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溪先生逸稿

作者:李象靖
1772年
卷之一

天之生刚大俊伟非常之人。盖将以有裨于世。而往往厄于奸小之手。横罹祸孽者。古今不可胜纪。然或恃其公心直道。过为激扬。不合于中庸之道。则亦未足为贵。惟本诸宽伟。而济之以刚毅。傥然惟义之视。而不得免。然后归之于命焉。退陶先生状赵静庵之行。详其出处始终。而结之以关时运。系邦厄。天地之所憾。愚尝以是而观温溪李先生之事。为之痛伤流涕也。先生挺和粹之资。禀宽厚之德。蔼乎如阳春之温。皎乎如玉树之临风。真超伦之表。瑞世之姿。而清修之操。不为势利所挠。自守之力。不为祸福所动。则又凛乎不恶之严。而仁者之勇矣。退陶先生寔铭其墓。今撮其大要而言。以薰然可亲之德。而内坚弥珍之守。以无欲害人之心。而中持不阿之正。德合乎刚柔。而行全于宽毅。则其立朝言事之际。宁有系于一偏。而过为激发之论哉。当仁庙初服。事有安危治乱之几。乙巳合启实出于防微折萌之见。而时事一变。彼乃得志以逞其胸臆。先生于是。难乎免矣。始之所论劾。终之所树立。固毅然有不可夺者。而其恳惓忧国之诚。扶护善类之意。又盎然恻怛仁爱之发。夫既尽其在我之所当为。则祸患之来亦命而已矣。岂可容智力于其间哉。抑先生见世道之难。而不乐于仕进。盛满之戒。孤踽之叹。屡形于寻常应酬之间。其急流勇退之志。盖已素定于中。而乞暇之请。动被沮挠。屡求外藩。欲引以自疏。而骇机已遽发矣。是则时运邦厄之所系。而人乌得无憾于天地也。既而日月重明。雷雨作解。被诬诸贤。次第昭雪。而先生爵秩如初。天道之舛于一时者。久而后乃定。然使玉瓒黄流。不得盥荐于清庙。而只以高名直节。树百世之风声。是岂先生之所素期。而天之生是人之意。又安在哉。先生与退陶先生。金昆玉友。志合道同。尝有逍遥风雨之约。使其婆娑家食。磨砻浸灌。以致其积累饱饫之功。则其高明光大。且将与河南伯叔。并美于千载。而登仕之早。求退之难。谪日之终。又同其不幸于静庵。今以得于前辈之所传诵。有曰。先生以学行名世。又曰。启发退陶之正学。是则必有所据而言者。而遗文散佚。世代寖远。无以考其造诣征迈之实。岂非后学不尽之恨哉。今其所著。仅有寂寥数十首诗耳。而格力高古。韵致清远。发于肆笔之馀者。大抵忧国思田之心。埙箎勉励之意。读而味之。亦可以得先生之万一。又奚多焉。后孙上舍公见龙续加搜辑。得如干首。持宪君级又著为年谱。大略始终具焉。将付诸剞劂。属象靖以叙其卷端。藐然后生。无所识知。何敢摹拟德美。以犯不韪之罪。窃以所得于墓铭者。而为之说。以塞慈孙之请。且以寓高山景行之思云。岁壬辰三月戊子。韩山李象靖。谨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