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中 江表志卷下
作者:郑文宝 北宋

后主讳煜,字光,母曰锺太后。太子冀薨,后主当立,锺谟以其德轻志放,请立其弟从谦,元宗不可,遂立煜为太子,以总百揆。元宗南幸洪都,留后主居守金陵。数月,元宗殂,遗诏煜就金陵即位,称北朝正朔,建隆壬戌岁也。后主天性纯孝,孜孜儒学,虚怀接下,宾对大臣,倾奉中邦,惟恐不及。加以留心著述,勤于政事,至于书画,尽皆精妙。然颇耽竺干之教,果于自信,所以奸邪得计,排斥忠谠。土地日削,贡举不充,越人肆谍,遂为敌国。又求援于北朝,行人泄谋,兵遂不解矣。二十六即位,十四年亥国亡。封陇西公,赠吴王,葬北邙。郑国夫人周氏袝。起建隆二年,终开宝八年

皇子:

清源郡公仲禹 岐王仲宣少亡。

宰相:

严续 徐游 游简言 汤悦

使相:

林仁肇 王崇文 何洙 汤悦 朱业 陈诲 黄廷谦 严续 柴克贞 皇甫继贞 郑彦华

枢密使:

严续 朱巩 陈乔

将帅:

陈谦 陈德诚 孙彦祥 李彦虬 沙万金 刘存忠 胡则 宋克明 高彦 林益 张粲 张遇 马信仁 蔡振 穆坚 谭宗 张进勍 张仁照 李雄 吴翰 龚慎仪 罗延原 马承俊 谢彦质 谢文节

文臣:

徐铉 徐锴 韩熙载 王克贡 张洎 龚颕 张泌 汤静 朱铣 乔舜 潘祐 汤澥 汤滂 郭昭庆 孙举 伍乔 孟拱辰 高远 高越 冯谧 李平 张诏 贾彬 田霖 顾彝 赵宣辅

后主嗣位之初,夜梦有羊据文德殿御榻而坐,甚恶之。洎乙亥冬,太祖吊伐之初,首命吏部郎中杨克让知府事,故知阴数定也。

柳宣为监察御史,居韩熙载门下。韩以帷箔不修,谪授太子右庶子,分司南都。议者疑柳宣上言,宣无以自明,乃上章雪熙载事。后主叱曰:“尔不是魏徵,频好直言。”宣曰:“臣非魏徵,陛下亦非太宗。”韩熙载上表,其略云:“无积草之功,可裨于国;有滔天之罪,自累其身。”又:“老妻伏枕以呻吟,稚子环床而号泣。三千里外,送孤客以何之;一叶舟中,泛病身而前去。”遂免南行。后卧疾,终于城南戚家山南。后主赐衾被以殓,赠同平章事。所司以为无赠宰相之故事,后主曰:“当自我始。”徐铉祭文所谓“黔娄之衾,赐从御府;季子之印,佩入泉扃。”

后主奉竺干之教,多不茹荤,常买禽鱼为放生。

北苑水心西有清辉殿,署学士事太子少傅徐邈、太子太保文安郡公徐游,别置一院于后,谓之澄心堂。以皇侄元楀、元机、元枢为员外郎及秘书郎,皆在其内。出入内庭密画,中旨多出其间,中书、密院皆同散地。用兵之际,降御札移易兵士,密院不知。皇甫继勋伏诛之后,夜出万人斫寨,招讨分兵署字,不知何往,皆出澄心堂。直承宣命者,谓之澄心堂承旨,政出多门,皆仿此也。

宋齐邱为儒日,修启投姚洞,其大略云:“城上之呜呜晓角,吹入愁肠;树头之飒飒秋风,结成离恨。”又曰:“其如干恳万端,无奈饥寒两字。”时有识者云:“当须殍死。”果如其言。

胡则守江州,坚壁不下,曹翰攻之危急。忽有旋风吹文字一纸坠于城中,其词曰:“由来秉节世无双,独守孤城死不降。何似知机早回顾,免教流血满长江。”翰攻陷江州,杀戮殆尽,谓之洗城焉。

开宝中,将兴兵革。吉州城头有一人,大面方三尺,睨目多须,状如方相。自旦至申酉时,郡人睹之,众所惊异,明年国亡之应也。

《霓裳羽衣曲》,自兵兴之后,绝无传者,周后按谱寻之,尽得其声。

二朝父子为相者,严可求、严续;父子为将者,刘信、刘彦真,王绾、王崇文,周本、周业,陈诲、陈德诚,皇甫晖、皇甫继勋;兄弟与彦真,侄存忠亦为将;兄弟承恩遇者,冯延己、延鲁;兄弟有大名者,徐铉、徐锴;二人连呼,文章则韩熙载、伍乔,正直则萧俨、常梦锡,权势则锺谟、李德明。

建康受围二岁,斗米数千,死者相藉,人无叛心。后主殂于大梁,江左闻之,皆巷哭为斋。

国中至冤者,多立于御桥之下,谓之拜桥,甚有操长钉、携巨斧而钉脚。又有阑入立于殿庭之下者,为拜殿。进士曹觊南省下第,乃钉足;谢泌下第,立殿称冤,举人之风扫地矣。

后主即位之初,张泌上书:“建隆二年七月二十八日,将仕郎、守江宁府句容县尉张某言:顿首顿首,死罪死罪,谨上书陛下。臣闻行潦之水,言徒善而不广;斗筲之器,国虚受而无补。虽欲强其不能,亦不自知其量也。兹当陛下缵服丕图,嗣临宝位。百姓凝视,仰徽猷而注目;四方倾听,望德音而疏耳。是陛下虚心侧席,克己纳谏,将敬迓天恩,以布新命,慰凡民永永之日。非有朴直之士,不能贡千虑一得之言于视听也。我国家积德累仁,重华承圣,虽疆宇褊小,而基构宏大。矧贤智前后左右,比肩继踵,以导扬休命。致康哉之化,犹反掌耳。又何以规规然如晋公之听重人,齐侯之用老马,岂重人逾伯宗之善,老马过管仲之智,盖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此之谓也。臣是以待旦不寐,斋戒伫思以闻,庶裨陛下惟新之政万分之一也。伏惟我唐之有天下也,造功自高祖,重熙于太宗,圣子神孙,历载三百。丕祚中否,烈祖绍复,大勋未集,肆我大行嗣之。治教休明,降年不永,焦劳癯瘠,奄弃万户。民既归仁,天亦辅德,袭唐祚者,非陛下而谁?陛下居吴邸,庶事康而宗亲睦;升储位,总百揆而黎民变。当大行修巡狩之礼,陛下膺监国之任,兢兢业业,神人咸和,令若秋霜,泽如时雨,洎宅忧翼室,而民无异望。臣闻汉文帝承高祖之后,天下一家,仅三十年,德教被于物也久矣。而又封建子弟,委用将相,其朱虚、东牟之力,陈平、周勃之谋,宋昌之忠,诸侯之助,由长子而立,可谓安矣。及即位,戒慎谦让,服勤政事,躬行节约。思治平,举贤良,赈鳏寡,除收妻孥相坐之法,去诽谤妖言之令,不贵难得之货,不作无益之费,其屈己爱人也如此。然而晁错、贾谊、贾山、冯唐之徒,上书进谏,必激切至痛哭流涕之词者,盖惧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也。而文帝优容不咈,圣德充塞,几至刑措。王业巍巍,千载之下,风声不泯,皆克勤勉强而臻于此也。今陛下当数岁大兵之后,邻封袭利之日,国用匮竭,民力疲劳。而内无刘章、兴居之亲,朝无绛侯、曲逆之佐,可谓危矣。非陛下聪明睿智,视险若夷,岂能如是乎!设使汉文帝之才,处今日之势,何止于寒心消志而已。陛下以天未厌德,民方戴旧则可矣,若欲骇远近之听,慰亿兆之思,臣敢冒死言之。夫人君即位之初,必在于发号施令,行人之所难行者,非秉汉文帝之心以布政,则臣不知其可也。臣以国家今日之急务,略陈其纲要,伏惟陛下留听幸甚。一曰举简大以行君道,二曰略小繁以责臣职,三曰明赏罚以彰劝善惩恶,四曰慎名器以杜作威擅权,五曰询言行以择忠良,六曰均赋役以绥黎庶,七曰纳谏诤以容正直,八曰究毁誉以远谗佞,九曰节用以行克俭,十曰屈己以固旧好。亦在审先代之治乱,考前载之褒贬,纤芥之恶必去,毫厘之善必为。审取舍之机,济宽猛之政,进经学之士,退掊克之吏。察迩言以广视听,好下问以开蔽塞。斥无用之物,罢不急之务。此而不治,臣不信矣。臣又闻之《诗》曰:‘敬之敬之,天惟显思。’《书》曰:‘儆戒无虞,罔失法度。’《易》曰:‘其亡其亡,系于苞桑。’言君人者,必惧天之明威,遵古之令典,作事谋始,居安虑危也。臣旋观今日下民期陛下之致治,虽百谷之仰膏雨,不足以喻焉。愿陛下勉强行之,无俾文帝专美于汉。臣幸承勋绩,忝逢昭代,书贤能于乡老,第甲乙于宗伯,由文章而进位,待诏命于金门,比八年于兹矣。沐大行育材之化,圣监不遗;当陛下御极之辰,王猷未洽。若为优游义府,默然无词,则赧然羞而有䩄面目矣。尘渎宸听,复切兢忧。臣某诚惶诚恐,死罪,谨言。”御批云:“读书不祗为词赋口舌也,委质事人,忠言无隐,斯可谓不辱士君子之风矣。况朕纂承之始,政德未敷,哀毁之中,智虑荒乱。深虞布政设教,有不足仰嗣⬛⬛,下副民望。卿居下位,而首进谠谋,观词气激扬,决于披览,十事焕美,可举而行。朕必善始而思终,卿无今直而后佞,其中事件,亦有已于赦书处分者。二十八日批。”

《江表志》卷下终

皇清嘉庆一十三年,岁在著雍执徐,且月,昭文张海鹏较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