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汇编 礼仪典 第六十七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经济汇编 第六十八卷
经济汇编 礼仪典 第六十九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礼仪典

     第六十八卷目录

     丧葬部汇考三十二

      明四神宗万历八则 熹宗天启五则 愍帝崇祯三则

    礼仪典第六十八卷

    丧葬部汇考三十二

    明四

    神宗万历七年定亲王以下及宗室葬祭事例

    按《明会典》:“万历七年,凡亲郡王将军等葬,俱世长子 一人送至坟所,当日即回。凡王葬妃及将军等葬,其 妻得亲至坟所看视一次,当日即回。凡将军病故无 嗣者,其葬许弟一人送至坟所,当日即回。凡妃夫人 病故无嗣者,其葬许侄一人送至坟所,当日即回。凡 亲郡王、将军受封之后,止许出城祭扫一次,当日即” 回。凡宗室庶人并母妻丧,所在官司会同该府教授 等官,于本处空闲相应地内造坟安葬。凡宗室为事, 送发高墙,病故安葬在彼,其女及婿愿留供祀者,凤 阳府月给衣粮三石。

    万历九年议准、亲王每坟拨给军校五名。郡王不许 一概滥给

    按《明会典》云云。

    万历二十四年,皇太后陈氏崩。

    按《明外史孝安皇后传》:“后陈氏,穆宗次后也。通州人。 隆庆元年,册为后。后无子,多病,出居别宫。神宗即位, 上徽号曰仁圣皇太后。六年进贞懿,十年进康静。二 十四年七月崩,谥曰孝安贞懿恭纯温惠佐天弘圣 皇后。”

    万历四十年,皇贵妃王氐薨。阁臣奏请“礼宜从厚”,力 争之。葬天寿山。

    按《明外史孝靖皇太后传》:太后,神宗妃,光宗生母也。 初为慈宁宫宫人,年长矣,帝过慈宁,私幸之,有身。十 年四月,封恭妃。八月,光宗生,是为皇长子。三十四年, 元孙生,加慈圣徽号,进封皇贵妃。四十年,病革,光宗 至,宫门犹闭,抉钥而入。后目眚,手光宗衣而泣曰:“儿 长大如此,我死何恨!”遂薨。光宗泣,左右皆泣。大学士 叶向高言,“皇太子母妃薨,礼宜从厚。”不报。力争,乃得 请。谥温肃端静纯懿皇贵妃,葬天寿山。按《叶向高 传》,贵妃王氏,太子生母也。薨四日不发丧,向高以为 言,乃发。而礼官上其仪注,稽五日不行,向高复争之, 疏乃下。按《翁正春传》,万历三十八年九月,拜礼部 左侍郎,代吴道南署部事。王贵妃薨,久不卜葬。正春 以为言。命偕中官往。择地得吉。中官难以烦费,正春 勃然曰:“贵妃诞育元良,他日国母也。奈何以天下俭 乎?”奏上,报可。

    万历四十一年冬十一月,皇太子妃郭氏薨。

    按《明外史光宗孝元皇后郭氏传》:“后于万历二十九 年册为皇太子妃,四十一年十一月薨,谥恭靖。 万历四十二年春二月,皇太后李氏崩,议定丧礼。夏 五月,合葬昭陵。”

    按《明通纪》:万历四十二年二月初九日,慈圣宣文明 肃贞寿端献恭熹皇太后午时崩逝。圣谕:合行丧仪, 该部从优查例开具来看。圣谕谕内阁:“朕圣母皇太 后自去年十一月内违和以来,朕斋虔竭诚祈祷,在 于圣母前日,每视药侍膳。”圣母谕朕:“内外有罪轻的 当赦的赦天下有灾伤之处,钱粮免的免些。朕正在 回奏,待圣体万安,发旨:拟行间,慈母偶尔崩逝,朕心 哀切,痛悼不已。卿等拟赦稿来看。钦此。”《大行皇太后 遗诰》例于次日即颁,时已三日,故特请十二日皇上 礼服具成,百官恭诣慈宁宫门外哭临。群臣上《恭慰 疏》。辅臣叶向高、方从哲、吴道南等上《圣母谥议》。大行 慈圣宣文明肃贞寿端献恭熹皇太后。三月,吏部具 题:陵工在迩,乞点工部侍郎林如楚到部,署印督理。 五月,命阁辅率中书官诣南薰殿恭写圣母孝定贞 纯钦仁端肃弼天祚圣皇太后神主神位。辅臣等历 稽祖制,凡太后神主俱不用“太”字。盖因太后之号,乃 臣子尊奉之称。若神主神位,则列于帝后之侧,于礼 未宜。乃遵旧例题称,随具揭奏明。奉旨云:“具见详慎。” 十五日,署吏部事兵部尚书王象乾言:“山陵大事,举 行在迩,一切监礼、护送执事等官,需人甚众。见今部 寺卿贰寥寥数员,恐分遣无人、步送无人,于典制有 亏,瞻观不雅,非皇上孝事慎礼之深意。伏乞尽点会 推诸臣,以补欠缺,以襄大典,真目前急务也。”阁臣叶 向高请申饬防守揭云:“恭遇圣母皇太后梓宫发引, 内外大小官员及旗校军匠人等,几于举国而行。内 地空虚,不无可虑。伏乞严谕兵部行该管衙门,申明 禁令,巡辑奸宄,以保无虞按《明外史孝定李太后传》:“太后穆宗妃,神宗生母也。 初为宫嫔,进贵妃,生神宗,进皇贵妃。万历元年,上徽 称曰慈圣皇太”后,居慈宁宫。张居正请太后护视,帝 乃徙居乾清。六年,帝大婚,太后返慈宁宫。三月,进徽 号曰“宣文。”十年,进明肃。二十九年,进贞寿端献。三十 四年,进慈圣宣文明肃贞寿端献恭熹。四十二年二 月崩,上尊谥曰孝定贞纯钦仁端肃弼天祚圣皇太 后,合葬昭陵。

    万历四十七年春三月,皇太子才人王氏薨。

    按《明外史孝和王太后传》:“太后,光宗妃,熹宗生母也。 初入东宫,为选侍,万历三十二年十一月生熹宗,进 才人。四十七年三月薨,谥昭肃恭和章懿才人。 万历四十八年夏四月,孝端皇后崩,秋七月,神宗崩, 九月光宗崩,俱诏议定丧礼。冬十月,葬神宗皇帝、孝 端皇后于定陵,迁孝靖皇后祔葬。是年八月为泰昌 元年。”

    按《明通纪》:万历四十八年四月初六日,大行皇后崩。 七月十四日,圣谕礼部:“朕中宫皇后作配朕躬,赞襄 内治,四十馀年,仁敬孝慈,始终一德,芳声令范,中外 著闻。忽以疾崩逝,宜有徽称,以诏来世。朕遵旧典,与 博采群议。兹以天地宗庙社稷,遣官持节发册,谥为 孝端皇后。稽行循实,朕不敢私。尔部便抄行天下王” 府及内外大小衙门知会。故谕圣谕内阁:“朕嗣祖宗 大统,历今四十八年。久因国事焦劳,以致脾疾,遽不 能起,有负先帝付托。惟皇太子青宫有年,实赖卿与 司礼监协心辅佐,遵守祖宗,保固皇图。卿功在社稷, 万世不泯。”二十一日酉时,上崩。司礼监传《皇太子令 旨》:“伱们会同内阁,查旧规报讣于各宗室。其合行丧 礼,著礼部会同翰林院计议,从优具仪注来看。”又旨: 免命妇哭临,并祭《神宗皇帝遗诏》:“丧礼遵旧制,以日 易月,二十七日释服,毋禁民间音乐嫁娶。宗室亲王, 藩屏为重,毋得辄离本国。各处总督、镇边三司官,地 方攸系,不许擅去职守。闻丧之日,止于本处哭临三 日,进香差官代行。卫”所府县并王官俱免进香。天启 元年正月十二日,御史左光斗上言:“昨岁礼臣孙如 游恭遇孝端皇太后之变,不行,请敕径行札付,讣告 中外,诚典礼之罪人也。” 八月二十九日甲戌,上召 辅臣方从哲等十三员于乾清宫,语及寿宫,辅臣以 皇考山陵对,则自指云:“是朕寿宫。”诸臣言:“圣寿无疆, 何遽及此!”上仍谕:要紧者,再赐诸臣银币烧割。是日, 李可灼进药。九月初一日乙亥,帝崩,遗诏:“丧礼依旧 制以日易月,二十七日释服。毋禁民间音乐嫁娶。宗 室亲、郡王藩屏寄重,不可辄离封域。督抚、镇守、都、布、 按三司官员,地方攸系,不许擅离职守。闻丧之日,止 于本处哭临三日,进香遣官代行。卫所府州县土官, 并免进香。”文书房传出《皇长子令旨》,“大行皇帝合行 丧礼,著该部会同翰林院计议,从优厚具仪来看。”又 传《皇长子令旨》,“伱们会同内阁,查旧规报讣。各宗室。” 又传《皇长子令旨》,“命妇免哭临并祭,礼部知道。”又传 《皇长子令旨》,“说与兵部并京营提督招拨,选官军于 皇城、京城各门,严谨守卫。”又传皇长子令旨:“司礼太 监看守正阳等十六门,并皇城四门,掌司巡城点军, 与同张荣协同管事,该衙门知道。”又传皇长子令旨: “大行皇帝崩逝,未造陵寝,著司礼监同内阁礼部堂 上官,会同钦天监前去天寿山相择来说。”工部奉皇 长子令旨,皇考崩逝,所有皇极门殿并翊坤宫等处 工程,俱暂行《停止,特谕》时大学士方从哲等率诸臣 哭临皇考大行皇帝于乾清宫毕,即请叩见皇长子, 良久未出。诸臣力请之,皇长子始出。诸臣叩头毕,遂 拥护皇长子出乾清宫门外,至文华殿,先叩慰皇长 子,即正皇长子位,行五拜三叩头礼,呼万岁乃起。诸 臣以即日登极,请朝服以待。奉令旨,例行郊祀诸大 典礼未行,于礼未协。礼部具仪以闻。三日,御史王安 舜奏:“为先帝病革之时,李可灼进红铅二丸,先帝服 之,遂不豫。是轻用药之罪固大,而轻荐庸医之罪亦 不小也。”奉令旨:“李可灼先帝病革之时,具本进药,不 效,殊失敬慎,但亦臣爱君之意。姑从轻罚俸一年。”五 日,礼科李若圭奏:“明年正月初一,为我殿下纪元。今 年自八月初一先帝登极之日以至十二月终,断宜 借之先帝”,俱称“泰昌六日。”庚辰,帝即位。十月初三日 丙午,葬神宗显皇帝,孝端显皇后奉命题主,辅臣方 从哲回奏。先是,择于九月二十八日发引,大学士方 从哲题主,礼部孙如游监礼,御马太监王进忠掩土。 至是礼成,复命。

    按《明外史神宗孝端皇后王氏传》:“后正位中宫者四 十年,以慈孝称。万历四十八年四月崩,谥孝端,先葬 定陵。光宗即位,上尊谥曰‘孝端贞恪庄惠仁明媲天 毓圣显皇后。会帝崩,熹宗立,始举大礼焉’。”按《孝靖 王太后传》:“太后,神宗妃,光宗母也。万历四十年薨,葬 天寿山。熹宗即位,上尊谥曰‘孝靖温懿敬让贞慈参 天’”毓圣皇太后迁祔定陵

    熹宗天启元年正月穆庙寿妃薨九月葬光宗及孝元孝和二后于庆陵

    按《明通纪》:天启元年正月初二日申时,穆庙寿妃叶 氏薨,丧礼命照淑妃秦氏例行。“闰二月,营庆陵,大学 士刘一燝等奏言,庆陵关系匪轻。五月,钦天监择八 月二十七日先帝梓宫发引,命诸臣早竣陵工。八月 十六日卯时,启迁孝元贞皇后梓宫,欲祔葬庆陵,故 先于是日告启,仍命辅臣朱国祚护卫,命工部锦衣” 卫等衙门平治梓宫经过道涂。二十五、六日,百官哭 临思善门外并宜春宫。二十七日,光宗贞皇帝、孝和 贞皇后梓宫发引,提督护送英国公张惟贤恭请神 位,驸马冉兴让护送,大小九卿、科道等官,朱纯臣、柳 昌祚、吴宗周、郭钦、孙之益、包见捷、王德完、陈禹谟、田 尔耕、公鼎、郑璧、王佐、孟时芳、杨东明、薛贞、郡辅忠、赵 一鉴、周子愚、陈玺、李精白、王守谦题主大学士刘一 燝、监礼侍郎周道登、郑以伟。二十九日,梓宫至沙河。 九月壬午,初一日梓宫奉安陵寝。

    按《明外史光宗孝元皇后郭氏传》:“后于万历二十九 年,册为皇太子妃,四十一年十一月薨,谥恭靖。四十 八年九月进谥恭靖端懿温惠元妃。熹宗即位,十一 月,上尊谥曰孝元昭懿哲惠庄仁合天弼圣贞皇后, 迁葬庆陵,祔庙。”按《孝和王太后传》:“太后,光宗妃,熹 宗生母也。初入东宫为选侍,万历三十二年十一月 生。”熹宗,进《才人》。四十七年三月薨,谥昭肃恭和章懿 才人。光宗即位,进封皇贵妃,改谥曰温肃端静纯懿 皇贵妃。熹宗即位十一月,上尊谥曰孝和恭献温穆 徽慈谐天鞠圣皇太后。迁葬庆陵,祀奉先殿。

    天启四年六月,皇子薨。七月,诏祔葬怀宁公主于永 宁公主坟侧。

    按:《明通纪》云云。

    陈建“按此举亦节省之一端也。按自顺妃及怀冲太子丧礼,俱自去年十月起,至今将及一载,一灵前供养,每月共费银八百馀两,各监果卓及汤饭折银,每月三千馀两,又支粳糯米二百馀石,总计一年所费银四万馀两,粳糯米二千馀石,可谓不赀矣。若总算皇子与皇二女之丧,更当何如此御史王祚昌有丧《礼宜议》” 之请,旋有此命,是能以理制情者矣,为之一快。

    天启 年,光宗庄妃李氏薨,葬刘贤妃园旁。

    按《明外史庄妃李氏传》:“妃亦光宗选侍所称东李者 也。仁慈寡言笑,位素居西李。前奉光宗旨,抚视信王。 天启二年,册封庄妃。魏忠贤客氏用事,恶妃持正,宫 中礼数多被裁损,愤郁薨,葬刘贤妃园旁。崇祯初,加 封号。”

    天启六年四月,神宗荣嫔李氏薨,《丧礼》视“魏慎嫔。”六 月,皇子薨,《丧礼》视悼怀太子。

    按《明通纪》:“天启六年四月,神庙荣嫔李氏薨,《丧礼》遵 旨照万历魏慎嫔例行,祔葬于张顺嫔之墓。六月初 六辰时皇子薨逝,丧礼命照悼怀太子例行,并祔葬 墓侧。”

    天启七年,熹宗崩,葬德陵。愍帝即位,追尊母“贞靖贤 妃”为后,迁葬庆陵。

    按《明通纪》:天启七年八月,熹庙不豫,屡旨召今上,尽 被魏忠贤截住。诸文武齐至隆道阁前问安,忽有数 内臣,招呼兵部尚书崔家来,百官相顾错愕,众齐声 云:所言公,当与众公言之。天下事岂呈秀一人所可 擅者耶?于是呈秀不敢应命,而忠贤失意,无所措手 足。今上因百官问安,步至隆道阁前,魏忠贤慌把住 宫门,说:“圣上有旨,病中要静养一应人,勿得乱入。”司 礼监太监王体干见魏忠贤如此专横,大声叫道:“圣 躬不豫,密旨宣召千岁爷不啻数十次,今日不容进 去,尔等欲何为邪?”说罢,迎今上入宫,见熹庙,执手痛 哭,备说魏忠贤、王体干事情,又放声大哭而出。礼部 接皇后懿旨:大行皇帝素禀虚弱,兼“国事焦劳,得患 时疾,医药罔愈,于天启七年八月二十二日申时崩 逝。合行丧仪事理,著礼部便会同翰林院计议,从厚 具仪来看。”又接出皇五弟信,《王令谕文武群臣军民 耆老人等》:“览所进笺,具见卿等爱国至意。顾予哀痛 方切,继统之事,岂忍遽闻所请不允。”又接出一笺:“大 行皇帝崩逝,命妇免哭临并祭,礼部知道。”又《皇五弟 令旨》,皇兄崩逝,今有文武大小官员于文华殿行问 慰礼,请速即位。今细详之,所有例行郊祀等诸大典, 未行礼,恐未协,还著该部详议来看。《特谕》。又接出二 笺,见卿等为宗社至计,言益谆切,披览之馀,愈增哀 恸,岂忍遽即大位。所请不允。又接出三笺,《皇五弟信 王令》谕文武群臣军民耆老人等:“卿等合词陈情,至 再至三,悉见忠恳。天位至重,诚难久虚。况遗命在躬, 不敢固逊,勉从所请。”八月二十四日上登极,文书房 传出揭帖,圣旨:“朕生母光庙贞靖贤妃老娘娘当尊 谥皇后,并祔葬事宜等,速拟敕谕来看。”又揭帖圣旨:

    “大行皇帝陵寝作速会官选择,礼部知道。”礼部奏:服
    考证
    制二十五日,九月二十一日除服。礼部奉圣旨:“朕哀

    思方切,岂遽忍离丧次?其以九月初六日视朝,尔部 具仪来看。”

    按《明外史孝纯刘太后传》:“太后,光宗妃,庄烈帝生母 也。初入宫为淑女,万历三十八年十二月生庄烈愍 皇帝,已失光宗意,被谴薨。光宗中悔,恐神宗知之,戒 掖庭勿言,葬于西山。及庄烈帝封信王,进贤妃。天启 中,庄烈帝居勖勤宫,问近侍曰:‘西山有申懿王坟乎’?” 曰:“有。”“‘傍有刘娘娘之坟乎?”曰:“有’。每密付金钱往祭。及” 即位,上尊谥曰孝纯恭懿淑穆庄静毗天毓圣皇太 后,迁葬庆陵。帝五岁失太后,问左右遗像,莫能得传。 懿妃自称习太后,言宫人中状貌有相类者。命太后 母瀛国太夫人徐氏指示画工,可意得也。图成,由正 阳门具法驾迎入。帝跪迓于午门,悬之宫中,呼老宫 婢视之,或言似,或言否,帝为雨泣,六宫皆泣,以助上 哀号。

    按《春明梦馀录》:熹宗哲皇帝陵曰“德陵。”

    愍帝崇祯三年神宗皇贵妃郑氏薨葬银泉山

    按《明外史皇贵妃郑氏传》:“初封贵妃,生皇三子,进皇 贵妃,帝宠之颛房。神宗崩,遗诏封妃皇后。礼部侍郎 孙如游争之,乃止。崇祯三年七月薨,谥恭恪惠荣和 靖皇贵妃,葬银泉山。”

    崇祯十一年,诏“杨嗣昌夺情起复,入阁视事。”群臣疏 论,俱被谴谪。

    按《明外史杨嗣昌传》:“崇祯七年秋,拜兵部右侍郎,兼 左佥都御史,总督宣大山西军务。寻以父忧去,复遭 继母丧。九年秋,兵部尚书张凤翼卒,帝顾廷臣无可 任者,特起复。嗣昌屡疏力辞,不许。明年三月,抵京,请 召对,帝与语甚悦,大信爱之。十一年六月,改礼部尚 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仍掌兵部事。再疏辞,不” 许,乃入直。初,嗣昌之夺情也,廷臣以古者金革无避, 未敢讼言其非。及入政府,又夺陈新甲情,起为总督。 于是何楷首论之,少詹事黄道周诋尢力。帝不悦,特 御平台诘问道周。会修撰刘同升、编修赵士春疏复 入。帝怒,并议道周罪,俱镌三级,留翰林。嗣昌嗾刑部 主事张若麟丑诋道周,遂镌六级,出之外同升,士春 亦皆谪外。已而南京御史成勇、兵部尚书范景文等 言之,亦获谴。嗣昌自是不理于人口。按《何楷传》,“楷 言,嗣昌夺情入阁,自请服素衣角带,及视事,吉服烂 然,立诸辅首臣,恐天下士民有以窥辅臣浅深也。”忤 旨,贬二秩,为南京国子监丞。按《赵用贤传》,用贤孙 士春,崇祯十年进士第三人及第,授编修。明年,兵部 尚书杨嗣昌夺情视事。未几入阁,少詹事黄道周劾 之,下狱。士春上疏。帝怒,谪广东布政司照磨。

    按《春明梦馀录》:黄道周《纠杨嗣昌不守制疏》:“臣观古 今治绩,其典章法度,虽受于先王,谊不敢改。至于事 穷理极,亦时通变以尽其神。唯纲常所系,为臣教忠, 为子教孝,垂万世宪,本于民彝,不可易也。”礼:“三年之 丧,君命不过其门;兵革凿凶,时出戎右,不施于士大 夫。”宋时武弁如田况、岳飞,皆累乞终制。皇太祖以刘 “基、宋濂帷幄之任,特听其奔丧,嗣后虽有夺情,终违 物论。嘉靖中年,以国事孔棘,起杨博于宣大,还翁万 逵于本兵。然其时杨博且禫矣。又以夙历移近云中, 翁迈逵以尚书降左侍郎,栖迟不十日,墨衣视事。世 宗心非之,卒罢间以去。”盖自是非终丧不称起复也。 张居正不以守制损其勋名,是后七十年,士大夫守 法,边鄙亦无事。天启末年,袁崇焕冒起于右屯,隺呈 秀䩄颜于枢府,身犯斧锧,贻唾西市,去今几何时?而 士大夫蒙面丧心,营推营复。嗟乎!天下无无父之子, 亦无不子之臣。卫开方不省其亲,管仲至比之豭狗; 李定不丁继母忧,宋世共指为人枭。今遂有不持服 坐司马堂如杨嗣昌“者。臣前三月在经筵,见其吉服 应召,疑已终制,今乃未然。自嗣昌秉枢,亦垂两年矣, 不知其何时居丧,何人推毂,而颠越至此。自有嗣昌, 而海内无行,蒙垢贻丑其亲者,皆掷块投杖,思攘节 钺之柄。”嗟乎,人心之丧,亦遂至此乎?陛下克己省躬, 以礼乐忠孝治天下,遇有小小灾眚,辄减膳撤乐,素 服避“殿,以励群臣。”所以然者,陛下为天之子也,天有 违行,三辰不辑,犹之父母温凊不宁,则人子为之引 痛。不栉不沐,不食不寝,以候父母之平复。陛下之减 膳撤乐,素服斋居,所以教孝也。又况于为人臣者,其 家父母不幸委弃,而俨衣冠,拥舆从,飞扬喑咤,抗颜 僚友之前,此岂人理之所应有也乎?今宣大督臣卢 象升,父殡载途,不视含殓,椎心饮血,以候奔丧,而廷 臣动推阔远难移之人以缓其事。臣见邸抄,象升所 请附近抚臣权摄其事,于理可通。今又忽有“并推在 籍守制”之旨。夫使守制者可推,则是闻丧者可以不 去也;闻丧者可以不去,则是为子者可以不父,为臣 者可以不君也。陛下以日月拂经,星辰临犯,辉气违 和,尚下诏求贤,引躬克治,明示天下以君臣父子皆 受于天,礼乐刑政之所从出,毫不可替。而人臣以哀毁不祥之身,决裂驰骤,彼此相煽,以玷陛下仁孝之 治,于天地纲纪之常,是不宜使天下闻见之也。天下 人材,固自不乏,疆场中外,尚可料理。即使人材甚乏, 疆场甚迫,“当旁求中外诚信不贰之臣而用之。奈何 使不忠不孝者连苞引糵,种其不祥,以秽天下乎?治 天下之道无他,不过正纲纪,审法度,汰浊扬清,举直 错枉,当于民心而已。”民心当则天心悦,天心悦则阴 阳调,风雨时,虽有盗贼之警,如虎豹逸于原田,田父 乘墉而射之矣。不得已相其要害,耑力注之,使忠臣 孝子鼓励四方,众志可城也。诸忘君亲、营富贵,射生 刺飞者,岂有毫末利于朝廷,而建官以饵之耶?凡人 遗其亲,必不利于君;坏于家,必无成于国。《语》云:“千人 所指,无病而死。”杨嗣昌在事可二年,张网溢地之谈, 款市乐天之说,才智备睹矣。更起一不祥之人,与之 表里,指凫指鳦,说梦描风,犹狼狈之兽倚肩俱走,无 从施其鞭策,又何益于负重乎?陛下事事欲卓越今 古,又以经学范围缙绅家廷,小小勃稽,尚以法治之, 而冒丧斁伦诸臣独谓无禁。臣虽至愚,窃以为不可 也。 按刘同升《纲常大义疏》:“臣备员侍从,待罪二年。 每见皇上至孝永慕,庙祀敬诚,颁行《孝经小学》,风励 天下,圣人心思,上同尧舜。”臣仰窥渊源,宣弘教化,窃 惟中国所以为四夷观望,赖有伦纪以为之维也,是 谓《大经》。原本大经,变通其制,使伦纪之立,万世勿坠, 是谓“大权。”权者,权乎其经,未有离经而言权者也。是 故孝子有终身之丧,而圣人制三年之礼,非过于情 之礼,而不及于情之礼也。纵有弗类,必无毁制,而忍 于“其亲,天性然也。于杨嗣昌有不忍言而不容不言 者,敢昧死为我皇上陈之。”臣,史官也,依阿腆䏰,以附 阁臣,则愧良史;上负圣明,下负所学。日者策试诸臣, 简用嗣昌,良以内外交讧,宵旰焦劳;如人亟欲疾去, 杂试诸方,以冀一效圣明之用心亦甚苦矣!都门喧 传,谓嗣昌缞绖在身,姓名不祥;非若军旅可以凶事 行之也。臣所以隐忍未发意嗣昌亦人子也,良心不 没,父死谓何?必且哀痛恻怛,上告君父,辞免纶扉,庶 几善承圣意,曲尽舆情。夫邦政之权,亦非轻于揆地 也;辞纶扉而掌邦政,亦可效于时艰也。何乃循例再 疏,遽入办事服绯,安忍叛礼灭亲,垂之史册,万世唾 詈,传之边徼?莫不窃笑,以谓国家乏人如此,大臣自 处如彼,何以弹压而折其心哉?夫“人有所不忍,而后 能及其所忍;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臣于嗣昌,以 其所忍觇其所为,嗣昌之心失而智短也,臣已逆知 其后矣。何也?成天下之事在乎志,胜天下之任在乎 气。志败气馁,鬼神瞷之,必有非恒之灾动乎四体,病 则为狂,魄已先夺。如此之人,即欲有所用于天下,而 必不能有所用于天下,明矣。嗣昌清夜平旦,试一扪 心,何以对其父鹤志气馁败,不知何如?即廷辨饰非, 尽昧本心,而清夜平日,亦必痛心疾首,悔其志之短 而心之失也。嗟乎!彼其之子,自忘其父,而臣犹责之, 亦不足责之甚也。且嗣昌自号“闻人”,岂其见不及此! 无奈伎俩已穷,苟且富贵,兼枢部以重纶扉之权,借 纶扉为解枢部之渐。和议非他,票拟由己。将与方一 藻、高起潜数辈结连边抚,敷、同罔功,掩败为胜,岁縻 金缯,立心如此,何所底极!独不畏尧、舜在上,共驩谁 欺,而欲以袁崇焕之故智用于今日,不见皇上之处 崇焕,不动声色而忽奋乾断“乎?曩自皇上切责,而嗣 昌不可以为臣。今又一旦忽易墨缞,而嗣昌不可以 为子。若犹附和党议,缄口全躯,不惟臣以为不可,天 下后世皆以为不可。臣不及远引古昔,近如李贤夺 情,人望顿失;张居正夺情,身名不终。夫物未有本实 先拨,而倾折不随之者也。岂非志败气馁,已事之明 证哉!国家亦”何赖焉?当居正时,抗言而犯其锋者,先 臣罗文毅伦、邹忠介元标。是二臣者,初入班门,直节 报主,臣生二臣之乡志。二臣之学,当言不言,颜面何 施?且臣念及先臣应秋,而不禁哽咽沾臆也。先臣起 家及第,五载讲幄,累疏纳忠,争册立,讲冠婚。东封议 起,力排和戎。后先忤奸辅申时行、赵志皋,遂嗾群小, 陷以不测。皇考深怜忠直,皇祖特鉴清操,得免身家 之危,卒至忧愤而殒。伏遇皇上登极,赐谥“文节。”臣一 介书生,钦蒙皇上特恩,新裁进士第一,宠锡隆盛,感 激涕零。父母发肤,竭尽思报。臣之一家,皇祖所保全 之一家也;臣之一身,皇上所生成之一身也。兢兢励 志,唯恐有负知遇,欲尸默充位,义“之所不敢出也。沥 血拜疏,冒犯新参,罪无所逃。然死生荣辱,皆是致身 之地,臣不遑恤其私也。伏乞皇上广择刍荛,折衷典 礼,敕令嗣昌终丧守制,庶几纶扉不玷,伦纪无斁。” 按赵士春《论枢臣夺情入阁疏》:翰林院编修臣赵士 春谨奏:为纲常立万世之经,人才供一代之用,恳乞 圣明迁枢臣之职,以“维名教;讲储才之法,以禁夺情 事。臣草茅贱儒,世受国恩,蒙皇上拔置上第,授臣史 职,二载于兹。感恩自励,中夜以思。今时事多艰,人情

    积玩,外讧内寇,饷匮兵单。岂独诸臣才力不堪驱策
    考证
    哉?良由功名之计愈工,而忠孝之性未至故也。枢臣

    杨嗣昌墨缞莅事,拮据罔效,荷皇上特达之知,简入 纶扉。”使嗣昌而犹有人心者,当念代言非金革之比, 累朝有纠正之条,圣经贤训,昭布森严,自应力辞新 命,矢报中枢。乃读其《勉承恩命》一疏,计较于岁月久 近之间,绝无有哀痛恻怛之念,遂俨然服绯到任。圣 人之言曰:“食稻衣锦,于汝安乎?”臣于是叹嗣昌之胸 无天伦、目无清议,而忍心害理,舛悖一至此也。伏诵 圣祖六谕,必先父母,皇上初政,首阐《孝经》,在闾巷犹 欲教以人伦,岂端揆可先,容其扫弃?臣又考之祖制, 国初升六部尚书正二品,以中书之事分隶之,是今 之尚书犹宰相也。景庙之用于谦,孝庙之用刘大夏, 倚𣬉亲切,未尝以东阁处之。盖以六卿之职,展布有 馀,名位未尝不足故也。今“即使嗣昌而果才也,司马 之堂尽堪报效;何况纸上剿抚,无救民生;令下蠲输, 坐伤国体,业于封疆无补,岂云几务可参?将来几务 为重,必反谓封疆可卸,徒以梯荣之计,遂其卸担之 谋,既无以责嗣昌之成功,又无以作满朝之忠孝。臣 所谓不如还枢臣之职,以维名教”者,此也。然臣于是 更有进者,仰窥我皇上轸念时艰、求贤若渴,不得已 而破格用人,夺情起复者,实由人才缺少之故。然臣 以为天下未尝无才,而皆向来大臣不肯实心讲求 之过也。夫无事不讲储才,有事轻言破格,终身之职 业未见他奇,而一日之机缘已蒙幸进。此岂可谓用 人无弊之道哉!臣谬怀管见,不遑详举,敢以一“二为 皇上陈之。今时事最急,无过兵饷;屈指中外,但得数 十人,而天下之事集矣。督抚者,治兵之人也;得其人 以听之本兵,则镇戎道将可次第问也。布政使者,理 财之人也;近来视为监司常秩,而不精求其选计,无 误于此。诚得其人以听之司农,则屯盐、鼓铸可核实 举也。凡此数十人者,其始莫若责之大寮之保举,而 又非泛然举之也。宜仿古《周官》六计,分其科目而辨 论之,如所谓廉而辨者,理财之选,明而决者,治兵之 选是也。得其人而众皆曰贤,付之中外职掌可也。得 其人而不敢遽信其人,则但置之班行,时赐接见敷 奏,明试深观而熟察之,尝使所储之才多于所供之 职,又安用此缞”绖之夫宣劳王事乎?于是明著令典, 永禁夺情,纲常名教,昭然明白,岂非大圣人立法超 出寻常万万哉?臣所谓“亟应讲储才之法,以禁夺情” 者此也。臣新进孤立,何敢轻渎宸听?惟是结发受书, 臣父隆美尝教以臣之祖先臣用贤。当神祖初年,辅 臣张居正蔑伦起复,臣祖慷慨建言,为邹元标诸臣 “之倡,几毙杖下,腊其败肉,以示子孙。臣虽愚陋,敢背 家学而忘先训乎?如今者坐视枢臣,蒙面入直,纲常 扫地,而嗫嚅不言,是上负尧舜之主,而下忝所生矣。 有臣如此,将焉用之?昧死陈愚,罪无可逭,伏乞圣明 垂照焉。”臣不胜陨越战栗之至。 按《成勇伦常万古 为重疏》:臣窃惟天地所以不毁者,人为之维也;人类 所以不绝者,礼为之维也。故《记》曰:“礼也者,犹体也。体 不备,君子谓之不成人。”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知 所以自别于禽兽者,礼而已矣。礼莫大于伦,伦莫大 于君亲,未有不知有君亲而可以齿于人类者也。今 夫绳枢瓮牖之子,匹夫徒步之人,有人焉指之为无 君亲,则怫然作色,何也?恐不可齿于人类也。况俨然 秉国之轴,“四方是维、天子是毗”者,而肯认其名乎?臣 谓欲避其名,当无其实。苟实之有而名是避,又从而 箝人之口。庙堂即不议之,草野得而议之;荐绅即不 议之,庶人得而议之;当时即不议之,后世得而议之。 白简之纠弹可箝,青史之斧钺可箝乎?臣始谓辅臣 杨嗣昌不知有君亲之人也,固不敢以忠孝责之。今 嗣昌疏中有“仁不遗亲,义不后君”之语,反复辩论,无 非避不忠不孝之名,是嗣昌犹知有君亲也,犹可以 忠孝之言告之者也。臣不敢剿袭他人之说,但就嗣 昌之疏以诘嗣昌,可乎?嗣昌谓古之君臣,列国之君 臣,可得而避;今之君臣,一统之君臣,无所逃“于天地 之间,是三年之丧,可行于古,不可行于今也。”不知嗣 昌所引者何古,所指者何臣,所据者何代之经,所遵 者何国之典,岂非圣谕所谓另一邪说者?唐、虞、三代 未有闻夺情起复之事固勿论,汉、唐、宋皆一统也。有 宋去今未远,即以宋言之,遵《礼经》而不起复者,富弼、 刘珙也;循故事而起复者,陈“宜中、贾似道也。嗣昌将 以富弼、刘珙为忠乎,抑以宜中、似道为忠乎?”嗣昌虽 巧文辨慧,必不敢以富弼、刘珙为非,而以宜中、似道 为是。宜中、似道固无所逃于天地,先得嗣昌之所同 然矣,不知富弼、刘珙当时安所逃乎?信如嗣昌之言, 是天下凡为臣者,皆不当终三年之丧,终则为后君、 为不臣,先圣之《诗》《书》可焚,先王之典礼可废,不举,人 类化而为禽兽不止也。留一嗣昌而生天地不臣不 子之心,何如去一嗣昌而树万世为臣为子之鹄?嗣 昌之妄为附会而不让,谬为饰说而不辞者,岂自以 一身之去留,系社稷之安危,而为天下所无乎?将嗣昌之学术,天下无耶?嗣昌之经济,天下无耶?嗣昌“之 品望,天下无耶?忠孝之旨不明,无问其学术矣。秉枢 两年,一筹莫展,边警频告,流氛披猖,无问其经济矣。 清议不畏名教,不畏经典之词,不畏万世之公是公 非,不畏,无问其品望矣。”嗟嗟!嗣昌去,则所全者大,既 尽子道亦完。臣节不去,则所失者大,既为今日之贼 子,不敢于排群议,必作他日之乱臣而敢于变旧章。 最异者,嗣昌既不知有亲矣,又执犹子之谊,事程国 祥三十年者也,岂非为其父之同籍乎?让行让坐,何 此时犹知有亲,欲废朝廷之礼,以伸其私情也?政《孟 子》所谓“不能三年之丧,而缌小功之察;放饭流歠,而 问无齿决”者。此臣之所大惑也。臣极知言一出而祸 随,而不忍嘿嘿者。臣蒙皇上大恩,改置言路,是以言 责臣也。君有责于其臣,臣有死于其言,事关纲常伦 理者不言更有可言者乎?此臣宁冒犯天威,以明受 禄不诬之谊,不敢承顺意旨,以长指鹿为马之奸。臣 不识忌讳,出语戅直,鼎镬斧锧,臣所愿耳。伏唯皇上 鉴其狂瞽。

    崇祯十五年,神宗宣懿康昭刘妃薨。秋七月,贵妃田 氏薨,葬《天寿山》。

    按《明外史?神宗孝端皇后王氏传》:“宣懿康昭刘妃,尝 居慈宁宫,掌太后玺,年八十六,至崇祯十五年薨。” 按《皇贵妃田氏传》:“崇祯元年,册为礼妃,进皇贵妃,生 皇二子永王及皇五子。皇五子薨,妃亦疾。十五年七 月薨,谥恭淑端惠静怀皇贵妃,葬昌平天寿山,即思 陵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