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罗巴希腊国 瀛寰志略
欧罗巴意大里亚列国
作者:徐继畬
欧罗巴荷兰国

意大里亚以他里、以他利、伊达利、罗问、罗汶、那吗,欧罗巴古一统之国,《汉书》所谓大秦国也。东北界奥地利亚,北界瑞士,西北界佛郎西。其馀全土,斜伸于地中海,似人股之著履者。中有大山,绵亘如脊。其地天时和正,土脉膏腴,谷麦昌茂,花木馨芳,幽谷名园相属,西土羡为福地。自周以前,为土番散部。周幽王时,罗马崛起,国势渐强。其后武备日精,疆土四辟。至西汉时,北拓日耳曼诸部,至波罗的海;南服阿非利加北境各国;西辟佛郎西、西班牙、葡萄牙至大西洋海,又跨海建英吉利三岛;东并希腊诸部,括买诺、西里亚;纵横千万里,跨欧罗巴、亚细亚、阿非利加三土。边外弱小诸部,皆修贡职为臣妾,居然大一统之势。建都城于罗马,诸国仰之如周京。《西域闻见录》所称控噶尔都城务鲁木,即罗马之转音。东晋时,又建东都于黑海之峡,称为君士但丁一作公胆廷,又作康思坦胎诺格尔,《西域闻见录》称为控噶尔。其后传世既久,嗣王多淫辟败度,内乱迭生,废立屡见,西北诸部,皆拥土自王,不复为臣。东晋孝武帝二十二年,国分为二,以罗马为西王,君士但丁为东王,东王至明景泰间,始为土耳其所灭。西王居意大里故地,刘宋时为北狄峨特族所灭。峨特族立国三百馀年,佛郎西取之,以罗马都城奉教王,后复分裂。有伯棱日尔者,尝并兼诸部为一,旋以苛暴为国人所废。奥地利亚征服之,割北境之米兰、威内萨两部。自是之后,诸部时合时分,日寻干戈,云扰尤甚。嘉庆十年,佛郎西王拿破仑略定其地,为佛藩部。拿破仑败,诸国公使会议于维也纳,分其地为九。大国四,曰罗马、曰多斯加纳、曰萨尔的尼亚、曰那不勒斯;小国五,曰巴尔马、曰摩德拿、曰卢加、曰摩纳哥、曰胜马里虐,犹总称意大里亚。其地物产丰饶,兼有蚕桑之利,每岁所产丝绵,价值三千馀万。葡萄酒、橄榄油、橙、柑、檬、栗诸果,亦皆繁硕。其民身体纤弱,外宽柔而内阴贼,往往昏夜刺杀仇人。好谈论游戏,喜讴歌,有稷下之风。各国皆崇天主教,而罗马为最盛。

意大里亚列国图

罗马,一称教宗国,古罗马旧都也。当全盛时,文物声名,为西洋第一大都会。至刘宋时,为北狄峨特族所据,故王宫阙,大半残毁,书册旧典,亦扫荡无遗。由是民变夷俗,非其旧矣。天主教自东汉时传播西土,罗马人崇信尤笃。故国既为狄所据,天主教之徒,乘机招诱,党羽日繁,大权归其掌握。佛郎西既灭峨特族,遂以其地归天主教师,号曰教王。教王殁,则大会各教主佥议,推老成者一人嗣位,略如前后藏喇嘛坐床之俗。其教传布各国,有不遵者,辄挑衅构兵夷灭之,或教其民叛主。佛郎西之创霸也,教王为之加冕;英吉利北族之起兵也,请于教王,教王封以英土,其权如此。至前明时,日耳曼人路得别立耶稣教,称为正教,斥天主教为异端邪说。于是诸国半归耶稣教,而教王之权顿衰。所据之罗马都城,古迹最多。天主教堂极崇宏,光彩射目。入教之徒如蚁,各食教王俸糈。别国之祭司礼拜主事者,远方之信士,焚香礼拜者,踵相接也。天主之外所崇奉者,耶稣之母马氏,称为天后,吁祷尤虔。其民惰于农事,野多旷土。山内多藏凶盗,捕急则逃入天主堂,无复过问者。

多尔加纳一作突加拿,在罗马之西,东北界罗马,西南临海。土地膏腴,物产丰厚。都城曰佛罗棱萨,街衢整洁,万厦翚飞。所属有古城,曰北撒,昔称繁会,今已凋敝。海口有城曰里窝那,市舶所萃,贸易甚繁。

萨尔的尼亚一作沙力尼阿,又作撒地尼,又作撒丁,本意大里大岛,其国由此岛而割意大里西北境,遂以岛名为国名。地在多尔加纳之西北,与瑞士、佛郎西接壤。国分四部,曰辟门、曰热那亚、曰撒歪、曰撒丁岛。都城在撒歪,曰都灵一作土林,殿堂宏丽,西人艳之。辟门多山,田不足耕,其民多走别国谋生。热那亚在海隅,昔为地中海公市,万艘鳞集,称大都会。意大里战船皆屯泊于此,今衰废已久,仅存各官之衙署而已。撒丁岛,地甚广莫,而林莽居半。居民披羊皮,挟利刃,游牧林薄中,性悍犷,难于钤束。

那不勒斯一作拿破利,又作拿破里,又作捏不尔士,在罗马之南,东西南三面皆海,正地形似靴屐之处,意大里之南境也。西南有大岛,曰西治里或作什士力,又作西基利,又作西西里亚,与那不勒斯合为一国。都城同国名,屋宇高大,殿庙整肃。郭外万峰环绕,高插云表,内多幽壑古洞。别有火峰,峰顶常出烟云,有时火石飞空,坠数十里外;或飞灰如霜霰,积数尺,压田亩庐舍。又火浆迸流如水,所至草木皆烬。近山有二古城,灰埋已千馀年。忽土人掘出,垣堞依然,传为异事。地震甚烈,居民频年被灾。惟土田肥沃,物产丰饶,故户口繁密,无肯避而去者。西治里岛,纵横皆四五百里,土尤肥沃,多五谷良酿。岛中亦有火峰,乡邑屡遭焚毁。吏多苛政,教主擅权,故夙称沃土而民恒贫乏。其会城曰巴勒摩,埔头曰墨西拿。

巴尔马一作巴马,在萨尔的尼亚之东,摩德拿之西,北抵波河,纵横皆二百里,户口四十馀万。昔为奥地利王女封地,佛郎西王拿破仑之后也。拿破仑既败,其后别醮,仍据此地。

摩德拿,东连罗马,西连巴尔马,长三百里,广一百四十里,户口三十八万。

卢加,东连多尔加纳,西至地中海,长九十里,广五十里,户口十四万馀。

摩纳哥,在萨尔的尼亚境内,长三十五里,广二十里,户口六千五百。

胜马里虐,在罗马境内,袤延约五十里,户口四千馀,自推酋长理事,不属教王。

意大里西南,有马里他岛,地多磐石,居民积土为田以耕,其俗俭啬勤苦。户口极繁。昔耶稣之徒保罗浮海搁浅,泅登此岛,为人疗病,著神异之迹,故此岛名传西土。当回部方强,以兵力胁此岛。岛酋率骁卒拒之,回部竟不能取。嘉庆年间,佛郎西诱降其酋,旋为英吉利所夺,守以重兵,为地中海停泊战舰之处。

按:西国自剖判以来,惟意大里为一统之朝。肇造邦土,在成周中叶,混壹在西汉之初,分裂在东晋之末,宗社之墟,在明景泰间。祚数之长,泰西无其比也。据泰西人所纪载,其创业之主曰罗慕路一作罗母洛,于周幽王年间,始建城于罗马。别五土之宜,教民以耕稼,造戟弩以习战。子努马一作又马嗣位,初设律例,爱育黎元,分等威,别贵贱,境内大治。传七世至达尔癸虐苏比尔伯,淫虐无人理。民废王,选贤者二人居高爵,立公会以治事。高爵每年一易,由是国无王而势日强盛,意大里诸部,皆归版图。阿非利加北境,有大国曰加尔达额一作迦大其,旧名非尼西亚,立国最早,由希腊迁于地中海之南岸。其国善于商贾,擅地中海之利权,又兼并西班牙,富强无与埒。罗马初兴时,加尔达额屡侵轶之,又夺其属岛西治里。后罗马渐强,始称勍敌,构兵数百年,迭为胜负。西汉初,加尔达额命其大将汉尼巴,合西班牙之兵,大举伐罗马,连战皆克,陷南境诸城。罗马大将发比约马西摩,坚壁以老其师,而遣别将马尔塞罗伏奇兵,邀其归路,又遣西比扬潜师渡海,袭其都城。汉尼巴闻警还救,遇伏大溃。比渡海将至,西比扬回兵,邀击于海中,全军尽覆。汉尼巴乘渔舟,奔西里亚求援。时汉高祖六年也。是时希腊分数部,马基顿最强,诸部为所凌侮,求庇于罗马。罗马以兵护诸部,因胁降为属国。诸部悔之,密约西里亚为援。西里亚者一作叙里亚,亚细亚大部,在犹太之北,旧本巴庇伦地。波斯灭巴庇伦,地归波斯。后马基顿王亚勒散得伐波斯,尽取其地。亚勒散得卒于军,诸将裂其土自王,分为数国,后并入西里亚为一国,势颇强大,故希腊诸部,欲倚之以拒罗马。而汉尼巴又盛称罗马师疲易败。汉惠帝五年,西里亚王安的约哥帅兵赴希腊,罗马迎击之。西里亚兵大败奔回,罗马军乘胜逐北,围其都城。安的约哥纳土降,汉尼巴自杀。因移兵征马基顿,马基顿亦降,希腊诸部皆献土。汉景帝十年,罗马以大兵伐加尔达额,围其都城。城将陷,加尔达额阖城自焚。罗马毁其城,因略定其属部。复征服西班牙,置为别部。时葡萄牙为西班牙西境,尚未立国。是时地中海南岸,尚有两强国,一曰奔多,一曰入占尔达。奔多有高哥斯大山为屏蔽,其王觅的里达堤强武好战,恃天险不肯宾服。罗马命大将西拉卢占禄征之,连兵二十六年,屡破其军,觅的里达堤扼险不肯降。汉景帝后元年,罗马大将奔彪,以奇兵破奔多,杀觅的里达堤。入占尔达尤险远,汉武帝元封五年,罗马大将马黎约征服之。由是地中海南岸诸部,尽入版图,犹太、麦西亦纳款。北境拓地至日耳曼,复西辟佛郎西,渡海征英吉利土番,建为大部。西土数万里,无复抗颜行者。
初,罗马废国王,立公会,高爵由众推选。原议一年一易,后因兵事不得易,渐有久于位者。高爵子孙,名曰巴的黎西疴。推举高爵,半由巴的黎西疴,黎庶虽有奇杰,多阻遏不得进,而高爵子孙席富贵,以势凌人,黎庶积不能平。时诸将四征不庭,各拥强兵。兵皆百战,悍不驯。至是四方略定,诸将各凯旋屯几甸。适有夷族自东北来侵,亚细亚诸部多翻城应之。大将绷标一作潘沛往剿,方战胜收复境土,而内变作。先是,马黎约之兵与西拉之兵,诟谇交哄。黎庶之黠者,乘机倡乱,杀高爵子孙。民与绅斗,兵与兵讧。既而兵民绅分党相攻,数旬之内,反者如猬毛而起,屠戮凡数万人。绷标闻变急回兵,大将恺撒一作人略塞萨尔方西征,亦旋师,共平内难,尽戮反者,前后死者十馀万人,国乃定。是时大权归两帅,绷标为罗马宿将,征服麦西、犹太,重定亚细亚,建功最早,贪权位,渐骄恣;而恺撒负英略,学术过人,平佛郎西、英吉利,建为大部,勋业尤著,两人积不相能。恺撒素得民心,绷标度不能抗,托故之东部,起兵攻恺撒。恺撒率众御之,战于希腊之法尔萨里亚,绷标兵溃,单舸奔麦西。麦西王斩其头,献罗马。由是恺撒总大纲,立法制,罗马大治。时高爵有不卢多、加西约者,忌恺撒之得大权,将帝制,遣客刺杀之。高爵马尔各安多尼约因擅权专制,将自王。恺撒犹子唯大屋一作塞萨尔额达维约起兵攻之,战于黑细约河。马尔各安多尼约大败,携其孥而逃。不卢多、加西约皆自颈死。
汉成帝建始二年,唯大屋践王位,是为罗马复立国王之始。当是时,罗马东境至亚细亚即土耳其中、东两土,西境至西班牙、英吉利,北境括日耳曼诸部,南境包阿非利加之北境,地兼三土亚细亚、欧罗巴、阿非利加,周回数万里,尽入版图。波斯遣使乞和,天竺亦遣使通好,徼外诸夷部皆入贡。建始三年,唯大屋更名曰奥古士都一作奥乌士多,销兵罢战,亲闭仍纳庙门。仍纳,兵主之神。兵兴,则启门;兵罢,则闭门。性宽大,厚待功臣,亲爱士民,为罗马极隆平之世。其后驾里古喇、尼啰相继立,皆苛暴荒淫,比于幽厉。大将菲士巴山,素得民誉,众推戴为国王。时犹太叛乱,命其子第度伐之,攻破犹太都城,屠之。已而第度嗣立,慈惠爱民,称为贤主。未几卒,其弟嗣立,烦刑苛敛,国人不堪其虐,弑之。东汉和帝九年,王大喇壤嗣位。时匈奴侵北鄙,命将击走之。王性宽惠,矜庶狱,有仁声。晚岁好土木,比顽童,论者惜其不终。继立之王好武,屡伐匈奴胜之。顺帝十二年,王安敦嗣立,博物好古,明于治体,修律度,振网纪,号为中兴。时匈奴逐水草屡犯边,王亲率大兵渡河深入,不解甲者数年。穷追至北海,犁其庭幕,伏尸百万。由是烽燧销息,数十年无鸣吠之警。东汉之末,昏庸在位,骨肉相残,国大乱。蜀汉后帝年间,称王者三十人,日相屠攻。有奥哩都者,削平僭逆,光复旧物,罗马再康。后因东方多边患,恒屯重兵以备之。晋怀帝永嘉元年,王君士但丁或作公胆廷嗣位,性谦柔,有远略,建大城于他大尼里海峡之北岸,以控制东方,即名曰君士但丁城一作康思胆胎诺格尔,又作官士丹的诺伯拉,又称控噶尔,是为罗马东都。君士但丁卒,三子争立,国又几乱。嗣立之王好佛,仇耶稣教,伐波斯,中流矢卒。王约菲安嗣位,温恭好礼,修好四邻,称为太平。先是,东北有峨特族者一作厄都,又作哥度为匈奴所攻,降于罗马。罗马处之北境,恣其游牧,生聚年久,日渐强盛。罗马既立东都,悉以劲兵防东边,西都守备单弱。峨特突以兵犯罗马,罗马王御之,殒于阵,国大震,乃与之和。王第阿多西嗣位,洁白自修,称为令辟。东晋孝武帝二十二年,分国为两,以罗马为西都,以君士但丁为东都,立二王分治之。其后西都屡为峨特所侵,日就衰弱。王和挪流嗣立,贪饕喜淫刑。峨特屡来攻,肆行杀掠,城邑萧然。宋苍梧王元徽三年,峨特围罗马都城,王出降,峨特囚之军中,忧惧死,罗马民私葬之。由是西都遂为峨特所据,而东都仍称罗马国。
梁武帝二十五年,东王如地尼安嗣位,精于吏治。因旧例烦苛,令群臣删订之,归于宽简,臣民称便。时国人有航海至中国者,携蚕桑之种以归,试植之,与土性宜,由是茧丝之利兴焉。泰西兴蚕桑之利已一千数百年,而中国之人不知,以为皆从粤东贩往。唐初,回教之摩哈默,兴于阿剌伯,新兼波斯,势张甚,欲强罗马入回教。罗马不从,由是为阿剌伯所怒,数数被兵。是时峨罗斯兴于北土,以兵侵罗马,罗马与之和,以女嫁之,从此峨罗斯崇天主教。已而阿剌伯攻罗马之东境,西里亚、犹太、买诺诸部皆陷,峡东地全成敌境,仅馀故希腊片土即土耳其西土,势益孤弱。元末,土耳其起于买诺,兼并峡东诸部,数渡峡即他大尼里峡,已详土耳其图说攻罗马,侵割其旁邑殆尽。明景泰三年,攻陷君士但丁都城,罗马遂亡。
《后汉书》:“大秦国一名犁鞬,以在海西此海指地中海,亦云海西国。所居城邑,周围百馀里,置三十六将,皆会议国事。其王无有常人,皆简立贤者。其人民皆长大平正,有类中国,故谓之大秦。与安息即波斯、天竺即印度交市于海中。其王常欲通使于汉,为安息遮遏,不得自达。至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云云。考之泰西人所纪载,罗马都城最大,与汉书“周围百馀里”之说相合。又罗马自努马七世后,不立国王,选贤者居高爵,立公会以治事,与汉书“王无常人,简立贤者”之说相合。汉成帝二年,唯大屋践王位,仍世及。汉书所云,乃其往事。又汉顺帝十二年,王安敦嗣位,号为中兴,与汉书“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入贡”之说,年代名氏均相合,则意大里之为大秦无可疑矣。意大里在两汉时,欧罗巴一土,隶幅员者十七八。故大秦之外,别无海西部落之名,见于范书。惟安敦之入贡,由日南徼外,其为航海东来,可想而知。然则谓欧罗巴诸国,明以前未通中国者,殆不其然。惟市舶之聚于粤东,则自前明始耳。唐宋以来,皆以拂箖为大秦,不知拂箖乃大秦东鄙属部,犹之称浩罕为安集延也。然自宋以后,拂箖为回部所据,并不属大秦,中国不知其原委,故因仍不改耳。
泰西人所刻耶稣之书甚多,其叙述谓:“上古之世,有至人摩西者,受神天教于西奈山在阿剌伯西北境,垂十诫以教世人,其先有哲人曰亚伯拉罕,十四世而生大辟。两人皆西土名贤,能教化人。大辟十四世为巴别伦,巴别伦又十四世而生耶稣基督基督,如中国之云神灵。耶稣之父曰约色弗,母曰马利亚。马利亚感神而孕,汉哀帝五年,生耶稣于犹太国之伯利恒邑。有异人从东方来,云有星降于犹太为国王。其王希罗得,潜使人物色杀之。约色弗梦神人告使避难,抱儿逃于麦西。希罗得死,乃回以色列地,又迁于加利利之拿撒勒。耶稣既长,神异特甚。时有先耶稣闻道者,曰约翰,耶稣就而领洗礼洗谓澡身,领洗礼,盖受业之意。约翰知耶稣为至人,不敢自居先辈,遍告人使师耶稣。由是耶稣宣传教法,戒杀、戒淫、戒盗、戒诬证。谓天为父,己为上天之独子,降生以拯济世人。谓人之生也,灵魂为重,躯壳为轻。躯壳时至而毁,灵魂历劫不磨。修道之人,升灵魂于天国,与天无极。受业者十二弟子,最著者为西门彼得罗、为耶哥伯、为马太。耶稣能以神术医人,疾痢者、疟者、瘫者、瞽者、魇者,以手抚摩之立愈。所至,男女数千人随之,喧传耶稣为犹太之王。有祭司元魁主持礼拜之人该亚法与众谋,欲擒而杀之。耶稣预知数不可逃,语门人以后事。门人有犹大士者,受贿卖其师,密导人往执之,送于大吏彼拉多。彼拉多审其无罪,欲释之。众怒噪,谓彼拉多纵叛民,坚请钉之十字架。彼拉多不得已从之,耶稣遂被钉死。葬之明日,失其尸。其后门人数数形见云。耶稣死后,彼得罗与诸弟子往来各国,传布其教。有士提反者,闻而笃信,以传道自任,犹太人以石击毙之。有保罗者,初与耶稣之徒为仇,攻之甚力,后悔悟入教,进道最勇,所著之书亦最多”云云。余尝翻阅其书,文义诘曲而俚,盖彼土学汉文者所译。其中有带机锋似禅语者,而义则粗浅。其所谓洗礼、七日安息礼拜之类,自摩西以来即有之,非始于耶稣也。奉耶稣之教者,不祀别神,不供祖先,以耶稣为救世主,而以身命倚之,谓可获福佑。有得祸者,则谓灵魂已升天国,胜于生人世。揆其大致,亦佛氏之支流别派。欧罗巴远在荒裔,周孔之教所不及。耶稣生于其间,戒淫戒杀,忘身救世,彼土崇而信之,原无所谓非。而必欲传其教于中土,则亦未免多事矣。
按:耶稣生于犹太,其教之盛行,则起于罗马。自教王擅权之后,诸国王侯,听其颐指。有不从者,国辄被兵,主辄被弑,数百年无敢违异。其教称为天主教,天主者,以耶稣为上天之主宰也。明初,有日耳曼人路得者,起而攻其说,谓天主教解耶稣之书,皆谬误,以刑戮强人入教,乃异端邪说,非耶稣本旨。于是取耶稣之书,重加译解,别立教规,称耶稣为救世主,名其教为耶稣教。诸国之奉天主教者,多翻然从之。教王大怒,令诸王捕杀耶稣教人。然其教已盛行,不可遏止。由是君与民因分教相杀,国与国因分教相攻,数百年来,西土之民,肆市朝、膏原野者,不知几百万,皆因争教而起也。今欧罗巴从天主教者,曰意大里亚、曰佛郎西、曰比利时、曰西班牙、曰葡萄牙;从耶稣教者,曰英吉利、曰荷兰、曰𪡏国、曰瑞国、曰普鲁士、曰米利坚。此外两教参杂者,曰奥地利、曰日耳曼列国。天主教规,立十字架,作铜人,肖耶稣被钉受难之形。旁有女人像,肖耶稣之母马利亚。耶稣教不设十字架,不肖像,其馀七日礼拜安息之类,皆从同。又别有希腊教者,亦天主教别派,额里士、峨罗斯尚之,与两教教规又不同。近泰西人称天主教为公教,称路得等教为修教。余谓:“耶稣之立教,以救世也。乃诸国因分教之故,而残杀不已,耶稣而有知也,其谓之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