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汇编 乐律典 第五十四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经济汇编 第五十五卷
经济汇编 乐律典 第五十六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乐律典

     第五十五卷目录

     律吕部汇考九

      明黄佐乐典一黄钟章第一 大吕章第二

    乐律典第五十五卷

    律吕部汇考九

    《明黄佐乐典一》

    《黄钟章第一》

    黄钟之均,应仲冬中气,斗建子,合辰丑。其数八十一, 律九寸为宫。子声变数三十九,律四寸三分八釐强。 《通》曰:“黄钟者何?黄中之色也,钟音之器也。”

    凡声生于钟,因钟以名律。律自钟出曰“均。” 或曰“种也,动也” ,非是。

    阳气潜藏于水土中央,故以中色著宫声也。仲冬中 气者何?冬至是也。节气有入他月者,中气必在正数 之月故也。何以首冬至也?阳始生也。候气者求声气 之元,推步者求历元,皆以冬至子半为定。天地之心, 静极复动,期之日,自是周而复始,故首之也。建者,斗 所指也。

    “昏建者杓,杓嶲龙角” ,谓卯辰也,以天盘言之。

    子,孳也。斗建之辰,位于正北。杓建子,昏奎中,衡建子, 夜半东井中,魁建子,旦角中。日出辰初初刻入申正四刻一阳初 复于阴极,是谓辜月,其宿危,虚须女。

    《斗》循天而东至于危,为坟墓。又东至于虚,为宗庙。又东至于须女,为嫁娶。人道之所终始也。

    其分野为齐青州。

    《书》曰:“海岱惟青州。” 《周礼》曰:“其山镇沂山,其川淮泗。”

    合辰者何?日躔星纪之次在丑,与子合也。

    “自斗三度至女初度,为星纪之次。” 星谓纬星也。纪谓七曜起于斗背建星之间,以纪历也。

    “太极元气,函三为一”,始孳于子,故“《黄钟》之律,置一于 子而三之。”

    八十一大数,可以生五声,不可以生《十一律》,故立此法。

    丑三,寅九,卯二十七,辰八十一,巳二百四十三,午七 百二十九,未二千一百八十七,申六千五百六十一, 酉一万九千六百八十三,戌五万九千四十九,亥一 十七万七千一百四十七。

    在六阳辰子为全律。顺间一位,则寅为寸数,辰为分数,午为釐数,申为毫数,戌为丝数。在六阴辰亥为黄钟之实。逆间一位,酉为寸法,未为分法,巳为釐法,卯为毫法,丑为丝法。

    此谓“黄钟”之实,以该寸分厘毫丝,由是“《十一律》生”焉。

    其寸、分、厘毫丝之法,皆用九数。故“九丝为毫,九毫为釐,九釐为分,九分为寸,九寸为黄钟。” 盖黄钟之实一十七万七千一百四十七之数,以三约之为丝者五万九千四十九,以二十七约之为毫者六千五百六十一,以二百四十三约之为釐者七百二十九,以二千一百八十七约之为分者八十一,以一万九千六百八十三约之为寸者九。由是三分损益,以生《十一律》焉。

    约之九寸,归之正度,则八十一分尔。其谱曰合其律最长, 不为他均所役,当为征、商、羽、角,则以子声变数应之。 生自中吕,为变律之元,八万七千三百八十一。小分二百 四十三约之四寸三分八釐五毫三丝一忽,归之正度 则三十九分尔。其谱曰六黄帝命伶伦断竹,两节间声出 三寸九分,故吹曰《含少》。合其无声者四十二分,则为 全律。倍之七十八合吹口三分为八十一三十九,子半数也。子初四刻微阳初动 “阳犹丽阴,阴含少阳”,是以名也。凡律空围九分,径三 分四釐六毫,十一律皆如之。

    其自为宫也,林钟为征,太簇为商,南吕为羽,姑洗为 角,应钟为变宫,蕤宾为变征。其应声也,于蕤宾为变 征,于大吕为变宫,于夷则为角,于夹钟为羽,于无射 为商,于中吕为征。调起姑洗,南吕六变为羽,角八变 为征,商九变,返于其宫。《大合乐》,角羽倡,太簇商征和, 蕤宾应之。

    《通》曰:“黄钟律本九寸为管,则八寸七分虚;三分吹口, 则其数七十八,合有声、无声而计之也。”

    右出《史记律书》及扬雄《太元张氏行成》所谓“制管之法数” 是也。

    七音六孔,黄钟为宫。自吹口至底中凡九寸不为孔林钟为征。去吹口六 寸太簇为商。去吹口八寸南吕为羽:去吹口五寸三分姑洗为角, 去吹口七寸一分,}}《应钟》为变宫。去吹口四寸六分六釐《蕤宾》为变征。其孔 旁附去吹口六寸二分八釐律娶妻,则林钟代宫,以变宫为角;吕 生子,则太簇代宫,以变征为角。此谓正声三调,流转 用事。故曰:“五音之正,声气之元”也

    管本七音,而后汉《律历志》以为五音之正者。卢植曰:“十二月各三调,流转用事。” 故京房六十律,止言宫、商、征。

    “三分损一,下生林钟”者,黄钟之实九寸。三分其实,得 三以为法。下生者倍故林钟六寸。详见本均及其声应他 均也。于蕤宾则为变征,于大吕则为变宫,于夷则则 为角,于夹钟则为羽,于无射则为商,于中吕则为征。 律自为宫,左行右还以应斗,声应他均,右行左还以 应日。凡周十二律,而后返乎其宫,变宫变征不为调, 建律运历,以应六十日。甲子,中吕之征也;丙子,夹钟 之羽也;戊子,黄钟之宫也;庚子,无射之商也,壬子,夷 则之角也,调起角羽而并奏之。姑洗六变,夹钟八变, 中吕、南吕六变,夷则八变无射。盖黄钟用宫逐羽,南 吕从宫,一变姑洗。为征二变《应钟》。为商三变《蕤宾》:为羽四变 《大吕》:为角五、变《夷则》变宫六变《夹钟》。变征七变无射,八变中 吕,九变黄钟:

    姑洗征九合于宫,应钟商八合于征,大吕角六合于羽,皆得黄钟。大吕应南吕为角,故六变黄钟为角;夷则应应钟为羽,故八变南吕为羽。姑洗从南吕为宫,故九变黄钟为宫。避无射,故以羽应。

    南吕倡而应钟和之,姑洗倡而蕤宾和之,管皆并两 而吹故也。《大合乐》应夷则之羽,中吕一变,黄钟以至 九变,夷则亦如之。盖生气之和,惟在羽角。羽为宫,角 为征,宫细而征益清,故曰:“清角发征”,其歌大吕也,大 吕应南吕之羽,蕤宾则中吕应大吕之羽,无射一变 以至九变亦如之。

    大吕应南吕,六变黄钟为角,八变太簇为角,九变为南吕之角。

    清角,倡则流征和。黄钟角之羽,羽之角合于大吕,姑 洗角之羽,羽之角合于中吕,声相应为清角。林钟角 之羽,羽之角合于夷则,太簇角之羽,羽之角合于夹 钟,声相应为《流征》。姑洗角之羽六变终天宫;林钟角 之羽八变终地宫;太簇角之羽九变终人宫。而变宫 入于林钟之角,变征入于太簇之角,乃黄钟之均,不 以二变为调,非终无所用也。祭祀避商声,故列宫分 羽,而角、征行于其中。后世俗乐讹舛,有商、羽,无角、征, 而不知古乐角则羽也,征则商也。张氏行成翼元所论彼岂知 声相应生变之义哉。故详著其说。后十一均准此。

    俗乐黄钟为宫,曰“正宫调” ,南吕为羽,曰“般涉调” ,太簇为商,曰“大食调” ,应钟为变宫,曰《大食角调》。黄钟与南吕乃用宫逐羽,太簇与应钟乃引商刻羽也。特俗伶讹传至此耳,后仿此。

    金奏特镛高二尺三寸,两舞相距一尺三寸五分,两 铣相距一尺八寸;编钟高九寸五分,两舞相距五寸 四分,两铣相距七寸二分;清声编钟高七寸一分七 釐强,两舞相距三寸九分,两铣相距五寸二分。特磬 鼓长二尺七寸,博六寸,股长一尺八寸,博九寸,皆厚 一寸。编磬鼓长一尺三寸五分,博三寸,股长九寸,博 四寸五分,皆厚二寸。清声编磬,鼓长一尺一寸七分 强,博二寸三分,强,股长七寸八分,博三寸九分,皆厚 一寸八分。晋鼓高六尺六寸,面广正度八尺一寸。 通曰宫悬,以钟为律,钟镈播之,鼓磬应之,是谓金奏。 特悬于虡者,首尾用之,所谓金声玉振是也;编悬于 虡者,中间用之,所谓小大相成,终始相“生,倡和清浊, 迭相为经”是也。金声太重,能陵众乐,必细其器,使其 声清小,故尚羽;石声居清浊之中,必不大不小,使其 声和平,故尚角。后世昧此,特镛之高九尺,其数九九, 实八尺一寸。

    宋徽宗制“景钟为黄钟之本” ,用魏汉津言也,谬甚矣。

    或制钟磬,四倍全律。范镇自谓合古皆非也。凡制钟,计自倍 半,高二尺二寸五分,羡五分为两栾。上为两舞,广一 尺三寸五分。舞上甬衡并旋虫,共高八寸四分。中为 钲,横一尺五寸七分五釐。鼓为隧,圆径一寸八分,深 一分二釐。篆带每面纵者四,横者四。枚景挟鼓与舞 四处各有九,各长二寸五分,每面共三十六口,径视 高十之八。两铣间一尺八寸,自铣而上,鼓钲舞之所 居者。递去二分,则舞视高十之六也。鼓一尺六寸八 分七釐八毫,十分其鼓间以其一为之,厚则一寸八 分,其为齐也重九十六斤,其为量也,容九斗九升。

    宋制,重一百六斤,容九斗九升五合,如欲其浊,则厚六分,重三十二斤三之一。

    编钟用本律,不倍亦羡。五分为两栾舞五寸四分,铣 七寸二分,钲六寸三分十分。钲间以其一为之,厚则 六分三釐,重三十六斤。

    三之一,则厚二分一厘,重十二斤。今《太常制度》用此。

    甬衡长三寸九分,径一寸二分。枚三十六,各长五分, 馀皆如之。枚居其半者便考击故也清声者,用《含少律》加半,高六 寸五分。七釐七毫九丝六忽五初不用羡:五分为两栾。七寸一分弱舞,三 寸九分。四釐六毫七丝七忽九初不用《铣》,五寸二分。六釐二毫三丝七忽二初不用钲,四寸六分。四毫五丝七忽五初不用十分《钲间》以其一为之,厚 则四分六釐,重二十四斤。

    今制,重十一斤八两。舞四寸二分,铣五寸八分,甬长一寸七分。

    特磬以“《全律》《博》”为一。九寸股为二。一尺八寸鼓为《三》,二尺七寸鼓 博三之二,六寸三分其鼓博,以其一为之厚。二寸弦三尺 八寸,两头相望股一矩有半触其弦编磬用半律,起数亦如之,弦一 尺九寸,清声者,变半数也。

    陈旸《乐书》:“鼓长六寸七分五釐,博一寸五分,股长四寸五分,博二寸二分五釐,皆厚五分,弦如鼓数。”

    苟如《子声》之半,则短薄不可用矣。

    今太常编磬,股长九寸,博四寸九分,鼓一尺三寸七分,博三寸六分,皆厚九分。清磬,股长九寸五分,博四寸六分,鼓长一尺三寸五分,博三寸三分,皆厚一寸九分。

    故钟渐减而薄,磬全用子,声均故也。特镛金以声之, 则编钟应夹钟以始条理;特磬玉以振之,则清磬应 夷则以终条理。晋鼓十倍宫声,统而节之,即钟师“钟 鼓奏《九夏》”,磬师掌击磬,还相为宫者也。

    登歌拊,长一尺三寸,面广四寸五分。大琴、大瑟,皆长 《正度》八尺一寸,广一尺八寸。大弦二百四十三丝,中 弦一百六十二丝,小弦一百一十七丝。中琴,长正度 三尺九寸,广九寸,大弦八十一丝,小弦三十九丝。 通曰:“登歌”,以琴为律,悬一钟、一磬而尚拊。钟用夹钟 之律,磬用夷则之律。歌每永言,则拊先倡之琴瑟,依 咏而和之,其声舒绎,钟以宣之,磬以节之,故歌《诗》以 中声而止也。拊,以木为身,以革为面。

    身绘花卉、面绘云彩。腹用二铜环、系以黄绒绦,用则挂于颈、以手拊之

    “《广用》黄钟半数,为众乐父也。”大琴尚宫,以丝声微细, 故大。其器长正度九尺九寸,隐间八尺一寸。

    《史记乐书》与《易通卦验》同。首尾各九寸,象云卷状。

    相传黄帝大合鬼神,以递钟之琴,奏《清角》之音,凡十 三弦。出太音琴谱中一弦不动,象戊己土,律中黄钟之宫, 左右各六弦,施柱,以象十二月。右大吕至蕤宾左林钟至黄清凡九 寸,每寸画为一万九千六百八十三分,一琴之内为 十七万七千一百四十七分。柱必与《临岳》相等,移柱 上下,不使离弦,以调声与旋宫相合,倡和清浊,而六 十调成焉。

    京房以大琴为准,其法:凡弦皆须素张,使临时不动,于中弦按画一周之声度著十二弦上,然后依相生之法,以次运行,取十二律之商征。商征既定,又依琴五调调声之法,以均乐器。瑟调以宫为主,清调以商为主,平调以角为主,然后错采众声,以文饰之,如锦绣。

    大瑟,长亦如之,广尺有八寸,岳崇一寸八分,中施九 梁,皆象黄钟之数。梁下相连,使其声冲融。首尾之下 为两穴,使其声条达,所谓“大瑟达越”也。

    云和,盖取材于云土之山。《易通卦验》曰:“冬日至,鼓黄钟之瑟,用槐八尺一寸。”

    设二十五,弦左十二,为大弦。

    《太音琴谱》云:“二百四十三纶,以双丝合成,实四百八十六丝。”

    中一为君弦,右十二为小弦。每弦一柱,崇二寸七分。 凡弦具五声,宫起角、羽,合以商、征五声为均,凡五均。 其二变之声,则柱后抑角、羽而取之。五均凡三十五 声。十二律六十均,四百二十声,瑟之能事毕矣。

    大合乐,指顾取象,不必尽用四百二十声。《蔡氏新书》六十调正本此。

    中琴,长正度四尺五寸,隐间三尺九寸,自临岳至龙 龈度之,其徽十有三,七徽为君,徽中声出焉。广九寸 者,于七徽度之,其弦有七,二少为宫商应声,其实五 弦而已。弦以经之,徽以纬之,弦统声以作主,徽分律 以配臣。自七徽至龙龈一尺八寸为倍准,第一弦宫 应角。

    琴,长九尺,折半,四尺五寸。弦起龙龈,三尺九寸。散声至《临岳》,皆黄钟也,宫弦主之。其至七徽,则宫声之初也。太簇应于十三徽之左为商,姑洗应于十一徽为角,中吕应于十徽为清,角林钟应于九徽为征,南吕应于八徽为羽。然其间一与三弦十徽应也,则角与散角应之。大吕在龙龈内二寸半,内四尺二寸半,外二寸半,虽皆为《角调》,然黄钟应慢角,大吕应清角。

    第六弦少宫,生于中吕,变半;

    中吕生黄钟,八寸七分强,折半四寸三分强,即三尺九寸也。故琴实黄钟。清宫六弦,起于龙龈,为少宫之初,少商应于十三,少角应于十,少征应于九,少羽应于八,与大宫弦同。故征弦按上为夷则,以六弦应之,合乐黄钟为角。

    自七徽至四徽九寸,为中准第一弦宫承羽。

    初弦七徽,承羽而为宫六,七间为商六右为角五。

    考证

    右为征,四五间为羽,按上则“大吕。”

    第六弦少宫,亦承羽。

    六弦黄钟清,承羽而为宫,七右为商,五右为角,五为征,四五间为羽,按上则大吕清。

    四徽至临岳,四寸五分为半,准,第一弦黄钟,兼大吕。

    初弦四徽之后,五声有少,少一声大吕,即紧接太簇。

    第六弦少宫,亦兼大吕,清声;六弦四徽之后五声内有少宫大吕声黄 钟起姑洗为慢角,故于大弦十一徽应三弦散声;《大 吕》起中吕为清角,故于大弦十徽应三弦散声。若应 《夷则》之羽,中吕则少宫承羽,故于四弦十一徽应六 弦散声。其合瑟也,琴第一弦,以左手中指按右手中 指勾瑟外第一弦,则右手食指顺勾;内第一弦,用左 手食指顺勾。双鼓之,琴第六弦,左手大指按右手食 指。剔弦,则先内而后外,如前顺勾,亦双鼓之。大琴则 随弦统调,与瑟齐柱取声吹管,起黄钟合之。中琴如 之。《周官》:“大师帅瞽登歌”,小师掌教弦歌。合箫管则令 奏击拊以先之。歌工四人,一倡三叹,歌与弦比,每句 节以钟磬,而曲成焉。合乐则箫管定弦,然后遍合诸 声。此八音所以克谐也。

    中琴第一弦合箫管“合” 字,第六弦合六字,尤为易谐。

    下管长一尺八寸,笛如之《雷》高一尺八寸,面广九 寸;雷鼓高四尺五寸,面广八尺一寸。竽大管长四尺 二寸,中管长三尺九寸,小管长二尺七寸;巢笙大管 如之,小管长一尺八寸;和笙大管亦如之,小管长一 尺三寸五分,埙高三寸九分,广七寸八分,篪长一尺 三寸五分。编箫大管长一尺四寸,小管长九寸三分, 柷方二尺四寸,深一尺八寸;敔锄铻二十七籈、长二 尺四寸

    《通》曰:“堂下之乐,以管为律。”

    管本九寸,《尔雅》注曰:“长尺,围寸,并漆之,有底。” 举大数而言。

    “倍之”,一尺八寸,六孔皆从而倍焉。自吹口下度一尺六寸为商孔馀皆 准此笛长如之,去管端七寸作吹孔,去吹孔九寸作两 旁孔,为宫。去吹孔八寸作正孔,为商。馀皆如之。

    去吹孔七寸一分为角,六寸二分六釐为变征,六寸为征,五寸三分为羽,四寸六分六釐为变宫,皆作正孔。

    或利制,则管有底,与篴同,亦为两旁孔,而均七音于 三寸九分之中。相去俱五分有奇纵吹为管,横吹为篴,其音 协一,凡簜器皆准焉。

    “簜” ,竹之美者,以管篴为众乐之先也。亦犹胡乐觱篥、俗乐头管皆均,其孔则十二律可该。

    《鼗》,则播以先之。有两耳垂缀还自击鼓则击以应之。舞羽吹龠, 则以为节。间鼓而舞鼓止为节笙入必先吹竽。竽大管四尺二 寸,在中央,管端去三寸,施簧则三尺九寸也。自簧上 至气孔。簧二寸七分气孔开方一寸四分下同二尺七寸,除一尺二寸, 中管次之,三尺九寸,管端去三寸,施簧则三尺六寸 也。自簧上至气孔,二尺二寸五分,馀一尺三寸五分。 小管二尺七寸,在第四管端,去三寸,施簧则二尺四 寸也。自簧上至气孔,一尺八寸,馀六寸。《巢笙》中音管 二尺七寸,列在第二管端,去一寸,施簧上至气孔。簧一 寸八分气孔七分和笙同一尺八寸,馀八寸。中音子管一尺八寸, 列在第十管端,去一寸,施簧,上至气孔九寸,馀八尺。 《和笙》平调管一尺八寸,在第十四,除入二分,簧至气 孔九寸,馀八寸九分。平调子管一尺三寸五分,在第 十三,除入二分,簧至气孔七寸八分,馀六寸六分。巢 笙起中音,和笙起平调,与竽第四管合,则黄钟也。含 少则兼夷则管而吹之。埙大七寸八分,高半之,中虚 而六孔,上一径厚四分,前三后二皆径一寸五分。自 上吹之,下一孔为太簇,上二孔右为姑洗,启下一孔 为中吕,左双启为林钟;后二孔一启为南吕,双启为 应钟。合声则黄钟宫也。

    如吹宫声,先后五孔皆开;《商声》,下闭一孔,开四孔;《角声》,闭二开一;征闭三开二,羽闭四开一。

    篪,竹管之大者,其长一尺三寸五分,馀五分,合一尺 四寸,围三寸三分。七孔有底,横而左吹之,一孔上达, 大径寸三分,名曰“翘”,以通气底节外后一孔为太簇, 半为大吕;次上一孔为姑洗,半为夹钟;又次上一孔 为蕤宾,半为中吕;又次上一孔为林钟;又次上一孔 为南吕,半为夷则;七孔全开为应钟,半孔为无射。合 之后一孔出翕,声为“黄钟。”六孔皆闭闭其三分之一,则半 孔也。编箫第一管,长一尺四寸,按律作孔于五分上 则一尺三寸五分,正律兼清声也。第十三管,长九寸 三分,按清声律作孔亦如之,除五分则八寸七分。陪, 含少也。柷敔各有九六之数,以象阴阳阖辟,柷以合 之,敔以止之,而乐成焉。《笙师》掌教和、竽、笙、埙、龠、箫、篪、 篴管,而小师合止柷敔与弦歌终始,钟师磬师以奏 燕乐缦乐,此金声玉振,所以为集大成也与!

    舞龠,长三尺六寸,小龠半之。凡乐,圜钟龡羽,夷则龡角,以舞《云门》,乃奏黄钟,金声而玉振之。

    《通》曰:“下管之时,舞人皆八,舞羽则吹龠,龠师掌之,以 鼓为节。”祭祀则鼓羽龠之舞宾客享射亦如之黄钟之龠,长三尺六寸 为宫,以其下三尺二寸为商孔,二尺八寸四分为角 孔,二尺五寸二分二釐为变征孔,二尺四寸为征孔, 二尺一寸三分为羽孔,一尺八寸六分四釐为变宫 孔,或曰三孔清宫,姑洗南吕也,舞者执之,位对夹钟。 清小龠一尺八寸,七音皆半之,位对夹钟宫。凡奏黄 钟升歌,必用平弦下管必吹平调夹钟之龠,吹羽则 干隅朔鼙。用应钟律“鼓朄,黄钟之钟”,“声之弦歌,角羽并起。” 姑洗为角南吕为羽笙钟《颂》磬,合作应鼙。用大吕律与拊搏相答,大 吕钟磬应焉。《夷则》之龠吹角,黄钟之磬振之,然后雷 鼗导舞,舞人序立,自南表听三鼓、雷鼓。一鼓进蹈,安 徐,两两相顾揖。二鼓,再步再揖;三鼓,三步三揖,稍后 合手立。三鼓毕。先鼓以警戒三步以见方谓此笙磬同音管篴埙篪 谐韵龠乃奏宫。黄钟为宫姑洗为羽南吕之角一鼓稍前,舞蹈合手 正立。黄钟二鼓,皆左顾左揖。姑角三鼓,皆右顾右揖。南羽《四》 “鼓《高呈手》”,林钟《五鼓》两两相向蹲。应角六鼓稍前开手立。 姑羽《七》鼓,退后,俯伏。太簇八鼓皆右顾,以右手在前,左手 推出,为“再辞。”蕤角九鼓,皆左顾,以左手在前,右手推出, 为固辞。应羽《十》鼓合手蹲。南吕十一鼓,献羽,拱之,正立。大角 十二鼓,“蹈向外,开手蹲。”蕤羽十三鼓,“蹈向里,开手立。”姑洗 十四鼓,“合手,退后,正蹲。”夷角十五鼓,退后,躬身受终。大羽 听三鼓止,往立西表,告成《大夏》万舞,蕤宾之龠应之, 子午,水火之府也。故一变而致羽物及川泽之示,龠 乃奏征。林钟为宫应钟之羽姑洗之角听举乐则蹲,一鼓皆舞,进一 步转面相向。林钟二鼓皆向前相揖。应角三鼓,皆左顾左 揖。姑羽“四鼓皆俯身,拱手当胸”,“为初《谦》。”太簇五鼓皆右侧 身,左垂手,为《再谦》。蕤角“六鼓皆左侧身,右垂手”,为《三谦》。 应羽《七》鼓,合手蹲,正立;南吕《八鼓》“两两相向,交龠正蹲。”大角 九鼓,复位,献羽拱之。蕤羽《十》“鼓稍前开手立。”姑洗十一鼓, 退后,躬身。夷角十二鼓,伏,兴,“仰视。”大羽十三鼓,举左手,收 开手,正蹲。应钟十四鼓,举右手,收开手,正蹲。夹角十五鼓, 《躬身受终》。夷羽听三鼓止,自西徂东,表告成。大吕之龠, 应之丑未,土谷之府也。故二变而致裸物及山林之 示,龠乃奏商。太簇为宫应钟之角蕤宾之羽听举乐,则蹲,一鼓,稍前, 舞蹈。太簇二鼓复位,正立。蕤角《三》“鼓《高呈手》”,应羽四鼓收手 蹲。南吕五鼓左旋羽,左仆,右转蔽首足起右。大角六鼓立 羽,右旋,足蹈右。蕤羽七鼓,左旋,如“执圭平衡。”姑洗八鼓舞 蹈相向立。夷角九鼓复位,俯伏。大羽十鼓举左手,收左揖。 应钟十一鼓,举右手,收右“揖。”夹角十二鼓,伏,兴,“仰视。”夷羽《十 三》鼓,“舞蹈相向立”;蕤宾十四鼓,复位,交龠,正蹲。无角十五 鼓,《躬身受终》。夹羽听三鼓止,自东徂北,表告成。大濩万 舞,《夷则》之龠应之寅申,金木之府也。故三变而致鳞 物及丘陵之示。四变至六变见大吕均 “其龡同律也,《广莫》”,风从之,日在星纪。历候冬至,音比 黄钟三十九分,加旬有五日则小寒。音比应钟四十 二分,加旬有五日则大寒。大吕为宫。

    《通》曰:“黄钟以大吕为同,子与丑合也。广莫,风居北方。 广莫者,言阳气在下,阴莫阳广大也,故曰广莫东至 于虚。”虚者,能实能虚,言阳气冬则宛藏于虚。正义曰宛音蕴 日冬至,则一阴下藏,一阳上舒,故曰“虚。”东至于须女。 索隐曰婺女名也言万物变动其所,阴阳气未相离,尚相如 胥也,故曰“须女。”其于十二子为子,子者滋也,滋者,言 万物滋于下也。其于十母为壬癸,壬之为言任也,言 阳气任养万物于下也。癸之为言揆也,言万物可揆 度,故曰:“癸。日躔星纪之次。”冬至后七日“大吉”,丑辰也。大吉 者,小往大来,大人之吉也。其象为玉衡,为金库,为贵 臣,为荐贤,为关梁,为田宅,为堤池,为钱刀,为牛牲,为 龟鳖,为旗鼓,为怨仇。皆视所临王相死囚、休破而占 之。其候气也,斗指子,则冬至音比黄钟三十九分,加 旬有五日则小寒。斗指癸,音比应钟四十二分。一升阳三 分京房增“黄钟生五子律。”

    《冬至》一日,律九寸,其五子,《包育》六日,《律》八寸九分小分八,微强。《执始》六日,律八寸八分小分七,大强。《丙盛》六日,律八寸七分小分六,微弱。《分动》六日,律八寸六分小分四,强。《质未》六日,律八寸五分小分二,强。

    钱乐之增《黄钟》一部,三十四律。

    每律直三十四分日之三十一曰“《包育》,曰《含微》,曰《帝德》,曰《广运》,曰《下济》,曰《克终》,曰《执始》,曰《握鉴》,曰《持枢》,曰《黄中》,曰《通圣》,曰《潜升》,曰《殷普》,曰《丙盛》,曰《滋萌》,曰《光被》,曰《咸亨》,曰《建文》,曰《阐圣》,曰《微阳》,曰《分动》,曰《生气》,曰《云繁》,曰《郁湮》,曰《升引》,曰《屯结》,曰《开元》,曰《质未》,曰《僾昧》,曰《逋建》,曰《元中》,曰《玉烛》,曰《调风》。”

    乃若卦气冬为羽音,应《坎》冬至;坎之初六初候蚯蚓结起 《牵牛》一度。复之初九为中孚公卦又五日中候,麋角解入牵牛 五度。复之六二为复辟卦又五日末,候水泉动入,须女二度。复之 六三为屯侯卦内蚯蚓不结,君政不行,《糜角》不解,兵甲不藏, 水泉不动,阴不承阳,小寒坎之九二初,候雁北乡,入须女 二度。复之六四为屯侯卦外又五日中候,鹊始巢,入须女十一度。复之六五为谦大夫卦又五日末,候雉始雊,入虚三度。复之上六 为睽卿卦“雁不北乡,民不怀主。鹊不始巢,国不宁处。雉不 始雊,国有大水。”凡历三旬,畸五时三刻。

    《律吕新书》:“升阳之数五分一厘三毫。” 其法黄钟之实十七万七千一百四十七,内除后月大吕之实,馀一万一千二百五十九。以分厘毫之法约之,得五分一厘三毫,是为冬至至大寒阳升之数。

    交大寒,则大吕用事。

    冬至之日,假如得戊子,黄钟之宫也。甲午,冲子为中吕之征;庚子,无射之商也。丙午,冲子为夹钟之羽;壬子,夷则之角也。先五日癸丑,大寒气至,大吕为宫。后五日戊午所畸五时辰零三刻,蕤宾生大吕。自此大吕始用事。

    《大合乐,应历》候黄钟六变,应钟则宫与变宫比也。圜 钟之羽为夷则之角,声应自穆羽、蕤宾,合乎大吕,是 谓“阳律阳纪。”

    《大吕章第二》

    大吕之均,应季冬,中气,斗建丑,合辰子。其数七十六, 律八寸三分七釐六毫为宫;半数三十八,律四寸一 分强。

    《通》曰:“大吕者何?大间之元也,吕阳之旅也。”

    《周语》曰:“元间,大吕。” 元,首也。间阴,间阳也。阴在阳地,与阳相间为旅。旅与侣同。

    阴为阳侣,首助黄钟宣气,而牙物也。

    《周语》曰:“黄钟,所以宣养六气九德也。” 元间大吕,助宣物也。宣,散也。天气始于黄钟,萌而赤,地受之于大吕,牙而白,成黄钟之功也。盖穷冬阴阳虽闭塞不通,然物极则反,变化开通之理已具,故化生万物。萌赤牙白,自此为泰矣。

    季冬中气者何?大寒是也,丑纽也。斗建之辰,位于东 北。杓建丑,昏昴中,衡建丑,夜半七星中。魁建丑,旦火 中。日出卯正四刻入酉初初刻二阳濅长以临阴,是谓“涂月”,其宿 牵牛南斗。

    斗循天而东,至于牵牛,为牺牲。又东至于建星,为关梁。又东至于南斗,为天庙。主禄寿,七政之所终始也。

    其分野为吴、越、扬州。

    《书》曰:“淮海惟扬州。” 《周礼》曰:“其山镇会稽,其川三江。”

    合辰者何?日躔元枵之次,在子与丑合也。

    自女二度至危十一度,为《元枵》之次。元者,北方之正色也。枵者虚也,以虚宿在中。一曰天鼋,以近天池之星也。

    位虽在丑,然蕤宾隔八,娶妻则居其冲,律书生钟分 曰“未”,二千一百八十七分一千二十四。生自午七百二十九分五 百一十二二千一百八十七分,本黄钟之分法也。以三乘 午上数,得之。七百二十九分为午上数一千二十四者,得《黄钟》全 数二千一百八十七分之一千二十四也。倍午下数, 得之。

    五百一十二,为午下数。倍。谓倍其实,为一千二十四。

    二百四十三为一寸,二十七为一分,三为一厘,一为 三毫,凡四寸一分八釐三毫,为“大吕之半律。”

    “《黄钟全数》十七万七千一百四十七” ,非以二千一百八十七约之,则与八十一之分数不合,此未所以为黄钟之分法也。以黄钟九寸为二千一百八十七,分二百四十三为一寸,凡得九百七十二为四寸,二十七为一分,二十四为八釐,一为三毫,是未所得者一千二十四也。

    又置一千二十四,于《未》而三之。蕤宾下生故倍其实三其法申三 千七十二,酉九千二百一十六,戌二万七千六百四 十八,亥八万二千九百四十四。

    此“大吕半律” 之实,即蕤宾下生数也。以黄钟所该寸分厘毫法约之,亦得四寸一分八釐三毫。

    然二阳方长则倍之,未二千四十八,申六千一百四 十四,酉一万八千四百三十二,戌五万五千二百九 十六,亥十六万五千八百八十八,是为全律大吕之 实也。以律法计之,八寸三分七釐六毫。

    十五万七千四百六十四为八寸,六千五百六十一为三分,一千七百一为七釐,一百六十二为六毫,皆于黄钟所该寸分厘毫法算之。

    约以分法。二千一百八十七得七十五,小分,一千八百六十 三。

    十六万四千二十五,为七十五分;尚馀一千八百六十三,为小分。

    故《律书》曰:“七寸五分,三分二强。”

    七十五即七寸五分也。《小分》一千八百六十三,以七百二十九为三分二,尚馀四百五,故曰“强。” 后凡言“强” 者仿此。

    举大数,则正度七十六尔。其谱曰下四其律长次《黄钟》,故 亦不为他均所役。黄钟六律之首大吕六同之首当为征、商、羽、角则 以子声半数应之,生自蕤宾,八万二千九百四十四约以分法得三十七,小分二千二十五,举大数则三 十八尔。其谱曰下五自其为《蕤宾》之征也,有妇道焉,故损 其数,抑而自卑,则为清声。及其为宫,下生《夷则》也,有 母道焉,乃倍其数,引而自尊,则为正声。王姬下嫁,义 殊王宫,此乐所以通伦理也。

    其自为宫也,夷则为征,夹钟为商,无射为羽,中吕为 角,黄钟为变宫,林钟为变征。其应声也,于林钟为变 征,于太簇为变宫,于南吕为角,于姑洗为羽,于应钟 为商,于蕤宾为征。调起中吕,无射六变为羽,角八变 为征,商九变,返于其宫。《大合乐》,角羽倡,夹钟商征和, 林钟应之。

    《通》曰:“大吕,律本八寸三分七釐六毫,为管则八寸有 奇,虚三分,吹口则其数七十三,合有声、无声而计之 也。七音六孔,大吕为宫。”自吹口至底中如其律数不为孔《夷则》为征, 去吹口五寸五分五釐一毫为征孔夹钟为商。去吹口七寸四分二釐三丝为商孔无射 为羽。去吹口四寸八分八釐四毫八丝为羽孔中吕为角:去吹口六寸五分八釐三毫四 丝六忽为角孔黄钟为变宫:去吹口四寸三分八釐五毫三丝一忽为孔林钟为 变征。

    去吹口五寸八分二釐四毫一丝一忽三初为“变征附孔。”

    吕生子,则夷则代宫,以变宫黄钟为角。律娶妻,则夹 钟代宫,以变征林钟为角。此谓“正声。”三调,流转用事, 三分损一,下生《夷则》者,大吕之实八寸三分七釐六 毫,三分其实,得二寸七分二釐五毫以为法,下生者 倍。

    此予朱子律寸新法也,与律书“倍其实” 、“三其法” 大异,盖因《月令注疏》旧法而为之。然亦可见参伍错综,无往不同,天地自然之数也。

    故《夷则》五寸五分五釐一毫。

    下生者,倍其法,得四寸十四分四釐十毫,内收九分为一寸,又收九毫为一厘,合之则五寸五分五釐一毫也。《月令注疏》:大吕八寸二百四十三分寸之一百四,计二千四十八分。下生者,倍其实,得四千九十六以为法。三其二百四十三,得七百二十九以分其法。用三千六百四十五,得七百二十九者五,为五寸;馀四百五十一为七百二十九分寸之四百五十一,合之为《夷则》,其实一也。若约以分法,七十五小分一千八百六十三为宫,三分之每分二十五,小分六百二十一,损一分下生征,得五十小分一千二百四十二为《夷则》,亦与此合。

    及其声应他均也,于林钟则为变征,于太簇则为变 宫,皆不为调。俱用半律与四声同“建律运历,以应六十日。己丑, 蕤宾之征也;辛丑,姑洗之羽也;癸丑,大吕之宫也;乙 丑,无射之商也;丁丑,南吕之角也。”调起角羽而并奏 之。无射六变,南吕八变应钟。中吕六变,姑洗八变蕤 宾。盖大吕用宫逐羽,无射从宫,一变中吕。为征二变《黄 钟》:为商三变《林钟》。为羽四变《太簇》:为角五变南吕:变宫六变《姑 洗》。变征七变应钟,八变《蕤宾》,九变大吕。

    中吕征九合于宫,黄钟商八合于征,太簇角六合于羽以分乐。变宫征归于本宫,征商归于夷则,商羽归于夹钟,羽角归于无射,角变宫归于中吕,变宫、变征归于黄钟,变征及商变宫归于林钟,商变宫变征归于太簇,商变征及木声,归于南吕之宫。中吕应夷则为羽,六变姑洗为羽,九变返于大吕之宫,仍应南吕为角

    无射倡而黄钟和之,中吕倡而林钟和之,管皆并两 而吹,故《大合乐》,夹钟起林钟为角,黄钟为羽,则中吕 为商,无射为征矣。黄钟应夹钟为羽,夷则之羽,中吕 一变为角,于是蕤宾之管生大吕,为流征以应之。由 黄钟角羽并起,合于大吕故尔。大吕应姑洗为羽,南 吕之羽,蕤宾一变为角,于是林钟之管生太簇,为流 “征以应之”,由大吕角羽并起,合于太簇故尔。黄钟之 音得而蕤宾应,大吕之音得而林钟应,此谓“对待。”黄 钟角羽合于大吕,大吕角羽合于太簇,此谓“流行。”乃 若变宫入于夷则之角,变征入于夹钟之角,乃大吕 之均,不以二变为调,非终亡所用也。

    俗乐:大吕为宫,曰高宫调,夹钟为商,曰高大食调,无射为羽,曰高般涉调,黄钟变宫,曰高大食角调。《乐府杂录》曰:“旧无此四调,唐贞观中,太宗增之。” 《宋乐髓经》“以高大食角入正宫调。”

    金奏特镛高二尺一寸八分弱,两舞相距一尺三寸 强,两铣相距一尺七寸强。编钟高九寸三分强,两舞 相距五寸四分弱,两铣相距七寸一分强。《清声》编钟 高六寸八分强,两舞相距三寸八分强,两铣相距五 寸强。特磬,鼓长二尺五寸二分强,博五寸六分弱。股 长一尺六寸七分强,博八寸四分,皆厚二寸一分。编 磬,鼓长一尺三寸三分强,博二寸九分,股长八寸八 分强,博四寸四分,皆厚二寸。清声编磬,鼓长一尺一 寸二分强,博二寸一分强,股长七寸六分弱,博三寸 八分,皆厚一寸七分。应鼙高一尺三寸,面广一尺七 寸通曰特。镛高二尺一寸二分七釐八毫,而羡五分为 两栾,故云“八分弱”也。钲横一尺五寸二分六釐四毫, 舞上甬,衡并旋虫,欲其平悬,故高准《黄钟》。馀皆如之。 编钟钲六寸三分强,清钟钲四寸四分强。

    《博古图》,大吕清声小编钟,高四寸七分,纽高一寸七分,两舞相距三寸六分,横二寸七分,两铣相距三寸三分,横二寸五分,重三斤四两。岂《尔雅》所谓栈者与?

    然今制编钟重八斤,而清声乃至十三斤八两,其制 一揆独何与?

    今太常二制,俱高七寸,两舞四寸五分,铣四寸八分,甬二寸一分。

    其编磬二枚,亦与古异。

    编磬,股长九寸,博五寸,鼓一尺五寸六分,博三寸八分,皆厚八分。清磬,股长九寸二分,博四寸五分,鼓一尺三寸八分,博三寸四分:皆厚二寸三分。

    “应鼓高如律及半面,广则其倍数也。县于干隅晋鼓 之右,与朔鼙相应,则下管角、羽倡而商、征和矣。” 登歌,大琴、《大瑟》,大弦二百二十八丝,中弦一百五十 二丝,小弦一百一十一丝;中琴、小瑟,大弦七十六丝, 小弦三十八丝。

    通曰:“登歌大吕之声,高于黄钟一律者也。”大琴,大瑟, 弦次黄钟,设柱于七尺六寸,为正宫,三尺七寸七分 为清宫。瑟。第二弦,右手食指挑,第十五弦,左手食指 剔,琴则左手大指按,右手食指挑。若中琴,在云和,则 位于龙龈内二寸五分。宫弦自中徽为黄钟,按上三 尺七寸七分降为大吕,又降为太簇,又降为夹钟,又 降则逾四徽为姑洗、为中吕,少宫亦如之。先王立乐, 恶其声乱也。在《空桑》,则宫弦自中徽为太簇,降为夹 钟;在《龙门》,则宫弦自中徽为姑洗,降为中吕。然后中 声五降,无不优柔而和平者矣。姑洗为宫,则大吕为 羽,弦用清声三十八丝,于一尺八寸五分取声。姑洗半律 三尺二寸为宫故大吕取少少声《小瑟》长于中琴。五尺七寸为宫故弦用正 宫之丝,于三尺七寸七分取声。夫《云门》之乐,歌奏二 律,管皆长而声浊,自馀十律皆包焉。故曰“黄钟大吕, 不可与于繁奏之舞者,其音疏也。”然《大合乐》则清浊 迭相为经,大吕之律,较诸黄钟,本自管短而声清。故 黄钟起慢角,大吕以清声应之,非复疏音,所谓变也。 大吕起清角,则宫弦按上而紧,其三弦乃与龙龈相 应。《易》姑洗为中吕之宫。谓之清角。故曰“清角弦急。其 声清也。”

    汉刘昆善鼓雅琴,知清角之操,盖即指此。梁元帝《纂要》以“清角” 为黄帝琴名,误矣。

    大吕倡以角、羽,则夹锺和以商、征,九变如之。大琴大 瑟,弦多律备,故六变归于黄锺之均,为《大卷》。大吕为宫六变 黄钟为宫征商以下皆然八变归于太簇之均,为《承云》。大吕为宫八变太簇 为宫征商以下皆然九变归于南吕之均,为《九㲈》。大吕为宫九变南吕为宫 姑商以下皆然征商角羽与黄锺交互。

    大吕之征:《夷则》以黄锺为角,其角中吕以黄锺为征,其羽《无射》以黄锺为商,其商夹锺以黄锺为羽。

    此所以旅阳宣气也。惟中琴弦少。难于谐律。故“龙龈 之羽。从姑洗为宫。而应云和之羽。”南吕“为角”,《空桑》之羽。 应钟为商,其所以必与黄钟合者,正由角、羽并起,则姑 洗之钟,南吕之磬,合竽瑟之宫,而蕤宾之征应矣。且 七弦所以专用正声,别为二少者,良由宫、商迭为角、 征故耳。今世黄钟之琴,第三弦用中吕律。按下姑洗按上蕤宾 “大吕之角,合阳纪”也。

    申子辰,律申以子为清角;巳酉丑,律酉以丑为清角。

    第五弦兼无射律:本南吕按上大吕之羽,起阴纪也。

    寅午戌,律,戌以寅为清角;亥、卯未律,亥以卯为清角。

    羽弦不用无射者,少宫之位,近于变宫。

    用《无射》,则按下南吕,按上应钟,一如第三弦法。

    故宫羽之间,不至太阙,惟征、角之间,巳午声绝,必用 中吕为角,乃得与征联近。

    古之清乐,以中吕为黄钟变征,正以按上,即得蕤宾耳。

    然《姑》《夹》二位,又成旷阔,而商角二声,将不能以相通。 幸而三弦姑洗之本声,与十一徽姑洗之本位,自有 相得而不能相离者,乃独固守其所而不去,于是中 吕前后皆间一律,而音始平和,是乃律吕性情之变, 非人力所能为也。故黄钟为慢角调三正角,姑洗为 中声,大吕为中吕宫三清角,中吕为中声,慢角三为 《姑洗》者,从大弦十一徽调之,而应其弦缓也。“清角三 为《中吕》”者,从大弦十徽调之,而应其弦急也。慢角三谓申子 辰律清角三谓己酉丑律广乐遍舞,倡和清浊。大瑟一,中琴三,歌 工四人,一倡三叹。故世犹传其法,谓“琴通黄钟、中吕、 无射三均,侧出诸调,若茑萝附木然。盖中吕角也,无 射羽也。大瑟翻回取均,而中琴还相为角,移宫换羽, 变入姑洗、南吕,则黄钟奏而蕤宾应,大吕歌而林钟应。行流散徙不主,故常音之疏者,至是则为繁会之 统矣。”夫声数必主宫角,歌喉必发于牙唇,皆天然者。 故七弦散声为五音之正,而大弦十二律之位,又众 弦散声之所取正也。凡弦之五音,皆自东而西,相为 次第。其六弦会于十徽,则一与三者,角与散角应也; 二与四者,征与散征应也;四与六者,宫与散少宫应 也;五与七者,商与散少商应也;三与五弦会于十一 徽,则羽与散羽应也。《乐府云门篇》所谓“时奏宫角,杂 之以徵羽”者,其以此欤。

    下管长一尺六寸七分强,篴如之。竽大管长四尺一 寸,中管长三尺八寸,小管长二尺五寸二分强。巢笙 大管如之,小管长一尺六寸七分强。和笙大管亦如 之,小管长一尺二寸五分弱。埙高三寸七分强,广七 寸六分,篪长一尺二寸五分强。编箫大管长一尺三 寸,小管长八寸八分强。

    《通》曰:管篴皆均七音于三寸八分之中。竽管与黄钟 相间四尺一寸,除三寸则三尺八寸也。自簧上至气 孔,二尺五寸二分强,馀一尺一寸有奇,三尺八寸,馀 三寸,则三尺五寸也。自簧上至气孔二尺。寸八分 弱,馀一尺三寸有奇,二尺五寸二分强,馀三寸,则二 尺二寸二分零也。自簧上至气孔,一尺六寸七分强, 馀五寸五分有奇;《巢笙》大管,二尺五寸二分强,列在 第七。除一寸施簧上至气孔,一尺六寸七分强,馀七 寸有奇。小管如其簧数,列在第十四,与高声管同。《和 笙》大管,与《巢笙》小管同,列在第四,名大四管,一尺六 寸七分强,除入二分簧至气孔八寸三分强,馀八寸 有奇。小管列在第十,亦名“斗管”,一尺二寸五分强,除 入二分簧至气孔。寸六分,弱馀四寸八分有奇。埙 六孔前下一孔为夹钟;上二孔右为中吕,启下一孔 为蕤宾;左双启为夷则;后二孔一启为无射,双启为 黄钟、含少,合声则大吕宫也。篪底节外后一孔为夹 钟,半孔为太簇;次上一孔为中吕,半孔为姑洗;又次 上一孔为林钟,半为蕤宾;又次上一孔为夷则;又次 上一孔为无射,半孔为南吕,七孔全开为黄钟,半开 为应钟,合则为大吕也。编箫,第二管,一尺三寸,作孔 于五分上,则一尺二寸四分八釐有奇;第十四管八 寸八分强,作孔于五分上,则与律合。大管五音之孔 与黄钟。阙二字左右。阙三字微有。阙二字耳。管亦然。大 龠三尺四寸五分强,小龠半之。凡乐《姑洗》:阙三字“龡 角以舞《云门》”,乃歌《大吕》,金声而玉振之。

    《通》曰:大吕之龠,三尺四寸四分三釐六毫为宫,以其 上二尺九寸八分六釐二毫二丝为商孔,以二尺六 寸五分六釐五毫六丝为角孔,以二尺三寸六分七 毫四丝五忽三初为变征孔,以二尺二寸四分二釐 四毫为征孔,以一尺九寸八分七釐一毫五丝为羽 孔,以一尺七寸六分七釐三毫三丝四忽为变宫孔。 或曰三孔清宫,中吕无射也。舞位对太簇清,小龠半 之,舞位对太簇宫。凡歌大吕箫龠,合堂上下之乐,钟 瑟随竽笙声,合歌平中之音,必使次于黄钟,优游而 不迫,乃能协律应节。姑洗之龠吹羽,则大吕之钟声 之。南吕之龠吹角,则大吕之磬振之。弦歌,角羽并起。 中吕为角无射为羽太簇钟磬应焉,舞人自北还南,表龠乃奏 羽。南吕为宫大吕之羽蕤宾之角听举乐则蹲,一鼓,稍前,舞蹈,转羽 向西。南吕二鼓复位,正羽立。大角三鼓两两相向蹲。蕤羽四 鼓,举左手,收左揖。姑洗五鼓,举右手,收右揖。夷角六鼓稍 前开手立。大羽七鼓复位,正揖。应钟《八鼓》“两两相向,交龠 正蹲。”夹角九鼓复位,“右手如揖,左垂手。”夷羽《十》“鼓稍前开 手立。”蕤宾十一鼓,合手,退后,躬身。无角十二鼓,伏,兴,“仰视。” 夹羽十三鼓,举左手,收开手,正蹲。大吕十四鼓,举右手,收 开手,正蹲。中角十五鼓,《躬身受终》。无羽听三鼓止,舞人从 南,至西表告成《大武》万舞,夹钟之龠应之。卯酉火金 之府也。故四变而致毛物及坟衍之示。龠乃奏角。姑洗 为宫夷则之羽大吕之角“听举乐则蹲”一鼓,稍前舞蹈相向立。姑洗 二鼓复位,正揖,右羽夷角三鼓,举左手,收左“揖。”大羽四鼓, 举右手,收右“揖。”应钟五鼓高呈手左羽。夹角六鼓左旋,“鞠 躬俯视”《羽右仆》。夷羽七鼓,右旋,“伏”,兴,仰视羽,左仆。蕤宾八 鼓舞蹈相向立。无角九鼓,右旋,复位,躬身夹羽《十》鼓交龠 正蹲。大吕十一、“鼓足起,右奏羽,足蹈右羽,立右旋。”中角十 二、鼓“左旋,反如执圭,平衡。”无羽十三鼓,“稍前开手立。”夷则 十四鼓退后伏,兴。黄角十五鼓,《躬身受终》。中羽听三鼓止, 舞人从西至东表告成,无射之龠应之。辰戌,水土之 府也,故五变而致介物。及土示龠,乃奏变宫。应钟为宫夹钟 之羽夷则之角听举乐,则蹲,一鼓,稍前,舞蹈。应钟二鼓,举左手, 收左揖。夹角三鼓,举右手,收右“揖。”夷羽四鼓,献羽拱之。蕤宾 《五鼓》两两相向蹲。无角六鼓稍前,开手立,左羽:夹羽《七》鼓, 退后,俯伏。大吕八鼓,举左手,收左揖。中角九鼓,举右手,收, 右揖。无羽十鼓稍前,开手立,右羽:夷则十一鼓,合手,退后, 躬身。黄角十二鼓,伏,兴,“仰视。”中羽《十三》鼓,“舞蹈相向立”;夹钟 十四鼓,复位,交龠,正蹲。林角十五鼓,《躬身受终》。黄羽听三 鼓止,舞人从东还,至南表后,初告成大濩万舞,中吕 之龠应之。己亥,水火之府也,水则羽为宫。南吕火,则《角为征。夹钟羽从宫以角应,而清角生焉;角从宫以征应, 而流征生焉。故六变而致,象物及天,神乐之始作也。 黄钟倡太簇商征,大吕和应钟角羽朔鼙鼓朄应鼙 答拊,而管弦合矣。大瑟倡和,清浊中琴。声律鼓为易见故详言之 一与《三应》,角调以宫三与《五应》。羽调以角以起清角,二与四应, 四与六应。角调以征五与七应。征调以羽以会流征龠舞,皆钟 磬以为节焉。所谓倡太簇商征者,黄钟之角羽也。黄 钟姑商林钟:应姑太簇:蕤应南吕:大蕤姑洗:夷大六变而《应钟》,夹夷 角、羽并起,故姑洗六变,圜钟为宫,南吕六变,黄钟为 角,大吕为羽之清角,亦六变而为黄钟矣。所谓“和应 钟角、羽”者,大吕之商、征也。大吕夹夷《夷则》:无射圜钟:中无无 射:黄中中吕:林黄六变而《黄钟》,太林宫征相应,故夹钟六变, 太簇为征;夷则六变,姑洗为羽;中吕为清角之羽,亦 六变而为姑洗矣。黄钟之角羽皆缦于大吕之宫,而 蕤宾应以“流征。”蕤宾为宫大吕为征大吕之角、羽皆缦于太簇 之宫,而林钟应以“流征。”林钟为宫太簇为征太簇之于黄钟,姑 洗之于太簇,皆以子继父,犹地承天也。《云门》终地宫 之羽,则天气下降于地,故曰:“天神皆降,可得而礼矣。” 其《龡同》律也,《广莫》风及条风从之,日在元枵。历候大 寒,音比无射四十五分,加旬有五日则立春。音比南 吕四十八分,加旬有五日则雨水。太簇为宫。

    通曰:“大吕以黄钟为同,丑与子合也。”广莫风凡四旬 有五日,而条风至。故大吕者,冬春之交,水木之气也。 东至牵牛。牵牛者,言阳气牵引万物出之也。牛者,冒 也,言地虽冻,能冒而生也。牛者,耕植种万物也。东至 于建星。建星者,建诸生也。十二月,律中大吕。大吕者, 其于十二子为丑。丑者,纽也,言阳气在上未降,万物 厄纽,未敢出也。《日躔元枵》之次。大寒后五日神后,子辰也。 神后者,北方之中上帝所居也。其象为天宫,为江湖, 为嫔御,为恩私,为织帛,为服饰,为嫁娶,为鬼神,为墟 墓,为燕鼠,为淫佚,为哭泣,皆视所临王相死囚休破 而占之,其候气也。斗指丑则大寒,音比,《无射》四十五 分。升阳三分加旬有五日,斗指艮,则立春,音比南吕四十 八分。升阳三分京房增“大吕,生《三子律》。”

    《大寒》八日,律八寸四分小分三弱。其三子分《否》八日,律八寸三分小分一强。《凌阴》八日,律八寸三分小分一弱。《少出》六日,律八寸小分九强也。

    钱乐之增“大吕”一部,二十七律。

    每律直一日及二十七分日之三曰《荄动》,曰《始赞》,曰《大有》,曰《坤元》,曰《辅时》,曰《匡弼》,曰《分否》,曰《又繁》,曰《唯微》,曰《弃望》,曰《庶几》,曰《执义》,曰《秉强》,曰《凌阴》,曰《侣阳》,曰《识沈》,曰《缉熙》,曰《知道》,曰《适时》,曰《权变》,曰《少出》,曰《倚平》,曰《同云》,曰《承明》,曰《善述》,曰《休光》。

    乃若卦气,“冬为羽音,应坎大寒”;卦气坎之六三初候鸡始乳, 入虚八度。临之六四为升公卦又五日中候,征鸟厉疾,入危三 度。临之九四为临辟卦又五日末,候水泽腹坚,入危七度。临之上六 为小过侯卦内鸡不始乳,淫女乱男。鸷鸟不厉,国不除兵。水 泽不坚,言乃不从。立春之日。卦气坎之六四初候,东风解冻, 入危十一度。泰之初九为小过侯卦分又五日中候,蛰虫始振,入 室四度。泰之九二为蒙大夫卦又五日,鱼上冰,入室八度。泰之九三 为益卿卦“风不解冻,号令不行,蛰不振,阴奸阳,鱼不上冰, 甲胄私藏”,凡历三旬畸五时三刻。

    《律吕新书》:“升阳之数三分七釐六毫。” 其法:大吕之实十六万五千八百八十八,内除后月太簇之实,馀八千四百二十四。以分厘毫之法约之,得三分七釐六毫,是为大寒至雨水阳升之数。

    交雨水,则太簇用事。

    大寒之日,假如得癸丑,大吕之宫也。己未冲丑,为蕤宾之征;乙丑,应钟之商也。辛未冲丑,为姑洗之羽;丁丑,南吕之角也。先五日,戊寅立春气至,太簇为宫。后五日所畸五时辰零三刻,林钟生太簇。自此太簇始用事。

    大合乐应历候无射,六变南吕,则羽与角比也。姑洗 之羽为南吕之角,声应自穆羽。林钟合乎太簇,是谓 阳吕阳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