巻二 湖广通志 巻三 巻四

  钦定四库全书
  湖广通志巻三
  沿革志
  荆州列于禹贡居五州之后至周之职方扬为首而荆次之岂不以幅𢄙之广辟欤
  本朝统一寰宇全楚为川陆通涂历代纷纭建置今则
  纲举目张规模画一矣
  圣天子盛徳大业光被四表凡有血气莫不尊亲苗人
  藉其土地求隶版图
  诏㫖念其诚悃爰许设官置吏土宇版章增其式廓自古武功之所仅得今诞敷文徳自然率服拓地宁人盛矣哉古未有也至于归州澧州之改直隶黄陂孝感之改属汉阳施州卫之改为恩施县永定九溪二卫改为安福县其改拨贵州者靖州之天柱县及五开铜鼓二卫皆度地制宜之大者故备着之
  全省
  禹贡荆州之域商称荆楚周文化行江汉为周南周礼职方东南曰扬兼得楚与南越之交波溠为豫又属汉东秦韩之分荆居正南山曰衡山薮曰云梦川曰江汉浸曰颍湛春秋战国时楚都郢后迁寿春曰郢楚兼有吴越曰越楚其地延袤六千里西黔中巫郡东夏州海阳南洞庭苍梧北陉塞郇阳秦始郡县天下为南郡长沙黔中属古荆州而扬则九江豫则南阳之东北界连与南郡之北境参隶焉汉初楚析为四项羽自王西楚而番君吴芮王衡山英布王九江共敖都江陵自淮北沛陈汝南南郡为西楚彭城以东东海吴广陵为东楚衡山九江江南豫章长沙为南楚是称三楚汉髙殄秦并楚郡国杂治武帝置十三州荆及扬豫各相系属更置牂牁五溪光武因旧荆理南阳南郡江夏桂阳武陵零陵长沙六郡一国其豫扬稍属焉三国蜀汉始领七郡旋属孙吴魏守沔口及于宜城吴始都鄂后据江南不过荆郢荆理南郡郢理江夏以建平西陵乐都南郡巴丘夏口武昌命为重镇寻得沔口邾城蜀汉以后荆州并建魏以南阳名荆吴以江陵名荆西晋平吴分置州郡十九于荆则江夏南郡襄阳南阳顺阳义阳新城魏兴上庸建平宜都南平武陵天门长沙衡阳湘东零陵邵陵桂阳武昌安城于豫则弋阳更益西阳竟陵东晋自元至成退屯榖城淮汉以北悉陷苻坚坚败再复未几荆河司州陷于姚兴梁益陷于谯纵进兵屯戍不越襄汉而镇守之地止于上明江陵夏口武昌义熙移宋荆理南郡郢理江夏湘理临湘雍理襄阳司理义阳后魏南侵取其西境萧齐奄有沔北诸郡梁大通间克寿春复汉中及侯景乱江北之地悉陷于齐汉东之地吞于西魏太抵雍州下溠戍夏口乃其重镇梁亡𧦴立江陵南陈境限长江太建中尽复淮南之地后没于周魏孝文渡沔乃及樊城宣武遣兵遂拔义阳至孝武分东西魏髙氏据有河北襄汝迨陈师侵轶亡其南境宇文后平江陵西迄于江东南尽于长沙隋廓定江表始析中省分部刺史州郡唐开元设十五道采访使始以山南东道理襄阳辖江陵等九郡江南西道领长沙等八郡黔中道领潭阳等十三郡安陆分属淮南道连山分属岭南道方镇以后各置为军朱温南有荆吴马殷称王于湘髙季兴节度荆南其后髙氏仅保江陵马氏居湖南兼理潭鼎石晋时自江而南二十一州为南唐自湖南北十州为楚而荆归峡三州为南平太平兴国分为江南淮南咸平时分为荆湖南北路北治江陵南治潭州而思黔施播诸州则隶蜀之䕫路兴国军隶江西路建炎京西南路皆属金惟存襄均随枣阳光化五郡而荆湖南北二路则仍宋版后岳飞复襄阳迄元乃置湖广等处行中书省及江南湖北道又置荆湖北道川南江北道湖南道及岭北湖南道明初仍置行省寻改湖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领府十三武昌黄州荆州常徳永州宝庆辰州长沙衡州襄阳岳州汉阳徳安州四安陆沔阳郴靖置都指挥使司领卫二十八守御千户所五后割川湖云南地为贵州布政司成化间析襄阳府四县建郧阳府嘉靖七年又以安陆沔阳二州并荆州之荆门当阳潜江为承天府共府十有五州二县一百有九卫三十二所四十三宣慰二宣抚四安抚九长官司二十八
  皇清因之顺治二年改承天府为安陆府十三年并上津县入郧西康熙三年湖南北分设布政司北仍治武昌辖八府南治长沙辖七府二州置都使司管理各卫所雍正二年裁以卫所分隶南北布政司五年析天柱县入贵州六年升归州为直隶州改施州卫为恩施县七年升澧州为直隶州改永顺司为永顺府九溪永定二卫为安福县保靖司为保靖县桑植司为桑植县现在共领府十六直隶州四州十二县一百一十二拨清浪平溪五开铜鼔等卫归黔省现在共卫十所一
  武昌府
  禹贡荆州之域天文翼轸分野周夷王时地属楚东周因之秦属南郡汉属江夏郡三国时吴分江夏更置武昌郡治武昌县徙都焉晋以武昌隶江州江夏隶荆州东晋侨置汝南郡刘宋于江夏县置江夏郡辖以郢州梁分置北新州隋改置鄂州大业初为江夏郡唐复为鄂州天宝初改江夏郡乾元初复为鄂州属江南西道元和初陞武昌军节度五代梁后唐时为吴杨氏鄂州地晋汉周时为南唐李氏鄂州地宋以鄂州属荆湖北路元至元中置鄂州路大徳中改武昌路明洪武初改武昌府
  皇清因之领州一县九
  武昌府沿革表
  总部   郡   州县
  唐虞   荆
  三代   荆
  春秋   楚
  秦   南郡       鄂
  汉   荆州   江夏郡  沙羡 下隽 下雉 鄂
  锺武 𫑡
  东汉   荆州   江夏郡  𫑡 沙羡 下雉 鄂
  三国吴      武昌郡  武昌 阳新 沙羡 蒲圻晋   荆州   江夏郡  沙羡 武昌 沙阳 鄂江州   武昌郡  阳新 蒲圻 𫑡 锺武
  东晋       汝南郡  汝南
  南北朝宋 郢州   江夏郡  汝南 沙阳 蒲圻 武昌
  武昌郡  阳新 鄂
  南齐   郢州   江夏郡  汝南 沙阳 蒲圻 武昌
  武昌郡  阳新 鄂
  梁    郢州   武昌郡
  北新州  江夏郡
  上隽郡  蒲圻
  隋         鄂 州 江夏 武昌 蒲圻 永兴
  江夏郡  富川
  唐   江南西道 鄂 州  江夏 永兴 武昌 蒲圻
  江夏郡  唐年
  五代南唐      鄂 州 嘉鱼 永安 唐年 大冶
  蒲圻
  宋   荆湖北路 鄂 州   江夏 崇阳 武昌 蒲圻
  咸宁 通城 嘉鱼 兴国军
  永兴 大冶 通山
  元   湖广行中书省 鄂州路  江夏 咸宁 嘉鱼 蒲圻
  武昌路   崇阳 通城 武昌 兴国
  永兴 大冶 通山
  明   湖广布政使司 武昌府 江夏 武昌 嘉鱼 咸宁
  蒲圻 崇阳 通城 兴国州
  大冶 通山
  皇清  湖北布政使司 武昌府 江夏 武昌 嘉鱼 咸宁
  蒲圻 崇阳 通城 兴国州
  大冶 通山
  附考汉江夏郡明一统志旧通志武昌府志皆云治沙羡今考后汉书郡国志云凡县名先书者郡所治也两汉书江夏郡先书西陵最后乃书沙羡可见汉江夏郡治西陵非治沙羡也然则宋书言江夏太守治安陆何居是晋制也观晋书江夏郡首安陆可知矣汉阳府志又谓汉江夏郡首安陆亦失考
  西陵有二吴孙权改夷陵为西陵汉属南郡汉江夏郡治之西陵今云梦汉阳黄陂麻城黄冈等县地是 夏口一曰沔口见水经注在江北夏口城乃孙吴所筑水经注云对岸则入沔津故城以夏口名可见在江南武昌府志沿革一条有云今之武昌古为鄂渚一名夏口是谓夏口在江南矣不可不辨 楚熊渠封中子红为鄂王在今武昌县汉名鄂县吴改为武昌县武昌府志纪江夏县沿革混入熊渠伪封事非是
  武昌府属州县沿革
  江夏县附郭
  沙羡县地三国吴属武昌郡后省复置沙羡县属江夏郡后改汝南县南北朝汝南县移江夏郡治此改江夏唐 宋 元 明俱仍旧
  皇清因之编户六十二里旧编户六十三里顺治三年并下鹦二里归上鹦里
  武昌县
  秦鄂县因之三国吴武昌县因之又别立鄂县南北朝俱仍旧省鄂县入武昌因之陞寿昌军为武昌县仍旧
  皇清因之编户三十七里
  附考武昌县称鄂自熊渠封中子红始至隋唐宋置鄂州辖诸县唐宋又有鄂岳观察制置等使鄂乃不専属武昌县矣舆地记云云梦之南号鄂渚泛辞也 鄂有二玉篇南阳有西鄂称西所以别于东鄂也东鄂武昌也
  嘉鱼县
  汉沙羡县地分置沙阳县南北朝梁置沙州寻废并入蒲圻县后置鲇渎镇五代南唐改为场保大中陞嘉鱼县宋 元 明俱仍旧
  皇清因之编户一十二里
  蒲圻县
  沙羡县地三国吴置蒲圻县属武昌右部属长沙郡南北朝宋齐俱属江夏郡梁属上隽郡属鄂州唐 宋 元 明俱仍旧
  皇清因之编户三十里
  咸宁县
  江夏县地永安镇五代扬吴改为场南唐陞永安县改咸宁县元 明俱仍旧
  皇清因之编户一十六里
  崇阳县
  长沙下隽地南北朝梁上隽郡陈改隽州并入蒲圻唐年县属鄂州五代南唐复为唐年改崇阳县元 明俱仍旧
  皇清因之编户一十一里
  通城县
  下隽县地唐年县地属鄂州元和中置通城镇升为县元 明俱仍旧
  皇清因之编户一十五里
  兴国州
  鄂及下雉地三国吴析置阳新县改富川县又改永兴县因之永兴军寻改兴国军兴国路旧隶江西至元中改属湖广初改兴国府寻降为州省永兴入并大冶通山隶武昌府
  皇清因之编户四十里
  大冶县
  武昌县地大冶寿山场院五代南唐大冶县宋 元 明俱仍旧
  皇清因之编户一十五里
  通山县
  永兴县地因之五代吴置羊山镇南唐始置通山镇升为县元 明俱仍旧
  皇清因之编户六里
  汉阳府
  禹贡荆州之域天文翼轸分野周郧国地后属楚秦属南郡汉为江夏郡安陆县地三国属魏后属吴皆为重镇晋立沌阳县为江夏郡治后郡移治安陆宋齐并属江夏郡梁分江夏郡地置梁安郡西魏改梁安郡为魏安郡寻改汊川郡北周为复州地隋初仍旧大业间为沔阳郡地唐置沔州治汉阳县天宝初改汉阳郡乾元初复为沔州宝历初废沔州为鄂州地属江南西道周世宗平淮南以汉阳县置军宋熙宁中废为县绍兴中复置军元至元中升为汉阳府属湖广行省明初裁后复置
  皇清因之旧领县二雍正七年拨黄州府之黄陂徳安府之孝感县来属领县四
  汉阳府沿革表
  总部  郡   县
  唐虞  荆州域
  三代  荆
  春秋  郧国地
  战国  楚地
  秦   南郡地
  汉   荆州  江夏郡 安陵 西陵
  东汉  荆州  江夏郡 安陆 西陵
  三国   先属魏后属吴 江夏郡 鲁山
  晋   荆州   江夏郡 沌阳
  南北朝宋 郢州  江夏郡 沌阳 滠阳
  南齐  郢州   江夏郡 沌阳 滠阳
  梁        江夏郡
  梁安郡
  西魏       魏安郡 江州
  汊川郡
  北周       复 州  甑山
  隋        沔阳郡  汉阳 甑山唐   江南西道 汉阳郡  汉阳 汊
  五代周      汉阳军
  宋   荆湖北路 汉阳军  汉阳 汉川元   湖广行中书省 汉阳府 汉阳 汉川明   湖广布政使司 汉阳府 汉阳 汉川皇清  湖北布政使司 汉阳府 汉阳 汉川 黄陂 孝感附考按旧通志及明一统志广舆记皆载汉阳即古沌阳或以今府治在沌水之北古何以称沌阳遂疑沌阳别一地不知古人称谓与今不同春秋穀梁鲁僖二十八年传云水北为阳沌北为沌阳与此传合然则古沌阳即今汉阳奚疑
  汉阳府属县沿革
  汉阳县
  安陆县地属江夏郡东汉因之初置沌阳县于临嶂山属江夏郡寻废入安陆南北朝宋齐俱为沌阳滠阳二县梁属梁安郡开皇末置汉津县属复州大业初改汉阳属沔阳郡汉阳县属沔州后废州以县入鄂五代周世宗平淮南以汉阳县置军废军为县绍兴中复置军元 明俱仍为县
  皇清因之编户一十九里
  汉川县
  属江夏郡南北朝西魏置江州后周置甑山县废江州沔析汉阳置汊川县属鄂州五代周属安州初改义川县后改曰汉川属汉阳军熙宁中并入汉阳县元祐初复置元 明俱仍旧
  皇清因之编户八里
  黄陂县
  西陵属江夏郡西陵属弋阳郡南北朝后齐黄陂县属南司州后  州黄陂县南司州武德中置后改县属黄州宋 元 明俱仍旧
  皇清初因之雍正七年改属汉阳府编户四十里
  孝感县
  汉安陆县地南北朝刘宋改孝昌县西魏置岳州岳山郡后周置澴岳郡属安州澴州并置澴阳县后复为孝昌五代改为孝感县宋 元俱仍旧洪武九年改为州后复为县属徳安
  皇清初因之雍正七年改属汉阳府编户二十九里黄州府
  禹贡荆州之域天文翼轸分野春秋黄弦国地后属楚楚徙邾君于此曰邾城秦属南郡汉曰西陵属江夏郡三国魏为重镇后属吴晋曰弋阳刘宋曰西阳南齐曰齐安隋开皇间改为黄州又分蕲州为蕲春郡大业间改永安郡唐复置黄州属淮南道宋初属淮南西路南宋隶沿江制置副使司元为黄州路属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明曰黄州府添置黄安县
  皇清因之旧领州一县八雍正七年拨黄陂入汉阳府领州一县七
  黄州府沿革表
  总部  郡   州县
  唐虞   荆州域
  三代   荆
  春秋
  秦   南郡地
  汉   荆州  江夏郡 西陵 蕲春 邾
  东汉   荆州  江夏郡 西陵 西阳
  三国   先属魏后    蕲春
  晋   豫   弋阳郡 西阳 蕲春 邾 西陵
  新蔡郡 蕲阳 永兴
  南北朝宋 郢州  西阳郡 西阳 蕲阳 蕲水 浠水南齐   郢州  西阳郡 西阳 蕲阳 蕲水 浠水
  齐安郡 齐安 蕲水 浠水 南安
  隋       黄 州 黄冈 黄陂 木兰 麻城
  蕲春郡 蕲春 浠水 蕲水 黄梅
  永安郡 罗田 新蔡 黄陂
  唐   淮南道  黄 州 黄冈 麻城 蕲州 蕲春
  永安郡 黄梅 广济 蕲水 南司州
  宋   淮南道  黄 州 黄冈 麻城 蕲州 蕲春
  沿江制置副使     广济 蕲水 罗田 黄陂
  元   河南江北行省 黄州路 黄冈 麻城 蕲春 蕲水
  广济 黄梅 罗田  蕲州
  黄陂
  明   湖广布政使司 黄州府 黄冈 蕲水 罗田 麻城
  黄安 蕲州 广济 黄梅
  黄陂
  皇清  湖北布政使司 黄州府 黄冈 蕲水 罗田 麻城
  黄安 蕲州 广济 黄梅
  附考楚宣王灭邾徙邾君于黄故黄州有邾城旧通志封建条载鲁僖公十二年黄人不修楚贡楚遂灭黄徙邾君按鲁僖与楚宣相去数百年灭黄与徙邾自是两时两事旧志颇混 汉吴芮初封邾称衡山王其后北齐北周置衡州于此盖袭其号也今之衡州则以禹贡衡阳得名
  黄州府属州县沿革
  黄冈县附郭
  西陵地东汉西阳因之南北朝南齐南安北齐巴州黄冈木兰省木兰五代 宋 元 明俱仍旧
  皇清因之编户八十二里
  蕲水县
  蕲春地属江夏郡蕲春地属弋阳郡南北朝宋浠水梁析置蕲水蕲春又为浠水蕲水蕲春蕲水武徳初改蕲水为兰溪县天宝初复宋 元俱仍旧蕲水县
  皇清因之编户五十八里
  罗田县
  蕲春地三国因之属弋阳郡罗田属蕲春郡省入蕲水复置元明俱仍旧
  皇清因之编户二十五里
  麻城县
  西陵属弋阳郡南北朝梁信安北齐西阳陈定州北周改亭州麻城属永安郡亭州阳城后复为麻阳宋 元 明俱仍旧
  皇清因之编户七十四里
  黄安县
  嘉靖末以地多盗割黄冈之上中和麻城之太平仙居黄陂之仙源乡置
  皇清因之编户三十七里
  蕲州
  蕲春地东汉蕲春国三国吴改蕲春郡蕲春县东晋蕲阳南北朝宋齐俱属西阳郡北齐置齐昌郡后州改蕲州蕲春郡蕲州仍旧景定初移治龙矶改蕲州路初改蕲州府领蕲春蕲水黄梅广济罗田五县洪武十二年罢蕲春拨蕲水罗田属黄州府仍以蕲州领黄梅广济并隶焉
  皇清因之编户二十八里
  附考隋书地理志云蕲春郡统县五又庐江郡襄安县梁曰蕲又彭城郡有蕲县今考庐江郡之襄安两汉晋宋无名蕲者惟梁以蕲名彭城郡蕲县汉属沛郡陈涉起此蕲春郡在汉为蕲春侯国今之蕲州也
  广济县
  汉蕲春地因之南北朝周广济因之宋 元 明俱仍旧
  皇清因之编户三十里
  黄梅县
  蕲春地置新蔡郡及永兴县开皇初改新蔡县后改黄梅黄梅后改南晋州黄梅嘉熙间中州黄梅复旧治仍旧
  皇清因之编户四十二里
  安陆府
  禹贡荆州之域天文翼轸分野春秋战国属楚秦属南郡两汉属江夏郡晋初因之元康问置竟陵郡宋齐因之梁为南司北新二州及梁宁郡之境西魏改置温州北周分置石城郡兼置郢州隋废温州入安陆郡废郢州入竟陵郡唐复置郢州治长寿置温州治京山贞观初废郢州以长寿县隶鄀州寻复置郢州以温鄀二州省入后改富水郡乾元初复为郢州宋为郢州富水郡元为安陆府隶河南行省明洪武中改为州直隶湖北布政使司嘉靖十年以潜藩陞承天府
  皇清仍改安陆府领州二县五
  安陆府沿革表
  总部  郡   州县
  唐   荆州域
  虞   荆州域
  夏   荆州域
  商   荆州域
  周   荆州域
  春秋  楚郊郢地
  战国  楚郢地      竟陵
  秦   南郡地
  汉        江夏郡 江陵 竟陵 安陆 云杜
  东汉       江夏郡 江陵 当阳 竟陵 云杜
  新市
  三国       江夏郡 云杜 竟陵 当阳
  晋        江夏郡 云杜 竟陵 长寿 当阳
  竟陵郡 新市 霄城 新阳
  南北朝宋 郢州  竟陵郡 长寿 竟陵 新市 霄城南齐   郢州  竟陵郡 新阳 云杜
  梁   北新州 梁宁郡 长寿
  南司州
  西魏      温 州 角陵 富水 盘陂 建兴
  北周      石城郡
  隋       安陆郡 长寿 京山 富水 沔阳
  竟陵郡  竟陵 当阳
  唐       郢 州  长富 京山 富水
  富水郡
  五代          竟陵
  宋   京西南路 郢 州  长寿 京山 潜江 竟陵
  富水郡 荆门军 长林 当阳
  元   河南行省 安陆府 长寿 京山 潜江 竟陵
  荆门州 长林 当阳
  明   湖广布政使司 安陆州 京山
  承天府   钟祥 京山 潜江 沔阳州
  竟陵 荆门州 当阳
  皇清  湖北布政使司 安陆府 钟祥 京山 潜江 沔阳州
  天门雍正年改荆门州 当阳
  附考元志云郢城在安陆州乃古之郊郢按郊郢即左传所谓君次于郊郢以御四邑者是也亦谓之郢中宋玉所谓客有歌于郢中者是也又三国志云魏黄初元年三月以荆扬江表八郡为荆州孙权领牧故也荆州江北诸郡为郢州九月孙权复叛复郢州为荆州按魏主疆理南土迄无成局黄初郢州之名旧志不载今亦从略又按历代所置郢州不同刘宋郢州治江夏辖郡者也唐宋郢州在今府治郡所辖者也
  安陆府属州县沿革
  钟祥县附 郭
  云杜竟陵地属江夏郡东汉新市县地三国因之元康初立长寿县属竟陵郡南北朝宋齐俱因之梁置梁宁郡后周置石城郡废石城郡以长寿县为竟陵郡治隶郢州五代 宋俱因之属安陆府初改安陆州省长寿入嘉靖十年陞承天府置今县为府治所十八年割荆门州马梁望乡等乡益焉
  皇清属安陆府编户二十一里
  京山县
  云杜安陆地属江夏郡东汉云杜新市二县地三国因之云杜县地南北朝南齐置新阳县梁置北新州西魏改角陵富水二县又置盘陀县置京山县隶安州安陆郡武徳间以京山富水二县置温州后州废改属郢州五代因之省富水入京山县京山县属安陆州嘉靖十年属承天府
  皇清属安陆府编户三十一里
  潜江县
  江陵县地属南郡东汉 三国 晋 唐 五代俱因之乾道初陞白伏巡为潜江县属江陵府属中兴路属荆州府嘉靖十年改属承天府
  皇清属安陆府编户二十三里
  沔阳州
  为江夏竟陵县地东汉 三国俱因之云杜县地属江夏郡南北朝梁置沔阳郡西魏置建兴县开皇初为复州大业初改为沔阳州又为沔阳县仍为复州沔阳县五代晋改竟陵初属竟陵郡后并竟陵属复州为复州路又改为沔阳府属河南洪武九年降为州隶湖广嘉靖十年改属承天府
  皇清属安陆府编户三十六里
  天门县
  荆州地又郧子国战国竟陵因之属江夏郡东汉 三国 晋俱因之南北朝齐置建安郡西魏置日光川为竟陵县仍为竟陵属复州五代晋改竟为景属复州属沔阳府属沔阳州嘉靖十年改属承天府
  皇清属安陆府雍正四年改为天门县编户二十四里
  荆门州
  古荆州地临沮当阳编鄀四县地俱属南郡三国魏分临沮属襄阳府仍编鄀地南北朝宋齐临沮编地属南郡为长林县武徳中仍为长林县贞元中析置荆门县为荆门军长林当阳自江陵来隶为荆门州初属荆州府嘉靖十年改属承天府
  皇清属安陆府编户五十九里
  当阳县
  荆州地又权国当阳县属南郡东汉因之三国吴改长陵县后废属南郡南北朝后周置平州领安逺漳州二郡开皇中改王州又改为昭丘人改曰荆台寻废为当阳初置平州又改玉州寻为当阳属江陵府五代髙氏置荆门军为当阳县属荆门军属荆门州初属荆州府改属荆门州洪武十年省入荆门州十三年复置仍属川嘉靖十年改属承天府
  皇清属安陆府编户四里原编户八里新并四里
  徳安府
  禹贡荆州之域天文翼轸分野周职方氏荆州泽薮曰云梦即此地春秋为郧子国战国楚地秦属南郡汉晋俱属江夏郡刘宋置安陆郡梁兼置南司州寻废西魏置安州北周改为涢州隋初郡废大业初州废复为郡唐改安州寻为安陆郡乾元初复为安州贞元中置安黄节度观察使治安州五代梁置宣威军后唐改安逺军宋因之隶京西路宣和初升为徳安府后徙治汉阳元还旧治隶湖北道宣慰司寻改隶鄂州行省后隶黄州路至治中改属中兴路明洪武初复为徳安府
  皇清因之旧领州一县五雍正七年拨孝感县属汉阳府领州一县四
  徳安府沿革表
  总部  郡   州县
  唐   荆州域
  虞   荆州域
  周   云梦荆州泽
  春秋  隋郧国地
  战国  楚地
  秦   南郡
  汉   荆州  江夏郡 安陆 西陵 随东汉  荆州  江夏郡 安陆 西陵 随晋   荆州  江夏郡 安陆 随
  南北朝宋 郢州 安陆郡 安陆 应城 随 永阳
  司州      平靖 云梦
  西魏       安 州 吉阳 应安 孝昌
  北周       涢 州 安陆 吉阳 应阳
  隋        安陆郡 云梦 应山 随  孝昌唐   淮南道  安 州 安陆 云梦 应城 孝昌
  安陆郡 应山 礼山 吉阳 随州
  随  澴州 澴阳
  五代       安逺军 应城 孝感
  宋   荆湖北路 安逺军 安陆 云梦 应城 应山
  徳安府随州 随 孝感
  元   荆湖北道 徳安府   安陆 云梦 应城 随州
  随  孝感 应山
  明   湖广布政使司 徳安府 安陆 云梦 应城 随州
  应山 孝感
  皇清  湖北布政使司 徳安府 安陆 云梦 应城 随州
  应山
  附考谨按宋神宗初署安州观察使封安国公宣和元年升安州为徳安府以神宗潜藩故也明廖道南楚纪云徳安旧为郧子之国亦一都㑹也神宗潜邸于此盖偶然耳然漆沮兴周芒砀启汉哲王既往嘉名犹炫盖存乎其人耳
  徳安府属州县沿革
  安陆县
  安陆县属江夏郡江夏郡治南北朝安陆郡治安陆县省吉阳入焉复置吉阳县徳安府治开宝中吉阳县废因之洪武九年改府为州县省八十三年复置
  皇清因之编户十里
  附考县志云周夷王时属越章王执疵史记云楚熊渠封少子执疵为越章王熊渠擅封信矣其分地则史记未有明文今亦不敢质言
  云梦县
  秦南郡地西陵安陆二县地属江夏郡南北朝西魏于云梦古城置县隋唐俱因之云梦镇省入安陆元祐初复置县元 明俱仍旧
  皇清因之编户六里
  应城县
  唐虞蒲骚春秋郧子近邑安陆县地南北朝南齐为应城县西魏又置城阳郡改应阳县武徳初复为应城五代 宋 元俱因之洪武十年并入云梦十二年仍复
  皇清因之编户十里
  随州
  虞夏荆豫二州境春秋厉国战国随国地属南阳郡随县属南阳郡属义阳郡南北朝齐随郡梁置西陵郡汉东郡改置随州天宝中改汉东郡乾元初复为随州干徳五年置崇义军开宝中改为崇信军绍兴初复为随州仍旧洪武初改县十三年复为州
  皇清因之编户一十九里
  应山县
  随县地因之南北朝梁置永阳县西魏置平靖县为应山县省平靖入焉属安陆郡武徳初置应州并析置礼山县后州废省礼山复为应山属徳安府属随州洪武九年省入随县十三年复置属随州并隶徳安府
  皇清因之编户十里
  荆州府
  禹贡荆州之域天文翼轸分野春秋时楚郢都秦拔郢置南郡汉初改临江郡寻复三国初归蜀汉后属吴晋改新郡寻复曰南郡为荆州刺史治所东晋为重镇南北朝宋齐俱仍南郡梁元帝都此隋沿西魏为江陵总管府又曰南郡唐初复为荆州天宝初改江陵府上元初号南都宋为荆湖北路治所淳熙初改荆南府寻复为江陵府元改江陵路天历初改中兴路明洪武初改荆州府
  皇清因之旧领州二县十一雍正六年陞归州为直隶州以兴山巴东长阳隶焉今领州一县八
  荆州府沿革表
  总部  郡   州县
  唐   荆州
  虞   荆州
  商   荆楚
  周  楚国
  春秋  郢都
  渚宫
  秦  南郡      郢 夷陵
  汉  荆州  南 郡  江陵 孱陵 临沮
  临江国  夷道 华容 枝江
  夷陵 髙成
  东汉  荆州  南 郡  江陵 孱陵 华容 临沮
  枝江 夷道 夷陵
  三国  荆州  南 郡  江陵 公安 枝江 监利
  西陵 夷道
  晋  荆州       江陵 孱陵 江安 石首
  枝江 监利 松滋 夷道
  夷陵 髙安
  南北朝宋 荆州  南 郡  江陵 监利 松滋 枝江
  南齐          宜州 拓州 硖州 夷陵
  夷道 宜昌
  西魏   江陵总督府
  隋       南 郡  江陵 公安 监利 宜昌
  枝江 松滋 安兴 夷陵
  夷道 逺安
  唐   山南东道 江陵府 江陵 公安 枝江 石首
  南 都  监利 松滋 长宁 峡州
  夷陵 宜都 逺安
  五代   荆南  江陵府  峡州
  南平
  宋   荆湖北路 江陵府  江陵 公安 监利 松滋
  荆南府  石首 建宁 枝江 峡州
  夷陵 宜都 逺安
  元  荆湖北道 上路总管府 江陵 公安 石首 监利
  中兴路  松滋 枝江 峡州 夷陵
  宜都 逺安
  明   湖广布政使司 荆州府 江陵 公安 石首 监利
  松滋 枝江 夷陵 宜都
  逺安
  皇清  湖北布政使司 荆州府 江陵 公安 石首 监利
  松滋 枝江 夷陵 宜都
  逺安
  附考按宋书云荆州刺史汉治武陵汉寿齐书云汉灵帝时荆州刺史王睿治江陵足正宋书之疏又宋书云魏晋治江陵王敦治武昌陶侃前治沔阳后治武昌王廙治江陵庾亮治武昌庾翼进襄阳复还夏口桓温治江陵桓冲治上明王忱还江陵此后遂治江陵王忱以前不常厥治要之所部皆荆疆域辽逺不必南郡江陵也今荆州府太守所理与古荆州异疆域因之矣 荆州缘荆山得名或曰荆强也警也皆失之凿
  荆州府属州县沿革
  江陵县附郭
  春秋楚郢都郢县属南郡江陵属南郡东汉 晋 南北朝隋俱仍旧省安兴入江陵属中兴路属荆州府
  皇清因之编户一百二十五里
  附考按史记楚熊渠立长子康为句亶王张莹云在今江陵又立中子红为鄂王少子执疵为越章王皆在江上楚蛮之地至春秋时楚大城陈蔡不羮踵熊渠而起也亦僣矣然左国载东迁后事句亶无称焉其后楚熊赀都郢郢亦江陵也句亶国除可知矣史记又云熊渠畏厉王伐楚亦去其王后为熊母康徐广云即渠之长子然则句亶非带砺当与鄂越章并删
  公安县
  汉孱陵属武陵郡东汉因之三国属汉公安孱陵江安属南平郡南北朝宋因之陈置荆州公安开皇𥘉省孱陵入唐 五代俱仍旧公安军后为公安县元 明俱仍旧
  皇清因之编户三十二里
  石首县
  华容地属南郡东汉 三国俱因之石首以山为名南北朝因之石首县属荆州五代因之石首县熙宁中又置建寜县石首仍旧
  皇清因之编户二十一里
  监利县
  华容地东汉因之三国吴置监利县又改华容县因之南北朝宋监利属巴陵郡属沔州属复州五代属江陵府仍旧属中兴路属荆州府
  皇清因之编户三十三里
  松滋县
  唐虞鸠兹地郧地髙城县属南郡松滋县南北朝宋因之齐属河东郡属南郡属江陵府宋 元俱仍旧属荆州府
  皇清因之编户二十五里
  枝江县
  楚迁罗国于此后其地复为楚并战国秦破楚将屈丐取丹阳于此南郡地始置县以蜀江至此分枝为诸洲故名晋 隋俱因之属南郡长宁枝江后省长宁入仍旧省入松滋寻复属荆州府
  皇清因之编户八里
  夷陵州
  春秋楚地伐楚烧夷陵即此属南郡三国魏置临江郡蜀改宜都郡吴改西陵县太康改夷陵县南北朝梁置宜州魏改拓州后周改硖州夷陵郡改峡州因之改为路洪武初置峡州府九年复改夷陵州
  皇清因之编户九里半新编五里
  宜都县
  汉夷道县属南郡三国蜀改置宜都郡因之南北朝刘宋析置宜昌县宜昌县属南郡宜都置江州又置东松州贞观中州废改属峡州宋 元俱仍旧属夷陵州
  皇清并隶荆州府编户八里半
  逺安县
  临沮地属南郡髙安县南北朝周改逺安属夷陵郡属峡州五代宋 元俱仍旧属夷陵州
  皇清并隶荆州府编户八里
  襄阳府
  禹贡荆豫二州之域天文翼轸分野周为榖邓樊鄾卢罗鄀之地春秋属楚秦为南郡南阳郡地汉因之东汉末刘表为荆州刺史徙治襄阳县三国魏始置襄阳郡治宜城以地在襄水之阳故名晋亦为荆州治所东晋于襄阳侨置雍州梁置南雍州西魏改曰襄州隋初郡废州存立山南道行台并总管府炀帝时州府并罢复置襄阳郡治襄阳县唐初复置襄州山南东道治此复为襄阳郡又为襄阳府复为襄州五代梁唐置忠义军宋改襄州宣和初复为襄阳府元改为襄阳路明复为襄阳府成化中置郧阳府割郧县竹山房县上津隶焉
  皇清因之领州一县六
  襄阳府沿革表
  总部   郡   州县
  唐    荆豫二州域
  
  周   榖邓樊鄾卢罗
  春秋  楚
  秦   南郡
  汉   荆州  南 郡 襄阳 宜城 邔 临沮
  南阳郡 中庐 筑阳 武当 舂陵
  蔡阳 阴 鄼
  东汉  荆州  南 郡 襄阳 宜城 邔 中庐
  南阳郡  临沮 蔡阳 襄乡 阴
  鄼 章陵 筑阳 武当
  三国魏  荆州  襄阳郡  襄阳 樊城 宜城 临沮
  中庐 邔 山都 筑阳
  武当
  晋   荆州  襄阳郡  宜城 中庐 临沮 邔
  襄阳 山都 邓城 鄾
  筑阳 武当
  南北朝宋 雍州   襄阳公相 襄阳 中庐 邔 宜城
  鄀 上黄
  西魏  襄州       率道 义清 南漳 阴城
  安养 重阳 沮州 思安
  昌州 南荆州
  隋       襄阳郡  襄阳 安阳 率道 榖城
  义清 南漳 枣阳 光化
  唐  山南东道 襄州襄阳郡 襄阳 临汉 邓城 率道
  宜城 义清 南漳 榖城
  光化 枣阳 武当 均州
  五代   山南东道 忠义军
  宋   京西南路 襄阳府 襄阳 邓城 宜城 南漳
  中庐 榖城 枣阳 均州
  武当 光化 干徳
  元   京湖北道 襄阳路 襄阳 宜城 南漳 枣阳
  榖城 光化 均州 武当
  明   湖广布政使司 襄阳府 襄阳 宜城 南漳 枣阳
  榖城 光化 均州
  皇清  湖北布政使司 襄阳府 襄阳 宜城 南漳 枣阳
  榖城 光化 均州
  襄阳府属州县沿革
  襄阳县附郭
  樊城鄾邓地春秋属楚襄阳县属南郡东汉因之三国魏属襄阳郡为襄阳邓城二县南北朝宋齐俱为襄阳县西魏改安养县置河南郡后周废樊城山都二县入焉为襄阳安养二县地为襄阳临汉二县贞元中改临汉五代复为邓城忠义军为襄阳邓城二县地襄
  皇清因之编户三十五里
  宜城县
  阳县仍旧豫地鄀国春秋又为鄢国属楚邔县属南郡惠帝三年东汉三国更名宜城俱因之宜城县南北朝又为邔县宋侨立略阳县梁
  改率道县率道天宝宋 元 明中改宜
  皇清因之编户一十六里
  附考谨按宜城古鄀国即楚之鄢都楚昭王避吴患徙此命曰郢然史记六国表载楚顷襄二十年秦拔鄢二十年秦拔郢王亡走陈鄢仍旧名楚是时已弗都鄢也郢破走陈以国都破故走陈也意昭王时暂徙鄢而后复归郢欤罗泌路史亦云然徴诸史记益信
  南漳县
  春秋卢戎南郡地临沮中庐二县地属南郡东汉 三国俱因之为中庐山都临沮三县地属襄阳郡又析为穰属义阳郡南北朝西魏置重阳县北周置沮州又改思安县为南漳义清二县地唐 五代俱因之为南漳中庐二县绍兴中省中卢入焉元 明俱仍旧
  皇清因之编户二十九都
  枣阳县
  豫地春秋谢国地为棘阳蔡阳舂陵三县地属南阳郡东汉分立襄鄊县光武改舂陵为章陵改安昌县南北朝后魏置南荆州齐改建安郡西魏改昌州北周置广昌改枣阳县属舂陵郡开元中析置唐城县属隋州汉东郡为枣阳军改属襄阳路仍旧
  皇清因之编户二十二里半
  榖城县
  春秋榖国地筑阳县属南阳郡东汉 三国俱因之为筑阳县属顺阳郡南北朝梁改义城郡西魏改为酂城郡开皇中改榖城县榖城县置鄼州后州废又省阴城入焉五代因之榖城县元 明俱仍旧
  皇清因之编户一十九里
  光化县
  豫地春秋亦榖国地阴鄼地属南阳郡鄼侯国鄼县属顺阳郡南北朝西魏置阴城县为光化县属汉东郡属隋州汉东郡五代因之改光化军置干徳县后复为光化寻复为干徳为光化县属襄阳路仍旧
  皇清因之编户一十三里
  均州
  豫雍地春秋麇国地为武当县属南阳郡汉 东汉 三国俱因之武当县属顺阳郡南北朝后魏置武当郡南齐属始平郡又改齐兴郡复改兴州北周改豊州为均阳属淅阳郡改均州又为武当郡乾元初复为均州改武当军至元中复为均州均州省武当县入焉
  皇清因之编户二十里
  郧阳府
  禹贡雍梁荆三州之域天文参翼轸分野古麇庸地春秋曰钖穴战国属楚秦置汉中郡汉始置钖县隶焉东汉置房陵上庸庸县属益州刺史部三国魏置魏兴新城上庸三郡晋又置北上洛郡南北朝宋无上洛馀悉因之齐更置齐兴郡西魏置光迁国北周置迁州隋为房陵郡唐属均房二州宋属保康武当二军元属襄阳路明初仍旧成化十二年分置为府隶湖广布政使司领县七
  皇清因之顺治十六年并上津入郧西领县六
  郧阳府沿革表
  总部  郡   州县
  唐   雍州地
  虞   雍州地
  周   麇庸国地
  战国  楚地
  秦   属汉中郡
  汉   益州地  汉中郡 房陵 上庸 钖 西城东汉  益州地  汉中郡 钖 上庸 房陵
  三国魏     新城郡 房陵
  上庸郡 上庸
  魏兴郡 钖
  晋   荆州   新城郡  房陵
  上庸郡  上庸
  魏兴郡  西城 钖
  南北朝宋 梁州  新城郡  房陵
  上庸郡  上庸
  魏兴郡  西城 钖
  齐       南新城郡 房陵
  齐兴郡  上庸 房陵 安城
  魏兴郡 西城
  西魏        光迁国
  北周        迁 州
  隋        房陵郡 光迁 永清 竹山 上庸唐   山南东道  房 州 房陵 竹山 上庸 郧县宋   京西南路  保康军 郧乡 房陵 竹山
  元            房州 竹山    房陵明   湖广布政使司 郧阳府 郧  房  竹山 上津
  竹谿 郧西 保康
  皇清   湖北布政使司 郧阳府 郧 房 竹山 竹谿
  郧西 保康
  郧阳府属各县沿革
  郧县附郭
  麇国地春秋钖穴锡 --(右上‘日’字下一横长出,类似‘旦’字的‘日’与‘一’相连)东汉 三国 晋俱因之南北朝刘宋郧县又锡 --(右上‘日’字下一横长出,类似‘旦’字的‘日’与‘一’相连)郧鄊属淅阳郡因之属均州仍旧属襄阳路初隶襄阳府后分置郧阳府以郧县为附邑
  皇清因之编户一十九里
  房县
  麇庸二国地春秋房子国战国楚地房陵县属汉中郡汉 东汉俱仍旧三国属新城郡晋 南北朝俱因之光迁属房陵郡属房州属保康军属襄阳路房县初属襄阳府后改属郧阳
  皇清因之编户一十五里
  附考明一统志云舜封尧子丹朱于房即此地此误也秦徙赵王迁于房陵唐武后徙庐陵王于房州地处僻逺事同幽废岂帝舜之所以待虞賔乎考南阳府内乡县有丹水有丹朱塜汉志云尧处子朱于丹渊为诸侯此为近理房县之为古房国爵姓无考不得以虞賔实之
  竹山县
  古庸国地战国楚地上庸地汉 东汉俱因之三国魏上庸郡地因之南北朝梁安城县魏置罗州竹山仍旧武徳初析置武陵县后省入属保康军属襄阳路初属襄阳后来属
  皇清因之编户一十二里
  竹谿县
  成化十二年割竹山尹店社置
  皇清因之编户九里
  郧西县
  成化十二年割郧之武阳上津之津阳置
  皇清因之编户一十七里
  附考谨按西魏置上津县明成化十二年置郧西县顺治十三年省上津入郧西其地在春秋时属晋是谓晋阴前汉地理志𢎞农郡商县注云秦相卫鞅邑后汉州郡志京兆商县注引帝王世纪云契所封也并是此地然南宋绍兴间金人求商州乃割其半与之而上津仍在则旧上津特商之一隅今商州自在陕西西安府
  保康县
  明𢎞治十一年割房县之修文宜阳二里置
  皇清因之编户五里
  直隶归州
  禹贡荆州之域天文翼轸分野周为䕫子国地战国属楚秦汉属南郡三国吴属建平郡晋刘宋俱因之南齐属巴州北周置秭归郡治长宁县隋初郡废改县属巴东郡唐置归州天宝初改巴东郡乾元初复为归州宋属荆湖北路建炎中属䕫州路元至元中陞归州路寻降为州明洪武九年废州为秭归县属夷陵州后复为归州辖兴巴二县寻属荆州府
  皇清因之雍正六年升为直隶州领县四
  直隶归州沿革表
  总部  郡   县
  唐    荆州
  虞    荆州
  商    荆楚
  周    楚
  春秋  䕫国
  战国  楚
  秦   南郡      巫
  汉       南 郡 秭归 佷山 巫
  东汉      南 郡 秭归 佷山 巫
  三国      建平郡 秭归 巫 沙渠
  晋       建平郡 秭归 佷山 兴山 巫
  夜郎
  南北朝齐    巴 州 长宁 佷山巫  信陵
  北周      秭归郡 归乡 乐乡清江
  隋          秭归 长阳 睦州 巴东
  施州
  唐   山南东道 归 州 秭归 长阳 兴山 巴东
  巴东郡 施州
  宋   荆湖北路 归 州 秭归 长阳 兴山 巴东
  巴东郡 施州
  元   湖广等处行中书省 归州路  秭归 长阳 兴山 巴东
  施州
  明   湖广布政使司  荆州府  归州 长阳 兴山 巴东
  施州
  皇清  湖北布政使司  归 州  长阳 兴山 巴东 恩施归州属县沿革
  长阳县
  汉佷山县属武陵郡东汉属南郡属宜都郡南北朝宋齐俱因之长阳县属南郡开皇中置睦州后州废武徳初置巴山盐水二县后省盐水以长阳巴山隶东松州州废隶峡州天宝初省巴山宋 元入焉俱因之属夷
  皇清并隶荆州府改属归州编户六里
  兴山县
  汉陵州秭归地兴山县属建平郡武徳三年析秭归复置兴山县属归州巴五代宋东郡俱因之属归州路正统七年并入归州𢎞治二年复置
  皇清因之编户五里
  巴东县
  䕫子国战国属楚巫县地属南郡因之巫县属建平郡南北朝宋因之梁置信陵郡又为归乡乐乡二县地巴东县属巴东郡为归州巴东郡宋 元俱因之巴东县洪武九年属夷陵州后仍属归州
  皇清因之编户九里半
  恩施县
  春秋巴国战国楚巫郡地属黔中郡南郡地三国吴为沙渠县属建平郡夜郎属建平郡南北朝周置亭施二州及清江郡郡废州存大业初改庸州冶清江县寻改清江郡 宁初改为施州隶江南道开元间改清江郡天宝初改清化郡乾元初复为施州因之属䕫洪武初置施州卫属夔州府二十三年改卫置军民指挥使司左右中三所属湖广都司
  皇清因之改置守备雍正六年改恩施县编户三里




  湖广通志巻三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湖广通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