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汇编 考工典 第三十三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经济汇编 第三十四卷
经济汇编 考工典 第三十五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考工典

     第三十四卷目录

     桥梁部纪事

     桥梁部杂录

     桥梁部外编

    考工典第三十四卷

    桥梁部纪事

    《拾遗记》:“舜命禹疏川奠岳,济巨海鼋鼍,以为桥梁。” 《竹书纪年》:“周穆王三十七年,伐楚,大起九师,东至于 九江,架鼋鼍以为梁。”

    《集仙录》:“穆王命八骏,吉日甲子,鼋鼍鱼鳖为梁,以济 弱水,而宾于王母。”

    《水经注》:“霸水,古曰滋水,秦穆公更名,以显霸功。水上 有桥,谓之霸桥。”

    《史记苏秦传》:“秦说燕王曰:‘信如尾生,与女子期于梁 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柱而死’。”

    《刺客列传》:豫让者,晋人也,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及 赵襄子灭智伯,豫让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今智伯 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顷之,襄子当出,豫让伏于所 当过之桥下。襄子至桥,马惊,襄子曰:“此必是豫让也。” 使人问之,果豫让也。《正义》曰:“汾桥下架水”,在并州 晋阳县东十里。

    《春秋后传》:赵襄子游于圃中,至于梁,马却不肯进,青 笄为骖乘。襄子曰:“进视梁下,前类有人。青笄进视梁 下,豫让却寝,佯为死人。青笄云:‘长者,且有大事’。” 《史记·秦本纪》:“昭襄王五十年,初作河桥。”正义曰:此 桥在同州临晋县,东渡河至蒲州,今蒲津桥也。 《诚斋杂记》:“燕太子丹质于秦,秦王遇之无礼,乃求归。 秦王为机置之桥,欲以陷丹。丹过之,蛟龙捧轝,而机 不发。”

    《三辅黄图》:“秦始皇并天下,都咸阳,宫殿端门四达,以 则紫宫,渭水贯都,以象天汉,横桥南渡,以法牵牛。 始皇造渭桥,铁镦重不能移,乃刻石作力士孟贲像, 祭之镦乃可移动。”

    《述征记》:始皇东巡,弗行旧道,过菏水,率百官以下,人 提一石以填之,俄而梁成。今所累石,无造作之处。 《史记留侯世家》:“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 父,衣褐,至良所,直坠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 履’。良愕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 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徐广》曰: “圯,桥也,东楚谓之圯。”音怡。

    《滑稽列传》:魏文侯时,西门豹为邺令,发民凿十二渠, 引河水灌民田。到汉时,长吏以为十二渠桥绝驰道, 相比近,渠水且至,欲合三渠为一桥。邺民人父老不 肯听。长吏以为西门君所为也,贤君法式不可更也, 长吏终听置之。

    《张释之传》:“上行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出,乘舆 马惊,于是使骑捕属之廷尉。释之治问曰:‘县人来闻 跸,匿桥下久之,以为行已过,即出,见乘舆车骑即走 耳。廷尉奏当,一人犯跸,当罚金’。”张晏曰:“在渭桥中 路。”臣瓒曰:“中渭桥两岸之中。”《索隐》曰:“二说皆非也。”案: 今渭桥有三所:一所在城西北咸阳路,曰西渭桥;一 所在东北高陵路,曰东渭桥。其中渭桥在故城之北 也。

    《平准书》,“公卿议封禅事,天下郡国皆豫治道桥,缮故 宫。”

    《通典》:“汉武帝作长安城西门曰便门桥,与门相对,因 号便门桥。”

    《华阳国志》:蜀郡城北十里有升仙桥。司马相如初入 长安,题市门曰:“不乘驷马高车,不复过此桥。”

    《汉书赵充国传》:“充国至金城,奏治湟狭以西道桥七 十所,令可至鲜水。”

    《薛广德传》:广德为御史大夫,上酎祭宗庙,出便门,欲 御楼船,广德当乘舆车,免冠顿首曰:“宜从桥。”诏曰:“大 夫冠。”广德曰:“陛下不听臣,臣自刎以血污车轮,陛下 不得入庙矣。”上不说,先光禄大夫张猛进曰:“臣闻 ‘主圣臣直,乘船危,就桥安,圣主不乘危。御史大夫言 可听’。”上曰:“晓人不当如是耶!”乃从桥。

    《王莽传》:地皇三年二月,霸桥灾,数千人以水沃救不 灭。莽恶之,下书曰:“夫三皇象春,五帝象夏,三王象秋, 五霸象冬。皇王德运也。霸者继空续乏,以成历数,故 其道驳,惟常安。御道多以所近为名。”迺二月癸巳之 夜,甲午之辰,火烧霸桥,从东方西行,至甲午夕,桥尽 火灭。大司空行视考问,或云寒民舍居桥下,疑以火 “自燎为此灾也。其明旦,即乙未立春之日也。予以神 明圣祖黄虞遗统,受命至于地皇四年,为十五年,正

    以三年终冬,绝灭霸驳之桥,欲以兴成新室,统一长
    考证
    存之道也。又戒此桥空东方之道。今东方岁荒民饥,

    道路不通,东岳太师亟科条开东方诸仓,赈贷穷乏, 以施仁道。其更名霸馆为长存馆。”“霸桥为长存桥。 《吴地记》:‘后汉郡人顾训,家有百口,五世同居,乡人效 之,共议近宅造百口桥,以彰孝义也’。”

    《三国志张飞传》:曹公入荆州,先主奔江南,使飞将二 十骑拒后。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翼,德也, 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免。

    《吴主传》:“权征合肥,为魏将张辽所袭,乘骏马,越津桥 得去。”《江表传》曰:权乘骏马上津桥,桥南已彻丈馀, 无版谷。利在马后,使权持鞍缓控,利于后着鞭,以助 马势,遂得超度。

    《华阳国志》:万里桥在成都县南八十里。蜀使费袆使 吴,诸葛亮送之于此,叹曰:“万里之行,始于此桥。”因名 万里桥。

    鱼豢《魏略》:“景初中,洛阳城东桥、城西桥、洛水浮桥,三 柱三折。三柱,三公象也。时徭役大兴,三公垂头隐匿 故也。”

    《三国志锺会传》:“司马文王欲大举图蜀,以会为镇西 将军,统十馀万众,分从斜谷、骆谷入,先命牙门将许 仪在前理道,会在后行,而桥穿马足陷,于是斩仪。” 《晋书成都王颖传》:“颖与河间王颙伐京都,进军屯河 南,阻清水为垒,造浮桥以通河北,以大木函盛石,沈 之以系桥,名曰石鳖。”

    《杜预传》:预以孟津渡险,有覆没之患,请建河桥于冨 平津。议者以为殷周所都,历圣贤而不作者,必不可 立故也。预曰:“造舟为梁,则河桥之谓也。”及桥成,帝从 百僚临会,举觞属预曰:“非君,此桥不立也。”对曰:“非陛 下之明,臣亦不得施其微巧。”

    《温峤传》:王敦构逆,加峤持节都督东安北部诸军事。 及王含、钱凤奄至都下,峤烧朱雀桁以挫其锋。帝怒 之,峤曰:“今宿卫寡弱,征兵未至,若贼豕突,危及社稷, 陛下何惜一桥?”贼果不得渡。

    《水经注》:赵建武中,造浮桥于延津上采石为中济,石 无大小,下辄流去,用功百万,经年不就。石虎亲阅工 作,沈璧于河,明日璧流渚上,波荡上岸,遂斩将而还。 《襄阳耆旧传》:“猪兰桥,其名荻兰桥。桥之左右,丰蒿荻 于桥东。刘季和大养猪,襄阳太守曰:‘此中作猪屎臭, 可易名猪兰桥’。”初如戏言,而百姓遂以为名矣。 《沙州记》:“吐谷浑于河上作桥,谓之河厉,长一百五十 步,两岸累石作基陛,节节相次,大木从横,更镇压,两 边俱来,相去三丈,并大材以板横次之,施句栏,甚严 饰。”

    《秦州记》:“枹罕有河夹岸,岸广四十丈。义熙中,乞佛于 河上作飞桥,桥高五十丈,三年乃就。”

    《南史齐和帝纪》:“先是东昏与群小别立帽,骞其口而 舒两翅,名曰‘凤度三桥’。”梁武帝旧宅在三桥。凤度之 名,凤翔之验也。

    《梁书韦睿传》:“天监五年,魏中山王元英寇北徐州,高 祖诏睿率豫州之众会焉。魏人先于两岸为两桥,树 栅数百步,跨淮通道。睿装大舰,使梁郡太守冯道根、 庐江太守裴邃、秦郡太守李文钊等为水军。值淮水 𣊻长,斗舰竞发,皆临垒以小船载艸,灌之以膏,从而 焚其桥。风怒火盛,烟尘晦冥,敢死之士拔栅斫桥,水 又漂疾,倏忽之间,桥栅尽坏。元英见桥绝,脱身遁去。” 《南史孝义传》:“郭世通子原平禀至,行宅上种竹,夜有 盗其笋者,原平遇见之,盗者奔走坠沟,原平乃于所 植竹处,沟上立小桥,令通又采笋置篱外,邻里惭愧, 无复取者。”

    《魏书于栗䃅传》:栗䃅迁豫州刺史。洛阳虽历代所都, 久为边裔,城阙萧条,野无烟火。栗䃅刊辟榛荒,劳来 安集,德刑既设,甚得百姓之心。太宗南幸盟津,谓栗 䃅曰:“河可桥乎?”栗䃅曰:“杜预造桥,遗事可想。”乃编次 大船,构桥于治坂。六军既济,太宗深叹美之。 《崔亮传》:亮除安西将军,雍州刺史。城北渭水,浅不通 船,行人艰阻。亮谓僚佐曰:“昔杜预乃造河梁,况此有 异长河。且魏晋之日,亦自有桥,吾今决欲营之。”咸曰: “水浅不可为浮桥,汎长无恒,又不可施柱,恐难成立。” 亮曰:“昔秦居咸阳,横桥渡渭,以像阁道,此即以柱为 桥,今唯虑长柱不可得耳。”会天大雨,山水𣊻至,浮出 长木数百根,借此为用,桥遂成立。百姓利之,至今犹 名“崔公桥。”

    《诸帝子孙传》:“艾陵伯苌,世宗时为北中郎将,带河内 太守。苌以河桥船緪路狭,不便行旅,又秋水汎涨,年 常破坏,乃为船路。遂广召空车从京出者,率令输石 一双,累以为岸,桥阔,往来便利,近桥诸郡无复劳扰, 公私赖之。”

    《伽蓝记》宣阳门外四里至洛水上作浮桥,所谓永桥 也。神龟中,常景为勒铭,其辞曰:“浩浩大川,泱泱清洛。 道源熊耳,控流巨壑。纳谷吐伊,贯周淹亳。近达河宗, 远朝海若。非惟洛食,实曰土中。上映张柳,下据河嵩寒暑攸叶,日月载融。帝世光宅,函夏同风。前临少室, 却负太行。制岩东邑,峭峘西疆。四验之地,六达之庄。” 恃德则固,失道则亡。详观古籍,列见丘坟,乃禅乃革, 或质或文,周馀九裂,汉季三分,魏风衰晚,晋景雕曛, 天地发辉,图书受命,皇建有极,神功无竞。魏箓仰天, 元符握镜,玺运会昌。龙图受命,乃眷书轧,永怀保定, 敷兹景迹,流美洪模,袭我冠冕,正我神枢,水陆兼会, 周郑交衢,爰勒洛汭,敢告中区。南北“两岸,有华表举 高二十丈,华表上作凤皇,似欲冲天势。”

    《隋书何稠传》:“稠守太府卿,后三岁,兼领少府监。辽东 之役,摄右屯卫将军,领御营弩手三万人。时工部尚 书宇文恺造辽水桥不成,师未得济,右屯卫大将军 麦铁杖因而遇害。帝遣稠造桥,二日而就。”

    《元和志》:天津桥在河南县北四里。隋大业元年初造, 以铁锁维舟,钩连南北,夹路对起四楼,其楼为日月 表胜之象。贞观十四年,更令石工累方石为脚。 《唐书刘仁轨传》:“贞观十四年,校猎同州,时秋敛未讫, 仁轨谏曰:‘今兹澍泽’。”“足,百谷炽茂,收才十二,常日 赘调,已有所妨。又供猎事,缮桥治道,役虽简省,犹不 损数万,少延一旬,使场圃毕劳。陛下六飞徐驱,公私 交泰。”玺书褒纳。

    《旧唐书韦机传》:“上元中,机迁司农卿,检校园苑,造上 阳宫,并移中桥,从立德坊曲徙于长夏门街,时人称 其省工便事。”

    《唐书李昭德传》:“武后营神都,昭德规创文昌台。及定 鼎上东诸门,标置华壮。洛有二桥,司农卿韦机徙其 一,直长夏门,民利之。其一桥废,省巨万计。然洛水岁 淙啮之,缮者告劳。昭德始累石代柱,锐其前,厮杀暴 涛,水不能怒,自是无患。”

    《朝野佥载》:“赵州石桥甚工,磨砻密致如削焉,望之如 初月出云,长虹饮涧,上有勾栏,皆石也。勾栏并为石 狮子。龙朔年中,高丽谍者盗二狮子去。后复募匠修 之,莫能相类者。至天后大足年,默啜破赵定州,贼欲 南过,至石桥,马跪地不进,但见一青龙卧桥上,奋迅 而怒,贼乃遁去。”

    《郭弘霸传》:弘霸迁右台侍御史,援刀自刳腹死,顷而 蛆腐。是时大旱,弘霸死而雨。又洛阳桥久坏,至是成, 都人喜。后问群臣:“外有佳事邪?”司勋郎中张元一曰: “比有三庆,旱而雨,洛阳桥成,弘霸死。”

    《全唐诗话》:金桥童谣云:“圣人执节度金桥。”桥在潞州 南二里。明皇于景龙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由此桥 朝京师。

    《唐会要》:“开元九年十二月九日,增修蒲津桥,緪以竹 苇,引以铁牛,命兵部尚书张说刻石为颂。”

    《图画见闻志》:“《金桥图》者,唐明皇封泰山回,车驾次上 党,潞之父老负担壶浆,远近迎谒,帝皆亲加存问,受 其献馈,赐赉有差。其间有先与帝相识者,悉赐以酒 食,与之话旧。故所过村部,必令询访孤老丧疾之家, 加吊恤之。父老欣欣然,莫不瞻叩,乞驻留焉。及车驾 过金桥,御路萦转,上见数十里间,旗纛鲜华,羽卫齐” 肃遂召吴道子、韦无忝、陈闳,令同制《金桥图》。御容及 帝所乘照夜白马,陈闳主之;“桥梁山水、车舆人物、草 木、鸷鸟、器仗帷幕,吴道子主之;狗马驴骡,牛羊橐驼, 猴兔猪”之属,韦无忝主之。图成,时谓三绝焉。 《酉阳杂俎》:天宝末,术士钱知微尝至洛,遂榜天津桥 柱卖卜,一卦帛十匹。有贵公子读榜,命取帛如数卜 焉。钱命蓍布卦曰:“予筮可期一生,君何戏为?”其人曰: “卜事甚切,先生岂误乎?”钱曰:“请为韵语曰:‘两头点土, 中心虚悬。人足踏跋,不肯下钱’。”其人本意买天津桥 也。其精如此。

    《松窗杂记》:元宗幸东都,因秋霁与一行师共登天宫 寺阁,临眺久之,上遐顾凄然,长叹数四,谓一行曰:“吾 身得终无患乎?”一行曰:“陛下行幸万里,圣祚无疆。”及 西狩初至成都,前望大桥,上举鞭问左右曰:“是桥何 名?”节度使崔圆跃马前进曰:“万里桥也。”上因追叹曰: “一行之言今果符之,吾无忧矣。”

    《旧唐书王佖传》:“先是,吐蕃欲成乌兰桥于河堧,先贮 材木,朔方节度每遣人潜载之,委于河流,终莫能成。 至是,蕃人知佖贪而无谋,先厚遗之,然后并役成桥, 仍筑月城围守之。自是朔方御寇不暇。”

    颜真卿《张志和碑》:“志和结庐会稽东郭,门墙流水,十 年无桥。观察使陈少游为建造,行者谓之大夫桥。” 《明一统志》:“宜春人彭伉登第,其妻与郡吏湛贲姊妹 也。妻族贺伉,坐上皆名士,独饭贲于后阁。贲自是力 学,一举遂登上第。伉过桥,闻之失声坠驴,故名湛郎 桥,又名落驼桥。”

    《刘无双传》:“王仙客者,建中中朝臣刘震之甥。震有女 曰无双,泾原兵反,震召仙客谓与我勾当家事,我嫁 与尔。”无双后震受伪命,无双入掖庭,仙客以前衔为 富平县尹,知长乐驿,累月,忽报有使押领内家三十 人往园陵,以备洒扫,宿长乐驿。仙客今苍头塞鸿,假驿吏烹茗于帘外,至夜深,忽闻帘下语曰:“塞鸿塞鸿, 尔争得知我在此,乃无双也。”塞鸿告仙客,仙客曰:“我 何得一见?”塞鸿曰:“方今修渭桥,郎假作理桥官。车子 过桥时,近车子立,无双必开帘子,当得瞥见耳。”仙客 如其言,至第三车子,果窥见,真无双也。

    《图画见闻志》:“保寿寺本高力士宅,天宝九载舍为寺。 文宗朝,有河阳从事李涿者,性好奇古,与寺僧善。尝 与之同观寺库中旧物。忽于破瓮内得物,如被幅裂 污坌,触而尘起,涿徐视之,乃画也。因以州县图三及 绢三十匹换之,令家人装治,幅长丈馀。因持访于常 侍柳公权,乃知张萱所画《石桥图》,明皇赐力士,因留” 寺中也。

    《唐旧史》:王周历四镇,皆有善政。定州桥坏,覆民租车。 周曰:“桥梁不修,刺史过也。”乃偿民租,治其梁。

    《玉泉子》“郑昌图,登第岁,居长安。夜后纳凉于庭,梦为 人殴击,擒出春明门,至合大路处石桥上乃得解,遗 其紫罗履一只,奔及居而寤甚困,言于兄弟床前,果 失一只履。旦令人于石桥上追寻得之。”

    《三馀帖》。“草鞋”桥者,豫章胡文早丧其妇年少守节甚 苦,身自织布以给食,头面恒不梳洗,足著草鞋,邻里 从其夫姓,呼为胡草鞋。每令人持布至桥,桥上人争 买之,曰:“此胡草鞋,夫人布,不二价者也。”因以名桥。 《五代史义儿传》:“李存进迁振武军节度使。是时晋军 德胜为南北寨,每以舟兵来往,颇以为劳。而河北无 竹”石存,进乃以苇笮维大舰为浮梁。

    《辽史圣宗本纪》:统和三年“秋七月丙寅,驻跸土河,以 暴涨,命造船桥。”

    《宋史李煜传》:“初将有事江表,江南进士樊若水诣阙 献策,请造浮梁以济师。太祖遣高品石全振往荆湖, 造黄黑龙船数千艘,又以大舰载巨竹緪,自荆渚而 下。及命曹彬等出师,乃遣八作使郝守浚等率丁匠 营之。议者以为古未有作浮梁渡大江者,恐不能就, 乃先试于石脾口移置采石,三日而成,渡江若履平” 地。煜初闻朝廷作浮梁,语其臣张洎,洎对曰:“《载籍》以 来,长江无为梁之事。”煜曰:“吾亦以为儿戏耳。”王师渡 江,煜召朱令赟于上江,令连巨筏,载甲士数万人,顺 流而下,将断浮梁,未至,为刘遇所破。

    《河渠志》:“洛水贯西京,多暴涨,漂坏桥梁。建隆二年,留 守向拱重修天津桥成,甃巨石为脚,高数丈,锐其前 以疏水势。石纵缝,以铁鼓络之,其制甚固。四月,具图 来上,降诏褒美。”

    《宋史陈希亮传》:“希亮知宿州。州跨汴为桥,水与桥争, 尝坏舟。希亮始作飞桥,无柱,以便往来。诏赐缣以褒 之,仍下其法,自畿邑至于泗州,皆为飞桥。”

    《谢德权传》:德权迁陕西巡检,以劳就改右侍禁。咸阳 浮桥坏,转运使宋大初,命德权规画,乃筑土实岸,聚 石为仓,用河中铁牛之制,缆以竹索,由是无患。 《陕西通志》:朝邑仓头林,故有土神祠。宋真宗祀华岳, 渡渭阻风,夜梦老父出迎曰:“旦日助一冰桥。”帝感其 灵,物色之,知为土神,赐冕旒,封为城隍神。

    《渑水燕谈录》:“青州城四面皆山,中贯洋水,限为二城。 先时跨水植柱为桥,每至六七月间,山水暴涨,水与 柱斗,率常坏桥,州以为患。明道中,夏英公守青,思有 以捍之。会得牢城废卒,有智思,叠巨石固其岸,取大 木数十相贯架为飞桥,无柱,至今五十馀年,桥不坏。 庆历中,陈希亮守宿,以汴桥坏,率常损官舟,害人命”, 乃法青州所作飞桥,至今汾、汴皆飞桥为往来之利, 俗曰“虹桥。”

    《宋史蔡襄传》:“襄知泉州,距州二十里万安渡,绝海而 济,往来畏其险。襄立石为梁,其长三百六十丈,种蛎 于础以为固,至今赖焉。又植松七百里,以庇道路,闽 人刻碑纪德。”

    《避暑录话》:丁仙现自言,及见前朝老乐工间有优诨 及人所不敢言者,不徒为谐谑,往往因以达下情,故 仙现亦时时效之,非为优戏,则容貌俨然如士大夫。 绍圣初修天津桥,以右司员外郎贾种民董役,种民 时以朝服坐道旁,持挝亲指麾,役工见者多非笑。一 日桥成,尚未通行,仙现适至,素识种民,即诃止之曰: “吾桥成,未有敢过者,能打一善诨,当使先众人仙现。” 应声云:“好桥,好桥!”即上马急趋过种。民以为非,诨使 人亟追之,已不及,久,方悟其讥己也。

    《游宦纪闻》:“宜兴长桥,元丰元年火。四年,邑宰褚理复 立榜曰‘欣济’。东坡过之,为书曰:‘晋周孝侯斩蛟之桥’。” 刻石道旁。崇宁禁锢,沈石水中,不知所在。

    《行程录》:“卢沟河水极湍激,每候水浅深,置小桥以渡, 岁以为常。”近年于此河两岸造浮梁,建龙祠,仿佛如 黎阳三山制度。

    《宋史河渠志》:“大观元年七月,诏自京至八角镇积水 妨行旅,转运司选官疏导,修治桥梁,毋使病涉。” 《宗室传》:“政和八年,嘉王楷改王郓仍提举皇城司,出 入禁省,不复限朝暮,于外第作飞桥复道,以通往来《奸臣传》:“蔡京任孟昌龄为都水使者,凿大伾三山,创 天成、圣功二桥,大兴工役,无虑四十万。两河之民,愁 困不聊生,而京僴然,自以为稷、契、周、召也。” 《方技传》:“僧怀丙,真定人,巧思出天性。赵州洨河,凿石 为桥,镕铁贯其中,自唐以来相传数百年,大水不能 坏。岁久,乡民多盗凿铁,桥遂攲倒,计千夫不能正。怀 丙不役众工,以术正之,使复故河。中府浮梁,用铁牛 八维之,一牛且数万斤。后水𣊻涨绝梁,牵牛没于河”, 募能出之者。怀丙以一大舟实土,夹牛维之,用大木 为权衡状钩牛,徐去其土,舟浮牛出。

    《六帖》:“康承训屯海州,作机桥,维以长緪。贼半渡,緪绝, 多溺死。”

    《贵耳集》吴江长桥,焚于庚戌之变。绍兴四年,新桥复 成。县令杨同者谋新之始未尝委一吏,未尝科一夫, 但命十僧分干一桥之利,可支百年。始谋兴工,亦俾 诸僧分谕上户,往往出赀为助。

    《宋史刘锜传》:兀术围顺昌,锜遣耿训以书约战。兀术 怒,训曰:“太尉非但请与太子战,且谓太子必不敢济 河,愿献浮桥五所,济而大战。”兀术乃下令,明日府治 会食。迟明,锜果为五浮桥于颍河上,敌由之以济。 《王十朋传》:十朋知饶州,丞相洪适请故学基益其圃, 十朋曰:“先圣所居,十朋何敢予人。”移知夔州,饶民走 诸司,乞留不得,至断其桥,乃以车从间道去,众葺《断 桥》,以“王公”名之。

    《延平府志》:吴武陵未遇时,尝往田坑索助役钱,夜卧 于桥上。其主人夜梦一黑龙𦆑柱,觉,命仆往视之,报 曰:“今日索助役钱人也。”亟往延入,严待之出,题于桥 云:“一水长流出涧溪,众山绵密与云齐。武陵桥上观 春色,自笑刘郎去路迷。”

    《癸辛杂识》:德寿宫有桥,乃中秋赏月之所。桥用吴璘 所进阶石甃之,莹彻如玉。以金钉校桥下皆千叶白 莲花,御几御榻至于瓶炉酒器,皆用水精为之。 《老学庵笔记》:阴平在今文州,有桥曰阴平。淳熙初,为 郡守者,大书立石于桥下曰:“邓艾取蜀路。”过者笑之。 《游宦纪闻》:永福下乡有农家子姓张,以采薪鬻锄柄 为业,乡人目为张锄柄,因度为僧,人号为张圣者。游 邑中,募缘造高盖石桥富屋,挥金相先,人曰:“圣者作 大功德,岂可无一颂语?”僧笑云:“只两好事,石桥半出 通判,石桥全出状元,无庸颂也。”及侍讲萧公国梁魁 天下,乃生于桥成之月,桥方半时,实生通判吴公。 《嘉善县志》:张巨山,元至正间,赀雄一乡,生子巨森,年 十八,喑不能言。一日有僧募缘建桥,巨山绐曰:“问吾 子。”僧即扣之,巨森忽应曰:“此桥吾家当独成。”巨山喜, 乃捐资建桥,下为三环,名曰吉祥,森自是能言。 《辍耕录》:吴江长桥七十二间,作桥者僧从雅师立总 其役,崇敬率众以给其费,居士姚行独任劳以终事。 经始于泰定乙丑二月,期年而成。后九年。州守“《的斤 海牙》作巨阁。”奉《观音像》于上。

    《元氏掖庭记》:“癸巳秋,顺帝乘龙舟,泛月池上。池起浮 桥三处,每处分三洞,洞上结彩为飞楼,楼上置女乐 桥,以木为质,饰以锦绣,九洞不相直达。”

    《故宫遗录》:“红门内数十步许有河,河上建白石桥三 座,名周桥。皆琢龙凤祥云,明莹如玉。桥下有四白石 龙,擎戴水中,甚壮。”

    《明外史康茂才传》:“陈友谅既破太平,将窥应天。太祖 知茂才与友谅旧,密令绐之。茂才遣老阍旧事友谅 者,赍书伪降,约为内应。友谅得书,果大喜,问:‘康公安 在’?”曰:“见守江东桥。”曰:“桥何如?”曰:“‘木桥也’。乃遣还,谓康 公:‘吾即至。至则呼老康阍归。茂才白太祖,太祖曰:‘贼 入吾彀中矣。一夕易桥以铁石,友谅至,见桥愕然,连’’” 呼“老康”莫应,大惊曰:“老贼绐我!”却至龙湾,伏兵四起。 茂才令诸将奋击,大破之。

    《云南山川志》:“澜沧江经司城东北八十五里罗岷山 下,渡泸处以竹索为桥,后废。本朝洪武末,镇抚华岳 铸三铁柱于岸以维舟。”

    《宣宗实录》,宣德三年七月,命通州修白河、富河桥梁。 上谓行在工部尚书吴中等曰:“天气向寒,白河等处 人难徒涉,当治桥梁。”中奏:“惟白河水深沙溜,桥梁难 成,宜用官船为梁以济,馀皆用民修治。”从之。

    《芜史》:“南城飞虹桥以石为之,凿龙鱼水族于石,传自 西域得之。”

    《孝宗实录》,弘治三年五月,修筑卢沟桥成,内官监太 监李兴乞陞文思院副使潘俊等官。吏部尚书王恕 谓:“官匠营造,乃其职分,自成化初年以前,修河筑堤, 并无升官事例。比者营先帝山陵,所役军匠至四万 人,亦未有陞职者。此役较之山陵不及三之一,顾欲 妄滥升官,甚失轻重之序。”上从其言,命给赏有差。 《玉堂丛语》:固安县大水崩岸断,桥边出一碑,题曰:“桥 崩天子过,碑出状元来。”其年武宗南幸过其邑,次年 邑人杨维聪状元及第。

    《西湖志》:“宋元祐间,苏子瞻既浚湖,取葑泥积湖中,自南新路属之。北新路径五六里,夹植花柳为长堤,中 有六桥,桥各有亭覆之。其诗云:‘六桥横截天汉上,北 山始与南屏通。忽惊二十五万丈,老葑席卷苍烟空’。” 章子厚诗云:“天向长虬一鉴痕,直通南北两三春。”自 是湖分为两,西曰里湖,东曰外湖。南渡后,堤桥成市, 歌舞丛之,走马游船,达旦不息。岁久弗治,里湖尽为 民业,六桥水流如线。正德间,杨孟映又重浚之,西抵 北新堤为界,增益苏堤,高二丈,阔五丈,列插万柳,顿 复旧观。久之柳败,堤复就圮。嘉靖间,县令王钺令犯 人小罪可宥者,得杂植桃柳为赎。真治湖一良法也。 堤南第一桥曰“映波”,与西岸第六桥对。旧有旌德观、 先贤堂。观本定香寺,今止存定香桥。宝庆间,京尹袁 韶改建为观,有“虚舟”、“雪锦”二亭。堂名“仰高”,祠祀许由 而下四十人。宝庆初,去潘阆及节孝妇孙夫人凡五 人,中有“振衣”、“清风”二亭,寻并入旌德观。第二桥曰“锁 澜”,与西岸第五桥对。旧有湖山堂,京尹洪焘建;三贤 堂,袁公所建,以祀白、苏、林三公者。后有三堂,扁曰“水 西、云北”、“月香、水影”、“晴光、雨色。”第三桥曰“望山”,与西岸 第四桥斜对,水名“花港”,所谓“花港观鱼”者是也。旧有 雪江讲堂。淳祐中,婺州布衣胡侊充三贤堂,堂长,号 “雪江”,有《锦囊集》。第四桥曰“压堤”,与西岸第三桥对。旧 有崇真道院,俗称“施水庵”,贾似道建庵。旁有石台,笼 灯以照夜船。水仙王庙亦名龙王祠,先是以乐天、和 靖、子瞻附祀。两庑有井,曰“荐菊”,盖取苏诗“不然配食 水仙王,一盏寒泉荐秋菊”之义也。后废。嘉靖二十二 年,郡守陈仕贤构亭其上。第五桥曰东浦,与西岸第 二桥对。第六桥曰跨虹,与西岸第一桥斜对。稍北则 为西陵桥矣。

    杨公堤,俗称“里六桥。”知府杨孟映既开西湖,遂筑此 堤。然近北山三桥,宋时已有之。杨公所筑,特南三桥 耳。第一桥曰“环璧”,近净空院,玉泉之水出焉。第二桥 曰“流金”,金沙滩之水出焉。西为天泽庙。第三桥曰“卧 龙”,自此而西,可通茅家埠。第四桥曰“隐秀”,绕丁家山 而东,沿堤屈曲,苍翠掩映。西可通花家山,又名花家 园。第五桥曰景行,旧有三贤祠在焉。从此而西,可通 麦岭路。第六桥曰“浚源”,从定香桥而入,近发祥寺。 《明实录》:“京师九门,旧有木桥,今悉易之以石。两桥之 间,各有水闸濠水自城西北隅环城而东,历九桥。九 闸从城东南流出大通而去。”

    《镇江府志》:“贺观察邦泰幼时,其父镐建亭水中,令读 书而撤其圯。观察戏以一木支岸径行,往来甚熟。后 令莆田,率民兵击倭,马逸,反驰倭所。倭逼之,前临大 河,广逾丈,桥毁,独一木渡,观察弃其骑,趋过而撤之, 追者惊以为神。”

    《莆田县志》:渔沧溪,常泰里要道也。原有桥,长三十六 丈,岁久圮坏,架木仅存,尚可容足。舟人郑廷魁者,乘 而规利,潜毁架木,曳艇以渡,恣其需索。有樵子无雇 值,不得渡,哭于溪次。老父陈志旺偶见之,劝予之渡, 郑诟之。志旺往,逾溪,负樵者中流几溺,幸而济,愤谓 人曰:“吾誓造此桥,汝尚得因为利乎?”郑反唇曰:“汝窭 人,救死不赡,能造此桥耶?桥成,我愿为守桥鬼。”志旺 乃尽捐家资以鸠工,无何,力诎而辍。郑鼓掌笑曰:“汝 尚能阻吾觅利乎?”越三年,黄启宪捐金百馀倡建,不 数月桥成。郑乘夜坏桥址忽颠坠,溺死。守桥之语果 验。而志旺乐观厥成,优游天年以终。

    《长沙府志》:“刘奇,湘阴人。为刀笔吏而心存济物,往往 节衣食为施与地。念施与祇及一时,而桥梁之济可 以及远,于是修石桥六,因以为号。”

    桥梁部杂录

    《诗经曹风》:“维鹈在梁,不濡其翼。”

    《小雅》:“鸳鸯在梁,戢其左翼。”

    有鹙在梁,有鹤在林。

    《礼记·月令》:“獭祭鱼,然后渔人入泽梁。”

    孟冬之月谨《关梁》,

    《庄子马蹄》篇:“至治之世,山无蹊遂,泽无舟梁。”

    《淮南子》:“若行独梁,不为无人,不兢其容。”“独梁”,一木 之水桥也,行其上常兢兢恐陷。

    《易林》:“山水暴怒,坏梁折柱。”

    《论衡太平瑞应》。“关梁不闭,道无掳掠。”

    《风土记》:“阳羡县前有大桥,南北七十二丈,桥中高起, 有似虹形。”

    《华阳国志》:李冰造七桥,上应七星。故光武谓吴汉曰: “安军宜在七星桥间也。”

    《世说》:庾公尝入佛国,见卧佛曰:“此子疲于津梁。”于时 以为名言。

    《水经注》:“建春门石梁不高大,治石工密旧。桥首夹建两石柱,螭短趺勒甚佳。乘舆南幸,以其作制华妙,致 之。平城东侧西屈,北对射堂,渌水平潭,碧林浦侧,可 游意矣。”

    介休县之西南,俗谓之雀鼠谷。数十里间道隘水,左 右悉结偏梁阁道,累石就路,萦带岩侧,或去一丈,或 高六丈,上戴山阜,下临绝涧,俗谓之为“鲁般桥。”盖通 古之津隘,又在今之地崄也。

    《伽蓝记》:“洛阳出阊阖门城外七里长分桥。中朝时以 穀水浚急,注于城下,多坏民家,立石桥以限之,长则 分流入洛,故名曰长分桥。”或云:晋河间王在长安,遣 张方征长沙王,营军于此,因为张方桥也。未知孰是。 今民间语讹,号为张夫人桥,朝士迎送,多在此处。长 分桥西首有千金堰,计其水利,日益千金,因以为名。 昔都水使者陈勰所造,令备夫一千岁恒修之。 《吴地记》:“织里桥在丽娃乡,俗呼失履桥”,“利娃乡”讹也。 《初学记》:凡桥有木梁、石梁。舟梁谓浮桥,即《诗》所谓造 舟为梁者也。周文王造舟于渭。秦公子针奔晋,造舟 于河。秦都咸阳,渭水贯都,造渭桥及横桥,南渡长乐 宫。汉作便桥以趋茂陵,并跨渭,以木为梁。“汉又作霸 桥,以石为梁。”长安又有饮马桥。洛阳魏晋以前,跨洛 有浮桥。洛北富平津跨河有浮桥,即杜预所建。又有 车马桥。鄂坂有黄桥。吴有朱雀桥,历晋逮王敦反后, 改为乘雀桥。又有枝桥、罗洛桥、张侯桥,张昭所造,故 名之。又有赤栏桥、白虎桥、鸡鸣桥。蜀有七桥:一冲里 桥;二市桥;三江桥;四万里桥五,夷里桥六,笇桥七,长 升桥,云李冰造,上应七星。又有雁桥、汉安桥,广一里 半。又有阴平桥、升仙桥,相如题者。襄阳有木兰桥,一 名猪兰桥,鼠雀谷有鲁班桥,上方有鬼桥,陕城有鸭 桥,清河有吕母桥,章安有赤兰桥,上虞有百官桥,仇 池有博山桥、覆津桥、鹿角桥,泗水有石桥,张良遇黄 石公处也。东海有石桥,秦始皇造过海也。后凉有“通 顺桥”,在炖煌。后燕有“五丈桥。”此皆魏晋以前昭昭尤 著也。

    《因话录》:尚书省东南隅通衢有小桥,相承目为“拗项 桥。”言侍御史及殿中诸郎久次者至此,必拗项而望 南宫也。

    《白帖》:“乌鹊填河成桥,而度织女。”

    《六一诗话》:“松江新作长桥,制度宏丽,前世所未有。苏 子美《新桥对月》诗所谓‘云头灔灔开金饼,水面沈沈 卧彩虹’者是也。时谓此桥非此句雄伟不能称也。” 《避暑录话》:“李育字仲蒙,吴人,冯当世榜第四人登第。 能为诗,性高简,故官不甚显,亦少知之者。与外大父 晁公善,尤爱其诗。先君尝得其亲书《飞骑桥》一篇于 晁”公字画亦清丽,以为珍玩。《吴志》:“孙权征合肥,为魏 将张辽所袭,乘骏马上津桥,桥板撤丈馀,超度得免, 故以名桥。”今在庐州境中。诗本后亡去,略追记之,附 于此:魏人野战如鹰扬,吴人水战如龙骧。气吞魏王 惟吴王,建旗敢到新城旁。霸主心当万夫敌,麾下仓 皇无羽翼。途穷事变接短兵,生死之间“不容息。马奔 津桥桥半撤,汹汹有声如地裂。蛟怒横飞秋水空,鹗 惊径度秋云缺。奋迅金羁汗霑臆,济主艰难天借力。 艰难始是报主时,平日主君须爱惜。”此诗五七岁时 先君口授,小儿识之。

    《吴船录》:石湖居士以淳熙丁酉岁五月二十九日戊 辰离成都,泊舟合江亭下。亭之上曰芳华楼,前后植 梅甚多。蜀人入吴者皆自此登舟。其左则万里桥,诸 葛孔明送费祎使吴曰:“万里之行始于此。”后人因以 名桥。杜子美诗曰:“门泊东吴万里船。”正为吴人设。余 在郡时,每出东都,过此桥,辄为慨然。

    《容斋随笔》:乐天《新居》诗云:“桥凭州守造,树倩府僚栽。” 唐世风俗,尚为可喜。今人居闲,而郡守为之造桥,府 僚为之栽树,必遭讥议,又肯形之篇咏哉!

    《容斋三笔》:英州小市,江水贯其中,旧架木作桥,每不 过数年,辄为湍潦所坏。郡守建安何智甫始叠石为 之,方成而东坡还自海外,何求文以纪坡,作四言诗 一首,凡五十六句。今载于后集第八卷,所谓“天壤之 间,水居其多,人之往来,如鹈在河”是也。予侍亲居英, 与僧希赐游南山,步过桥上,读诗碑。希赐云:“真本藏 于何氏,此有石刻,经党禁亦不存,今以板刻之。”乃希 赐所书也。赐因言:“何公初请记,坡为赋此诗,既大书 矣,而未遣送郡。候兵执役者见之,以告何。何又来谒, 坡曰:‘轼未到桥所,难以想像落笔’。”何即命具食,拉坡 偕往。坡曰:“使君是地主,宜先升车。”何谢不敢,乃并轿 而行。既至,坡曰:“正堪作诗,晚当奉戒。”抵暮送与之。盖 诗中云我来与公,同载而出,讙呼填道,抱其马足,故 欲同行,以印此语耳。坡公作诗时建中靖国元年辛 巳。予闻希赐语,时绍兴十七年丁卯,相去四十六年。 今追忆前事,乃绍熙五年甲寅,又四十七年矣。 《容斋五笔》:饶州学,非范文正公所建,予既书之矣。城 内庆善桥之说亦然。比因郡人修桥,拆去旧石,见其

    上鑴云:“康定庚辰。”案范公以景祐乙亥为待制,丙子
    考证
    知开封府,黜知饶州,后徙润越,至庚辰岁乃复职帅

    长安,既去此久矣。

    《会稽志》:春波桥在会稽县东南五里。贺知章诗云:“离 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鉴湖水, 春风不改旧时波。”故取此名桥。

    《野客丛谈》:杜牧之诗曰:“长洲茂苑草萧萧,暮烟秋雨 过枫桥。”近时孙尚书仲益、尤侍郎延之作《枫桥修造 记》,与夫《枫桥植枫记》,皆引唐人张继、张祜诗为证,以 为枫桥之名著天下者,由二公之诗而不及牧之。按 牧与祜,正同时也。又怪白乐天、韦应物尝典吴郡,又 以诗名。皮日休、陆鲁望与吴中士大夫赓咏景物,如 皋桥、乌鹊桥之属,亦班班见录,顾不及“枫桥”二字,何 也?崔信明诗“枫落吴江冷”,江淹诗:“吴江泛丘墟,饶桂 复多枫。”又知吴中自来多植枫树。

    《癸辛杂识》:“完颜亮窥江之时,步帅李捧建谋欲断吴 江长桥以扼奔突。时洪景伯知平江,以为无益,奏止 之。既而又有建策于常熟、福山一带,多凿坑阱,以陷 虏马者。德祐之际,朝臣亦建议断桥于吴江者,又断 北关之板桥者。呜呼!疾已入于膏肓,且投肤革之剂, 亦祇取识者之笑耳,尚忍言哉!”

    《西溪丛语》:“世传《樊川别集》为杜牧之诗,乃许浑诗。浑 有丁卯集乌丝栏上本者,唐彦猷家有数十首,皆樊 川外集中诗也。丁卯乃润州城南桥名,浑居此桥,谓 之丁卯庄,故基尚存。”

    世范乡人有纠率钱物以造桥修路及打造渡船者, 宜随力助之,不可谓舍财不见获福而不为。且如道 路既成,吾之晨出暮归,仆马无疏虞,及乘舆马过桥 渡而不至惴栗者,皆所获之福也。

    元文类“都城初建,庶事草创,其内外桥梁,皆架木为 之,而覆以土,凡一百五十六。至大德间,年深木朽,有 司以为言,改修用石”,都水监计料,工部应付工物,委 官董工修理,然后人无病涉之患。

    《琅嬛记》:姑苏城中皮日休市有小桥名鹤舞。父老相 传,吴时有二鹤在其地对舞,已而飞集金昌门外青 枫桥东,化为凤凰,飞入云际。今凤凰桥是也。沈学士 诗曰:“不如双白鹤,对舞石桥边。”谢侍郎诗曰:“愿作江 头双凤凰,奋飞直向青云里。”是一事。

    《奚囊橘柚》:袁伯文七月六日过高唐,遇雨,宿于山家。 夜梦女子甚都,自称神女,伯文欲留之,神女曰:“明日 当为织女造桥,违命之辱。”伯文惊觉,天已辨色,启窗 视之,有群鹊东飞,有一稍小者,从窗中飞去,是以名 鹊为神女也。

    《中吴纪闻》:皋桥,汉皋伯通所居之地,有桥。梁鸿娶孟 光同至吴,居伯通庑下,为人舂役,伯通察而异之,舍 于家。皮日休诗:“皋桥依旧绿杨中,闾里犹存隐士风。 唯我到来居上馆,不知何处胜梁鸿。”

    《内观日疏》:瑶卿月夜过此桥,翛然朗吟,其声清亮,字 字动人。居民但记其两句云:“遥隔美人家,数竿修竹 处。”自此桥名竹隔。

    《一统志》:“西渭桥在旧长安西,亦曰平桥,唐时名咸阳 桥。”

    顺天府玉河桥在府南玉河之上,一跨长安东街,一 跨文德坊街,一近城垣。

    宝带桥在苏州府城西南,跨澹台湖,旧有石桥,南北 百丈,下为圜洞,通舟楫者凡五十三。岁久圮坏。正统 间重建。

    镇江丁卯桥在府城南。晋元帝子裒镇广陵,运粮出 京口,因水涸,奏请立埭,用丁卯日。后人建桥,遂名。唐 许浑筑别墅于桥侧,有《夜归丁卯桥村舍》诗。

    戴司成集:“卢沟本桑干河,俗曰浑河。在都城西南四 十里,有石桥,横跨二百馀步,桥上两旁皆石栏,雕刻 石狮,形状奇巧。金明昌间所造,两崖多旅舍,以其密 迩京师,驿通四海,行人使客,往来络绎,疏星晓月,曙 景苍然,亦一奇也。”

    《丹铅总录》:扬雄《蜀记》云:“星桥上应七星。”李膺《益州记》 云:“一长星桥,今名万里;二员星桥,今名安乐;三机星 桥,今名建昌;四夷星桥,今名窄桥;五尾星桥,今名禅 尼;六冲星桥,今名永平;七曲星桥,今名升仙。”《水经注》 云:“两江有七桥:直西门、郫江、冲里桥,西南石牛门曰 市桥,大城南门曰江桥,桥南万里桥,西上曰夷桥,北” 折曰长升桥,十里曰升仙桥,李冰浴水造桥,上应七 宿,故世祖谓吴汉曰:“安军宜在七桥连星间”是也。《蜀 记》与《水经注》所载小异,并录之以补地制之缺云。 《西湖志》:断桥本名宝祐桥,自唐时呼为断桥。张祜诗 云“断桥荒藓合”是也。岂以孤山之路至此而断,故名 之欤?元时钱惟善《竹枝词》有段家桥之名,闻者哂为 杜撰,然杨、萨诸诗,往往亦称段桥,似未可谓无证也。 《闽部疏》:福州以南,桥皆不亭,但以巨石压之,虽重不 杀亭,亦由水性不卞也。不然洛阳晋江,讵能施南北 二虹。

    闽中桥梁甲天下,虽山坳细涧,皆以巨石梁之。上施榱栋,都极壮丽。初谓山间木石易办,已乃知非得已。 盖闽水怒而善崩,故以数十重重木压之。中多设神 佛像,香火甚严,亦压镇意也。然无如泉州万安桥,蔡 端明几与此桥不朽矣。

    《荆溪疏》。城中长桥。直瞰县门。甃石坚好。非孝侯斩蛟 处。斩蛟桥在西宋苏文忠公《题梁》,“好事者摹刻庙 中。”

    未至荆溪三十里,曰河桥,岂诗人所云“酒幔青”者,即 其地与?

    《泉南杂志》:万安桥乃宋蔡忠惠公所造,世谓洛阳桥 是也。落成,公自为记曰:“泉州万安渡石桥,始造于皇 祐五年四月庚寅,以嘉祐四年十二月辛未讫功,案 址于渊酾水为四十七道,梁空以行,其长三千六百 尺,广丈有五尺,翼以扶栏,如其长之数而两之,糜金 钱一千四百万。诸施者渡实支海,去舟而徒,易危以” 安民,莫不利职其事者,卢锡、王寔、许忠、浮图义波、宗 善等十有五人。既成,太守莆阳蔡襄为之合乐,宴饮 而落之。明年秋,蒙召还京,道繇是出,因记所作,勒于 岸左。公自书,大方尺,分勒二石,今在公祠。盖公之功 在百世大矣,而《记》仅一百五十三言,可见古人不肯 擅美如此。又闻之父老云:“先时二石”,为倭载去,后见 江间发光,探之得后一石,其前一石乃后人复模,故 前石不如后石之莹润,打碑声时与江涛竞响也。俗 传公造此桥,限以涛势,不能案址,乃檄江神,得一“醋” 字,公云二十一日酉时为之。今《公记》中无是说也。王 遵岩曰:岂其驾长江之洪流,冯虚以构实,其役有足 骇人者?昧者惊焉而言之异,亦以贤者之所为,兴事 起利,人乐其成而赖其功,故托于神以美之耶。又宋 释太初谓前《记》多三字,至今传其言也。

    盘光桥自洛阳桥东接凤屿,屿在江中央,上多腴田, 稠民居。旧有石路,潮落路出,行者病之。宋宝祐中,僧 道询募赀作石桥,长四百馀丈,广一丈六尺,比蔡端 明所造《洛阳桥》长多四百馀尺,阔多一尺。世知“洛阳” 而不知“盘光”者,盖以人重也。

    《入蜀纪见》:“天生桥在万县路中,一巨石跨溪而过,自 然成桥,形如玉虹,青碧光莹,山横两旁,水潺潺,桥下 过者神怡心爽。”

    《半塘小志》:“彩云桥在寺左,跨山塘,自天禧四年始建, 后以官舫过虎丘,僧起旧址,别建石桥,名曰‘彩云’,从 里号也。”

    《客窗偶谭》:“中官初入选,进东华门。门内有桥曰‘皇恩 桥’,谓从此即受皇恩也,俗呼曰‘忘恩桥’,以中官既富 贵,必仇其所生,盖耻之也。”

    《日知录》:《唐六典》:“凡天下造舟之梁四,河则蒲津、太阳、 河阳,雒则孝义,石柱之梁四,雒则天津、永济、中桥,灞 则灞桥。木柱之梁三,皆渭水便桥,中渭桥、东渭桥,巨 梁十有一,皆国工修之。此举京都之冲要也。其馀所 管州县,随时营葺,其大津无梁,皆给船人,量其大小 难易以定其差等。今畿甸荒芜,桥梁废坏,雄、莫之间”, 秋水时至,年年陷绝。曳轮招舟,无赖之徒,藉以为利。 潞河渡子,勒索客钱,至烦章劾,司空不修,长吏不问, 亦已久矣。况于边陲之远,能望如赵充国治湟、狭以 西道桥七十所,令可至鲜水从枕席上过师哉?《五代 史》:王周为义武节度使,定州桥坏,覆民租车。周曰:“桥 梁不修,刺史过也。”乃偿民粟,为治其桥。此又当今有 司之所愧也。

    《徐州志》:“丰县天津桥,未审创自何代。桥有石栏,栏有 石鱼,七上八下,自上数之,有八自下数之,止见其七。 谚有‘七上八下’”之谣,莫测其故。

    《武进县志》:“横林桥上有石,四周青黯中一片皑白,长 可六七寸,阔二寸许,曲前方后,俨然鞋侧影也。相传 贞女孟姜以寻夫经此,弛囊坐囊有履以遗其夫,因 而留迹。其说似未足据。又传姜女至此,露坐达旦,蚊 虫为之屏迹,至今桥上无蚊。”

    桥梁部外编

    《述异记》:“秦始皇作石桥于海上,欲过观海,日出处有 神人驱石去不速,神人鞭之皆流血。今石桥其色犹 赤。”

    《山东通志》:始皇造桥观日,海神为之驱石竖柱。始皇 感其惠,求见神曰:“我丑,莫图我形,当与帝会。”始皇从 桥入海四十里,与神相见。左右有巧者,潜画其像,神 怒曰:“帝负约,可速去。”始皇转马,前脚才立,后脚遂崩, 仅得登岸。今见成山东海水中有竖石,往往相望似石桥。又有石柱二,乍出乍没。或云始皇渡海立此石 以为记。

    《句容县志》:“茅山,形如己字,亦名己山。汉永元间,茅氏 兄弟三人乘鹤至此。今县东三里有白鹤桥,大茅君 以嘉平月二日驾白鹤会群仙处。”

    《论衡吉验篇》:“橐离国王侍婢有娠,后产子,名东明。东 明善射,王恐夺其国也,欲杀之。东明走,南至掩淲水, 以弓击水,鱼鳖浮为桥,东明得渡,因都王夫馀。” 《隋书高丽传》:“高丽出自夫馀。夫馀王尝得河伯女,因 闭于室内,日光随而照之,遂孕,生一大卵。有男子破 卵而出,名曰朱蒙。及壮,朱蒙弃夫馀,东南走,遇一大 水,深”不可越。朱蒙曰:“我是河伯外孙日之子也。”于是 鱼鳖积而成桥。朱蒙遂度

    《浔阳记》:“庐山有三石梁,长数十丈,广不盈尺,杳然无 底。吴猛将弟子登山,过此梁,见一翁坐桂树下,以玉 杯承甘露浆与猛。又至一处,见数人为猛设玉膏,猛 弟子窃一宝,欲以来示世人,梁即化如指。猛使还宝, 其梁复如故。”

    《述征记》:“方舆县鬼桥,忽一夜闻人呼唤声,车行雷骇, 晓而石桥自成,家家牛皆喘息未定。”

    《逸史》:“崔生入山,遇仙女为妻,还家得隐形符,潜游宫 禁,为术士所知,追捕甚急,生逃还山中,隔洞见其妻, 告之,妻掷其领巾成五色虹桥,度崔追者不及。 罗公远,鄂州人,开元中,中秋夜侍明皇于宫中玩月, 公远曰:‘陛下莫要至月中看否’。”乃取拄杖向空掷之, 化为大桥,其色如银,请明皇同登,约行数十里,精光 夺目,寒气侵人,遂至大城阙。公远曰:“此月宫也。”见仙 女数百,皆素练宽衣,舞于广庭。明皇问曰:“此何曲也?” 曰:“《霓裳羽衣》曲也。”明皇密记其声调,遂回,却顾其桥, 随步而灭。旦召伶官,依其声作《霓裳羽衣》之曲。 《幽怪录》:唐元宗谓叶法师曰:“四方元夕,何处极丽,无 逾广陵。”俄而虹桥起于殿前,师言但无回顾。帝步而 上,《高力士》等从俄顷到广陵,陈设之盛,灯火之光,皆 仰望仙人,见于五色云中。帝大悦。

    《全唐诗话》:长庆中,裴航下第,游鄂渚,偶与樊夫人同 载。航见其有国色,慕之,赂侍妾袅烟,以诗达意。夫人 得航诗,若不闻,使袅烟持诗答航诗云:“一饮琼浆百 感生,元霜捣尽见云英。蓝桥便是神仙窟,何必崎岖 上玉清。”航亦未达诗之旨趣。后经蓝桥驿,渴甚,向老 妪求浆。妪呼女云英,擎浆与航,英色芳丽,航忆夫人 诗句异之,愿纳聘焉。妪言已有灵丹,须玉杵臼捣之, 有此当相与。航购得之,妪仍令航捣药百日,妪吞之。 先入洞,告姻戚来迎。航及女就礼,引见诸宾,一仙妪 谓航“应相识否?”航不省。曰:“不忆鄂渚同舟事乎?”航惊 怛陈谢,始知夫人即云英之姊。后航及妻入玉峰洞 为上仙。

    《续神仙传》:“马湘治道术,能指桥令断复续。”

    《集仙录》:“元彻、柳贯二人同志访道,将越海而济。俄尔 飓风断缆,漂舟几覆,忽泊一孤岛,风浪亦定。二子登 岸,见白玉天尊像,莹然在石室之内,前有金炉香烬。 俄尔紫云涌于海面,弥漫三四里,中有大莲花高百 馀尺,叶叶旋舒,内有帐幄,绮绣错杂,虹桥阔数十尺, 直抵岛上。有侍女捧香,于天尊像前炷香未已,一道” 士乘彩云白鹿而至。二子以告。道士曰:“可谒南溟夫 人。”二子随侍女登桥,至帐前再拜。夫人即命侍女示 二子归路,曰:“从百花桥去。”遂辞夫人登桥。桥长且广, 栏干上皆异花。二子花间窥见,千虬万龙,互相缴结 而为桥矣。须臾桥尽,与使者相别,已达合浦之岸。问 其代,已十二年矣。

    《稽神录》:“江南内臣张瑗,日暮过建康新桥,忽见一美 妇人袒衣猖獗而走。瑗甚讶,谛视之,妇人忽尔回顾, 化为旋风扑瑗,瑗马倒伤面,月馀乃复初。马既起,乃 提一足跛行而归。自是每过此桥,马辄提一足而行, 竟亦无他怪祸。”

    《广皇舆考》:南诏蒙氏有女,王欲为择配,女请倒坐牛 背,任牛所之,牛入之家即嫁。乃至一委巷,牛侧角而 入,见一樵者,女曰:“此吾婿也。”王怒绝女。一日,婿问女 钗钏何物,曰:“金也。”婿曰:“吾樵处此物甚多。”顷之载归, 皆金砖也。王难之曰:“汝能作金桥,吾来访。”果作以迎 王。王叹曰:“信天婚也。”后名其地曰辘角庄。

    《广舆记》:泉州府城东北跨洛阳江,一名万安桥,郡守 蔡襄建,长三百六十丈,广丈有五尺。先是,海渡岁溺 死者无算。襄欲垒石为梁,虑潮漫不可以人力胜,乃 遗檄海神,遣一吏往。吏酣饮,睡于海厓。半日潮落而 醒,则文书已易封矣。归呈襄,启之,惟一“醋”字。襄悟曰: “神其令我二十一日酉时兴工乎!”至期,潮果退舍。凡 八日夕而工成,费金钱一千四百万。

    东坡《志林》:书吏陈昱者,暴死,三日而苏。云初见壁有 孔,有人自孔掷一物,至地化为人,乃其亡姊也。携其 手自孔出,曰:“冥吏追汝,使我先见。”吏在旁,昏黑如夜, 极望有明处,空有桥,榜曰“会明”,人皆用泥钱。桥极高有行桥上者,姊曰:“此生天也。”昱行桥下,然犹有在下 者,或为鸟鹊所啅,曰:“此网捕者也。”又见一桥曰阳明, “人,皆用纸钱,有吏曹十馀人,以状及纸钱至者,吏辄 刻除之,如抽贯然。已而见冥官,则陈襄述古也。问昱 何故杀乳母,昱曰:‘无之’。呼乳母至,血被面,抱婴儿,熟 视昱曰:‘非此人也,乃门下吏陈周官。遂放昱还’。” 《延平府志》:“宋吴武陵汪应辰榜进士,累官至焕文阁 学士、吏部尚书。未遇时,尝夜寝于吉昌桥”乐肆人闻 有鬼至桥,桥之神叱曰:“学士在此。”鬼乃涉水而过。其 人明烛视之,乃武陵醉卧也。邦人相谓曰:“鬼亦畏读 书人。”

    《幽怪录》:绍兴八年八月十八日观潮,前期二夕,江干 民闻空中语曰:“当死于桥者数百,皆凶淫不孝之人, 其有名未果来者,当分促之,不预此籍者宜斥去。”又 闻应声者甚众,民皆骇怪。次夜,跨浦桥畔人梦有一 人来,戒之曰:“来日弗登桥。邻桥数家梦皆同。”次日观 潮,桥上人皆满,得梦者见有亲戚在桥,急劝使去,人 以为妖妄,不信。须臾潮至,惊涛坏桥,压溺死数百人。 既而访其死者,平昔皆不逞辈也。

    《闲窗括异志》:嘉禾北门有孩儿桥,桥栏四角皆石刻 “孩儿”,因名之,不知何时所建,岁时既久,遂出为怪。或 夜出叩人门户求食,或于月夜游戏于市,人多见之。 一夕,有胆勇者至夜密伺,果见其二三石孩儿徐徐 自桥而下,遂大呼有鬼。以刀逐至其处,斫去其头,怪 遂绝。

    《广东通志》:“惠州白沙观音堂,尼媪偕妇辈登飞云顶 上寓目,有一女徒步而来,离伴稍远,忽见堂堂大路, 花木夹道。信步而行,绝处见悬崖万丈,跨一小桥,非 木石所作,如铁状,险不敢渡。回首招伴,不见前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