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汇编 礼仪典 第二百四十八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经济汇编 第二百四十九卷
经济汇编 礼仪典 第二百五十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礼仪典

     第二百四十九卷目录

     杂祀典部汇考

      有虞氏帝舜一则

      周总一则 平王一则 釐王一则

      秦始皇一则

      汉高祖二则 武帝二则 元封一则 太始一则 昭帝始元一则 宣帝元康一则

      成帝建始一则 永始一则 哀帝建平一则

      后汉殇帝延平一则 安帝元初一则 桓帝延熹二则

      魏明帝一则

      晋哀帝隆和一则

      宋武帝永初一则 孝武帝孝建一则 明帝一则

      陈武帝永定二则

      北魏太祖天兴一则

      唐元宗开元二则 天宝一则 昭宗天祐一则

      后唐明宗天成二则

      后晋出帝天福一则

      辽景宗保宁一则 圣宗统和二则

      宋太祖乾德一则 太宗雍熙一则 真宗景德三则 大中祥符一则 神宗熙宁一则

       元丰一则 哲宗绍圣一则 徽宗建中靖国一则 政和一则

      金海陵贞元一则

      元成宗大德二则 英宗延祐一则 泰定帝泰定一则 顺帝至元一则

      明太祖洪武一则 成祖永乐五则 世宗嘉靖三则 神宗万历二则

    皇清顺治五则 康熙一则

    礼仪典第二百四十九卷

    杂祀典部汇考

    《有虞氏》

    舜摄位禋于六宗

    按:《书经舜典》:“禋于六宗。”

    精意以享谓之禋。宗,尊也。所尊祭者,其祀有六,谓四时也,寒暑也,日也,月也,星也,水旱也。祭以摄告。

    周有“寿星祠”、“杜主祠”,皆以岁时奉祀。

    按杜佑《通典》:“周立寿星祠于下杜,亳时奉焉。又立杜 主祠,因宣王杀右将军杜伯不以罪,后宣王田于圃 田,杜伯执弓矢射宣王,王伏弓而死。故周人尊其鬼, 而以岁时奉祠焉。”

    平王十四年秦文公始祠陈宝

    按《史记秦本纪》:“文公十九年,得陈宝。”按《封禅书》:“文 公获若石云,于陈仓北阪城祠之。”

    正义曰:《三秦记》云:“太白山西有陈仓山,山有石鸡,与山鸡不别。赵高绕山,山鸡飞去,而石鸡不去,晨鸣山头,声闻三里,或言是玉鸡。” 《括地志》云:“陈仓山在岐州陈仓县南。” 又云:“宝鸡神祠在汉陈仓县故城中。今陈仓县东。石鸡在陈仓山上,祠在陈仓城,故言获若石于陈仓北阪城祠之。”

    其神或岁不至,或岁数来。来也常以夜,光辉若流星, 从东南来,集于祠城,则若雄鸡,其声殷云,野鸡夜雊。 以一牢祠,命曰“陈宝。”

    瓒曰:陈仓县有宝夫人祠,或一岁二岁,与叶君合。叶神来时,天为之殷殷雷鸣。雉为雊,在长安正西五百里。韦昭曰:在陈仓县。宝而祠之,故曰陈宝。《索隐》曰:《列异传》云,“陈仓人得异物以献之,道遇二童子,云:此名为媢,在地下食死人脑。媢乃言彼二童子名陈宝,得雄者王,得雌者霸。” 乃逐童子,化为雉。秦穆公大猎,果获其雌,为立祠祭,有光,雷电之声。雄止南阳,有赤光长十馀丈,来入陈仓祠中,所以代俗谓之“宝夫人祠” ,抑有由也。叶,县名,在南阳。叶君即雄雉之神,故时与宝夫人神合也。

    釐王六年秦德公作伏祠

    按:《史记秦本纪》:“德公二年,初伏。”

    孟康曰:“六月伏日初也。周时无,至此乃有之。”

    以狗御蛊。

    徐广曰:“《年表》云初作伏祠、社、磔、狗、邑四门也。” 《正义》曰:蛊者,热毒恶气,为伤害人,故磔狗以御之。狗,阳畜也。

    按《封禅书》,“德公既立,卜居雍,雍之诸祠自此兴,作伏 祠、磔狗邑四门,以御蛊灾。”

    始皇二十六年初并天下定诸祠祭

    按《史记始皇本纪》不载。按《封禅书》。“秦并天下,西亦 有数十祠。”

    《索隐》曰:“西” 即陇西之西县,秦之旧都,故有祠焉。

    于湖有周天子祠,于下邽有天神,沣滈有昭明天子 辟池,于社亳有三社主之祠、寿星祠,而雍菅庙亦有 杜主。杜主,故周之右将军,其在秦中最小鬼之神者,

    各以岁时奉祠,其光景动人民,唯陈宝
    考证

    高祖六年置南山巫祠南山秦中

    按《汉书高祖本纪》,不载。按《郊祀志》,“高祖后四岁,天 下已定,诏长安置祠祀官,南山巫祠南山秦中。”秦中 者,二世皇帝也。

    按《文献通考》。“张晏曰。以其强死魂魄为厉。故祠之。 高祖八年。立灵星祠。”

    按《汉书高祖本纪》,不载。按《封禅书》,或言曰:“周兴而 邑邰,立后稷之祠,至今血食天下。”于是高祖诏御史, 其令郡国县立灵星祠,常以岁时祠以牛。

    按:《后汉书祭祀志》,汉兴八年,有言“周兴而邑邰,立后 稷之祀”,于是高祖令天下立灵星祠。言祠后稷而谓 之灵星者,以后稷又配食星也。旧说,灵星谓天田星 也。一曰,左龙角为天田官,主谷祀用壬辰位祠之。壬 为水,辰为龙,就其类也。牲用太牢,县邑令长侍祠。舞 者用童男十六人,舞者象教田。初为芟除,次耕种、芸 耨、“驱爵”及获刈、舂簸之形,象其功也。

    《汉旧仪》曰:“古时,岁再祠灵星,灵星春秋祠之太牢礼也。”

    武帝   年祀神君于上林中

    按《汉书。武帝本纪》,不载。按《郊祀志》:“是时上求神君, 舍之上林中磃氏馆。神君者,长陵女子,以乳死,见神 于先后宛若,宛若祀之其室,民多往祠,平原君亦往 祠。其后子孙以尊显。及上即位,则厚礼置祠之内中, 闻其言,不见其人云。”

    武帝   年,置《寿宫神君》。

    按《汉书,武帝本纪》,不载。按《郊祀志》,文成死,明年,天 子病鼎湖甚,巫医无所不致,游水发根,言上郡有巫 病而鬼下之,上召置祠之甘泉。及病,使人问神君,神 君言曰:“天子无忧病,病少愈,强与我会甘泉。”于是上 病愈,遂起幸甘泉,病良已,大赦,置寿宫神君。

    元封二年始立粤祠

    按:《汉书武帝本纪》,不载。按《郊祀志》:“是时既灭两粤, 粤人勇之,乃言粤人俗鬼,而其祠皆见鬼,数有效。昔 东瓯王敬鬼,寿百六十岁,后世怠嫚,故衰耗。乃命粤 巫立粤祝祠,安台无坛,亦祠天神,帝百鬼,而以鸡卜。” 上信之。粤祠鸡卜,自此始用。

    太始四年夏四月祠神人于交门宫

    按《汉书武帝本纪》:“太始四年春三月,行幸泰山修封。 夏四月幸不其,祠神人于交门宫,若有乡坐拜者,作 《交门之歌》。”按《郊祀志》:“帝复至泰山修封,东幸琅琊, 礼日成山,登之罘,浮大海,用事八神延年。又祠神人 于交门宫,若有乡坐拜者云。”

    昭帝始元三年冬十月凤凰集东海遣使者祠其处按汉书昭帝本纪云云

    宣帝元康四年以南郡献白虎皮牙爪为立祠又以方士言立随侯剑宝玉诸祠

    按《汉书宣帝本纪》,不载。按《郊祀志》:“时南郡获白虎, 献其皮牙爪上,为立祠。”又以方士言为随侯剑、宝玉、 宝璧、周康宝鼎。立四祠于未央宫中。又祠太室山于 即墨,三户山于下密,祠天封苑火井于鸿门。又立岁 星、辰星、太白、荧惑、南斗祠于长安城旁。又祠参山八 神于曲城蓬山石社、石鼓于临胊之罘山于成山 于不夜,莱山于黄。成山祠日,莱山祠月。又祠四时于 琅琊,蚩尤于寿良。京师近县鄠,则有劳谷、五床山、日 月、五帝、仙人、玉女祠。云阳有径路神祠,祭休屠王也。 又立五龙山仙人祠及黄帝天神、帝原水,凡四祠于 肤施。或言“益州有金马碧鸡之神,可醮祭而致。”于是 遣谏大夫王褒使持节而求之。

    成帝建始二年罢诸祠之不应礼者

    按《汉书成帝本纪》,建始二年,罢雍五畤。按《郊祀志》, “是岁,衡谭复条奏长安厨官、县官给祠郡国候神、方 士使者所祠,凡六百八十三所,其二百八所应礼及 疑无明文可奉祠如故,其馀四百七十五所不应礼 或复重,请皆罢。”奏可。本雍旧祠二百三所,唯山川诸 星十五所为应礼云。若诸布、诸严、诸逐皆罢。社主有 五“祠置其一。”又罢高祖所立梁、晋、秦、荆、巫、九天、南山、 莱中之属,及孝文渭阳、孝武薄忌、《泰一、三一》、黄帝、冥 羊、《马行》、泰一、皋山、山君、武夷、夏后、启母、石万、里沙、八 神、延年之属,及孝宣参山、蓬山之罘、成山、莱山、四时、 蚩尤、劳谷、五床、仙人、玉女、径路、黄帝、天神、原水之属, 皆罢。候神、方士、使者、副佐、本草待诏七十馀人,皆归 家。

    永始三年诏复诸祠

    按《汉书成帝本纪》,永始三年冬十月庚辰,皇太后诏 有司,复甘泉泰畤、汾阴后土、雍五畤、陈仓陈宝祠。 按《郊祀志》:初罢甘泉泰畤,作南郊日,大风坏甘泉竹 宫,折拔畤中树木十围以上百馀。皇太后诏有司曰: “春秋大复古,善顺祀,其复甘泉泰畤、汾阴后土如故, 及雍五畤、陈宝祠在陈仓者。又复长安雍及郡国祠, 著”明者且半

    哀帝建平三年复诸神祠

    按《汉书哀帝本纪》,建平三年冬十一月壬子,复甘泉 泰畤汾阴后土祠。按《郊祀志》,“哀帝即位,寝疾,博征 方术士,京师诸县皆有侍祠使者,尽复前世所常兴 诸神祠官,凡七百馀所,一岁三万七千祠云。”

    后汉

    殇帝延平元年夏四月庚申诏罢祀官不在祀典者按后汉书殇帝本纪云云

    安帝元初六年始立六宗祀

    按:《后汉书安帝本纪》:元初六年“三月庚辰,始立六宗 祠于洛城西北。”

    《续汉志》曰:元初六年,以《尚书》欧阳家说,谓六宗者,在天地四方之中,为上下四方之宗。以元始中故事,谓六宗易六子之气,日、月、雷公、风伯、山泽者,非也。乃更六宗祠于戌亥之地,礼比大社也。

    桓帝延熹八年遣使祠老子于苦县

    按:《后汉书桓帝本纪》:延熹八年“春正月,遣中常侍左 悺之苦县祠老子。十一月壬子,使中常侍管霸之苦 县祠老子。”

    《史记》曰:“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有神庙,故就祠之。”

    延熹九年“秋七月庚午,祠黄、老于濯龙宫。”

    按:《后汉书桓帝本纪》云云。

    按,《文献通考》:“桓帝即位十八年,好神仙事。初使中常 侍之陈国苦县祠老子,又亲祠老子于濯龙。文罽为 坛,饰淳金扣,设华盖之坐,用郊天乐也。”

    明帝   年议修禳礼

    按《三国魏志明帝本纪》,不载。按《晋书礼志》,“岁旦常 设苇茭桃梗磔鸡于宫及百寺之门,以禳恶气。”按《汉 仪》则仲夏设之,有桃印,无磔鸡。及魏明帝大修禳礼, 故何晏《禳祭议》:鸡特牲供禳衅之事。磔鸡宜起于魏。 印本汉制,所以辅卯金,又宜魏所除也,且未详改仲 夏在岁旦之所起耳。

    哀帝隆和元年诏于前殿躬修洪祀不果

    按《晋书哀帝本纪》,不载。按《江逌传》,哀帝以天文失 度,欲依《尚书》洪祀之制,于太极前殿亲执虔肃,冀以 免咎,使太常集博士草其制。逌上疏谏曰:“臣寻史、汉 旧制,《艺文志》、刘向《五行传》,洪祀出于其中,然自前代 以来,莫有用者。又其文惟说为祀,而不载仪注。此盖 久远不行之事,非常人所参校。按《汉仪》,天子所亲之 祠,惟宗庙而已。祭天于云阳,祭地于汾阴,在于别宫 遥拜,不诣坛所。其馀群祀之所,必在幽静。是以圆丘 方泽,列于郊野。今若于承明之庭,正殿之前,设群神 之坐,行躬亲之礼,准之旧典,有乖常式。”臣闻妖眚之 发,所以鉴悟时主。故寅畏上通,则宋灾退度;德礼增 修,则殷道以隆。此往代之成验,不易之定理。顷者星 辰颇有变异,陛下祗戒之诚,达于天人,在予之惧,忘 寝与食。仰虔元象,俯凝庶政,嘉祥之应,实在今日。而 “乾乾夕惕,思广兹道,诚实圣怀殷勤之至。然洪祀 有书无仪,不行于世,询访时学,莫识其礼。且其文曰: ‘洪祀,大祀也。阳曰神,阴曰灵,举国相率而行,祀顺四 时之序,无令过差。今按文而言,皆漫而无适,不可得 详。若不详而修,其失不小’。”帝不纳。逌又上疏曰:“臣谨 更思寻参之时事,今强戎据于关、雍,桀狄纵于河朔, 封”豕四逸,虔刘神州,长旌不卷,钲鼓日戒,兵疲人困, 岁无休已。人事弊于下,则七曜错于上。灾沴之作,固 其宜然。又顷者以来,无乃大异。彼月之蚀,义见诗人; 星辰莫同,载于五行,故《洪范》不以为沴。陛下今以晷 度之失,同之六沴,引其轻发,方之重眚。求已笃于禹 汤,忧勤逾乎日昃,将修大祀,以礼神祇。《传》曰:“外顺天 地时气,而祭其鬼神。”然则神必有号,祀必有仪。按洪 祀之文,惟神灵大略而无所祭之名称举国行祀而 无贵贱之阻,有赤黍之盛而无牲醴之尊。仪法所用, 阙略非一。若率文而行,则举义皆阂;有所施补,则不 统其源。汉侍中卢植,时之达学,受法不究,则不敢厝 心。诚以五行深远,神道“幽昧,探《颐》之求,难以常思;错 综之理,不可一数。臣非至精,孰能与此?”帝犹敕撰定。 逌又陈古义,帝乃止。

    按杜佑《通典》,“东晋哀帝欲于殿前鸿祀。”

    以鸿雁来为候,因而祭之,谓之鸿祀。或曰:“鸿,大也。鸿雁初来,必将大祀。”

    侍中刘遵等启称:“此唯出《大传》,不在六籍。”刘向、郑元, 虽为其训,自后不同,前代以来,并无其式。

    按《玉海》,晋隆和元年,诏欲依鸿祀之制,于太极殿前 庭亲执虔肃。孔严谏曰:“鸿祀虽出于《尚书》大传,先儒 所不究,历代莫之兴。”帝嘉纳而止。

    武帝永初二年诏除淫祠

    按《宋书武帝本纪》,永初二年夏四月己卯朔,诏曰:“淫
    考证
    祠惑民费财,前典所绝。可并下在所,除诸房庙。其先

    贤及以勋德立祠者,不在此例。”按《礼志》,永初二年, 普禁淫祠。由是蒋子文祠以下,普皆毁绝。

    孝武帝孝建 年更修起蒋山祠

    按《宋书孝武帝本纪》。不载。按《礼志》云云。

    明帝   年立九州庙于鸡笼山

    按《宋书明帝本纪》不载。按《礼志》,“明帝立九州庙于 鸡笼山,大聚群神。蒋侯宋代稍加爵位至相国、大都 督中外诸军事,加殊礼,锺山王。苏侯骠骑大将军,四 方诸神咸如旧矣。”

    武帝永定元年十月丙子舆驾幸锺山祀蒋帝庙

    按:《陈书武帝本纪》云云。

    永定三年,幸锺山,祀蒋帝庙。

    按《陈书武帝本纪》:“永定三年,久不雨,闰四月丙午,舆 驾幸锺山,祀蒋帝庙,是日降雨,迄于月晦。”

    北魏

    太祖天兴二年立祖神王神及天神四十所祭各有差

    按:《北魏书太祖本纪》,不载。按《礼志》,“天兴二年十月, 立祖神,常以正月上未,设藉于端门内,祭牲用羊豕 犬各一。又立王神四,岁二祭,常以八月、十月,各用羊 一。又置献明以上所立天神四十所,岁二祭,亦以八 月、十月。神尊者以马,次以牛,小以羊,皆女巫行事。”

    元宗开元二年诏祠龙池

    按《唐书元宗本纪》,不载。按《文献通考》,“开元二年诏 祠龙池。右拾遗蔡孚献《龙池篇》,公卿以下一百三十 篇。诏太常寺考其祠合音律者为《龙池》乐章十首。又 诏置坛及祠堂,每仲春将祭则奏之。”

    开元十八年,龙见于兴庆池,敕太常草《祭仪》。

    按《唐书元宗本纪》,不载。按《文献通考》,开元十八年 有龙见于兴庆池,因祀而见也。敕太常卿韦绦草祭 仪。绦奏曰:“臣谨按《周礼》,以疈辜祭四方百物。《祭法》曰: ‘能出云为风雨者,皆曰神。龙者四灵之畜,亦百物能 为云雨,亦曰神也。礼有公食大夫飨之文,即生曰食, 亦曰飨矣。其飨之日,合用仲春之月。《易》曰:‘震为龙。震 者东方春用事于二月也。飨之法,请用二月。有司筮 日,池旁设坛,官致斋,设笾豆,如祭雨师之仪,以龙致 雨也。其牲用少牢,乐用鼓钟,奏姑洗,歌南吕。郑元云: ‘风师、雨师及小祀用此乐。凡六变者,三变而致麟物。 今飨龙亦请三变,舞用帗舞,樽用散酒,以一献。《周礼》 曰‘凡祭群小祀用之也’’’’。”诏从之。

    天宝元年冬十月祀秦遭难诸儒作集灵台以祀天神

    按《唐书元宗本纪》,不载按《旧唐书元宗本纪》,“天宝 元年冬十月辛丑,改骊山为会昌山,仍于秦坑儒之 所立祠宇,以祀遭难诸儒。”新成长生殿名曰“集灵台, 以祀天神。”

    昭宗天祐二年赐岳州古祠名额

    按:《唐书昭宗本纪》,不载。按《册府元龟》,天祐二年六 月,湖南马殷奏:“岳州洞庭、青草二湖之侧,有古祠四 所,先以荒圮,臣复修庙宇毕,乞赐名额者。”敕旨黄陵 二妃祠曰懿节,洞庭君祠曰利涉侯,青草祠曰安流 侯,三闾大夫祠。先以澧朗观察使雷满奏,已封昭灵 侯,宜依天祐元年九月二十九日敕处分。

    后唐

    明宗天成二年六月庚子幸白马坡祭突厥神

    按:《五代史唐本纪》云云。

    天成四年,吕朋龟请复“五龙”等旧祀。

    按《五代史唐本纪》,不载。按《册府元龟》,“天成四年九 月戊辰,祠部员外郎吕朋龟奏五龙祠、九宫坛,天地 三官置醮之礼久废,请依典故修之。”

    后晋

    出帝天福七年十月封襄州利市庙为顺正王

    按《五代史晋本纪》。不载。按《册府元龟》云云。

    景宗保宁七年五月丙戌祭神姑

    按《辽史景宗本纪》云云。

    圣宗统和十二年九月壬戌行拜奥礼

    按《辽史圣宗本纪》云云。

    统和十六年五月甲子。祭白马神。

    按《辽史圣宗本纪》云云。

    太祖乾德元年以修太庙祭告土神

    按《宋史太祖本纪》不载。按《礼志》,建隆四年,修葺太 庙,遣官奏告四室,及祭本庙土神。按本纪建隆四年改元乾德

    太宗雍熙四年诏亲耕籍奏告外又祭九龙等庙

    按《宋史太宗本纪》。不载。按《礼志》,“雍熙四年,诏以亲 耕籍田遣官奏告外,又祭九龙、黄沟、扁鹊、吴起、信陵、 张耳、单、雄、信七庙。后又增祭德安公、岳台诸神庙,为定式。”

    真宗景德二年命葺祠山庙

    按《宋史真宗本纪》,不载按《文献通考》:祠山庙在广 德军,土人言其灵应,远近皆以耕牛为献。伪唐以来, 听乡民租赁,每一牛岁输绢一疋,供本庙之费。其后 以绢悉入官。景德二年,知军崔宪请量给绢完葺祠 宇。上曰:“此载在祀典,当官为崇饰。”因诏本军葺之。 景德四年,赐蛇王祠曰“显灵。”

    按《宋史真宗本纪》不载按《文献通考》:“显灵庙在安 陵东北,旧有蛇王祠,景德四年赐名。”

    景德 年,封泉神为昭应公,庙曰“昭圣。”

    按《宋史真宗本纪》,不载按《文献通考》:“先是陵城附 山而高,常苦乏水。景德中,朝陵车驾至,则泉源瀵涌, 济用无阙,诏封泉神为昭应公,庙曰昭圣”,在河南永 安县界。

    大中祥符元年诏饰五龙神帐

    按《宋史真宗本纪》,不载按《文献通考》:“宋京城东旧 有五龙,即唐开元中因兴庆宫池设坛,常以仲春祭 之。宋因唐礼,其祀用中祠礼。大中祥符元年,诏饰神 帐。”

    神宗熙宁 年诏祠庙灵验未有爵号者并以名闻按宋史神宗本纪不载按礼志诸祠庙自开宝皇

    “祐以来,凡天下名在地志功及生民宫观、陵庙、名山 大川能兴云雨者,并加崇饰,增入祀典。”熙宁复诏:“应 祠庙祈祷灵验而未有爵号,并以名闻。”于是太常博 士王右请:自今诸神祠无爵号者赐庙额,已赐额者 加封爵。初封侯,再封公,次封王;生有爵位者从其本 封;妇人之神封夫人,再封妃。其封号者,初二字,再加 四字。如此则锡命驭神。恩礼有序。欲更增神仙封号。 初真人。次真君。

    元丰三年诏加封九天采访使者为应元保运真君九天丈人为储福定命真君

    按《宋史神宗本纪》不载按《文献通考》,元丰三年,诏 加号江州庐山太平兴国观“九天采访使者为应元 保运真君”,蜀州青城山丈人观九天丈人为“储福定 命真君。”

    哲宗绍圣二年诏天下州军祠庙叙其本末

    按《宋史真宗本纪》。不载按《文献通考》,绍圣二年礼 部侍郎黄裳请诏天下州军籍所祠庙,略叙本末如 图经,命曰“某州祀典。”从之。

    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封皮场土地庙神为灵贶侯

    按《宋史徽宗本纪》不载。按《文献通考》云云。

    政和元年毁京师神祠一千三十八区迁其像并改正诸州祠庙封号

    按《宋史徽宗本纪》。政和元年正月壬申。毁京师神祠 一千三十八区。按《礼志》。大观中尚书省言。神祠加 封爵等。未有定制。迺并给告赐额降敕。已而诏开封 府毁神祠一千三十八区。迁其像入寺观及本庙。仍 禁军民擅立大小祠。秘书监何志同言。“诸州祠庙多 有封爵未正。如屈原庙在归州者封清烈公。在潭州 者封忠洁侯,永康军李冰庙已封广济王,近乃封灵 应公。如此之类,皆未有祀典,致前后差误,宜加稽考, 取一高爵为定,悉改正之。”他皆仿此。故凡祠庙赐额 封号,多在熙宁、元祐、崇宁、宣和之时。其新立庙,若何 承矩、李允则守雄州,曹玮帅秦州,李继和节度镇戎 军,则以有功一方者也。韩琦在中山,范仲淹在庆州, 孙冕在海州,则以政有威惠者也。王承伟筑祁州河 堤,工部员外郎张夏筑钱塘江岸,则以为人除患者 也。封州曹觐、德庆府赵师旦、邕州苏缄、恩州通判董 元亨、指挥使马遂,则死于乱贼者也。若王韶于熙河、 李宪于兰州、刘沪于水洛城廓成于怀庆军、折御卿 于岚州作坊使王吉于灵州神堂砦各以功业建庙。 寇准死,雷州人怜其忠,而赵普祠中山,韩琦祠相州, 则以乡里,皆载祀典焉。其他州县岳渎、城隍、仙佛、山 神、龙神、水泉、江河之神及诸小祠,皆由祷祈感应而 封赐之,多不能尽录云。

    海陵贞元元年封料石冈神为灵应王

    按《金史海陵本纪》:“贞元元年十月丁巳,猎于良乡,封 料石冈神为灵应王。”初,海陵尝过此祠,持《珓祷》曰: “使吾有天命,当得吉卜。”投之吉。又祷曰:“果如所卜,他 日当有报,否则毁尔祠宇。”投之又吉,故封之。

    成宗大德元年正月辛卯建五福太乙神坛

    按:《元史成帝本纪》云云。

    大德三年,加“盐池诸神封号。”

    按《元史成宗本纪》:大德三年二月壬申,加解州盐池 神惠康王曰“广济资宝王”曰“永泽”,泉州海神曰“护国 庇民明著天妃”,浙西盐官州海神曰“灵感弘祐公”,吴 大夫伍员曰“忠孝威惠显圣王。”

    ====英宗延祐七年三月庚寅帝即位四月己未祭遁甲====神于《香山》。

    按:《元史英宗本纪》云云。

    泰定帝泰定二年二月戊申命道士祭五福大乙神秋七月庚戌遣阿失祀宅神于北部行幄

    按《元史泰定帝本纪》云云。

    顺帝至元元年改封徽州土神王号

    按《元史顺帝本纪》。不载按《续文献通考》。至元元年 五月。改封徽州土神汪华为“昭宗广仁武烈灵显王。”

    太祖洪武 年建都金陵定祠庙祀礼岁各有差

    按“《续文献通考》:太祖都金陵,即都城中建祠庙。一、北 极真武庙,以岁季春秋祭,三月三日,九月九日。一、道 林真觉普济禅师庙,即宝志公,以岁季春祭,三月十 八日。一、天妃庙,以岁孟春祭。一、祠山广惠张王渤庙, 以岁仲春祭,二月十八日。”一、五显灵官庙,以岁孟夏 季秋祭。以上俱遣南京太常寺官主祭。一、太仓庙,仲 春秋户部官祭之。一汉秣陵尉蒋忠烈公子文庙。一、 汉前将军汉寿亭侯庙。一、晋咸阳卞忠肃公壸庙,并 祀二子卞眕、卞盱。以上俱四孟朔日,岁暮除日祭。一、 宋济阳曹武惠王彬庙。一、南唐刘忠肃仁赡庙。一、元 卫国忠肃公福寿庙。以上俱以四孟朔日及岁除,俱 应天府官主祭。又蒋庙有孟夏之祭,关庙有仲夏太 常之祭,诸庙皆少牢。《真武宝志》《素馐祝文》并称“皇帝 遣官”云。

    成祖永乐 年迁都北平定诸祠庙祀礼

    按《续文献通考》:成祖建北平为顺天府,建真武庙,以 岁季春祭荣国姚恭靖公广孝庙,以岁仲春秋祭宋 文丞相庙,元世祖庙,皆仲春秋顺天府祭户部太仓 神庙。二八月上旬,择日遣户部官祭汉前将军寿亭 侯关公庙。五月十三日,遣太常寺官祭东岳泰山庙。 三月二十八日,遣太常寺官祭灵济宫,正旦冬至万 寿圣节、遣内阁礼部、及内官各一员祭。二真君。生辰、 遣礼部官祭

    按《明会典》:“北极佑圣宫,即真武庙,开国靖难,神多效 灵,故祀之。每岁元旦、圣旦、三月三日、九月九日,每月 朔望日,俱用素羞,遣太常寺堂上官行礼。国有大事, 则告太仓神庙。洪武初建于南京,永乐后,京师祭如 之。每岁春秋仲月,择日用羊一、豕一,饼馓、果品、馒头 糕各五、帛一,遣户部堂上官祭。”

    永乐三年五月,诏修汉秣陵尉《蒋子文》庙。

    按:《明大政纪》云云。

    永乐五年,建天妃宫于龙江关。

    按《明会典》:“天妃宫在龙江关,永乐五年建。每岁以正 月十五日、三月二十三日,遣南京太常寺官致祭。 永乐十五年,封南唐徐知证为金阙玉阙真人,建宫 京师。”

    按《明会典》:“灵济宫,福州闽县。旧有宫,祀南唐徐知证、 知谔兄弟。永乐十五年,上寝疾,药罔效,祷之即瘳。于 是建宫京师,封金阙玉阙真人。”

    永乐十六年,改封金阙玉阙真人为“真君。”

    按《明会典》,“永乐十六年,改封金阙玉阙真人为真君。 每岁元旦、冬至,二真君、仙妃生辰,用帛素羞,遣太常 寺堂上官行礼。每月朔望,本宫住持行礼。国有大事, 则告福州。旧例,每六年挂袍,太常寺遣官赍送。”

    世宗嘉靖十四年议建西海神祠

    按《春明梦馀录》:“西海神祠在西苑,嘉靖十四年八月 建。”夏言疏:“臣言于本月二十日,伏蒙召见无逸殿,钦 奉圣谕,兹西海子每岁端午奉两宫游赏,止有望祭, 以祀其神。今宜特建祠宇,庶有瞻依。钦此。”臣切惟禁 内西海子者,即古燕京积水潭也。其源出西山神山 一亩、马眼诸泉,绕出瓮山后,汇为七里泺,东入都城, 潴为积水潭,南入玉河,入于大通。前人谓积水为海, 且在西内,故至今沿称西海。都城之水,悉于此汇玉 河城壕,大通漕河,皆食其利,比之五祀之神,其功较 大。但一向未立祠宇,以便于行礼。皇上事神之义,可 谓周矣。但祠必有名,旧曰“西海”之名,恐嫌于四海正 号,未协专称。今祠宇既建,所有神位、祠额,伏乞皇上 特赐嘉名,以答神贶,庶称祀典。今将相度过北门口 涌泉亭后隙地一区,堪以定建。其规制丈尺,谨画图 《贴说》二本,随本进呈,伏乞圣裁,候命下之日行移内 外各该衙门遵奉施行。

    嘉靖十五年,建金海神祠于西苑。

    按《明会典》:“西海子源出西山,绕瓮山后,东入都城,南 出玉河,入于大通漕渠。”嘉靖十五年,建“金海神祠于 大内西苑涌泉亭,以祀宣灵弘济之神、水府之神、司 舟之神。”

    嘉靖二十二年,改金海神祠为“弘济神祠。”

    按:《明会典》:“二十二年,改金海神祠名为弘济神祠。每 岁仲春秋上壬日,用羊一、豕一、铏二、簠簋二、笾豆各 六、帛七。遣太常寺卿行礼。”

    ====神宗万历四年令金阙玉阙真君庙挂袍以本省布====政司堂上官、祭告

    按《明会典》:“金阙玉关真君庙,旧例每六年挂袍,太常 寺遣官赍送。万历四年,奏罢遣官,止预行本省,如式 织造,即令布政司堂上官祭告挂换。”

    万历四十二年,奉敕晋封“关公三界伏魔大帝《威灵 远震》天尊、关圣帝真君。”

    按:《春明梦馀录》云云。

    皇清

    顺治元年

    《大清会典》:“顺治元年,定每年五月十三日祭。”

    关圣帝君遣太常寺堂官行礼。不致斋、由礼部题

    请今由太常寺

    顺治八年

    《大清会典》。顺治八年题准每年恭遇

    万寿圣节、遣官致祭

    真武之神

    一前期礼部题“请遣太常寺堂官一员行礼。” 今由太常寺

    一祝文用白纸墨书、黄纸镶边。太常寺官具补服、捧祝文。前排御仗一对、至

    真武庙殿内、安设祝文卓上、一跪三叩头、退

    一祭品、“礼神制帛《一》。”白色。白磁茶杯三,果品五,核桃、荔枝、圆眼枣、栗各一盘,馒首五盘,蒸糕五盘,饼四盘,高顶一盘。

    一、祭日早,陈设毕,教坊司作乐。赞引官引承祭官进左旁门,至盥洗所。盥洗毕,引至殿内行礼处立。典仪唱“执事官各司其事。” 赞引官赞:“就位” ,承祭官就位立。典仪唱:“迎神。” 司香官捧香盒跪于炉左。赞引官引承祭官就香炉前立。赞“上香” ,承祭官上柱香于炉内。又三上块香毕,赞引官赞:“复位” ,承祭官复位立。赞引官赞跪、叩、兴。承祭官行三跪九叩头礼、兴。典仪唱奠帛、行初献礼。捧帛茶官捧帛茶、各诣

    神位前。奠帛官跪献毕。行三叩头礼。退。捧茶官立

    献于案上正中、退。读祝官至祝案前、一跪三叩头、捧祝文立。赞引官赞“跪” 、承祭官读祝官俱跪。赞引官赞“读祝。” 读祝官读毕、捧至

    神位前跪安帛匣内。三叩头、退。赞引官赞“叩、兴” 、承

    祭官行三叩头礼,兴。典仪唱:“行亚献礼。” 捧茶官献茶如初献仪,献于案左退。典仪唱:“行终献礼。” 捧茶官献茶如亚献仪,献于案右,退。典仪唱:“送神。” 赞引官赞:“跪、叩、兴。” 承祭官行三跪九叩头礼,兴。典仪唱:“捧祝帛恭诣燎位。” 捧祝帛官至。

    “神位前、行一跪三叩头礼。” 捧起祝帛。捧香官跪捧

    不叩祝帛香依序捧送。承祭官退立西旁。俟祝帛过复位立。赞引官赞“诣望燎位。” 引承祭官至燎位焚祝帛。赞引官赞“礼毕、退。”

    又题准每年恭遇

    万寿圣节、遣官致祭

    东岳之神

    一前期礼部题“请遣太常寺堂官一员行礼。” 今由太常寺

    一祝版、白纸墨书、黄纸镶边。前期太常寺官捧送庙内安设如常仪

    一陈设“礼神制帛一。青色白磁爵三、牛一、羊一、豕一果品五、核桃荔枝圆眼枣栗各一盘。酒一尊。”

    一、祭日陈设毕,教坊司作乐。赞引官引承祭官至盥洗所,盥洗毕,引至殿内行礼处立。典仪唱:“执事官各司其事。” 赞引官赞:“就位” ,承祭官就位立。典仪唱:“迎神。” 司香官捧香盒跪香炉左。赞引官引承祭官就炉前立。赞:“上香” ,承祭官上柱。香炉内又三上块香毕。赞引官赞:“复位” ,承祭官复位立。赞引官赞:“跪,叩,兴。” 承祭官行三跪九叩头礼,兴。典仪唱:“奠帛,行初献礼。” 捧帛官跪:献毕,三叩头,退。执爵官立献爵于案上正中,退。读祝官至祝案前,一跪三叩头,捧起祝文,立。赞引官赞“跪” ,承祭官及读祝官俱跪。赞:“读祝。” 读祝官读毕,捧祝文跪安案上帛匣上,三叩头,退。赞引官赞:“叩,兴。” 承祭官行三叩头礼,兴。典仪唱:“行亚献礼。” 执爵官献爵如初献仪,献于案左退。典仪唱:“行终献礼。” 执爵官献爵如亚献仪,献于案右,退。典仪唱:“送神。” 赞引官赞:“跪,叩,兴。” 承祭官行三跪九叩头礼,兴。典仪唱:“捧祝帛,恭诣燎位。” 捧祝帛官至案前,行一跪三叩头礼。捧起祝帛,司香官跪捧不叩。依次送至燎炉。承祭官转立西旁,候祝帛过,仍复拜位立。赞引官赞“诣望燎位。” 承祭官至燎所。祝帛焚半。赞引官赞“礼毕退。”

    顺治九年

    考证
    《大清会典》。顺治九年

    敕封:

    《关圣帝君》《忠义神武关圣大帝》。

    一祝文用白纸糊版、黄纸镶边、墨书。前期一日、太常寺官具补服捧举。前列御仗一对、送至

    关帝庙安设如常仪

    一陈设供品。“礼神制帛一。白色白磁爵三、牛一羊一豕一果品五、核桃荔枝圆眼枣栗各一盘。酒一尊。”

    一、祭日,陈设毕,教坊司作乐。赞引官对。引官引承祭官进左旁门,至盥洗所。盥洗毕,引至殿内行礼处立。典仪唱:“执事官各司其事。” 赞引官赞:“就位” ,承祭官就位立。典仪唱:“迎神。” 司香官捧香盒跪于炉左。赞引官引承祭官至炉前立。赞“上香” ,承祭官上柱香,炉内又三上块香毕,赞引官赞:“复位” ,承祭官复位立。赞引官赞:“跪,叩,兴。” 承祭官行三跪九叩头礼,兴。典仪唱:“奠帛,行初献礼。” 捧帛官跪;献毕,行三叩头礼,退。执爵官立献爵于案上正中,退。读祝官至祝案前,一跪三叩头,捧祝文立。赞引官赞“跪” ,承祭官、读祝官俱跪。赞引官赞:“读祝。” 读祝官读毕,兴,捧至案前,跪安帛匣上,三叩头,退。赞引官赞:“叩,兴。” 承祭官行三叩头礼,兴。典仪唱:“行亚献礼。” 执爵官献爵如初献仪,献于案左退。典仪唱:“行终献礼。” 执爵官献爵如亚献仪,献于案右退。典仪唱:“送神。” 赞引官赞:“跪,叩,兴。” 承祭官行三跪九叩头礼,兴。典仪唱:“捧祝帛恭诣燎炉。” 捧祝帛官至。

    神位前一跪三叩头、捧起祝帛。司香官跪捧香起

    不叩。承祭官退立西旁。俟祝帛捧过、仍复位立。赞引官赞“诣望燎位。” 承祭官至燎所。祝帛焚半。赞引官赞“礼毕。” 各退。

    顺治十一年

    《大清会典》。顺治十一年

    谕建“定南武壮王祠。”每年二月八日致祭。遣太常寺。

    堂官行礼

    一祝文白纸墨书。前一日、太常寺官捧送至

    “祠堂” 安设红案上,上香,一跪三叩头、退。

    一、陈设供品:“白色帛三,白锡爵九、羊一、豕一、果品五,核桃、荔枝、圆眼枣、栗各一盘,酒一尊一。” 正祭日,上香、奠帛、爵、读祝、望燎等仪与火神庙同。但遣祭官止行二跪六叩头礼。

    顺治 年

    《大清会典》。顺治间定。

    《红衣发》贡神。每年九月初一日致祭,遣八旗汉军

    都统一员行礼、由礼部题请。今由太常寺一《祝文》用白纸墨书。前期一日、捧祝官一员前捧列御仗一对。太常寺官随至祭所、安设红案上上香。捧祝官一跪三叩头退。

    一祭日八旗排设

    红衣发贡炮八处、每旗为一坛、用白磁爵三、羊一

    豕一酒二尊

    “关帝,军牙六纛,城隍土地马王,五火,火速纸马” ,各

    《一分》。是日、承祭官于八旗正中行礼。八旗陪祀都统以下各官、俱于本旗处随承祭官行礼、俱常服。其迎神、“上香、奠爵、读祝、送神、望燎” 、一应礼仪、俱与

    关帝庙行礼同

    康熙二年

    《大清会典》:“康熙二年,定每年六月二十三日祭。”

    司火之神、遣太常寺堂官行礼、由礼部题请。今由

    太常寺

    一前期送祝版。正祭日设供品、及迎神上香奠帛献爵读祝送神望燎、一应礼仪。俱与

    关帝庙行礼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