墩台 《沁府开板 江华府志》
烽燧
作者:李鲁春 朝鲜王朝 1783年
坊里
* 底本:日本的
    • 参考:韩国的

    大母山烽燧

    东应通津乐山。西应本府镇江。○烽燧军十九名。

    镇江山烽燧

    东应大母山。西应望山。○烽燧军十九名。

    望山烽燧

    东应镇江山。西应乔桐华盖山。○烽燧军十六名。

    河阴山烽燧

    即凤头山。西应华盖山。还入应本府南山。○烽燧军十六名。

    南山烽燧

    西应河阴山。东应通津南山。○烽燧军二十名。○已上五烽燧。属本府。自全罗道海南馆头。洪忠道唐津起火。沿海至通津乐山入来。

    阳城槐苔吉串烽燧

    东应稷山望海山。北应水原兴天山。○烽燧军一百名。

    水原兴天山烽燧

    南应槐苔吉串。北应南阳念佛山。○烽燧军一百名。

    南阳念佛山烽燧

    南应兴天山。北应海云山。○烽燧军九十七名。

    海云山烽燧

    南应念佛山。北应安山正往山。○烽燧军九十六名。

    安山正往山烽燧

    南应海云山。北应仁川城山。○烽燧军一百名。

    仁川城山烽燧

    东南应正往山。北应富平杻串。○烽燧军一百名。

    富平杻串烽燧

    南应城山。北应金浦白石山。○烽燧军一百名。

    金浦白石山烽燧

    南应杻串。北应冷井山。○烽燧军九十六名。

    冷井山烽燧

    西应通津南山。东应阳川开花山。○烽燧军九十五名。

    通津南山烽燧

    北应本府南山。东应金浦冷井山。○烽燧军一百三名。

    守安山烽燧

    南应白石山。西应本府大母山。○烽燧军一百三名。

    阳川开花山烽燧

    西应冷井山。东应京城木觅山。○烽燧军一百名。

    乔桐华盖山烽燧

    南应本府望山。东应本府河阴山。○烽燧军四十六名。

    脩井山烽燧

    西应延安看月山。北应延安角山。○烽燧军四十五名。○已上十四烽燧。属统御营。自南来者起火与本府烽燧同。西来者沿海至乔桐脩井山。北应延安角山。入于 京城。○两营凡十九烽燧。每烽燧置烽燧将一人监官五人都监考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