淸风子先生续集/年谱 中华文库
清风子先生年谱 作者:郑允穆 1825年 |
卷之一 |
穆宗隆庆五年〈宣祖大王四年。〉辛未三月初五日。〈亥时〉先生生于汉阳之明礼坊第。〈先生之先世居安东府北佳邱村。时贞简公。从宦在京第。○先生生而秀异。贞简公奇爱之。〉
六年壬申。〈先生二岁。〉
神宗万历元年癸酉。〈先生三岁。〉
二年甲戌。〈先生四岁。〉
三年乙亥。〈先生五岁。○先生豪隽有奇气。言语游戏不作婴竖态。嶷然巨人如也。〉
四年丙子。〈先生六岁。〉
五年丁丑。〈先生七岁。○先生自五六岁时。已知读书。不烦程督。文思日进。先生洛行。书怀诗。有七岁终南翰墨场之句。〉
六年戊寅。〈先生八岁。○先生尝读小学。至范鲁公质戒子侄诗。书其板头曰。大节亏矣。质何取焉。不以人废言耶。○此未详年条。姑附入小学之年。〉
七年己卯。〈先生九岁。〉
八年庚辰。〈先生十岁。〉
九年辛巳。〈先生十一岁。○先生才器夙就。才逾就傅。能作古文辞。颖脱不群。笔法神妙。尤善草书。〉
十年壬午。〈先生十二岁。〉
十一年癸未。〈先生十三岁。〉
十二年甲申。〈先生十四岁。〉撰外祖考观物堂潘公行迹。
十三年乙酉。〈先生十五岁。〉
十四年丙戌。〈先生十六岁。〉春。哭伯兄执义公。〈先生友爱笃至。孔怀之痛。絫发于吟咏。〉
十五年丁亥。〈先生十七岁。〉
十六年戊子。〈先生十八岁。〉十二月。聘夫人骊州李氏。〈赠右尹润寿之女。丰山府院君柳仲郢之外孙。○先生尝题甥馆壁上诗曰。季叶难回太古风。岁寒方识后凋松。我泛扁舟何处去。桃花流水武陵中。胡为十里闻风声。我欲东倾沧海入胸中。涤尽胸中鄙吝萌。然后方可称人名。壬辰倭冦到武夷村。见其笔画活动。诗思卓越。惊叹再拜而去。此阁独免灰烬。○先生天资超逸。早承诗礼之训。且从西厓寒冈两先生学。凡于性理微辞奥义。迎刃缕解。出入诸子百家。靡不淹贯。阴阳卜筮兵家医方占相之书。亦皆傍通。〉
十七年己丑。〈先生十九岁。〉冬。随贞简公使行。如皇京。〈华人一见先生风度。奇之曰。小邦乃生此大人。将不得展布。盍留此大邦。又见先生草书。称天下绝笔。有一妪当肆市扇。先生取其一。挥笔投之。妪怒其染墨。及卖厥直什之。妪始来谢云。〉
十八年庚寅。〈先生二十岁〉夏。陪贞简公。回自皇京。〈有燕行途中诗。〉
十九年辛卯。〈先生二十一岁。○先生风采俊迈。声望蔼蔚。初游诸生间。李梧里,李白沙,洪慕堂诸公。皆以国士遇之。〉
二十年壬辰。〈先生二十二岁。〉夏四月。倭冦猝至。避乱于关东。〈时贞简公扈驾西行。先生与仲兄主簿公。奉母夫人。避冦入峡。○贞简公尝按关节。至是东人不忘遗爱。争持挈来馈。先生亟辞之。〉九月。自关东还。○十月。往觐贞简公于龙冈山城。〈时岭南一路。为倭冦充斥尤甚。道路梗塞。先生久旷省觐。夙夜焦虑。至是始往觐焉。〉十二月乙未。陪贞简公。斋宿于客邸。〈以祖妣贞敬夫人韩氏忌祀。在明日也。〉有乱中书怀诗。〈在集中。〉
二十一年癸巳。〈先生二十三岁。〉正月丁巳。陪贞简公。往安州。〈时天将李提督如松。归次安州。贞简公奉大朝命。追伸慰谢。先生陪从焉。〉承贞简公命写呈李提督幕府诗。〈贞简公应副提督索诗。故先生承命净写。〉甲戌。陪贞简公。往定州。〈贞简公陪分朝。迎谒大驾于定州。先生陪从焉。〉庚辰。陪贞简公。往龙川。〈贞简公承大朝命。迎慰宋经略应昌于龙川良策馆。先生陪从焉。○贞简公迎护中朝诸将机务倥偬。先生侍侧。不离左右。应酬殚心竭力。人称其忠孝笃至。得于天性。〉四月。陪贞简公。还安州。〈时贞简公竣事复命。扈大驾至安州。先生陪从焉。〉
二十二年甲午。〈先生二十四岁。〉自春至七月。陪贞简公。在两湖间。〈时贞简公陪东宫。往来于全公洪三城。先生陪从焉。〉八月。陪贞简公还京。
二十三年乙未。〈先生二十五岁。〉陪贞简公留京。〈时贞简公拜右相。先生留侍京第。〉
二十四年丙申。〈先生二十六岁。〉四月。陪贞简公。往碧蹄。〈时贞简公以天使饯慰使。次碧蹄馆。先生陪从焉。〉五月。承贞简公命。还岭乡。
二十五年丁酉。〈先生二十七岁。○是年倭再举入冦。天兵复出。○贞简公寄先生书曰。天兵不喧过去。慰喜慰喜。〉
二十六年戊戌。〈先生二十八岁。〉三月。授宣务郞社稷署参奉。○移授濬源殿参奉赴任。〈贞简公寄书曰。尔孤寓远地。无可依仗极虑。每念尔有大才。冀一见试。而世乱至此。可恨。又曰。尔有大志。不屑屑于眼底。以此稍慰老父之心。尔可十分慎慑。守职之暇。不废学业。庶遂大志。切幸切幸。〉十二月。升宣教郞。
二十七年己亥。〈先生二十九岁。〉五月。除英陵参奉。○六月。授承训郞。○九月。贞简公致仕还乡。〈时冦乱甫平。贞简公退老于醴泉高坪里。先生日侍庭下。讲质经训。○先生精于性理。一心战兢。尝有诗曰。初从洒扫入。竟归难测窥。都由致知工。此身参两仪。战战复兢兢。履薄临深池。更令思无邪。又能毋自欺。宁知老将至。至乐在于斯。光风霁月界。浩浩千古思。纵云末由也。愿仰夫子师。又曰。动作岂不严。十目十手指。男儿忠孝耳。谁为事末技。欲为舜之徒。孶孶中夜起。正路何不由。安宅在于此。苟能得一善。拳拳死后已。又曰。万古奇奇景。朝阳照户牖。暗室忽光明。幽人起回首。心胸觉昭朗。炯炯脱尘垢。苟能养此心。古贤何先后。明窗展黄卷。千古对尚友。体此朝日光。动静庶无咎。○精于性理四字。出龙宫邑志。〉
二十八年庚子。〈先生三十岁。〉冬。读书于山寺。〈从子时亨从。贞简公寄书曰。时亨从汝。有志读书。可喜。〉
二十九年辛丑。〈先生三十一岁。〉正月。子时晦生。
三十年壬寅。〈先生三十二岁。〉十二月。闻西川府院君郑公讣。
三十一年癸卯。〈先生三十三岁。〉承贞简公命。制祖考清城府院君府君墓碣铭。〈贞简公答书。有曰。先考墓碣。尔所草定。无以加矣。〉十二月。闻东冈金先生讣。
三十二年甲辰。〈先生三十四岁〉呈玉渊十咏于西厓柳先生。〈柳先生以所制十咏求和。先生和呈。又呈述怀长篇。〉
三十三年乙巳。〈先生三十五岁。〉五月。承贞简公命。净写乱后纪行诗。〈纪行诗。贞简公所制。〉九月。丁贞简公忧。〈先生与仲兄主簿公。一依朱文公家礼。守制甚严。易戚备至。〉
三十四年丙午。〈先生三十六岁。〉二月。葬贞简公于郡南位罗谷。○三月。上书于西厓先生。论先考请谥事。
三十五年丁未。〈先生三十七岁。〉五月。闻西厓先生讣。〈为位哭之。〉十一月。服阕。○撰贞简公遗事。
三十六年戊申。〈先生三十八岁。〉有山居述怀诗。〈是年。宣祖大王升遐。○先生素不乐仕宦。而才阕贞简公丧。又遭方丧。伤感交至。益坚遗世之志。至发于吟咏。有曰。人事随时变。云林固自如。吾年三十八。今日定山居。盖此诗所以志也。〉
三十七年〈光海君元年。〉己酉。〈先生三十九岁。〉八月。丁贞敬夫人忧。〈守制一依前丧。〉▣月。附葬贞敬夫人于贞简公墓。
三十八年庚戌。〈先生四十岁。〉
三十九年辛亥。〈先生四十一岁。〉十月。服阕。○▣月。入海鸭别庄。有感怀诗。〈郡西鸭峰下。有芦谷。岩壑深邃。石井甘洌。先生卜居于此。因号以芦谷。清风子。是先生始终所自号。而芦谷。亦一号也。〉
四十年壬子。〈先生四十二岁。〉二月。有洛行书怀诗。〈诗见集中。〉○▣月。寓居燕敬堂。〈燕敬。内翰李先生堂号也。李先生于先生为外先。〉九月。撰希夷精舍记。〈精舍。即朴公守谦别墅也。〉十月。子时荣生。○游临河白云亭。〈有次板上韵二诗。云川金公涌。以诗谢之曰。多谢清风子。不余遐弃之。碧云前后句。青鸟往来时。照曜江山丽。缄封骨髓奇。那从今世见。须向古人期。〉十一月。题全云溪以性诗稿后。〈全公尝以事远配。当时名流多有赠行诗。全公录成一帙。以视先生。先生遂题跋。以寓奖勉之意。〉
四十一年癸丑。〈先生四十三岁。〉十月。游燕敬堂。〈有次韵二诗。〉十二月。寓净水庵。有遣怀诗。〈以古风长篇。铺叙四十馀年经历。寓感怀。诗见集中。〉乘月。访瀼西李公光胤。〈先生与瀼西。志同气合。芦谷。又与李公所居仙洞。直莾苍间耳。相从唱酬陆续。尝乘兴而往。题诗壁上曰。雪月交辉夜。清风大醉来。飘然乘兴去。千载绝尘埃。○先生雅好山水。闻有佳山胜水。辄理芒屐策短筇。徘徊啸咏。极意冥搜而后已。每雪后。乘一驴。入两白山中。恣看千岩霁色。翛然独返。又于寒水鹿门龙门诸胜地。必随处玩赏。而有题咏焉。〉
四十二年甲寅。〈先生四十四岁。〉移卜新居于龙宫县北长野坪。〈竺山素称山水郡。长坪亦为闲旷界。筑草庐数间。诲里中子弟不倦。与李菊窗灿,湖忧焕,郑梅坞荣,后石门荣,邦全云溪,申河阴楫,安罗峯𰊐。源源相从。间以酬唱。为终老之计。未详年条。姑记于此。〉
四十三年乙卯。〈先生四十五岁。〉八月。子时䧺生。○拜彰信校尉,忠佐卫副司直。不就。〈时朝著不靖。群奸用事。先生绝意仕宦。确守林壑之志。凡于征召。多不就。〉
四十四年丙辰。〈先生四十六岁。〉七月。与洪无住镐。游花山府。〈先生与无住公。素相倾慕。是年秋。始会于花山。留数夜玩月。遂托以道契。详见无住所赠清风歌。〉授通善郞。拜召村道察访。赴任。〈先生甘心邱壑。无复当世之志。而此时一出。非特为偿头流宿债。盖假吏隐避标榜之意也。〉九月。升朝奉大夫。○十月。游头流山。〈有游山诸作诗。〉与浮查成公汝信。有唱酬诗。〈成公晋阳人。有文行。〉▣月。拜寒冈先生于大邱府界。〈时寒冈寓居大邱府界。先生因事历拜。陪话半日。寒冈勉以国事尽力。先生深佩服焉。〉
四十五年丁巳。〈先生四十七岁。〉元日。书感怀诗于窗牖。〈元朝。即立春日也。旅窗时节之感。重复不已。又有逢新自励之意。诗以咏怀。书之诗见集中〉呈屏风八帖书于寒冈先生。〈寒冈折简请书。先生写呈。〉○四月。升奉列大夫。○五月。升奉正大夫。○十一月。升中直大夫。
四十六年戊午。〈先生四十八岁。〉九月。升通训大夫。○撰渊䨓精舍记。〈精舍。即休休子崔公别墅也。〉有酒戒述怀诗。〈诗见集中。〉
四十七年己未。〈先生四十九岁。〉有哭金将军应河诗。〈时北虏猾夏。金公以左营将赴援天朝。元帅姜弘立投降。金公力战不屈而死。先生为之赋诗。以叙忠愤伤痛之怀。诗见集中。〉
四十八年庚申。〈先生五十岁。〉正月。闻寒冈先生讣。〈为位哭之。葬时有挽诗。〉承除命。有谢恩途中作。〈爵帖不传。〉有叹水旱诗。〈时群奸颛政。国势岌嶪。先生因水旱灾。赋诗一篇。以寓其伤时忧国之诚。假天警俗之意。诗见集中。〉
熹宗天启元年辛酉。〈先生五十一岁。〉以述怀古风长篇。呈韩西平浚谦。〈诗见集中。〉答郑梅坞赠历诗。〈诗曰。今岁野翁无历日。野花未发不知春。梅翁忽送官行本。天启元年二月辰。○先生遁迹竆山。绝不干昏朝时事。按此诗可见。〉
二年壬戌。〈先生五十二岁。〉有谢劝仕诗。〈略曰。万事付彼苍。一身任自适。荣辱不须惊。云山真我乐。题此报故人。庭前对新竹。○先生尝曰。吾闻才者。役人。不才者。役于人。我既弱于才而蔑于行。如是而居人上以役人。不祥。且贫贱。吾所安也。与我富贵而以受人羁馽。岂若从吾所好。作一天放人耶。盖先生雅志如此坚确。故人亦莫能荐引。〉卜新居于县南梦村。〈村在遏云峯下。先生爱峯峦奇秀。为晩年栖息之所。筑小庵。扁以梦村草庐。未详年条。始记于此。〉
三年〈仁祖大王元年。〉癸亥。〈先生五十三岁。〉有赠金溪岩诗。〈略曰。众卉知无数。贞姿独有松。盖溪岩岁寒节操。如松柏之后凋。而其迹隐微。世莫得以知之。先生特托物咏诗。以寓赞叹阐挥之意。而亦可见先生晩节之默相契合也。〉
四年甲子。〈先生五十四岁。〉元日。过襄阳大堤。有感怀诗。〈诗曰。病蛰山中客。披裘出洞门。人逢新岁月。春入旧乾坤。雪遍平郊路。烟深细柳村。孤吟大堤上。信马独黄昏○先生自昏朝已不乐仕。而改玉后。因赋此诗。寓微意焉。〉
五年乙丑。〈先生五十五岁。〉十二月。寓山寺。〈有感怀诗。略曰。忽忽岁华尽。悠悠愁緖多。行年五十五。此心诚匪他。奈我厄偏邦。值此苦干戈。楡关犬戎盛。毛将同臼科。谁持三尺剑。一挥尽斩劘。坐令吾三韩。四境太平歌。〉撰慕古辞。
六年丙寅。〈先生五十六岁。〉三月。有述怀赠申河阴诗。〈诗见集中。〉十二月。赴聘翁赠右尹李公改葬。〈有祭文。〉有题示长子时晦诗。〈诗见集中。大略以为善最为乐等句劝勉焉。〉
七年丁卯〈先生五十七岁。〉正月。北兵至。号召使〈郑愚伏。〉差先生。以龙宫义兵将。〈时独清洪公雴宰本县。先生答洪书曰。国事何如此也。国无男儿耶。号召使差我以义兵将。而足疔不出。坐田畞。茫茫惘惘。先生时患毒疔。不得运动。而为国愤郁之意如此。〉三月初度日。有寓怀诗。〈时北兵讲和而去。先生痛上国之陵替。愤翟虏之跳踉。诗以叙忧愤之意。略曰。闻道和亲事郤非。又曰。我欲弯弓射天狼。〉
毅宗崇祯元年戊辰。〈先生五十八岁。〉出户赏庭梅。有感怀诗。〈诗见集中。〉
二年己巳。〈先生五十九岁。〉二月。寝疾二十七日。考终于梦村草庐。○五月。葬于草庐后中麓卯坐酉向之原。
英宗大王四十二年丙戌。竖墓碣。〈清台权公相一撰铭。金公相说书。〉
正宗大王十年丙午。士林奉位版。从享于道正书院贞简公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