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汇编 礼仪典 第二百三十五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经济汇编 第二百三十六卷
经济汇编 礼仪典 第二百三十七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礼仪典

     第二百三十六卷目录

     陵寝祀典部总论

      礼记檀弓 曾子问

      文献通考论汉明帝朝原陵

      大学衍义补宗庙之礼

     陵寝祀典部艺文一

      为宋公至洛阳谒五陵表   宋傅亮

      谏遣使往诸陵起居疏    唐唐绍

      加笾豆议         杨仲昌

      大祀山陵赋有序   明魏学礼

     陵寝祀典部艺文二

      锺山下拜陵诗      宋颜延之

      上陵者篇         何承天

      行次昭陵         唐杜甫

      重经昭陵          前人

      拜丰陵           张籍

      陪祀山陵二首      明李东阳

      谒陵           李梦阳

      皇陵           何景明

      长陵           李攀龙

      奉谒茂陵祀孝贞太后     薛蕙

      谒孝陵           刘昌

      陪祀昭陵         赵用贤

      上陵           于慎行

      长陵陪祀         刘士骥

      雨中祀长陵柬同事诸子作  区大相

     陵寝祀典部纪事

     陵寝祀典部杂录

    礼仪典第二百三十六卷

    陵寝祀典部总论

    礼记

    《檀弓》

    孔子既得合葬于防,曰:“吾闻之,古也墓而不坟;今丘 也,东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以弗识也。”于是封之,崇四 尺。

    集说广安游氏曰:“古者墓而不坟,坎其中而践其左。古人达于死生之变,非若后世滞于形魄。故曰:‘葬者,藏也,为使人弗见而已。及夫后世不明死生之故,而滞于体魄,送死坟墓之事,始加详矣。其加详有二焉:厚葬一也,墓祭一也。古人以为死者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于人之始死而为之重,既葬而为之主,召致其魂气而祭之于体魄,则无所事焉。及夫后世,始封为坟’。”夫既已为之坟,则孝子仁人见之,固亦有所不忍。此虽后世之异于古人,亦人情所不能已也。宋人始厚葬其君,君子非之。汉明始墓祭其亲,蔡邕与之。夫厚葬无益于死,有害于人,宜为君子之所非。若夫蔡邕之见,则亦为其心有所不忍,虽君“子有所不能已。”此则孔子封墓崇四尺,而又言古不修墓,泫然流涕之意。 广汉张氏曰:“墓祭非古也。体魄则降,知气在上,故立主以祀,以致其精神之极,而谨藏其体魄以竭其深长之思。”然考之《周礼》冢人之官,“凡祭于墓为尸。”是则成周之时,固亦有祭于墓者。虽非制礼之本经,而出于人情之所不忍,其于义理不至于甚害,则先王亦从而许之。

    《曾子问》

    《曾子问》曰:“宗子去在他国,庶子无爵而居者,可以祭 乎?”孔子曰:“祭哉!请问其祭如之何?”孔子曰:“望墓而为 坛,以时祭。若宗子死,告于墓,而后祭于家。”

    集说郑氏曰:“有子孙存,不可以乏先祖之祀。望墓为坛,谓不祭于庙。无爵者,贱远辟正主也。” 横渠张氏曰:“嘉礼不野合,野合则稊稗也,故生不野合,死不墓祭。盖燕飨祭祀,乃宫室中事。后世习俗废礼,有踏青藉草而饮食,故墓亦有祭。如礼望墓为坛,是亦有时为之,非《礼经》也。后世在上者,未能制礼,则随俗未免墓祭。”

    文献通考

    《论汉明帝朝原陵》

    致堂胡氏曰:“送死之礼,即远而无近,至于墓则终事 尽矣。人子孝思不忘,则专精于庙飨而已矣。盖墓藏 体魄而致生之,是不智也;庙以宅神而致死之,是不 仁也。此圣人制礼,明乎幽明之故,仁智合而理义全 也。既以送形而往安于地下,迎精而反主于庙中,而又致隆于陵园,如元会仪,上食奏乐,郡国奏计,言民” 疾苦,是反易陵庙之理。以体魄为有知,虚庙祏而不 重设,复举庙中之主而祭于陵所,皆违礼也。夫丧葬 即远,岂得已而为之?不可沐浴而不敛也,故为之敛; 不可敛而不殡也,故为之殡;不可殡而不葬也,故为 之葬。首为中制,以节贤者之过,而引不肖者之不及 也。若遂孝子思慕无穷之心,则葬之“不得见,曷若存 之于殡之为近?殡诸客位之为近?曷若勿敛、勿浴、勿 饮、勿含之,可以称吾之不忍也。”原情至此,则大圣至 愚均于不行,故不若循《礼》中节之为当也。明帝此举, 盖生于原庙。蔡邕不折衷以圣人之制,而直论其情, 情岂有既哉?使明帝移此情于四时太庙之祭,簠簋 笾豆,尊彝鼎俎,惟礼之循,而兢兢业业,监于光武成 宪,“损益修明”之期乎至治,其为孝也,虽圣主何以加 诸。

    大学衍义补

    《宗庙之礼》

    《宋志》:“古者无墓祭,秦、汉以降,始有其仪。至唐有清明 设祭,朔望、时节之祀,进食、荐衣之式。五代诸陵远者 令本州长吏朝拜,近者遣太常、宗正卿,或因行过亲 谒。宋初,春秋命宗正卿朝拜安陵,以太牢奉祠。乾德 四年,始令宫人诣陵上冬服。其后定制,春秋仲月遣 太常宗正卿先斋三日,牲用少牢一献。”

    臣按:《礼经》无“墓祭之文,后世行之,虽非古也,然祖宗体魄所藏、留骨所在,为子若孙者漠然以土垄视之,阅岁逾时不一展省焉,其情安乎?情之所不安、义之所不当,此礼所以贵乎义起也。” 上陵之礼,三代以前虽不经见,然自汉以后历代相承,率不敢废,非不敢也,盖不忍也。在汉初,天子虽不躬行,然奉常属官有寝园令、长、丞,又有园郎、寝郎,园中各有寝,便殿,日祭于寝,时祭于便殿,寝日四上食,丞相以四时行园。光武自建武六年至二十二年,凡三幸长安,皆有事于十一陵,则固躬诣陵行礼也,但未立定制耳。唐《开元礼》有天子上陵仪注,又岁有清明设祭、朔望时节之祀。宋又行于春秋,岁以为常。我朝上“陵之礼,岁凡三举焉。清明也,中元也,冬至也,每遇行礼,文武诸司各遣官一员,而以亲王或驸马都尉主祀事。天下无事,天子于清明日亦时或一行,其忌日则惟遣驸马,而百官不与焉。其或藩王有来朝者,亦许拜谒。孝陵在南京,内外臣僚有事经过者,必先拜谒,否则有罪。” 臣窃以为人子于其亲,“当一于礼,而不可苟于其生也,则既事之以礼矣。迨其死也,其体魄之归于地者,为宅兆以藏之;其魂气之在乎天者,为庙祏以栖之。其洋洋乎在庙祏者,则固事之以生矣。其累累然在丘垄者,安忍以死视之哉!但为之制,不可尽备,宜视岁飨而杀一,事之以神道,而兼用吉凶之礼,庶乎得古人起” 礼之义云。则此礼虽古无有而今有之,亦不为过矣。

    陵寝祀典部艺文一

    《为宋公至洛阳谒五陵表》
    宋·傅亮

    臣裕言:“近振旅河湄,扬旍西迈,将届旧京,威怀司雍, 河流遄疾,道阻且长。加以伊洛榛芜,津涂久废,伐木 通径,淹引时月。始以今月十二日,次故洛水浮桥,山 川无改,城阙为墟,宫庙隳顿,钟虡空列。观宇之馀,鞠 为禾黍,廛里萧条,鸡犬罕音,感旧永怀,痛心在目。以 其月十五日,奉谒五陵。坟茔幽论,百年荒翳,天衢开” 泰,情礼获申。故老掩涕,三军凄感,瞻拜之日,愤慨交 集。行河南太守毛修之等,既开剪荆棘,缮修毁垣,职 司既备,蕃卫如旧。伏惟圣怀,远慕兼慰,不胜下情。谨 遣传诏殿中中郎臣某,奉表以闻。

    《谏遣使往诸陵起居疏》
    唐·绍

    “自安宅兆,礼不祭墓。”当谓送形而往,山陵为幽静之 宫;迎精而返,宗庙为飨荐之室。但以仲月命使巡陵, 卤簿衣冠,礼容必备。自天授以后,时有起居,因循至 今,乃为常事。起者以起动为称,居者以居止为名。参 候动止,非陵寝之法。生事以礼,必勤于定省;死葬以 礼,宜閟于安厝。岂可以事居之道,行送往之时?敢辞 “命使劳繁,但恐不安灵域。又诞降之日,穿针之辰,皆 以续命为名,时人本多有进。今圣灵日远,仙驾难攀, 进止起居,恐乖先典。请停四季及降诞并节日起居, 陵使但式遵二时巡陵,庶义合《礼经》,陵寝安谧。”

    《加笾豆议》
    杨仲昌

    汉家园陵,八节上食,自兹以降,代行其典。国初贞观 之后,礼法刊定。今陵寝现有八节之奠,兼朔望常食。 圣心追远,每物加荐,不敢黩于宗庙,施之于园陵

    《大祀山陵赋》有序
    魏·学礼

    万历庚辰岁,皇帝将有事于山陵。宗伯以故事请曰:“展陵视寝,永昭孝思,每帝嗣统,则斯礼称焉。主上光绍鸿极,八载于兹矣。爰修缛典,仰答神灵,帝其念哉!” 帝曰:“俞。是惟朕衷。厥俟典礼,卜日考仪,则秩宗其视厥载。往,钦哉!” 乃以季春十有二日,圣驾夙跸,两宫圣母暨中宫皇后及诸嫔妃咸舆以从。再越日,肇称祀典,“长永、昭献、景裕、茂、泰康” 九陵,及章皇后、景皇帝陵,厥明上奉两慈宫以旋,后妃从诘朝而还宫,礼也。臣伏睹旷仪,思扬洪美,惟昔何承天有《上陵篇》,未足以极其致,乃造斯赋,以仰颂万一云尔。其辞曰:

    “皇明开天,垂祀万叶。诞此神圣,茂隆昌业。绍九帝以 骏弘,迈三代而光晔。逮垂衣之八载,将展祀乎山陵。 思神灵之在天,超埃壒而崇登。峻皇陇之巍峙,实玉 体之是凭。怅仪刑之莫觌,抒遐思而靡胜。”于是命秩 宗,稽懿典,询太卜,戒云辇。建行宫以待莅兮,运嘉木 以经营。覆善土以清路兮,望驰道之允平。肃九门之 环卫兮,属元侯之上卿。拱渊穆之宸居兮,夹万雉之 朱城。乃吉日之既届兮,銮舆夙以启行。辟长安之左 扉兮,历辅权与玑衡。炳瑶晖于泰阶兮,睹斗纬之清 明。蔚戈鋋之先导兮,抗霞采之幢旌。错五色以成章 兮,卷蜚飙而纵横。玉辂耀以融丽兮,俨曲盖之葱蒨。 识卤簿之威仪兮,阳羲升而雾散。两宫皇母,暨厥后 妃。东华东安,宛见翟翚。彼群妪之捧乘兮,粲彩裾之 菲菲。纷翼侍之服御兮,载晻霭而交辉。从官前行,居 守趋送。驾次《巩华》,翩蹮翠凤。既侍膳于慈闱,朝昌平 之群众。诏奉车使驭跸兮,屯六师之如云。虎旅集其 警严兮,刁斗远其相闻。厥明至于天寿兮,翠华弭于 感思。惟诘旦以行祭“兮,诣长陵以停绥。御青袍以对 越兮,燎芳芬以猋吹。列鼎俎与簠豆兮,献桂酒以陈 辞。思雄武之御世兮,极神谟之飞宕。控九宇以张弛 兮,齐弘功于肇创。都燕甸以抚夏兮,埽沙漠之翠帐。 振长算以诏后兮,鬯神明以开亮。惟圣智之建始兮, 繄繁祉之锡贶。”祭竟,彻牲,百官既出,更设酒脯。内祀 静谧两宫,中宫拜起斋栗。聿爱敬之咸尽,昭内外之 若一。惟永昭之二陵,实肃庄之元殿。爰自仁而率亲, 亦如仪而躬荐。献景裕茂以及泰康、章后,景帝奕叶 重光,八陵迢递,亲禋不遑。乃遣官以代祀,佥《缛文》之 是详。觏圣制之有奕兮,循弘鬯之彝章。肆经纬乎天 地兮,亦符协乎阴阳。式遄发以还阙兮,朝百辟于明 堂。“衍宗祊于万载兮,飨血食以孔长。缵祖德以《恒思》 兮,流祚庆于无疆。荷天命之弥笃兮,永不式于四方。”

    陵寝祀典部艺文二

    《锺山下拜陵诗》
    宋·颜延之

    “周德恭明祀,汉道尊光灵。哀敬隆祖庙,崇树加园茔。 逮事休命始,投迹阶王庭。陪厕回天顾,朝宴流圣情。 早服身义重,晚达生戒轻。否来王泽竭,泰往人悔形。 敕躬惭积素,复与昌运并。恩合非渐渍,荣会在逢迎。” 夙御严清制,朝驾守禁城。束绅入西寝,伏轸出东坰。 《衣冠》终冥漠,陵邑转葱青。松风遵路急,山烟冒垄生。 皇心凭容物,民思被歌声。万纪载弦吹,千岁托旒旌。 未殊帝世远,已同沦化萌。幼壮困孤介,末暮谢幽贞。 发轨丧夷易,归轸慎攲倾。

    《上陵者篇》
    何承天

    上陵者,相追攀。被服纤丽振绮纨。携童幼,升崇峦。南 望城阙郁盘桓。王公第,通衢端。高甍华屋列朱轩。临 浚谷,掇秋兰。士女悠奕映隰原。指营丘,感牛山。爽鸠 既没景君叹。嗟岁聿,逝不还。志气衰沮元鬓斑。野莽 宿,坟土干。顾此累累中心酸。生必死,亦何怨?取乐今 日展情欢。

    《行次昭陵》
    唐·杜甫

    旧俗疲庸主,群雄问独夫。谶归龙凤质,威定虎狼都。 天属尊尧典,神功协禹谟。风云随绝足,日月继高衢。 文物多师古,朝廷半老儒。直词宁戮辱,贤路不崎岖。 往者灾犹降,苍生喘未苏。指麾安率土,荡涤抚洪垆。 壮士悲陵邑,幽人拜鼎湖。玉衣晨自举,铁马汗常趋。 松柏瞻虚殿,尘沙立暝途。寂寥开国日,流恨满山隅。

    《重经昭陵》
    前人

    草昧英雄起,讴歌历数归。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 翼亮贞文德,丕承戢武威。圣图天广大,宗祀日光辉。 陵寝盘空曲,熊罴守翠微。再窥松柏路,还见五云飞。

    《拜丰陵》
    张籍

    岁朝园寝遣公卿,学省班中亦摄行。身逐陵官齐再 拜,手持木铎叩三声。寒更报点来山殿,晓炬分行照 柏城。却下龙门看渐远,金峰高处日微明。

    《陪祀山陵》二首
    明·李东阳

    “十年三赴四陵朝,又逐诸公一举镳。”龙尾道瞻回辇 近,马蹄尘送入山遥。天开野色川原净,日出城头雨露消。无数晚花秋树里,漫云风物向春饶。

    夜深灯火下斋宫,路转西岩却又东。四塞河山今古 在,诸陵云雾往来同。烟丛簇簇溪藤暗,秋叶萧萧岭 树红。独愧两都词赋手,玉堂椽笔待名公。

    《谒陵》
    李梦阳

    本朝陵墓傍居庸闻说先王驻六龙一自玉舆回朔 漠。遂令金殿锁秋峰明禋衮职虽多预备物祠官岂 尽供。报祀独知今上切。每于霜露见愁容。

    《皇陵》
    何景明

    陵阙皇灵閟,山河王气遥。万年龙虎抱,每夜鬼神朝。 玉碗留天地,金灯照寂寥。如看翠华度,缥缈在青霄。

    《长陵》
    李攀龙

    明禋趋岁序,陟降俨昭回。云物中原在,乾坤北极开。 松楸千骑入,风雨百灵来。共话犁庭后,遗弓重可哀。

    《奉谒茂陵祀孝贞太后》
    薛蕙

    一弃东朝养,千秋不复归。夜台长寂寞,月殿少光辉。 野露栖金碗,山风动玉衣。茂陵多碧草,春日自芳菲。

    《谒孝陵》
    刘昌

    佳气葱葱山势尊,草香犹藉辇来痕。五更月照沧江 树,万岁云开飨殿门。周后神灵依上帝,汉皇基业付 诸孙。《清平》一曲今遭遇,惭愧春晖未报恩。

    《陪祀昭陵》
    赵用贤

    瑶坛晴雪净春空,剑佩声沈苑路东。霜露每勤忧圣 主,貂珰无复肃斋宫。通原燎火分宵白,拂树霓旌映 晓红。寂寞翠华谁望幸,惟馀金粟鸟呼风。

    《上陵》
    于慎行

    阁门五夜听传呼,受赐先从左阙趋。绣带平悬金凿 落,鞶囊斜挂锦襜褕。行随豹尾陪天仗,立傍螭坳夹 御炉。却笑《甘泉》称侍从,不知原庙似今无。

    《长陵陪祀》
    刘士骥

    赤县归真主,青山锁故宫。玉鱼沈永夜,石马立西风。 霜露秋容肃,椒兰祀典崇。明禋鸾驭在,济济骏奔同。

    《雨中祀长陵柬同事诸子作》
    区大相

    冒雨祠官肃,山园禁漏稀。云轻沈穗帐,风细飒灵衣。 淅沥松阶静,深沈燎火微。群公攀望处,入夜有龙归。

    陵寝祀典部纪事

    《汉书叔孙通传》:高帝崩,孝惠即位,迺谓通曰:“先帝园 陵寝庙,群臣莫习。”徙通为奉常。惠帝为东朝长乐宫, 作复道。通奏事,因请间曰:“陛下何自筑复道高帝寝, 衣冠月出游高庙?子孙奈何乘宗庙道上行哉?”惠帝 惧曰:“‘急坏之’!通曰:‘愿陛下为原庙,衣冠月出游之,益 广宗庙,大孝之本’。”上乃诏有司立原庙。

    《韦元成传》:“初,高祖时,令诸侯王都皆立太上皇庙,而 京师自高祖下至宣帝,与太上皇、悼皇考,各自居陵 傍立庙。又园中各有寝便殿,日祭于寝,月祭于庙,时 祭于便殿寝。日四上食,庙岁二十五祠,便殿岁四祠, 又月一游衣冠。”

    《旧唐书礼仪志》:“后汉世祖光武皇帝葬于原陵,其子 孝明帝追思不已。永平元年,乃率诸侯王公卿,正月 朝于原陵,亲奉先后阴氏妆奁,箧笥悲恸,左右侍臣 莫不呜咽。”

    《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苍薨,元和三年,行东巡狩,幸 东平宫。帝追感念苍,谓其诸子曰:‘思其人,至其乡,其 处在,其人亡’。因泣下沾襟。遂幸苍陵,为陈虎贲、鸾辂、 龙旗,以章显之,祠以太牢,亲拜祠坐,哭泣尽哀,赐御 剑于陵前。”

    《清河孝王庆传》:庆母宋贵人,葬于樊濯聚。庆小心恭 孝,自以废黜,尤畏事慎法。常以贵人葬礼有阙,每窃 感恨。至四节伏腊,辄祭于私室。窦氏诛后,始使乳母 于城北遥祠。太后崩,庆求上冢致哀,帝许之,诏大官 四时给祭具。庆垂涕曰:“生虽不获供养,终得奉祭祀, 私愿足矣。”

    《张禹传》:永元十五年,南巡祠园庙,禹以太尉兼卫尉 留守。闻车驾当进幸江陵,驿马上谏。诏报曰:“祠谒既 讫,当南礼大江。会得君奏,临汉回舆而旋。”

    《册府元龟》:“汉明帝永平十七年正月,当谒原陵,夜梦 先帝太后如平生欢,既寤,悲不能寐。即按历,明旦日 吉,遂率百官及故客上陵。其日降甘露于陵树,帝命 百官采取以荐。会毕,帝从席前伏御床,视太后镜奁 中物,感恸悲泣,令易脂泽装具。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焉。是年,公卿百官以帝威德怀远,祥物显应,乃并集” 朝堂,奉觞上寿。帝曰“其敬。”举觞。太常择吉日策告宗 庙。

    魏武帝葬高陵,有司依汉立陵上祭殿。至文帝黄初 三年,乃诏曰:“先帝躬履节俭,遗诏省约,子以述父为 孝,臣以继事为忠。古不墓祭,皆设于庙。高陵上殿,屋 皆毁坏,车马还厩,衣服藏府,以从先帝俭德之志。”及 文帝自作终制,又曰:“寿陵无立寝殿,造园邑。”

    《宋书礼志》:“孙皓初立,追尊父和曰文皇帝,改葬和于 乌程西山,号曰明陵,置园邑二百家于乌程立陵寝使县令丞四时奉祀。”

    《晋书荀嵩传》:“嵩为襄阳太守,时山陵发掘,嵩遣主簿 石览将兵入洛,修复山陵,以勋进爵舞阳县公。” 《皇甫谧传》:“谧著论为葬送之制,名曰笃终。云礼不墓 祭,但月朔于家设席以祭,百日而止。临必昏明,不得 以夜。制服常居,不得墓次。夫古不崇墓,智也;今之封 树,愚也。”

    《惠帝本纪》:建武元年“八月戊辰,安北将军王浚遣乌 丸骑攻成都王颖于邺,大败之。颖与帝单车走洛阳, 至温,将谒陵,帝丧履,纳从者之履,下拜流涕,左右皆 歔欷。”

    《王导传》:汉魏以来,群臣不拜山陵。导以元帝眷同布 衣,匪唯君臣而已,每一崇进,皆就拜,不胜哀戚。由是 诏百官拜陵,自导始也。

    《蔡谟传》:初,皇后每年拜陵,劳费甚多。谟建议曰:“古者 皇后庙见而已,不拜陵也。”由是遂止。

    《册府元龟》:“石季龙僭称大赵天王,追尊祖㔨邪武皇 帝,父寇览太宗孝皇帝。其后籍田毕,遂如襄国谒勒 墓。”

    《旧唐书礼仪志》:梁武帝父丹阳尹顺之,追尊为太祖, 先葬丹徒,亦尊为建陵。武帝即大位后,大同十五年, 亦朝于建陵,有紫云荫覆陵上,食顷方灭。梁主著单 衣介帻,设次而拜,望陵流泪,哭泪之所沾,草皆变色。 陵傍有枯泉,至时而水流香洁。因谓侍臣曰:“陵阴石 虎,与陵俱创二百馀年,恨小,可更造碑石柱麟,并二” 《陵中道门》为三闼。园陵职司并赐一级。奉辞。诸陵哭 踊而拜。

    《册府元龟》:梁武帝尝梦具朝服入太庙,拜伏悲感,旦 于延务殿说所梦,何敬容对曰:“臣闻孝弟之至,通于 神明。陛下性与天通,故感应斯梦。”上极然之,便有拜 陵之议。

    《旧唐书礼仪志》:“贞观十三年正月乙巳,太宗朝于献 陵。先是,日宿,设黄麾仗,周卫陵寝。至是质明,七庙子 孙及诸侯百僚、蕃夷君长皆陪列于司马门内。皇帝 至小次,降舆纳履,哭于阙门,西面再拜,恸绝不能兴。 礼毕,改服入于寝宫,亲执馔,阅视高祖及先后服御 之物,匍匐床前,悲恸左右,待御者莫不歔欷。初,甲辰” 之夜,大雨雪,及皇帝入陵院,悲号哽咽,百辟哀恸。是 时雪益甚,寒风暴起,有苍云出于山陵之上,俄而流 布,天地晦冥。至礼毕,皇帝出自寝宫,步过司马门北, 泥行二百馀步。于是风静雪止,云气歇灭,天色开霁。 观者窃议,以为孝感之所致焉。

    《册府元龟》:太宗贞观十六年四月辛亥,制,每荐新于 太庙,命太常卿及少卿一人行事。十二月,命左监门 中郎将齐士员将兵卫献陵。乙酉,帝诏士员至,望见 而降殿自迎,悲咽不已。谓从官曰:“顷属岁暮,情深罔 极,所备新衣珍馔,欲以正旦奉荐园陵。朕若亲行,便 劳扈从。三元告始,家有吉凶,庆慰之礼,咸重兹日。朕 不欲烦劳,乃自抑止。”因命江夏王道宗代行,所献之 物,并跪授道宗焉。

    高宗永徽六年正月壬申朔,亲谒昭陵,文武百僚及 宗室子孙并陪位,帝降辇易服,行哭就位,再拜擗踊。 礼毕,又改服奉谒寝宫。其崇圣宫妃嫔、大长公主以 下,及越、赵二国太妃等,先于神座左右侍列如平生。 帝入寝,哭踊绝于地,进至东阶,西面再拜,号恸久之。 乃进太牢之馔及珍馐具品,引太尉无忌、司空𪟝、越 “王福、曹王明、左屯卫大将军程知节并入,执爵进俎, 帝至神座前,拜哭奠馔,阅先帝先后衣服,拜辞讫,行 哭出寝北门,乃御小辇,还行宫。”五月辛未,以高祖太 武皇帝既开基业,不可限以常礼,忌日特宜废务。 《唐书。唐绍传》:“中宗始郊,国子祭酒祝钦明等知韦后 能制,天子欲迎谄之,即奏以皇后亚献”,安乐公主终 献,又四时及列帝诞日,遣使者诣陵如事生。绍以为 非礼,引正谊固争。帝又诏武氏陵及诸武墓皆置守 户。绍谓:“昊、顺二陵守户五百,与昭陵同。《在令》,先世帝 王陵户二十,今虽崇奉外家,宜准附常典。又亲王墓 户十,梁、鲁乃追赠,不可逾真王;褒德卫卒,至逾宗庙, 不可明甚,请罢之。”

    《陈贞节传》:“贞节,颍川人,开元初为右拾遗。初,隐、章怀、 懿德、节愍四太子并建陵庙,分八署,置官列吏卒,四 时祠官进飨。贞节以为非是,上言王者制祀,以功德 者,犹亲尽而毁。四太子庙皆别祖,无功于人,而园祠 时荐,有司守卫,与列帝侔,金奏登歌,所以颂功德。《诗》 曰:‘钟鼓既设,一朝飨之’。使无功而颂,不曰舞咏非度 邪?周制,始祖乃称小庙,未知四庙欲何名乎?请罢卒 吏。”诏:“祠官无领属,以应礼典。古者别子为祖,故有大 小宗,若谓祀未可绝,宜许所后子孙奉之。”诏有司博 议。驾部员外郎裴子馀曰:“‘‘四太子皆先帝冢嗣,列圣 念懿属而为之飨。《春秋》书《晋世子》曰:‘将以晋𢌿秦’,秦 将祀予’,此不祀也’。又言:‘神不歆非类,君祀无乃戾乎? 此有庙也,鲁定公元年,立炀宫。炀,伯禽子,季氏远祖尚不为限,况天子笃亲亲,以及傍期,谁曰不然’?”太常 博士段同曰:“四陵庙皆天子睦亲继绝也。逝者锡𬞟 蘩,犹生者之开茅土。古封建子弟,讵皆有功,生无所 议,死乃援礼停祠,人其谓何?隐于上,伯祖也;服缌,章 怀伯父也;服期,懿德、节愍堂昆弟也,服大功。亲未尽, 庙不可废。”礼部尚书郑惟忠等二十七人亦附其言。 于是四陵庙惟减吏卒半,它如旧。

    《姚崇传》:“崇子奕为太子舍人。开元中,有事五陵。有司 以鹰犬从。奕曰:‘非礼也’。”奏罢之。

    《旧唐书元宗本纪》:初,上皇亲拜五陵,至桥陵,见金粟 山冈有龙盘凤翥之势。复近先茔,谓侍臣曰:“吾千秋 后,宜葬此地,得奉先陵,不忘孝敬矣。”

    《礼仪志》:开元十七年十一月丙申,皇帝初至桥陵,质 明,柏树甘露降,曙后祥烟遍空。皇帝谒昭陵,陪葬功 臣尽来受飨,风吹飒飒,若神祇之所集,陪位文武百 僚,皆闻先圣叹息功臣蹈舞之声,皆以为至孝所感。 《册府元龟》:德宗贞元十四年正月诏曰:“八陵宫寝,久 要修葺,祇缘日月非便,未及兴工。宜令宗正寺与所” 司即计料依所择日速修理初宗正寺奏“诸陵宫寝 屋宇摧坏”及《要科》。松柏等。敕诏阴阳人杨季炎择 日起修。三月,诏曰:“八陵旧寝宫在山上置来多年,曾 经野火烧焚,摧毁略尽。其宫寻移在瑶台寺侧左,今 属通年,欲议修置,缘供水稍远,百姓非常劳弊。今欲 于见住行宫处修造,冀久远便人。又为改移旧制,恐 所见未周,宜令中书门下及百寮同商量可否闻奏。” 丁丑,令昭陵宜修旧宫,先有五间殿,依旧基创造寝 殿五间,馀舍屋准图起造。初,正月中令有司修葺陵 寝,以昭陵旧宫先因火焚毁,百官详议,而议者多云 修旧宫。帝意欲迁移,由是以山下为定。于是遣右谏 议大夫、平章事崔埙充修八陵使,及所司计料,献、昭、 干、定、泰五陵各造屋三百七十八间,桥陵一百四十 间,元陵三十间。唯建陵不复创造,但修葺而已。所缘 陵寝中,惟床蓐一事已上,并令创造。帝亲加阅视,然 后遣送赴陵所。八月,以修《八陵》毕,废朝一日,群臣于 宣政殿前横行称贺。中尉第五守亮宣诏曰:“朕获主 宗祀,以奉园陵,岁月滋深,是有崇饰。今修奉既毕,感 慕增怀,所贺知。”

    文宗太和元年五月,京兆府奏:“庄陵准穆宗陵例,割 邻近县乡奉陵供应。今高陵县万福乡、富陵县从化 乡、云阳县善化乡、泾阳县常乐乡,其界并不隔越。伏 准穆宗陵例,合割前件四乡属三原县,添奉陵寝。”从 之。

    明宗天成元年十一月庚寅,宗正少卿李荛奏:“恭陵 所其山园之内,被民户起舍屋居止,台观皆被侵耕, 柏城松迳樵采殆尽。乞下本县与寺司重定本园林 地”从之。

    周世宗显德元年六月亲征河东回至新郑县丙寅 亲拜嵩陵望陵号恸至陵俯伏悲泣哀感左右拜跪 祭奠而退赐奉陵将吏及近郊人户帛有差。

    陵寝祀典部杂录

    李氏《刊误》:“《开元礼》:春秋二仲月,司徒、司空巡陵,春则 扫除枯朽,秋则芟薙繁芜。扫除者,当发生之时,欲使 盛茂也。芟薙者,当秋杀之时,除去拥蔽,且虑火灾也。 以二公之任隆位高,度力展仪,以己率众,令巡陵公 卿皆持小斧,即其义也。近代选任稍轻,不达旧礼,将 及陵关,则取县吏持斧击树三发,谓之告神。其为不” 经,又何甚也?

    奉陵内官内人,固有旧制。某自省事,六十年来,常见 报状云:“内官某以某过奉陵。”内人亦时有之。伏见士 大夫每选儿孙主守茔域,必以谨良寡过者处之。夫 事生尚择其人,奉先尤宜尽敬。且《礼》云:“父母爱一人 焉,子爱一人焉。”自衣服饮食,无敢视父母所爱者。圣 人垂教,诚可企及。今以罚过配陵,实乖严奉之礼。其 奉陵内官,伏请遵行旧制,不用有过之人。

    《文献通考》:王肃曰:“礼不墓祭,而汉氏正月上陵,神座 在西序东向,百辟计吏前告郡之谷价,人之疾苦,欲 先帝魂灵闻知。”时蔡邕以为礼有烦而不可去,事亡 如存,况今无填卫之禁,而合于如事存之义,可见于 门内。拜讫,入帐临,乃除服。

    图书编:按:“《礼经》无墓祭之文,而上陵之礼,三代以前 虽不经见,然自汉以后,历代相承,率不敢废,非不敢 也,盖不忍也。光武凡三幸长安,皆有事于十一陵。唐 《开元礼》有天子上陵仪注,又岁有清明设祭、朔望时 节之祀。宋又行于春秋,岁以为常。”我朝上陵之礼,岁 凡三举焉,清明也,中元也,冬至也,每遇行礼,文武诸 司各遣官一员,而以亲王或驸马主祀事。天下无事天子于清明日亦或一行。其藩王来朝者,亦许谒孝 陵。在南京,内外臣僚有事经过者,必先拜谒,否则有 罪。

    每岁圣旦、元旦、清明、中元、霜降、冬至,分遣勋戚大臣 祭长献、景裕、茂、泰、康、永陵于天寿山,清明、霜降,则百 官陪拜。愍忌专遣祭,章皇后、景皇后、孝懿皇后陵亦 如之。此天寿山祀典也。基运、翊圣、神烈、纯德诸陵,祀 典载《南太常志》及《天人志》中。嘉靖十年有建议迁显 陵天寿山者,廷臣极论其不可,遂斥之。十五年,以宪 宗母孝肃周皇后、孝宗母孝穆纪皇后、献皇帝母孝 惠邵皇后不得祔庙,宜祔陵殿。乃奉孝肃于裕陵,孝 穆、孝惠于茂陵,合飨之。罢三后奉慈殿之祭。十七年, 南祔献皇后于显陵。累朝春秋陵祀,皇帝间率后妃 亲诣行礼。凡亲王来京及之国,则有谒辞之祭。按春 露秋霜之感,列圣并降,而世宗躬修陵祀尤数,故“陟 降兴思,旷仪具举。”观于三后之祔陵殿,盖身体三宗 之心而曲遂之也。至如陵山松柏,一枝一柯,戒勿擅 动,圣心所寓,周且远矣,岂特飨荐之勤已哉!

    《日知录:太甲之书》曰:王徂桐宫居忧,此古人庐墓之 始。曾子问:“宗子去在他国,庶子无爵而居者,可以祭 乎?”孔子曰:“祭哉!请问其祭如之何?”孔子曰:“向墓而为 坛,以时祭。若宗子死,告于墓而后祭于家。”此古人祭 墓之始。

    《记》言“古不墓祭,宗子去在他国,事之变也。将祭而为 坛,礼之权也。秦兴西戎,宗庙之礼无闻,而特起寝殿 于墓侧。”

    蔡邕《记》曰:“昔京师在长安时,其礼不可尽得闻也。光 武即世,始葬于此。明帝嗣位逾年,群臣朝正,感先帝 不复闻见,乃帅公卿百寮就园陵而创焉。”

    胡三省曰:“唐开元敕,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代相传, 寖以成俗,宜许上墓同拜扫礼。但许士庶之家行之, 而人君无此礼也。”《五代会要》言:“后唐庄宗每年寒食 出祭,谓之破散”,其后袭而行之。欧阳公《五代史》所谓 寒食野祭而焚纸钱,即谓此也。

    韩退之《丰陵行》曰:“臣闻神道尚清净,三代旧制存诸 书,墓藏庙祭不可乱,欲言非职知何如?”盖深非之也。 若明代之制,无车马,无宫人,不起居,不进奉,亦庶几 得礼之中者与!

    古人于墓之礼,但有奔丧、去国二事。《记》曰:“奔丧者,不 及殡,先之墓,北面坐,哭尽哀。主人之待之也,即位于 墓左,妇人墓右,成踊尽哀。”又曰:“若除丧而后归,则之 墓,哭成踊,束括发,袒绖,拜宾成踊,送宾反位,又哭尽 哀。遂除,于家不哭。”又曰:“奔兄弟之丧,先之墓而后之 家,为位而哭。所知之丧,则哭于宫而后之墓。”又曰:“去 国则哭于墓而后行,反其国则不哭,展墓而入。”鲁昭 之孙于齐也,与臧孙如墓,谋,遂行。吴延陵季子之于 王僚也,复命哭墓。是则古人之至于墓,皆有哭泣哀 伤之事,而祭者,吉礼也,无舍庙而之墓者也。

    汉人以宗庙之礼移于陵墓,有人臣而告事于陵者, 苏武自匈奴还,诏奉一太牢谒武帝园庙是也。有上 冢而会宗族故人及郡邑之官者,楼护为谏大夫,使 郡国过齐上书求上先人冢,因会宗族故人。班伯上 书,愿过故郡上父祖冢,有诏太守都尉以下会是也。 有上冢而太官为之供具者,董贤为侍中驸马都尉 上冢,有会,辄太官为供是也。有赠谥而赐之于墓者, 阴兴夫人卒,肃宗使五官中郎将持节即墓赐策,追 谥兴曰翼侯是也。有人主而临人臣之墓者,光武至 湖阳,幸樊重墓,霍峻葬成都,先主率群寮临会吊祭, 因留宿墓上是也。有庶民而祭古贤人之墓者,曹昭 《东征赋》“蘧氏在城之东南兮,民亦飨其丘坟”是也。人 情所趋,遂成习俗。其末流之弊,有如杨伦行丧于恭 陵者矣。有如赵宣葬亲而不闭埏隧,因居其中,行服 二十馀年者矣。至乃市贾小民,相聚为宣陵孝子者 数十人,皆除太子舍人,而礼教于斯大坏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