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汇编 礼仪典 第三百四十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经济汇编 第三百四十一卷
经济汇编 礼仪典 第三百四十二卷


    考证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礼仪典

     第三百四十一卷目录

     衫部汇考

      方言衣服杂释

      释名释衣服

      炙毂子汗衫

      中华古今注汗衫 布衫

      文献通考衫制

      事物原始

      本草纲目汗衫 孝子衫

     衫部艺文

      和定襄侯楚越衫     梁江伯瑶

      故衫          唐白居易

      戏题试衫         司空图

      竹枝词         明宋登春

      少年行          张大复

     衫部选句

     衫部纪事

     衫部杂录

     衫部外编

     袄部汇考

      中华古今注武臣缺胯袄子 宫人披袄子

      事物原始袄子

     袄部艺文一

      谢衣袄表         宋宋祁

      赐前两府并待制已上知州初冬衣袄诏

                    苏轼

      赐诸路知州职司并总管钤辖至使臣初冬衣

      袄敕书           前人

      赐诸路蕃官并溪洞蛮人初冬衣袄敕书

                    前人

      赐诸路屯驻驻泊就粮本城诸员寮等初冬衣

      袄都敕           前人

      谢赐衣袄表         前人

     袄部艺文二

      御街行赐衣袄子   宋王安中

     袄部纪事

     蓑衣部汇考

      诗经小雅无羊

      仪礼既夕礼

      三才图会蓑笠

      本草纲目故蓑衣

     蓑衣部艺文

      莎衣           宋杨朴

      秋江渔父          许棐

      渔蓑          元谢宗可

      藤蓑次陈公甫韵     明李东阳

      藤蓑二首         陈献章

     蓑衣部纪事

     蓑衣部杂录

     雨衣部汇考

      事物原始雨衣

     雨衣部选句

     雨衣部纪事

    礼仪典第三百四十一卷

    衫部汇考

    《方言》:

    《衣服杂释》

    偏襌谓之襌襦。

    即衫也

    《释名》

    《释衣服》

    衫芟也。衫衣无袖端也。

    《炙毂子》

    《汗衫》

    燕朝衮冕有白纱中单,有明衣,皆汗衫之象,以行祭 接神。

    《中华古今注》

    《汗衫》

    汗衫,盖三代之衬衣也。《礼》曰“中单。”汉高祖与楚交战, 归,帐中汗透,遂改名汗衫。至今亦有中单,但不缏而 不开。

    《布衫》

    三皇及周末,庶人服裋褐,儒服深衣。秦始皇以布开 裤,名曰“衫。”用布者,尊女工之尚不忘本也。侍中马周 取深衣之造,加襕衫,为庶人之礼见之,表至仕官服 之。

    《文献通考》

    《衫制》

    梁天监制,直阁将军、诸殿主帅,朱衣,正直绛衫,从则 两裆衫唐初,士人以棠苎襕衫为上服,贵女工之始也。一命 以黄,再命以黑,三命以𫄸,四命以绿,五命以紫。士服 裋褐,庶人以白。

    宋制:执仪仗者鸾衫。

    《事物原始》

    《衫》

    《舆服志》曰:“唐马周上《仪礼》,无服衫之文。三代有深衣, 请襕、袖褾,为士人之上服。开骻者名𡙇骻衫,庶人服 之,即今四裤衫也,盖自马周始。”《实录》曰:“汗衫即古之 中单也。古者朝宴之服必有中单,郊享之服,必有明 衣。至汉高祖与项羽战,汗透中单,遂名汗衫之始。”《唐 志》曰:“马周以三代布深衣,因于其下著襕及裾,名襕 衫”,以为士服。今举子所衣者,即襕衫之始也。

    《本草纲目》

    《汗衫释名》

    李时珍曰:古者短襦为衫,今谓长衣亦曰衫矣。王睿 《灸毂子》云:“汉王与项羽战,汗透中单,改名汗衫。”刘熙 《释名》云:“汗衣,《诗》谓之泽衣,或曰鄙袒,或曰羞袒。用六 尺裁足覆胸背,言羞鄙于袒,故衣此耳。又前当胸,后 当背,故曰裲裆。”

    主治

    李时珍曰:“卒中忤恶,鬼气卒倒不知人,逆冷口鼻出 清血,或胸胁腹内绞急切痛,如鬼击之状,不可按摩, 或吐血衄血,用久垢汗衫烧灰,百沸汤或酒服二钱。 男用女,女用男,中衬衣亦可。”

    附方

    小儿夜啼:用本儿初穿毛衫儿放瓶内,自不哭也。生生 编

    《孝子衫释名》

    李时珍曰:“枲麻布所为者。”

    主治

    陈藏器曰:“面䵟,烧灰傅之。”

    衫部艺文

    《和定襄侯楚越衫》
    梁·江伯瑶

    裁缝在箧笥,薰鬓带馀香。开着不忍看,一见落千行。

    《故衫》
    唐·白居易

    暗淡绯衫称老身,半披半曳出朱门。袖中《吴郡》新诗 本,襟上杭州旧酒痕。残色过梅看向尽,故香因洗嗅 犹存。曾经烂熳三年著,欲弃空箱似少恩。

    《戏题试衫》
    司空图

    朝班尽说人宜紫,洞府应无鹤著绯。从此玉皇须破 例,染霞裁赐地仙衣。

    《竹枝词》
    宋·登春

    小姑茜红衫,大姑郁金裙。把手促侬去,两两拜湘君。

    《少年行》
    张大复

    连钱细马绣缠𩯣,翻镫欹鞍踏晓风。鞭指绿杨深树 里,谁家小袖杏花红。

    衫部选句

    梁简文帝诗:“脱衫湔锦浪,迥扇避阳乌。”

    《元帝诗》:“縠衫回广袖,团扇掩轻纱。”入镜先飘粉,翻 衫好染香。

    吴均诗:“罗衫恣风引,轻带任情摇。”

    萧纶诗:“却扇承枝影,舒衫受落花。”

    沈君攸诗:“低衫拂鬟影,举扇起歌声。”

    阴铿诗:“莺啼歌扇后,花落舞衫前。”

    徐陵《杂曲》:“舞衫回袖胜春风,歌扇当窗似秋月。” 周庾信诗:“绿珠歌扇薄,飞燕舞衫长。”细管调歌曲, 春衫教舞儿。落花承舞席,春衫试酒杯。

    萧悫诗:“小衫飘雾縠,艳粉拂轻红。” 唐李白诗:“妆成剪烛后,醉起拂衫时。”绣帽珠稠缀, 香衫袖窄裁。粉色艳日斜,舞衫拂花枝。晚入东 城谁识我,短靴尖帽曰蕉衫。

    《韩愈诗》:“白布春衫紫领巾,差科未动是闲人。”

    《张籍诗》:“白笏朱衫年少时,久登班位会朝仪。”

    杨巨源诗。“歌态晓临团扇静,舞容春映薄衫妍。” 岑参诗。“谿逼春衫冷,林交宴席寒。”

    元稹诗:“藕丝衫子柳花裙。”

    钱起诗:“舞衫招戏蝶,歌扇隔莺啼。”

    《周朴诗》“名自石渠书典籍,香从芸阁着衣衫。”

    林宽诗:“翡翠鬟攲钗上燕,麒麟衫束海中犀。”

    《罗隐诗》:“青青月桂触人香,白纻衫轻称沈郎。”

    《韩偓诗》:“杏花如有意,偏落舞衫多。”

    《李洞诗》:“白衫春絮暖,红纸夏云鲜。”

    《温庭筠》诗:“舞衫萱草绿,春鬓杏花红。”罗衫袅回风点粉金鹂卵。

    宋苏轼诗:“乱点馀花吐碧衫。”短衫压手气横秋,更 著仙人紫绮裘。

    杨万里诗:“天女似怜仙骨瘦,为缝雾縠作春衫。” 陆游诗:“含风珍簟闲眠起,叠雪轻衫新浴时。”风掠 春衫惊小冷,酒潮玉颊见微赪。酒浪欲争潮水绿, 花光却妒舞衫红。

    孔武仲诗:“路出西林兴倍长,轻衫短盖入秋阳。” 陈师道诗:“小市张灯归意动,轻衫当户晚风长。” 李遹诗:“倦枕三更梦,征衫八月风。”

    金赵元诗:“少年白衫游,气与山峥嵘。”

    元萨都剌诗:“五更寒袭紫毛衫,睡起东窗酒尚酣。” 紫袖窄衫花萼绕,黄金小带荔枝垂。

    《葛逻禄迺贤》诗:“东风悄悄著罗衫。”

    明高启诗:“家箧已添新著稿,官衫未歇旧熏香。”

    衫部纪事

    《宋书徐湛之传》:湛之父达之,尚高祖长女会稽公主。 初,高祖微时,贫陋过甚,尝自新洲伐荻,有纳布衫袄 等衣,皆敬皇后手自作。高祖既贵,以此衣付公主曰: “后世若有骄奢不节者,可以此衣示之。”

    《宋起居注》:“太始二年,御史中丞羊希奏:山阴令谢沈 亲忧未除,常著青绛衲两裆衫,请免沈前所居官。” 《梁书任昉传》:“昉为义兴太守,在任清洁,儿妾食麦而 已。友人彭城到溉,溉弟洽从昉共为山泽游。及被代 登舟,止有米五斛。既至无衣,镇军将军沈约遗裙衫 迎之,重除吏部郎中。”

    《南史到溉传》:“溉起家王国左常侍乐安任昉大相赏 好。溉为建安太守,昉以诗赠之,求二衫段云:‘铁钱两 当一,百代易名实。为惠当及时,无待秋凉日’。溉答云: ‘余衣本百结,闽中徒八蚕。假令金如粟,讵使廉夫贪’。” 《邵陵携王纶传》:“纶素骄纵,欲盛器服,遣人就市赊买 锦采丝布数百疋,拟与左右职局防阁为绛衫,内人” 帐幔,百姓并关闭,邸店不出。

    《北史陆法和传》:法和衣食居处,一与戒行沙门同,耆 老自幼见之,容色常定,人莫能测也。善为攻战具。及 魏举兵,法和自郢入汉口,将赴江陵。梁元帝使人逆 之曰:“此自能破贼师,但镇郢州,不须动也。”法和乃还 州,垩其城门,著粗白布衫裤,布邪巾,大绳束腰,坐苇 席,终日乃脱之。及闻梁元败灭,复取前凶服著之,哭 泣受吊。

    《洛阳伽蓝记》:“于阗国,其俗,妇人裤衫束带,乘马驰走, 与丈夫无异。”

    《隋书麦铁杖传》:“铁杖骁勇有膂力,日行五百里,走及 奔马。炀帝即位,除右屯卫大将军。铁杖自以荷恩深 重,每怀竭命之志。及辽东之役,请为前锋,将度辽,谓 其三子曰:‘阿奴当备浅色黄衫,吾荷国恩,今是死日。 我既被杀,尔当富贵。唯诚与孝,尔其勉之。及济桥未 成,去东岸尚数丈,贼大至,铁杖跳上岸,与贼战死’。” 《袁充传》:“充少警悟,年十馀岁,其父党至门,时初冬,充 尚衣葛衫,客戏充曰:‘袁郎子,𫄨兮绤兮,凄其以风’。充 应声答曰:‘惟𫄨与绤,服之无斁’。以是大见嗟赏。” 《唐书五行志》:高宗尝内宴太平公主,紫衫玉带,皂罗 折上巾,具纷砺七事,歌舞于帝前。帝与武后笑曰:“女 子不可为武官,何为此装束近服妖也。”

    《旧唐书睿宗本纪》:“景云三年春正月己丑,改元太极, 特赐老人九十已上绯衫,八十已上绿衫。”

    《唐书礼乐志》:“元宗尝以马百匹盛饰,分左右,施三重 榻,舞倾杯数十曲。乐工少年姿秀者十数人,衣黄衫, 文玉带,立左右。每千秋节舞于勤政楼下。”

    《明皇遗事》:颜真卿问范氏尼曰:“吾得五品否?”尼指示 紫布食单,曰:“颜郎衫色如此。”

    《影灯记》:正月十五夜,元宗于长春殿张临光宴,白鹭 转花,黄龙吐水,金凫银燕,浮光洞、攒星阁,皆灯也。奏 月分光曲,又撒闽江锦荔支千万颗,令宫人争拾,多 者赏以红圈帔、绿晕衫。

    《庐陵记》:“成芳隐麦林山,剥苎织布,为短襕宽袖之衣, 著以酤酒,自称隐士衫。”

    《唐书桑道茂传》:道茂善太乙遁甲术。李晟为右金吾 大将军,道茂赍一缣见晟,再拜曰:“公贵盛无比,然吾 命在公手,能见赦否?”晟大惊,不领其言。道茂出怀中 一书,自具姓名,署其右曰:“为贼逼胁”,固请晟判。晟笑 曰:“欲我何语?”道茂曰:“第言,准状赦之。”晟勉从。已又以 缣愿易晟衫,请题衿膺曰:“他日为信。”再拜去,道茂果 “污朱泚伪官。”晟收长安,与逆徒缚旗下,将就刑。出晟 衫及书以示晟,为奏原其死。

    《嘉话录》:“杜佑为司徒,致仕后,著粗布襕衫。”

    《旧唐书德宗本纪》:兴元元年二月丁卯,车驾幸梁州。 四月辛丑朔,时将士未及春衣,上犹夹服。汉中早热左右请御暑服。上曰:“将士未易冬服,独御春衫可乎?” 俄而贡物继至,先给诸军而始御之。

    《唐临传》:临宽于待物,尝欲吊丧,令家僮自归家取白 衫。家僮误取馀衣,未敢进。临察知之,使召谓曰:“今日 气逆,不宜哀泣,向取白衫且止之也。”

    《玉泉子》:夏侯孜为左拾遗,常著桂管布衫朝谒。开成 中,文宗无忌讳好文,问孜:衫何太粗涩,具言桂管产 此布厚可以御寒。他日,上问宰相:“朕察拾遗夏侯孜, 必贞介之士。”宰相曰:“其行今之颜冉。”上嗟叹,亦效著 桂管布,满朝皆效之,此布为之骤贵也。

    《六帖》:“昭宗既诛宦官,第五可范等,准国故事,量留三 十人,各赐黄绢衫一领,一备宫中指使,仍不得辄有 养男。其左右神策军诸道监军,并令停废。”

    《清异录》:“潞王从珂出驰猎,从者皆轻零衫。”

    《谈录》:徐左省铉职居近列,虽盛寒入奉朝请,即未尝 披毛衫。或诘之曰:“岂有双阙之下,衣戎服欤?”

    《东观奏记》:“京兆府参军卢甚,升进士第,入官,甚孤贫, 有文学。京兆尹遣巡馆驿,左补阙崔瑄婚姻回,与甚 长亭相遇,争厅,甚以官虽卑,乃公行,略不让瑄,瑄责 其不逊,遂相诋呵。甚来,下御史台按问,吏云:‘当服白 衫’。甚曰:‘非国恤,不素服’。上闻之,以甚言大涉不敬,除 籍为民,投之岭表。”

    《王氏谈录》:公言,皇祐中,人有献唐昭宗御服汗衫一, 上有“朱”字手诏与钱镠求助兵,时隔塞不通,盖密信 也。献者朱氏子孙,欲求官,朝廷留而赐帛遣之。 《东坡杂记》:东坡居士醉后单衫游昭隐,既醒,著衫而 归,问大众曰:“适来醉汉向甚处去?”众无答。明日举行 问焦山,焦山义手而立。

    《退朝录》:杜祁公休退居南都,客至无不见,止服衫帽。 尝曰:“七十致政,可用高士服乎?”

    《石林燕语》:“崇政殿即旧讲武殿,惟国忌前一日及军 头司引见呈试武艺人,吏部引改官人,即常朝退少 顷,以衫帽再坐。忌前则服澹黄衫、皂带,自延和殿出, 降阶由庭中步至,不乘辇。遇雨然后行西廊。皆祖宗 之旧也。”

    《癸辛杂识》:刘伯宣为宣慰司同知,去官日,泊北关外 俞碗盏家之别室,一夕为偷儿盗去银匙著两副,及 毛衫布海青共三件,次日几无可著之衣,其家即欲 经官捕盗,伯宣不许,因自于门首语其邻曰:“此辈但 知为盗,而不知吾乃穷官人也。所有之物不过如此, 万一见获,遂坏此生。”银匙著入其手,亦不愿得,但衣 “服颇觉相妨,仍见还可也。幸相体此意。”人皆笑其迂。 越再宿,忽得一簏于屋后空地,视之毛衫布衣皆在 焉。刘公一言信及,穿窬非一日之积也。

    《拊掌录》石资政中立,好诙谐,乐易人也。尝于杨文公 家会葬,坐客乃执政及贵游子弟,皆服白襕衫,或罗 或绢有差等。中立大恸,人间其故,曰:“忆吾父。”又问之, 曰:“父在时当得罗襕衫也。”盖现在执政子弟服罗,而 石止服绢,坐中皆大笑。

    《朝野杂记》:“孝宗之丧,赵子直当国,始令群臣服白凉 衫皂带以治事,终丧乃止。论者以为是。及光宗之丧, 礼部侍郎陈宗召复请百官以日易月,禫除毕,服紫 衫皂带以治事。从之。”

    《琅嬛记》:苏紫䓖爱谢耽,咫尺万里,靡由得亲。遣侍儿 假耽,恒著小衫,昼则私服于内,夜则拥之而寝。耽知 之,寄以诗曰:“苏娘一别梦魂稀,来借青衫慰渴饥。若 使闲情重作赋,也应愿作谢郎衣。”谢亦取女衵服衷 之,后为夫妇。

    《金史仪卫志》:天子常行仪卫,长行四百人,拳脚幞头, 红锦四䙆袄,涂金束带,二人紫衫前导。 《日下旧闻》:元顺帝时,宫女奏乐,或用唐帽窄衫。 《名山藏》文徵明,长洲人,被选充郡学弟子员,为人廉 静慎重,都御史俞谏甚重之。他日谒谏,谏曰:“闻子贫 甚,何以为生?”征明曰:“贫矣,未甚也。”谏指其襕衫曰:“何 绽损乃尔?”征明曰:“今日天雨,衣故衣耳。”

    衫部杂录

    《东宫旧事》:太子纳妃,有白縠、白纱、白绢衫,并紫结缨。 《唐六典》:“益州出高杼衫段。”

    《浣花旅地志》:“笼桶衫、拂袖巾,皆蜀人奉亲之服。” 《画墁录》:“康定庆历以前,朝士不披毛凉衫,公服重戴 而已。冬月或披毛衫而得寒疾。今则无问寒暑,虽六 军卫士重戴披衫,与士大夫错杂,路冲无别,虽曰凉 衫,实热衫也。”

    《摭言》:“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岁贡常八九百人,谓之 ‘白布公卿,又曰一品白衫’。”

    《梦溪笔谈》:“近岁京师士人朝服乘马,以黪衣蒙之,谓 之凉衫,亦古之遗法也。《仪礼》朝服加景是也,但不知 古人制度章色如何耳。”

    《教坊记》:“圣寿乐舞衣杂皆各绣一大窠,皆随其衣制, 纯缦衫下才及带,若短汗衫者以笼之,所以藏绣窠 也。”

    《晦庵语录》:“隋炀帝数出幸,因令百官以戎服从一品, 紫,次朱,次青皂。后世循袭,遂为朝服。我朝渡江,乃变 为白凉衫。绍兴间,士人犹是白凉衫,至后来军兴,又 变为紫衫,皆戎服也。”

    祖宗时,元正冬至皆有大朝会,君臣都着法服,诸州 解头亦预。籍溪胡先生在州解元,亦曾预元正朝会, 著白罗衫。

    籍溪云:“士服著白罗衫。绍兴间,韩勉之知某州,于信 州会样来制士服正如此。某后来看《祖宗实录》,乃是 教大晟乐士人所服,方知出处。”

    《朝野杂记》:宋自军兴,士大夫始衣紫窄衫,上下如一。 绍兴九年,诏长吏毋得以戎服临民,复用冠带。秦桧 死,魏道弼秉政,复举行之,论者以为扰士人,贫者尢 患苦之。未几,道弼为台谏所攻,遂罢数事,紫衫其一 也。于是士大夫皆服凉衫。乾道中,李献之为学士,上 言:“会聚中颜色可憎,今陛下上奉两宫,宜服紫衫为 便。”上从之。盖自渡江以来,人情日趋简便,不可复故 矣。

    《贵耳集》:自渡江以前无今之轿,只是乘马,所以有修 帽、护尘之服。士皆服衫帽,凉衫为礼。紫衫,戎服也。思 陵在维扬一时,扰乱中遇雨,传旨百官,许乘肩舆,因 循至此,故制尽泯。今台谏出台亲事官用凉衫,略展 登轿,尚存旧制,他无复见之。

    《席上腐谈》:古之素积,即今之细折布衫也。《荀子》云:“皮 弁素积。”杨倞注云:“素积为裳,用十五升布为之,蹙其 腰中,故谓之素积。”一升八十缕,十五升千二百缕,盖 细布也。

    衫部外编

    《魏文帝别传》:吴选曹令史刘卓病荒,梦见一人以白 越单衫与之言曰:“汝著衫污,火烧便洁也。”卓觉,果有 衫在侧,污辄火浣之。

    《志怪录》:“建康小吏曹著,为庐山使君所迎,配以女文 婉。著屡求请退,婉赋诗叙别,并赠织成单衫。”

    《五灯会元》:洛京灵泉归仁禅师。僧问:“如何是和尚家 风?”师曰:“骑牛戴席帽,过水著靴衫。”

    越州姜山方禅师,僧问:“如何是不动尊?”师曰:“单著布 衫穿过市。”

    潭州石霜楚国慈明禅师,当解夏,谓众曰:“死脱夏天 衫,生披冬月袄。分明无事人,特地生烦恼。”

    《传灯录》:僧问赵州:“万法归一,一归何处?”赵州云:“我在 青州作一领布衫,重七斤。”

    《稽神录》:庚寅岁,有茅山村中儿牧牛,洗所著汗衫,曝 于草上而假寐,及觉失之,惟一邻儿在傍,以为窃去, 因相喧竞。邻儿父见之,怒曰:“生儿为盗,将安用汝?”即 投水中,邻儿匍匐出水,呼天称冤者不已,复欲投之, 俄而雷雨暴至,震死其牛,汗衫乃自口中呕出,儿乃 得免。

    袁州刺史顿金罢郡还都,有人以紫幞包一物诣门 遗之,开视则“白襕衫”也。遽追其人,则亡矣。其年金卒。

    袄部汇考

    《中华古今注》:

    《武臣缺胯袄子》

    隋文帝征辽,诏武官服缺胯袄子,取军用,如服有所 妨也。其三品以上皆紫。至武德元年,高祖诏“其诸卫 将军,每至十月一日,皆服缺胯袄子,织成紫瑞兽袄 子。左右武卫将军服豹文袄子,左右翊卫将军服瑞 鹰文袄子。”其七品以上陪位散员官等,皆服绿无文 绫袄子。至今不易其制。又侍中马周请于汗衫等上, “常以立冬日加服小缺胯袄子”,诏从之,永以为式。

    《宫人披袄子》

    “盖袍之遗象也。”汉文帝以立冬日赐宫侍承恩者及 百官披袄子,多以五色绣罗为之,或以锦为之,始有 其名。炀帝宫中有云鹤金银泥披袄子,则天以赭黄 罗上银泥袄子以燕居。

    《事物原始》

    《袄子》

    唐《舆服志》:“袄子,燕服也,即古之亵服,亦谓之常服。江南以巾褐裙襦,北朝乃有长帽、短靴、合裤、袄子之类, 朱、紫、元、黄杂色,各从所好。若非元旦大会,一切通用。 盖取其便于作事。今时袄子,自北齐始。”

    袄部艺文一

    《谢衣袄表》
    宋·祁

    冬龠乘辰,裘官著令,疾驰使驿,临抚塞屯。并颂齐笥 之良,均挟吴绵之暖。被躬且吉,束带有华。伏惟皇帝 陛下至德诞敷,深仁普爱。念官师所以卒岁,恐天下 有受其寒;居泰轸穷,当舒虑惨况;凄其戒序,必恻然 动心。特以滨寒冱严,持兵皲露,句传温诏,缄褚纹袍。 烂然昼鲜,煦若春至。矧部校什长,赐各有差。僻垒穷 鄣,悦而忘苦。振裾交抃,联襼相趋。和气畅肢,顾折胶 而何畏?大恩压己,忧称服以为难。有可仰酬,不知轻 殒。

    《赐前两府并待制已上知州初冬衣袄诏》

    苏轼

    敕元发。岁将墐户,工告司裘。宜颁在笥之珍,以示维 藩之宠。服之安燠,体我眷怀。

    《赐诸路知州职司等并总管钤辖至使臣初冬衣袄敕书》
    前人

    敕冯洁己。“王事靡盬,日月其除。属霜露之戒寒,待衣 裘而卒岁。宜加宠锡,以示眷怀。”

    《赐诸路蕃官并溪洞蛮人初冬衣袄敕书》

    前人

    敕瞎毡职在捍边,志常面内。属此严凝之候,宜均轻 暖之恩。服我宠颁,益思忠报。

    《赐诸路屯驻驻泊就粮本城诸员寮等初冬衣袄都敕》
    前人

    敕。“汝等久勤外服,属戒祁寒。爰念捍城之劳,普均挟 纩之惠。”

    《谢赐衣袄表》
    前人

    十一月九日,翰林医官王宗古至,伏蒙圣慈传宣存 问,赐臣等敕及初冬衣袄者。齐官三服,已宽卒岁之 忧;汉札十行,更佩先春之暖。恩均吏士,声动华夷。臣 轼中谢伏以《礼》著始裘,《诗》歌无褐。边陲更戍,本为臣 子之常;朔易早寒,特轸圣神之念。惟德其物,岂曰无 衣。恭惟皇帝陛下,广运聪明,力行恭俭。威风旁振,方 战栗于天骄;温诏下融,遂流澌于河冻。既无功而坐 食,实有愧于解衣。敢不推广朝廷之仁,益收冻馁;申 严祖宗之法,少肃惰媮。庶收汗马之劳,以解濡鹈之 诮。臣无任。

    袄部艺文二

    《御街行》
    赐衣袄子   宋王安中

    清霜飞入蓬莱殿。别进云裘软。却回宸虑念多寒,诏 语日边亲遣。冰蚕绵厚,金雕锦好,永夜缝宫线。红 旌绛旆迎星传。喜气欢声远。庙堂勋旧使台贤,领袖 坐中争绚。天香馥郁,君恩岁岁,一醉春生面。

    袄部纪事

    《宋书孔琳之传》:“琳之补太尉主簿、尚书左丞,扬州治 中从事史建言曰:昔事故饥荒,米谷绵绢皆贵。其后 米价登复,而绢于今一倍。绵绢既贵,蚕业者滋,虽勤 厉兼倍,而贵犹不息。愚谓致此,良有其由。昔事故之 前,军器止用铠而已,至于袍袄裲裆,必俟战阵,实在 库藏,永无损坏。今仪从直卫及邀逻使命,有防卫送 迎,悉用袍袄之属,非唯一府众军皆然。绵帛易败,势 不支久。又昼以御寒,夜以寝卧,曾未周年,便自败裂。 每丝绵新登,易折租以市。又诸府竞收,动有千万,积 贵不已,实由于斯。私服为之难贵,官库为之空尽。”愚 谓若侍卫所须,固不可废,其馀则依旧用铠。小小使 命送迎之属,止宜给仗,不烦铠袄。用之既简,则其价 自降。

    《南齐书王琨传》:“琨为冠军将军、吴郡太守,迁中领军。 坐在郡用官舍钱三十六万营饷二宫诸王,及作绛 袄奉献军用,乃左迁光禄大夫。”

    《北史尉迟迥传》:周宣帝即位,迥为相州总管。宣帝崩
    考证
    迥以隋文帝当权,将图篡夺,遂谋举兵。隋文帝于是

    征兵讨迥,以韦孝宽为元帅。孝宽乘胜进至邺,迥与 子惇、祐等又悉其卒十三万,阵于城南。迥别统万人, 皆绿巾锦袄,号曰“黄龙兵”,为之力战,孝宽等军失利 而却。

    《清异录》:“明宗天资恭俭,尝因苦寒,左右进蒸黄透绣 袄子,不肯服,索托罗毡袄衣之。”

    《金坡遗事》:“学士旧规,十月赐锦袄。国初以来赐翠毛 锦,太宗改赐黄雕锦。”

    《宋史乐志》:“队舞之制,其名各十:小儿队凡七十二人, 其八曰异域朝天队,衣锦袄,系银束带,冠夷冠,执宝 盘。”

    《墨客挥犀》:有人说李寰建节晋州,表兄武恭性诞妄, 又称好道及蓄古物,遇寰生日无饷,乃遗箱挈一故 皂袄子与寰云:此是李令公收复京师时所服,愿尚 书功业一似西平。寰以书谢。后闻知恭生日,箱挈一 被职脂幞头饷恭,曰:“知兄深慕高真,求得一洪崖先 生,初得仙时幞头,愿兄得道一如洪崖。”宾寮无不大 笑。

    《闻见录》:“李溥为发运使,淮浙大饥,移檄郡县,多进造 纸袄以衣贫者。”

    《金史仪卫志》:“天子常行仪卫,弩手二百人,军使五人, 控鹤二百人,首领四人,俱服红根藏根牡丹锦袄或 皂帽、碧袄。长行四百人,拳脚幞头红锦四䙆袄,涂金 束带二人,紫衫前导。”

    亲王牵拢官五十人,执银裹牙杖、伞子,紫罗团答绣 芙蓉袄、间金交花脚幞头;首领紫罗袄、素幞头。 《昭代典则》:洪武四年春正月,命给守边将士绵袄。上 谓中书省臣曰:“今日天寒,有甚于冬。京师尚尔,况北 边荒漠之地,冰厚雪深,守边将士甚艰苦尔。中书其 以府库所储布帛制绵袄,运赴蔚、朔、宁夏等处,以给 将士。”省臣对曰:“守边将士衣袄,岁有常供,无庸再运。” 上曰:“将士虽有常供,朕固知之,特以今天寒,异于常 时,故命加给耳。古人一夫不获,引咎在躬。况守边将 士,朕所深念者,其给之勿缓。”

    蓑衣部汇考

    《诗经》。

    《小雅无羊》

    何蓑何笠。

    “何揭也?”蓑所以备雨,笠所以御暑。草衣也。蓑唯备雨之物,笠则元以御暑,兼可御雨。

    《仪礼》

    《既夕礼》

    《槁车》载蓑笠。

    蓑笠备雨服。

    《三才图会》

    《蓑笠》

    蓑,雨衣。无羊。《诗》云:“何蓑何笠。”毛注曰:“蓑所以备雨,笠 所以御暑。”《唐韵》云:“蓑,草名,可为雨衣,又名袯襫。”《说文》 云:“秦谓之萆。”《尔雅》曰:“薃侯,莎蓑衣。”以莎草为之,故音 同莎又名薛六韬农器篇曰:“蓑薛,簦笠。今总谓之蓑, 雨具中最为轻便。”

    《本草纲目》

    《故蓑衣释名》

    李时珍曰:蓑草结衣,御雨之具。《管子》云:“农夫首戴茅 蒲,身服袯襫。”即此也。

    主治

    陈藏器曰:“蠼螋溺疮,取故蓑衣结烧灰,油和傅之。”

    蓑衣部艺文

    《莎衣》
    宋·杨朴

    软绿柔蓝著胜衣,倚船吟钓正相宜。蒹葭影里和烟 卧,菡萏香中带雨披。狂脱酒家春醉后,乱堆渔舍晚 晴时。直饶紫绶金章贵,未肯轻轻博换伊。

    《秋江渔父》
    许棐

    小舟轻似一鸥飞,恋月随风慵不归。困卧芦花深雪 里,夜寒添盖旧蓑衣。

    《渔蓑》
    元·谢宗可

    翠结香莎付钓舟,一竿风雨不须愁。苔矶夜泊披寒 去,苇岸昏归带湿收。月冷笼衣眠柁尾,天晴随网晒 船头。羊裘莫笑狂奴错,也著烟波万顷秋。

    《藤蓑次陈公甫韵》
    明·李东阳

    采藤复采藤,日夕费斤斧。制为身上蓑,人古衣亦古。 借问制者谁?白沙乃蓑祖。冉冉绿蓑衣,萧萧白沙渚。 披蓑向江水,顾影还独语。爱此勿轻捐,春江正多雨。

    《藤蓑》
    陈献章

    一蓑费几藤,南冈砺朝斧。交加落翠蔓,制作类上古吾闻大泽滨,羊裘动世祖。何如六尺蓑,灭迹芦花渚。 举俗无与同,天随梦中语。今夜不须归,前溪正风雨。

    新蓑藤叶青,旧蓑藤叶白。新故理则然,胡为妄忻戚。 扁舟西湖口,坐望南山石。东风吹新蓑,浩荡沧溟黑。 须臾月东上,万里天一碧。安得同心人,婆娑共今夕。

    蓑衣部纪事

    《神仙传》:尹思遣儿视月中有异物否,儿曰:“今年当大 水,中有一人被蓑带剑。”

    《摭言》:许孟容进士及第,学究登科,时号“绵袄子,上著 莎衣。”

    《图画见闻志》:“郑谷有《雪》诗云:‘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 披得一蓑归’。”时人多传诵。段赞善善画,因采其诗意 景物图写之,曲尽潇洒之思,特以赠谷。谷为诗寄谢 云:“爱余风雪句,幽绝写渔蓑。”

    《海物略名记》:江东人取白鹭头上翰毛为接篱,曰“白 鹭蓑”,或以红翎间之。

    《宋史郑文宝传》:“文宝初事李煜,入宋,煜以环卫奉朝 请,文宝欲一见,虑卫者难之,乃被蓑荷笠以渔者见, 陈圣主宽宥之意。宜谨节奉上,勿为他虑。”

    《莎衣道人传》:“莎衣道人姓何氏,淮阳军胊山人。祖执 礼,仕至朝议大夫。道人避乱渡江,常举进士不中,绍 兴末,来平江。一日自外归,倏若狂者,身衣白襕,昼丐 食于市,夜止天庆观,久之衣益敝,以莎缉之。尝游妙 严寺,临池见影,豁然大悟,人无贵贱,问休咎,罔不奇 中。会有瘵者乞医,命持一草去,旬日而愈。众翕然传” 莎草可以愈疾,求而不得者或遂不起,由是远近异 之。孝宗一夕梦莎衣人跣哭来吊者,讯之,曰:“苏人也。” 诘其故,不肯言。帝寤,以语内侍。会后及太子薨,帝哀 泣,内侍进前勉释,并道前梦。帝迺矍然,因遣使召之, 不至。帝念恢复大计,累岁未有所属,后位虚已久,乃 焚香默言:“何诚能仙,顾必知朕意。”遂遣中官致贽,不 言所以。道人见之,掉首,吴音曰:“有中国即有外夷,有 日即有月,不须问。”趣之去。使者归奏,帝甚异之,遂赐 号通神先生。为筑庵观中,赐衣数袭,皆不受。好事者 强邀入庵,大笑而出。复于故处,众日以珍馔饷之,每 食于通衢,逮饱即去。帝岁命内侍即其居设十道斋, 合云水之士,施予优普。一岁,偶逾期,众咸讶而请。道 人亟起于卧,摇手瞬目而招之曰:“亟来,亟来!”是日,内 侍至平望,众益服其神。光宗即位,召之,又不至。庆元 六年卒。

    《名山藏》:陈海雍,清江人,自号龙潭老人。陈献章受学 于吴与弼,尝以《周易》质疑。与弼曰:“过清江可叩龙潭 老人。”献章往谒,适海雍蓑笠犁田,乃延至家,与对榻 信宿,辨析疑义,献章欣服。既去,语儿辈曰:“吴君非知 我者。”

    蓑衣部杂录

    《管子》“被蓑以当铠。”“菹笠以当盾橹。” 《淮南子》。“以诈应诈,以谲应谲。若被蓑而救火,毁渎而 止水。”

    《老学庵笔记》:綦翰林叔厚《谢宫祠表》云:“杂宫锦于渔 蓑,敢忘君赐;话玉堂于茆舍,更觉身荣。”时叹其工。 《群碎录》:缊黂敝衣袯襫蓑衣暆。雨衣。

    雨衣部汇考

    《事物原始》。

    《雨衣》

    凡雨具,大抵始于周。《左传》陈成衣制。杜预注曰:“制者, 雨衣也。”《灸毂子》曰:“以油绢制之及油帽,后世易之以 油纸。”乃春秋陈所制始。

    雨衣部选句

    唐许浑诗:“自剪青莎织雨衣,南村烟火是柴扉

    雨衣部纪事

    《左传》:“成子衣制杖戈。”制雨衣也。

    《隋书炀帝本纪》:上尝观猎遇雨,左右进油衣。上曰:“士 卒皆霑湿,我独衣此乎?”乃令持去。

    田锡《论边事书》:“唐太宗手结雨衣,往伐辽东之国。” 《唐书谷那律传》:“那律迁谏议大夫,兼弘文馆学士,从 太宗出猎,遇雨沾渍,因问曰:‘油衣若为而无漏邪’?那 律曰:‘以瓦为之,当不漏’。帝悦其直,赐帛二百段。” 《清异录》:“张崇帅广,在镇不法,酷于聚敛,从者数千人, 出遇雨雪,皆顶莲花帽、琥珀衫,所费油绢,不知纪极, 市人称”曰“雨仙。”

    余在翰苑,以油衣渐故,遣吏市新者回云:“马行油作 《目录》。”入朝避雨衫芭蕉裤一副,二贯。

    《金史世宗木纪》:“大定十二年五月,禁百官及承应人, 不得服纯黄油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