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汇编 礼仪典 第一百九十四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经济汇编 第一百九十五卷
经济汇编 礼仪典 第一百九十六卷


    考证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礼仪典

     第一百九十五卷目录

     山川祀典部总论

      春秋四传僖公三十一年

      白虎通封禅

      风俗通封泰山禅梁父

      文献通考封禅 祀山川

      大学衍义补国家常祀之礼 内外群祀之礼 祭告祈祷之礼

     山川祀典部艺文一

      封禅文        汉司马相如

      东巡颂         后汉马融

      四渎祠碑铭       北周王褒

      封禅坛颂         唐张说

      为齐州父老请陪封禅表   骆宾王

      为朝集使于思言等请封中岳表 崔融

      劝封禅表         许敬宗

      劝封禅表         上官仪

      宰相请封禅表       蒋钦绪

    礼仪典第一百九十五卷

    山川祀典部总论

    春秋四传

    僖公三十一年

    《春秋》夏四月,四卜郊,不从,乃免牲,犹三望。

    三望,分野之星。国中山川,皆郊祀望而祭之。鲁废郊天而修其小祀,故曰“犹。”犹者,可止之辞。

    《左传》四卜郊不从,乃免牲,非礼也。犹三望,亦非礼也。 望,郊之细也。不郊,亦无望可也。

    《公羊传》:“鲁郊何以非礼?天子祭天,诸侯祭土。天子有 方望之事,无所不通。诸侯山川有不在其封内者,则 不祭也。三望者何?望祭也。然则曷祭祭太山河海。曷 为祭?太山河海?山川有能润于百里者,天子秩而祭 之。”

    此皆助天宣气布功,故《祭天》及之。

    “触石而出,肤寸而合,不崇朝而遍雨乎天下者,唯太 山”耳。“河海润于千里”,

    亦能通气致雨。润泽及于千里。《韩诗传》曰:“汤时大旱。使人祷于山川”是也。

    犹者何?通可以已也。何以书?讥不郊而望祭也。 《穀梁传》:“乃者,亡乎人之辞也。犹者,可以已之辞也。”

    “望”,郊之细也;不郊,无望可也。

    《胡传》望,祭也。有虞氏受终而望因于类,巡守而望因 于柴,皆天子之事也。今鲁不郊而望,故特书曰“犹。”犹 者,可以已之词,其言三望何也?天子有方望,无所不 通,诸侯非名山大川在其封内者则不祭。鲁得用重 礼,视王室则杀,故望止于三,比诸侯则隆,故河、海虽 不在其封而亦祭,然非诸侯之所得为也。

    大全临川吴氏曰:“天子郊祀上帝,必望祭山川。望祭在郊祀之后,因郊而望也。鲁,诸侯也。以成王之赐,许用王礼,四望阙其一,杀于天子。然郊礼既废,则望礼可以不举。鲁既不郊,而犹三望,故书以讥其非礼。” 汪氏曰:“《周官》四望,盖望四方。今鲁三望,盖泰山在鲁西,海在鲁东,而河在鲁北,杀天子之礼也。”

    白虎通

    封禅

    王者易姓而起,必升封泰山何?教告之义也。始受命 之时,改制应天,天下太平,功成封禅,以告太平也。所 以必于泰山何?万物所交代之处也。必于其上何?因 高告高,顺其类也。故升封者,增高也;下禅梁甫之山, 基广厚也。刻石纪号者,著己之功迹也,以自效仿也。 天以高为尊,地以厚为德,故增泰山之高以仿天,附 梁甫之基以报地。明天地之所命,功成事遂,有益于 天地,若高者加高,厚者加厚矣。或曰封者,金泥银绳, 或曰石泥金绳,封以印玺。故孔子曰:“升泰山,观易姓 之王,可得而数者,七十有馀。”封者,广也。言禅者,明以 成功相传也。梁甫者,太山旁山名。禅于梁甫,何以三 皇禅于绎绎之山?明己成功而去,有德者居之。绎,绎 者,无穷之意也。五帝禅于亭,亭者,制度审𬤊,德著明 也。“三王禅于梁甫之山”者,梁,信也;甫,辅也,辅天地之 道而行之也。“太平乃封”,知告于天,必也;“于岱宗何?”明 知易姓也。“刻石纪号”,知自纪于百王也。燎,祭天报之 义也。望,祭山川,祀群神也。《诗》云:“于皇时周,陟其高山。” 言周太平封太山也。又曰:“堕山乔岳,允犹翕河”,言望 祭山川,百神来归也。天下太平,符瑞所以来至者,以 为王者承统理,调和阴阳,阴阳和,万物序,休气充塞, 符瑞并臻,皆应德而至。德至天则斗极明,日月光,甘 露降;德至地则嘉禾生,蓂荚起,秬鬯出,太平感;德至 文表,则景星见,五纬顺轨;德至草木朱,草生,木连理; 德至鸟兽,则凤凰翔,鸾鸟舞,麒麟臻,白虎到,狐九尾, 白雉降,白鹿见,白乌下。德至山陵,则景云出,芝实茂, 陵出异丹,阜出莲甫,山出器车,泽出神鼎。德至渊泉则黄龙见,醴泉通,河出龙图,洛出龟书,江出大贝,海 出明珠。德至八方,则祥风至,佳气时喜,钟律调,音度 施,四夷化,越裳贡,孝道至,则以《莲。甫》者,树名也。其叶 大于门扇,不摇自扇,于饮食清凉,助供养也。“继嗣平 明,则宾连生于房户;宾连”者,木名,连累相承,故在于 房户,象继嗣也。日历得其分度,则蓂荚生于阶间。蓂 荚,树名也。月一日生一荚,十五日毕,至十六日去荚, 故荚阶生,似日月也。贤不肖位不相逾,则平路生于 庭。平路者,树名也。官位得其人则生,失其人则死。狐 九尾何?狐死首丘不忘本也,明安不忘危也,必九尾 者也。九妃得其所,子孙繁息也。于尾者何?明后当盛 也。景星者,大星也,月或不见,景星常见,可以夜作,有 益于人民也。甘露者,美露也,降则物无不盛者也。朱 草者,赤草也,可以染绛,别尊卑也。醴泉者,美泉也,状 若醴酒,可以养老。《嘉禾》者,大禾也。成王时有三苗,异 亩而生,同为一穟,大几盈车,长几充箱。民有得而上 之者,成王访周公而问之,公曰:“三苗为一穟,天下当 和为一乎?”以是果有越裳氏,重九译而来矣。

    风俗通

    封泰山禅梁父

    谨按《尚书》礼,天子巡狩,岁二月至于岱宗。孔子称:“封 泰山,禅梁父”,可得而数七十有二。盖王者受命,易姓 改制,应天下太平,功成封禅,以告平也。所以必于岱 宗者,长万物之宗,阴阳交代,触石而出,肤寸而合,不 崇朝,遍雨天下,唯泰山乎?封者立石高一丈二尺。克 之曰:“事天以礼,立身以义,事父以孝,成名以仁。”四守 之内,莫不为郡县。四夷八蛮,咸来贡职,与天下无极, 人民蕃息,天禄永得。祭上元尊而俎生鱼。坛广十二 丈,高三尺,阶三等,必于其上,示增高也。“克石纪号”,著 己绩也。或曰:金泥银绳印之玺,下禅梁父,礼祠地主, 去事之杀,示增广也。禅谓坛𫮃当有所与也。三皇禅 于绎绎,明己功成而去德者居之。绎绎者,无所指斥 也。五帝禅于亭亭,德不及于皇,亭亭,名山,其身禅予 圣人。三王禅于梁,父者信,父者子,言父子相信与也。 孝武皇帝封,广丈二尺,高九尺,其下有玉牒书秘书。 江淮间一茅三脊,为神藉,五色土,益杂封。纵远方奇 兽飞禽及白雉,加祠兕牛犀象之属,其享曰:“天增授 皇帝泰元神䇲,周而复始,皇帝敬拜泰灵。”其夜有光 如流星,昼有白云起封中。于是作明堂汶上,令诸侯 各治邸车,驾前后五至,祠以元鼎六年告封,改为元 封。武帝已年四十七矣,何缘反更得十八也?就若所 云,明神祸福,必有征应,权时倒读,焉能诞招期乎?奉 车子侯骖乘上下,臣不预封事,何因操印没石乃止。 暴病而死,悼愓无已。又言武帝与仙人对博棋,没石 中马蹄迹处,于今尚存。虚妄若此,非一事也。予以空 伪,承乏东岳,忝素六载,数聘祈祠,咨问长老贤通,上 泰山者云谓玺处克石,文昧难知也,殊无有金箧玉 牒探筹之事。《春秋》以为传闻不如亲见,见之人斯为 审矣。《传》曰:“五帝圣焉死,三王仁焉死,五伯”智焉死,其 陨落崩薨之日,不能咸至百年。《诗》云:“三后在天。”《论语》 曰:“古皆没。”《太史记》:黄帝葬于桥山,骑龙升天。岂不怪 乎?乌号弓者,柘桑之林,枝条畅茂,乌登其上,下垂著 地,乌适飞去,后从拨杀,取以为弓,因名乌号耳。

    文献通考

    封禅

    司马彪论:“自上皇以来,封泰山者,至周七十二代。易 姓则改封者,著一代之始,明不相袭也。继世之王,巡 狩则有修封以祭而已。自秦始皇、孝武帝封泰山,本 因好仙,信方士之言,及造石检,即封之事也。天道质 诚,约而不费,故牲用犊,器用陶匏,殆将无事于检封 之间,而乐难攻之石也。夏少康、周宣,由废复兴,不闻” 改封。光武欲因孝武故封,而梁松固争,以为必改,乃 当天意。既封之后,未有能福,而松卒被诛死。虽罪由 身作,盖亦诬神之咎也。且帝王所以能大著于后者, 实在其德加于人,不闻其在封矣。崔灵恩曰:“自周以 前,封者皆封土为坛,至秦皇汉武,始用石检。”袁宏曰: “夫揖让受终,必有至德于天下;征伐革命,则有大功 于万物。”是故王者初基,则有封禅之事,盖以其成功 告于神明者也。夫东方者,万物之所始;山岳者,灵气 之所宅。故求之物本,必于其始;取其所通,必于所宅。 崇其坛场,则谓之封;明其代兴,则谓之禅。然则封禅 者,王者开务之大礼也。德不周洽,不得辄议斯事;功 不弘济,不得仿佛斯礼,旷代一有,其道至高。自黄帝、 尧舜,至于三代,各一得封禅,未有中修其礼者也。虽 继体之君,时有功德,此盖率复旧业,增修其前,政,不 得仰齐造国,同符改物者也。夫神道真一,其用不烦; 天地易简,其礼尚质。故藉用白茅,贵其诚素;器用陶 匏,取其易从。然则封禅之礼,简易可也。若夫石函玉 牒,非天地之性也,

    胡氏曰:“纬书原本于五经而失之者也,而尤紊于鬼 神之理、幽明之故。夫鬼神之理、幽明之故,非知道者不能识。断国论者诚能一决以圣人之经,经所不载, 虽有纬书谶记,屏而不用,则庶乎其不谬于理矣。登 封之事,原本于柴燔而失之者也。《诗》《书》纪巡狩而柴 者,《记》所谓祭天也。至于岱宗陟其高山云者,《记》所谓 ‘因名山’”也。有山则因以为高,无则于郊而坛,其义类 一也。又有大事而告于上帝者,武王克商,始有天下, 故柴望而告也,舍此则渎矣。记以飨帝于郊与升中 于天为二事,则传者之失也。然则七十二君之编录, 《诗》《书》《礼》《典》,略不经见,审有是事,乃天下国家之盛,举 尧、舜、禹、汤、文、武、成、康、昭、宣皆身致太平,安得阙而不 讲?故前世论登封者,莫善于许懋,惜乎世祖之臣,智 不及此,陷其君于过举而不得闻也。且世祖享国至 是已三十年,四垂无虞,中土宁谧,其心浸满,是以告 功皇天,明示得意,而不自知其多失也。不法唐、虞三 代,而法始皇、武帝,一失也。按谶文“九世当封禅”,则孝 成之世。今乃自缀于元帝,而削去成、哀、平三君,二失 也;玉检秘文,人不得见,是必祈求永年,三失也。前年 拒群臣之请,谓百姓怨气满腹,“吾欺天乎!”岂有治天 下三十年,民怨未除,才后两岁,即已欢洽?此四失也。 敕戒郡县,有上寿称美者,必令屯田。诏墨未干,乃 自令梁松等讨论故事,此五失也。奉高后配地祇,未 几黜降庙主归于寝园,此六失也。即位改元,终身不 可改,而又改之,此七失也。凡此七者,人君举动之大 节,而疵病如此,惜乎光武勇智出伦,而学问不足也。 光武年及耳顺,方建中元,则意在久生,不言而自见 矣。其视向者对宗族乞复之言,寿陵迭兴之诏,即已 大异,《蒯彻》所谓“人心无常”,讵不然哉?

    祀山川

    陈氏曰:“天子四望,达于四方。鲁三望,泰山、河、海而已。 《书》曰:‘海岱及淮,维徐州’。”诸侯之望,皆其境内之名山 大川也。望虽以名山大川为主,而其实兼上下之神。 故《诗》于柴望言“怀柔百神”,及河乔岳。《周礼》于望皆言 祀而不言祭。又《典瑞》:“四望与山川异玉。”《大司乐》:“四望 与山川异乐。”《左氏》曰:“‘望,郊之细也’。又曰:‘望,郊之属也’。” 《公羊》曰:“方望之事,无所不通。”则望兼上下之神可知 矣。郑司农释《大宗伯》曰:“四望,日、月、星、海。”杜预释《左传》 曰:“望祀分野之星及封内山川。”许慎曰:“四望,日、月、星、 辰、河、海、太山。”其说盖有所受之也。郑康成释《大宗伯》 曰:“四望,五岳、四渎”释《大司乐》,又兼之以司中、司命、风 伯、雨师释《舞师》,又以四望为四方。其言异同不可考 也。望之礼有二,而其用不一。男巫掌望祀,望衍。郑氏 读“衍”为“延”,谓望祀有牲与粢盛,望衍用币致神而已。 然郑氏于《大祝》衍祭,亦以为延祭,礼文残缺不可考 也。望祀或设于郊天之后,或设于巡狩之方,或旅于 大故之时,则望有常有不常之祀也。崔灵恩谓“四望 之祭岁各有四”,不知何据然也?望祀,其兆四郊,其牲 各放其方之色,其乐姑洗、南吕、大㲈,其玉两圭有邸, 其服毳冕,其位茆以辨之,而植表于其中,《周礼》所谓 “旁招以茆”,《晋语》所谓“茆蕝设表望”是也。

    大学衍义补

    国家常祀之礼

    《舜典》:“望于山川。”

    《周礼》:大宗伯“以血祭祭五岳,以狸沈祭山林川泽。” 小宗伯之职,“兆五帝于四郊,四望亦如之。兆山川丘 陵坟衍,各从其方。”

    《司服》:“王祀四望山川,则毳冕。”

    大司乐乃奏姑洗,歌南吕,舞《大㲈》,以祀四望。乃奏蕤 宾,歌函锺,舞《大夏》,以祭山川。

    臣按:所谓“四望” 者,盖以五岳、四镇、四渎乃天下山川之大者,天子兼有天下之大,不能亲临其地,故遥望而祭之也。若夫所谓山川者,随所在而有,则各随其地而祭之焉。本朝郊坛之外既各为坛以分祭五岳、四镇、四渎、四海,又于郊坛之右以专祀之,初春大祀则从享于天地,仲秋报祀天子乃躬献于其坛焉,是则所谓“四望之祭” 也。又列南京锺山之神、北京天寿山之神,与之同坛而祭,所谓“山川之祭” 也。又于凡天下藩府郡县既立山川坛,总祭其一方之山川。又表其山林川泽之有名者,以专祀之,使有司躬莅其所在祀焉。

    《礼记王制》:“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视三公,四渎 视诸侯。诸侯祭名山大川之在其地者。”

    《月令》:“孟春之月,乃修祭典,祀山林川泽。”

    仲冬之月,天子命有司祈祀四海、大川、名源、渊泽、井 泉。

    季冬之月,乃毕山川之祀。

    《礼器》:“晋人将有事于河,必先有事于恶池。齐人将有 事于泰山,必先有事于配林。”

    《学记》:“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

    臣按:郑司农解《周礼》四望以为日月星海,郑元谓礼无祭海之文,考《周颂般序》及《观学记》,谓“三王祭川,先河后海” ,则是海之祭三代已有矣,乌可谓无?

    “祭海之礼乎?中国之地,在三代不出九州之外,惟扬、徐、青、冀四州滨海而已。四海惟东北滨中国,而南海、北海则越在荒服之外。自汉以后,南越始入中国,而有南海,然西海竟不知所在。故今祀东海于登州,祀南海于广州,二祀皆临海而祭,西海则望祀于蒲州,北海则望祀于怀庆。” 夫宋都汴梁,而怀庆在其北,是时失幽燕而以白沟河为界,无缘至辽、蓟之域,出国门而北望以祭之可也。国初都金陵,因之以祭,亦不为过。若今日建都于燕,往南而祭北海,岂天子宅中以临四海之义哉?且古谓青州为北海郡,青去登不远,犹以是名。今京师东北乃古碣石沦海之处,于此立祠,就海而祭,于势为顺,于理为宜。况今北镇医无闾山在于辽海,山既可以为北镇,川独不可以为北海乎?若夫中国之正西在于秦陇,西南则蜀,稍南则滇也。滇之极西,百夷之外,闻有大海通西南岛夷,此地在前代未入中国,今既为羁縻之地,则王化之所及也,宜于云南望祀之,如此则四海之祀皆在吾域中矣。议礼之事,非臣“下所敢专者,谨录愚见,以俟采择焉。”

    《春秋》僖公三十有一年“夏四月,犹三望。”

    《公羊传》曰:“天子祭天,诸侯祭土。天子有方望之事,无 所不通。诸侯山川有不在其封内者,则不祭也。三望 者何?望祭也。然则曷祭祭泰山河海。曷为祭泰山?河 海山川有能润于百里者,天子秩而祭之。触石而出, 肤寸而合,不崇朝而遍雨乎天下者,惟泰山耳,河海 润于千里。”

    《左氏传昭公元年》:郑子产曰:“山川之神,凡水旱疠疫 之灾,于是乎禜之。”

    《哀公六年》,楚王曰:“三代命祀,祭不越望。江、汉、睢漳,楚 之望也。”

    朱熹曰:“‘诸侯祭山川,只祭得境内者,如楚王病,卜云河为祟’,时诸大夫欲去祭河,昭王自言楚之分地不及于河,河非所以为祟,孔子所以美之云:‘楚昭王知天道矣,其不失国也宜哉’。这便见得非境内山川与我不相关,自不当祭之。”

    臣按:朱熹谓非境内山川与我不相关,自不当祭之,今东岳行祠遍天下,除京师及齐、鲁之境外,有其祠者皆当革去,盖鬼神不享非礼,孔子所谓“曾谓泰山不如林放” ,正此意也。

    刘向曰:“五岳者何谓也?泰山,东岳也;霍山,南岳也;华 山,西岳也;常山,北岳也;嵩高山,中岳也。五岳何以视 三公?能大布云雨焉,能大敛云雨焉,施德博大,故视 三公。四渎者何谓也?江河淮济也。四渎何以视诸侯? 能荡涤垢浊焉,能通百川于海焉,能出云雨千里焉, 为施甚大,故视诸侯也。山川何以视子男也?能出物 焉,能润泽物焉能生云雨?”为恩多,然品类以百数,故 视子男也。

    臣按:自古所以祀五岳、四渎、山川者,皆以其能出敛云雨也,出云雨则便不至于旱暵,敛云雨则便不至于淫潦,无非欲其生五谷,五谷熟而人民育则君位安矣。

    汉宣帝神爵元年,诏太常曰:“夫江海,百川之大者也, 今阙焉无祀。其令祠官以礼为岁事,以四时祠江海 雒水,祈为天下丰年焉。”

    臣按:后世祀“海” 始于此。

    隋制,祀四镇:“东镇沂山,西镇吴山,南镇会稽山,北镇 医无闾山。冀州镇霍山。”

    臣按:郑元注《周礼》,四望有五岳、四镇、四渎,后世祀典止有五岳、四渎而无四镇,至是始祀之,而又以冀州霍山为中镇,是为五镇。

    唐武后万岁通天元年,封华岳为金天王。元宗开元 十三年,封东岳为“天齐王。”天宝九载,封中岳为中天 王,南岳司天王,北岳安天王。十六载,封四渎俱为公; 十八载,封四海俱为王,五镇俱为公。

    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加五岳以帝号,东岳曰“齐天 仁圣帝”,南岳曰“司天昭圣”,西岳曰“金天顺圣”,北岳曰 “安天元圣”,中岳曰“中天崇圣。”

    臣按:有此天地即有此山川,有此山川则有所以主之者,是则所谓神也。世俗乃以三月二十八日为岳神初度之辰。呜呼!自天一生水凝而为山,其所以凝而成形也亦有时日耶?此无稽之甚也。甚者惑于释氏地狱之说,谓人死其魂皆必经岳祠考掠,而有二十四案之像,其说尢为不经?乞下有司屏除,毋俾得以惑世欺民。

    国朝洪武三年,太祖皇帝诏略曰:“永惟为治之道,必 本于礼。考诸祀典,如五岳、五镇、四海、四渎之封,起自 唐世,崇名美号,历代有加。朕思之则有不然。夫岳、镇、 海、渎,皆高山广水,自天地开辟以至于今,英灵之会, 皆受命上帝,幽微莫测,岂国家封号之所可加?渎礼

    不经,莫此为甚。夫《礼》所以明神人,正名分,不可以僭
    考证
    差。今命依古定制,凡岳镇海渎,并去其前代所封之

    号,止以“山水本名”称其神。

    臣按:我圣祖此诏,可谓“考诸三王而不缪,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一涤千古之谬。” 臣知上帝在天之灵必有以简在于冥冥之中,而山川鬼神亦莫不各受其职矣。百年以来雨旸时若、物阜民安,国祚万年之灵长,端有在于兹矣。

    内外群祀之礼

    《周礼》:大宗伯:“以狸沈祭山林川泽,以疈辜祭四方百 物。”

    臣按:《大宗伯》既以血祭祭五岳,又以狸沈祭山林川泽,盖五岳名山乃次祀,而山林川泽能兴云雨见怪物者,其群小祀欤?孔氏以之解《舜典》,“群神” 有所自也。

    《祭法》:“四坎坛,祭四方也。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 雨,见怪物皆曰神。”有天下者祭百神。诸侯在其地则 祭之,亡其地则不祭。

    臣按:《祭法》谓“山林川谷能出云为风雨曰神” ,则是合山川云风雨而为一也,可见山川者云风雨之体,而云风雨者山川之用也。本朝合风云雷雨与五岳、四镇、四渎、四海同一坛,总名之曰山川坛,殆有合于《祭法》所谓神欤?

    祭告祈祷之礼

    《文中子》曰:“封禅,非古也,其秦汉之侈心乎?”

    梁天监中,有请封禅者,著作佐郎许懋建议曰:“舜柴 岱宗,是为巡守。而郑元引《孝经钩命决》云:‘封于泰山, 考绩燔燎。禅于梁父,刻石记号’。此纬书之曲说。七十 二君,燧人之前,世质民淳,安得泥金检玉?结绳而治? 安得镌文告成?妄亦甚矣。若圣主不须封禅,若凡主, 不应封禅。秦始皇尝封泰山,孙皓尝封国山,皆由主” 好名于上,而臣阿旨于下,非盛德之事,不可为法也。

    臣按:封禅之说,《诗》《书》《礼》典略不经见,审有是事,乃天下国家之盛,举,尧、舜、禹、汤、文、武、成、康皆身致太平,安得阙而弗讲?所谓七十二君者果何代何人哉?先儒有言,“养生至于长生不死,为国至于祈天永命” ,皆有是理,然人未有能为之者,纵为之,然亦不出乎身心日用之间,非必由乎服食药物、徼求鬼神而后致之“也。然自秦汉以来千馀年矣,有国家者,未见一人过百年而不死者,亦未有一国逾千年而不亡者” ,则是有此说而无此事明矣。是故明君欲求寿年之永,莫若寡欲;欲得国祚之延,莫若爱民。寡欲而至于全其天,爱民而至于过其历,真诚有是理,亦真诚有是事。呜呼!世主所以甘心于不赀之费,而行《封禅》之礼者,以有秘祝之求也。诚知此理,反之于心,知其必无,验之于古,知其无效,则自不为矣。

    山川祀典部艺文一

    《封禅文》
    汉·司马相如

    伊上古之初,肇自颢穹生民,历选列辟,以迄乎秦,率 迩者踵武,逖听者风声,纷轮葳蕤,堙灭而不称者,不 可胜数也。继昭夏,崇号谥,略可道者七十有二君,罔 若淑而不昌,畴逆失而能存轩辕之前,遐哉邈乎,其 详不可得闻已。五三六经,载籍之传,惟见可观也。《书》 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因斯以谈,君莫盛于唐尧,臣 “莫贤于后稷,后稷创业于唐,公刘发迹于西戎,文王 改制,爰周郅隆,大行越成,而后陵夷衰微,千载亡声, 岂不善始善终”哉!然无异端,慎所由于前,谨遗教于 后耳。故轨迹夷易,《易》遵也;湛恩庬洪,《易》丰也;宪度著 明,《易》则也;垂统理顺,《易》继也。是以业隆于襁褓,而崇 冠于二后。揆厥所元,终都攸卒,未有殊尤绝迹可考 于今者也。然犹蹑梁甫,登泰山,建显号,施尊名,大汉 之德,逢涌原泉,沕潏曼羡,旁魄四塞,云布雾散,上畅 九垓,下溯八埏,怀生之类,霑濡浸润,协气横流,武节 焱逝,尔狭游原,迥阔泳末,首恶郁没,暗昧昭哲,昆虫 凯泽,回首面内。然后囿驺虞之珍群,徼麋鹿之怪兽, 导一茎六穗于庖牺,“双觡共抵之,兽获周馀放龟于 岐,招翠黄乘龙于沼,鬼神接灵,圉宾于闲馆,奇物谲 诡,俶傥穷变。钦哉符瑞臻兹,犹以为薄,不敢道封禅 盖周,跃鱼陨航,休之以燎。微夫斯之为符也,以登介 丘,不亦恧乎!进让之道,何其爽与?”于是大司马进曰: “陛下仁育群生,义征不𬤝,诸夏乐贡,百蛮执贽。德侔 往初”,功无与二。休烈液洽,符瑞众变,期应绍至,不特 创见。意者泰山、梁父,设坛场望幸,盖号以况荣,上帝垂恩储祉,将以荐成,陛下谦让而弗发也。挈三神之 驩,缺王道之仪,群臣恧焉。或谓且天为质,暗示珍符, 固不可辞。若然辞之,是《泰山》靡记,而《梁父》罔几也。亦 各并时而荣,咸济厥世,而屈,说者尚何称于后,而云 “七十二君”乎?夫修德以锡符,奉符以行事,不为进越, 故圣王弗替。而修礼地祇,谒款天神,勒功中岳,以章 至尊。舒盛德,发荣号,受厚福,以浸黎民也。皇皇哉斯 事,天下之壮观,王者之卒业,不可贬也。愿陛下全之。 而后因杂荐绅先生之略术,使获曜日月之末光,绝 炎以展采,错事犹兼,正列“其义,袚饰厥文,作《春秋》一 蓺,将袭旧六,为七摅之无穷,俾万世得激清流,扬微 波,蜚英声,腾茂实,前圣之所以永保鸿名,而常为称 首者用此宜命掌故悉奏其仪而览焉。”于是天子沛 然改容曰:“俞乎,朕其试哉。”乃迁思回虑,总公卿之议, 询封禅之事,诗大泽之博,广符瑞之富。乃作颂曰:自 我天覆,云“之油油。甘露时雨,厥壤可游。滋液渗漉,何 生不育。嘉谷六穗,我穑曷蓄。匪唯雨之,又润泽之。匪 唯濡之,汜布濩之。万物熙熙,怀而慕思。名山显位,望 君之来。君兮君兮,侯不迈哉。般般之兽,乐我君囿。白 质黑章,其仪可喜。旼旼穆穆,君子之态。盖闻其声,今 视其来。厥涂靡从,天瑞之征。兹尔于舜,虞氏以”兴。濯 濯之麟,游彼灵畤。孟冬十月,君徂郊祀。驰我君舆,帝 用享祉。三代之前,盖未尝有。宛宛黄龙,兴德而升。采 色炫耀,焕炳辉煌。正阳显见,觉寤黎烝。于传载之云。 受命所乘,厥之有章,不必谆谆。依类托寓,谕以封峦。 披蓺观之,天人之际已交,上下相发允答。圣王之德, 兢兢翼翼也。故曰:“兴必虑衰,安必思危。”是以汤、武至 尊严,不失肃祗;舜在假典,顾省厥遗。此之谓也。

    《东巡颂》
    后汉·马融

    允迪在昔,绍烈陶唐。殷天衷,克摇光。若时则运琼衡, 敷六典,经八成。肆类乎上帝,实柴乎三辰。禋祀乎六 宗,祗燎乎群神。遂发号群司,申戒百工。卜筮称吉,蓍 龟袭从。南征有时,冯相告祥。清夷道而后行,曜四国 而扬光。展圣义于巡狩,喜圻畤而咏八荒。指宗岳以 为期,固岱神之所望。散斋既毕,越翼良辰。棫槱增构, 烈火燔燃。晖光四炀,炎烂薄天。萧香肆升,青烟冒云。 圭璋峨峨,牺牲洁纯。郁鬯宗彝,明水元樽。空桑孤竹, 咸池云门。六八匝变,神祇并存。

    《四渎祠碑铭》
    北周·王褒

    灵祠岳立,贝阙云浮。寂寥诡惟,仿佛神游。姬嬴分国, 河渭合流。桃花春水,灵草孤洲。潼乡河曲,汾阴脽壤。 乱流不度,龙门难上。河鱼送迎,江妃来往。水开通迹, 山临高掌。智以藏往,神以知来。荣光离合,云气徘徊。 水仙遗操,津吏馀杯。波息川后,浪靖瞻台。

    《封禅坛颂》
    唐·张说

    皇唐六叶,开元神武皇帝再受命致太平,乃封岱宗, 禅社首,凿石纪号,天文焕发。儒臣志美,立碣祠坛曰: “厥初生人,俶有君臣,其道茫昧,其气朴略,因时欻起, 与运而纷落,泯泯没没,而无闻焉。尔后圣人取法象, 立名位,衣裳以等之,甲兵以定之,于是礼乐出而书 记存矣。究其源,致敬乎天地;报其本,致美乎鬼神。则” 封禅者,帝王受天命告成功之为也。阅曩圣之奥训, 考列辟之通术,畴若天而不成?曷背道而靡失?由是 推之,封禅之义有三,帝王之略有七。七者何?《传》不云 乎:“道德仁义礼智信,顺之称圣哲,逆之号狂悖。”三者 何?一位当五行图录之序,二时会四海升平之运,三 德具钦明文思之美,是谓与天合符,名不死矣。有一 不足,而云“封禅”,人且未许,其如天何?言旧史者,君莫 道于陶唐、舜、禹,臣莫德于皋陶、稷、禼,三臣备德,皆有 天下。仲尼叙帝王之书,系鲁、秦之誓,明鲁祀周公,用 王礼;秦承伯益,接周统。孔圣微旨,不其效欤?然秦定 天下之功高,享天禄之日浅,天而未忘庭坚之德也, 故大命复集于皇家。天之赞唐,不惟旧矣。其兴之也, 元灵启迪,黄祇顾怀,应归运以义举,抚来苏以利见, 濩也无放夏之惭,武也无伐殷之战。高祖创业,四宗 重光,有德格天,漏泉,蒸云濡露,菌蠢滋育,氤氲涵煦, 若天地之覆载,日月之照临,溥有形而希景,罄无外 而宅心,百有八年于兹矣。皇帝攘内难而启新命,戴 睿宗“而缵旧服。宇宙更辟,朝廷始位。”盖《羲》氏之造 皇图也。九族敦序,百姓昭明;万邦咸和,黎民于变。立 土圭以步历,革铜浑以正天,盖唐虞氏之张帝道也。 天地四时,六官著礼;井田三壤,五圻成赋;广九庙以 尊祖,定六律以和神,盖三代之设王制也。武纬之,文 经之,圣谟之,神化之,然犹战战兢兢,日慎一日。约规 诲以进德,遂忠良以代工。讲习乎无为之书,讨论乎 《集贤》之殿。宠勇爵,贵经门,翼乎鹓鸾之列在庭,毅乎 貔貅之师居鄙。人和傍感,神宝沓至。乾符坤珍,千品 万类,超图轶牒,未始闻记。我后以人瑞为心,不以物 瑞为意,王公卿士,俨然进曰:“休哉陛下!孝至于天,故 合于道。前年祈后土,人获大穰;间岁祀圆丘,日不奄 朔。感祥以祚圣,因事以观天。”天人交合,其则不远。意者乔岳埽路,望翠华之来;上帝储恩,俟苍璧之礼久 矣。焉可专让而废旧勋?群臣固言,勤帝知罪,至于再, 至于三。帝乃揖之曰:“钦崇天道,俯率嘉话,恐德不类, 敢惮于勤。”其撰巡狩之仪,求封禅之故。既而礼官不 诫而备,军政不谋而辑,天老练日,雨师洒道,六甲按 队,八神警跸。孟冬仲旬,乘舆乃出。千旗云列,万戟林 行,霍濩磷烂,飞焰扬精。原野为之震动,草木为之风 生。历郡县,省谣俗,问耆年,举百祀,兴坠典,葺阙政。攸 徂之人,室家相庆。万方纵观,千里如堵,城邑连欢,丘 陵聚舞。其中垂白之老,乐过以泣。“不图蒿里之魂,复 见乾封之事。”尧云往,舜日还,神华灵郁,澜漫乎穹壤 之间。是月来至于岱宗,祗祓斋宫,涤濯静室,凝神元 览,将款太一,议:“夫泰山者,圣帝受天官之宫,天孙㹅 人灵之府。自昔立国,莫知万数,克升中而建号,惟七 十而有五。我高宗六之而今七矣,非夫等位盛时明 德旷代,辽阔难并之甚哉!先时将臻夫大封也,累封 坛于高冈,筑泰坛于阳址。夫其天”坛三袭,辰陛十二, 咸秩众灵,列座有次。崇牙树羽,管磬镛鼓,宫悬于重 壝之内。干戚钗殳钩戟戣周卫于四门之外。伐国 重器,传代绝瑞,旅之于中庭;玉辇金毂,翠冒黄屋,夹 之于端路;庶官百辟,羌夷蛮貊,褒成之后,让王之客, 叙立于礼神之场,髦头弩牙,铁马金镞,介胄如雪,旗 帜如火,远匝于清禁之野。于是乎以天正上元,法驾 徐进,屯干乘于平路,留群臣于谷口。皇帝御六龙,陟 万仞,独与一二元老执事之“人,出天门,临日观,次沆 壑,宿巉岩,赤霄可接,白云在下。庚寅,祀高祖于上封, 以配上帝;命众官于下位,以享众神。皇帝冕裘,登坛 奠献,俯偻金奏,作《佾羽》舞,撞黄钟,歌大吕,开阊阖,与 天语。请将信公,奉斗布度,懋建皇极,勤恤苍生,招嘏 乎未兆,禳灾乎未萌,上下传节,而礼成乐遍;福寿同 归,而帝赐神策。”乃检玉牒于中顶,扬柴燎于高天。庶 衷诚而上达,若凭焰而驾烟。日辔方旋,神心馀眷。五 色云起,拂马而随人;万岁山呼,从天而至地。越翌日, 尊睿宗,侑地祇而礼社首。遂张大乐,觐东后。国风惟 旧,无黜幽削爵之诛;王泽惟新,有眚灾大赉之庆。不 浃日,至化洽于人心;不崇朝,景福遍于天下。然后藏 金柜于祏室,回玉銮于上都,煌煌乎真圣朝之能事, 而高代之盛节者也。于斯之时,华戎殊俗,异音同叹, 曰:“岳合多雨,山峻多云”,岂有大举百万之师,克期干 里之外。及行事之日,则天无点翳,地无纤尘,严冬变 为韶景,寒谷郁为和气,非至德孰能动天,如此其顺 者乎?昔人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今信知 圣人作而万物睹,其心服之谓矣。”或曰:“祭泰折主先 后,非礼欤?”曰:“是礼也,非宜也。王者父事天,母事地,侑 神崇孝,无嫌可也。且夫柴瘗外事,帝王主之;蒸尝内 事,后妃助之。是开元正人伦,革弊礼起,百王之法也。 故令千载承末光,聆绝韵,咀甘实,漱芳润,烁元妙之 至精,流不已之淑”声。臣说作颂,告于神明。四皇坟而 六帝典,虽吉甫亦莫能名。徒采彼舆人之诗曰:“大矣 哉!维天为大,维皇则之。率我万国,受天之祺。子孙百 代,人神共保绥之”云尔而已矣。

    《为齐州父老请陪封禅表》
    骆宾王

    臣闻元天列象,紫宫通北极之尊;天帝凝图,元猷畅 东巡之礼。是知道隆充泽,既辑玉于云台;绩劭禋宗, 必涂金于日观。伏惟皇帝乘干握纪,纂三统之重光; 御辩登枢,应千龄之累圣。故得河浮五老,启赤文于 帝期;海荐四神,奉丹书于王会。瑞开三脊,祥洽五灵。 既而缉《总章》之旧文,捃辟雍之故事,非禋翼轪,移玉 辇于梁阴;若月承轮,秘金绳于岱𪩘。臣等质均刍狗, 阴谢桑榆,幸属尧镜多晖,照馀光于连石;轩图广运, 追盛礼于摐金。然而邹鲁旧邦,临淄遗俗,俱穆二周 之化,咸称一变之风。境接青畴,俯瞰获麟之野;山开 翠岊,斜连辨马之峰。岂可使稷下遗甿,顿隔陪封之 礼;淹中故老,独奏告成之仪。是用就日披丹,御璧轮 之三舍;望云抒素,叶天门于九重。傥允微诚,许陪大 礼,则梦琼馀息,玩仙闾以相驩;就本残魂,游岱宗而 载跃。

    《为朝集使于思言等请封中岳表》
    崔融

    臣某言:“臣闻《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有父子焉,有君臣 焉。道莫尊于三皇,皇合符于奕叶;德莫高于五帝,帝 展事于云亭;礼莫盛于三王,报功于岱畎;政莫隆于 两汉,纪号于仙闾。皆所以省方观人,增天益地,刻玉 篆,印金泥,激清流于渗漉,翔仁风而崩动。然则业隆 不封禅,何以答三灵;道备不巡游,何以会万国?为人” 上者,可不敬哉。中谢伏惟圣母神皇陛下宝命絪缊, 立期肸蚃,包混元而建极,宅造化而开阶。剖灵符于 天,合至德于地。渥泽浸润万物,恩光明悬四海,不言 而含气风从,无为而流形日用,允所谓荣镜绝代,勋 压振古者焉。臣闻古之圣王受命者,然后得封禅。又 云:“功成道洽,符出乃封。”又云:“致太平必封禅。”今陛下 获瑞铭于广武,得宝“图于温洛,星连月合,云起风摇上以拥神休,下以塞天望,崇徽号,定都邑,文质再而 复,正朔三而改,义在得天,乃立天统,非受命者孰能 臻兹?因时创宜,以顺制逆,建三庙,崇五茔,广太学以 教胄子,开明堂而祀上帝。彼东夷西戎,南蛮北狄,殊 方绝界,穷幽极远,蠢然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非 功成”者孰能臻兹?三阶平,万方晏,岩廊无事,囹圄云 空。狱讼清而王风淳,礼乐和而人气乐。衢路有雁行 之序,邑里得鹑居之时。五尺童儿,羞论霸道;八十父 老,不知帝力,非道洽者孰能臻兹?乾符总集,不召而 自至;坤瑞昭升,应图而合牒。庆云出,神池涌,毛宗扰, 羽族驯,树连理而麦两岐。黄黍而。元秬?匪朝伊 夕,以时继年,非符王者之瑞,孰能臻兹?命既受于天 矣,功既成于人矣,道已洽于古矣,符已出于今矣。若 此者,非太平之效,欤可以升中名山,可以肆类上帝? 嵩高维岳,峻极于天,风雷所起,设险于畿甸;霜露所 均,作镇于邦国。虽复千八百处,未尝游玉女之台;七 十四家,不能幸仙人之洞。区区汉武,止听三呼;汲汲 晋炎,但喧群议。臣等窃以为秘。箓云:“中岳之神姓武, 天意若曰,神皇其封中岳乎?”藏谶纬以须时,著符祥 而待圣。显见神迹,觉寤黎蒸,天祚岳姓,必将封祀,祀 神岳者,非陛下而谁?由是王公侯伯,日夕登封之奏; 礼官博士,岁时符命之书。鸿儒硕学,思献仪于野外; 川后山祇,愿前驻于阙“下:天人之望久矣,陛下何得 而辞哉?伏乞深惟至公,仰祗灵眷,傍稽瑞命,俯顺甿 歌。龙驾帝服,背河洛而上圻;星陈天行,指轘嵩而东 迈。石芝生而五色可以为盛,贝树长而三化可以为 籍”,埋玉报地,燔柴告天,载巍巍,扇翼翼,上以答昊穹 之储祉,下以副率土之欢心,永保鸿名,长为称首,盛 矣美矣,猗欤伟欤!臣等忝职外台,受委方玉,宣太平 之风化,听古老之讴谣。望属车而未来,思叫阍而至 极。庶千年一会,陛下垂不让之恩;五载四朝,群臣有 庆成之地。孰不幸甚?不胜悃款之至。谨诣朝堂奉表, 诚请以闻。

    《劝封禅表》
    许敬宗

    臣某等言:“臣缅寻三古,纵观百王,裁玉牒之灵文,酌 金绳之《雅诰》。稽诸列辟,用考当今。征天意于祯机,昭 昭乎溢目;察人心于谣咏,洋洋乎盈耳。参三才之奥 赜,验百神之感通。谅可出震登封,申明圣政,乘春告 禅,仰答元功。而睿旨谦冲,固违佥愿,徇兹小让,淹斯 大典。臣等愚思,窃所未喻。臣某等诚惶诚恐,顿首顿 首,死罪死罪。”臣闻崇高不极,至哉乾象之尊;博厚无 涯,大矣坤灵之德。若乃代两仪以亭育,体覆载之无 私;法四序以平分,运阴阳而不测者,非圣人孰能与 于此乎?是以天道会昌,灵命系于元后;帝图昭格,禋 礼归于昊穹。鸿名列乎三大,广运由乎一体。齐明合 德,抑斯之谓欤!粤自生民肇兴,司牧朱襄皓英之日, 黄轩、葛天之世,莫不雷鼗振响,节万舞于云门;大路 脂轮,籍千槁于嬴里。使夫空桑孤竹,仰钧天而合奏; 十碑再累,齐厚地以相终。斯道既行,遂为称首,奉天 之务,义极于兹。伏惟皇帝陛下陶冶生灵,雕锼品汇, 立四维于草昧,再造寰区。射九日之流金,郁兴精耀。 德沦垓表,功凝帝先。于是户牖三光,提封六合。不言 而化,搴炎燧之菁华;无为可测,轶尧舜之文轨,故已 道光紫极,庆溢乾元,岂与夫七十二君,可齐年而语 矣。是以圆精朗鉴,眷钦明之同德;方祇效祉,祚至仁 之比义。驰薰风而驿膏露,灵心急于置邮;骤泽马而 骛山车,神物切于推毂。上帝之性已见,天人之际乃 交,推“之不居,畴克与让?”臣等《中谢》。臣又闻之,太岳临 云,登其峰而小天下;岱宗零雨,不崇朝而弥海内。信 天地之关键,为人祇之会同。虽复稽社分区,元亭允 峙,阴崖俯禅,犹或多途;阳峤乾封,必归斯境。自九皇 而发迹,历万代而无差。曩者帝道浸微,淳风不竞,南 茅北秬,绵百世而寂寥;升中告成,历千祀而湮坠。使 太山靡纪,梁甫旷巡,复盛礼于休明,企来苏于肆觐。 大夫之树,倾柔荑以望尘;仙人之闾,耸危峰而伫贶。 中外禔福,幽明会征,敬候翠华之旗,纪号青阳之日。 实望夙恭储祉,仰副元符。召圆冠,征博带,缉无怀之 逸宪,采夷吾之旧文。式道扬銮,错事介丘之表;飞英 腾茂,展采日观之前,阐绝代之丕业,尽天子之能事, 荣贶融乎往初,尊号洽乎区有。则怀生之类,冠带之 伦,甘夕死于朝闻,倾朝野而相贺,接万龄于旦暮,亦 何乐以如之。臣等预在普天,咸蒙大造,叫帝阍而引 领,伫神仪之改容。昧死干陈,期于获命。不任悾款之 至,谨诣阙奉表以闻。

    《劝封禅表》
    上官仪

    臣某等言:“臣闻乾元惟大,播四序而无言;坤仪盖厚, 宁万象而复一。至于号均三大,体覆载以曲成;圣表 千龄,顺刚柔以藏用。是以可久可大,永固皇王之绪; 贞观贞明,独照陶钧之上。故可登封泰岳,类帝以尊 天;降禅肃然,禋宗以厚地。”伏惟陛下膺图绍箓,仪天 纂镜,受昭华而光宝位,正玑衡而握金符。销伏鳌而缀上元,剪应龙而清下渎。于是灵台偃伯,畅毂埋轮。 刑政肃清,削秋茶之繁芜;雅颂先烈,激圆海之漪澜。 就月幽覃,则烛龙开景;薰风远畅,则蟠木增华。没羽 浮金之章,昭载笔于仙室;韦鞲卉衽之首,袭长缨于 兰锜。九畴式序,七德攸宣,发神化之丹青,敷礼义之 粉泽。既而睿德潜通,至诚冥召。祯图“载启,神物发挥。 双觡呈班,驯扰于君囿;九芝献彩,烛耀于帝池。太史 标祥,镜流千里;卿云表贶,凝华五色。江茅鄗黍,岁时 鳞萃,东鲽西鹣,日月波属,鸿符巨庆,畴可详言,诚迺 岱郊,伫遂云坰望跸。臣某等诚惶诚恐,死罪死罪。永 言遐载,缅镜前徽,王迹之所葳蕤,帝图之所凝远,龙 官结绳之后,鸟纪垂”衣之君。治定功成,俱备升中之 礼;尘清海晏,咸申谒款之诚。异世同符,千载一揆。谅 以增高益厚,式酬灵眷。陛下德光宙始,文焕震初,席 萝而因万物,典裒而济下元。镕范生灵,张四维于地 络;缔构函夏,建八柱于元枢。宏规绝迹,功无与二,驾 三五而遥集,超八九而腾骧。固可恭柴燎之展采,穆 灵坛之禋敬。焉得徇小节于冲挹,忘至公之鸿典,绝 三神之欢,拒万方之志。虽复翘心天路,未留三舍之 感;延伫帝阁,逾邈九霄之望。伏惟陛下纡瑶池之渺 辔,屈姑射之凝神,酌令典于中樽,遵时迈于嬴里,采 公卿之嘉议,览搢绅之谠辞。逸记重甄,颓章再纽,诏 雨师以先路,命风伯以清尘,六飞案轨,九“旗齐列,荣 光承幰,非烟翼衡,辑瑞而嘉肆觐,瘗玉而恭储祉。方 使日观增华,仙闾改饰,神光霄映,若流照于舂陵;云 色尽开,似凝晖于丰谷。表咸池于翠岊,万岁叶其殷 荐;席槁秸于紫坛,八神歆其明祀,笼千古之伟观,孕 七百之丕业。臣等命与时偕,濯景昌运,优游渠阁之 内,怊怅《南风》之弦,栖息蓬山之阿,弋钓先王之道。至 于朝猷国纪,颇践奥隅,陛下推而不居,窃所未喻。郁 云梁之典,缺怀庭之仪,沮神主之欲,漏贪天之议。伏 愿杲其日出,照其倾阳之心;油然作云,降其离毕之 泽。庶使飞英腾茂,秘玉检而遐传;手舞足蹈,扈翠华 于乔岳。”云云。

    《宰相请封禅表》
    蒋钦绪

    侍中臣乾曜、中书令臣说等言:“臣闻自古受天命、居 大宝者,必登嵩高之岳,行封禅之事,所以展诚敬,报 神祇。三五迄今,未之阙也。是以高宗因文武之业,盛 岱亭之礼,方册所记,虞夏同风。圣移三朝,年经五纪, 封崇之典,阙而未备,山川望幸,属在今日。陛下靖多 难,遵先朝,天所启也;承天统,临万邦,天所命也。焉得 不陟东岳,禅云亭,报上元之灵恩,绍高宗之鸿烈?”则 天地之意,宗庙之心,将何以克厌哉?且陛下即位以 来,十有四载,创九庙,礼二郊,大舜之孝敬也;叙九族, 友兄弟,文王之慈惠也;卑宫室,菲饮食,夏禹之恭俭 也;道稽古,德日新,帝尧之文思也;怜黔首,惠苍生,成 汤之深仁也;化元漠,风太和,轩皇之“至理也。至如日 月星辰,山河草木,羽毛鳞介,穷祥极瑞,盖以荐至而 为常,众多而不录,正以天平地成,人和岁稔,可以报 于神明矣。鸿生硕儒,上章奏而请封禅者,前后千百, 圣情㧑挹,天鉴未回。臣等仰考圣心,傍采众望,封峦 展礼,时不可抑。陛下纵不欲以成功告天,岂不以天 休报德?臣等昧死上”请以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