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陆树声著

余衰老退休,端居谢客,属长夏掩关独坐,日与笔砚为伍。

因忆曩初见闻积习,老病废忘,间存一二,偶与意会,捉笔成言,时一展阅,如对客谭噱,以代抵掌,命之曰《清暑笔谈》。

顾语多苴杂,旨涉淆讹,聊资臆说,以备眊忘,观者当不以立言求备,时庚辰夏仲也。

有天地斯有山川,自一气初分而言则曰融结。气之成形则曰流峙,形区性别则曰动静。水阴也,融而流动者其阳乎?山阳也,凝结而静峙者其阴乎?故知阴阳互为体用。

乾坤天地之体,坎离天地之用,体交也而为用,故干得坤之一阴而为坎,坤得干之一阳而为离。坎阴也,阴中有阳;离阳也,阳中有阴。其在人身心为离,而离中有真水;肾为坎,而坎中有真火。故心肾交,水火济,谓之母子胎养。丹经以朱砂锻出水银,朱砂属离,水银为真水,以水银炼成灵砂,水银属坎,灵砂为真火,水火升降,养成内丹。

阴阳之气专则不能生化,如天地交而为泰,山泽通而为咸,水火合而为济,盖交则为用。故或以阴求阳,或以阳求阴,或阳感而阴应,或阴合而从阳。龙阳也,然为阳中之阴,故龙之兴云,阳召阴也。虎阴也,然为阴中之阳,故虎之生风,阴召阳也。

人之生也。分一气以为形,赋一理以为性。自夫岐形体者以为异,而不知性无分别也。譬之境交万烛,而光影难分,海会百川,而水体无二。

其聚也,其散也,变化也。气之客形也,所以主宰之者不变也。是故方其聚也,以为有也,然自无而有,则有者未始不无。方其散也,疑于无也,然因有故无,则无者未始不有。

卯者冒也,阳气冒地而出,建二月卦则自泰而之大壮,外卦坤变为震,月令雷始发声,蛰虫启户,故曰:“卯为天门。”

心去肾八寸四分,天去地八万四千里。人自子至巳则肾生气,自午至亥则心生血。阳生子而地气上升,至巳而亢阴生,午而天气下降,至亥而极,人身肖天地也。

寒暑天地间一大气,万物所同有也。而人于其间起欣厌避就,不知人之一心方与物交欲,恶起而攻之,如焦火凝冰,恼安乐性此之谓内寒暑。

此身为众苦所集,有问大热向何处避者,曰:“向镬汤里避,何以故?”曰:“众苦所不到。”

暑中尝默坐,澄心闭目作水观,久之觉肌发洒洒,几格间似有爽气,须臾触事前境,顿失故知,一切境惟心造,真不妄语。

广野中阳焰,望之如波涛奔马,及海中蜃气为楼台人物之状,此皆天地之气,𬘡缊荡潏,回薄变幻,何往不有?故知万象者,一聚之气两间之幻有也。

人与万物孰大,物万而人处一焉,则物大。然道生万物,万物之道备于人,备万物者之谓大。大于道则物不足言矣,是故至人能细万物。

东坡云:“凡草木之生,皆于平旦昧爽之际,其在人者,夜气清明,正生机所发,惟物感之,牛羊旦昼之牿亡,则存焉者寡。”朱子曰:“平旦之气,便是旦昼做工夫的样子,当常在此心。”如老氏云:“早复张则必翕,强则必弱,兴则必废,与则必夺,此物理之自然,是谓微明。微明者微密而明著,理昭然可考见也。”盖老氏处恬淡无为,不为物先,方众人纷拿攫攘,在静地中早见以待物之必至者若此,或作权智解者,谓管商之术所自出。

圣人忘己,靡所不已,夫惟无我而后能兼天下以为我。故自私自利从躯壳上起念者,有我也;至大至公,公人物于一身者,无我也。圣人尽己之性,尽人物之性,以赞化育而参天地,是兼天地万物而为我矣。故曰:“成性成身,以其无我而成真我。”

明镜止水,喻心体也。然常明常照常应常止,依体有用,用不乖体。故曰:“体智寂寂,照用如如。”若曰:“触事生心,依无息念,则是随尘动静,非具足体。”

余无字学,兼不好书,间有挟卷轴索余书者,逡巡引避。

然遇佳纸笔入手,辄弄书数字,书后或弃去,独喜购佳纸笔。

或谓善书者不择笔纸,余曰:“此谓无可无不可者耳,下此惟务其可者。”

士贵博洽,然必闻见广考据精,不然则乖误庞杂,为后人抨击之地。如欧阳公好集古,而黄长睿以为考校非其所长,然长睿自任考校精密矣。而楼玫瑰犹摘其中可疑者,谓尚多舛讹。

捶纷笺杂色者仅华美,然粉疏则涩笔,滑则不能燥墨,藏久则粉渝而墨脱,不便收折,折久衡裂,近稍用紧白纯净者。

夫物古质而今媚,近来俗好多媚,惟所用缣素稍还古质。故余诗云:“余情寄缣素,反朴还其淳。”

余不善书,自委无字性,然亦岂可尽责之性?此近于不修人事而委命者。晚年知慕八法,然衰老指腕多强,复懒放不能抑首,临池每屈意摹仿,拙态故在,乃知秉烛不逮昼游。欧阳公云:“晚知书画真有益,却悔岁月来无多。”

制笔者,择毫精粗,与胶束紧慢皆中度,则锋全而笔健。

近来作者卤莽,笔既滥劣,惟巧于安名以蕲售。一种毫过圆熟者,不能运墨,用之则锋散而墨涨,以供学人,作义易败而售速。予性拙书,用笔不求备,然驽马无良御,益窘踬矣。

国初吴兴笔工陆文宝酝藉喜交名士,杨铁老为著颖命,托以泰中书令制官,复自注中书令秦无此官,前辈临文,审于用事若此。

墨以陈为贵,余所蓄二墨,形制古雅,当是佳品。独余不善书,未经磨试,然余惟不善书也,故墨能久存。昔东坡谓吕行甫好藏墨而不能书,则时磨墨汁小啜之。余无啜墨之量,惟手摩香泽,足一赏也。

士大夫胸中无三斗墨,何以运管城?然恐蕴酿宿陈,出之无光泽耳。如书画家不善使墨,谓之墨痴。

砚材惟坚润者良,坚则致密,润则莹细,而墨磨不滞,易于发墨。故曰:“坚润为德,发墨为材。”或者指石理芒涩,墨易磨者为发墨,此材不胜德耳,用之损笔。

蔡忠惠题沙随程氏歙砚曰:“玉质纯苍理致精,锋铓都尽墨无声,此正谓石理坚润,锋铓尽而墨无声矣。安能损笔?”

而坡仙乃谓砚发墨者必损笔,此不知何谓?

端砚以下岩石紫色者为上,其贵重不在眼,或谓眼为石之病,然石理坚润而具活眼者固自佳。若必以有眼为端,则有饰伪眼于凡石者。西施捧心而颦,病处成妍,东家姬无其貌而效颦焉者也。

凡香品皆产自南方,南离位,离主火,火为土母,火盛则土得养,故沈水栴檀薰陆之类,多产自岭南海表,土气所钟也。

《内经》云香气凑脾,火阳也,故气芬烈。

龙涎于香品中最贵重,出大食国西海,海中云气罩覆,其下则龙蟠洋中大石卧而吐涎,飘浮水面,为太阳所烁,凝结而坚。若浮石而轻,用以和众香焚之,能聚烟,烟缕不散,盖龙能兴云,亦蜃气楼台之例也。

犀角以粟纹粗细辨贵贱,贵者为通天犀,色理莹彻,一种半黑白者为班犀,或谓通天者乃其病。相传犀饮浊水,不欲照见其角,每蜕角则掊土埋之,恶其病己也。然则物之有美者,又孰知其非病也耶?

琴材以轻松脆滑谓之四善,取桐木多年者,木性都尽,液理枯劲,则声易发而清越。凡木皆本实而枝干虚,惟桐木枝干坚实,用以制琴,或谓琴木取枯朽不胜指者,此不可不晓。

钟子期死,伯牙绝弦不鼓,伤世无知音也。然使其音而犹之人,则以谐众耳可也。奚子期也,如其为至音欤?则知者宜寡。故曰:“知我者希则我贵。”即世不我知,安知后世无子期者?而绝弦寝音以自伤,是何其恃人者重,自任者轻,而果于待世之薄也。

余不蓄琴,客有为余解嘲者曰:“昔陶靖节蓄无弦琴,今君并琴不蓄,视靖节又进一解矣。”余曰:“虽然,此近于贫汉自傅王夷甫,口不言阿堵物耳。”

陶元亮蓄无弦琴曰:“既得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虽然得精而遗其粗,无事于音,则音与形可两忘也,然尚有琴者在。

欧阳公论琴帖,自叙事陵令时得一琴,常琴也。及作舍人学士再得琴,后一琴雷琴也。官愈昌,琴愈佳。然在夷陵得佳山水,耳目清旷,意甚适,自为舍人学士,日奔走尘纷聒声利,无复清思,乃知在人不在器。茍意所自适,无弦可也。

遗喧入静者以瓢,因风动弃飘以绝听,不知耳尘虽净,心尘未尽。盖六用为尘,若从耳根返源,则何所往而非静?故曰:“风幡非动,由心返故。”

右军兰亭,在僧辨才处,唐太宗令萧翼以百计得之,从葬昭陵。夫太宗以天下与其子,而兰亭则未之与,其靳惜若此。

后人论兰亭者往往从摹刻中校量,故曰:“兰亭如聚讼。”昔尝为之说曰:“后世而有王右军,则兰亭之后出者必胜。后世如无王右军,则兰亭当求初本。不见初本,正是不必论兰亭也。”

都下庖制食物,凡鹅鸭鸡豕,类用料物炮炙,气味辛浓,已失本然之味。夫五味主淡,淡则味真。昔人偶断殽羞食淡饭者曰:“今日方知真味,向来几为舌本所瞒。”

东坡于资善堂食河鲀味美,曰:“直得一死。”而梅圣俞以为甚美恶亦称。凡世间尤物之可以溺性迷心,至伐命沈生者,就其初孰不以为至美耶?

东坡偕子由齐安道中,就市食胡饼粝甚,东坡连尽数饼,顾子由曰:“尚须口耶?”客有以仕宦连蹇罢归不自释者,余慰之曰:“凡仕官所历,如饮食精粗美恶,忽然过口,至于果腹,同归一饱,何暇追计?”客谓此东坡齐安道中未发之意。

东坡在海南食蚝而美,贻书叔党曰:“无令中朝士大夫知,恐争谋南徙,以分此味。使士大夫而乐南徙,则忌公者不令公此行矣。”或谓东坡此言,以贤君子望人。

蓼虫之食苦也,蛣蜣之转丸也,而天下之甘与芳臭可废矣。

故曰:“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不知非美之为美也。”何也?以美恶无常是也。

隆庆己已,余被召北入,滞疾淮上,疏再上乞休,未得报。

移舟泊瓜步闸下,会天气乍暄,运艘大集,河流淤浊,每旦舟子棹江涛中汲中冷泉。一日舟触罂破,索他器承余沥以候沦茗,闻金山僧饮食盥漱皆取给于此。此何异秦割十五城易赵璧,而荆山之人用以陁鹊。

晨起取井水新汲者,傅净器中熟数沸,徐啜徐漱,以意下之,谓之真一饮子。盖天一生水,人夜气生于子,平旦谷气未受,胃藏冲虚,服之能蠲宿滞,淡渗以滋化源。

财虏不足言矣,多蓄珍玩,未免落富贵相。一种嗜好法书名画,至竭盗力以事收蓄,亦是通人一癖,是著清净中贪痴。

贤者重进而轻退,廉者重愧而轻死,义士重信而轻身,其段干木、鲍焦、田光之谓乎?

欧阳公之切于释位归田也,至欲以得罪去,东坡谓在他人或茍以借口,若公者发于至情,如饥者之不忘食。以是知士非求进之难,而乞身之难也。

嘉靖壬子,余自史官请假回,中途闻先资政丧,持服满三载。又再逾年就家起南司业,甫及期移疾归,自是无意复出。

壬申内召,承乏礼书,距壬子离国门者二十年余矣,乍到入觐。

阙庭,头目眩晕,拜起蹒跚几不成礼。东坡云:“久居山林,乍入朝市,觉举动周章。”信其言不爽。

“士大夫逢时遇合,跬步以至公卿非难,而归田为难。”

此东坡有激之言。至谓历官一任无官谤,释肩而去,如大热远行,虽未到家,得清凉馆舍一解衣漱濯,已足乐矣。此非亲履其境意适于中者不能道。

士大夫处世,声名重者则责望亦重,若虚名一胜,恐不能收实用。如真西山负一世重名,及其入朝,前誉小减。故前辈云:“声名自是一项,事业自是一项。”江南地土薄,士大夫只做得一项。

攫金于市者,见金而不见人;剖身藏珠者,爱珠而忘自爱。

与夫决性命以饕富贵,纵嗜欲以戕生者何异?

临海金一所贲亨,仙居应容庵大猷二人,以道义相友善。

金既谢事家居,应复起用,诣金言别。金曰:“君此出他日回来,要将一照样应容庵还我。”两人竟保晚节。昔王嘉叟与王龟龄别曰:“吾辈会合不可常惟常留面目,异时可复相见。”

龟龄每诵其言。

士大夫出处遇合得失,皆有定数。然得失止于生前,而是非常在身后。盖身名之得失关一时之亨否,而公论之是非系千载之劝惩。故曰:“得失一时,荣辱千载。”

高子业诗云:“众女竞闺中,独退反成怒。”夫争妍取忌有之也,而独退成怒者,岂不以众邪丑正世忌太洁耶?故杨诚斋有云:“声利之场轻就者,固不为世所恕,蔡定夫是也。不轻就者亦不为世所恕,朱元晦是也。”

昭德晁氏,世多贤者,自蔡京专国,晁氏子姓皆安于外官。

唐质肃子嘉问绍圣初至京师谒时相,见一人朱衣象笏,为典客所拒,匍匐从门阃下入,叹曰:“士大夫汨丧廉耻,一至此乎?”拂衣径去。盖家世熏蒸,习熟见闻,故能自立若此。

“棋罢局而人换世,黄粱熟而了生平。”此借以喻世幻浮促,以警夫溺清世累,营营焉不知止者。推是可以迟达生之旨。

贾太傅年二十而为大中大夫,杨太尉五十而应州郡辟,冯唐白首而鉣穿郎署,董贤年未二十而为三公,冯元常平生取钱多官愈进,卢怀慎贵为卿相而终于处贫。修短贫富穷达,其有定命若此。

任安灌夫,世之置论者或眇小其人也。然观其处卫大将军魏其丞相,于死生隆替之间,终始不二。后世称士大夫者,往往规势以分燥湿,顺时而为向背。处一人之身,而恋态不常,如翻覆手者,其视二人何如?

仕局中脂韦迎合,工巧佞以希媚于时者,一似优人登场作剧,忧喜悲笑,曲尽情态,以取人意,然不过一饷间俱成空矣。

玉韫璞而辉,珠处渊而媚,世争宝之。三上而则足,暗投而按剑,忽于自售也。

陆士衡《豪士赋》云:“身危由于势过,而不知去势以求安。祸积起于宠盛,而不知辞宠以招福。”石季伦《金谷涧诗序》云:“感性命之不永,惧雕落之无期。”二人者,考其终所及,只自道也。

世之言者曰:“君相不言命。”又曰:“君相造命。”此言君相处时位之得,为凡事几得失,治忽理乱,当责成于己,不可诿命于天,非若制于时位者之可以言命也。若曰:“威福予夺自咨,而吾能陶铸人。”以是为造命而肆然物上,则谬解矣。

失生于得者也,辱生于宠者也。故得为失先,宠为辱先。

惟能以未得为失,则失不足患矣。以遗宠待辱,则辱不能惊矣。

故曰:“得者时也,失者顺也。以得委时,何宠之有?以顺处失,何辱之有?”

元次山作《丐论》,自叙游长安中与丐者为友,或以友丐为太下者。然而世有丐颜色于人,丐名位于人,丐权家以售邪妄,以容媚惑者,此之不羞,而羞与丐者为伍。郭忠恕自放于酒,出则从佣丐饮街肆中,或诋其不伦者,曰:“吾观今公卿大夫中多此辈也。”

富者怨之府,贵者危之机,此为富贵而处之,不以其道者言之也。乃若处荣利而不专,履盛满而知止,持盈守谦,何怨府危机之有?

或谓立朝多异同者,彭止堂曰:“异同无妨,但愿当面异同。”如韩范富诸公上殿相争如虎,此异同也。然体国忘私,同归于是,异处未尝不同,乃若外示茍同,内怀猜异,甚则设谬敬以为容悦,假深情以伏骇机,快意己私,不恤国是,以是为同,非国家之利也。

禄位者,势分也;官守者,职分也。势分为傥来,由乎人者也;职分有专责,由乎己者也。故士大夫之视势分也宜假,其视职分也宜真。乃若大行不加,穷居不损,此则所谓贵于己者,性分是也。孟子云:“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老氏曰:“吾有大患,为吾有身。”老氏之所谓身者,四肢六骸,举体而言之也。孟子之所谓身者,四端万善,即性而言之也。

故曰:“人于万类中如海一沤,发言体也。”曰:“此心不与万物同尽者,言性也。”在释氏则有报身法身之谓。

李翺《复性篇》,主排佛也,而间用其言;王坦之废庄论以反庄也,而多袭其语。此文章家之操戈入室者。

暇日过僧寺入净室,见僧扫地,次曰:“净室何须著扫?”

僧拈起帚柄近前曰:“土上加灰。”余曰:“棒不著便好。”

与二十帚柄去。

昔人以理发、搔背、剔耳、刺喷为四畅,此小安乐法。余所服二丹曰:“咽津纳息,为小还丹;澄心寂照,为夜气丹。”

既无火候,又免抽添,久之著效。

宰相元气也,台谏药石也。调和燮理,辅元气也。绳愆弼违,备药石也。元气之养贵平,药石之用贵明,故人君者托心膂于宰相,而寄耳目于台谏,心膂欲其平,耳目欲其明也。

尧舜之与贤也,禹汤之传子也,论者谓尧舜不私其子。然使启非贤,而太甲不迁善,则禹汤有不得私其子者。故南巢之放,禹不得而有夏矣。牧夏之伐,汤不得而有商矣。以是知尧舜之善爱其子。

禅家曰绝学,玄门曰绝圣,此为已学而绝学,既圣而绝圣。

向建立处扫除,离绝名相能所皆空者言之,非未尝学也,而可言绝学;未至圣也,而可言绝圣。儒者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使其未尝学也,何所损哉!

释氏之轮回,不特生死轮回,凡念头起灭,即是轮回。如前念灭而引后知,后念生而续前灭,种种取舍,无非是相。故一念之起,生之类也;一念之灭,死之类也。于中解脱,是了日用中小生死。玄关牝户,此言阴阳往来阖辟之机。交合绵续,根柢出入,是谓天地之根。或以口鼻心肾为玄牝者,是涉形相,何以云若存也?故董思靖曰:“神气之要,会曹道冲,以为玄者杳冥而藏神,牝者冲和而藏气。”俞玉吾谓坎离两穴,妙合二土,混融神气,不落名相者,斯近是矣。

寺刹中地狱变相,具刀林沸镬,极阴惨之状,使观者悔恶远罪,然必在当人起念处忏除。而愚惑者谓生前一切罪业,没则可假僧梵忏除,是使为恶者得造业于生前,祈免于身后,藉以为释罪之因,而恃以无恐。昔方蛟峰有云:“或问镬汤地狱中何以无和尚?”曰:“若使阎罗有罪,亦要和尚忏除。”

无云之月,有目者所快睹也。而盗贼所忌,花鸟之玩以娱人也。而感时惜别者因之堕泪惊心,故或见境以生情,或缘情而起境。

文章功业之士,于世愿已足,则往往求服饵以希慕长生。

然于世法中取数已多,恐造物者所靳,惟以啬处泰,廉取而薄享,以迓续其余可也。昔白香山忠州别驾命下,明日而丹灶败,盖世间法与出世间法不两立若此。

处治安之世,而戒以危亡;履盛满之势,而戒以知止;当嗜欲之炽,而戒以节忍,则讳恶其言而不之信。及其乱亡祸败,追思其言,则无及矣。是故早见而戒未然者之谓豫。

人不能以胜天,力不可以制命。故寿天通塞丰约,自其堕地之初大分已定。如瓶罂釜盎各有分量,非人所能置力增损,君子惟慎德修业以听其自至。若曰:“我命在天,措人事于不修。”则又非修身俟之之谓也。故曰:“君子不以在我者为命,而以不在我者为命。”

书画自得法,后至造微入妙,超出笔墨形似之外,意与神遇不可致思,非心手所能形容处。此正化不可为,如禅家向上转身一路,故书称墨禅,而画列神品。

观舞剑而得神,闻江声而悟笔法。此出于积习之久,一触则诣神境,如参禅已至境界,一喝得悟者。譬之人当关而立,一喝则掉臂而过矣。灵云之于桃花,香岩之于击竹,其得悟皆此类。若据以求悟,是守枯筌而索舟剑也。

近来一种讲学者,高谈玄论。究其归宿,茫无据依,大都臆度之路熟,实地之理疏,只于知崇上寻求,而不知从礼卑处体究,徒令人凌躐高远,长浮虚之习。是所谓履平地而说相轮,处井干而谭海若者也。

阳明致良知之说,病世儒为程朱之学者支离语言,故直截指出本体。而传其说者往往详于讲良知,而于致处则略坐入虚谈名理界中。如禅家以无言遣言,正欲扫除前人窠臼,而后来学人复向无言中作窠臼也。

孔子曰:“隐居求志。”孟子曰:“得志泽加于民。”所谓得志者,得行其所求之志也。茍道不行于时,泽不加于民,虽禄万钟位卿相,不可谓得志也。故昔人云:“不论穷达利钝,要知无愧中只是得志,仕而不得行志。”或诿之时不可为者,往往依违众中曰:“无奈时何?”然时亦人所为也。如荆公新法,一时奉行者迎合诡随,酿成已甚,间有不乐居职,欲投劾去者。尧夫曰:“此正今日仁人君子尽心之时。”晁美叔为常平使者,东坡贻书曰:“此职计非所乐,然仕人于此时,假以宽大,少舒吏民于网罗中,亦所益不少。”二公之言若此,彼徒洁一去者,于己分得矣。如时弊之不可救何?

世轫中千岐万径,耳目闻见,遇事之不可人意者置之。或不能忘忧之而非己分所及,则以无可奈何付之而已。此古人所为忧世而未尝不乐天也。昌黎有云:“乐哉何所忧?所忧非尔力。”

《清暑笔谈》(明)陆树声著

余衰老退休,端居谢客,属长夏掩关独坐,日与笔砚为伍。

因忆曩初见闻积习,老病废忘,间存一二,偶与意会,捉笔成言,时一展阅,如对客谭噱,以代抵掌,命之曰《清暑笔谈》。

顾语多苴杂,旨涉淆讹,聊资臆说,以备眊忘,观者当不以立言求备,时庚辰夏仲也。

有天地斯有山川,自一气初分而言则曰融结。气之成形则曰流峙,形区性别则曰动静。水阴也,融而流动者其阳乎?山阳也,凝结而静峙者其阴乎?故知阴阳互为体用。

乾坤天地之体,坎离天地之用,体交也而为用,故干得坤之一阴而为坎,坤得干之一阳而为离。坎阴也,阴中有阳;离阳也,阳中有阴。其在人身心为离,而离中有真水;肾为坎,而坎中有真火。故心肾交,水火济,谓之母子胎养。丹经以朱砂锻出水银,朱砂属离,水银为真水,以水银炼成灵砂,水银属坎,灵砂为真火,水火升降,养成内丹。

阴阳之气专则不能生化,如天地交而为泰,山泽通而为咸,水火合而为济,盖交则为用。故或以阴求阳,或以阳求阴,或阳感而阴应,或阴合而从阳。龙阳也,然为阳中之阴,故龙之兴云,阳召阴也。虎阴也,然为阴中之阳,故虎之生风,阴召阳也。

人之生也。分一气以为形,赋一理以为性。自夫岐形体者以为异,而不知性无分别也。譬之境交万烛,而光影难分,海会百川,而水体无二。

其聚也,其散也,变化也。气之客形也,所以主宰之者不变也。是故方其聚也,以为有也,然自无而有,则有者未始不无。方其散也,疑于无也,然因有故无,则无者未始不有。

卯者冒也,阳气冒地而出,建二月卦则自泰而之大壮,外卦坤变为震,月令雷始发声,蛰虫启户,故曰:“卯为天门。”

心去肾八寸四分,天去地八万四千里。人自子至巳则肾生气,自午至亥则心生血。阳生子而地气上升,至巳而亢阴生,午而天气下降,至亥而极,人身肖天地也。

寒暑天地间一大气,万物所同有也。而人于其间起欣厌避就,不知人之一心方与物交欲,恶起而攻之,如焦火凝冰,恼安乐性此之谓内寒暑。

此身为众苦所集,有问大热向何处避者,曰:“向镬汤里避,何以故?”曰:“众苦所不到。”

暑中尝默坐,澄心闭目作水观,久之觉肌发洒洒,几格间似有爽气,须臾触事前境,顿失故知,一切境惟心造,真不妄语。广野中阳焰,望之如波涛奔马,及海中蜃气为楼台人物之状,此皆天地之气,絪缊荡潏,回薄变幻,何往不有?故知万象者,一聚之气两间之幻有也。

人与万物孰大,物万而人处一焉,则物大。然道生万物,万物之道备于人,备万物者之谓大。大于道则物不足言矣,是故至人能细万物。

东坡云:“凡草木之生,皆于平旦昧爽之际,其在人者,夜气清明,正生机所发,惟物感之,牛羊旦昼之牿亡,则存焉者寡。”朱子曰:“平旦之气,便是旦昼做工夫的样子,当常在此心。”如老氏云:“早复张则必翕,强则必弱,兴则必废,与则必夺,此物理之自然,是谓微明。微明者微密而明著,理昭然可考见也。”盖老氏处恬淡无为,不为物先,方众人纷拿攫攘,在静地中早见以待物之必至者若此,或作权智解者,谓管商之术所自出。

圣人忘己,靡所不已,夫惟无我而后能兼天下以为我。故自私自利从躯壳上起念者,有我也;至大至公,公人物于一身者,无我也。圣人尽己之性,尽人物之性,以赞化育而参天地,是兼天地万物而为我矣。故曰:“成性成身,以其无我而成真我。”

明镜止水,喻心体也。然常明常照常应常止,依体有用,用不乖体。故曰:“体智寂寂,照用如如。”若曰:“触事生心,依无息念,则是随尘动静,非具足体。”

馀无字学,兼不好书,间有挟卷轴索馀书者,逡巡引避。

然遇佳纸笔入手,辄弄书数位,书后或弃去,独喜购佳纸笔。或谓善书者不择笔纸,馀曰:“此谓无可无不可者耳,下此惟务其可者。”

士贵博洽,然必闻见广考据精,不然则乖误庞杂,为后人抨击之地。如欧阳公好集古,而黄长睿以为考校非其所长,然长睿自任考校精密矣。而楼玫瑰犹摘其中可疑者,谓尚多舛讹。

捶纷笺杂色者仅华美,然粉疏则涩笔,滑则不能燥墨,藏久则粉渝而墨脱,不便收折,折久衡裂,近稍用紧白纯净者。

夫物古质而今媚,近来俗好多媚,惟所用缣素稍还古质。故馀诗云:“馀情寄缣素,反朴还其淳。”

馀不善书,自委无字性,然亦岂可尽责之性?此近于不修人事而委命者。晚年知慕八法,然衰老指腕多强,复懒放不能抑首,临池每屈意摹仿,拙态故在,乃知秉烛不逮昼游。欧阳公云:“晚知书画真有益,却悔岁月来无多。”

制笔者,择毫精粗,与胶束紧慢皆中度,则锋全而笔健。

近来作者卤莽,笔既滥劣,惟巧于安名以蕲售。一种毫过圆熟者,不能运墨,用之则锋散而墨涨,以供学人,作义易败而售速。予性拙书,用笔不求备,然驽马无良御,益窘踬矣。

国初吴兴笔工陆文宝酝藉喜交名士,杨铁老为著颖命,托以泰中书令制官,复自注中书令秦无此官,前辈临文,审于用事若此。

墨以陈为贵,馀所蓄二墨,形制古雅,当是佳品。独馀不善书,未经磨试,然馀惟不善书也,故墨能久存。昔东坡谓吕行甫好藏墨而不能书,则时磨墨汁小啜之。馀无啜墨之量,惟手摩香泽,足一赏也。

士大夫胸中无三斗墨,何以运管城?然恐蕴酿宿陈,出之无光泽耳。如书画家不善使墨,谓之墨痴。砚材惟坚润者良,坚则致密,润则莹细,而墨磨不滞,易于发墨。故曰:“坚润为德,发墨为材。”或者指石理芒涩,墨易磨者为发墨,此材不胜德耳,用之损笔。蔡忠惠题沙随程氏歙砚曰:“玉质纯苍理致精,锋铓都尽墨无声,此正谓石理坚润,锋铓尽而墨无声矣。安能损笔?”

而坡仙乃谓砚发墨者必损笔,此不知何谓?

端砚以下岩石紫色者为上,其贵重不在眼,或谓眼为石之病,然石理坚润而具活眼者固自佳。若必以有眼为端,则有饰伪眼于凡石者。西施捧心而颦,病处成妍,东家姬无其貌而效颦焉者也。

凡香品皆产自南方,南离位,离主火,火为土母,火盛则土得养,故沈水栴檀薰陆之类,多产自岭南海表,土气所钟也。

《内经》云香气凑脾,火阳也,故气芬烈。

龙涎于香品中最贵重,出大食国西海,海中云气罩覆,其下则龙蟠洋中大石卧而吐涎,飘浮水面,为太阳所烁,凝结而坚。若浮石而轻,用以和众香焚之,能聚烟,烟缕不散,盖龙能兴云,亦蜃气楼台之例也。

犀角以粟纹粗细辨贵贱,贵者为通天犀,色理莹彻,一种半黑白者为班犀,或谓通天者乃其病。相传犀饮浊水,不欲照见其角,每蜕角则掊土埋之,恶其病己也。然则物之有美者,又孰知其非病也耶?

琴材以轻松脆滑谓之四善,取桐木多年者,木性都尽,液理枯劲,则声易发而清越。凡木皆本实而枝干虚,惟桐木枝干坚实,用以制琴,或谓琴木取枯朽不胜指者,此不可不晓。

锺子期死,伯牙绝弦不鼓,伤世无知音也。然使其音而犹之人,则以谐众耳可也。奚子期也,如其为至音欤?则知者宜寡。故曰:“知我者希则我贵。”即世不我知,安知后世无子期者?而绝弦寝音以自伤,是何其恃人者重,自任者轻,而果于待世之薄也。

馀不蓄琴,客有为馀解嘲者曰:“昔陶靖节蓄无弦琴,今君并琴不蓄,视靖节又进一解矣。”馀曰:“虽然,此近于贫汉自傅王夷甫,口不言阿堵物耳。”

陶元亮蓄无弦琴曰:“既得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虽然得精而遗其粗,无事于音,则音与形可两忘也,然尚有琴者在。

欧阳公论琴帖,自叙事陵令时得一琴,常琴也。及作舍人学士再得琴,后一琴雷琴也。官愈昌,琴愈佳。然在夷陵得佳山水,耳目清旷,意甚适,自为舍人学士,日奔走尘纷聒声利,无复清思,乃知在人不在器。茍意所自适,无弦可也。

遗喧入静者以瓢,因风动弃飘以绝听,不知耳尘虽净,心尘未尽。盖六用为尘,若从耳根返源,则何所往而非静?故曰:“风幡非动,由心返故。”

右军兰亭,在僧辨才处,唐太宗令萧翼以百计得之,从葬昭陵。夫太宗以天下与其子,而兰亭则未之与,其靳惜若此。

后人论兰亭者往往从摹刻中校量,故曰:“兰亭如聚讼。”昔尝为之说曰:“后世而有王右军,则兰亭之后出者必胜。后世如无王右军,则兰亭当求初本。不见初本,正是不必论兰亭也。”

都下庖制食物,凡鹅鸭鸡豕,类用料物炮炙,气味辛浓,已失本然之味。夫五味主淡,淡则味真。昔人偶断殽羞食淡饭者曰:“今日方知真味,向来几为舌本所瞒。”

东坡于资善堂食河鲀味美,曰:“直得一死。”而梅圣俞以为甚美恶亦称。凡世间尤物之可以溺性迷心,至伐命沈生者,就其初孰不以为至美耶?

东坡偕子由齐安道中,就市食胡饼粝甚,东坡连尽数饼,顾子由曰:“尚须口耶?”客有以仕宦连蹇罢归不自释者,馀慰之曰:“凡仕官所历,如饮食精粗美恶,忽然过口,至于果腹,同归一饱,何暇追计?”客谓此东坡齐安道中未发之意。

东坡在海南食蚝而美,贻书叔党曰:“无令中朝士大夫知,恐争谋南徙,以分此味。使士大夫而乐南徙,则忌公者不令公此行矣。”或谓东坡此言,以贤君子望人。

蓼虫之食苦也,蛣蜣之转丸也,而天下之甘与芳臭可废矣。

故曰:“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不知非美之为美也。”何也?以美恶无常是也。

隆庆己已,馀被召北入,滞疾淮上,疏再上乞休,未得报。

移舟泊瓜步闸下,会天气乍暄,运艘大集,河流淤浊,每旦舟子棹江涛中汲中冷泉。一日舟触罂破,索他器承馀沥以候沦茗,闻金山僧饮食盥漱皆取给于此。此何异秦割十五城易赵璧,而荆山之人用以陁鹊。晨起取井水新汲者,傅净器中熟数沸,徐啜徐漱,以意下之,谓之真一饮子。盖天一生水,人夜气生于子,平旦谷气未受,胃藏冲虚,服之能蠲宿滞,淡渗以滋化源。

财虏不足言矣,多蓄珍玩,未免落富贵相。一种嗜好法书名画,至竭盗力以事收蓄,亦是通人一癖,是著清净中贪痴。

贤者重进而轻退,廉者重愧而轻死,义士重信而轻身,其段干木、鲍焦、田光之谓乎?

欧阳公之切于释位归田也,至欲以得罪去,东坡谓在他人或茍以借口,若公者发于至情,如饥者之不忘食。以是知士非求进之难,而乞身之难也。

嘉靖壬子,余自史官请假回,中途闻先资政丧,持服满三载。又再逾年就家起南司业,甫及期移疾归,自是无意复出。

壬申内召,承乏礼书,距壬子离国门者二十年馀矣,乍到入觐。阙庭,头目眩晕,拜起蹒跚几不成礼。东坡云:“久居山林,乍入朝市,觉举动周章。”信其言不爽。

“士大夫逢时遇合,跬步以至公卿非难,而归田为难。”此东坡有激之言。至谓历官一任无官谤,释肩而去,如大热远行,虽未到家,得清凉馆舍一解衣漱濯,已足乐矣。此非亲履其境意适于中者不能道。

士大夫处世,声名重者则责望亦重,若虚名一胜,恐不能收实用。如真西山负一世重名,及其入朝,前誉小减。故前辈云:“声名自是一项,事业自是一项。”江南地土薄,士大夫只做得一项。

攫金于市者,见金而不见人;剖身藏珠者,爱珠而忘自爱。

与夫决性命以饕富贵,纵嗜欲以戕生者何异?

临海金一所贲亨,仙居应容庵大猷二人,以道义相友善。

金既谢事家居,应复起用,诣金言别。金曰:“君此出他日回来,要将一照样应容庵还我。”两人竟保晚节。昔王嘉叟与王龟龄别曰:“吾辈会合不可常惟常留面目,异时可复相见。”

龟龄每诵其言。

士大夫出处遇合得失,皆有定数。然得失止于生前,而是非常在身后。盖身名之得失关一时之亨否,而公论之是非系千载之劝惩。故曰:“得失一时,荣辱千载。”

高子业诗云:“众女竞闺中,独退反成怒。”夫争妍取忌有之也,而独退成怒者,岂不以众邪丑正世忌太洁耶?故杨诚斋有云:“声利之场轻就者,固不为世所恕,蔡定夫是也。不轻就者亦不为世所恕,朱元晦是也。”

昭德晁氏,世多贤者,自蔡京专国,晁氏子姓皆安于外官。

唐质肃子嘉问绍圣初至京师谒时相,见一人朱衣象笏,为典客所拒,匍匐从门阃下入,叹曰:“士大夫汨丧廉耻,一至此乎?”拂衣径去。盖家世熏蒸,习熟见闻,故能自立若此。

“棋罢局而人换世,黄粱熟而了生平。”此藉以喻世幻浮促,以警夫溺清世累,营营焉不知止者。推是可以迟达生之旨。

贾太傅年二十而为大中大夫,杨太尉五十而应州郡辟,冯唐白首而鉣穿郎署,董贤年未二十而为三公,冯元常平生取钱多官愈进,卢怀慎贵为卿相而终于处贫。修短贫富穷达,其有定命若此。

任安灌夫,世之置论者或眇小其人也。然观其处卫大将军魏其丞相,于死生隆替之间,终始不二。后世称士大夫者,往往规势以分燥湿,顺时而为向背。处一人之身,而恋态不常,如翻覆手者,其视二人何如?

仕局中脂韦迎合,工巧佞以希媚于时者,一似优人登场作剧,忧喜悲笑,曲尽情态,以取人意,然不过一饷间俱成空矣。

玉韫璞而辉,珠处渊而媚,世争宝之。三上而则足,暗投而按剑,忽于自售也。

陆士衡《豪士赋》云:“身危由于势过,而不知去势以求安。祸积起于宠盛,而不知辞宠以招福。”石季伦《金谷涧诗序》云:“感性命之不永,惧雕落之无期。”二人者,考其终所及,只自道也。

世之言者曰:“君相不言命。”又曰:“君相造命。”此言君相处时位之得,为凡事几得失,治忽理乱,当责成于己,不可诿命于天,非若制于时位者之可以言命也。若曰:“威福予夺自咨,而吾能陶铸人。”以是为造命而肆然物上,则谬解矣。

失生于得者也,辱生于宠者也。故得为失先,宠为辱先。

惟能以未得为失,则失不足患矣。以遗宠待辱,则辱不能惊矣。

故曰:“得者时也,失者顺也。以得委时,何宠之有?以顺处失,何辱之有?”

元次山作《丐论》,自叙游长安中与丐者为友,或以友丐为太下者。然而世有丐颜色于人,丐名位于人,丐权家以售邪妄,以容媚惑者,此之不羞,而羞与丐者为伍。郭忠恕自放于酒,出则从佣丐饮街肆中,或诋其不伦者,曰:“吾观今公卿大夫中多此辈也。”

富者怨之府,贵者危之机,此为富贵而处之,不以其道者言之也。乃若处荣利而不专,履盛满而知止,持盈守谦,何怨府危机之有?

或谓立朝多异同者,彭止堂曰:“异同无妨,但愿当面异同。”如韩范富诸公上殿相争如虎,此异同也。然体国忘私,同归于是,异处未尝不同,乃若外示茍同,内怀猜异,甚则设谬敬以为容悦,假深情以伏骇机,快意己私,不恤国是,以是为同,非国家之利也。

禄位者,势分也;官守者,职分也。势分为傥来,由乎人者也;职分有专责,由乎己者也。故士大夫之视势分也宜假,其视职分也宜真。乃若大行不加,穷居不损,此则所谓贵于己者,性分是也。孟子云:“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老氏曰:“吾有大患,为吾有身。”老氏之所谓身者,四肢六骸,举体而言之也。孟子之所谓身者,四端万善,即性而言之也。

故曰:“人于万类中如海一沤,发言体也。”曰:“此心不与万物同尽者,言性也。”在释氏则有报身法身之谓。李翺《复性篇》,主排佛也,而间用其言;王坦之废庄论以反庄也,而多袭其语。此文章家之操戈入室者。

暇日过僧寺入净室,见僧扫地,次曰:“净室何须著扫?”

僧拈起帚柄近前曰:“土上加灰。”馀曰:“棒不著便好。”

与二十帚柄去。

昔人以理发、搔背、剔耳、刺喷为四畅,此小安乐法。馀所服二丹曰:“咽津纳息,为小还丹;澄心寂照,为夜气丹。”

既无火候,又免抽添,久之著效。

宰相元气也,台谏药石也。调和燮理,辅元气也。绳愆弼违,备药石也。元气之养贵平,药石之用贵明,故人君者托心膂于宰相,而寄耳目于台谏,心膂欲其平,耳目欲其明也。

尧舜之与贤也,禹汤之传子也,论者谓尧舜不私其子。然使启非贤,而太甲不迁善,则禹汤有不得私其子者。故南巢之放,禹不得而有夏矣。牧夏之伐,汤不得而有商矣。以是知尧舜之善爱其子。

禅家曰绝学,玄门曰绝圣,此为已学而绝学,既圣而绝圣。向建立处扫除,离绝名相能所皆空者言之,非未尝学也,而可言绝学;未至圣也,而可言绝圣。儒者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使其未尝学也,何所损哉!

释氏之轮回,不特生死轮回,凡念头起灭,即是轮回。如前念灭而引后知,后念生而续前灭,种种取舍,无非是相。故一念之起,生之类也;一念之灭,死之类也。于中解脱,是了日用中小生死。玄关牝户,此言阴阳往来阖辟之机。交合绵续,根柢出入,是谓天地之根。或以口鼻心肾为玄牝者,是涉形相,何以云若存也?故董思靖曰:“神气之要,会曹道冲,以为玄者杳冥而藏神,牝者冲和而藏气。”俞玉吾谓坎离两穴,妙合二土,混融神气,不落名相者,斯近是矣。

寺刹中地狱变相,具刀林沸镬,极阴惨之状,使观者悔恶远罪,然必在当人起念处忏除。而愚惑者谓生前一切罪业,没则可假僧梵忏除,是使为恶者得造业于生前,祈免于身后,藉以为释罪之因,而恃以无恐。昔方蛟峰有云:“或问镬汤地狱中何以无和尚?”曰:“若使阎罗有罪,亦要和尚忏除。”

无云之月,有目者所快睹也。而盗贼所忌,花鸟之玩以娱人也。而感时惜别者因之堕泪惊心,故或见境以生情,或缘情而起境。

文章功业之士,于世愿已足,则往往求服饵以希慕长生。

然于世法中取数已多,恐造物者所靳,惟以啬处泰,廉取而薄享,以迓续其馀可也。昔白香山忠州别驾命下,明日而丹灶败,盖世间法与出世间法不两立若此。

处治安之世,而戒以危亡;履盛满之势,而戒以知止;当嗜欲之炽,而戒以节忍,则讳恶其言而不之信。及其乱亡祸败,追思其言,则无及矣。是故早见而戒未然者之谓豫。

人不能以胜天,力不可以制命。故寿天通塞丰约,自其堕地之初大分已定。如瓶罂釜盎各有分量,非人所能置力增损,君子惟慎德修业以听其自至。若曰:“我命在天,措人事于不修。”则又非修身俟之之谓也。故曰:“君子不以在我者为命,而以不在我者为命。”

书画自得法,后至造微入妙,超出笔墨形似之外,意与神遇不可致思,非心手所能形容处。此正化不可为,如禅家向上转身一路,故书称墨禅,而画列神品。

观舞剑而得神,闻江声而悟笔法。此出于积习之久,一触则诣神境,如参禅已至境界,一喝得悟者。譬之人当关而立,一喝则掉臂而过矣。灵云之于桃花,香岩之于击竹,其得悟皆此类。若据以求悟,是守枯筌而索舟剑也。

近来一种讲学者,高谈玄论。究其归宿,茫无据依,大都臆度之路熟,实地之理疏,只于知崇上寻求,而不知从礼卑处体究,徒令人凌躐高远,长浮虚之习。是所谓履平地而说相轮,处井干而谭海若者也。

阳明致良知之说,病世儒为程朱之学者支离语言,故直截指出本体。而传其说者往往详于讲良知,而于致处则略坐入虚谈名理界中。如禅家以无言遣言,正欲扫除前人窠臼,而后来学人复向无言中作窠臼也。

孔子曰:“隐居求志。”孟子曰:“得志泽加于民。”所谓得志者,得行其所求之志也。茍道不行于时,泽不加于民,虽禄万锺位卿相,不可谓得志也。故昔人云:“不论穷达利钝,要知无愧中只是得志,仕而不得行志。”或诿之时不可为者,往往依违众中曰:“无奈时何?”然时亦人所为也。如荆公新法,一时奉行者迎合诡随,酿成已甚,间有不乐居职,欲投劾去者。尧夫曰:“此正今日仁人君子尽心之时。”晁美叔为常平使者,东坡贻书曰:“此职计非所乐,然仕人于此时,假以宽大,少舒吏民于网罗中,亦所益不少。”二公之言若此,彼徒洁一去者,于己分得矣。如时弊之不可救何?

世轫中千岐万径,耳目闻见,遇事之不可人意者置之。或不能忘忧之而非己分所及,则以无可奈何付之而已。此古人所为忧世而未尝不乐天也。昌黎有云:“乐哉何所忧?所忧非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