五十一廿四改元。依疾疫旱魃也。 元年。疫疾尤盛。死骸满道路。
○七月廿七日。诸卿定申但马国唐人来著事。
○八月六日。以散位中原长国。民部丞藤原行任等任但马介掾。为存问宋客也。
○十一日。诸卿定申但马国宋客回却事。二年正月十六日。让位于皇太子。依自去年冬玉躰不豫也。
○同十八日。太上天皇落餝入道。即刻崩于东三条院。卅七。葬高隆寺干原。安御骨于圆教寺。
○六月十三日。新帝自京极院迁幸官朝所。八月廿七日还幸。
○七月四日。关白左大臣高仓第烧亡。
○八月十日。诸卿定申但马国唐人张守隆等愁申守章任朝臣押领杂物事。
○廿九日。诸卿定申法家勘申筑前国住人清原守武入唐事。
○十月六日。遣右卫门权佐实纲于大宰府。为推问权帅重尹非法也。
○十二月十六日。天皇自京极院迁幸官朝所。
○廿六日。太宰权帅重尹罪名下勘法家。不出弁推问使。似有罪科之故也。
○十九日。诸卿定申大宰权帅重尹罪科。即停任。
后冷泉天皇
后冷泉天皇讳亲仁 廿三年 后朱雀院第一皇子。母赠皇太后嬉子。入道太政大臣道长女也。宽德二年正月十六日受禅。廿一。左大臣关白如元。是日。立尊仁亲王为皇太子。十二。四月十日即位。廿一。 永承七年宽德三四十四改元。依即位也。 元年二月十八日。太政官朝所烧亡。天皇御大膳职。
○四月三日。西院烧亡。小一条院御愿也。
○四日。天皇自大膳职迁幸内大臣二条第。废务 日例。
○七月廿五日。诸卿定申贵布祢社为水流损。可被改立他所哉否事。松尾社月读社有例。
○八月四日。北野祭。改五日为四日。依赠后御国忌也。
○十月三日。唐人来著定。可被回却云々。
○八日。自二条第迁幸新造内里。
○十二月十九日。皇太子元服。
○廿四日。兴福寺诸堂僧房拂地烧亡。北圆堂不烧。 二年七月十八日。兴福寺上栋。关白以下氏公卿参向。
○十一月。大宰府追捕大宋商客宿房放火者禁狱。
○十二月廿四日。渡唐者清原守武配流佐渡国。同类五人可浴徒年之由被宣下。件守武。大宰府召进之。于货物者纳官厨家。 三年三月二日。供养兴福寺。准御斋会。
○五月二日。大宰府进新罗历。与本朝无相违。但十二月大小不同。云々。
○八月十一日。以大僧正明尊被补天台座主。少纳言永职偸登山读宣命。座主即进辞状。大宋国商客来朝。有议令回却。
○十一月二日。内里烧亡。天皇御朝所。
○十日迁御京极院。
○四日。五节停否事议定。五节非差神事之由被定之。子细见土记。 四年二月十八日。兴福寺北圆堂并唐院传法院烧亡。
○三月十九日。肥后国阿苏社烧亡。
○四月十七日。诸卿定申贺茂社司等被勘罪名之间。以代官可从神事哉。若又原其罪可令从神事哉。
○六月廿三日闲院烧亡。皇后宫东宫御所也。
○七月十七日。贺茂祢冝亲经。茂永等于使厅勘问。是去年六月廿五日神主成贞于社头为刺客被杀害之疑也。
○十一月九日。内里哥合。 五年正月廿五日。大和守源赖亲配流土佐国。依兴福寺诉也。先有罪名定。土记云。法家勘文。身为上请。冝待敕处分云。是被优八十者之意。外记勘申天平宝字元年中纳言广足停任例。
○三月。大宰府言上。安乐寺烧亡。
○十五日。关白左大臣供养法成寺内新堂。安庐卢舍那大佛。准御斋会。
○廿八日。于内里有临时舞乐事。诸卿参入。舞人有劝赏。
○六月五日。关白左大臣家哥合。
○七月三日。新造冷泉院放火。诸国木守等扑灭之。或记云。六月十六日。冷泉院石上明神被移立神殿了。
○九月。宋人张守隆归化。赐安置官苻。十七日。令诸卿定申一同可安置之由。
○廿八日。诸卿定申历博士道平。大法师证照。筭博士为长等勘申朔旦论事。是增命申云。今年闰在十一月。道平造历可谓讹谬。然间。大宋历持来。闰在十一月。仍仰道平。证照。为长。令进勘文。道平申云。延历以后。一章不误。至于承平六年者。历家之失也。先例虽有和汉历之相违。公家更不用异朝说。云々。仍被定朔旦毕。
○十月十三日。始行幸东北院。是践祚之后未见。而仙院年来之间有固辞。 六年正月八日。小一条院崩。五十八。
○三月廿四日。禁里有鸡合。以木造之。以造样胜为胜。尽其美。
○四月十六日。法成寺五大堂无风颠倒。
○五月五日。禁里有根合。盖鸡合后宴也。有哥合并弦管兴。主上令吹笛给。如龙之咽水中。近世无如此事。人以感叹。
○六月五日。大宰府宇佐宫弥勒寺烧亡。
○七月七日。大风。
○十日。高丽国牒状定。返上日向国女事。
○十九日。迁御新造冷泉院。
○九月九日。于冷泉院天皇诗宴。
○十七日。诸卿定申大宋国商客流来事。
○十月十日。关白左大臣游览大井河。览红叶。七年三月十八日。藏人玄蕃助隆成于和德门前。切伤藏人右卫门尉定佐面。
○廿八日。关白左大臣供养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