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道人诗集 序
宋 姜夔撰 景上海涵芬楼藏江都陆氏刊本
目录

溪玉田之流则江西让南岳思之分支也葢自唐

五代北宋之南渡而白石始得其宗截龂众流独

标新㫖可谓长短句之至工者矣南渡诗家向数

尤萧范陆白石为萧氏弟子今石湖劔南集布海

内延之梁溪集传世寥寥千岩虽赖入室传衣有

人后世推其绍述所自然遗诗放佚殆尽乃知古

人之集其得存于后亦有幸有不幸焉可为太息

者也白石又精书法其所𢰅绛帖平续书谱禊帖

偏旁考论订精审不爽絫𮮐其言曰小学既废流

为法书法书又废惟存法帖非得其元要而能凿

凿言之乎则白石不特工诗词又工书矣荀卿不

两能之说其果可信也乎此集刻自陆氏渟川渟

川旧雨𬓛契向聨吟社今墓草已宿而此版归我

为之慨然陆氏本故有集事评论各如干条投赠

诗文如干首族子云溪病其未备广搜博采所得

复多于前逭暑馀暇因与汪子雪礓重加审订附

锓于末汪与吾侄皆喜𠋣声葢善学白石者

乾隆辛卯秋七月合朔歙人江春鹤亭𢰅

南宋番阳姜尧章以布衣擅能诗声所为乐章更

妙绝一世今所传白石道人诗集一卷葢本临安

睦亲坊陈起所刋群贤小集更窜入丽水姜特立

梅山稿中诗几于邾娄之无辨乐章自黄叔旸所

辑花庵绝妙词𨕖二十馀阕外流传者寡虽以秀

水朱竹垞太史之搜讨亦未见其全疑白石道人

歌曲六卷着录于贵与马氏者久为广陵散矣近

云间楼廉使敬思购得元陶南村手钞则六卷完

好无恙若有神物护持者予友符户部药林从都

下𭔃示因并诗集亟为开雕公之同好诗集稍分

各体釐定去窜入之作歌曲第二卷第六卷为数

寥寥因合为四卷其中自制曲俱有谱旁注虽未

析其节奏悉依元本钩摹以俟知音识曲者论定

云尔乾隆癸亥冬十月既望江都陆锺辉书

白石诗词评论

宋陈藏一曰白石道人姜尧章气貌(⿱艹石)不胜衣而

笔力足以扛百斛之鼎家无立锥而一饭未尝无

食客图史翰墨之藏汗牛充栋襟期洒落如晋宋

间人意到语工不期于高逺而自高逺

周公谨曰番阳布衣姜䕫尧章出处备见张辑宗

瑞所著白石小传矣近得其一书自述颇详可与

前传相表里云某早孤不振幸不坠先人之绪业

少日奔走凡世之所谓名公巨儒皆尝受其知矣

内翰梁公于某为乡曲爱其诗似唐人谓长短句

妙天下枢使郑公爱其文使坐上为之因击节称

赏参政范公以为翰墨人品皆似晋宋之雅士待

制杨公以为子文无所不工甚似陆天随于是为

忘年友复州萧公世所谓千岩先生者也以为四

十年作诗始得此友待制朱公既爱其深于礼乐

丞相京公不独称其礼乐之书又爱其骈俪之文

丞相谢公爱其乐书使次子来谒焉稼轩辛公深

服其长短句如二卿孙公从之胡氏应期江陵杨

公南州张公金陵吴公及呉德夫项平甫徐子渊

曾幼度啇翚仲王晦叔易彦章之徒皆当世俊士

不可悉数或爱其人或爱其诗或爱其文或爱其

字或折节交之若东州之士则楼公大防叶公正

则则尤所赏激嗟乎四海之内知己者不为少矣

而未有能振之于窭困无聊之地者旧所依𠋣惟

有张兄平甫其人甚贤十年相处情甚骨肉而某

亦竭诫尽力忧乐闗念平甫念某困踬场屋至欲

输资以拜爵某辞谢不愿又欲割锡山之膏腴以

养其山林无用之身惜乎平甫下世今惘惘然(⿱艹石)

有所失人生百年有几宾主如某与平甫复有几

抚事感慨不能为怀平甫既殁稚子甚幼入其门

则必为之凄然终日独坐逡巡而归思欲舍去则

念平甫垂绝之言何忍言去留而不去则既无主

人矣其能久乎云云同时黄白石之言曰造物者

不欲以富贵凂尧章使之声名焜耀于无穷也此

意甚厚又杨伯子长孺之言曰先君在朝列时薄

海英才云次鳞集亦不少矣而布衣中得一人焉

曰姜尭章呜呼尭章亦布衣耳乃得盛名于天壤

(⿱艹石)此则轩冕钟鼎真可敝屣矣是时又有单炜

炳文者沅陵人博学能文得二王笔法字画遒劲

合古法度于考法书尤精武举得官仕至路分著

声江湖间名士大夫多与之游自号定斋居士与

尧章投分最稔亦韵士也尧章诗词已板行独杂

文未之见余尝于亲旧间得其手藁数篇尚思所

以广其传焉齐东野语

又曰白石铙歌鼔吹曲乃步骤尹师鲁皇雅越九

歌乃规模鲜于子骏九诵然言辞峻洁意度高逺

颇有超越骅骝之意砚北杂志

乐雷发题许介之誉文堂诗曰姜䕫刘过竟何为

空向江湖老布衣又题史主簿授庵集藁后云姜

夔荒冢白𬞟深𬸚𬸦无声结绿沈

黄叔旸曰白石词极妙不减清真其高处有美成

所不能及绝妙词选

沈伯时曰姜白石清劲知音亦未免有生硬处

张叔夏曰词要清空不宜质实清空则古雅峭拔

质实则凝涩晦昧姜白石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

吴梦窗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拆碎下来不成片

段此清空质实之说有如声声慢云檀栾金碧婀

娜蓬莱浮云不蘸芳洲前八字恐太涩如唐多令

云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此词疏快不质实白石如疏影暗香扬州慢一萼

红琵琶仙探春慢淡黄柳等曲不惟清虚且又骚

雅读之使人神观飞越乐府指迷

作慢词最是过变不要断了曲意如姜白石词云

曲曲屏山夜深独自甚情绪于过变云西窗又吹

暗雨此则曲之意不断矣同上

词中用事最难要𦂳著题融化不涩如东坡永遇

乐云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用张建封

事白石疏影云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

蛾绿用寿阳事又云昭君不惯胡沙逺但暗忆江

南江北想佩环月下归来化作此花幽独用少陵

事此皆用事不为所使同上

词之赋梅惟白石暗香疏影二曲前无古人后无

来者自立新意真为绝唱太白云眼前有景道不

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诚哉是言也同上

陶九成曰姜尧章书法迥脱脂粉一洗尘俗有如

山人隐者难登庙堂书史会要

本朝朱竹垞曰谪仙云诗传谢眺清惟清之至乃

能丽密唐之孟襄阳宋之姜白石明之徐迪功尽

洗铅华极萧散自得之𧼈故独歩一时曝书亭集

又曰鄱阳姜尧章撰绛帖评二十卷予搜访四十

年始钞得仅存六卷尔尧章于书法最称精鉴其

言曰小学既废流为法书法书又废惟存法帖帖

虽小技上下千载闗渉史传为多故于是编条疏

而考证之一一别其伪真察及苗发其馀若续书

谱禊帖偏旁考保母砖皆能伐其皮毛啜其精髓

比诸黄长睿王顺伯为优同上

王阮亭曰白石集予钞之近百首葢能叅活句者

白石词家大宗其于诗亦能深造自得自序同时

诗人以温润推范石湖痛快推杨诚斋高古推萧

千岩俊逸推陆放翁白石游于诸公闲故其言如

此其诗初学黄太史正以不深染江西派为佳

经堂集

又曰余于宋南渡后诗自陆放翁之外最喜姜䕫

尧章尧章又号白石道人学诗于萧千岩而与范

石湖杨诚斋善时黄岩老亦号白石亦学诗于千

岩时称双白石云香祖笔记

评论𥙷遗

白石道人集三卷鄱阳姜夔尧章𢰅千岩萧东夫

识之于年少客游以其兄之子妻之石湖范至能

尤爱其诗杨诚斋亦爱之赏其歳除舟行十绝以

为有裁云缝月之妙思𫾣金戛玉之奇声夔颇解

音律进乐书免解不第而卒词亦工陈直斋书录解题

姜白石诗家名流词尤精妙不减清真其间高处

有美成所不能及者善吹箫多自制曲初则率意

为长短句既成乃按以律吕无不协者有咏蟋蟀

齐天乐一阕最胜其词见集中其过苕霅云拂雪金鞭

欺寒茸帽尝记章台走马雁碛沙平渔汀人散老

去不堪游冶人日词云池面水胶墙腰雪老云意

还又沈沈朱户黏鸡金盘簇燕空叹时序侵寻湘

月词云中流容与画桡不㸃清镜从柳洲绿净不

可唾之语翻出戏张平甫纳妾云别母情怀随郎

滋味桃叶渡江时翠楼吟云槛曲萦红檐牙飞翠

酒祓清愁花销英气法曲献仙音云过秋风未成

归计谁念我重见冷枫红舞玲珑四犯云有轻盈

换马端正窥户酒醒明月下梦逐潮声去句法奇

丽其腔皆自度者惜旧谱零落未能𬒳之管弦

词品

赵子固目姜尧章为书家申韩砚北𮦀记

往余见姜白石诗一卷有绝句作小草尤佳云道

人野性如天马欲摆青丝出帝闲甚爱此诗第恨

不通画不能使无声诗有声画相表里此为欠事

因戏作前马又念此句此马终无出路复成后纸

去冬有痩马一匹𭔃天台僧存书记鹤臞亦以书

来取画久之未报今得此归丈室如有数也天随

言凡物为散者为得二马得失何如白石不可作

析而辨之其在鹤臞有知道能言者并幸惠教楚

龚开式古堂书画彚考

元松陵陆子敬居分湖之北垒石为山𣗳梅成林

取姜白石词语名其轩曰旧时月色杨廉夫东维子集

白石道人集事

   庆元会要一则

庆元三年丁巳四月◍日饶州布衣姜夔上书论

雅乐事并进大乐议一卷琴瑟考古图一卷诏付

奉常有司以其用工颇精留书以备采择

   砚北杂志二则

海昌人家有古琴音韵清越相传是单炳文遗姜

尧章背有铭曰深山长谷云入我屋单伯解衣作

葛天氏之曲怀我白石东望黄鹄

小红顺阳公即范石湖青衣也有色艺顺阳公之请老

姜尧章诣之一日授简征新声尧章制暗香疏影

两曲公使二妓肄习之音节清婉姜尧章归呉兴

公寻以小红赠之其夕大雪过垂虹赋诗曰自琢

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曲终过尽松陵路

回首烟波十四桥尧章每喜自度曲小红辄歌而

和之尧章后以疾没故苏石挽之云幸是小红方

嫁了不然啼损马塍花宋时花药皆出东西马塍

西马塍皆名人葬处白石没后葬此

   烟云过眼录一则

姜白石有鹰扬周郊凤仪虞廷印甚奇

   𦒿旧续闻一则

姜尧章尝寓呉兴张仲逺家仲逺屡出外其室人

知书宾客通问必先窥来札性颇妒尧章戏作百

宜娇以遗仲逺词见集中仲逺归竟莫能辨则受其指

爪损面不能出外云

   鹤林玉露二则

姜尧章学诗于萧千岩琢句精工有姑苏怀古诗

杨诚斋喜诵之尝以诗送江东集归诚斋二诗俱见集中

诚斋大称赏谓其冡嗣伯子曰吾与汝勿如姜尧

章也报之以诗云尤萧范陆四诗翁此后谁当第

一功新拜南湖为上将更推白石作先锋可怜公

等皆痴绝不见诗人到老穷谢遣管城侬已晚酒

泉端欲乞疏封南湖谓张功甫也

严州乌石寺在高山之上有岳忠武飞张循王浚

刘太尉光世题名刘不能书令侍儿意真代书姜

尧章题诗云诸老凋零极可哀尚留名姓压崔嵬

刘郎可是疏文墨几㸃胭脂涴绿苔

集事补遗

姜尧章长于音律尝著大乐议欲正庙乐庆元之

年诏付奉常有司𭣣掌令太常寺与议大乐时嫉

其能是以不𫉬尽其所议人大惜之吴兴掌故

理宗享国四十馀年凡礼乐之事式遵旧章未尝

有所改作当时中兴六七十载之间士多叹乐典

之久坠𩔖欲蒐讲古制以补遗轶于是姜夔乃进

大乐议于朝夔言绍兴大乐多用大晟所造有编

钟鏄钟景钟有特磬玉磬编磬三钟三磬未必相

应埙有大小箫篪𥴦有长短笙竽之簧有厚薄未

必能合度琴瑟弦有缓急燥湿轸有旋复柱有进

退未必能合调总众音而言之金欲应石石欲应

丝丝欲应竹竹欲应匏匏欲应土而四金之音又

欲应黄锺不知其果应否乐曲知以七律为一调

而未知度曲之义知以一律配一字而未知永言

之㫖黄锺奏而声或林锺林锺奏而声或太簇七

音之协四声各有自然之理今以平入配重浊以

上去配轻清奏之多不谐协八音之中琴瑟尤难

琴必毎调而改弦瑟必每调而退柱上下相生其

理至妙知之者鲜又琴瑟声㣲常见蔽于钟磬鼓

瑟之声匏竹土声长而金石常不能以相待往往

考击失宜消息未尽至于歌诗则一句而钟四击

一字而竽一吹未协古人槁木贯珠之意况乐工

苟焉古籍击钟磬者不知声吹匏竹者不知穴操

琴瑟者不知弦同奏则动手不均迭奏则发声不

属比年人事不和天时多忒由大乐未有以格神

人召和气也宫为君为父商为臣为子宫商和则

君臣父子和徴为火羽为水南方火之位北方水

之宅常使水声哀火声盛则可助南而抑北宫为夫

徴为妇商虽父宫实徴之子常以妇助夫子助母

而后声成文徴盛则宫唱而有和商盛则徴有子

而生生不穷休祥不召而自至灾害不祓而自消

圣主方将讲礼郊见愿诏求知音之士考正太常

之器取所用乐曲条理五音櫽括四声而使协和

然后品择乐工其上者教以金石丝竹匏土诗歌

之事其次者教以戛击干羽四金之事其下不可

教者汰之虽古乐未易遽复而追还祖宗盛典实

在兹举其议雅俗乐髙下不一宜正权衡度量自

尺律之法亡于汉魏而十五等尺杂出于隋唐正

律之外有所倍四之器银字中管之号令大乐外

有所谓下宫调下宫调又有中管倍五者有曰羌

孤笛曰双韵十四弦以意裁声不合正律繁数

悲哀弃其本根失之太清有曰夏笛鹧鸪曰胡卢

琴渤海琴沉滞抑郁腔调含糊失之太浊故闻其

声者性情荡于内手足乱于外礼所谓慢易以犯

节流洒以忘本广则容奸狭则思欲者也家自为

权衡乡自为尺度乃至于此谓宜在上明示以好

恶凡作乐制器者一以太常所用及文思所颁为

准其他私为髙下多寡者悉禁之则斯民顺帝之

则而风俗可正其议古乐止用十二宫周六乐奏

六律歌六吕惟十二宫也王大食三侑注云朔日

月半随月用律亦十二宫也十二管各备五声合

六十声五声成一调故十二调古人于十二宫又

特重黄锺一宫而已齐景公作徴招角招之乐师

涓师旷有清商清角清征之操汉魏以来燕乐或

用之雅乐未闻有以商角徵羽为调者惟迎气有

五引而已隋书云梁陈雅乐并用宫声是也若郑

译之八十四调出于苏祇婆之琵琶大食小食般

渉者胡语伊州石州甘州婆罗门者胡曲绿腰诞

黄龙新水调者华声而用胡乐之节奏惟瀛府献

仙音谓之法曲即唐之法部也凡有催衮者皆胡

曲耳法曲无是也且其名八十四调者其实则有

黄锺太簇夹锺仲吕林锺夷则无射七律之宫商

羽而已于其中又阙太簇之商羽焉国朝大乐诸

曲多袭唐旧窃谓以十二宫为雅乐周制可举以

八十四调为宴乐胡部不可杂郊庙用乐咸当以

宫为曲其间皇帝升降盥洗之𩔖用黄锺者群臣

以太簇易之此周人王用王夏公用骜夏之义也

其议登歌当与奏乐相合周官乐奏取阴阳相合

之义歌者登歌彻歌是也奏者金奏下管是也奏

六律主乎阳歌六吕主乎阴声不同而德相合也

自唐以来始失之故赵慎言云祭祀有下奏太簇

上歌黄锺俱是阳律既违礼经抑乖㑹合今太常

乐曲奏夹锺者奏阳歌阴其合宜歌无射乃或歌

太吕奏函锺者奏阴歌阳其合宜歌蕤宾乃或歌

应锺奏黄锺者奏阳歌阴其合宜歌大吕乃杂歌

夷则夹锺仲吕无射矣苟欲合天人之和此所当

改其议祀享惟登歌彻豆当歌诗古之乐或奏以

金或吹以管或吹以笙不必皆歌诗周有九夏钟

师以钟鼓奏之此所谓奏以金也大祭祀登歌既

毕下管象武管者箫篪𥴦之属象武皆诗而吹其

声此所谓吹以管者也周六笙诗自南陔皆有声

而无其诗笙师掌之以供祀飨此所谓吹以笙者

也周升歌清庙彻而歌雍诗一大祀惟两歌诗汉

初此制未改迎神曰嘉至皇帝入曰永至皆有声

无诗至晋始失古制既登歌有诗夕牲有诗飨神

有诗迎神送神又有诗隋唐至今诗歌愈富乐无

虚作谓宜仿周制除登歌彻歌外繁文当删以合

于古其议作鼓吹曲以歌祖宗功德古者祖宗有

功德必有诗歌七月之陈王业是也歌于军中周

之恺乐恺歌是也汉有短箫铙歌之曲凡二十二

篇军中谓之𮪍吹其曲曰战城南圣人出之𩔖是

也魏因其声制为克官渡等曲十有二篇晋所制

为征辽东等曲二十篇唐柳宗元亦尝作为铙歌

十有二篇述髙祖太宗功烈我朝太祖太宗平僣

伪一区宇真宗一戎衣而郤契丹仁宗海涵春育

德如尧舜髙宗再造大功上俪祖宗愿诏文学之

臣追述功业之盛作为歌诗使知乐者协以音律

领之太常以播于天下夔乃自作圣宋铙歌曲宋

受命曰上帝命平上党曰河之表定维扬日淮海

清取湖南曰沅之上得荆州曰皇威畅取蜀曰蜀

土邃取广南曰时雨霈下江南曰望锺山吴越献

国曰大哉仁漳泉献土曰讵歌归克河东曰伐功

继征澶渊曰帝临墉美仁治曰维四叶歌中兴曰

炎精复凡十有四篇上于尚书省书奏诏付太常

宋史乐志

姜夔乐议分琴为三准自一晖至四晖谓之上准

上准四寸半以象黄锺之半律自四晖至七晖谓

之中准中准九寸以象黄锺之正律自七晖至龙

龈谓之下准下准一尺八寸以象黄锺之倍律三

准各具十二律声按弦附木而取然须转弦合本

律所用之字(⿱艹石)不转弦则误触散声落别律矣毎

弦各具三十六声皆自然也分五七九弦琴各

述转弦合调图五弦琴图说曰琴为古乐所用者

皆宫商角徵羽正音故以五弦散声配之其二变

之声惟用古清商谓之侧弄不入雅乐七弦琴图

说曰七弦散而扣之则间一弦于第十晖取应声

假如宫调五弦十晖应七弦散声四弦十晖应六

弦散声二弦十晖应四弦散声大弦十晖应三弦

散声惟三弦独退一睴于十一晖应五弦散声古

今无知之者窃谓黄锺大吕并用慢角调故于大

弦十一晖应三弦散声太簇夹锺并用清商调故

于二弦十二晖应四弦散声姑洗仲吕蕤宾并用

宫调故于三弦十一晖应五弦散声林锺夷则并

用慢宫调故于四弦十一晖应六弦散声南吕无

射应锺并用蕤宾调故于五弦十一晖应七弦

声以律长短配弦大小各有其序九弦琴图说曰

弦有七有九实即五弦弦倍其二九弦倍其四

所用者五音亦不以二变为散声也或欲以七弦

配五音二变以馀两弦为倍若七弦分配七音则

是今之十四弦也声律诀云琴瑟龊四者律法上

下相生也若加二变则于律法不谐矣或曰如此

则琴无二变之声乎曰附木取之二变之声固在

也合五七九弦琴总述取应声法分十二律十二

均毎声取弦晖之应皆以次列按古者大琴则有

大瑟中琴则有中瑟有雅琴颂琴则雅瑟颂瑟实

为之合夔乃定瑟之制桐为背梓为腹长九尺九

寸首尾各九寸隐间八尺一寸广尺有八寸岳崇

寸有八分中施九梁皆象黄锺之数梁下相连使

其声冲融首尾之下为两穴使其声条逹是传所

谓大瑟达越也四隅刻云以縁其武象其出于云

和漆其璧与首尾腹取椅桐梓漆之全设二十五

弦弦一柱崇二寸七分别以五色五五相次苍为

上朱次之黄次之素与黔又次之使肄习者便于

弦弦八十一丝而朱之是谓朱弦其尺则用汉

尺凡瑟弦具五声五声为均凡五均其二变之声

则柱后抑角羽而取之五均凡三十五声十二律

六十均四百二十声瑟之能事毕矣夔于琴瑟之

议其详如此同前

鄱阳姜尧章流寓吴兴尝暇日游金阊裵徊吊古

赋柳枝词有行人怅望苏台柳曾与吴王埽落花

之句杨诚斋极喜诵之萧东父尤爱其词以其兄

之子妻焉乐府纪闻

姜石帚馆水磨方氏水磨头近石函桥见武林旧

吴文英词槁

廖莹中群玉号药洲刻陈简斋姜尧章任希逸卢

柳南四家遗墨十三卷志雅堂杂钞

白石𢰅有绛帖平续书谱大乐议张循王遗事集

古印谱绝妙词笺

白石道人诗集自叙

诗本无体三百篇皆天籁自鸣下逮黄初迄于今

人异韫故所出亦异或者弗省遂艳其各有体也

近过梁谿见尤延之先生问余诗自谁氏余对以

异时泛阅众作已而病其驳如也三薫三沐师黄

太史氏居数年一语噤不敢吐始大悟学即病顾

不若无所学之为得虽黄诗亦偃然髙阁矣先生

因为余言近世人士喜宗江西温润有如范致能

者乎痛快有如杨廷秀者乎髙古如萧东夫俊逸

如陆务观是皆自出机轴亶有可观者又奚以江

西为余曰诚斋之说政尔昔闻其历数作者亦无

出诸公右特不肯自屈一指耳虽然诸公之作殆

方圆曲直之不相似则其所许可亦可知矣余识

千岩于潇湘之上东来识诚斋石湖尝试论兹事

而谐公咸谓其与我合也岂见其合者而遗其不

合者耶仰不合乃所以为合耶抑亦欲俎豆余于

作者之间而姑谓其合耶不然何其合者众也余

又自唶曰余之诗余之诗耳穷居而野处用是陶

写寂寞则可必欲其歩武作者以钓能诗声不惟

不可亦不敢

自叙二

作者求与古人合不若求与古人异求与古人异

不若不求与古人合而不能不合不求与古人异

而不能不异彼惟有见乎诗也故向也求与古人

合今也求与古人异及其无见乎诗已故不求与

古人合而不能不合不求与古人异而不能不异

其来如风其止如雨如印印泥如水在器其苏子

所谓不能不为者乎余之诗葢未能进乎此也未

进乎此则不当自附于作者之列悉取旧作秉𢌿

炎火俟其庶几于不能不为而后录之或曰不可

物以蜕而化不以蜕而累以其有蜕是以有化君

于诗将化矣其可以旧作自为累乎姑存之以俟

他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