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绎史/卷4 中华文库
| ← | 卷第三 | 海东绎史 卷第四 作者:韩致奫 1823年 |
卷第五 |
- 海东绎史卷第四 新文版 洌水韩致奫 述
世纪四
夫馀
按夫馀国今奉天府之开原则本非我邦域内之国然夫馀者句丽百济之所自起故特为一例立纪
镇书 谨按尚书传武王克商海东诸夷夫馀之属皆通道焉山海经云大荒北有胡不与之国烈姓黍食 〈经文止此〉 华音呼不为夫不与国即夫馀国也且风俗通九夷之目有凫臾凫臾亦夫馀也通志氏族略云凫臾氏百济之夫馀音转为凫臾又箕子名胥馀或作须臾盖凫夫音相近而臾馀古相通也则夫馀之称其来尚矣
夫馀国在玄菟北千里南与高句骊东与挹娄西与鲜卑接北有弱水地方二千里本濊地也○初北夷索离王 〈按索或作槖〉 出行其侍儿于后�身王还欲杀之侍儿曰前见天上有气大 如鸡子来降我因以有身王囚之后遂生男王令置于豕牢豕以口气嘘之不死复徙于马兰 〈兰即栏也〉 马亦如之王以为神乃听母收养名曰东明东明长而善射王忌其猛复欲杀之东明奔走南至淹㴲水 〈今高丽中有盖斯水疑此水是也〉 以弓击水鱼皆聚浮水上东明乘之得渡因至夫馀而王之焉于东夷之域最为平敞土宜五谷以员栅为城有宫室仓库牢狱其人麁大强勇而谨厚不为寇钞以弓矢刀矛为兵以六畜名官有马加牛加狗加其邑落皆主属诸加 〈并后汉书〉
夫馀国在长城之北去玄菟千里户八万多山陵广泽国有君王邑落有豪民民下户皆为奴仆诸加别主四出道大者主数千家小者主数百家国之耆老自说古之亡人国有故城名濊城盖本濊貊之地而夫馀王其中自谓亡人抑有以也 〈三国志〉
光武建武中东夷诸国皆来献见二十五年夫馀王遣使奉贡光武厚答报之于是使命岁通 〈后汉书〉
夫馀在高丽之北挹娄之南自后汉朝贡中国 〈通典〉
安帝永初五年夫馀王始将步骑七八千人寇钞乐浪杀伤吏民后复归附 〈后汉书〉
永宁元年十二月乃遣嗣子尉仇台诣阙贡献天子赐尉仇台印绶金彩 〈同上〉
延光元年春二月夫馀王遣子 〈夫馀王子尉仇台也〉 将兵救玄菟击高句骊马韩秽貊破之 〈同上〉
顺帝永和元年春正月其王来朝京师帝作黄门鼓吹负抵戏以遣之 〈同上〉
桓帝延熹四年十二月遣使朝贺贡献 〈同上○〔又云〕六年鲜卑檀石勇健有智略因南抄缘边北拒丁零东却夫馀西击乌孙尽据凶奴故地〉 〈乃自分其地为三部从右北平东至辽东接夫馀濊貊二十馀地为东部各置大主人领之〉
永康元年王夫台将二万馀人寇玄菟玄菟太守公孙域击破之斩首千馀级 〈同上〉
灵帝熹平三年春正月复奉章贡献夫馀本属玄菟献帝时其王求属远东云 〈同上〉
刘虞迁幽州刺史民夷感其德化自鲜卑乌桓夫馀濊貊之辈皆随时朝贡无敢扰边者 〈同上〉
汉末公孙度雄张海东威服外夷夫馀王尉仇台更属辽东时句骊鲜卑强度以夫馀在二虏之间妻以宗女尉仇台死简位居立无适子有孽子麻余位居死诸加共立麻余牛加兄子名位居为大使轻财善施国人附之岁岁遣使诣京师贡献 〈三国志〉
魏文帝延康元年三月遣使奉献 〈同上〉
齐王芳正始中幽州刺史毋邱检讨句骊遣玄菟太守王颀诣夫馀位居遣犬加郊迎供军粮季父牛加有二心位居杀季父父子籍没财物遣使薄敛送官麻余死其子依虑年六岁立以为王 〈同上〉
晋武帝时频来朝贡其国殷富自先世以来未尝破坏至太康六年为慕容廆所袭破其王依虑自杀子弟走保沃沮帝为下诏曰夫馀王世守忠孝为恶虏所灭甚愍念之若其遗类足以复国者当为之方计使得存立有司奏护东夷校尉鲜于婴不救夫馀失于机略诏免婴以何龛代之明年夫馀后王依罗遣诣龛求率见人还旧国仍请援龛上列遣督邮买沉以兵送之廆又要之于路沉与战大败之廆众退罗得复国尔后每为廆掠其种人卖于中国帝愍之又发诏以官物赎还下司冀二州禁市夫馀之口 〈晋书○〔资治通鉴〕龛遣贾沉送依罗廆遣其将孙丁帅骑邀之〉 〈沉力战斩丁遂复夫馀〉
穆帝永和二年初夫馀居于鹿山 〈夫馀在玄菟北千里鹿山盖直其地〉 为百济所侵部落衰散西徙近燕而不设备燕王皝遣世子儁帅慕容军慕容恪慕舆根三将军万七千骑袭夫馀军事皆以任恪遂拔夫馀虏其王玄及部落五万馀口而还皝以玄为镇军将军妻以女 〈资治通鉴〉
海西公太和五年秦王坚攻邺燕散骑常侍馀蔚率夫馀高句骊及上党质子五百人夜开邺北门纳秦兵 〈同上〉
孝武帝太元九年慕容垂欲取邺引兵而东故夫馀王馀蔚为荣阳太守及昌黎鲜卑率其众降垂垂以馀蔚为征东将军统府左司马封夫馀王 〈同上〉
二十一年燕王宝以夫馀王蔚为太傅 〈同上○按馀蔚本夫馀王子也燕王皝破夫馀得之燕亡入秦秦乱复归燕燕王垂封扶馀王〉
按夫馀 〈东史夫作扶〉 初称北夫馀后王解夫娄 〈非檀君子解夫娄也〉 传金蛙徙都迦叶原是为东夫馀其旧都称解慕漱者来都焉金蛙之末当汉成帝时后传带素为高句丽太武神王所击杀当新莽地皇三年也带素之弟奔曷思水自立是为曷思王至孙都头以国降于高句丽太祖王东夫馀亡即汉明帝永平十一年也其后复有馀种通使于晋曰依虑依罗至王玄竟为慕容氏所并
沃沮
东沃沮在高句骊盖马大山之东吗 〈盖马县名属玄菟郡其山城在平壤城西猪〉 东滨大海北与挹娄夫馀南与濊貊接其地东西夹南北长可折方千里土肥美背山向海宜五谷善田种有邑落将帅 〈○〔三国志〕户五〉 〈大君王世世邑落各有长帅〉 人性质直彊勇便持矛步战言语食饮居处衣服有似句骊 〈后汉书〉
东沃沮后汉通焉 〈通典〉
汉初卫满王朝鲜时沃沮皆属焉武帝元封三年伐朝鲜分其地为四郡以沃沮城为玄菟郡后为夷貊所侵徙郡句丽西北沃沮还属乐浪汉以土地广远在单单大领之东分置东部都尉治不耐城别主领东七县时沃沮亦皆为县 〈三国志〉
光武建武六年省边郡都尉由此罢其后皆以其县中渠帅为县侯不耐华丽沃沮诸皆为侯国沃沮诸邑落渠帅自称三老则故县国之制也国小迫于大国之间邈臣属句丽句丽复置其中大人为主者使相主领又使大加统责其租税貊布鱼盐海中食物千里负担致之又送其美女以为婢妾遇之如奴仆 〈同上〉
魏正始中毋邱俭讨句丽句丽王宫奔沃沮遂进师击之沃沮邑落皆破之斩获首虏三千馀级宫奔北沃沮北沃沮一名置沟溇 〈谨按通典作买沟溇〉 去南沃沮八百馀里其俗皆与南同界南 〈谨按南当作北详见沃沮疆域考〉 接挹娄挹娄人憙乘船寇钞北沃沮畏之每夏辄藏于岩穴至冬船道不通乃下居村落王颀别遣追讨宫尽其东界问其耆老海东复有人不耆老言国人尝乘船捕鱼遭风见吹数十日东得一岛上有人言语不相晓其俗常以七月取童女沉海又言有一国亦在海中纯女无男 〈○〔后汉书〕或传言其国有神井窥之辄生子云〉 又说得一布衣从海中浮出其身如中国人衣其两袖长三丈又得一破船随波出在海岸边有一人项中复有面生得之与语不相通不食而死其域皆在沃沮东大海中
按沃沮今咸镜南北关之地别其北亦称北沃沮北沃沮今六镇等地是也
- 海东绎史卷第四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