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斋集_(李端夏)/卷一 中华文库
畏斋集 卷之一 作者:李端夏 十八世纪 |
卷二 |
诗
咏独松己卯○十五岁作
山树惊黄落。孤松翠独深。盘桓朝暮意。寄尔岁寒心。
次伯氏韵奉寄。二首。
草草山中别。重怀却黯然。月明心欲折。云尽眼空穿。汉水秋风暮。鸦山落木连。相思欲成梦。愁重恐无眠。
其二
一别心长苦。何时眼却青。岫云砥谷寺。波月汉滨亭。白酒谁同酌。黄花只自馨。日斜离恨极。直欲醉无醒。
细雪
雪意黄昏甚。天阴月色浑。随风飘有势。和雨落无痕。未足堆庭际。犹能没树根。通宵殊不歇。愁绝隔窗闻。
除夕
古屋萧条雪满城。客窗寒逼小灯明。一年将尽今何夕。万事多违怅此生。壮志不衰徒激泪。哀吟未阕转伤情。支颐乍结还乡梦。遮莫宫钟打五更。
贞洞旧宅有感。二首。
百战经过后。重来万事陈。家阎非旧日。儿女摠新人。惨目随瞻视。伤心触接因。客怀元易感。于此倍添辛。
其二
念昔升平日。门多车马宾。秪今离乱后。惟有草莱新。院阒鬼生火。栏摧人取薪。沧桑朝暮变。世事一飞尘。
追次南麓李公柙端阳见示韵壬午
南村移住近城东。欲往从之奈病躬。深夏日长帘影下。小斋眠稳鸟声中。端阳诗就流头迫。城里身闲野外同。正想名园人不到。一堂孤枕自松风。
奉权司艺称丈游朴渊
谁斲苍崖倚半空。更教银瀑倒长虹。飞流可敌春炉壮。摹写难追李白工。崖树不风吹自动。洞天无雨湿成濛。灵境他时当再到。玆游欣与丈人同。
花谷书院。次花潭先生韵。
下有澄潭上有林。巍然祠宇闭松阴。来寻不为山谿胜。景慕真缘道德深。未许陶甄回太古。空留芬苾到如今。清风寂寞无人继。怅望西峯日欲沈。
次韩子仰如斗韵二绝
兴亡来吊旧王京。随处城池百感生。最是精忠流血地。至今游子欲呑声。〈右善竹桥。圃隐死节处。〉
其二
大节孤忠人莫京。千秋英烈死犹生。关心此日崧阳洞。遗庙凄凉但鸟声。〈右崧阳书院。圃隐享祀处。〉
大兴洞
天辟名区秘。人从胜日来。有流皆作瀑。无石不成台。木落寒声早。峯高暮色催。却愁山雨至。领略暂徘徊。
奉寄仲氏北行
一渡龙湾信杳然。辽阳城下片书传。遥应此日才经沈。直想何时定到燕。万里干戈知满地。大冬霜雪正漫天。危途始识真男子。兄弟三人任独贤。
饮茶
薄暮寒空雪意豪。透窗风力利如刀。且将茶椀供多病。一任长安酒价高。
儿病
以我忧儿意。知亲念我心。从玆惟疾训。铭在肺肝深。
早行
晓色迷方尽。朝晖冷始昇。古田鸦啄雪。深涧马疑冰。尚记曾投店。时逢旧识僧。家山今几许。愁见碧山层。
伏次家君题僧轴韵。三首。
最爱石间溜。重怜松下台。岫云留不去。庭雪扫仍堆。梵䇲开新匣。茶瓯在宿灰。悠然心境妙。莫遣暮钟催。
其二
迷路昔非远。归山今岂迟。祇园仍咫尺。释子是亲知。偃树偏当径。洼泉自作池。一筇扶我病。来往足佳期。
其三
列岫环孤刹。依然小洞天。饭芼冬日菜。茶点子时泉。胜致真堪说。新诗肯要传。从僧共寂寞。不是爱逃禅。
釜渊有怀己丑
伊昔鲁公事。至今村老传。人非犹旧业。亭废只空渊。竹籁疑高咏。松阴想醉眠。赏心兼古意。临眺独茫然。
仁祖大王挽词代人作
圣德元超古。鸿功亦掩前。化家为大国。申禄自高天。万善仁居首。千秋祖不迁。如何四必得。终缺亿斯年。
示李心甫万雄○庚寅
万事心全折。孤生命独顽。那知今日酒。重对故人颜。京国云山外。村居水石间。惟思偶耕计。早晩待君还。
次洪国宝锡龟见示韵
兀兀穷年故纸堆。丈夫心抱几时开。迷途未远犹知复。薄俗多疑讵免猜。不用浮名招实祸。要修一善禳千灾。欲将斯理消商尽。日夕须君枉驾来。
黄骊舟上
烟树苍苍近府城。酒醒篷底晩风生。平湖十里波如锦。疑是鲛人织得成。
次仲氏韵
草树孤村僻。图书一室幽。松声晴作雨。莺语巧如流。陋巷诚为乐。荣途足可愁。云霞澹将夕。独立大江头。
北窗午咏
蚕眠已熟燕雏飞。春尽山家客始归。日午小窗残睡罢。野棠花影正依依。
悼张修撰次周
夫子遽云殁。吾生还可疑。十年瓜葛好。一代荐绅悲。砥峡临丧日。桥坊问疾时。官衔偏起感。泪尽紫荆枝。
还家
不恨吾行税太迟。山家幽事政堪怡。蜂生院落初添桶。蚕老房栊已作丝。满壁图书齐旧帙。绕篱花木长新枝。北窗微雨烧香坐。闲检征途次第诗。
东溪记游
砥柱虽小县。形胜冠左甸。环县百馀里。东溪又最擅。山脉金刚来。水势黄骊转。四岘绕似屏。五涧开若扇。合流剑野端。迤向松谷旋。岑峦乍开张。土田颇沃衍。而我庐其间。时物已四变。荆篱云自宿。柴户水相溅。有松阴可借。有石坐可奠。村号旧传道。斋名新揭恋。言念此名区。先君尝所选。松楸实咫尺。昕夕恒瞻见。以玆寓斯扁。微衷聊自现。向来处忧恤。岩洞未曾遍。西游续婴病。半岁命如线。入夏幸少苏。归来庆且唁。夙昔未遂怀。如何副可便。阿兄与阿甥。次第来会面。遂携同社人。沿流相后先。笠石始呈秀。雕峯继入眄。苍壁立万丈。仰望心目眩。水来浸其趾。澄净铺白练。佛坪尚有佛。院基〈地名〉今无院。人传在昔时。关路由此穿。路傍得佳处。枫栎交葱蒨。落阴溪石上。吾行为之眷。绿树肇锡名。文字惭非拣。自此数里间。佳丽如互衒。鸠岩最奇特。屹为诸处弁。铁崖滑如削。疑是女娲炼。石根有窾穴。插水势欲咽。我来适雨干。沙泉绕一线。想像潦涨时。钟鼓声相战。因之泛酒觞。逐流巧转辗。留如磁引铁。去如弦送箭。以次接取饮。左右争欢忭。崖右石色皓。题名携笔砚。其下即深潭。步地仅如缘。卷局惧失坠。回旋笑狂狷。潭西山亦奇。周为此岩援。厥状似釜属。〈俗号斗毛山〉称号由俗谚。川谷澹将暮。返照波纹绚。白鹭为我留。黄鹂为我啭。咽咽抱枝蝉。飞飞掠水燕。青蒲利于剑。白砾灿胜霰。节序属仲夏。火威方炽煽。玆境绝清凉。却思衣重绢。渔徒收网还。锦鳞纷挂罥。濈濈半生死。鬐鬣时犹颤。沈钩别有得。綘唇疑染茜。折草列为席。聚坐环若钏。解包出白饭。煖羹中盘荐。灸烂味愈脔。脍细色夺面。诸君惯渔佃。手自工调膳。病夫少饮食。今日极饱䬼。不知卿相家。亦还有此馔。吾侪虽寂寞。生理幸安宴。况此水石间。相从以遨䜩。人生贵自适。百年真一电。何用逐名利。膏火日相煎。乐地不外玆。身世聊可遣。不羡富与贵。宁伤贫与贱。僮仆色催归。我兴犹不倦。门前〈地名〉隔数峯。奇胜尚有羡。日昏未穷探。馀晖难少倩。此恨吾必伸。斯游从可荐。后期恐或疏。题诗示群彦。
庚辰端午。先府君在京师。命小子替展松楸。授诗曰。麦浪连堤水满陂。江村处处绿阴披。田家正好归无计。菖醁浇坟付小儿。今年端午省墓追慕之馀。谨伏次韵以寓哀感之意。辛卯
黄云绿树绕村陂。昔日遗诗忍再披。彩服趋庭长已矣。百年应羡唤爷儿。
又书感
罪逆孤生在。幽明一理通。梦魂犹膝下。节序又天中。泪尽黄莎土。心惊梓树风。更堪棠棣乐。非复昔年同。
大行大王大祥日。入府底除服。悲感有作。
千载三韩有圣君。几年宵旰轸忧勤。已看盛德重恢汉。谁料仙龄遽减文。金粟堆前新拱树。苍梧山上政愁云。星霜荏苒丧期尽。朝野臣民共涕纷。
奉邀赵兄士求备
正月今年二月如。峡中风日政暄舒。阳坡雪尽堪烹艾。幽涧冰残可网鱼。焉得小山豪士驾。暂过东谷病生庐。鹫峯崖面题名处。最合重寻旧手书。
次骊牧洪公柱一曁仲氏具兄镒唱酬韵
邻寺寻僧不惮烦。每携藜杖出柴门。江流直注西溟阔。山势遥连北岳尊。风月登临骚客兴。岁时斋荐野人奔。懒翁灵魄何由唤。一听真诠豁病昏。
风
狂风终日涨尘沙。众窍喧阗鼓万挝。屋上重茅从卷去。只愁飘尽槛前花。
韩子仰寄书来。盛说江渔胜致。笑溪渔之陋。戏述五言长句。却寄。
江渔君莫说。江上我曾居。渔事有成败。欲举恒趑趄。人力或单少。众具或亏疏。前期五六日。约会遍村闾。丝网曁绹索。舟楫艰拮据。风日苦难佳。胜事多中沮。其渔既不频。其致又何如。汀洲纵云美。莽荡还愁余。树林无可憩。终日汗流裾。得鱼纵云多。分众岂有馀。徒然弊筋力。腹中常饥虚。岂若我溪人。动辄利成欤。朝起视天宇。占得气和舒。呼儿报东邻。今日可打鱼。左手挈渔网。右肩担钓车。米盐及酒壶。一袋俱盛储。缘溪穿绿阴。枫柳杂松樗。水中多异石。平妥如轩除。行行不知劳。取鱼如耘锄。须臾满佩笼。口沫犹吹嘘。林下弋乳翟。岸上摘香蔬。和匀作羹汤。饱饭仍倾酾。行歌缓缓归。暝色生林初。如是日复日。曷不乐只且。寄语江上人。一来看溪渔。
雾朝听新莺
春晓流莺枕上知。起来扶杖独移时。山村宿雾深如海。啼在何林第几枝。
郁岩寺。伏次先君诗韵。赠信英比丘。八首。○壬辰
惠师相见记童时。廿载厖眉入梦思。珍重沙弥初邂逅。云林从此更追随。
其二
尔师曾契我先君。往事如今扫若云。赖有诗篇题在轴。一时芳躅后人闻。
其三
伊昔惠宗师。筑室依玆岩。道眼覰天秘。丰剑初开函。崖松皆手种。杂以桧与杉。先子尝经过。归骖屡解衔。
居然人事变。荒径无人芟。我来访遗迹。不惮历岩巉。含哀和轴章。重惭才调凡。
其四
早把金篦刮眼昏。十年行脚趁轻猿。秪今看尽名山水。野寺归来独闭门。
其五
山如飞舞石如悬。寥落孤庵阅几年。暂借禅床成午睡。却愁归路又尘缘。
其六
山阴幽兴会堪乘。最是枫酣桂魄昇。当为渠禅留数夜。两床眠对一檠灯。
其七
多渠修废拓师功。宴坐超然一室中。我亦从今来往数。拟将词翰绍家风。
其八
僧轴窥先稿。诸篇尽手书。松楸今寂寞。兰若亦荒芜。逝水无终极。浮云自卷舒。穷天小子痛。人世俯昂殊。
谢郑克辅鈗枉过山庄
空山蚊蜹与为邻。三夏何曾见一人。未道今辰逢谷口。应怜宿疾卧漳滨。浮名笑我籧篨态。雅量看君偃蹇身。却恨归骖维不得。别怀愁绝更堪陈。
溪上次郑甥洙晩韵
问尔潺潺溪水流。深山何处是源头。可怜日夜如斯逝。不到沧溟定不休。
六月初二日夜梦。与伯氏论文叙怀。若生平日。晨起有题。
一隔音容已五春。此身人世独伤神。可怜魂梦如平日。还讶浮生梦是真。
清阴金先生尚宪挽。五首。
德性根基树立遥。备尝夷险历三朝。鸾凰瑞世争先睹。松柏凌冬识后凋。馀事文章江汉在。平生节义日星昭。固知东国无公匹。回首中原亦寂寥。
其二
丧乱那堪说丙丁。弹丸山郭势将倾。苍黄庙略群疑沸。慷慨公心一死轻。绝粒只应同信国。坏麻还复异阳城。千秋在后风声立。顽懦犹消鄙吝萌。
其三
兄在江都弟汉山。共扶伦纪惠人寰。高风直可追孤竹。前史无劳数两颜。次第尊名百僚上。参差遐寿六龄间。伯淳行状应留稿。须识伊川道一般。
其四
再拘燕狱五经年。终幸神明为后先。北海归来天下父。东山退卧地行仙。子卿壮节华夷服。君实高名妇孺传。箕尾中宵收爽气。难堪宇宙日萧然。
其五
尊贤敬老礼超伦。安稳肩舆入阙辰。圣意重烦治剧务。群情久郁作闲身。平生悃愊输遗表。哀痛丝纶谕近臣。从此邦家有大事。蓍龟云丧更谁询。
松都留相竹所金公光煜惠牛黄枸杞。以济贱病。又惠细绵布。俾遗老亲。以诗奉谢。
僮仆急传道。松都书信来。坚封知药饵。细织是衣材。义重遗孤恤。仁深寡妇哀。贱生何以报。惟有涕霑腮。
次隰川久堂朴公长远一号示韵
初寻关梦觉。终眩路东西。为是栖遑者。何如归去兮。游军出太远。正轨复还迷。宫室徒闻美。高墙奈莫梯。
思归
北汉城中改岁华。东川峡里忆吾家。归心日夜悁悁处。种得新梅未见花。
紫津船上作
京洛三春客。江湖两日程。帆轻风借便。家近夜仍行。水月横金柱。山烟绕火城。休诗才有戒。对景句还成。
敬次岳君韵。九首。
始与宾鸿去。今同乳燕回。园梅还有意。留艶待吾来。
其二
世路知音稀。田家生事微。阿婆供黍酿。自酌慰新归。〈右还道巢庄舍〉
其三
音容如隔晨。岁序几回春。小子终天痛。长随垄草新。〈右拜先墓〉
其四
禅家断俗驾。庭院遍莓苔。一笑厖眉老。开门喜我来。〈右寻邻庵〉
其五
兄弟式相好。怡愉一室中。旧闻姜被乐。千载愿同风。
其六
慈亲念小子。膝下久离违。几度门闾望。辛勤待暮归。〈右还川西〉
其七
久识才为累。还从病得闲。斋居无一事。高枕看青山。〈右自咏〉
其八
自有韦弦益。非惟瓜葛依。如何作双鸟。还复有分飞。〈右属韩子渊〉
其九
忆汝两儿子。未离怀抱中。病夫如不死。期与作三峯。〈右忆两儿〉
又次岳君寄示韵。四首。
卜宅苍溪上。栖心黄卷中。风尘十载梦。几处叹途穷。
其二
时物有荣谢。人生亦复然。园花红雨落。庭草碧烟绵。
其三
学业迷蹊径。工夫竟末流。区区馀宿志。更欲溯源头。
其四
饮啄惟随分。穷通自有时。从来为己学。非是要人知。
出峡马上口占
江峡中间一岭横。单僮匹马惯经行。半荒半辟烧畬亩。旋在旋亡避役氓。谷鸟频啼如有意。林花晩发不知名。未妨收入吟诗料。忘却劳劳十里程。
途中遇雨
雨气苍茫掩夕阳。空山草树送微凉。但令沛泽苏群槁。霑湿征衣也不妨。
出斗尾峡有题
双峡千重险。孤舟一日回。江疑大禹凿。山似巨灵开。直指长安近。斜瞻保障嵬。鸣榔下极浦。气色转佳哉。
游青枫溪
胜绝仁王洞。清幽故相亭。花留四时艶。松老百年青。磴草延闲步。岩泷惬静听。泉途不可作。流恨满山扃。
戏次道安上人禅颂
形形色色物。是万也是一。明月满空山。清风生丈室。
寄别隰川三水谪行二绝
休言三水在穷边。复岭重关上际天。共说雷威无竟日。此行应作半途旋。
其二
近侍如今数远迁。明公何得独安全。惟应平昔看乌泪。更落西山落照前。
奉寄隰川谪所。四首。
漳水人犹病。湘潭客未回。好音无使递。幽抱向谁开。始别才看菊。相思已折梅。城西文酒地。几日复追陪。
其二
忠孝平生愿。睽乖此夕悲。梦魂悬日下。形影绊天涯。野鸟初成赋。林乌旧入诗。遥知默坐想。定惜退谋迟。〈曾见公诗。有退谋供默坐之句故云。〉
其三
西郭逢迎日。东州问讯年。此生谁记忆。夫子独哀怜。款款披情素。谆谆证性偏。即今回首地。消息阻南边。
其四
节序严冬末。风霜大海浔。应将书度日。且把酒宽心。天怒终须霁。泥蟠岂久沈。旧蒙雷雨句。今日为公吟。〈公曾遗我诗云也知雷雨始能通〉
今冬下雪。近古所无。病卧道巢庄舍。记事遣怀。
穷腊溪生涨。连旬雪作霖。丰登初贺瑞。极备反归淫。冻兽号空谷。饥禽噪晩林。斋居有病叟。愁思一般深。
呼韵口占甲午
养疾身方隐。安贫志可明。自尝艰险备。仍觉死生轻。落絮因风起。安流触石鸣。静中看物态。天道此间行。
赵兄以厉祭献官往湖南。即席唱酬。二绝。
君向湖行我峡行。临分一语各披诚。男儿不管妻儿恋。方寸要须自在明。
其二
竹亭风月拥红妆。曾试吴儿木石肠。此是先人湖府咏。殷勤诵似旧东床。
偶吟
清晨危坐到黄昏。一片心君自在尊。酒肺诗脾都听命。迩来忘味又忘言。
赵兄将赴云水。吾辈将还骊峡。为老亲设酌。兼饯行李。席上走笔。
五马湖南去。孤舟峡里归。离筵兼寿席。彩服是征衣。古苑秋风落。虚檐暮雨霏。团圆惟此夕。行酒莫教稀。
船壁有旧题诗。叠韵续题。二首。
孤舟候风势。不敢预期程。止酒怜今病。题诗念昔行。斜瞻云际寺。回眺日边城。却被篙师笑。劳生底所成。
其二
睡起蓬窗下。篙师报水程。孤舟两家累。一岁再乡行。石出看如马。山回望似城。残生耐飘泊。万事任亏成。
舟中遇老亲初度日。未献寿酌。谨以一律述怀。
亲年四十一儿降。儿齿于今三十秋。景迫崦嵫心独苦。恩均天地报何由。林乌每起不如叹。萱草宁忘惟疾忧。初度兹辰更虚度。但将华岳祝遐筹。
寄赠壶谷南云卿龙翼书状日本之行乙未
刘郞前度出阳关。七十三州踏尽还。为是扶桑有遗恨。风帆更指日光山。
船行遇顺风。题船壁。三绝
三幅帆悬百尺竿。长风引去溯危滩。篙工宴坐客闲卧。谁道人间行路难。
其二
满席高风欲掣竿。平湖逆浪似奔滩。从来疾走多颠踬。分付长年慎险难。
其三
来时乘涨去乘风。多荷天公饷乃公。险阻艰难十载事。从今不拟哭途穷。
示鲁伯。郑甥洙硕。二绝
舍后阳坡手自治。黄梅新雨种瓜时。平生每笑樊迟圃。今日翻成去学迟。〈右乞瓜种〉
其二
清溪一曲少风尘。自拟秦时避世人。只为桃花不早种。病时和药欠桃仁。〈右乞桃仁〉
溪亭漫成
山下清溪溪上堂。主人无事午眠长。幽花定在林深处。阵阵轻风送暗香。
奉寄隰川
南溟迁客到中州。东洛行人返上游。江畔相逢违尺地。天涯一别近三秋。涪还共道犹玄发。漳卧谁怜已白头。离緖关心不自整。从知会合病应瘳。
夜坐呼韵赋虫声
薄暮虫吟起。啾啾百种声。当阶嫌露冷。入户爱灯明。已觉秋风早。偏令夜气清。穷途有志士。听尔不能平。
曹生挽
天生何秀夺何忙。一梦人间二十霜。只有床前两小女。唤爷声断祖翁肠。
老亲生朝。伯嫂为献寿酒。谨述长句一篇。以志欣感之怀。
有母有母育三儿。拊育顾复殷勤斯。大儿青年决大科。万里云衢骋天骐。玉折兰摧何太忙。身名奄与家声隳。次儿诚孝出天性。顺志承颜声色怡。一命初奉庐江檄。家贫每嗟甘旨亏。末儿平生惟善病。病在心腹狂而痴。未还一日乌鸟哺。长使忧端在亲眉。尚赖哀哀寡妇贤。旧家门楣能自持。上奉禴祀洁粢盛。下育儿女无寒饥。更向慈闱殚孝敬。手具珍羞供不时。今年次儿丧外舅。远入海岛随灵輀。北堂生朝太寂寞。末儿在侧空伤悲。有丈夫子亦安用。更使惸嫠谋寿卮。翦髻鬻钗无所惜。椎杀农牛同折葵。酒肉淋漓浑舍喜。只欠青蛾弄朱丝。七八年来有今日。亲心感激泪盈眦。少焉收悲作欢颜。含饴卧看儿孙嬉。儿孙迭起献歌舞。雪屋为之回春姿。病儿亦复生精神。再拜称觞陈祝辞。上愿亲寿千万岁。黄河如带山如砥。永受孝养无嗟咨。次愿贤嫂受天佑。男婚女嫁家室宜。永无灾患福履绥。
重阳日。沈生棁兄弟携酒来访。醉后题扇。
易得重阳节。难逢二妙来。岂知沦落处。同把浅深杯。岳势攒天秀。江流带岸回。登临宜晩景。归骑莫须催。
舅母尹孺人挽
自卜居邻近。欣承起处频。䦱门如昨日。题挽即今辰。妇德全芳烈。生涯饱苦辛。伤心贤舅传。附录属何人。
差汉试应办官。自嘲。
冰库前年只一寒。水曹今日转多酸。平生读破书千卷。事业终归应办官。
乌原驿。次使相兪公玚韵。
归梦应天上。观风又海涯。不知三岛胜。无减九秋佳。游寺新题遍。逢僧旧识皆。何缘摆俗务。仙赏与公偕。〈使相有恋阙之语。首句云。○公九月初巡。今复再巡。故第四云。〉
原城途中。望雉岳山有作。戊戌
雉岳峯峦上际天。屯云如墨锁危巓。石门深处连宵雪。应有孤庵绝粒禅。
览易有题
青牛亥半吾初降。三十六年柔返刚。偶合颠杨复㕀象。要须安静养微阳。
直分工曹。偶思戊寅春夜所咏。此余初作律诗也。仍思还归故乡。追和其韵以见志云。辛丑
我欲还乡去。东屯麦熟秋。青山绕舍峙。绿水抱田流。天地时将泰。林泉境转幽。何须麹糱托。坟策足忘忧。
过白鹭洲。投宿永平县。与尹明宰世乔夜酌晓起。偶思先稿去国逾三宿之句。盖实际也。仍足成一律。奉示明宰。甲辰○以下北征录
去国逾三宿。逢君作一欢。青天秋欲暮。白夜月仍团。鹭渚岩形妥。松津水势宽。长安百里远。留语报平安。
先君曾游枫岳。到楡岾寺。滞雨而还。今余欲限正阳历览而去。书感一绝。
先君往迹留楡岾。小子今来止正阳。内外山分父子赏。两行完取一金刚。
奉简金城南明宰一星丈
偶回尘驾入云关。万二千峯领略还。不有金城丈人力。百年孤负此名山。〈始余以枉驿入山为难。南丈劝余游甚力。仍助粮资马匹故云。〉
宿正阳寺。有怀梅涧李弼卿翊相。
仙山同入不同游。但见题名处处留。碧海青天残夜月。不堪离思政悠悠。
高山馆。书简尾寄谢益平洪都尉子范得箕,礼部南参议云路九万,李吏部彝仲敏叙,申注书寅伯晸。
浊世佳公子。春官右侍郞。仍同两学士。为赋四联章。别后城门掩。醒来塞路长。唯须各珍勉。岁暮莫相忘。
奉寄青湖李尚书一相
盛饯才蒙慰北行。高轩旋睹出东城。官班绝序曾郞属。世谊超伦即弟兄。竹阁陪游初践约。楡关远别更伤情。邮筒早寄相思字。莫待春鸿向塞征。
德山馆。追寄闵君镇长。
红粉三行列绮筵。更看琼树倚风前。如何别后相思意。不在佳人在尔边。
奉呈太学士文谷金公寿恒台案
冠盖联翩赴塞门。依然欢会似乡园。更深当秉三条烛。酒重须倾十斗樽。书记独留青海幕。文昌还入紫微垣。明朝一别仍千里。怀抱今宵好细论。
鬼门关
水黑泥青铁壁寒。行人说是鬼门关。鬼门岂在边陲远。只在吾心诚伪间。
次太学士七宝山见忆寄示之作
拟向名山里。攀登共摄衣。何知今日病。却作半途违。朔气初成沍。秋阴未解围。离怀此时切。寂寞掩重扉。
又次太学士雄城寄示韵
不向关山外。偏伤道路难。自从丧病后。曾少涕洟干。酒解文园渴。诗怜东野寒。但思还故里。敢拟陟词坛。〈太学士诗。有悬知草檄手。他日陟骚坛之句故云。〉
宿西水罗。朝起有咏。
云卷风恬海色明。晨窗坐待日初生。北行不到西罗堡。虚作三千里外行。
云路,彝仲,李景略懏叠前日酬唱韵寄来。步韵以谢。
边城随处气佳哉。丰沛遗墟历遍来。安石暮年初入幕。杜陵多病独登台。山河在眼无穷耻。今古关心不尽哀。胸次摩挲馀寸铁。匣中雄剑两无猜。
再到雄城。有怀文谷。叠去秋酬唱韵。乙巳
公馆春宵独掩门。未成归梦到家园。喜看文谷诗留壁。病谢华筵酒满樽。屑屑有行烦驿路。区区无策佐师垣。谩将陈迹输新咏。咏罢从谁共讨论。
稳城双岩。敬次先府君韵。
地下音容隔。人间岁月侵。旧闻双立石。今过一沾襟。
题评事厅壁
青油谈笑亦恩光。未必殊私在玉堂。三十年来官复设。二千里外路何长。文章敢拟追先迹。学术终惭牖北荒。要识腐儒经略处。郑公新庙在渔郞。
去年秋。文谷太学士约余游七宝山。余病不果赴。追见其入山诸作。为之怅然。今于还朝之路。陪巡相闵公鼎重。始游此山。追和其韵。七首。
客路秋初尽。禅房夜向深。诸天在萝外。双树作棠阴。出塞还多事。寻山始一吟。平明理蜡屐。新旭涨云岑。
右云住寺。次途中漫吟韵。
其二
客至常为雨雪欺。严冬暖景此游奇。更拼玉节今朝会。追和文衡去岁诗。九万天风斯下矣。十千官酒一中之。登临且莫催归去。为爱松声满耳吹。
右次云雾闭山作诗遣悯韵
其三
天造岩开广。人工屋插椽。崖阴留碧草。庭畔涌清泉。缥缈群峦集。崎岖一径穿。尘踪到绝境。寂寞似幽禅。
右金刚窟次韵
其四
万象供双眼。千峯抱一台。凛然难久住。从者却催回。妙景真难状。新诗莫强裁。香炉千古咏。惟数谪仙才。
右会象台次韵
其五
经丘寻壑苦攀登。庵在群岩第一层。绝境穷探殊不厌。却愁疲尽担舆僧。
右兜率庵次韵
其六
周遭岳势似连环。贮得精英作别寰。远客偸闲三暇日。穷荒作镇一名山。浮岚卷尽天偏饷。秘宝探来鬼莫悭。怊怅仙区难再到。百年应有梦中还。
右次七宝山归路韵
其七
万壑千峯踏尽回。尘愁离恨一时催。路岐从此分南北。何处相思独上台。
右次下山韵。奉别巡相。
孟休征胄瑞次余鬼门关诗寄来。余又和之。
斯须火热作冰寒。玉钥何时启铁关。宾馆无眠看夜气。一阳萌动此中间。〈一阳之气。始萌于十月中。政值其时故云。○北征录止此。〉
直玉堂。次金应教永叔万基韵。二首。
我自朔方还。时当阳候复。天机互动静。人事递倚伏。工夫贵专精。仕宦当知足。所以养心方。莫善于寡欲。感子不遐遗。题诗为相勖。老我学实蒙。勿嫌再三告。
其二
天心既有复。我生宜遂初。掩身养微阳。善端同春嘘。年来落世网。失路空欷歔。物蔽虽已深。方寸本至虚。要须惜分阴。奚止勉三馀。山径有茅塞。及时须芟除。
直庐。次李应教彝仲南汉寄示韵。二首。
同城犹恨阻门屏。却幸追趋琐闼青。凤在池头君似谢。鹤归华表我如丁。关防为说南城胜。险厄仍思北路形。文武经纶输俊杰。行收拙迹返山庭。
其二
前夜偸儿入户屏。多渠遗却旧毡青。虽惭范老胸中甲。不乏卢翁膝下丁。富贵贱贫皆有数。昆虫鸟兽各流形。取之无禁藏无尽。风满吾轩月满庭。
次李幼能端相诸公唱酬韵
非才重入集贤庐。几度迟回退食馀。始进迂言一月后。即承温批二更初。躬逢圣主无能补。史录天灾不绝书。但祝尧仁被四表。永教黎庶免侵渔。
某居在东村。常闭门涔寂。昨日忽蒙益平都尉洪公携酒枉临。继而大提学金公,副提学赵公复阳,金司成远明益廉,李应教彝仲,洪修撰伯涵万容,南吏部仲辉二星。俱自泮宫会坐罢归历入。盖赵公兼长国子。李君以下并兼师儒之任故也。仍促膝于一间房中。对灯催酤剧谈赋诗。夜深而罢。独恨安边李令公后至先去。金应教永叔忙赴禁直。过门传语而不果入。礼部尚书李公一相,左侍郞南公龙翼,李吏部世卿有相。俱住尺地。是时俱相通问而不得相会也。噫。以某之病拙。以弊居之隘陋。蒙诸公之眷知而有今夕之荣临。虽以公卿巨室宴集之席。六七学士联武齐会。亦或罕睹矣。顾余乃能得此会于不期。于余不已侈乎。此事不可无记述。而是夜远明和李学士幼能干川庄唱酬韵。诸公及余先有所和。而余仍叠前韵。以咏兹会。奉呈于诸公案下。冀得均赋和教。欲作为一帖而为传家宝玩也。
洛城依旧一茅庐。北去南归万里馀。都尉先临呼酒后。群仙继至报钟初。从知一夜樽前话。胜读平生案上书。待得新春冰雪尽。清游重约雨川渔。
饮吏判家。夜深醉归。翌朝书怀奉呈。文谷时为吏判
公为吏部非偸饮。客对尚书不负期。永夜论文一樽酒。依然同醉吉城时。
申参判濡挽
先人门馆出联珠。堪比欧阳得二苏。始喜青云俱特达。终惊玉树继凋枯。文章高下评无定。年位参差命有殊。十载重霑题挽泪。空馀疲薾独踟蹰。
青湖李尚书挽
春城祖道送灵輀。杨柳依依岂梦思。千里归来初会面。百年存没遽含悲。论心尚忆前宵话。迸泪空吟旧赠诗。文雅风流兼盛位。公私哀诔愧菲辞。〈公临殁。有东城杨柳宾客祖饯之梦。〉
大殿端午帖。二首。
銮舆安稳返金宫。正值佳辰喜气融。尘浥天街经好雨。凉生殿阁度薰风。臣民竞献冈陵祝。节物咸归位育功。最是恩荣同拜手。黄封擎出五云中。
其二
瑞旭明双阙。祥云绕九重。君王无疾病。兆庶乐桑农。白葛宫衣软。青蒲法酝浓。臣邻承昼接。奏事每从容。
李司谏垕挽丁未
同时入窜荷恩均。除目还悲少一人。自是雷霆无竟日。如何疾病未回春。哀哀鹤发犹堪慰。个个蚌珠摠可珍。谏省风棱今寂寞。斜阳邻笛独伤神。
内弟沈营将梁挽
早卒吾贤舅。无儿幸有儿。今君又云殁。后事益堪悲。旧巷秋风落。先丘晓露滋。琼枝多秀发。遗庆可前知。
余在北幕。未尝赋题。板诗顾有一律。欲揭于评事厅壁而未果。今与朴学士季肯世堂伴直玉堂。谈及此诗。季肯即和韵。又别为一首示余。余又和之。并寄题于镜城。盖吾两人先后佐幕。俱以馆职召还。有此酬唱。不可不使北人知之也。
龙荒远拓三千里。驲骑长驱二十州。风土自殊重岭表。华夷只界一江流。后先行役俱陈迹。忽漫归来较白头。近侍即今何事业。还嗟班笔未曾投。
李副学幼能挽
结发从游到白颠。中年行止判愚贤。栖遑禄仕何为者。勇退田庐自卓然。元祐完名少无已。清平遁迹类资玄。存亡此日悲兼赧。假步山扃却又旋。
尹参判鏶挽
完名直道配先君。世掌丝纶祖子孙。六部亚卿官亦大。七旬稀寿齿兼尊。萱闱不尽慈乌哺。蒿里那堪吊鹤翻。枉驾升堂如昨日。此生无复侍清樽。
大妃殿端午帖。二首。
赤灵符帖紫宸门。重午辰开万岁樽。玉色怡愉承圣母。天姿岐嶷抱神孙。云高五彩瞻长乐。日受三朝仰至尊。讵但宫闱涵盛德。共教臣庶颂慈恩。
其二
天中佳节倍慈欢。宫树敷荣带雨看。最是灵泉新奏效。今年安胜去年安。
洪校理叔平万衡挽
交论四世榜同年。肩比三司席共铨。禁脔脂膏曾不染。名家儒素自能传。胸中泾渭分明甚。笔下珠玑灿烂然。最忆留都前岁会。那堪春草又芊芊。
同春宋先生浚吉之去国也。诸公追饯于南门池上。余先出江头。未得参入。夜先生始到江上曾寓处。余进中书饯杯。则先生已醉。草草陪叙。翌日追送于铜雀津头而归。闻池上之会。云卿先有七言一律。永叔和之。余亦追和。寄呈先生。
池边未必胜江边。恨未兼参两饯筵。半夜陪欢真梦耳。斜阳追送转依然。苍生困悴须拯济。皇路崎岖孰后先。欲效小山招隐咏。山中恐有反招篇。
舅氏沈校理光世迁葬挽
孤坟几岁换天星。永宅今朝占地灵。龙合重泉山号剑。雁行旁陇郡名鸰。銮坡铨部俱陈迹。玉树芳兰摠典刑。强记真聪征谱牒。小甥怀旧涕空零。
和壶谷。三首。
值此新元日。依然少小心。邻梅迎客笑。园柳变禽音。乐事荒年减。交情暮境深。行谋壶谷醉。一酌一回吟。
其二
清朝勇退节。新岁故乡心。瑞羽看奇采。瑶徽听太音。松都遗爱洽。柏府圣恩深。莫缀陶翁赋。重酬洛社吟。〈右属南涧洪都宪。〉
其三
禁脔华腴地。儒酸澹泊心。诗词追逸响。弦管谢繁音。同闬情曾熟。连家义更深。新春旧社会。宁独少公吟。〈右属月湖洪都尉。〉
松谷赵尚书复阳挽
已矣今之世。那能复有公。家庭闻道早。朝著擅名雄。贤路飞腾遍。明时际遇隆。文章乃馀事。匡济只孤忠。艺苑盟重狎。铨衡位更崇。宾师翊震邸。廊庙赞天工。台阁恢清议。皋比振士风。直词宁僇辱。和气自冲瀜。众望星瞻斗。宏姿岳镇嵩。有山怀野外。无宅住都中。国计同家事。民饥若已恫。先忧文正志。尽悴武侯躬。尺疏才论事。微痾遽告终。哀伤颁御札。悼念轸春宫。赗赙常仪过。咨嗟走卒同。颠连失父母。惸独辍屏幪。幸见兰芽茁。才攀桂萼红。仁人宜有后。遗祚定无穷。小子因依久。连家信好通。陪欢常命酒。承诲几披衷。自愧同樗散。何曾备药笼。公私今日恸。只有泪濛濛。
奉别闵三宰大受鼎重
公来初为赈民饥。赈罢民归公亦归。怊怅风尘淹病拙。临岐不敢挽征衣。〈公之被召不进也。余谓往役不宜辞。公遂入都。罢赈即归。〉
阳城路上。遇童子僵尸。到安城。感伤而作。时承命传谕怀德。
才逢赤子道边僵。对案何心美食尝。为语官僮休夕爨。茶瓜留客已充肠。
龙湾。次文谷统军亭韵。留别湾尹。
千里长江西注溟。江流真似鸭头青。人生何处难为别。最是龙湾送客亭。
定州衙轩。敬次先君韵。
皇华陈迹久荒凉。傧幕高风亦杳茫。琼唾至今遗剩馥。纱笼无复揭雕梁。腥膻天地疮痍遍。冰雪关河道路长。忝绍官衔何足说。迎行异昔愧儿郞。〈先人以礼曹参议。为延慰使。有𬇙西桃李浑无色。虚忝春官右侍郞之句。小子今忝吏曹参议故末句云。〉
久堂朴尚书挽
公于先子我于公。尊慕偏深后辈中。庸陋高明虽自别。讲论开诲恰相同。泽风大象宁殊道。雷雨微词竟验通。恸哭西门今古意。含悲恋德没吾躬。
安甥载伯塾趋庭湖县。谨次东岳先生题本县诗韵赠别。兼奉春府兄侍。
闻说青阳县。常时簿牒疏。有村皆隐竹。无水不栽蕖。未下官斋榻。空传驿路书。大人如问我。白日掩茅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