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万一千一百三十一 永乐大典
卷之一万一千一百三十二
卷之一万一千一百三十三 

    永乐大典卷之一万一千一百三十二 八贿

    水经六

    水经湿水出雁门阴馆县东北过代郡桑乾县南。湿水出于湿头山。一曰治水泉发于山侧沿坡历涧。东北流出山。迳阴馆县故城西。县故楼烦郷也。汉

    景帝后元三年置。王莽更名冨臧矣。魏天安三年齐平徙其民于县。立平齐郡。湿水又东北流左会桑干水。县西北上下洪源七轮。谓之桑乾泉。即

    溹涫水者也。耆老云。其水潜承太原汾阳县北燕京山之大池。池在山原之上。世谓之天池。方里馀。其水澄淳干净而不流。君安定朝那之湫渊也。

    清水流潭。皎焉冲照。池中尝无斥草。及其风泽有沦。辄有小鸟翠色。投渊冲出。若会稽之私鸟也。其水阳焊不耗。阴霖不滥。无能测其渊深也。古老

    相传言。尝有人乘车于池测。匆遇大风飘之于水。有人获其轮于桑乾泉。故知二水潜流通注矣。池东隔阜。又有一右池。方可五六十步。清深镜㓗。

    不异大池。桑干水自源东南流右会马邑川水。水出马邑西川。俗谓之磨川矣。盖狄语言讹。马磨声相近故尔。其水东迳马邑县故城南。干实搜神

    记曰。昔秦人筑城于武周塞内。以备胡。城将成而崩数矣。有马走一地周旋反复。父老异之。因依以筑城。城乃不崩。遂名马邑。或以为代之马城也。

    诸记纷竞。未识所是。汉以斯邑封韩王信。后为匈奴所围。信遂䧏之。王莽更名之曰章昭水。其东流桑干木。桑干水又东南流。水南有故城。东北临

    河。又东南石合湿水。乱流。枝之南分桑干水。又东左合武周寒水。水出故城东南流出山迳日没城南。盖夕阳西颓。戎车所薄之城故也。东有日中

    城。城东又有早起城。亦曰食时城。在黄爪阜北曲中。其水又东流右注桑干水。桑干水又东南迳黄瓜阜曲西。又屈迳其堆南。徐广曰。猗卢废嫡子

    曰利孙于黄爪堆者也。又东右合枝津。枝津上承桑干河。东南流迳桑郡北。大魏因水以立郡。受厥称焉。又东北左合夏屋山水。水南出复屋山之

    东溪。西北流迳故城北。所未详也。又西北入桑干枝水。桑干枝水又东流津委浪通结两湖。东湖西浦渊潭相接。水至清深。晨凫夕雁泛滥其上。黛

    甲素鳞潜跃其下。俯仰池潭意深鱼鸟所寡。唯良木耳。俗谓之南池。池北对注陶县之故城。故曰池南也。南池水又东北注桑干水为湿水。并受通

    称矣。湿水又东北迳魏亭西。盖皇魏天赐三年之所经建也。湿水又东北迳白狼堆南。魏列祖道武皇帝于是遇白狼之瑞。故斯阜纳称马。阜上有

    故宫庙楼榭基雉尚崇。每至鹰隼之秋。羽猎之曰。肆阅清野。为升眺之逸地矣。湿水又东流四十九里东迳巨魏亭北。又东崞川 注之。水南出崞山

    县故城南。王莽之崞张也。县南面玄岳。右背崞山。处三山之中。故以崞张为名矣。其水又西出山谓之崞口。北流迳繁畤故城东。王莽之冨要也。又

    北迳巨魏亭。又北迳剧阳县故城西。王莽之善阳也。按十三州志曰。在阴馆县东北一百三里。其水又东注于湿水。湿水又东迳班县南。如浑水注

    之。水出凉城旋鸿县西南五十馀里。东流迳故城南北。欲谓之独谷孤城水。亦即名焉。东合旋鸿池水。水出旋鸿县东山下。水积成池。北引鱼水。水

    出鱼溪南流注池。池水吐纳川流。以成巨涒。东西二里。南北四里。北对凉州地之南池。池方五十里。俗名乞㐲𡊮池。虽隔越山阜。鸟道不逺云霞之

    间。常有西南流迳旋鸿县南。右合如浑水。是总二水之名矣。如浑水又东南流迳永固县。县以太和中因山台之目以氏县也。右会年水。水出平城

    县之西苑外。武周塞北。出东转迳燕昌城南。按燕水建兴十年慕容宝自河而还。军败于叅合。死者六万人。十一年出众北至叅合。见积骸如山。设

    策吊之。死者父兄皆号泣。六军哀恸。𡸁惭愤呕血。因而寝疾焉。举遇平城北四十里疾笃。筑燕昌城而还。即此城也。故北俗谓之老公城也。羊水又

    东注于如浑水。乱流迳方岭上。有文明太皇太后陵。陵之东北有高祖陵。二陵之南有永固堂。堂之四周隅雉列榭阶栏槛。及扉户梁壁椽瓦悉文

    石也。檐前西柱。采洛阳之八风谷黑石为之。雕镂隐起。以金银间云雉有若绵焉。堂之内外四侧。结两石扶帐。青石屏风。以文石为縁。并隐起忠孝

    之容。题刻贞顺之名。庙前维乃石为碑兽。碑石至佳。左右列柏四周。迷禽暗日。院外西侧有思远灵图。图之西有斋堂。南门表二石阙。阙下斩山累

    结御路。下望灵泉宫池。皎若图境矣。羊水又东注如浑水。又南至灵泉池枝津东南注池。池东西一百步。南北二百步。池渚旧名白杨集。泉上出白

    杨树。因以名焉。其犹长杨五柞之流称矣。南面旧京。北背方岭。左右山源亭观绣峙方湖。及景若三山之倒水下。如浑水又南迁北宫下。旧官人作

    薄所在。如浑水又南分为二水。一水西出南屈入北苑中。历诸池沼。又南迳虎圈。东魏大平真君五年戌之以虎牢也。季秋之月。圣上观御圈上。敕

    虎士效力于其下事同奔戎。生制猛兽。即诗所谓袒禓暴虎献于公所也。故魏有捍虎图也。又经平城西郭内。魏太常七年所成也。城周西郭外。有

    郊天坛。坛之东侧有郊天碑。延兴四年立。其水南又屈迁平城县故城南。史记曰。高帝先至平城。史记音义曰。在雁门。即此县矣。王莽之平顺也。魏

    天兴二年迁都于此。太和十六年破大华安昌诸殿。造太极殿东西堂。及朝堂夹建象魏干先中阳瑞门。东西二掖门。云龙神虎中华诸门。皆饰以

    观阁。东堂东接太和殿。殿之东阶下有一碑。太和中立石。是洛阳八风谷之缁石也。殿之东北接紫宫寺。南对承贤门。门南即皇信堂。堂之四周。图

    右圣忠臣烈士之容。列题其侧。是辩章郎彭城张僧逹乐安蒋少逰于堂南对白台。台甚高广。台基四周列壁阁。路自内而升。国之图箓秘籍。悉积

    其下。台西即朱明阁。有侍之官出入所由也。其水夹御路南流迳篷台。西魏神瑞三年人毁建白楼。楼甚高耸。加观榭于其上。表里饰以石粉。𣉞曜

    建素赭白骑分。故世谓之白楼也。后置大鼓于其上。晨昏伐以千椎。为城里诸门启闭之候。谓之戒晨鼓也。又南迳皇舅寺西。是太师犁昌凭晋国

    所造。有五层浮屠。其神图像皆合青石为之。加以金银火齐众彩之。上炜炜有精尤。又南迳永宁七级浮屠西。制甚妙工在寡双。又南逺出郊郭。弱

    柳荫街。系杨被浦。沿私引裂。用周围挠长塘曲池。所在布护。故不可得而论也一水南迳白登山西。服䖍曰。白登台名也。去平城七里。如淳曰。平城

    傍之高城若丘陵矣。今平城东十七里有台。即白登台也。台南对罡阜。即白登山也。故汉书称上遂至平城。上白登者也。为匈奴所围处。孙畅之述

    画曰。汉高祖被围七日。陈平使能画作美女。送与冒顿阏氏。恐冒顿胜汉。其宠必衰。说冒顿解围于此矣。其水又迳宁先宫东。献文帝之为太上皇

    也。所居故官矣。宫之东次下有两石柱。是石虎邺城东门石桥柱也。按住勒赵建武中造。以其石作工妙徙之于此。余为尚书祠部与冝都王穆罢。

    同拜北郊亲所迳。见柱侧悉镂云矩。上作蟠墙。甚有形势。信为工巧。去子丹碑侧逺矣。其水又南迳平城县故城东。司州代尹治皇都洛阳。以为恒

    州水左有大道坛庙。始光二年少室道士寇谦之所议建也。兼诸岳庙碑。亦多所署立。其庙阶三成四周栏槛。上阶之上。以本为员基。令干相枝梧。

    以板切其上。拦陛承阿上员制如明堂。而专室四户。室内有神坐。坐右列王罄。皇与亲降。受箓灵坛。号曰天师。宣阳道式。暂重当时。坛之东北。旧有

    静轮宫。魏神嘉四年造。枊亦相梁之流也。台高广。超出云间。欲令上延霄客。下绝器浮。太平真君十一年又毁也。物不停固。白登亦继褫矣。水右有

    三层浮屠。真容鹫架。悉结石也。装制廉质。亦尽美善也。东廓外太和中间人宕昌公钳耳处。时立祗洹舍于东毕。椽瓦梁栋。台𨐧棂陛。尊容圣像。及

    床坐轩帐。悉青石也。图制可观。所恨唯列𨐧合石。踈而不宻。庭中有祗洹碑。碑题大篆非佳耳。然京邑帝厘佛法丰盛。神图妙塔。桀时相望。法轮东

    转。兹为上矣。其水自北苑南出。历京城内河千两湄。太和十年。累石结岸。夹塘之上。杂树交荫。郭南结两石桥。横水为梁。又南迳籍田及药圃西。明

    堂东。明堂上圆下方。四周十二户。九堂而不为重隅也。室外柱内绮井之下。施机轮饰缥。仰象天状。画北通之宿鸟盖天也。每月随斗所建之辰。转

    应天道。此之异古也。加灵台于其上。下则引水为壁雍。水侧结石为塘。事准右制。是太和中之所经建也。如浑水又南与武周川水会。水出县西南

    山下二源翼导。俱发一山东北流合成一川。北流迳武周县故城西。王莽之桓周也。又东北石合黄山水西。出黄阜下。重北流圣山之水注焉。水出

    西山东流注于黄水。黄水又东注武周川。又东历故亭北。右合火山西溪水。水导源火山西北流。山上有火井。南北六十七步。广减尺许。源深不见

    底。炎势上升。常若微雷发响。以草爂之。则烟腾火发。东方朔神异传云。南方有火山焉。长四十里。广四五里。其中皆生不烬之木。昼夜火然。得雨猛

    风不灭。火中有鼠。重百斤。毛长二尺馀。细如丝。色白。时时出火。以水逐而沃之则死。取其毛绩以为布。谓之大浣布。是山亦其类也。但卉物则不能

    然。其山以火从地中出。故亦名荣台矣。火井东五六尺。又东有汤井。广轮与火井相状。势热又同。以草内之则不然。皆沾濡露结。故俗以汤井为目。

    井东有火井祠以时祀祭焉。井北百馀步有东西谷。广十许步。南岸下有风穴。厥大容人。其深不测。而穴中肃肃常有微风。难三伏盛暑。犹须龚裘

    寒吹凌人。不可暂停。而其山出雏鸟。形类雅鸟。纯黑而姣好。音与之同。续彩绀发。觜若丹砂。性驯良而易附。丱童㓜子捕而执之。赤觜鸟亦曰阿鶵

    鸟。按尔雅。纯墨及哺谓之慈为。小而腹下白。不及哺者谓之雅鸟。白头而群飞者谓之燕鸟。大而白头者谓之仓鸟。尔雅曰。鸒斯卑居也。孙炎曰。卑

    居楚鸟犍为舍人以为壁屋说文谓之雅。雅楚鸟。庄子曰。雅贾矣。马融亦曰。贾鸟者也。又按瑞应图。有三足鸟赤鸟白鸟之名。而无记于此鸟。故书

    其异耳。自恒山已北。并有此矣。其水又东北流注武周川水。武周川水又东南源。水侧有石秪洹舍。并诸窟室。比丘尼所居也。其水又东转迳灵岩

    南。凿石开山。固崖结构。真容巨壮。法世所缔。山堂水殿。烟峙相望。林渊锦镜。缀目新时。川水入东南流出山。魏土地记曰。平城宫西三十里武周塞

    口者也。自山口枝渠东出入苑。溉诸园池。苑有洛阳殿。殿北有宫馆。一水自枝渠南流。东南出火山水注之。水发大山东溪。东北流出山。山有石炭

    火之热同樵炭也。又东注周武川。迳平城县南。东流注如浑水。又南流迳班氏县故城东。王莽之班也。阚骃十三州志曰。班氏县在郡西南百里北

    俗谓之去留城也。如泽水又东南流注于湿水。湿水又东迳北平邑县故城南。赵献侯十三年城平邑。地理志曰。属代王莽所谓平湖也。十三州志

    曰。城在高柳南八十里北。俗谓之丑寅城。湿水又东迳沙陵南。魏金曰之地也。事同曹武邺中定矣。湿水东迳狋氏县故城北。王莽更名之曰。狋众

    也。十三州志曰。县在高柳南百三十里。俗谓之若力干城矣。湿水又东迳道人县故城南。地理志曰。王莽之道仁也。地理风俗记曰。初筑此城。有仙

    人逰其地。故因以为城名矣。今城北有渊潭而不注。故俗谓之为平湖也。十三州志曰。道人城在高柳东北八十里。所未详也。湿水又东迳阳原县

    故城南。地理志代郡之属县也。北俗谓之比郍州城。湿水又东水又东阳水注之。水出县东北潭中北。俗谓之太㧞廽水。水自源东南流注于湿水。

    又东迳东安阳县故城北。赵惠文王三年。封长子章为代安阳君。此即章封邑。王莽之竞安也。地理风俗记曰。五原有西安阳故此加东也。湿水东

    迳昌平县。温水注之。水出南坟下。三源俱导。合而南流。东北迳湿水。湿水又东迳昌平县故城北。王莽之长昌也。昔牵招为魏鲜卑校尉屯此。湿水

    又东北迳桑乾县故城西。又屈迳其城北。王莽更名之曰安德也。魏土地记曰。代城北九十里有桑乾城。城西渡桑干水。去城十里有温汤。疗疾有

    验。经言出南非也。盖误证矣。魏任城王彰以建安二十三年。伐乌丸入涿郡逐北。遂至桑干。止于此也。水又东流。祁夷水注之。水出平舒县东。迳平

    舒县之故城南泽中。史记赵孝成王十九年。以汾门予燕易平舒。徐广曰。年舒在代。王莽更名之曰平葆。后汉世祖建武七年。封阳武将军马成为

    侯国公。水控引众泉以成一川。魏土地记曰。代成西九十里有城。平舒西南五里。代水所出。东北流。言代水非也。祁夷水又东北迳兰亭南。又东北

    迳石门关北。旧道出中山故关也。又东北流水侧有故池。按魏土地记曰。代城西南三十里。有代王鱼池。池西北有代王台。东去代城四十里。祁夷

    水又东北得飞狐谷。即广野君所谓杜飞狐之口也。苏林据郦公之说。言在上党即实非也。如淳言在我是矣。晋建兴中刘琨自代出飞狐口。奔于

    安次。即于此道也。魏土地记曰代城南四十里有飞狐关。关水西北流迳南舍亭西。又迳句璅亭西。西北注祁夷水。祁夷水又东北流迳代城西。卢

    植言初筑此城板干一夜自移。此故代西南五十里大泽中营城自护。结苇为九门。于是就以为治。城圆匝而不方周四十七里。开九门。更名其故

    城曰东城赵㓕代。汉封孝文为代王。梅福上事曰。代谷者恒山在其南。北塞在其北谷中之地。上谷在东。代郡在西。是其地也。王莽更之曰厌狄亭。

    魏土地记曰城内有二泉一源流出城西门。一源流出城北门。二源皆北注代水。祁夷水又东北热水注之。水出绫罗泽。泽际有热水亭。其水东北

    流注祁夷水。又东北谷水注之。出昌平县故城南。又东北入祁夷。祁夷右会逆水。水导源将城东。西北流迳将城北。在代城东北一十五里。疑即东

    代矣。而尚传将城之名。卢植曰。此城方就。而板干自移。应劭曰。城徙西南。去故代五十里。故名代曰东城。或传书倒错。情用疑焉。而无以辩之。逆水

    又西注于祁夷之水。逆之为名。以西流故也。祁夷水东北迳青牛渊。水自渊东注之。耆谚云。有潜龙出于兹浦。形类青牛焉。故渊潭受名矣潭深不

    测。而水周多莲藕生焉。祁夷水又北迳一故城西。西去代城五十里。又疑是代之东城。而非所详也。又迳昌平郡东。魏太和中置。西南去故城六十

    里。又北连水入焉。水出雊瞀县东。西北流迳雊瞀县故城南。又西迳广昌城南。魏土地记曰。代南二百里有广昌城。南通大岭即此非也。十三州记

    曰。平舒城东九十里有广平城。疑是城也。寻其名状忖理为非。又西迳王莽城南。又西到刺山水注之。水出到刺山西。山甚层峻。未有升其岭者。魏

    土地记曰。代城东五十里有到刺山。山上有佳大黄也。其水北流迳一故亭东。城北有石人。故世谓之石人城。西北注莲水又北迳当县故城西。高

    祖十二年。周勃定代。斩陈狶于当城。即此处也。应劭曰。当桓山作城。故曰当城也。又迳故代东而西北流注祁夷水。祁夷水西有随山。山上有神庙。

    谓之女郎祠。方俗所祠也。祁夷水又北迳桑干故城东。而北流注于湿水。地理志曰。祁夷水出平舒县北。至桑干入湿是也。湿水又东北迳石山水

    口。水出南山北流迳空侯城东。魏土地记曰。代城东北九十里有空侯城者。其水又东北流注湿水。湿水又东迳潘城县北。东合恊阳关水。水出恊

    溪。魏土地记曰。下洛城西南九十里有恊阳关。关道西通代郡。其水东北流历筓头山。阚骃曰。筓头山在潘城南。即是山也。又北迳潘县故城。左会

    潘泉故渎。渎旧上承潘泉于潘城中。或云。舜所都也。魏土地记曰。下洛城西南四十里有潘城。城西北三里有历山。山上有虞舜庙。十三州记曰。广

    平城东北一百一十里有潘县。地理志曰。王莽更名树武。其泉从广十数步东出城注恊阳关水。两盛则通注。阳旱则不流。唯洴泉而已。关水又东

    北流注于湿水。又东迳雍洛城南。魏土地记曰。下洛城西西二十里有雍洛城桑干水。在城南东流者也。湿水又东迳下洛县故城南。王莽之下忠

    也。魏燕州广寗县广寗郡治。魏土地记曰。去平城五十里城南二百步有尧庙。湿水又东迳高邑亭北。又东迳三台北。湿水又东迳无郷城北。地理

    风俗记曰。燕语呼亡为无。今改冝郷也。湿水又东迳温泉水注之。水上承温泉于桥山下。魏土地记曰。下洛城东南四十里有桥山。下有温泉。泉上

    有祭堂。雕檐华宇。被于浦上。石池吐泉。汤汤其下。炎凉代序。是水灼焉无改。能治百疾。是使赴者若流池水北流入于湿水。湿水又东左得于延水

    口。水出塞外子玄镇西。长川城南小山。山海经曰。梁渠之山无草木。多金玉。循水出焉。东南流迳且如县故城南。应劭曰。当城西北四十里有且如

    城故县也。代称不拘。名号变改。校其程郭相去逺矣。地理志曰。东部都尉治于延水。出县北塞外。即循水也。循水又东南迳马城县故城北。地理志

    曰。东部都尉治。十三州志曰。马城在高柳东二百四十里。俗谓是水为河头。河头出戎方。土俗变名耳。又东迳零丁城南。右合延郷水。水出县西山。

    东迳延陵县故城北。地理风俗记曰。当城西北有延陵郷故县也。俗指谓之琦城川。又东迳罗亭。又东迳马城南。又东注脩水。又东南于大寗郡北。

    右注雁门水。山海经曰。雁门之水出于雁门之山。雁出其间。在高柳北。高柳在代中。其山重峦叠𪩘。霞举云高。连山隐隐。东出辽塞。其水东南流迳

    高柳县故城北。旧代郡治。秦始皇二十三年。虏赵王迁国以为郡。王莽之所谓厌狄也。建武十九年。世祖封代相堪为侯国。昔牵招斩韩忠于此处

    城在平城东南六七十里。于代焉西北也。雁门水又东南流屈迳一故城背山面泽北。俗谓之叱崄城。雁门水又东南流屈而东北积而焉潭。其陂

    斜长而不方。东北可二十馀里里广一十五里。蒹葭兰生焉。敦水注之。其水导源西北少咸山之南矾。东流迳来合县故城南。地理风俗记曰。道人城

    北五十里有叅合郷故县也。敦水东又湀水注之。出东阜下。西北流迳故城北。俗谓之和堆城。又北合敦水乱流东北注雁门水。故山海经曰。少咸

    之山。敦水出焉。东流注于廌门之水。郭景纯曰。水出雁门山谓斯水也。雁门水又东北入阳门山。谓之羊门水。与神泉水出苇壁北。水有灵焉。及其

    宻云不雨。阳旱愆期。多祷请焉。水有二流。世谓之比莲泉。一水东北迳一故城东。世谓之石虎城。而东北流注阳门水。又东迳三会亭北。又东迳西

    伺道城北。又东托台谷水注之。水上承神泉于葺壁北。东迳羊门山南托台谷。谓之托台水。汲引泉溪泽浑涛东注。行者间一十馀渡。东迳三会城

    南。又东迳托台亭北。又东北迳马颤亭北。东北注雁门水。雁门水又东迳大寗郡北。魏太和中置。有脩水注之。即山海经所谓脩水东流注于雁门

    水也。地理志曰。有于延水。而无雁门脩水之名。山海经有雁门之目而无说。于延河自下亦通谓之于延水矣。水侧有桑林。故时人亦谓是水焉藂

    桑河也。斯乃北土寡桑。至此见之因以名焉。于延水又东迳罡城南。按史记蔡泽燕人也。谢病归相秦。号罡城君。疑即泽所邑也。世名武罡城。延水

    又东在与宁川水合。水出西北东南流迳小宁县故城西。东南流注于延水。又东迳小寗县故城南。地理志宁县也。西部都尉治。王莽之慱康也。魏

    土地记曰。大寗城西二十里有小寗城。昔邑人班丘仲居水侧。卖药于寗百馀华。人以为寿。后地动宅坏。仲与里中数十家皆死。民人取仲尸弃于

    延水中。收其药卖之。仲被裘从而诘之。此人大怖。叩头求哀。仲曰不恨汝。故使人知我耳。去矣。后焉夫馀王驿使。求寗北方人谓之谪仙也。于延水

    又东黑城川水注之。水有三源。出黑土城西北。奇源合注总为一川。东南迳黑土城西。又东南流迳大寗县西。而南入延河。延河又东迳大寗县故

    城南。地理志云。广寗也。王莽曰广康矣。魏土地记曰。下洛西北百三十里大寗城。于延水人东南迳茹县故城北。王莽之榖武也。世谓之如口城。魏

    土地记曰。城在鸣鸡山西十里。南通大道。西逹宁川。于延水又东南迳鸣鸡山西。魏土地记曰。下洛城东北三十里有延河。东河北有鸣鸡山。史记

    曰。赵襄子杀代王于夏屋。而并其土襄子迎其姊于代。其姊代之夫人也。至此曰。代已亡矣。吾将何归乎。遂磨笄于山而自杀。代人怜之为立祠焉。

    因名其焉磨筓山每夜有野鸡群鸣于祠屋上。故亦谓之为鸣鸡山。魏王地记云代。城东南二十五里有马头山。其侧有锺乳穴。赵襄子既害代王

    迎姊。姊代夫人。夫人曰。以弟慢夫非仁也。以夫怨弟非义也。磨筓自刺而死。使者自杀。民怜之为立神屋于山侧。因名之为磨筓山。未详孰是。于延

    水又南迳且居县故城南。王莽之所谓文居也。其水东南流注于湿水。地理志曰。于延水东至其宁入治非矣。又东过涿鹿县北。涿水出涿鹿山。世

    谓之张公泉。东北流迳涿鹿县故城南王莽所谓禠陆也。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留其民于涿鹿之河。即于是也。其水又东北与陂泉合。其水

    导源县之东泉。魏王地记曰。下洛城东南六十里有涿鹿城。城东一里有陂泉。泉上有皇帝祠。晋太康地理记曰。陂泉。亦地名也。泉水东北流。与蚩

    尤泉会。水出蚩尤城。城无东面。魏王地记称涿鹿城东南六里有蚩尤城。泉水渊而不流。霖两并则流注陂泉乱流东北入涿水。涿水又东迳平源

    郡南魏徙平源之民置此数立侨郡以统。流杂涿水。又东北迳祚亭北。而东北入湿水。亦云涿水枝分入匈奴者谓之涿耶。地理潜显。难以究照。非

    所知也。湿水又东南左会清夷水。亦谓之沧河也。水出长亭南。西迳北城村故城北。又西北平卿川水注之。出平卿亭西。西北流注清夷水。清夷水。

    又西北迳阴莫亭。在居庸县南十里。清夷水又西会牧牛山。魏土地记曰。沮阳城东八十里有牧牛山。下有九十九泉。即沧河之上源也。山在县东

    北三十里。山上有道武皇帝庙。耆旧云。山下亦有百泉竞发。有一神牛驳身自山而降。下饮泉竭。故山得其名。今山下导九十九泉。穳以成川。西南

    流谷水与浮屠沟水注之。出夷县故城西南。王莽以为朔调亭也。其水俱西南流注于沧水。又西南右合地裂沟。古老云。晋世地裂分。此界间成沟

    壑。有小水。俗谓之分界水。南流入沧河。又西迳居庸县故城南。魏上谷郡治。昔刘虞攻公孙瓉不克。北保此城为瓉所擒。有粟水入焉。水出县下城

    西。枕水又屈迳其县南。南注沧河。又西与右阳沟水合。水出县东北。西南流迳居庸县城北。西迳大翮小翮山南高峦截云。层崚断雾。双阜共秀。竞

    举群峰之上。郡人王次仲少有异志。年及弱冠。变仓颉旧文为今𥛓书。秦始皇时官务烦多。以次仲所易文简。便于事要。奇而召之。三征而辄不至。

    次仲履真怀道。穷数术之美。始皇怒其不恭。令槛车送之。次仲首发于迈。化为大鸟。出在车外。翻飞而去落三翮于斯山。故其峰峦有大翮小翮之

    名矣。魏土地记曰。沮阳城东北六十里有大翮小翮山。山上神名大翮神。山屋东有温汤水口。其山在县西北二十里。峰举四十里。上庙则次仲庙

    也。右出温汤疗治万病。泉所发之麓。俗谓之土亭山。此水炎热倍甚诸汤。下足便烂。人体疗疾者要须别引消息用之耳。不得言大翮山东。其水东

    南流左会阳沟水。乱流南注沧河。沧河又左得清夷水口。魏土地记曰。牧牛泉西流与清夷水合者也。自下二水牙受通矣。清夷水又西灵亭城水

    注之。水出马兰西泽中。众泉㵼溜归于泽。泽水所钟以成沟渎。渎水又左与马兰溪水会。水导马兰城。城北负山势。因阿仍溪民居所给。唯伏此水。

    水南流出城东。南入泽水。泽水又南迳灵亭北。又屈迳灵亭东。落次仲乌翮于此。故是亭有灵亭之称矣。其水又南流注于清水。清水又西得泉沟

    水。会水导源川南平地北注清夷水。清夷水又西南得桓公泉。盖齐桓公霸世北伐山戎。遏孤竹西征。束马县车上卑耳之西极。故水受斯名也。水

    源出沮阳县东西而北流入清夷水。清夷水又西迳沮阳县故城北。秦始皇上谷郡治。此王莽改郡曰朔调。县曰沮阳。阚骃曰。涿鹿东北至谷城六

    十里。魏土地记曰。城北有清夷水西流也。其水又屈迳其城西。南流注于湿水。湿水南至马陉山。谓之为落马河。又东南出山湿水又南入山。瀑布

    飞梁县河注壑漰湍十许丈。谓之马落洪。抑亦孟门之流也。湿水自南出山谓之清泉河。俗亦谓之曰千水非也。湿水又东南迳良郷县之北界。历

    梁山南高梁水出焉。过广阳葪县北。湿水又东迳广阳县故城北。谢承汉书曰。世祖与铫期出葪至广阳欲南行。即此城也。谓之小广阳。湿水又东

    北迳葪县故城南。魏氏土地记曰。葪城南七里有清泉河。而不迳其北。盖经误证矣。昔周武王封尧后于葪。今城内西北隅有葪丘。因丘以名邑也。

    犹鲁之曲阜。齐之营丘矣。武王封召公之故国也。秦始皇二十三年。㓕燕以为广阳郡。汉高帝以封卢绾为燕王。更燕国城。有万载宫。光明殿。王莽

    改曰广公县。曰代成东掖门下。旧慕容俊立铜马象处。昔慕容廆有骏马。赭曰有奇相逸力。至俊光寿元年四十九矣。而骏逸不亏。俊奇之。比鲍氏

    骢命铸铜以图其像。亲为铭。钻镌颂其傍。像成而马死矣。大城东门内道左有魏征南将军建城郷景侯刘靖碑。晋司𥛓校尉王宻表功加于民。冝

    在典祀。以元嘉四年九月二十日刋石建碑。扬于后叶矣。温水又东与洗马沟水合。水上承葪水西注大湖。湖有二源。水俱出县西北平地道泉流

    结西湖。湖东西二里。南北三里。盖燕之旧池也。渌水澄澹。川庭望逺。亦为逰矋之胜所也。湖水东流为洗马沟侧城南东门注。昔铫期启戟处也。其

    水又东入湿水。湿水又东迳燕王陵。南陵有伏道。西北出葪城中。景明中造浮屠建刹。穷泉掘得此道。王府所禁。莫有寻者。通城西北大陵。而是二基

    趾磐固。犹自高壮。竞不知何王陵。湿水又东南高梁之水注焉。水出葪城西北平地。泉东注迳燕王陵北。又东迳葪城北。又东南流。魏氏土地记曰。

    葪东一十里有高梁之水者。其水又东南入湿水也。又东至渔阳雍奴县西入笥沟。汉光武建武二年。封颖川太守寇恂为雍奴侯。魏遣张郃乐进

    围雍奴。即此城矣。笥沟水之别名也。魏氏土记曰。清泉河上承桑干河。东流与潞河合。湿水东入渔阳。所在枝分。故俗谚云。高梁无上源。清泉无下

    尾。盖以高梁微涓浅薄。栽足津通。凭借涓流。方成川圳。清泉至潞所在分流。更为征津散漫难寻故也。湿馀水出上谷居庸关东。关在沮阳城东南

    六十里。居庸界。故关名矣。使者入上谷。耿况迎之于居庸关。即是关也。其水导源关山南流历故关下。溪之东岸有石室三层。其户牗扇扉悉石也。

    盖古关之候台矣。南则绝谷累石为关垣。崇墉壁峻。非軽功可举。山岫层深侧道褊峡。林鄣邃崄。路才容𨐈。晓禽暮兽。寒鸣相和。羁官游子聆之者

    莫不伤思矣。其水历山南迳军都县界。又谓之军都关续汉书曰。尚书卢植隐上谷军都山也。其水南流出关谓之下口水。流濽伏十许里是也。又

    东流过军都县南。又东流过葪县北。湿馀水故渎东迳军都县故城南。又东重源潜发。积而为潭。谓之湿馀潭。又东流易荆水注之。其水导源

    西北。迳千蓼泉。亦曰丁蓼水。东南流迳郁山西。谓之易荆水。公孙瓉之败于鲍丘也。走保易荆。疑岨此水也。易荆水又东左合虎眼泉水。出平川东

    南。流入易荆水。又东南与孤山之水合。水发川左。导源孤山。东南流入易荆水。谓之塔界水。又东迳葪城。又东迳平昌县故城南。又谓之昌平水。魏

    氏土地记曰。葪城东北一百四十里有昌平城。城西有昌平河。又东流注湿馀水。湿馀水又东南流左石芹城水。水出北山。南迳芹城。水东南流注

    湿馀水。湿馀水又东南流迳安乐故城西。更始使谒者韩鸿北徇。承制拜吴汉为安乐令此城也又北屈东南至狐奴县西入于沽河。昔彭竉使狐

    奴令王梁南𦔳光武。起自是县矣。湿馀水于县西南东入沽河。故地理志曰。湿馀水自军都县东至潞南入沽是也。沽河从塞外来沽水出御夷镇

    西北九十里丹花岭下。东南流大谷水注之。水发镇北大谷溪。西南流迳独石北界。石孤生不因河而自峙。又南九泉水注之。水导北引左右翼注

    入川。共成一水。故有九源之称。其水南流至独石。注大谷水。大谷水又南迳独石西。又南迳御夷镇城西。魏太和中置。以捍北狄也。又东南尖谷水

    注之。水源出镇东北尖溪西。南流迳镇城东。西南流注大谷水。乱流南注沽水。又南出峡岸有二城。世谓之独固门。以其藉崄凭固。易为依居。兼壁

    升耸。踈通若门。故得是名也。沽水又南左合干溪水。引北川西南迳一故亭东。又西南注沽水。沽水又西南迳赤城东。赵建武年并州刺史王霸为

    燕所败。退保此城。城在山阜之上。下抗深隍。溪水之名。藉以变称。故河有赤地之号矣。沽水又东南与鹊谷水合。有二源。南即阳乐水也。出且居县。

    地理志曰。水出县东北流大翮山。小翮山。北历女祁县故城南。地理志曰。东部都尉治。王莽之祁县也。世谓之横水。又谓之阳曲河。又东南迳一故

    亭。又东左与旧卤水合。水之出西北山。东南流迳旧卤城北。城在居庸县西北二百里。故名云俟卤。太和中更名御夷镇。又东南流注阳乐水。阳乐

    水又东南迳傍狼山。南山石色特上。亭亭孤立。超出群山之表。又东南迳温泉东。泉在山曲之中。又迳赤城西。屈迳其城南。东南入赤城河。河水又

    东南右合高峰水。水出高峰戍东南。城在山上。其水西南流。又屈而东。南入沽水。沽水又西南流出山迳渔阳县故城西。而南合七度水。水出北山

    黄颁谷。故亦谓之黄颁水。东南流注于沽水。沽水又南渔水注之。水出县东南平地。泉流西迳渔阳县故城南。考诸地说则无闻。所识释考地寻川。

    则有应氏自今城在斯水之阳有符文说渔阳之名。当属此。秦发闾左戍渔阳。即是城也。渔水又西南入沽水。又南与螺山之水合。水出渔阳城南

    小山。魏氏土地记曰。城南五里有螺山。其水西南入沽水。沽水又南迳安乐县故城东。晋书地道记曰。晋封刘禅为公国俗谓之西路水也。南过渔

    阳狐奴县北西南与湿水合为沽河。沽水西南流迳狐奴山西。又南迳孤奴县故城西。渔阳太守张堪于县开稻田。教民殖种。百姓得以殷富。童谣歌

    曰。桑无附校麦秀两岐。张君为政。乐不可訾。视事八年。匈奴不敢犯塞。沽水又南阳重沟水注之。出狐奴山南。转迳狐奴城西。王莽之所谓举符也。

    侧城南注右会沽水。沽水又南湿馀水注之。沽水又南左会鲍丘水。世所谓东路也。沽水又南迳潞县。为有潞名潞河也。魏氏土地记曰。城西三十

    里有潞河也。又东南至雍奴县西笥沟湿水入焉。俗谓之合口也。人东鲍丘水于县西北而东出焉。又东至南泉州县与清河合。东入于海。清河者

    派河尾也。沽水又东南迳泉州县故城东。王莽之泉调也。沽水又东南合清河也。今无水。清凭漳洹滱易涞濡沽雽池同归于海。故经曰派河尾也。

    鲍丘水从塞外来南过渔阳县东鲍丘水出御夷北塞中。南流迳九㽵岭东。俗谓之大榆河。又南迳镇东南九十里西宻云戍。西又南左夹道人溪

    水。水北川南流迳孔山西。又历宻云戍东。左合孟广𡶭水。水出𡶭下。𡶭甚增峻峨峨。冠众山之表。其水西迳孔山南。上有洞穴开明。故土俗以孔山

    流称。𡶭水又西南至宻云戍东。西注道人水。乱流西南迳宻云戍城南。右会大榆河。有东宻云。故是城言西矣。大榆河又东南流白杨泉水注之。北

    发白杨溪。望离右注大榆河。又东南龙蒭溪水自坎注之。大榆河又东南峡迳安州。旧渔阳郡之滑盐县南。左合县之北溪水。水出县北广长堑南。

    太和中掘此以防北狄。其水南流迳滑盐县故城东。王莽更名匡德也。汉明帝改曰盐田右承治。世谓之斛盐城。西北去御夷镇二百里。南注鲍丘

    水。人南迳虎县故城东。王莽更之曰敦德也。鲍丘水又西南迳犷乎县故城东。王莽之所谓平犷也。又南合三城水。水出曰里山。西迳三城犷。谓之

    三城水。又迳香陉山上。悉生槁本香。世故名焉。又西迳石窟南。窟内宽广。行者依焉。窟内有水渊而不流。栖薄者取给焉。又西北迳伏凌山南。与石

    门水合。水出伏凌山。山高峻岩鄣寒深。阴崖积雪。凝冰夏结。事同离骚峨蛾之咏。故世人因以名山也。水西南流注之。是水有桑谷之名。盖沿出桑

    溪故也。又西南犷平城东南而右注鲍丘水。鲍丘水东南迳渔阳郡治也。秦始皇二十二年置。王莽更名通路县。曰得鲍丘水。又西南流。公孙瓉既

    害刘虞。乌九思刘氏之德。迎其子和合众十万破瓉于是水之上。斩首一万。鲍丘水又西南历狐奴城东。又西南流注之于沽河乱流而南。又南过

    路县西。鲍丘水入潞。通得鲍丘之称矣。高梁水注之。首受湿水于戻陵。堰水北有梁山。山有燕刺王旦之陵。故以戻陵名。堰水自堰枝分东迳梁山

    南。又东北迳刘靖碑北。其云魏使持节都督河北进诸军事征北将军建城郷俟沛国刘靖字文恭。登梁山以观源流。相𨻽以度形势。嘉武安之通

    梁。羡秦民之殷冨乃使帐下督丁鸿军士十人。以嘉平二年立过于水道高梁河造戻陵。遏开车箱渠。其遏表云高梁河水者。出自并州黄河之别

    源。时长岸峻固。真截中流。积石笼以为主遏高一丈。东西长三十丈。南北广七十馀步。依北岸立水门。门广四丈立水十丈。山川暴戻。则乘遏东下。

    平流守常则自门北入灌田岁二千顷。凡所封地百馀万亩。至景元三年辛酉诏书以民食转广。陆废不赡。遣遏者樊晨更制水门。限田千项。刻地

    四千三百一十六顷。出给郡县。改定田五千九百三十顷。水流乘车箱渠。自葪西北迳昌平东。尽渔阳潞县。凡所润舍四五百里。所灌田万有馀顷。

    高下孔济。原隰底平。疏之斯溉。决之斯散。导渠口以为涛门。洒滮池以为甘泽。施加于当时。敷被于后世。晋元康四年君少子骁骑将军平卿侯弘

    受命。使持节监幽州诸军事。领护鸟凡校尉宁朔将军。遏立积三十六载。至五年夏六月洪水暴出。毁损四分之三。乘北岸七十馀丈。上渠车箱所

    在漫溢。追惟前立遏之勲。亲临山川。指授规略。命司马关内侯逢恽内外将士二千人。起长岸。立石渠。修立遏治水门。门广四丈。立水五尺。兴复载

    利通塞之冝。准遵旧制。凡用功四万有馀焉。诸部王侯不召而自至。襁负而事者。盖数千人。诗载经始勿亟易称民忘其劳。斯之谓乎。于是二府文

    武之士。感秦国思郑业之绩。魏人置豹祀之义。乃遐慕仁政。追述成功。元康五年十月十一日刋石立表。以纪勲烈。并记遏制度。永为后式焉。事见

    其碑辞。又东南流葪县北。又东至潞县。注于鲍丘之水。又南迳潞县故城西。王莽之通潞亭也。汉光武遣吴汉耿弇等破铜马五幡于潞东。谓是县

    也。屈而东南流迳潞城南。世祖拜彭宠为渔阳太守治此宠叛。光武遣㳺击将军邓隆代之。军于是水之南。光武策其必败。果为宠所破。遗壁故垒

    存焉。鲍丘水又东南入夏泽。泽南纡曲渚一十馀里。北佩谦泽眇望无限也。又南至雍奴县北。屈东入于海。鲍丘水自雍奴县故城西北。旧分笥沟

    水东出。今笥沟断众川东注混同一溃。东迳其县北。又东与泃河合。水出右北平无终。县西山白杨谷。西北流迳平谷县。屈西南流。独乐水入焉。水

    出北抱犊固平南迳谷县故城东。后汉建武元年光武遣十二将追大枪五憣及平谷大破之。于是县也。其水南流入于泃。泃水又左合盘山水。水

    出山上。其山峻岭。人迹罕交。去山三十许里。望山上水可高二十馀里。素湍皓然。颓波历溪沿流而下。自西北转注于泃水。泃水又东南迳平县故

    城东。南与洳河会。水出北山。山在虎溪县故城东南。东南流迳慱陆故城北。又屈迳其城东。世谓之平陆城非也。汉武帝封壐书封大司马霍光为

    侯国。文颖曰。慱大陆平。取其嘉名而无其县。食邑北海。河东薛瓒曰。案渔阳有慱陆城谓此也。今其居山之阳。处平陆之上。匝带川流。面据四水。文

    氏所谓无县目。嘉美名也。洳水又东南流迳平谷县故城西。而东南流注于渠泃河。泃河又南迳紻城东。而南合五百沟水。水出七山北。东迳平谷

    县之紻城南。东入于泃河。河又东南迳临河城北。屈而历其城东侧城南出。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十六年。齐师及燕战于泃水。齐师遁。即是水也。泃

    水又南入鲍丘水。又东合泉州渠口故渎。上承牢池水于泉州县。故以泉州为名。北迳泉州县东。又北迳雍奴县东。西去雍奴故城一百二十里。自

    呼池北入其下。历水泽一百八十里。入鲍丘河谓之泉州口陈寿魏志曰。曹太祖以蹹顿扰邉。公将征之。从泃口。凿渠。迳雍奴泉州以通河海者也。

    今无水。鲍丘水又东庚水注之。水出右北平徐无县北塞中而南流。历徐无山。得黑牛谷水。又得沙谷水。并西出山东流注庚水。昔田于秦避难居

    之。众至五千家。开山图曰。山出不炭之木。生火之石。案注云。其木色黑似炭而无叶。有石赤色如丹。以二石相磨。则火发以然无木可以终身。今则

    无之。其水又迳徐无县故城东。王莽之北顺亭。魏氏土地记曰。右北平城东北一百一十里。有徐无城。其水又西南与周卢溪水合。水出徐无山。东

    南流注庚水。庚又西南流灅水注之。水出右北平后靡县。王莽之后靡也。东南流。世谓之车軬水。东南流与温泉水合。水出北山溪。即温源也。养疾

    者不能渗其炎漂以其过灼。故魏氏土地记曰。徐无城东有温汤。即此也。其水南流百步。便伏流入于地下。水盛则通注。灅水又东南迳石门峡山

    之高崭绝壁立洞开。俗谓之石门口。汉中平四年渔阳张纯友。杀右北平太守刘政。辽东太守杨纮。中平五年与中郎将孟溢率公孙纯讨战于石

    门。大破之。灅水又东南流谓之北黄水。又屈而为南黄水。又西南迳无终山。即帛仲理所合神丹处也。又于是山作金五千斤。以救百姓。山有阳翁

    伯玉田在县西北有阳公坛社。即阳公之故居也。拽神记曰。雍伯𨿅阳人。至性笃孝。父母终没葬之于无终山。山高八十里。而上无水。雍伯置饮焉。

    有人就饮。与石一斗。令种之玉生其田。北平徐氏有女。雍伯求之。要以白璧一双。媒者致命。伯至玉田。求得五双。徐氏妻之遂即嫁焉。阳氏谱叙言

    翁伯是周景王之孙。食菜阳樊。春秋之末。爰宅无终。因阳樊而易氏焉。爱仁慱施。天祚玉田。其碑文云。居子县北六十里。翁同之山。后路徙于西山

    之下。阳公又迁焉。而受玉田之赐。情不好宝。王田自去。今犹谓之为玉田。阳于宝曰。于种石处。四角作大石柱。各一文。中央一项之地。名曰玉田。至

    今相传云。田玉之揭起于此矣。而今不知所在。同之谱叙。自去文矣。蓝水注之。水出北山东。屈而南流。迳无终县故城东。故城无终子国也。春秋襄

    公十四年。无终子嘉父使孟乐如晋。因魏绛纳虎豹之皮。请和诸戎是也。故燕地矣。秦始皇二十二年灭燕。置右北平郡治。此王莽之所谓北顺也。

    汉世李广为郡。出遇㐲石为虎也射之饮羽此处矣。魏氏土地记曰。右北平城西北百三十里。有无终城。其水又南入灅。灅水又西南入于庚水。地

    理志曰。灅水出俊靡县南。至无终东入庚水。庚水世亦谓之为柘水也。南迳燕山上。悬岩之侧有石鼓。去地百馀丈。望若数百石囷。有石梁贯之。鼓

    之东南有石援桴收同撃势。者旧言燕山石鼓鸣则土有兵。庚水又南迳北平城西。而南入鲍丘水。谓之拓口。鲍丘水又东迳右北平郡故城南。魏

    氏土地记曰。葪城东北三百里有右北平城。鲍丘水又东巨梁水注之。水出土埧县北陈宫山西。南流迳观鸡山谓之观鸡水。水东有观鸡寺。寺内

    起大壸甚高广。可容千僧。下悉结石为之。上加涂塈。基内踈通枝经脉散。基侧室外四出爨火。炎势内流。一堂尽温。盖以此土寒严。霜气肃猛。出家

    沙门。率皆贫薄。施主虑阙逳业故崇斯构。是以志道者多栖托焉。其水又西南流右合区落水。出县北山东南流入巨梁水。巨梁水又南迳土垠县

    故城西。左会寒渡水。水出县东北。西南流迳县右注梁河。河又南涧于水注之。水出东北山。西南流迳土垠县故城东。西南流入巨梁水。又东南右

    合五里水。水发北平城东北五里山。故世以五里名沟。一名田继泉。西流南屈迳北平城东。东南流注巨梁河。乱流入于鲍丘水。巨梁自是水之南

    极雽池。西至泉州雍奴。东极于海谓之雍奴薮。其泽野有九十九淀。枝流条右往往迳通。非唯河鲍丘归海者也。濡水从塞外来。东南过辽西令支

    县北。濡水出御夷镇东南。其水二源。双引夹山。西北流出山合成一川。又西北迳御夷故城东镇北百四十里。北流左道则连泉水注之。出故城东

    西北流迳故城南。又西北迳渌水池南。其水渊而不流。其水又西屈而北流。又东迳故城北。连结两池沼。谓之连泉浦。又东北注难河。难河右则污

    水入焉。水出东坞南西北流迳沙野南北。人名之曰沙镇。东北二百三十里。西北入难河。濡难声相近。狄俗语讹耳。水又北迳沙野西。又北迳箕安

    山东。屈而东北流迳沙野北。东北流迳林山北。水北有池潭而不流。濡水又东北流迳孤山南。东北流吕泉水注之。水出吕泉坞西东南流。屈而东

    迳坞南东北流。三泉水注之。其源三泉雁次合为一水。镇东北四百里东南注吕泉水。吕泉水又东迳孤山北。又东北逆流水注之。水出东南导泉

    西流。右屈而东北注木林山水会之。水出山南。东注逆水乱流东北注濡河。濡河又东磐泉入焉。水自西北东南流注濡河。濡河又东南水流回曲。

    谓之曲河。镇东北三百里。又东出峡入安州界东南流。迳渔阳白檀县故城。地理志曰。濡水县北蛮中。汉景帝诏李广曰。将军其帅帅东辕弭节白

    檀者也。又东南流右与要水合。水出塞外三川并导。谓之大要水也。东南流迳要阳县故城东。本都尉治。王莽更之曰。要术矣。要水又东南流迳白

    檀县。而东南流入于濡。濡水又东而南索头水注之。水北流南迳广阳侨郡。西魏分右北平置今安州治。又南流注于濡。濡水又东南流武列水入

    焉。其水三川派合西源右为溪水。亦曰西蔵水。东南流出溪与蟠泉水合。泉发州东十五里。东流九十里。东注西蔵水。西蔵水又西南流。东蔵水注

    之。水出东溪一日。东蔵水西南流。出谷与中蔵水合。水导中溪南流。出谷南注东蔵水。故自其川曰三蔵川。水曰三蔵水。东蔵水又南右入西蔵水。

    乱流右会龙泉水水出东山下。渊深不测。其水西南流。注于三蔵水三蔵水又西南流与龙蒭水合。西出于龙蒭之溪。东流入蔵水。又东南流迳列

    溪。谓之武列水。东南历名挺下。左层峦之上。有孤石云举。临崖危峻。可高百馀刃。牧守所迳命选练之士。弯孤矢无能屇其崇标者。其水东合流入

    濡。濡水又东南五渡水注之。水北出安乐县。丁原山。南流迳其县故城西。本三会城也。其水南入五渡塘于其川也。流纡曲溯涉者频济。故川塘取

    名矣。又南流注于濡。濡水又与高石水合。水东出安乐县东山。西流历川三会城南。西入五渡川。下注濡水。濡水又东南迳卢龙塞。塞道自无终东

    县出渡濡水。向林籣陉东。至清陉卢龙之崄。峻坂萦折。故有九峥之名矣。燕景昭元壐二年。遣将军步浑治卢龙其道荧山刋石。令通方䡄。刻石岭

    上。以记事功。其铭尚存。而庾杲之注杨都赋。言卢龙山在平罡城北。殊为孟浪逺失事。余按卢龙东越青泾。至几城二百许里。自几城东北出趣平

    罡。故城可百八十里。向黄龙则五百里。故陈寿魏志曰。畴引军出卢龙塞。堑山堙谷。五百馀里。迳白檀。历平是。登白狼。望柳城。平罡在卢龙东北逺

    矣。而仲初言在南非也。濡水又东南迳卢龙故城东。汉建安十二年。魏武征蹋顿所筑也。濡水又南黄洛水注之。水北出卢龙山。南流入于濡。濡水

    又东南水名合焉。水出卢龙塞。西南流注濡水。又合屈而注。得去润水。又会敖水。二水并自卢龙西注濡水。又东南流迳令支县故城东。王莽之民

    亭也。秦始皇二十二年。分燕置辽西郡。令支隶焉。魏氏上地记曰。肥如城西十里有濡水。南流注迳孤竹城西。右合玄内也。谓之小濡水非也。水出

    肥如东北。玄溪西。南流迳其县东。东屈南转西回迳肥如县故城南。俗又谓肥如水非也。故城肥子国。应劭曰。晋灭肥。肥子奔燕。燕封于此。故曰肥

    如也。汉高帝六年。封蔡寅为侯国。西南流右会卢水。水出县东北沮溪。南流谓之大沮水。又南左合阳乐水。水出东北阳乐县。地理风俗记曰。阳乐

    故燕也。辽西郡治。秦始皇二十二年置。魏氏土地记曰。海阳城西南有阳乐城。其水又西南入于沮水。谓之阳口。沮水又西南小沮水注之发冷溪。

    世谓之冷池。又南得温泉水口注之。出东北温溪。自溪西南流。入于小沮水。小沮水又南流与大沮水合。而为卢水也。桑钦说卢子之书。言晋既灭

    肥。迁其族于卢水。卢水有二渠。号小沮大沮。合而入于玄虑水。又南与温水合。水出肥如城北。西流注于玄水。地理志曰。卢水又南入玄水。玄水又

    西南迳孤竹城北。西入濡水。故地理志曰。玄水东入濡。盖自东而注也。地理志曰。令支有孤竹故城。孤竹国也。史记曰。孤竹君之二子。伯夷叔齐。让

    国于此。而饿死于首阳。汉灵帝时辽西太守廉翻。梦人谓己曰。余孤竹君之子。伯夷之弟。辽海漂吾棺椁。闻君仁善。愿见蔵覆。明日视之。水上有浮

    棺。吏蚩笑者皆无疾而死。于是改葬之。晋书地道志曰。辽西人见辽水有浮棺欲破之。语曰。我孤竹君也。汝破我何为。因为立祠焉。祠在山上。城在

    山侧。肥如县南十二里。水之会也。又东南过海阳县西。南入于海。濡水自孤竹城东南迳主郷北。瓠沟水注之。出城东南。东流注濡水。濡水又迳牧城南

    分为二水。北水枝出。世谓之小濡水也。东迳乐安亭北。东南入海。濡水东南流。迳乐安亭南。东与新河故渎合。自雍奴县承鲍丘水。东出谓之盐关

    口。魏太祖征蹋顿与泃口俱导也。世谓新河矣。陈寿魏志。以通河海也。新河又东北绝庾水。又东北出迳右北平绝泃渠之水。又东北迳昌城县故

    城北。至王莽之叔武也。新河又东为二水。枝渎东南入海。新河自枝渠东出合封大水。谓之交流。合水出新平县西。南流迳新平县故城西。地理志。

    辽西之属县也。又东南流。龙鲜水注之。水出县西北。世谓之马头山。二源俱导南合一川。东流注封大水。地理志曰。龙鲜水东入封大水者也。乱流

    南会新河。南流于海。地理志曰。封大水于海阳县南入海。新河又东出海阳县。与缓灵水会。水出新平县东北。世谓之大笼山。东南流迳令支城西。

    西南流与新河合。南流注于海。地理志曰。缓灵水与封大水皆南入海。新河又东与素河会。谓之白水口。出令支县之蓝山。南合新河。又东南入海。

    新河又东至九过口。枝分南注海。新河又东迳海阳县故城南。汉高祖六年。封摇海馀为侯国。魏土地记曰。令支城南六十里有海阳城者也。新河

    又东与清水会。水出海阳县东。南流迳海阳城东。又南合新河。又南流一十许里西入九𡢤注海。新河东绝清水。又东木究水出焉。南入海。新河又

    东左迤为孔阳孤淀名右绝新河。南海注。新河又东会于濡。濡水又东南至叅县碣石山。大颖曰。碣石在辽西叅县。王莽之选武也。叅县并属临渝。

    王莽更临渝为凭德。地理志曰。大碣石山在石北平骊城县西南。王莽改曰碣石也。汉武帝亦常登之。以望巨海而勒其石。今于此枕海有石如埇

    道数十里。当山顶有大石如柱形。往往而见立于巨海之中。潮水大至。及潮波退。不动不投。不知深浅。世名之天桥柱也。状君人造。要亦非人力所

    就。韦昭亦指此以为碣石也。三齐略记曰。始皇于海中作石桥。海神为之坚柱。始皇求为相见。神云。我形丑。莫图我形。当与帝相见。乃入海四十里

    见海神。左右莫动手。工人潜以脚尽其状。神怒曰。帝负约连去。始皇转马还。前脚犹立。后脚随崩。仅得登岸。尽者溺死于海。众山之石皆倾注。今犹

    岌岌东趣。疑即是也。濡水于此南入海而不迳海阳县西也。盖经误证耳。又案管子齐桓公二十年征孤竹。来至卑耳之谿十里。关然止。瞠然视。授

    弓将射。引而未发。谓左右曰。见前乎。左右对曰。不见。公曰。寡人见长尺而人物具焉。冠右祛衣走马前。岂有人若此乎。管仲对曰。臣闻。岂山之神有

    偷见长尺人物其。霸王之君与。则岂山之神见且走马前走导也。祛衣示前有水石。祛衣示从右方涉也。至卑耳之溪。有赞水者从左方涉其深及

    冠。右方涉其深至膝。已涉大济。桓公拜曰。仲父之圣。此寡人之𢫔罪也乆矣。今自孤竹南出则巨海矣。而沧海之中山望多矣。然卑耳之川若赞溪

    者。亦不知所在也。昔在汉世。海水波襄舌食。地广当。同碣石苞沦洪波也。大辽水出塞外卫白平山。东南人塞。过辽东襄平县西。辽水亦言出𥐺石

    山。自塞外东流直辽东之望平县西。王莽之长说也。屈而西南流迳襄平县故城西。秦始皇二十二年。灭燕置辽东郡治。此汉高帝八年封纪通为

    侯国。王莽之昌平也。故平州治辽隧县故城西。王莽更名之曰顺陆也。公孙渊遣将军毕衍拒司马懿于辽坠即是处也。又东南过房县西地理志

    曰。房故辽东之属县。辽水又右会白狼水。水出右北平白狼县东南。广成县北。流西北屈迳广成县故城南。王莽之平虏也。俗谓之广都城。又西北 

    石城川水注之。水出西南石城山。东流迳石城县故城南。地理志曰。右北平有石城县。北屈迳白麻山西。即白狼山也。魏书国志曰辽西单于蹋顿

    尤强为𡊮氏所厚故𡊮尚归之。数入为害。公出卢龙。堑山堙谷。五百馀里。未至柳城二百里。尚与蹋顿将数万骑逆战。公登白狼山。望柳城卒与虏

    过。乘其不整。纵兵击之。虏众大崩。斩蹋顿胡汉降者二十万口。英雄记曰。曹操于是系马鞍于马上作十片。即于此也。博物志曰。魏武于马上逢师

    子使格之。杀伤甚众。王乃自率常从健见数百人击之。师子吼呼奋越。左右咸惊。王忽见一物从林中出如狸。超上王车轭上。师子将至。此兽便跳

    上师子头上。师子即伏不敢起。于是遂杀之。得师子而还。未至洛阳四十里。洛中鸡狗皆无鸣吠者也。其水又东北入广成县东。注白狼水。白狼水

    北迳白狼县城东。王莽更名伏狄。白狼水又东方城川水注之。水发川西南山。下流北屈迳一故城西。世谓之雀目城。东屈迳方城北。东入白狼水。

    白狼水又东北迳昌黎县故城西。地理志曰。交黎也。东部都尉治。王莽之禽虏也。应劭曰。今昌黎也。高平川水注之。水出西北平川。东流迳倭城北。

    盖倭也。人从之。又东南迳乳楼城北。盖迳戎郷邑。兼夷称之。又东南注曰狼水。白狼水又东北自鲁水注之。导西北逺山东南注曰狼水。白狼水又

    东北迳龙山西。燕慕容晃以柳城之北。龙山之南。福地也。使阳裕筑龙城改柳城为龙城县。十二年黑龙白龙见于龙山。晃亲观龙去二百步。祭以

    太牢。二龙交首嬉翔。解角而去。晃恱。大赦。号新宫曰和龙宫。立龙翔祠于山上。白狼水又北迳黄龙城东。十三州志曰。辽东属国都尉治。昌黎道有

    黄龙亭者也。魏营州刺史治。魏氏土地记曰。黄龙城西南有白狼河。东北流附城东北下即是也。又东北滥真水出西北塞外。东南历重山。东南入

    白狼水。白狼水又东北出东流为二水。右水疑即渝水也。地理志曰。渝水首受白狼水。西南巡山迳一故城西。以为河连城。疑是临渝县之故城。王

    莽曰。凭德者矣。渝水南流东屈与一水会。世名之曰㯼伦水。盖戎方之变名耳。疑即地理所谓侯水。北入渝者也。十三州志曰。侯水南入渝。地理志

    言盖自北而南也。又西南流注于渝。渝水又东南迳一故城东俗曰女罗城。又南迳营丘城西。营丘在齐而名之于辽燕之间者。盖燕齐辽回侨分

    所在。其水东南入海。地理志曰。渝水自塞南入海。一水东北出塞为白狼水。又东南流至房县注于辽。魏氏土地记曰。狼水下入辽也。又东过安市

    县西南入于海。十三州志。大辽水自塞西南至安市入于海。又玄兔高句丽县有辽山。小辽水所出。县故高句丽相之国也。汉武帝元封二年。平右

    渠置玄兔郡于此。王莽之下句丽。水出辽山西南流迳辽阳县。与大渠水会。水出北塞外。西南流迳至辽水。故地理志曰。大梁水西南至辽阳入辽。

    郡国志曰。县故属辽东。后入玄兔。其水西南流。故谓之为梁水也。小辽水又西南迳襄平县为淡渊。晋永嘉三年涸。小辽水又迳襄平县入大梁水

    司马宣王之平辽东也。斩公孙渊于斯水之上者也。西南至辽隧县入于大辽水也。𬇙水出乐浪镂方县东南过于临𬇙县。东入于海。许慎云。𬇙

    水出镂方东入海。一曰出𬇙水县。十三州志曰。𬇙水县在乐浪东北。镂方县在郡东盖出其县而迳镂方也。昔燕人卫满自𬇙水而至朝鲜。朝鲜

    故箕子国也。箕子教民以义。田织信厚。约以八法。而下知禁。遂成礼俗。战国时满乃王之都。王险城地方数千里。至其孙右渠。汉武帝元封二年。遣

    楼船将军杨仆。左将军荀彘讨右渠。破渠于𬇙水。遂灭之。若𬇙水东流无渡𬇙之理。其地今高勾丽之国治。余访蕃使言城在𬇙水之阳。其水西流

    迳故乐浪朝鲜县。即乐浪郡治。汉武帝置而西北流。故地理志曰。𬇙水西至增池县入海。人汉兴以朝鲜为逺循辽东故塞至𬇙水为界。考之今古。

    于事差谬。盖经误证也。洛水出京兆上洛县讙举山。地理志曰。洛出冢岭山。山海经曰出上洛西山又曰讙举之山。洛水出焉。东与丹水合。水出西

    北竹山。东南流注于洛。洛水又东尸水注之。水北出发尸山。南流入洛。洛水又东得乳水。水北出良馀山南。南注于洛。水又东会于龙馀之水。水出

    虫尾之山。东流入洛水。又东至阳虚山。合玄扈之水是也。又曰自鹿蹄之山。以至玄扈之山。凡九山。玄扈亦山名也。而通与讙举为九山之次焉。故

    山海经曰。此二山者洛间也。是知玄扈之水出于玄扈之山。盖山水兼受其目矣。其水迳于阳虚之下。山海经曰。又阳虚之山临于玄扈之水。是为洛

    汭也。河图玉板曰。仓颉为帝南巡。登阳虚之山。临于玄扈洛汭之水。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以授之。即于此水也。又东历清池山险东合武里水。水南

    出武里山东北流注于洛。洛水又东门水出焉。尔雅所谓洛别为波也。洛水又东要水入焉。水南出三要山。东北迳拒阳城西。而东北流入于洛。洛

    水又东与获水合。水南出获兴山。俗谓之备水也。东北迳获兴川。世名之为却川。东北流注于洛。洛水又东迳熊耳山北。禹贡所谓导洛。自熊耳。博

    物至曰。洛出熊耳。盖开其源者是也。东北过卢氏县南。洛水迳岛渠关北。岛渠水出南岛渠山。即荀渠山也。其水一源两分。川流半解。一水西北流

    屈而东。北入于洛。山海经曰。熊耳之山。浮豪之水出焉。西北流注于洛。疑即是水也。荀渠盖熊耳之殊称。若大行之归山也。故地说曰。熊耳之山地

    门也。洛水出其间。是亦总名矣。其一水东北迳岛渠城西。故关城也。其水东北流注于洛。洛水又东迳卢氏县故城南。竹书纪年。晋出公十九年晋

    韩龙氏城。王莽之昌富也。有卢氏川水注之。水北出卢氏山。东南流迳卢氏城东。而流注于洛水。又东龙翼合三川并出县之南山。东北注洛。开山

    图曰。卢氏山冝五榖。可避水灾。亦通谓之石城山。山在冝阳山西南。千名之山咸处其内。陵阜原险。易以度身者也。又有葛蔓谷水。自南山流注

    洛水。洛水又东迳高门城南。即宋书所谓后军外兵庞李明入卢氏进逹高门木城者也。洛水东与高门水合。水出北山。东南流合洛水。枝津水上

    承洛水。东北流迳右勒城北。又东迳高门城北。东入高门水。乱流南注洛。洛水又东松杨溪水注之。水出松杨山。北流注于洛。洛水又东迳黄亭南。

    又东合黄城溪水。水出鹈鹕山。有二峰峻极于天。高崖云举。亢石无阶猿徒䘮其捷巧。鼯族谢其轻工。及其长霄冒岭。层霞冠峰。方乃就辩优劣耳。

    故有大小鹈鹕之名矣。溪水东南流历亭下。谓之黄亭溪水。而东南入于洛水。洛水又东得荀公汉口水。出南山荀涧。即庞季明所入荀公谷者也。

    其水历谷东北流注于洛水。洛水又东迳檀山南。其山四绝狐峙。山上有坞聚。俗谓之檀山坞。义熙中刘公西入长安。舟师所届次于洛阳。命叅军

    戴延之与府舍人虞道元即舟溯流。穷覧洛川欲知水军可至之处。延之届此而返。竟不逹其源也。洛水又东库谷水注之。水自冝阳山南。三川并

    发。合为一溪。东北流注于洛。洛水又东得鹈鹕水口。水发北鹈鹕涧。东南流入于洛。洛水又迳仆谷亭北。左合北水。水出北山。东南流注于洛。洛水

    又东侯谷水出南山。北流入于洛。洛水又东迳龙骧城北。龙骧将军王镇恶从刘公西入长安陆迳所由。故城得其名。洛水又东左合冝阳北山水。

    水自北溪南流注洛。洛水又东广由涧水注之。水出南山由溪。北流迳龙骧城东。而北流入于洛。洛水又东右得真谷水。水出南山北迳屯城西。北

    流注于洛水也。又东北过蠡城邑之南城西𡡅水出北四里山上。原高二十五丈。故渑池县治。南对金门。坞水南五里旧冝阳县治也。洛水右会金

    门溪水。水南出金门山。北迳金门坞。西北流入于洛。洛水又东合款水。有二源并发。两川迳引谓之大款水也。合而东南入于洛。洛水东黍艮谷水

    入焉南出金门山。开山图曰。山出多重固在韩。建武二年。强弩偏将军陈俊转击金门白马皆破之。即此也。而东北流注于洛。洛水又东左合北溪

    南流入于洛水也。又东过阳市邑南。又东北过子父邑之南。太阴谷水南出太阴溪。北流注于洛。洛水又东白马溪水出冝阳山涧。有大石。厥状似

    马。故溪涧以物色受名也。溪水东又北流注于洛。洛水又东有昌涧水注之。水出西北冝阳山。而东南流迳冝阳故郡南旧阳市邑也。故洛阳都典

    农治。此后改为郡。其水又南注于洛。洛水又东迳一合坞南。城在川北。原上高二十丈。南北东三箱。天崄峭绝。唯筑西面。即为令固一合之名起于

    是矣。刘矅之将攻河南也。晋将军魏该奔于此。故于父邑也。洛水又东合杜杨涧水。出西北杜杨溪。东南迳一合坞。东与盘谷水合。乱流东南入洛。

    洛水又东渠谷。水出冝阳县南女几山。东北流迳云中坞。在上迢带层峻。流烟半𡸁。缨带山阜。故坞受其名。水又东北入洛水。臧荣绪晋书称孙登

    尝经冝阳山作炭。人见之与语。登不应。作炭者觉其精神非常。咸共传说。太祖闻之。使阮籍往观与语。亦不应。籍因大啸。登笑曰。复作向声。又为啸。

    求与俱出。登不肯。籍因别去。登上峰行且啸。如箫韶笙簧之音。声振山谷。籍怪而问作炭入。曰故是向人声。籍更求之。不知所止。推问乆之。乃知姓

    名。余案孙绰之叙高士传言在苏门山。又别作登传。孙盛魏春秋亦言在苏门山。又不列姓名。阮嗣宗感之著文人先生论。言吾不知其人。既神逰

    自得。不与物交。阮氏尚不能动其英操。复不识何人。而能得其姓名。又东北过冝阳县南。洛水之北有熊耳山。双峦竞举。状同熊耳。此自别山不与

    禹贡导洛自熊耳同也。昔汉光武破赤眉樊崇。积甲仗与熊耳平即是山也。山际有池。池水东南流。水侧有一池。世谓之渑池矣。又东南迳冝阳县

    故城西。谓之西度水。又东南流入于洛。






    永乐大典卷之一万一千一百三十二

    重录总校官侍郎臣高 拱

    学士臣胡正蒙

    分校官编修臣孙 铤

    书写儒士臣王以成

    圈㸃监生臣林氏表

    臣翁嘉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