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汇编 食货典 第二百六十二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经济汇编 第二百六十三卷
经济汇编 食货典 第二百六十四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食货典

     第二百六十三卷目录

     米部汇考

      周礼地官

      说文释米

      本草纲目陈廪米

      海槎馀录山禾米

     米部艺文一

      谢敕赐米启       南齐王融

      谢敕赉长生米启     梁简文帝

      谢东宫赉米启       庾肩吾

      谢湘东王赉米启       前人

      答湘东王赉粳米启      前人

      谢湘东王赉米启       前人

      谢赵王赉米启      北周庾信

      记薯米          宋苏轼

      拟米秫除祭酒诰       胡锜

      代米秫谢表         前人

     米部艺文二

      送米于法云二老     宋王安石

      送人贡粳米之上京    元吴师道

      杜伯渊送新米       明杨基

     米部选句

     米部纪事

     米部杂录

     米部外编

    食货典第二百六十三卷

    米部汇考

    《周礼》

    《地官》

    《舍人》“掌平宫中之政。”

    订义郑康成曰:“政谓用谷之政。” 贾氏曰:“舍人总主给米之事,而掌平王宫中之政,谓平其给米多少,

    分其财守以法,掌其出入。”

    贾氏曰:“财即米也。” 《丧大记》云:“纳财,朝一溢米 。” 黄氏曰:“守谓积聚米,给予也。”

    凡祭祀,共簠簋,实之陈之。

    郑康成曰:“方曰簠,圆曰簋 。” 郑锷曰:“用簠以盛稻粱,用簋以盛黍稷。”

    宾客“亦如之,共其礼:车米、筥米、刍禾。”

    贾氏曰:“《聘礼》曰:‘致饔饩,使卿韦弁归饔饩米百筥,设于中庭,车米三十车,陈于门外,禾三十车,刍薪倍禾’。” 又《掌客》:“‘上公米百有二十筥,车米四十车,禾五十车,刍薪倍禾;侯伯米百筥,车米三十车,禾四十车,刍薪倍禾;子男米八十筥,车米二十车,禾三十车,刍薪倍禾’。皆言陈,是其所陈多少之数。”

    丧纪,共饭米熬谷。

    郑康成曰:“饭所以实口,不忍虚也。君用粱,大夫用稷,士用粢,皆四升,实者惟盈。熬谷者错于棺旁,所以惑蚍蜉。《丧大记》曰:‘熬,君四种八筐,大夫三种六筐,士二种四筐,加鱼腊焉’。”

    以岁时县《穜稑》之种,以共“王后之春献种。”

    《郑康成》曰:“县之者,欲其风气燥达。”

    “掌米粟之出入”,辨其物。

    郑康成曰:“九谷六米别为书。”

    岁终则会计其政。

    《郑康成》曰:“政用谷之多少。”

    舂人,“奄二人,女舂抌二人,奚五人。”

    贾氏曰:“舂人有奄者,以与女奴同处故也 。” 郑康成曰:“女舂抌,女奴能舂与抌者。抌,杼臼也。《诗》曰:‘或舂或抌 ’。” 黄氏曰:“舂人、饎人、槁人,皆宫中之事,以用谷,故属地官。舂抌、炊爨,因祭祀宾客,使内人皆识其劳苦烦辱,不止稼穑之艰难。”

    掌共米物。

    《郑康成》曰。米物言非一米。

    祭祀,共其齍盛之米。

    贾氏曰:“器实曰齍,则黍、稷、稻、粱是也;在器曰盛,则簠、簋是也 。” 王昭禹曰:“稷谓之粢,实于簠簋谓之盛。祭用众谷而总曰粢者,举粢以该众也 。” 陈氏曰:“《楚语》云:‘天子亲舂郊禘之盛’。又曰:‘天子郊禘之事,王后必舂其粢’。” 《穀梁》曰:“‘三宫米而藏之御廪’。盖祭祀贵于出力以致养,而后可以交于神明,则舂盛固所以自尽也。然” 王耕藉不过三推,则舂盛之礼,盖亦如此,然后舂人率其事以共之。

    宾客共其牢礼之米。

    贾氏曰:“下别言飨食” ,则此言“牢礼,谓饔饩之米。”

    凡飨食,共其食米。

    郑康成曰:“飨有食米,则飨礼兼燕与食。”

    掌凡米事。

    ==
    《说文》
    ==

    《释米》

    米,谷实也。

    《本草纲目》

    《陈廪米》

    释名

    陈仓米、 老米、 火米。

    李时珍曰:“有屋曰廪,无屋曰仓,皆官积也。方曰仓,圆 曰囷,皆私积也。老亦陈也。火米有三,有火蒸治成者, 有火烧治成者,又有畬田火米,与此不同。”

    集解

    陶弘景曰:“陈廪米即粳米。久入仓陈赤者,以廪军人, 故曰廪尔。方中多用之,人以作醋,胜于新粳米也。” 陈藏器曰:“廪米,吴人以粟为良,汉地以粳为善,亦犹 吴纻、郑缟贵近贱远之意。”确论其功,粟当居前。 寇宗奭曰:“诸家《注》说,不言是粳是粟。然二米陈者性 皆冷,煎煮亦无膏腻,粉食令人自利,与《经》说稍戾。” 李时珍曰:“廪米,北人多用粟,南人多用粳及籼,并水 浸蒸晒为之。亦有火烧过治成者,入仓陈久,皆气过 色变,故古人谓之红粟、红腐,陈陈相因也。”

    气味

    咸酸温无毒。

    陈藏器曰:“廪米热食即热,冷食即冷,假以火气也,体 自温平。同马肉餐,发痼疾。”

    李时珍曰:“廪米年久,其性多凉,但炒食则温尔,岂有 热食即热者乎?”

    主治

    《别录》曰:“下气,除烦渴,调胃,止泄。”

    《日华》曰:“补五脏,涩肠胃。”

    陈士良曰:“暖脾去惫气,宜作汤食。”

    《孟诜》曰:“炊饭食,止痢,补中益气,坚筋骨,通血脉,起阳 道。以饭和酢捣,封毒肿恶疮,立瘥。北人以饭置瓮中, 水浸令酸,食之,暖五脏六腑之气。研水服,去卒心痛。” 《甯原》曰:“宽中消食,多食易饥。”

    李时珍曰:“调肠胃,利小便,止渴除热。”

    发明

    李时珍曰:陈仓米煮汁不浑,初时气味俱尽,故冲淡 可以养胃。古人多以煮汁煎药,亦取其调肠胃、利小 便、去湿热之功也。《千金方》治同注。下痢炒此米研末 饮服者,亦取此义。《日华子》谓其“涩肠胃,寇氏谓其冷 利,皆非中论。”

    附方

    霍乱大渴能杀人:以黄仓米三升,水一斗,煮汁,澄清 饮,良。永类方

    反胃膈气不下食者,“太仓散。”用仓米或白米,日西时 以水微拌湿,自想日气如在米中,次日晒干,袋盛挂 风处,每以一撮,水煎和汁饮之,即时便下。 又方:陈 仓米炊饭焙研,每五两入沈香末半两,和匀,每米饮 服二三钱。普济方

    诸般积聚:太仓丸治脾胃饥饱,不时生病,及诸般积 聚,百物所伤。陈仓米四两,以巴豆二十一粒去皮同 炒,至米香豆黑,勿令米焦,择去豆不用,入去白桔皮 四两为末,糊丸梧子大,每姜汤服五丸,日二服。百一 选方

    暑月吐泻:陈仓米二升,麦芽四两,黄连四两,切,同蒸 熟,焙研为末,水丸梧子大,每服百丸,白汤送下。

    《海槎馀录》

    《山禾米》

    儋耳种早稻曰《山禾米》,粒大而香,可食。

    米部艺文一

    《谢敕赐米启》
    南齐·王融

    臣无王阳之术,计然之智,不能负粟百里,分地一廛, 上亏温养,自取饥切。岂悟外恩横集,天私妄委。

    《谢敕赉长生米启》
    梁·简文帝

    尧禾五尺,未足称珍;汉苗九穗,方斯非拟。如随瑞鹿, 若降神乌,暮律向游,献春方始。食乃民天之贵,粒有 延龄之名。借此资身,因斯养性。

    《谢东宫赉米启》
    庾肩吾

    滍水鸣蝉,香闻七里;琼山合颖,租归十县。肩吾人惭 振藻,徒降云间之松;职滥更繁,空撤家丞之俸。成珠 委地,事重逢仙;游玉为粮,珍逾入楚。虽复激水沧流, 不待监河之说;春风扫地,方诮文学之篇。

    《谢湘东王赉米启》
    前人

    味重新城,香逾涝水。连舟入浦,似彦伯之南归;积地 为山,疑马援之西至。不待候沙,同新渝之再熟;无劳 拜石,均辽仓之重满。前恩未远,次渥仍流。墨翟假以 故书,裴楷惭其国赐

    《答湘东王赉粳米启》
    前人

    窃以农夫力耕,时逢俭岁;疏贱时泽,必取丰年。椓斛 泻珠,嘉闻陶量;翻庭委玉,欣见《马图》。

    《谢湘东王赉米启》
    前人

    窃以月满则亏,恩来无爽,海潮虽大,万江恒注。遂使 连箱委地,不殊阳翟;盈仓接宇,宁异《海陵》。

    《谢赵王赉米启》
    北周·庾信

    某启:奉教,垂赉米十石。丹乌衔穗,既集西周;黄雀随 车,还蜚东市。渍而为种,不无霜雪之精;取以论兵,即 有山川之势。某陋巷箪瓢,栉风沐雨,剥榆皮于秋塞, 握蛰燕于寒山。仰费国租,遂开尘甑。非丹灶而泪珠, 异荆台而炊玉。东方朔之捧米,既息长饥;西门豹之 垦田,方惭此赉。

    《记薯米》
    宋·苏轼

    南海以薯米为粮,几米之十六。今岁米皆不熟,民未 至艰食者,以客舶方至而有米也。然儋人无畜藏,明 年去则饥矣。吾旅泊尤可惧,未知经营所从出,故书 座右,以时图之。

    《拟米秫除祭酒诰》
    胡锜

    唐得祭酒,生徒皆喜,谓不寂寞矣。盖桥门冠带之地, 必资醉经巨贤而为之长。以尔学殖素醇,词英早粲。 粤自脱颖而来,《诗》曰:“或舂或揄,或簸或蹂。”其所践扬, 亦既熟矣。顷登米廪,教思熏陶,士君子已有成周既 醉之行。今擢表成均,维其令仪,以式我宾。僎。使酌道 味德者,皆沈浸乎𬪩郁,则将用汝作醴,往惟钦哉!

    《代米秫谢表》
    前人

    任闾师之耕;农功举实,进司成之长,宾僎增华。揆量 逾涯,怀荣蹐地。伏念臣素无学殖,徒有仁根。后稷教 艺以来,芳联南亩;陶潜赋归而后,颖露西畴。在前深 愧于秕糠,若作尚资于曲糵。忽从米廪,叨佩水苍。清 为圣人中,俾乐道涯之泳;醉有君子行,使沾德海之 流。自非沐汉化之鸿醇,何以式周朋之燕湑。兹盖伏 遇皇帝陛下气薰嘉协,瑞格和平。当丰年高廪之秋, 𢌿蒸为醴。阐七月公堂之教,献享称觥。将溥陶民俗 于温温,迺首观儒风于浑浑。肆令浅薄,亦被涵濡。臣 敢不泆戒非彝,礼严有旨。招诸生而浸𬪩郁,盍明立 馆之规。造三代而乐优游,共适舞雩之趣。

    米部艺文二

    《送米于法云二老》
    宋·王安石

    卢仝不出憎流俗,我卜郊居避俗憎。仝有邻僧来乞 米,我今送米乞邻僧。

    《送人贡粳米之上京》
    元·吴师道

    后“王制任土,职贡来四方。珍异匪余求,服食乃其常。 金华有嘉种,玉粲会芬香。土人昔肇端,每岁赋其乡。 颇闻播种初,行者避畎疆。敛收毕征纳,老稚不敢尝。 扰扰府中集,数日何奔忙。珠玑历万指,错落照九光。 圆好中式度,缄封谨缣囊。矧今岁旱干,弥望茅苇荒。 野人惧不供,挈瓶越林冈。及兹幸充数,扬帆上天仓。” 惟民秉恒性,食芹犹不忘。勤动非所辞,有司贵循良。 贤侯重承命,护视严周防。行行不可迟,去去凌风霜。 玉食倘见登,仁恩沐汪洋。愿推及物心,共乐斯时康。 陈风以为赠,别意何悠长。

    《杜伯渊送新米》
    明·杨基

    山人送我山田米,粒粒如霜新可喜。雨舂风,落红 芒,照眼明珠绝糠秕。饥肠欲食未敢炊,未及秋尝羞 祖祢。忆我春来岁方旱,焦穗萎田将槁矣。不意兹晨 见精凿,此宝更将何物比。终岁勤劳农可念,不耕而 食余堪耻。归买松江雪色鲈,持向高堂奉甘旨。

    米部选句

    唐·杜甫《酬高使君》诗:“故人供禄米。”

    韩愈《赠卢仝》诗,“至令邻僧乞米送。”

    宋梅尧臣《贷米》诗:“乞米与乞食”,皆是前人为。

    王安石诗:“乞米助饙馏
    考证

    米部纪事

    《古史考》:神农时,民食谷释米,加烧石上而食之。 《书经益稷》:帝曰:“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 虫,作会宗彝,藻火粉米,黼黻𫄨绣,以五采彰施于五 色,作服汝明。”郑注粉若粟冰,米若聚米。正义“粉若粟冰”者, 粉之在粟,其状如冰。“米若聚米”者,刺绣为文,类聚米 形也。蔡注粉米、白米,取其养也。

    《禹贡》:“五百里甸服,百里赋纳总,二百里纳总铚,三百 里纳秸服,四百里粟,五百里米。”五百里尢远去其 谷而纳米。

    《左传僖公二十九年》“春,介葛卢来朝,舍于昌衍之上。 公在会,馈之刍米,礼也。”

    《酒谱》:秦穆公伐晋,及河,将劳师,而醪惟一锺。蹇叔劝 之曰:“虽一米,可投之于河而酿也。”于是乃投之于河, 三军皆醉。

    《家语》:“孔子厄于陈、蔡,从者七日不食。子贡籴于野人, 得米一石。颜回、仲由炊之于坏屋之下。”

    《说苑子路》曰:“负重道远者,不择地而休;家贫亲老者, 不择禄而仕。昔者由事二亲之时,尝食藜藿之实,而 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没之后,南游于楚,从车百乘, 积粟万锺,累茵而坐,列鼎而食。愿食藜藿,为亲负米 之时,不可复得也。”

    《癸辛杂识》:“屈原以五月五日生,投汨罗江而死。楚人 哀之,每至其时,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

    《汉书货殖传》:“宣曲任氏,其先为督道仓吏。秦败,豪杰 争取金玉,任氏独窖仓粟。楚汉相距荥阳,民不得耕 种,米石万钱,而豪杰金玉尽归任氏,以此起富。” 《食货志》:“武帝初,太仓之粟,陈陈相因,腐败不可食。” 《史记东方朔传》:“‘上召问:朔何恐朱儒为’?对曰:‘臣朔生 亦言,死亦言。朱儒长三尺馀,奉一囊粟,钱二百四十; 臣朔长九尺馀,亦奉一囊粟钱二百四十。朱儒饱欲 死,臣朔饥欲死。臣言可用,幸异其礼;不可用,罢之无 令,但索长安米’。”上大笑,因使待诏金马门。

    《赵后遗事》:昭仪往见后曰:“姊曾忆家贫,寒饥无聊,姊 使我共邻家女为草履,入市货履市米,一日得米,归 遇风雨,无火可炊,饥寒甚,不能成寐,使我拥姊背同 泣,此事姊岂不忆也?”

    《西京杂记》:元理尝从其友人陈广汉,广汉曰:“吾有二 囷米,忘其石数,子为计之。”元理以食箸十馀转曰:“东 囷七百四十九石二升七合。”又十馀转曰:“西囷六百 九十七石八㪷。”遂大署囷门后出米,西囷六百九十 七石七㪷九升。中有一鼠,大堪一升,东囷不差圭合。 元理后岁复过广汉,广汉以米数告之,元理以手击 床曰:“遂不知鼠之殊米,不如剥面皮矣。”

    《后汉书马援传》:“帝自西征嚣,至漆,诸将多以王师之 重,不宜远入险阻,计犹豫未决。会召援夜至,帝大喜, 引入,具以群议质之。援因说隗嚣将帅有土崩之势, 兵进有必破之床。又于帝前聚米为山谷,指画形势, 开示众军所从道径往来,分析曲折,昭然可晓。帝曰: ‘虏在吾目中矣’。明旦遂进军至第一,嚣众大溃。” 《东观汉记》第五“伦性节俭,作会稽郡,虽为二千石,卧 布被,自养马,妻炊爨,受俸禄,常求赤米,与小吏受等 财,留一月俸,馀皆贱粜与民饥羸者。”

    《后汉书循吏传》:“王涣为洛阳令,卒。涣丧西归,道经弘 农,民庶皆设盘案于路。吏问其故,咸言平常持米到 洛,为卒司所钞,恒亡其半。自王君在事,不见侵枉,故 来报恩。其政化怀物如此。”

    《刘焉传》:曹操攻破张鲁,定汉中。鲁字公旗,初祖父陵, 顺帝时客于蜀,学道鹤鸣山中,造作符书,以惑百姓, 受其道者,辄出米五斗,故谓之“米贼。”陵传子衡,衡传 于鲁云。

    《献帝纪》:“兴平元年秋,三辅大旱,帝避正殿请雨,遣使 者洗囚徒,原轻系。是岁谷一斛五十万,豆麦一斛二 十万,人相食啖,白骨委积。帝使侍御史侯汶出太仓 米豆为饥人作糜粥,经日而死者无数。帝疑赋恤有 虚,乃亲于御坐前量试作糜,乃知非实,使侍中刘艾 出让有司。于是尚书令以下皆诣省阁谢,奏收侯汶” 考实。诏曰:“未忍致汶于理,可杖五十。”自是之后,多得 全济。

    “青溪寇轨”,后汉张角、张燕辈,托天师道陵,为远祖立 祭酒治病,使人出米五斗,而病遂愈,谓之五斗米道。 《后汉书袁术传》:天旱岁荒,士民冻馁,江淮间相食殆 尽,时舒仲应为术沛相,术以米十万斛与为军粮,仲 应悉散以给饥民。

    《九州春秋》:臧洪为青州刺史,为袁绍所围,粮食尽,厨 有米三升,主簿启进内稍以为糜粥。洪叹曰:“吾独食 此何味?”命使为薄粥,与众共歠之。

    《三国吴志全琮传》:“琮父柔,为桂阳守,尝使琮赍米数 千斛到吴,有所市易。琮至,皆散用,空船而还。柔大怒, 琮顿首曰:‘愚以所市非急,而士大夫方有倒悬之患, 故便赈赡,不及启报。柔更以奇之儿’。”《世说》:“鲁肃十五,好为奇计。周瑜提兵过候肃,并求 资粮。肃家有二囷,米三千斛,指与瑜,遂相结纳去。” 《语林》:“陈寿将为《国志》”,谓丁梁州曰:“若可觅千斛米见 借,当为尊公作佳传。”丁不与米,遂以无传。

    《王右军集须米帖》云:“知须米告求常,如云此便大乏, 敕以米五十斛与卿,有无当共,何以论借?”

    《晋书王湛传》:湛子承,承子述,少孤,事母以孝闻。安贫 守约,不求闻达。性沈静,每坐客驰辨,异端竞起,而述 处之恬如也。少袭父爵,年三十尚未知名,人或谓之 痴。司徒王导以门地辟为中兵属,既见,无他言,惟问 以在东米价,述但张目不答。导曰:“王掾不痴,人何言 痴也?”

    《世说》:郄嘉宾饷释道安米千斛,道安答直云损米,愈 觉有待之为烦。

    《小名录》:陶范字道则,侃第十九子,诸子中最知名。王 修龄尝在东,甚贫乏,陶为乌程令,送一舟米遗之,却 不肯取直,答语王修龄:“若饥,自当就谢。仁祖索,不须 陶米。”

    《晋书隐逸传》:“陶潜为彭泽令。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 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 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

    《宋书孝义传》:何子平世居会稽,少有志行,事母至孝, 扬州辟从事史,月奉得白米,辄货市粟麦。人或问曰: “所利无几,何足为烦?”子平曰:“尊老在东,不办常得生 米,何心独飨白粲。”

    《隐逸传》:“朱百年,会稽山阴人也。少有高情,携妻孔氏 入会稽南山,以伐樵采箬为业。以樵箬置道头,辄为 行人所取,明旦亦复如此。人稍怪之,积久方知是朱 隐士所卖,须者随多少,留钱取樵箬而去。颜峻为东 扬州,饷谷五百斛,不受。百年卒,蔡兴宗为会稽太守, 饷百年妻米百斛,百年妻遣婢诣郡门奉辞固让,时” 人美之,以比“梁鸿妻。”

    《孝义传》:“徐耕,晋陵人也。元嘉二十一年,大旱,民饥,耕 诣县陈辞,以米千斛助官振贷。县为言上,当时议者 以耕比汉卜式,诏书褒美,酬以县令。大明八年,东土 饥旱,东海严成、东莞王道盖各以谷五百斛助官振 恤。”

    《孝武帝纪》:大明八年春正月甲戌,诏曰:“东境去岁不 稔,宜广商货,远近贩鬻米者,可停道中杂税,其以仗 自防,悉勿禁。二月壬寅,诏曰,去岁东境偏旱,田亩失 收,使命来者,多至乏绝。或下穷流穴,顿伏街巷,朕甚 悯之。可出仓米付建康、秣陵二县,随宜赡恤。若温拯 不时,以至捐弃者,严加纠劾。”

    《孔觊传》:“觊自郢州行真征为右卫将军,徙司徒左长 史,弟道存代觊为后军长史,江夏内史。时东土大旱, 都邑米贵,一斗将百钱,道存虑觊甚乏,遣吏载五百 斛米饷之。觊呼吏谓之曰:‘我在彼三载,去官之日,不 办有路粮,二郎至彼未几,那能便得此米邪?可载米 还彼’。吏曰:‘自古以来,无有载米上水者,都下米贵,乞 于此货之’”,不听。吏乃载米而去。

    《南史沈攸之传》:“薛常保等在赭圻食尽,南贼大帅刘 胡屯浓湖,以囊盛米,系流查及船腹,阳覆船,顺风流 下,以饷赭圻。攸之疑其有异,遣人取船及流查,大得 囊米,寻克赭圻。”

    《宋书晋平刺王休祐传》:“休祐为荆州刺史,素无才能, 强梁自用。大明之世,年尚少,未得自专,至是贪淫,好 财色。在荆州裒刻所在,多营财货。以短钱一百,赋民 田登就求白米一斛,米粒皆令彻白。若有破折者,悉 删简不受。民间籴此米一升一百,至时又不受米,评 米责钱。凡诸求利,皆悉如此。百姓嗷然,不复堪命。” 《酉阳杂俎》:“滕景真在广州七层寺,元徽中罢职归家。 婢炊釜中忽有声如雷,米上芃芃隆起,滕就视,声转 壮,甑上花生渐长似莲花,色赤有光似金,俄顷萎灭。 旬日,滕得病卒。”

    《南齐书良政传》:刘怀慰为齐郡太守,民有饷其新米 一斛者,怀慰出所食麦饭示之曰:“旦食有馀,幸不烦 此。”

    《梁书沈约传》:“约少时孤贫,丐于宗党,得米数百斛,为 宗人所侮,覆米而去。及贵,不以为憾。”

    《处士传》:庾诜尝乘舟从田舍还,载米一百五十石,有 人寄载三十石。既至宅,寄载者曰:“君三十斛,我百五 十石。”诜默然不言,恣其取足。

    《南史梁任昉传》:“昉为宜兴太守,在郡所得公田,奉秩 八百馀石,昉五分督一,馀者悉原,儿妾食麦而已。友 人彭城到溉,溉弟洽从昉共为山泽游。及被代登舟, 止有米五石。寻为新安太守,为政清省,吏民便之。卒 于官,唯有桃花米二十斛,无以为敛,遗言不许将新 安一物还都。”

    《梁书南平元襄王伟传》,“伟字文达,太祖第八子也。性 多恩惠,尤愍穷乏。每祁寒积雪,则遣人载樵米,随乏 绝者即赋给之《张率传》:“率嗜酒,事事宽恕,于家务尤忘怀。在新安,遣 家僮载米三千石还吴宅。既至,遂耗大半。率问其故, 答曰:‘雀鼠耗也’。率笑而言曰:‘壮哉雀鼠’。”竟不研问。 《梁书侯景传》,景遣其仪同宋子仙顿南平王第,缘水 西立栅相拒,景食稍尽。至是米斛数十万,人相食者 十五六。

    《陈书徐陵传》:陵性清简,无所营树,禄俸与亲族共之。 太建中,食建昌邑,邑户送米,至于水次,陵亲戚有贫 匮者,皆令取之,数日便尽。陵家寻致乏绝,府僚怪而 问其故,陵云:“我有车牛衣裳可卖,馀家有可卖不。”其 周给如此。

    陵弟孝克为散骑常侍,侍东宫。陈亡,随例入关,家道 壁立。所生母患,欲粳米为粥,不能常办,母亡之后,孝 克遂常啖麦。有遗粳米者,孝克对而悲泣,终身不复 食之焉。

    《魏书安同传》:“同长子屈,太宗时典太仓事,盗官粳米 数石,欲以养亲,同大怒,奏求戮屈,自劾不能训子,请 罪。太宗嘉而恕之,遂诏长给同粳米。其公清奉法,皆 此类也。”

    《北史齐房景伯传》:景伯子文烈,性温柔,未尝嗔怒。为 吏部郎时,经霖雨绝粮,遣婢籴米,因尔逃窜,三四日 方还。文烈徐谓曰:“举家无食,汝何处来?”竟无捶挞。 《隋唐嘉话》:卢尚书承庆,总章初考内外官,一官督运, 遭风失米,卢考之曰:“监运损粮,考中下。”其人容止自 若,无一言而退。卢重其雅量,改注曰:“非力所及,考中 中。”既无喜容,亦无愧容,亦无愧词。又改注曰:“宠辱不 惊,考中上。”

    《贻谋录》:李畬官监察御史,得廪米,母量之,三斛而赢。 问故,对曰:“御史米,不概也。”问车佣几何,对曰:“御史不 偿也。”母怒,敕归馀米偿其佣。

    颜鲁公求米于鲁大夫帖,拙于生事,举家食粥而已。 《云仙杂记》:“吴兴米炊之甑香,白马豆食之齿醉。”虢国 夫人厨吏邓连以此米捣为“透花。”以豆洗皮,作《灵 沙臛》,以供“翠鸳堂。”

    《唐书宗室宰相列传》:“李岘,天宝时累迁京兆尹,出为 零陵太守,为政得人心。时京师米翔贵,百姓相与谣 曰:‘欲粟贱,追李岘’。”

    《张万福传》:万福为泗州刺史。魏州饥,父子相卖。万福 曰:“魏州吾乡里,安忍其困。”令兄子将米百车饷之,赎 魏人自卖者,给资遣之。

    《唐国史补》:“韩晋公滉闻奉天之难,发军食,常自负米 一石登舟,大将已下皆运,一日之中,积载数万斛。 江淮贾人积米以待踊贵,图画为人持钱一千买米 一斗,以悬于市。扬子留后徐粲杖杀之。”

    《唐书韩休传》:休子滉衔元琇诬,劾琇馈米与淄青李, 纳河中李怀光。帝怒,不复究验,贬琇雷州司户。 狂夫之言,唐邺侯李泌,当朱泚围奉天,经月城中资 粮俱尽。时供御才有粝米二斛,每伺贼之休息,夜缒 人于城外采芜菁根而进之。又请曰:“今天下旱蝗,关 中米斗千钱,仓廪耗竭,而江东丰稔,愿陛下早下臣 章,以解朝众之惑;面谕韩皋归觐,以解其自疑之心, 使滉速运粮储,以救朝廷。”德宗云:“善,朕深谕之矣。”即 下泌章,令韩皋谒告归觐,面赐绯衣,谕以卿父比有 谤言,朕今不复信矣。皋至润州,滉感悦流涕,即日自 临水滨发米百万斛听皋留五日即还朝。皋别其母, 啼声闻于外。滉怒,召出挞之,送至江上,冒风涛而遣 之。既而陈少游闻滉贡米,亦贡二十万斛。上谓李泌 曰:“韩滉乃能化,陈少游亦贡米矣。”对曰:“岂惟少游,诸 道将争入贡矣。”此是乙丑闰月事也。其后二年春正 月,关中仓廪竭,禁军脱巾呼道,德宗忧之甚。会韩滉 运米三万斛至陕,李泌即奏之,上喜,遽至东宫,谓太 子曰:“米已至陕,吾父子得”生矣。

    《唐书卓行传》:阳城隐中条山,尝绝粮,遣奴求米。奴以 米易酒,醉卧于路,城怪其故,与弟迎之,奴未醒,乃负 以归。及觉,痛咎谢,城曰:“寒而饮,何责焉?”后拜右谏议 大夫,每约二弟:“吾所俸入,而可度月食米几何,薪菜 盐几钱,先具之,馀送酒家,无留也。”服用无效。

    《云仙杂记》:“富扬庭蓄鸭万只,每饲以米五石,遗毛覆 渚。”

    《杜阳杂编》:“元和八年,大轸国贡碧麦、紫米。其紫米有 类苣蕂,炊一升得饭一㪷,食之令人髭发缜黑,颜色 不老,久则后天不死。上因中元日荐于元元皇帝,故 当时道士有得食者。”

    《江行杂录》:令狐文公除守兖州,州境方旱,米价甚高。 公至,首问米价几何,州有几仓,屈指独语曰:“旧价若 干,四仓各出米若干,以若干定价粜,则可以赈救矣。” 左右听之,流语遍郡中,富人竞发所蓄,物价乃平,人 心欣然。

    《酉阳杂俎》:威远军小将梅伯成以善占梦。近有优人 李伯怜游泾州,乞钱,得米百斛,及归,令弟取之,过期 不至,昼梦洗白马,访伯成占之,伯成伫思曰:“凡人好反语,洗白马,泻白米也。君所忧或有风水之虞乎?”数 日弟至,果言渭河中覆舟,一粒无馀。

    《唐书。杜佑传》:“佑子式方,式方子悰镇淮南时方旱,道 路流亡藉藉,民至漉漕渠遗米自给,呼为圣米。” 《十国春秋吴太祖世家》:“行密之围广陵也,凡半载,与 彦师铎大小数十战,城内无食米,斗直钱五十缗。” 《前蜀高祖本纪》:“高祖姓王名建,大顺二年春二月,唐 以韦昭度讨陈敬瑄,三年不克。三月,令建与顾彦朗 各帅众”归镇。是时,敬瑄置《征督院》,括富民财以供军, 民不聊生。又城中乏食,民有潜入行营贩米入城者, 截筒径寸半,深五分,每筒百馀钱。

    《南楚新闻》:“荆南孙儒之乱,斗米四十千,持金宝换易, 才得一合一撮,谓之‘通肠米。言饥人不可食他物,唯 煮米饮之,亦可稍充肠胃’。”

    《渑水燕谈录》:杨光远之叛青州也,有孙中舍,忘其名, 居围城中,族人在州西别墅,城闭既久,内外隔绝,食 且尽,举族愁叹。有畜犬,彷徨其侧,有忧思。中舍因嘱 曰:“‘尔能为我至庄取米耶’?犬摇尾应之。至夜置之一 布囊,并简系犬背上,犬即由水窦出,至庄鸣吠。居者 开门识其犬,取简视之,令负米还,未晓入城,如此数” 月。比至城开,孙氏阁门数十口,独得不馁。孙氏愈爱 畜之。后数年毙,葬于别墅之南。

    《十国春秋·前蜀后主本纪》:“乾德五年秋,天富仓米中 生虫如小蜂,尾后如米粒,曳之而行。”

    《吴越武肃王世家》:“宝正元年,大水,吴军尤甚。水中生 米,大如豆,民取食之。”

    《南唐烈祖本纪》:“升元二年五月,广济仓灾,焚米三十 万石。”

    《南汉中宗本纪》:“乾和十三年,博白县绿含村民自言 山谷深邃,人迹少至,斗米一二钱。”

    《清异录》:周维简隐洪州西山,尝云:“得米三四石,乐天 羹七百二十碗,足了一年之费。”

    《十国春秋南唐后主本纪》:“乙亥岁夏,吴越会宋师,围 金陵。秋,镇南节度使朱令赟帅胜兵十五万赴难,与 宋师遇,倾火油焚北船,适北风反焰自焚,军遂大溃。 宋师百道攻城,昼夜不休,城中米斗万钱。”

    《谈录》:真宗欲东封泰山,问两府大臣可否,大臣曰:“圣 驾行幸,岂无甲兵随驾,只恐粮草不备。”时晋公为三 司使,真宗遂曰:“朕东封,粮草得备否?”晋公曰:“有备。”真 宗又曰:“如何是备?”晋公曰:“随驾兵士大约不过十万 人,每日请口食米二升半,一日只支计米二千五百 石。或遇驻跸处所,不过三日只支得米七千五百石。” 何处州县无七千五百石斛斗往回之间,俱可有备。 真宗甚喜,又问只与二升半米,亦须与他些面食。晋 公曰:“今来所经州县郡,只可借路而过,使逐程百姓 荣观,国家大礼,固不可科率。”

    《宋史五行志》:“真宗乾兴元年六月,苏、秀二州湖田生 圣米,居民取以食。”

    《厚德录》:“扈谏议称为梓州路转运使,属岁饥,道殣相 望,称先出禄米以赈民,故富家大族皆愿以米输入 官,而全活者数万人。”

    赵观察滋知雄州时契丹大饥,旧米出塞下,不得过 三升。滋曰:“彼,吾民也”,令出米,无所禁。

    《艾子杂说》:齐有富人,家累千金,其二子甚愚,其父又 不教之。一日,艾子谓其父曰:“君之子虽美而不通世 务,他日曷能克其家?”父怒曰:“吾之子敏而多能,岂有 不通世务耶?”艾子曰:“不须试之,他但问君之子所食 者米从何来,若知之,吾当妄言之罪。”父遂呼其子问 之,其子嘻然笑曰:“吾岂不知此耶?每以布囊取米。”其 父愀然而改容曰:“子之愚甚也,彼米不是田中来。”《艾 子》曰:“非其父不生其子。”

    《梦溪笔谈》:尝有一名公,初任县尉,有举人投书索米, 戏为一诗答之曰:“五贯九百五十俸,省钱请作足钱 用。妻儿尚未厌糟糠,僮仆岂免遭饥冻。赎典赎解不 曾休,吃酒吃肉何曾梦?为报江南痴秀才,更来谒索 觅其瓮。”熙宁中,例增选人俸钱,不复有五贯九百俸 者。此实养廉隅之本也。

    《宋史五行志》:“熙宁元年,益阳县雷震山裂,出米可数 十万斛,赍至京师。信米也,但色黑如炭。”

    《贫士传》:贾收字耘老,乌程人也。以诗著名,喜饮酒。家 素贫,东坡先生每念之,尝作古木怪石,书其后以赠 云:“念贾处士贫甚,无以慰其意,为作古木怪石一纸, 每遇饥时,辄一开看,还饱人否?若吴兴有好事,能为 君月致米三石,酒三斗,终君之世者,当便以赠之。不 尔,可令侍姬掌贮,须添丁长以付之也。”

    周方叔,字矩道,居丹徒,筑室五州山下,读诵不休。家 贫,或终日不得食,邻僧乞米送之。一日,龚农卿准孙、 常州吴会造其庐,无以为具,乃烹犬食之。二公忻然 尽欢,叹息而去。

    《避暑录话》:叔祖度支讳温叟,与子瞻同年,议论每不 相下。元祐末,子瞻守杭州,公为转运使,浙西适大水灾伤,子瞻锐于赈济,而告之者或施予不能无滥,且 以杭人乐其政,阴欲厚之。公每持之不下,即亲行部, 一皆阅实,更为条画上闻,朝廷主公议,会出度牒数 百,付转运司易米给民,杭州遂欲取其半,公曰:“使者 与郡守职不同,公有志天下,何用私其州,而使吾不 得行其职。”卒视他州灾伤重轻分与之。

    乐君,达州人,生巴峡间,不甚与中州士人相接。状极 质野,而博学纯至。先君少师特爱重之,故遣吾听读。 今吾尚略能记《六经》,皆乐君口授也。家贫甚,不自经 理,有一妻、二儿、一跛婢,聚徒城西,草庐三间,以其二 处诸生,而妻子居其一。乐易坦率多嘻笑,未尝见其 怒。一日,过午未饭,妻使跛婢告米竭,乐君曰:“少忍,会 当有饷者。”妻不胜忿,忽自屏间跃出,取案上简击其 手,乐君袒而走,仆于舍下。群儿环笑掖起之。已而先 君适送米三斗,乐君徐告其妻曰:“果不欺汝,饥甚,幸 速炊。俯仰如昨日,几五十年矣。”

    《贤奕王武恭公知定州》。是时契丹主在燕京,朝廷发 兵屯定州者几六万人。一旦仓中给军粮,军士以所 给米黑,喧哗纷扰,监官惧,逃匿。公自入仓视之,乃使 召专副问曰:“昨日我不令汝给二分黑米、八分白米 乎?”曰:“然。”“然则汝何不先给白米,后给黑米?此辈见所 得米腐黑,以为所给尽如是,故喧耳。”专副对曰:“然,某 之罪也。”公叱从者,杖专副人二十。又呼四卒谓曰:“黑 米亦公家物,不给与汝曹,当弃之乎?汝何敢乃尔喧 哗。”四卒相顾曰:“向者不知有八分白米故耳,某等死 罪。”公又叱从者亦人杖二十。召指挥使骂曰:“衙官,汝 何不戢士使如此,欲求决配乎?”指挥百拜流汗,乃舍 之,仓中肃然。

    《高丽录》:“宣和五年,给事路允迪使高丽,六月五日丙 戌,晴明,过苦苫。苫距竹岛不远,其山相类,亦有居人。 是日抛泊此苫。丽人拏舟载水来献,以米谢之。东风 大作,不能前进,遂宿焉。”

    《委巷丛谈》:“宋南渡将张浚封循王,享富贵之极,而复 善治生。其罢兵而归,岁收租米六十万斛。今浙中岂 能著此富家也。”

    《宋史孝义传》:“杨芾,吉水人。绍兴五年大饥,为亲负米 百里外,遇盗夺之不与,盗欲兵之,芾恸哭曰:‘吾为亲 负米,不食三日矣,幸哀我’。盗义而释之。”

    《五行志》:“乾道四年春,舒州雨黑米,坚如铁,破之,米心 通黑。”

    《江行杂录》,东谷所见最是不仁之甚者。“粜籴一节,聚 钱运本,乘米粒狼戾之时,贱价以籴,翘首企足,俟青 黄不接之时,贵价以粜,其籴也,多方折挫以取赢,其 粜也,杂糠秕而亏斗斛。天生百谷以存活一世,而谋 利之徒,不欲其丰而幸其歉,不喜其饱而愿其饥,逆 天心,拂人心,以此致富而望绵远,万万无此理也。” 《癸辛杂识》:余向在京幕,闻吏魁云:“杭城除有米之家, 仰籴而食,凡十六七万人。人以二升计之,非三四千 石不可以支一日之用,而南北外二厢不与焉,客旅 之往来又不与焉。”

    至元丙申三月十八日,永嘉天雨黑米,粒小而多饭, 可食。

    乙未岁,江西歉甚,时天亦雨米,贫者得济,富家所雨 则雪也。此又甚异。

    《元史铁哥传》:铁哥领尚膳监,有食尚食馀饼者,帝察 知之,怒铁哥曰:“失饼之罪在臣,食者何与焉。”内府食 用圆米,铁哥奏曰:“计粳米一石,仅得圆米四斗,请自 今非御用,止给常米。”帝皆善之。

    《南海古迹记》:“大奚山在东莞南大海中,一曰𥐻州山, 有三十六屿,山民渠鱼盐不农。宋绍兴间,招其少壮, 置水军啸聚,遂墟其地。今有数百家,徙米种薯芋,射 麋鹿,时载所有至城,易酰米去。”

    《病逸漫记》:“天下岁运米至京师有四百馀万,民粮不 在数内。”

    京师、通州两处积米,除每岁支用外,馀二千馀石,可 六七年之食。

    《夷白斋诗话》:吴僧月舟索米口号:“去岁河桥冰冻,有 米无人相送。今日月舟上门,莫作一场春梦。”可谓以 文滑稽者。

    《见闻录》:吾乡定庵曹先生居广富林,年九十四。将终 时,郡守孔公遣吏送米一石候问,使者失辞云:“太守 敬老大人米不佳,责铺换送。”先生云:“平生不害百姓, 今垂殁乃以我故害百姓耶?”辞不受,因手书答云:“老 夫不食三日矣,恐虚大夫之赐,谨辞

    米部杂录

    《诗经大雅召旻》篇:“彼疏斯粺,胡不自替。”《疏》:“粗也,谓 粝米也。”彼贤者禄薄食粗,而此昏椓之党反食精粺, 女小人耳。何不自废退,使贤者得进米之率,粝十,粺 九,凿八,侍御七。正义曰:言米之率,其术在《九章》粟 米之法,彼云“粟率五十粝,米三十粺,二十七凿,二十 四御二十一。”言粟五升为粝米,三升以下则米渐细, 故数益少。四种之米,皆以三约之,得此数也。朱注言小 人之与君子,如疏与粺,其分审矣。而曷不自替以避 君子乎?

    《礼记·曲礼》:“献粟者执右契,献米者操量鼓。”疏曰:《契》 者,两书一札,同而别之。右为尊,以先书为尊故也。“鼓”, 量器名也。米云“量”,则粟亦量;粟云“契”,则米亦书。但米 可即食为急,故言“量”;粟可久储为缓,故云“书。”

    《仪礼》丧服,“朝一溢米,夕一溢米。”

    《孙卿子》:“仁义礼智之于人也,譬之若货财、米粟之于 家也,多有之者富,少有之者贫,至无者穷。”

    《淮南子泰族训》:“秤薪而爨,数米而炊,可以治小,而未 可以治大也。”

    《论衡论死篇》:“以囊橐盈粟米,米在囊中,若粟在橐中, 满盈坚强,立树可见,人瞻望之,则知其为粟米囊橐。 何则?囊橐之形,若其容可察也。如囊穿米出,橐败粟 弃,则囊橐委辟,人瞻望之,弗复见矣。人之精神藏于 形体之内,犹粟米在囊橐之中也。死而形体朽,精气 散,犹囊橐穿败,粟米弃出也。粟米弃出囊橐,无复有” 形。精气散亡,何能复有体,而人得见之乎。

    魏文帝《与朝臣论粳稻书》:江表惟长沙名有好米,何 得比新城粳稻邪?上风吹之,五里闻香。 《水经注》:会稽有射的山,远望伏若射侯,故谓射的。的 之西有石室,名之为射堂。年登否,常占射的,以为贵 贱之准。的明则米贱,的暗则米贵。故谚云:“射的白斛 米百,射的元斛米千。”

    《酉阳杂俎》:“燋米,干陁国,昔尸毗王仓库为火所烧,其 中粳米燋者,于今尚存,服一粒永不患疟。”

    二十八宿,“井属日,姓同参,形如足迹,祭用粳米和蜜。 《心》属忉利天,姓迦罗延,形如大麦,祭用粳米。《危》姓单 罗尼,形如参,祭以粳米。”

    《资暇录》:“唐太宗时,米斗三钱,后世以为美谈。梁天监 四年,米斛三十钱。唐元和六年,天下米斗有直二钱 者,人罕称道,皆不若汉宣帝元康间,尝谷石五钱矣, 此古今所少。”东魏元象兴和中,谷斛九钱,可以为次 矣。

    《续博物志》:“一升粱米,以纯苦酒一斗渍之,三日出,百 蒸百暴。远行一餐,十日不饥,重餐四百,九十日不饥。” 又方:“米一斗,赤石脂三斤,水渍之二三日,捣为丸如 李大,可辟谷。”《灵宝五符经》:“用白鲜米,九蒸九暴。” 粳粟米五谷中最硬,得浆水易化。仓粳米炊作干饭, 食之止痢。

    《清异录》:“贵有力者治饭材,舂捣簸汰,但中心一颗存 焉,俗谓之‘转身米’。”

    《画墁录:本草》著“糯米为稻米,累朝释略数千言,无一 字言堪为酒,正如白氏《六帖录》禽遗大鹏也。”

    《寓简》:晋王修龄在东山贫乏,陶范载米一船遗之,却 去曰:“王修龄若饥,自当就谢仁祖索食,不须陶范之 米。”彼以善意勿受则已矣,而戾气以诟之,是为傲物, 无礼甚矣。

    《岳阳风土记》:“岳州四月八日,取羊、桐叶,淅米为饭,以 祀神及先祖。”

    《野客丛谈》:《前汉·食货志》曰:“汉兴,接秦之敝,民失其业, 大饥,米石五千,人相食。高祖令民就食蜀汉。”又按《高 祖纪》:“二年,关中大饥,米斛万钱,人相食,令就食蜀汉。” 皆一时事。所书米价不同,恐稍先后,亦未可知。王莽 末,黄金一斤易粟一斛。晋愍帝时,米斗二金,是一斗 粟易钱二十缗,一石粟为钱二百缗也。后汉末董卓 之乱,百姓流离,谷石至五十万。唐潼关失守,鲁炅所 守郡中,米斗五十千,是一石谷为钱五百缗也。梁侯 景入石头常平仓,尽米一斗七八万钱,是一石米为 钱七八百缗也。自古米贵,未有如是之甚者。汉明帝 永平间粟斛三十,正与唐太宗米斗三钱之价同。东 魏元象间谷斛九钱。《赵充国传》“金城、湟中谷斛八钱”, 《汉宣纪》,“谷石五钱。”自古米贱,又未有如是之甚者,等 一石谷耳,贱而至于五钱,贵而至于七八百缗,无乃 太悬绝乎!

    《避暑录话》:汉末五斗米道出于张陵,今世所谓张天 师也。凡受道者出五斗米,故云“五斗米道”,亦谓之“米 贼。”

    鼠璞。古窖藏多粟,次以谷,未尝蓄米,载于经史可考。 武王发巨桥之粟。廪人掌九谷之数,仓人掌粟之藏, 廪人继粟。晋饥,秦输之粟。李斯入仓,见鼠食积粟。太 仓之粟,陈陈相因,敖仓藏粟甚多。赵充国日月用粮

    谷十九万九千六百三十斛。郑吉田渠犁积谷。魏太
    考证
    祖许下屯田,所在积谷。以太仓谷千斛、垣下谷千斛

    赐袁涣家。《晋天文志》:“胃三星天厨,主藏廪五谷也。南 四星天庾,积厨粟所也。”虽谷粟言其大概,然藏米绝 少。唐太宗置常平令,粟藏九年,米藏五年。下湿之地, 粟五年,米三年。吴会并海,卑湿尤甚。且盖藏无法,不 一二载即为黑腐。三年之令,不复举行,何耶?

    《真腊风土记》:“酝酿以米,或以剩饭为之,名曰‘包棱角’。” 盖包棱角者,米也。

    《菽园杂记》:吴中民家计一岁食米若干石,至冬月舂 白以蓄之,名冬舂米。尝疑开春农务将兴,不暇为此, 及冬预为之。闻之老农云:“不特为此。春气动则米芽 浮起,米粒亦不坚,此时舂者多碎而为粞,折耗颇多。 冬月米坚,折耗少,故及冬舂之。”

    《篷轩别记》:临清赋役,每三年一更,如以隶兵为闸夫, 而闸夫为隶兵之类是也。民自十五至六十,无岁无 役出,六十与笃疾不能应役者,俾纳米一石方获免。 予为作均徭旱涝谣,载《清源集》。世谓南人困于粮,北 人困于役,其果然哉?

    《清言》“若想钱而钱来,何故不想?若愁米而米至,人固 当愁。晓起依旧贫穷,夜来徒多烦恼。”

    《书蕉》:“舂米一石,得四斗曰精,得三斗曰凿,得二斗曰 粹。”

    归州有“玉米田”,屈原耕此,产白米,似玉。屈原耕田,人 多不知。

    《龙兴慈记》:“或疑诚意伯禄米不及忠勤伯多,殆功少 云。”曰否。辞减禄米,以减括仓耗税也。

    《瀛涯胜览》:“占城国米粒细,颗长而杂红。”

    牒“干国米少无麦。”

    《泉南杂志》:其地为稻利薄,蔗利厚,往往有改稻田种 蔗者,故稻米益乏,皆仰给浙直海贩。

    《戒庵漫笔》:“东入吴门十万家,家家爆谷卜年华。就锅 抛下黄金粟,转手翻成白玉花。红粉美人占喜事,白 头老叟问生涯。晓来妆饰诸儿女,数片梅花插鬓斜。” 此爆孛娄诗也,录之以观风。

    《瓜蔬疏》:“菰实有米,而今茭白未闻有之,或者野茭乃 生米也。”

    米部外编

    《神仙传王远传》:“麻姑至蔡经家,欲见蔡经母及妇等, 时经弟妇新产数日,姑见知之曰:‘噫且立勿前。即求 少许米来,得米掷之堕地,谓以米祛其秽也,视其米 皆成丹砂,远笑曰:‘姑故年少也,吾老矣,不喜复作如 此狡狯变化也’’。”

    《异苑》:“弘农杨子阳闻土中有声,掘得玉㹠,长可尺许, 屋栋间乃自漏秫米,如此三年,昼夜不息,米坠既止, 忽有一青蛇,长数尺,住在梁上,每落粪辄成碎银,子 阳获银米,遂为富儿,锻银作器,货卖倍售,馀家市者, 随以破灭。”

    晋南阳赵侯,少好诸异术,姿形悴陋,长不满数尺。侯 有白米,为鼠所盗,乃披发持刀,画地作狱,四面开门, 向东长啸。群鼠俱到,咒之曰:“凡非啖者过去,盗者令 止。”止者十馀,剖腹看脏,有米在焉。

    《酉阳杂俎》:“衡岳西原近朱陵洞,其处绝险,多大木猛 兽。人到者率迷路,或遇巨蛇不得进。长庆中,有头陀 悟空,常裹粮持锡,夜入山林,越兕侵虎,初无所惧。至 朱陵原,游览累日,扪萝垂踵,无幽不迹,因是跰。”憩 于岩下,长吁曰:“饥渴如此,不遇主人。”忽见前岩有道 士坐绳床,僧诣之,不动,遂责其无宾主意,复告以饥 困。道士欻起,指石地曰:“此有米。”乃持䦆斸石,深数寸, 令僧探之,得陈米升馀,即著于釜,承瀑敲火,煮饭劝 僧食,一口未尽,辞以未熟。道士笑曰:“君飧止此可谓 薄分,我当毕之。”遂吃硬饭。

    《江西通志》:“许大真君之仆也。本姓干,与妻运米于西 岭,闻真君飞升,即奔驰而归,仓皇覆其车,遗米于地, 米皆复生。后人名其地为生米镇。真君以其分未应 仙,乃授以地仙之术,夫妇归隐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