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灌园草木识
卷二
卷三
字模糊不清者,以□代替。

    灌园草木识卷之二
        东冶陈正学贞铉著

    果之属

      四十八种。

      梅
    黄可作酱,方具《月令广义》。又以盐渍之,可入各花为饼,颜色鲜妍。

      枇杷
    去核,白糖煮为茶供,半日可就。

      常棣
    棠棣也。子如樱桃。

      李
    四样。有青,有红,有红心,有粉李。其粉李,《虞衡志》名锦李。

      桃
    六种。海桃。广西桃。棋子桃《虞衡志》名匾桃,核甚奇。矮桃。秋半斤。苦桃。
    桃曰胆之,谓拭去其毛,青滑如胆也。

      樱桃
    种从镇江来。花淡红色,轻盈成簇,如西府海棠。树枝如李,树叶如桑微尖。园亭植之花而不果,或云数移则结果,予培以粪壤,四年已能结果矣。家君云:近漳平土名大深地方,山中有树,花如樱桃,朱红色,结果匀圆红闰,可食,土人呼为含桃,即莺桃也。《礼记》云:以含桃先荐寝庙。桂诗云:非关御苑鸟含残。其名旧矣。抑彼地冱寒,有江南风气,山中多有之耶,去郡城凡三日,命移植之。物性志云:此果调中益脾。宐多种之。

      杏
    杏亦漳所罕见之果。蒋元实遗余一株,植之楼前,不识作何灌浇,非如桃干李湿能谙其性。询之老场师,亦不识灌法,经年不敢措手,恐灌之而戕也。一日读王介甫诗云:为怜红蕊与移栽,不惜年年粪壤培。乃知天下无一事能外读书人。

      普提果
    □如荔枝,高可三丈许。今贝叶笺如其叶也,凡树叶无边界,独此叶有之。考《升庵外集》一名贝多树。《虞衡志》一名部谛子。正、二月作花,浅黄色,如合欢英英千线,外有护瓣四五片,满树如球。其果五月间熟,日可百许颗,次第一月许方熟尽。色如黄金,圆者如枇杷,堕者如枣,又如贝,虚中而核能鸣,核可以种,香甜而韵远,食之通气。当其熟时,微风、飞鸟过之辄堕地作爆竹声。渍之以蜜,亦堪久藏。小园有三株,大者中斗,南方之珍奇果也。

      葡萄
    有二种。其一种藤叶多刺,颗大而熟时色紫。一种无刺,子熟时青黄色。魏文帝称其除烦解悁,他方之果无有匹者。

      石榴
    种不一,有品字榴,有四季榴,有夷国来者。颗如一升器,熟时子如红玛瑙。第不及八月熟者,单颗子大而浆甜美也。种榴时置石□□根下,则结果硕大,故名安石榴。冬至日插其枝,明年盛长。道书以石榴为天浆,能醉三尸而袪之。

      荔支六种
    状元红。种自枫亭来者佳。颗小,核小,肉甜韵远,色壳透红,卓为上品。其熟最晚,此种熟则荔支之美者尽矣。
    黑叶。颗红黑色,形圆味甜,肉厚而脆,允为第二品。
    同安。野种,皮甚红,香甚透,味甚甜。肉可熬膏,又可渍酒,其酿法见后。第未尽善者,以其多汁且近核之肉太硬耳。
    十八娘。种自广东来。颗红可爱,肩微侧似美人,熟时肉脆而甜。
    绿罗包。本地多有之。皮黄绿色,多肉小核,圆如球子,微带酸意。
    祥粟。肉不满,壳如粟之秕,小核,早熟,微酸乏韵。
    蔡君谟《荔支谱》漳亦有许多种,当以黑叶为胜,状元红出莆之枫亭,近好事者始植之,遂令莆中独擅耳。凡荔支宐培以乌盐,灌以粪水,惟溺不宐,树虽大,灌之以溺立毙。
    附:酿荔支酒方。
    每缸内用大秫米二斗,如寻常炊酒饭法。入烧酒粬一斗,和匀。缸中泼水,中央开一小窟,水汁低饭二寸。至一对时,将饭揭下。至二对时,将饭再搅,用同安荔支,鲜红润肩的四百个,去核,劈作两三片,入酒饭中,搅匀。其壳用清水少许浸二时久,将水泼缸内。至第三对时,以手略揭下。至第四对候可熬矣。以手搅,略泼些水,一缸分作三鼎,每鼎酒头承四碗瓶一瓶,瓶口塞极密,使香气不泄。以萝盛沙,埋瓶其中,勿露。临用时,此酒一碗可渗二十碗,以些白糖清搅,微甘,其香始发而远闻。所承四碗之外,以大磁瓶贮之,随饮,不必久藏也。

      龙眼
    谓之荔奴者,以其熟随荔支之后也。《东观汉记》云:单于来朝,赐橙、橘、龙眼、荔支。园有四种,有早熟者;有晚熟者;有颗大而肉薄者,曰柴龙眼;有一簇两三颗大,数十颗小,而无核者,曰鸡母抱雏,佳种也。

      梨
    漳梨甚粗涩,极佳者至同安梨而止。近有携北地佳种,人家园亭多植之,小园得三种。一西瓜梨,一颗秤一斤十二两重,甘脆无查,皮青赤色,点纹微粗,若山东道上一种,非秋白梨也。一浙中香水梨,一建宁梨。自有西瓜梨,遍锄去旧树,植山梨接新种矣。雨水候接之,易生易茂。《物性志》云:蜂喜螫梨,作油纸囊以裹之。

      黄弹子
    木叶如橄榄,甚香,结子如弹丸,黄金色,肉甘酸,有核。

      无花果
    此果叶将生便于身上著子如芝麻,渐大如盏,熟时红黑色,香不及萍果也。亦从北地来。

      枣
    枣有数种,以核小者为佳。漳人当其青黄时便取为蜜煎,不能待其赤熟。

      蕉
    蕉有五种。一名牙蕉,产漳蒲者最佳,一茎壮者吐二百馀子,作莺爪形,熟而皮青,甘香,可晒作干。晒法:蒸而晒之,易干,不烦火焙。一种黄芽蕉,产南靖,虽香不甘。一种大者子稍方,名柴蕉,味酸,市人以焙干,亦不甚佳。一种产山谷者,人绩其丝为布,取其心作羹,不能结果也。一种花红者,名美人蕉,与石榴相傍,亦名石蕉,具花部。函史合五种为一,盖传闻之误也。

      草藁
    一名草豆蔻。《虞衡志》云:取草豆蔻嫩花,取□杨梅汁渍之令红色,名鹦哥舌。食之香美。取其子以蜜煮之作茶供,能消暑毒,解酒毒也。

      梧桐子
    滚水煮极透,令壳软可剥仁。用清水渍之,极清脆,茶供上品也。一方:炒至壳脆,用布袋贮而扣之,旋渍以清水,亦佳。

      肥皂果
    《虞衡志》名罗望子。外皮正丹,内子如肥皂,煨食之似栗稍逊。莆人呼为肥皂果,漳呼为枇杷果,以其子似枇杷核也。

      先柑
    柑种不一,此独先熟,故名。

      雪柑
    至小雪时熟而色黄,故名。

      橘
    橘产于漳者,最大福橘,不如漳橘。冬至候剪而藏之,颜色鲜好。树多蛀虫,以时巡取。
    附:制橘饼方。每粗硿内安置二十枚,盐一把,揉令出油。揉不厌久,以橘软为度。每百枚为一𥔓,以清水浸之,日一易水,至五日于锅中煮至极滚,以橘浮为度。取出,割作五路,勿太裂,用簪托取其核。以米泔水浸之,日一易,至三日,又以清水浸一日夜。手压匾如饼状,去𦷾摉核。每一百橘以十斤白糖为率,作三次煮清,渍之三日,夜一易。每次于滚汤内将硿荡一滚,其第三次糖清,煮极熟,以入水不散,咬之作响。将前橘于磁器内同糖拖过,晒三日,便可收藏。如嫌饼带糖,蒸而微晒,收之法如是。橘有全性,若市人以饴糖杂白糖煮之,橘明软如饧,风韵尽矣,若家制松而不硬,甜而不失其真。刘大容莅澄时,过园,偶尝制橘,语余曰:漳物只是糖多,尽堪绝倒。

      柚
    《吕氏春秋》云:果之美者,云梦之柚。漳人呼为栾,字亦有本,出《本草》。小园有六种,蜜柚、名家柚、侯相柚、仁斋柚、过溪柚、小溪柚。

      佛手柑
    老圃云:种佛手柑时,托起手指,则柑多指而不拳。余亦作如是法,第按之树肥则柑多,结有如张拳者,如垂手者,如托指者,种种变现,树高五尺而柑至七八十枚,亦奇观也。

      香橼
    附:制香橼片法,亲受诸塘䄽吕家。云:另造一刀长尺许,阔二寸许,极薄而利。切橼片如掌大,薄半分许。滚水淖过,入灰水浸二日夜,用清水浸三日,三易之。出,晒微干,以白糖末渗之,每片一斤,用糖四两,三日外去糖水,再以白糖四两掺之,停十许日,愈停愈妙,至收时入口粉碎,工在此也。晒微干,用手揩成片,十片一团,压之令直,再晒干,拌白糖末同收。

      橙
    诸柑惟橙皮最香美,肉如醋,不堪食也。莆友示余制橙盐法。用炒盐一两,橙皮二枚,捣烂贮罐中。遇食时,取揾鱼肉甚佳,不须用橘叶醋也。

      金枣
    形如枣,皮甘香可食。用盐糖制作小饼,入盘供甚佳。

      金橘
    如小橘,视金枣特匾耳。

      馒头柑
    近蒂处起尖如馒头,漳亦呼为僭柑。

      柿
    园有二种,一寒柿;一重色,谓蒂重起也。

      橄榄
    《南方草木状》云:咀之芬馥,胜含鸡舌香。

      馀甘
    一名庵摩勒。叶如合欢,子如念珠。食之先涩后甘。《草木状》云:方士以变白须发。

    大凡移栽果木,宐在望前,则子繁多。
    以社日杵百果根,则子大。
    浇以社酒,则子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