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字宋公遗稿/卷之二 中华文库
附录
诗
河西金麟厚
晚岁方兴学古思。其如蔑裂未真知。看君美质偏多感。努力骎骎向里归。
关心得失科场里。较计崇卑禄秩间。义理渐轻功利重。志谁伊尹学谁颜。
世系源流
始祖讳桂高丽侍中当国运之讫取义成仁即杜 门洞七十二节士之一也谨按观斋边胤宗〈松江门人〉 所撰不朝岘言志录有曰有明洪武二十五年壬 申秋七月㦲生魄乙未丽氏运讫。本朝受命忠 臣义士皆守罔仆之节咸登松京市东南岘各言 其志取其义而成其仁公曰国事既非吾属复何 为㦲与七十馀人和诀归洪阳公叹时诗曰忘生 一世介子恨杀身千秋王蠋冤隐士赵云讫赓日 紫门日午唤人开步出林亭坐石苔昨夜山中风 雨恶满溪流水泛花来 曾祖讳枰入。我朝以䕃历造纸署别提行。世 子别待卫兼翊卫司翊卫退休子淳昌隐德不仕 后移居潭阳府獐洞里 妣淑人固城蔡氏生员绍女固城君文懋上世孙 生一男三女男曰麒孙女长适全义李氏智文次 适全州李氏嗣盛伊山守次适光山金氏丽辉生 员参奉 祖讳麒孙字国瑞。成庙朝生员以䕃行通训大 夫司宪府监察行南平县监学行文章为世表准 玉果县监李课称曰既贤而文 妣淑人全州李氏宝城君容女孝宁大君补孙生 四男二女长骏字子云生员以文章行义参奉至 司宪府监察特除丹城县监号二乐堂从游宋俛 仲金河西有唱酬诗律次骕字史云进士号优游 堂无意闻达隐德不仕朴讷斋柳石轩赋其优游 之义次讳驹即公之皇考次骅训导女长适申洎 赠承旨次适李檡花开令 考讳驹字凌云号清心轩。成庙朝生员以学行 参奉以䕃行通训大夫司宪府监察历宰十二郡 皆有清德碑先时监察公莅临陂时梦有鹑形鹄 色之民满庭献贺曰多活残命图报厥德河海犹 浅贡植三笋于庭以效万一之诚须臾茁然干霄 其后生二男一女男曰庭笋庭篁女曰庭竹崔颖 之妻也 妣淑人竹山安氏生员轴女生一男一女男曰安 道从仕郞女适咸阳朴氏世彦忠顺卫 妣淑人砺山宋氏贒徴女府院君居信玄孙生二 男一女男长曰庭笋字义立号勿染进士文科辅 德历宰锦山丰基等七郡以诚孝学行立祠龟山 次曰庭篁即公也女适朔宁崔氏颖承旨 公有一子齐民号海狂〈。正庙戊申。赠朝 奉大夫司宪府持平〉
实录
公讳庭篁字天擎洪州人父讳驹尝宰十二郡清 白遗爱而每当荒政多活人命矣其莅临陂也梦 有数千浮黄之民𣼛庭攒贺曰得保沟壑之塡摠 是太守之赐报答无路拜植三笋于庭须臾茁然 于霄䕺茂可悦觉而公之兄弟生长即辅德公讳 庭笋也次即公也又生一女亦锡小字曰庭竹乃 承旨崔颖之妻而未能斋尚重之母也顾名而思 义岂非奇应而异验耶公生于。嘉靖十一年壬 辰即。中宗二十七年也自幼聪颖才学语赜存 天遏人之奥自髧发有导世长民之风律身化性 不逾规矩讲理论道自成模楷读书十行俱下日 记数万馀言工扵属文著述比兴俱称造极未十 岁已掉鞅扵词林十四赴乡解时松川梁公同入 场公操纸笔立成纳券周游场屋猎视众才见梁 公㪽制曰知人事之文也梁之群子弟怒曰汝以 童子嘲弄老儒可乎公曰知人事之称以文而不 以人也顾何伤乎梁公曰汝必秋城宋同福之子 耶公曰然梁公握手相讙请见㪽制稿阁笔叹曰 子必大捷因折券曰我今曳白愿子勿入终场以 让老夫一头地可乎公许之及其出㮄梁公对策 居魁公㪽制为次梁公以此深器重之日科士较 最虽老成者未免宋某年未舞象能超脱扵俗白 不但今世罕见求之古人亦不可得宜结为婚姻 以资连阀之庆且以永两家之好以故梁公长孙 愿容为公子海狂先生女婿年二十四中司马即 。嘉靖二十四年乙卯我。明宗十年也翌年丙 辰二月登别试第一时声望动扵洛下权臣尹元 衡慕其文章要公一见公鄙其为人不肯相见游 街之日适遇元衡扵途元𢖍幸其相见呼新榜甚 急公曰吾以清台家世岂可折腰扵权奸以取一 身之羞辱乎即回马避之不与之接元𢖍大衔之 百般诋诽或语公曰首相攻子子其危㦲公曰命 也夷然不以为意尝曰士夫官衘正字二字佳以 职而掌大国之文宪以义而仇众籍之讹误正得 几字乃可称情乎犹恐他衔之坏了此好个称也 虽仕道坎坷而无戚戚之容也公诚孝出天竭力 顺志甘旨之具致物如期母夫人病思鸠灸而莫 售忽有飞鸠入闱翺翔遂以供之病乃瘳焉其馀 难得之物非时之需间多奇应而异验世称诚孝 之感多不让扵古人之冰鲤雪笋矣与兄辅德公 食则同卓寝则同被未尝暂离哦诗咏词弟唱 兄酬家庭之间怡怡愉愉推及乡党虽不克见用 扵世而君子以为施扵有政矣尝从师河西金先 生先生称其孝友聪明以诗诩之曰晚岁方兴学 古思其如蔑裂未真知看君美质偏多感劳力骎 骎向里归又曰关心得失科场里较计崇卑禄秩 间义理渐轻功利重志谁伊尹学谁颜高峯奇先 性编辑朱子文录也请跋扵河西河西推让于公公 遂跋焉锓榟行于世公扵是时年为二十五而奇 金二公之奖诩推让如此则公之才之学盖有渊 源于斯文矣柳眉岩扵公为从妹婿公一见而知 其为远大之器迎为东床之客日夕讲磨性理之 奥义理之分毫分缕析眉岩尝曰发明道义无如 宋其宋某即希春之师非希券之友也公内而清 心优游外而河西高峯家庭之训师友之益盖有 素矣而天不假年未克大用天耶命耶斯文不幸 夫人即光山金氏允敬之女县监珝之孙也生海 狂先生时公年十八隔壁而闻其声曰此儿贤远 于人而禀命奇衅耳后果如其言平生以礼自任 尝曰一位失序非礼也一物不具非礼也推好证 之心思与人立有小失扵礼望望然去之若将凂 焉人固以此而知公亦多以此而恶公知公者寡 而恶公者果寡不胜众公世用蹇焉会年二十六 卒于锦山即。嘉靖二十六年。明宗十一年也 河西先生闻而恸惜曰斯人也而有斯逝也灵芝 之九茎方秀长松之千尺遽折天之必欲丧斯文 耶笃学似子夏顺志似曾子闻一知十似颜子而 寿不及颜子六岁命耶天耶题挽曰孝友聪明质 他乡一病欺那堪挽送子吾驾亦难期以遗诫返 葬于潭阳大谷飞钗麓先人之兆公之懿行确论 无徴扵兵燹之馀但诗赋六篇收录扵他人集中 惟朱子文录跋刊行于世炤人耳目隋侯寸珠尚 可以照夜孙阳一骥亦足以追风则又何必广搜 扵蓝田之肆而周观乎冀北之野乎少益可贵谨 述优游堂记仍叙公之平生颠末以俟立言者悉矣
玉果县监李课谨叙
行状
公讳庭篁字天擎洪州人始祖讳桂高丽侍中逮 。我朝受命挂冠罔仆曾祖讳枰。世子别侍卫 翊卫司翊卫祖讳麒孙生员通训大夫司宪府监 察行南平县监道德文章为世标准李课述而称 之考讳驹生员行司宪府监察妣淑人砺山宋氏 监察公历宰列邑清白遗爱每当荒政拯活甚众 及莅临陂也梦有饥民数千罗拜扵庭曰俺等得 免塡壑皆公赐也请植三笋图报万一少选猗菉 可赏其后公之兄弟生焉故长公名庭笋公名庭 篁小妹为未能斋崔尚重母夫人以竹为少字识 梦也公以。嘉靖十一年壬辰生于潭阳大谷里 天资颖悟德宇粹然才学语能属词一读十行日 诵万言未十岁已掉鞅于艺苑十四赴乡解见松 川梁公㪽制曰知人事文也松川子弟怒其轻藐 公曰谓文非谓人何伤乎梁会曰汝非秋城宋同 福子耶公曰果是梁公握手请见公㪽制稿愕然 阁笔曰此作必居魁因折券曰我今为子曳白愿 子勿入终场以让老夫公许之略无难色及㮄出 梁公果魁终场公亦初场巍捷梁公以此深器重 曰科举争名耆儒未免而宋某年未舞象推逊如 此虽求之古人不易得也遂以其长孙愿容为公 之胤海狂公婿见慕可知也年二十四中司马即 。明宗乙卯也翌年丙辰二月公登别试第一声望 倾洛下权臣尹元衡慕公盛名使人要见公严正 自守如后山之扵章惇游街之日途遇元𢖍元𢖍 幸其邂逅亟呼新榜公曰吾以清白家子弟岂可 折腰权奸自贻羞辱乎遂回驭不接元衡深衔之或 语公曰首相相失得无危乎公曰命也遂夷然不动 及分馆时初擢槐院正宇元𢖍驳置校书公仍不 仕曰士夫官衔正字佳职掌上国制诰兼且校雠 群书正得几字称是职犹恐他衘来坏了好职名 也公养亲极其诚孝凡甘脆之物虽非时思食无 不应办如李石滩㪽记鸠灸抑其一事也十九遭 内艰一遵礼节泣血三年据其始终则尝粪验癠 刲股少延比葬负土成坟庐墓终制虽古孝子何 以加㫋与兄辅德公寝食必偕出入不离凡哦诗 遣辞埙篪相酬家庭之间怡愉如也施及乡邻无 不款洽虽不克见用于世君子以为施于有政矣 尝从师河西金先生讲论道理自成模楷律身化 性不逾规矩河西尝以二绝句赠公美其发轫正 路也高峯奇先生以朱书全部浩瀚河岳后学未 易考阅乃编磨文录请跋扵河西河西让扵公曰 当世文藻无如宋某不佞不敢当夫河西岂虚让 㦲眉岩柳公扵公为从妹婿也公一见知其为大 器劝令卜婿仍扵东床日夕讲磨公扵义理毫分 缕析眉岩尝曰发明道义无如宋某宋某即希春 之师非希春之反也公娶光山金氏允敬女县监 珝之孙也公年十八海狂先生生焉公闻其啼声 叹曰此儿贒而命衅后果如其言先见如此平生 以礼自任尝曰一位失序非礼也一物不具非礼 也推好礼之心思与人立有小失于礼望望然去 之若将凂焉人固以此而如公亦多以此而恶公知 公者寡而恶公者众寡不胜众公世用蹇公年二十 六卒于锦山即。嘉靖二十六年丁巳我。明宗十 二年也河西先生闻而痛惜操文祭之曰斯人也 有斯逝也灵芝之九茎方秀长松之千尺遽折天 其必欲丧斯文耶笃学似子夏顺志似曾子闻一 知十似颜子而寿不及颜子六岁命耶天耶又有 挽称其孝友聪明以遗诫葬子潭阳大谷里艮坐 之原从先兆也公之至行纯徳为诸公㪽奖诩者 若是其盛而彚为一秩备见颠末为状德之文者 尚未及见此岂独其子孙之恨㦲湖之章甫皆可 以担其忧也
前翊赞越松黄胤锡谨撰〈号颐斋〉
遗事
公讳庭篁字天擎洪州人公先考清心轩公历宰 列邑清白遗爱及莅临陂也值荒多活梦有数千 浮黄拜庭献贺曰俺等免殍无非太守之赐庭植 三笋报赐万一其后公之兄弟小妹生焉以此清 心轩公锡各以庭篁 嘉靖十一年壬辰。中宗二十七年也公生于潭 阳獐洞里第禀形端正赋气宏博幼颖特达聪𥈠 过人才学语便晓文字自在髫龀已有孝友行天 姿纯粹乳哺自节无违亲志 丙申公年五岁才智涌泉闻一知十笃扵事亲形声 未著视听辄先嶷有规度 戊戌公年七岁稍长恢廓有志能论议古今人尚 气节刻意为学 辛丑公年十岁读书十行俱下日记数万馀言工 扵属文著述比兴俱称造极劈解义理如竹迎刄 已棹鞅于词林 乙巳公年十四赴乡解松川梁公同入场公见松 川㪽制曰知人事之文也松川子弟怒曰汝以童 子嘲弄老人可乎公曰知人事之称以文不以人 顾何伤乎松川曰汝非秋城宋同福之子乎公曰 然松川握手相讙请见㪽制稿阁笔叹曰子必居 魁因折卷曰我今为子曳白愿子勿入终场以让 老夫一头地公许之无难色及出㮄公为初场之 魁松川为终场之首松川以此器重之曰科士较 最虽老成者不免宋某年未舞象能超脱于俗白 不但今世罕见求诸古人亦不可得矣 丁未公年十六娶光山金氏允敬之女即忠壮公 德龄姑母也 戊申公年十七从师子河西金先生讲论道理自 成模楷律身化性不逾规矩河西赠以二绝诗 己酉公年十八生海狂先生公隔壁而闻其声叹 曰此儿贒远于人而禀命奇衅后果如其言养亲 极尽诚孝甘旨之需致之如期母夫人病思鸠灸 而莫售忽有飞鸠入闱翺翔遂火供之病乃瘳焉 辛亥公年二十母夫人旧患沉笃尝粪甛苦日夜 侍汤祝天愿代以至刲股竟以天年终送终之节 一遵礼制泣血三年未尝见齿比葬庐墓致哀 壬子公年二十一与仲兄辅徳公友爱隆笃未尝 暂离怡恰愉愉推及乡党虽不克用扵世君子以为 施扵有政云矣 癸丑公年二十二柳眉岩于公为从妹婿也公一 见知为远大之器迎扵东床日夕讲磨性理蕴奥 道义精微毫分缕析眉岩先生尝曰发明道义无 如宋某宋某即我之师非我之友也 乙卯公年二十四。明宗十四年中司马平生以礼 自任尝曰一位失序则非礼也一物不具则非义 也推好礼之心思与人立有小失扵礼则望望然去 之若将凂焉人固以此而知公亦多以此而恶公知 公者寡而恶公者众矣 丙辰公年二十五三月登别试第声望动洛下权臣 尹元虽慕其文章德誉使人要见公不见游街之 日适遇元𢖍于道元衡幸其相见呼新㮄甚急公 曰吾以清白家世岂司折腰扵权奸以取一身之 羞辱乎回马避之不与之接元𢖍大衔之百般抵 排或语公曰首相攻子子其危㦲公曰命也夷然 不以为虑分馆时初擢槐院元衡驳置校书公遂 不仕曰士夫官衘正字甚佳以职而掌上国之文 宪次义而校众藉之讹误正得几字乃可称情乎 惟恐他衔之来坏了此好个祢也虽仕道坎坷而 无戚戚之容焉 丁巳公年二十六从游高峯奇先生先生以数先 生遗意抄出朱书中紧要各以朱子文录请跋于 河西金先生先生推让扵公曰当世文𢖍无如宋 某岂不佞之㪽敢当也公辞不得已而是岁四月 朔遂跋焉骎榟而行于世 同年五月七日卒于仲兄锦山衙舎享年二十六 河西金先生闻而悲恸有祭文。略曰斯人也有 斯逝也灵芝之九茎方秀长松之千尺遽折天其 必欲丧斯文耶笃学似子夏顺志似曾子闻一知 十似颜子而寿不及颜子大岁命耶天耶且作挽 哭之以遗诫葬于潭阳飞钗洞先茔下子坐之原
挽
河西金麟厚
孝友聪明质他乡一病欺那堪挽送子吾驾亦难 期
题正字宋公遗稿后
右正字宋公之作。而其玄孙奎来示扵怀德之桥谷。愚谓先儒论中庸宗器之陈曰。示能守也。夫祖先所遗。守而勿失。何有大小贵贱之间㦲。正字公可谓有后矣。篇中有河西先生挽诗。此足以使之不𣏓矣。
恩津宋时烈书
跋
粤昔。中庙二十七年壬辰有若宋公庭篁字天 擎生扵潭阳府大谷幼而聪慧壮而卓荦诚一代 伟望也诗礼家训由来之渊源已久孝友天资笃 至之学行夙就蔼蔚声名雷灌京乡年甫二十五 䟦朱子文录河西高峯眉岩诸贒亦皆推让一头 文章德业扵是乎益著其㪽不著通籍之初积忤 权贵夷然自乐者尤为超越俗臼有非人人可及 士大夫出处关风俗之盛衰则公之不遇寿且亨 者亦天也欤此㪽以百世之下令人咨嗟兴叹者 而又况并与遗文往迹断烂扵兵燹之馀只有若 干篇藏于家不得广布于后尤可惜也若甚至行 懿德诸君子之述已备今何敢赘焉余与公后孙 守谦甫晚投雅契尝示其先集请为之跋顾此人 微识短一言不足轻重扵此个文字累恳不止累 辞不已往在甲午守谦奄逝于慈仁客馆越三年 其再从侄一贤甫又为来恳于余知潭之日玆土 即公生长之乡益觉敬叹钦仰故人生前之托亦 不忍忘略举其槩而叙之自知滥越反切惭愧云 尔 通训大夫行潭防都护府使唐城洪耆燮谨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