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汇编 经籍典 第三百三十三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理学汇编 第三百三十四卷
理学汇编 经籍典 第三百三十五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经籍典

     第三百三十四卷目录

     经学部传经名儒列传八

      宋

      傅隆       臧焘

      徐广       裴松之

      何承天      周续之

      雷次宗      关康之

      齐

      王俭       刘𤩽

      陆澄       祖冲之

      顾欢       臧荣绪

      沈𬴊士      吴苞

      徐伯珍      楼幼瑜

      梁

      徐勉       明山宾

      王筠       朱异

      贺琛       司马褧

      刘显       刘之遴

      许懋       王承

      伏曼容      何佟之

      范缜       严植之

      贺玚       贺革

      贺季       司马筠

      卞华       崔灵恩

      孔佥       卢广

      沈畯       太史叔明

      孔子袪      皇侃

    经籍典第三百三十四卷

    经学部传经名儒列传八

    傅隆

    按《宋书傅隆传》,“隆字伯祚,北地灵州人也。高祖咸,晋 司隶校尉。曾祖晞,司徒属。父祖早亡。隆少孤,又无近 属,单贫有学行,不好交游。义熙初,年四十,始为孟昶 建威将军、员外散骑侍郎。历太子率更令,庐陵王义 真咨议参军,出补山阴令。太祖元嘉初,除司徒右长 史,迁御史中丞。当官而行,甚得司直之体。出为义兴” 太守,在郡有能名。征拜左民尚书,寻转太常。十四年, 太祖以新撰《礼论》付隆使下意,隆上表曰:“臣以下愚, 不涉师训,孤陋闾阎,面墙靡识,谬蒙询逮,愧惧流汗。 原夫礼者,三千之本,人伦之至道,故用之家国,君臣 以之亲,用之婚冠,少长以之仁爱,夫妻以之义顺,用 之乡人,友朋以之三益,宾主以之敬”让,所谓极乎天, 播乎地,穷高远,测深厚,莫尚于礼也。其《乐》之五声,《易》 之八象,《诗》之风雅,《书》之典诰,《春秋》之微婉劝惩,无不 本乎礼而后立也。其源远流广,其体大而义精,非夫 睿哲大贤,孰能明乎此哉!况遭暴秦焚亡,百不存一。 汉兴,始征召故老,搜集残文,其体例纰缪,首尾脱落, 难可详论。幸高堂生颇识旧义,诸儒各为章句之说, 既明不独达,所见不同,或师资相传,共枝别干。故闻 人、二戴,俱事后苍,俄己分异;卢植、郑元,偕学马融,人 各名家。又后之学者,未逮曩时,而问难星繁,充斥兼 两,摛文列锦,焕烂可观。然而五服之本或差,哀敬之 制舛杂,国典未一于四海,家法参驳于缙绅。诚宜考 详远“虑,以定皇代之盛礼者也。”伏惟陛下钦明元圣, 同规唐虞,畴咨四岳,兴言《三礼》,而伯夷未登,微臣窃 位,所以大惧负乘,形神交恶者,无忘夙夜矣。而复猥 充博采之数,与问爰发之求,实无以仰酬圣旨,万分 之一,不敢废嘿。谨率《管穴》所见五十二事上呈。蚩鄙 茫浪,伏用竦赧。明年致仕,拜光禄大夫。归老在家,手 不释卷,博学多通,特精《三礼》,谨于奉公,常手抄书籍。 二十八年,卒,时年八十三。

    臧焘

    按《宋书臧焘传》,“焘字德仁,东莞莒人,武敬皇后兄也。 少好学,善《三礼》,贫约自立,操行为乡里所称。”晋孝武 帝太元中,卫将军谢安始立国学,徐兖二州刺史谢 元举焘为助教。孝武帝追崇庶祖母宣太后,议者或 谓宜配食中宗,焘议曰:“《阳秋》之义,母以子贵,故仲子 成风,咸称夫人。《经》云:‘考仲子之宫’。若配食惠庙,则宫 无缘别筑。前汉孝文、孝昭太后,并系子为号,祭于寝 园,不配于高祖、孝武之庙。后汉和帝之母曰恭怀皇 后,安帝祖母曰恭愍皇后,虽不系子为号,亦祭于陵寝,不配章、安二帝。”此则二汉虽有太后、皇后之异,至 于并不配食,义同《阳秋》。唯光武追废吕后,故以薄后 配高祖庙。又卫后既废,霍光追尊李“夫人为皇后,配 孝武庙。此非母以子贵之例,直以高、武二庙无配故 耳。夫汉立寝于陵,自是晋制所异谓宜远准《阳秋》考 宫之义,近摹二汉不配之典,尊号既正,则罔极之情 申;别建寝庙,则严祢之义显。系子为称,兼明母贵之 所由。一举而允三义,固哲王之高致也。”议者从之。顷 之去官,以母老家贫,与弟熹俱弃人事,躬耕自业,约 已养亲者十馀载。父母丧亡,居丧六年,以毁瘠著称。 服阕,除临沂令。义旗建,为太学博士,参右将军何无 忌军事,随府转镇南将军。高祖镇京口,与焘书曰:“顷 学尚废弛,后进颓业,衡门之内,清风辍响。良由戎车 屡警,礼乐中息,浮夫近志,情与事染,岂可不敷崇坟 籍,敦”厉风尚。此境人士,子侄如林,明发搜访,想闻令 轨。然荆玉含宝,要俟开莹,幽兰怀馨,事资扇发。独习 寡悟,义著《周典》。今经师不远,而赴业无闻,非唯志学 者鲜,或是劝诱未至邪?想复弘之。参高祖中军军事, 入补尚书度支郎,改掌祠部,袭封高陵侯。时太庙鸱 尾灾,焘谓著作郎徐广曰:“昔孔子在齐,闻鲁庙灾,曰: ‘必桓、僖也’。今征西、京兆四府君宜在毁落,而犹列庙 飨,此其征乎?”乃上议曰:“臣闻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将 营宫室,宗庙为首。古先哲王,莫不致肃恭之诚心,尽 崇严乎祖考,然后能流淳化于四海,通幽感于神明。 固宜详废兴于古典,循情礼以求中者也。《礼》,天子七 庙,三昭三穆,与太祖而七。”自考庙以至祖考五庙,皆 月祭之。远庙为祧,有二祧,享尝乃止。去祧为坛,去坛 为𫮃,有祷然后祭之。此宗庙之次,亲疏之序也。郑元 以为祧者文王、武王之庙。王肃以为五世、六世之祖。 寻去祧之言,则祧非文、武之庙矣。周之祖宗何云去 祧为坛乎?明远庙为祧者,无服之祖也。又远庙则有 享尝之礼,去祧则有坛𫮃之殊,明世远者,其义弥疏 也。若祧是文武之庙,宜同月祭于太祖。虽推后稷以 配天,由功德之所始,非尊崇之义,每有差降也。又礼 有以多贵者,故《传》称“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又云 “自上以下,降杀以两,礼也。”此则尊卑等级之典,上下 殊异之文,而云天子诸侯俱祭五庙,何哉?又王祭嫡 殇,下及来孙,而上祀之礼,不过高祖。推隆恩于下流, 替诚敬于尊属,亦非圣人制礼之意也。是以泰始建 庙,从王氏议。以《礼》,父为士,子为天子,诸侯祭以天子 诸侯,其尸服以士服,故上及征西,以备六世之数。宣 皇虽为太祖,尚在子孙之位,至于敬祭之日,未申东 向之礼,所谓“子虽齐圣,不先父”食者矣。今京兆以上, 既迁太祖,始得居正。议者以昭穆未足,欲屈太祖于 卑坐。臣以为非礼典之旨,所与太祖而七。自是昭穆 既足,太祖在六世之外,非为须满七庙,乃得居太祖 也。议者又以四府君神主,宜永同于殷祫。臣又以为 不然。传所谓“毁庙之主,陈乎太祖”,谓太祖以下,先君 之主也。故《白虎通》云:“禘祫祭迁庙者,以其继君之体, 持其统而不绝也。”岂如四府君在太祖之前,非继统 之主,无灵命之瑞,非王业之基。昔以世近而及,今则 情礼已远,而当长飨殷祫,永虚太祖之位。求之礼籍, 未见其可。昔永和之初,大议斯礼。于时虞喜、范宣并 以渊儒硕学,咸谓四府君神主无缘永存于百世,或 欲瘗之两阶,或欲藏之石室,或欲为之改筑,虽所秉 小异,而大归是同。若宣皇既居群庙之上,而四主禘 祫不已,则大晋殷祭,长无太祖之位矣。夫理贵有中, 不必过厚,礼与世迁,岂可顺而不断?故臣子之情虽 笃,而灵厉之谥弥彰;追远之怀虽切,而迁毁之礼为 用。岂不有心于加厚?顾礼制不可逾“尔。石室则藏于 庙北,改筑则未知所处。虞主所以依神,神移则有瘗 埋之礼,四主若飨祀宜废,亦神之所不依也。准傍事 例,宜同虞主之瘗埋。然经典难详,群言纷错,非臣卑 浅所能折中。”时学者多从焘议,竟未施行。迁通直郎。 高祖镇军车骑中军,太尉咨议参军。高祖北伐关洛, 大司马琅邪王同行。除大司马从事中郎,总留府事。 义熙十四年,除侍中。元熙元年,以脚疾去职。高祖受 命,征拜太常,虽外戚贵显,而弥自冲约,茅屋蔬食,不 改其旧,所得奉禄,与亲戚共之。永初三年致仕,拜光 禄大夫,加金章紫绶。其年卒,时年七十。少帝追赠左 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长子邃护军司马、宜都太守。 少子绰,太子中舍人,新安太守。邃长子谌之,尚书都 官郎,乌程令。谌之弟凝之,学涉有当世才具,与司空 徐湛之为异常之交。年少时,与北地傅僧祐俱以通 家子,始为太祖所引见。时上与何尚之论铸钱事,凝 之便干其语,上因回与论之。僧祐引凝之衣令止,凝 之大言谓僧祐曰:“明主难再遇,便应正尽所怀。”上与 往复十馀反,凝之词韵铨序,兼有理证,上甚赏焉。历 随王诞后军记室录事,欲以为青州,其事不果。迁尚 书右丞,以徐湛之党,为元凶所杀。子夤,尚书主客郎, 徐羡之征西功曹,为攸之尽节,事在《攸之传》。凝之弟潭之,亦有美誉,太宗世,历尚书吏部郎,御史中丞。后 废帝元徽中,为左民尚书,卒官。潭之弟澄之,太子左 积弩将军,追赠通直郎。绰子焕,顺帝升明中,为武昌 太守。

    徐广

    按《宋书徐广传》,“广字野民,东莞姑幕人也。父藻,都水 使者。兄邈,太子前卫率。家世好学,至广尢精百家数 术,无不研览。谢元为州,辟广从事西曹。又谯王司马 恬镇北参军。晋孝武帝以广博学,除为秘书郎,校书 秘阁,增置职僚,转员外散骑侍郎,领校书如故。隆安 中,尚书令王珣举为祠部郎。李太后薨,广议服曰:‘太 皇太后名位允正,体同皇极,理制备尽,情礼弥申。《阳 秋》之义,母以子贵,既称夫人,礼服从正。故《成风》显夫 人之号,僖公服三年之丧。子于父之所生,体尊义重。 且祖不厌孙,固宜遂服无屈,而缘情立制。若嫌明文 不存,则疑斯从重,谓应同于为祖母后齐衰三年,服 从其议’。”时会稽王世子元显录尚书,欲使百僚致敬 台内使广立议,由是内外并执下官礼,广常为愧恨 焉。元显引为中军参军,迁领军长史。桓元辅政,以为 大将军文学祭酒。义熙初,高宗使撰军服仪注,乃除 镇军咨议参军,领记室,封乐成县五等侯,转员外散 骑常侍,领着作郎。二年,尚书奏曰:“臣闻左史述言,右 官书事,乘志显于晋、郑,《阳秋》著乎鲁史。自皇代有造, 中兴晋祀,道风帝典,焕乎史策。而太和以降,世历三 朝,元风圣迹,倏为畴古。臣等参详,宜敕著作郎徐广, 撰成国史。”诏曰:“先朝至德光被,未著方策,宜流风缅 代,永贻将来者也。便敕撰集。”六年,迁散骑常侍,又领 徐州大中正,转正员常侍。时有风雹为灾,广献书高 祖曰:“风雹变未必为灾,古之圣贤,辄惧而修己,所以 兴政化而隆德教也。尝沗服事,宿眷未忘,思竭尘露, 率诚于习。明公初建义旗,匡复宗社,神武应运,信宿 平夷。且恭谦俭约,虚心匪懈,来苏之化,功用若神。顷 事故既多,刑德并用,战功殷积,报叙难尽,万机繁凑, 固应难速,且小细烦密,群下多惧。又谷帛丰贱而民 情不劝,禁司互设而劫盗多有,诚由俗弊未易整,而 望深未易炳。追思义熙之始,如有不同。何者?好安愿 逸,万物之大趣;习旧骇新,凡识所不免。要当俯顺群 情,抑扬随俗,则朝野欢泰,具瞻允康矣。言无可采,愿 矜其愚款之志。”又转大司农,领着作郎,皆如故。十二 年,《晋纪》成,凡四十六卷,表上之。迁秘书监。初,桓元篡 位,安帝出宫,广陪列悲恸,哀动左右。及高祖受禅,恭 帝逊位,广又哀感,涕泗交流。谢晦见之,谓之曰:“徐公 将无小过?”广收泪答曰:“身与君不同。君佐命兴王,逢 千载嘉运,身世荷晋德,实眷恋故主。”因更欷歔。永初 元年,诏曰:“秘书监徐广学优行谨,历位恭肃,可中散 大夫。”广上表曰:“臣年时衰耄,朝敬永阙,端居都邑,徒 增替怠。臣坟墓在晋陵,臣又生长京口,恋旧怀远,每 增感暮,心息道元。谬荷朝恩,沗宰此邑,乞相随之官, 归终桑梓。微志获申,殒没无恨。”许之,赠赐甚厚。性好 读书,老犹不倦。元嘉二年,卒,时年七十四。答礼问百 馀条,用于今世。广子豁,在《良吏传》。

    裴松之

    按《宋书裴松之传》,“松之字世期,河东闻喜人也。祖昧, 光禄大夫。父圭,正员外郎。松之年八岁,学通《论语》《毛 诗》,博览坟籍,立身简素。晋孝武太元中,革选名家,以 参顾问,拜员外散骑侍郎。义熙初,为吴兴故鄣令,在 县有绩。高祖北伐,领司州刺史,以松之为州主簿,转 治中,历国子博士。太祖元嘉三年,分遣大使巡行天” 下。松之使湘州,兼散骑常侍班宣诏书曰:“今使散骑 侍郎等申令四方,周行郡邑,亲见刺史、二千石官长, 申述至诚,广询治要,观察吏政,访求民隐,旌举操行, 存问所疾,礼俗得失,一依《周典》,每各为书,还具条奏, 俾朕昭然,若亲览焉。”松之反使奏曰:“臣闻天道以下 济光明,君德以广运为极。古先哲后”,因心溥被。是以 文思在躬,则时雍自洽;礼行江汉,而美化斯远。故能 垂大哉之休咏,廓造周之盛则。伏惟陛下神睿元通, 道契旷代,冕旒华堂,垂心八表,咨敬敷之未纯,虑明 扬之靡畅,清问下民,哀此鳏寡,涣焉大号,周爰四达, 远猷形于《雅诰》,惠训播乎遐陬。是故率土仰咏,重译 咸悦。臣谬蒙诠任,惭“惧屏营,不知所措。奉二十四条, 谨随事为牒。伏见诏书,礼俗得失,一依《周典》,每各为 书,还具条奏。谨依事为书,以系之后。”松之甚得奉使 之义,论者美之。转中书侍郎、司冀二州大中正。上使 注陈寿《三国志》,松之鸠集传记,增广异闻,既成奏上, 上善之曰:“此为不朽矣。”出为永嘉太守,勤恤百姓,吏 民便之。十四年,领国子博士,进太中大夫。续何承天 《国史》,未及撰述。二十八年,卒,时年八十。子骃,南中郎 参军。松之所著文论及《晋纪》,骃注司马迁《史记》,并行 于世。

    何承天

    按《宋书何承天传》,“承天,东海郯人也。从祖伦,晋右卫将军。承天五岁失父。母徐氏,广之姊也,聪明博学,故 承天幼渐训义,儒史百家,莫不该览。高祖以为太尉 行参军,除太学博士。义熙十六年,除著作佐郎,撰国 史。寻转太子率更令。十九年,立国子学,以本官领国 子博士。皇太子讲《孝经》,承天与中庶子颜延之同为” 执经,迁御史中丞。二十四年,迁廷尉,未拜,上欲以为 吏部已受密旨,承宣漏之,坐免官,卒于家,年七十八。 先是,《礼论》有八百卷,承天删减并合,以类相从,凡为 三百卷,并前传《杂论》《纂文论》并传于世。又考定《元嘉 历》,语在《律历志》。

    周续之

    按《宋书隐逸周续之传》:“续之字道祖,雁门广武人也。 其先过江,居豫章建昌县。续之年八岁丧母,哀戚过 于成人,奉兄如事父。豫章太守范甯于郡立学,招集 生徒,远方来者甚众。续之年十二,诣甯受业。居数年, 通五经,并纬候,名冠同门,号曰颜子。既而闲居读《老》 《易》,入庐山事沙门释慧远。时彭城刘遗民遁迹庐山”, 陶渊明亦不应征命,谓之“寻阳三隐。”征太学博士,不 就。尝以嵇康《高士传》得出处之美,因为之注。高祖之 北讨,世子居守,迎续之,馆于安乐寺,延入讲礼,月馀 复还山。江州刺史刘柳荐之高祖曰:“臣闻恢耀和肆, 必在兼城之宝;翼亮崇本,宜纡高世之逸。是以渭滨 佐周,圣德广运;商洛匡汉,英业乃昌。”伏惟明公道迈 振古,应天继期,游外畅于冥内,体远形于应近。虽汾 阳之举,辍驾于时艰;明扬之旨,潜感于穹谷矣。窃见 处士雁门周续之,清真贞素,思学《钩深》,弱冠独往,心 无近事。性之所遣,荣华与饥寒俱落;情之所慕,岩泽 与琴书共远。加以仁心内发,义怀外亮,留爱昆卉,诚 著桃李。若升之宰府,“必鼎味斯和;濯缨儒官,亦王猷 遐缉。臧文不知,失在降贤,言偃得人,功由升士,愿照 其款丹,不以人废言。”俄而辟为太尉掾,不就。高祖北 伐,还镇彭城,遣使迎之,礼赐甚厚,每称之曰:“心无偏 吝,真高士也。”寻复南还。高祖践祚,复召之,乃尽室俱 下。上为开馆东郭外,招集生徒,乘舆降幸,并见诸生, 问续之《礼记》“傲不可长”、“与我九龄”、“射于矍圃”三义,辨 析精奥,称为该通。续之素患风痹,不复堪讲,乃移病 锺山。景平元年卒,时年四十七。通《毛诗》六义及《礼论》 《公羊传》皆传于世。

    雷次宗

    按《宋书隐逸雷次宗传》:“次宗字仲伦,豫章南昌人也。 笃志好学,尢明《三礼》《毛诗》,隐退不交世务。本州辟从 事,员外散骑侍郎,并不就。元嘉十五年,征至京师,开 馆于鸡笼山,聚徒教授,置生百馀人。会稽朱膺之、颍 川庾蔚之并以儒学监总诸生。时国子学未立,上留 心艺术,使丹阳尹何尚之立元学,太子率更令何承” 天立史学,司徒参军谢元立文学,凡四学并建。车驾 数幸次宗学馆,资给甚厚。又除给事中,不就,还庐山, 公卿以下,并设祖道。二十三年,诏曰:“前新除给事中 雷次宗,笃尚希古,经行明修,守志隐约,宜加升引,以 旌退素。可散骑侍郎。”后又征诣京邑,为筑室于锺山 西岩下,谓之招隐馆,使为皇太子、诸王讲《丧服经》,次 宗不入公门,乃使自华林东门入延贤堂就业。二十 五年,卒于锺山,年六十三。太祖与江夏王义恭书,道 次宗亡。义恭答曰:“雷次宗不救所疾,甚可痛念。其幽 栖穷薮,自宾圣朝,克己复礼,始终若一。伏惟天慈弘 被,亦垂矜愍。”子肃之,颇传其业,官至豫章郡丞。

    关康之

    按《宋书隐逸王素传》:“关康之,字伯瑜,河东阳人,世居 京口。少而笃学,姿状丰伟。下邳赵绎以文义见称,康 之与之友善,特进颜延之见而知之。晋陵顾悦之难 王弼疑义四十馀条,康之申王难顾远有情理。又为 《毛诗义》,经籍疑滞,多所论释。太宗泰始初,征为通直 郎,辞以疾。顺帝升明元年卒。”

    南齐

    王俭

    按《南齐书王俭传》,“俭字仲宝,琅琊临沂人也。祖昙首, 宋右光禄。父僧绰,金紫光禄大夫。俭幼有神彩,专心 笃学,手不释卷。丹阳尹袁粲闻其名,言之于明帝,尚 阳羡公主,拜驸马都尉。解褐秘书郎、太子舍人,超迁 秘书丞。上表求校坟籍,依《七略》撰《七志》四十卷,上表 献之,表辞甚典,又撰定《元徽四部书目》。母忧,服阕,为” 司徒右长史,历吏部郎。升明二年,迁长兼侍中,以父 终此职,固让。俭察太祖雄异,先于领府衣裾。太祖为 太尉,引为右长史,恩礼隆密,专见任用,转左长史。及 太傅之授,俭所倡也。少有宰相之志,物议咸相推许。 时大典将行,俭为佐命礼仪诏策,皆出于俭,褚渊唯 为《禅诏文》,使俭参治之。齐台建,迁右仆射,领吏部。建 元元年,改封南昌县公,食邑二千户。明年,转左仆射, 领选如故。上坏宋明帝紫极殿,以材柱起宣阳门,俭 与褚渊及叔父僧虔连名上表谏,上手诏酬纳。宋世 外六门设竹篱,是年初有发白虎樽者,言白门三重门,竹篱穿不完。上感其言,改立都墙。俭又谏。上答曰: “吾欲令后世无以加也。”朝廷初基,制度草创,俭识旧 事,问无不答。上叹曰:“《诗》云:‘维岳降神,生甫及申’。今亦 天为我生俭也!”其年,俭固请解选,见许,加侍中,固让, 复散骑常侍。上曲宴群臣数人,各使效伎艺。褚渊弹 琵琶,王僧虔弹琴,沈文季歌《子夜》,张敬儿舞,王敬则 拍张。俭曰:“臣无所解,唯知诵书。”因跪上前,诵相如《封 禅书》。上笑曰:“此盛德之事,吾何以堪之!”后上使陆澄 诵《孝经》,自仲尼居而起。俭曰:“澄所谓博而寡要,臣请 诵之。”乃诵君子之事上章。上曰:“善。张子布更觉非奇 也。”上崩,遗诏以俭为侍中、尚书、左镇军将军。永明二 年,领国子祭酒。三年,领太子少傅。是岁,省总明观,于 俭宅开学士馆,悉以四部书充俭家。又诏俭以家为 府。四年,以本官领吏部。俭长《礼》学,谙究朝仪,每博议 证引,先儒罕有其例。八坐丞郎,无能异者。令史咨事, 宾客满席。俭应接铨序,傍无留滞,十日一还学。监试 诸生,巾卷在庭,剑卫令史,仪容甚盛,作解散髻,斜插 帻簪。朝野慕之,相与放效。俭尝谓人曰:“江左风流宰 相,唯有谢安。”盖自比也。世祖深委仗之,士流选用,奏 无不为。五年,即本号开府仪同三司。七年,改领中书 监,参掌选事。其年疾,上亲临视。薨,年三十八。诏赠太 尉,侍中、中书监、公如故,谥文宪。公俭寡嗜欲,唯以经 国为务。车服尘素,家无遗财。手笔典裁,为当时所重。 撰《古今丧服集记》并文集,并行于世。

    刘𤩽

    按《南齐书刘𤩽传》:“𤩽字子圭,沛国相人,晋丹阳尹惔 六世孙也。祖弘之,给事中。父惠,治书御史。𤩽初,州辟 祭酒、主簿,宋大明四年,举秀才。兄璲亦有名,先应州 举。至是别驾东海王元曾与𤩽父惠书曰:‘此岁贤子 充秀,州闾可谓得人’。除奉朝请,不就。少笃学,博通五 经,聚徒教授,常有数十人。太祖践祚,召𤩽入华林园” 谈语,谓𤩽曰:“吾应天革命,物议以为何如?”𤩽对曰:“陛 下诚鉴前轨之失,加之以宽厚,虽危可安;若循其覆 辙,虽安必危矣。”既出,帝顾谓司徒褚渊曰:“方直乃尔, 学士故自过人。”上欲用𤩽为中书郎,使吏部尚书何 戢喻旨曰:“上欲以凤池相处。”𤩽曰:“平生无荣进意。”后 以母老阙养,拜彭城郡丞。武陵王晔为会稽太守,上 欲令𤩽为晔讲。除会稽郡丞,学徒从之者转众。𤩽姿 状纤小,儒学冠于当时,京师士子贵游,莫不下席受 业。性谦率通美,不以高名自居。游诣故人,唯一门生 持胡床随后,主人未通,便坐问答。居在檀桥,瓦屋数 间,上皆穿漏。学徒敬慕,不敢指斥,呼为“青溪”焉。竟陵 王子良表世祖为𤩽立馆,以扬烈桥故主第给之。未 及徙居,病卒。门人受学,并吊服临送,时年五十六。梁 天监元年,为𤩽立碑,谥曰贞简先生。所著文集,皆是 礼义,行于世。初,𤩽讲《月令》毕,谓学生严植曰:“江左以 来,阴阳律数之学废矣。吾今讲此,曾不得其仿佛。”时 济阳蔡仲熊礼学博闻,谓人曰:“凡锺律在南,不容复 得调平。”昔五音金石,本在中土。今既南来,土气偏陂, 音律乖爽,𤩽以为然。

    陆澄

    按《南齐书陆澄传》:“澄字彦渊,吴郡吴人也。祖卲,临海 太守。父瑗,州从事。澄少好学,博览无所不知,行止坐 眠,手不释卷。起家太学博士。宋泰始初,为尚书殿中 郎,转通直郎,兼中书郎,寻转兼左丞。泰始六年,诏皇 太子朝贺,服衮冕九章。澄与仪曹郎丘仲起议,服冕 以朝,实著经文,奏除六冕,汉明还备。魏晋以来,不欲 令臣下服衮冕,故位公者加侍官。今皇太子礼绝群 后,宜遵圣王盛典,革近代之制。”寻转着作正员郎,兼 官如故。永明元年,转度支尚书,寻领国子博士。时国 学置郑、王《易》《杜服》《春秋》何氏、《公羊》糜氏、《穀梁》、郑元、《孝 经》。澄谓尚书令王俭曰:“《孝经》、小学之类,不宜列在帝 典。”乃与俭书曰:“《易》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弥天地之道, 通万物之情。自商瞿至田何,其间五传,年未为远,无 讹杂之失。秦所不焚,无崩坏之弊。虽有异家之学,同 以象数为宗,数百年后,乃有王弼。王济云:弼所悟者 多,何必能顿废前儒?若谓《易》道尽于王弼,方须大论, 意者无乃仁智殊见,四道异传,无体不可以一体求, 屡迁不可以一迁执也。晋太兴四年,太常荀嵩请置 《周易》郑元注博士,行乎前代,于时政由王、庾,皆俊神 清识,能言元远。舍辅嗣而用康成,岂其妄然?泰元立 王肃,《易》当以在元弼之间。元嘉建学之始,元、弼两立。 逮颜延之为祭酒,黜郑置王,意在贵元,事成败儒。今 若不大弘儒风,则无所立学。众经皆儒,惟《易》独元,元 不可“弃,儒不可缺,谓宜并存,所以合无体之义。且弼 于注《经》中已举《系辞》,故不复别注。今若专取弼《易》,则 《系》说无注。《左氏》泰元取服虔而兼取贾逵《经》。服《传》无 经,虽在注中,而传又有无经者故也。今留服而去贾, 则《经》有所阙。”案杜预注传,王弼注《易》,俱是晚出,并贵 后生。杜之异古,未如王之夺实,祖述前儒,特举其违。 又《释例》之作,所引惟深。《穀梁》。泰元旧有糜信注,颜,益以范甯,糜犹如故,颜论闰分,范注当以“同我者亲。”常 谓《穀梁》劣《公羊》,为注者又不尽善,竟无及《公羊》之有。 何休恐不足两立,必谓范善便当除糜。世有一《孝经》, 题为郑元注,观其用辞,不与注书相类。案元自序所 注众书,亦无《孝经》。俭答曰:“《易》体微远,实贯群籍,施、孟 异闻,周、韩殊旨,岂可专据小王,便为该备?依旧存郑。” 高同来说,元凯注传,超迈前儒,若不列学官,其可废 矣。贾氏注经,世所罕习,《穀梁》小书,无俟两注,存糜略 范,率由旧式,凡此诸义,并同雅论。疑《孝经》非郑所注。 仆以此书明百行之首,实人伦所先,《七略》《艺文》,并陈 之六艺,不“与《苍颉》、凡将之流也。郑注虚实,前代不嫌”, 意谓可安,仍旧立置。俭自以博闻多识,读书过澄。澄 曰:“仆年少来无事,唯以读书为业。且年已倍令君,令 君少便,鞅掌王务,虽复一览便谙,然见卷轴未必多 仆。”俭集学士何宪等,盛自商略。澄侍俭语毕,然后谈 所遗漏数百千条,皆俭所未睹,俭乃叹服。俭在尚书 省,出巾箱几案杂服饰,令学士隶事,事多者与之,人 人各得一两物。澄后来,更出诸人所不知事复各数 条,并夺物将去。转散骑常侍,秘书监,吴郡中正、光禄 大夫,加给事中,中正如故。寻领国子祭酒。隆昌元年, 以老疾,转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未拜,卒,年七十。谥 靖子,当世称为硕学。读《易》三年,不解文义,欲撰《宋书》 竟不成。王俭戏之曰:“陆公,书厨也。”家多坟籍,人所罕 见。撰《地理书》及杂传,死后乃出。

    祖冲之

    按《南齐书文学祖冲之传》:“冲之,字文远,范阳蓟人也。 少稽古有机思。宋孝武使直华林学省,赐宅宇车服, 解褐南徐州迎从事,公府参军。宋元嘉中,用何承天 所制历,比古十一家为密,冲之比为尚疏,乃更造新 法,上表愿颁宣群司,赐垂详究。事奏,孝武令朝士善 历者难之,不能屈。会帝崩,不施行。出为娄县令、谒者” 仆射。永明中,文惠太子东宫见冲之历法,启世祖施 行。文惠寻薨,事又寝。转长水校尉。建武中,明帝使冲 之巡行四方,兴造大业,可以利百姓者,会连有事,事 竟不行。冲之解锺律,又特善算。永元二年,冲之卒,年 七十二。著《易》《老》《庄》义,释《论语》《孝经》,注九章,造《缀述》数 十篇。

    顾欢

    按《南齐书高逸顾欢传》:“欢字景怡,吴郡盐官人。祖赳, 晋隆安末,避乱徙居。欢年六七岁,书《甲子》,有简三篇, 欢析计遂知六甲。家贫,父使驱田中雀,欢作《黄雀赋》 而归,雀食过半,父怒欲挞之,见赋乃止。乡中有学舍, 欢贫无以受业,于舍壁后倚听,无遗忘者。八岁诵《孝 经》《诗论》。及长,笃志好学。母年老,躬耕诵书,夜则燃糠” 自照。同郡顾𫖮之临县,见而异之,遣诸子与游,及孙 宪之并受经句。欢年二十馀,更从豫章雷次宗咨元 儒诸义。母亡,水浆不入口六七日,庐于墓次,遂隐遁 不仕。于剡天台山开馆聚徒,受业者常近百人。欢早 孤,每读《诗》至“哀哀父母”,辄执书恸泣。学者由是废《蓼 莪》篇不复讲。太祖辅政,悦欢风教,征为扬州主簿,遣 中使迎欢。及践祚,乃至。欢称:山谷臣顾欢上表曰:“臣 闻举网提纲,振裘持领,纲领既理,毛目自张。然则道 德纲也,物势目也。上理其纲则万机时序;下张其目 则庶官不旷。谨删撰老氏,献《治纲》一卷。伏愿稽古百 王,斟酌时用,不以刍荛弃言,不以人微废道,则率土 之赐也,微臣之幸也。臣志恋幽深,无与荣势,自足云 霞,不须禄养,请从此退。”欢东归,上赐麈尾素琴。永明 元年,诏征欢为太学博士,不就,卒于剡山,时年六十 四。还葬旧墓,木连理出墓侧,县令江山图表状。世祖 诏欢诸子撰欢《文议》三十卷。欢口不辨,善于着笔,注 王弼《易》二系,学者传之。

    臧荣绪

    按《南齐书》高逸《臧荣绪传》:“荣绪,东莞莒人也。祖奉先, 建陵令。父庸民,国子助教。荣绪幼孤,躬自灌园,以供 祭祀。母丧后,乃著《嫡寝论》,扫洒堂宇,置筵席,朔望辄 拜荐甘珍,未尝先食。纯笃好学,括东西晋为一书,纪 录志、传百一十卷,隐居京口,教授南徐州,辟西曹,举 秀才,不就。太祖为扬州,征荣绪为主簿,不到。司徒褚” 渊少时,尝命驾寻之。建元中,启太祖曰:“荣绪,朱方隐 者。昔臧质在宋,以国戚出牧,彭岱引为行佐,非其所 好。谢疾求免,蓬庐守志,漏湿是安,灌蔬终老。与友关 康之沈深典素,追古著书,撰《晋史》十卷,赞论虽无逸 才,亦足弥纶一代。臣岁时往京口,早与之遇,近报其 取书,始方送出,庶几得备录渠阁,采”异甄善。上答曰: “公所道臧荣绪者,吾甚志之。其有史翰,欲令入天禄”, 甚佳。荣绪惇爱《五经》,谓人曰:“昔吕尚奉丹书,武王致 斋降位,李释教诫,并有礼敬之仪。”因甄明至道,乃著 《拜五经序论》。尝以宣尼生庚子日陈《五经》拜之,自号 被褐先生。又以饮酒乱德,言常为诫。永明六年卒,年 七十四。

    关康之

    按《南齐书》高逸《臧荣绪传》:“关康之,字伯愉,河东人。世

    居丹徒,以坟籍为务,四十年不出门,不应州府辟。宋 太始中,征通直郎,不就。晚以母老家贫,求为岭南小 县。性清约,独处一室,稀与妻子相见,不通宾客。弟子 以业传受,尢善《左氏春秋》。太祖为领军,素好此学,送 《春秋》五经,康之手自点定,并得论、《礼记》十馀条。上甚” 悦宝爱之。遗诏以经本入元宫。宋末卒。

    沈𬴊士

    按《南齐书》高逸《沈𬴊士传》:“𬴊士字云祯,吴兴武康人 也。祖膺,晋太中大夫。𬴊士少好学,家贫,织帘诵书,口 手不息。宋元嘉末,文帝令尚书仆射何尚之抄撰《五 经》,访举学士,县以𬴊士应选。尚之谓子偃曰:‘山薮故 有奇士也’。少时,𬴊士称疾归乡,更不与人物通。养孤 兄子,义著乡曲。或劝𬴊士仕,答曰:‘鱼县兽槛,天下一 契,圣人元悟,所以每履吉先,吾诚未能景行坐忘,何 为不希企日损’。”乃作《元散赋》以绝世。隐居馀干吴差 山,讲经教授,从学者数十百人,各营屋宇,依止其侧。 升明末,太守王奂上表荐之,诏征为奉朝请,不就。永 明六年,吏部郎沈渊、中书郎沈约又表荐𬴊士义行 曰:“吴兴沈𬴊士,英风夙挺,峻节早树,贞粹,禀于天然, 综博生乎笃习。家世孤贫,藜藿不给,怀书而耕,白首 无倦,挟琴采薪,行歌不辍。长兄早卒,孤侄数四,摄尪 鞠稚,吞苦推甘,年逾七十,行业无改。元嘉以来,聘召 仍叠,玉质逾洁,霜操日严。若使闻政王庭,服道槐掖, 必能孚朝规于边鄙,播圣泽于荒垂。”诏又征为太学 博士。建武二年,征著作郎,永元二年,征太子舍人,并 不就。𬴊士负薪汲水,并日而食,守操终老,笃学不倦。 遭火烧书数千卷,𬴊士年过八十,耳目犹聪明,以火 故抄写火下细书,复成二三千卷,满数十箧,时人以 为养身静嘿之所致也。著“《周易》两系、《庄子内篇训注》, 《易经》《礼记》《春秋》《尚书》《论语》《孝经》《丧服》《老子要略》”数十 卷。年八十六卒。

    吴苞

    按《南齐书》高逸《吴苞传》:“苞字天盖,濮阳鄄城人也。儒 学,善《三礼》及老《庄》。宋泰始中,过江,聚徒教学,冠黄葛 巾,竹麈尾,蔬食二十馀年。隆昌元年诏曰:‘处士濮阳 吴苞,栖志穹谷,秉操贞固,沈情味古,白首弥厉。征太 学博士,不就。始安王遥光右卫江祏于蒋山南为立 馆。自刘𤩽卒后,学者咸归之,以寿终’。”

    徐伯珍  楼幼瑜

    按《南齐书》高逸《徐伯珍传》:“伯珍字文楚,东阳太末人 也。祖父并郡掾史。伯珍少孤贫,书竹叶及地学书。山 水暴出,漂溺宅舍,村邻皆奔走,伯珍累床而止,读书 不辍。叔父璠之与颜延之友善,还袪蒙山,立精舍讲 授,伯珍往从学,积十年,究寻经史,游学者多依之。太 守琅邪王昙生、吴郡张淹并加礼辟伯珍,应召便退。” 如此者凡十二焉。征士沈俨造膝谈论,申以素交。吴 郡顾欢擿出《尚书》滞义,伯珍训答,甚有条理,儒者宗 之。好释氏老庄,兼明道术。岁常旱,伯珍筮之,如期雨 澍。举动有礼,过曲木之下,趋而避之。早丧妻,晚不复 娶,自比曾参。永明二年,刺史豫章王辟议曹从事,不 就。家甚贫窭。兄弟四人,皆白首相对,时人呼为“四皓。” 建武四年卒,年八十四。受业生凡千馀人。同郡楼幼 瑜亦儒学,著《礼捃遗》三十卷,官至给事中。

    徐勉

    按《梁书徐勉传》,“勉字修仁,东海郯人也。祖长宗,宋高 祖霸府行参军。父融,南昌相。勉幼孤贫,早励清节。年 六岁,时属霖雨,家人祈霁,率尔为文,见称耆宿。及长, 笃志好学,起家国子生。太尉文宪公王俭时为祭酒, 每称勉有宰辅之量。射策举高第,补西阳王国侍郎, 寻迁太学博士。高祖践祚,拜中书侍郎。天监二年,除” 给事黄门侍郎。六年,迁吏部尚书。勉居选官,彝伦有 序,既娴尺牍,兼善辞令。虽文案填积,坐客充满,应对 如流,手不停笔,又该综百代,皆为避讳。领太子中庶 子,侍东宫。昭明太子尚幼,敕知宫事,太子礼之甚重, 每事询谋。尝于殿内讲《孝经》,临川静惠王、尚书令沈 约备二傅,勉与国子祭酒张充为执经,王莹、张稷、柳 憕、王暕为侍讲。时选极亲贤,妙尽时誉,勉陈让数四。 又与沈约书,求换侍讲,诏不许,然后就焉。转太子詹 事,迁尚书右仆射,詹事如故。又改授侍中,频表解宫 职,优诏不许。时人间丧事,多不遵礼,朝终夕殡,相尚 以速。勉上疏曰:“《礼记问丧》云:‘三日而后敛者,以俟其 生也。三日而不生,亦不生矣’。”自顷以来,不遵斯制。送 终之礼,殡以期日,润屋豪家,乃或半晷。衣衾棺椁,以 速为荣,亲戚徒隶,各念休反。故属纩才毕,灰钉已具。 忘狐鼠之顾步,愧燕雀之徊翔,伤情灭理,莫此为大。 且人子承衾之时,志懑心绝,丧事所资,悉关他手。爱 憎深浅,事实难原。如觇视或爽,存没违滥,使万有其 一,怨“酷已多,岂若缓其告敛之晨,申其望生之冀。请

    自今士庶,宜悉依古三日大敛,如有不奉,加以纠绳
    考证
    诏可其奏。寻授宣惠将军,置佐史,侍中、仆射如故。又

    除尚书仆射、中卫将军。勉以旧恩,越升重位,尽心奉 上,知无不为。爰自小选,迄于此职。常参掌衡石,甚得 士心。禁省中事,未尝漏泄,每有表奏,辄焚槁草。博通 经史,多识前载,朝仪国典,婚冠吉凶,勉皆预图议。普 通六年,上修《五礼表》曰:“臣闻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 人之道,曰仁与义。故称导之以德,齐之以礼。夫礼所 以安上治人,弘风训俗,经国家,利后嗣者也。唐虞三 代,咸必由之。在乎有周,宪章尤备。因殷革夏,损益可 知。虽复经礼三百,《曲礼》三”千,经文三百,《威仪》三千。其 大归有五,即宗伯所掌典礼,吉为上,凶次之,宾次之, 军次之,嘉为下也。故祠祭不以礼,则不齐不庄;丧纪 不以礼,则背死忘生者众;宾客不以礼,则朝觐失其 仪;军旅不以礼,则致乱于师律;冠婚不以礼,则男女 失其时。为国修身,于斯攸急。洎周室大坏,王道既衰, 官守斯文,日失其序,礼乐征伐,出自诸侯,小雅尽废, 旧章缺矣。是以韩宣适鲁,知周公之德;叔侯在晋,辨 郊劳之仪。战国从横,政教愈泯,暴秦灭学,扫地无馀。 汉氏郁兴,日不暇给,犹命叔孙于外野,方知帝王之 为贵。末叶纷纶,递有兴毁,或以武功锐志,或好黄老 之言,礼义之式,于焉中止。及东京曹褒《南宫制述》,集 其散略,百有馀篇,虽写以尺简,而终阙平奏。其后兵 革相寻,异端互起,章句既沦,俎豆斯辍。方领矩步之 容,事灭于旌鼓;兰台石室之文,用尽于帷盖。至乎晋 初,爰定新礼,荀𫖮制之于前,挚虞删之于末。既而中 原丧乱,罕有所遗,江左草创,因循而已,厘革之风,是 则未暇。伏惟陛下睿明启运,先天改物,拨乱惟武,经 时以文,作乐在乎功成,制礼弘于业定;光启二学,皇 枝等于贵游。辟兹五馆,草莱升以好爵。爰自受命,迄 于告成,盛德形容备矣,天下能事毕矣。明明穆穆,无 德而称焉。至若元符灵贶之祥,浮溟机山之賮,固亦 日书左史,副在司存,今可得而略也。是以命彼群才, 搜《甘泉》之法;延“兹硕学,阐曲台之仪。淄上淹中之儒, 连踪继轨;负笈怀铅之彦,匪旦伊夕。谅以化穆三雍, 人从五典,秩宗之教,勃焉以兴。”伏寻所定五礼,起齐 永明三年,太子步兵校尉伏曼容,表求制一代礼乐。 于时参议置新旧学士十人,止修《五礼》,咨禀卫将军 丹阳君王俭学士亦分住郡中,制作历年,犹未克就。 及文宪薨殂,遗文散逸。后又以事付国子祭酒何引, 经涉九载,犹复未毕。建武四年,引还山东。齐明帝敕 委尚书令徐孝嗣,旧事本末,随在南第。永元中,孝嗣 于此遇祸,又多零落。当时鸠敛所馀,权付尚书左丞 蔡仲熊、骁骑将军何佟之共掌其事。时修礼局住在 国子学中门外,东昏之代,频有军火,其所散失,又逾 大半。天监元年,佟之启审省置之,宜敕使外详。时尚 书参详,以天地初革,庶务权舆,宜俟隆平,徐议删撰。 欲且省礼局,并还尚书仪曹。诏旨云:“礼坏乐缺,故国 异家殊,实宜以时修定,以为永准。但顷之修撰,以情 取人,不以学进。其掌知者,以贵总一,不以稽古,所以 历年不就,有名无实。此既经国所先,外可议其人,人 定便即撰次。”于是尚书仆射沈约等参议,请五礼各 置旧学士一人,人各自举学士二人,相助抄撰。其中 有疑者,依《前汉》《石渠》《后汉》《白虎》,随源以闻,请旨断决。 乃以旧学士右军记室参军明山宾掌吉礼,中军骑 兵参军严植之掌凶礼,中军田曹行参军兼太常丞 贺玚掌宾礼,征虏记室参军陆琏掌军礼,右军参军 司马裴掌嘉礼,尚书左丞何佟之总参其事。佟之后 以镇北咨议参军伏暅代之,后又以暅代严植之掌 凶礼。暅寻迁官,以《五经》博士缪昭掌凶礼,复以“礼仪 深广,记载残缺,宜须博论,共尽其致,更使镇军将军、 丹阳尹沈约、太常卿张充及臣三人,同参”厥务。臣又 奉别敕,总知其事,末又使中书侍郎周舍、庾于陵二 人,复豫参知。若有疑义所掌,学士当职先立议,通咨 《五礼》。旧学士及参知各言同异,条牒启闻,决之制旨。 疑事既多,岁时又积,制旨裁断,其数不少。莫不网罗 经诰,玉振金声,义贯幽微,理入神契,前儒所不释,后 学所未闻。凡诸奏决,皆载“篇首,具列圣旨,为不刊之 则。洪规盛范,冠绝百王,茂实英声,方垂千载。宁孝宣 之能拟,岂孝章之足云?五礼之职,事有繁简,及其列 毕,不得同时。”《嘉礼仪注》以天监六年五月七日上尚 书,合十有二秩,百一十六卷,五百四十六条;《宾礼仪 注》以天监六年五月二十日上尚书,合十有七秩,一 百三十卷,四十五条;《军礼仪注》以天监九年十月二 十九日上尚书,合十有八秩,一百八十九卷,二百四 十条;《吉礼仪注》以天监十一年十一月十日上尚书, 合二十有六秩,二百二十四卷,一千五条;《凶礼仪注》 以天监十一年十一月十七日上尚书,合四十有七 秩,五百一十四卷,五千六百九十三条。大凡一百二 十秩,一千一百七十六卷,八千一十九条。又列副秘 阁及《五经典书》各一通,缮写校定。以普通五年二月, 始获洗毕。窃以撰正履礼,历代罕就,皇明在运,厥功克成。周代三千,举其盈数;今之八千,随事附益。质文 相变,故其数兼倍。犹如八卦之爻,因而重之,错综成 六十四也。昔文、武二王,所以纲纪周室,君临天下。公 旦修之,以致太平龙凤之瑞。自斯厥后,甫备兹日。孔 子曰:“其有继周,虽百代可知。”岂所谓齐功比美者欤? 臣以庸识,谬司其任,淹留历稔,允当斯责。兼勒成之 初,未遑表上,实由才轻务广,思力不周,永言惭惕,无 忘寤寐。自今春舆驾将亲六师,搜寻军礼,阅其条章, 靡不该备。所谓“‘郁郁文哉,焕乎洋溢’,信可以悬诸日 月,颁之天下者矣。愚心喜忭,弥思陈述,兼前后联官, 一时皆逝。臣虽幸存,耄已将及,虑皇世大典,遂阙腾 奏,不任下情。辄具载撰修始末,并职掌人所成卷秩 条目之数,谨拜表以闻。”诏曰:“经礼大备,正典载弘,今 诏有司,案以行事也。”又诏曰:“勉表如此。因革允釐,宪 章孔备,功成业定,于是乎在。可以光被八表,施诸百 代,俾万世之下,知斯文在斯。主者其按以遵行,勿有 失坠。”寻加中书令,给亲信二十人。勉以疾自陈,求解 内任,诏不许。中大通三年,特进、右光禄大夫、侍中大 夫。大同元年卒,年七十,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简肃。 公勤著述,虽当机务,下笔不休。常以起居注烦杂,乃 加删撰,为《别起居注》六百卷,《左丞弹事》五卷,在选曹 撰《选品》五卷,齐时撰《太庙祝文》二卷,凡所著前后二 集四十五卷,又为《妇人集》十卷,皆行于世。

    明山宾

    按《梁书明山宾传》,“山宾字孝若,平原鬲人也。父僧绍, 隐居不仕。宋末国子博士征,不就。山宾七岁能言元 理,十三博通经传。居丧尽礼。高祖引为相府田曹参 军。梁台建,为尚书驾部郎,迁治书侍御史、右军记室 参军,掌治吉礼。时初置五经博士,山宾首膺其选。累 迁国子博士、太子率更令、中庶子。普通四年,东宫新” 置学士,以山宾居之。俄以本官兼国子祭酒。五年,为 国子博士。大通元年,卒,时年八十五。诏赠侍中,谥曰 “质子。”山宾累居学官,甚有训导之益。所著《吉礼仪礼 注》二百二十四卷,《礼仪》二十卷,《孝经丧礼服义》十五 卷。子震,字兴道,亦传父业,历官太学博士,太子舍人, 尚书祠部郎,馀姚令。

    王筠

    按《梁书王筠传》:“筠字元礼,一字德柔,琅邪临沂人。祖 僧虔,齐司空简穆公。父楫,太中大夫。筠幼警寤,七岁 能属文。年十六,为《芍药赋》,甚美。及长,清静如学,与从 兄泰齐名。陈郡谢览,览弟举,亦有重誉,时人为之语 曰:‘谢有览举,王有养炬’。”“‘炬”是泰,“养’即筠,并小字也。起 家中军临川王行参军,迁太子舍人,除尚书殿中郎。” 尚书令沈约,当世辞宗,每见筠文,咨嗟吟咏,以为不 逮也。尝谓筠:“昔蔡伯喈见王仲宣,称曰:‘王公之孙也。 吾家书籍,悉当相与。仆虽不敏,请附斯言’。”自谢朓诸 贤零落以后,平生意好,殆将都绝,不谓疲暮,复逢于 君。累迁太子洗马,中舍人,并掌东宫管记。昭明太子 爱文学士,常与筠及刘孝绰、陆倕、到洽、殷芸等游宴 元圃,太子独执筠袖,抚孝绰肩而言曰:“所谓左把浮 丘袖,右拍洪崖肩。”其见重如此。大通五年,除太府卿。 明年,迁度支尚书。中大同元年,徙光禄大夫。明年,太 宗即位,为太子詹事。卒年六十九。筠性弘厚,不以艺 能高人,而少擅才名,与刘孝绰见重当世。其《自序》曰: “余少好书,老而弥笃。”虽遇见瞥观皆即疏记。后重省 览,欢兴弥深,习与性成,不觉笔倦。自年十三四,齐建 武二年乙亥至梁大同六年,四十载矣。幼年读五经, 皆七八十,遍爱《左氏春秋》,吟讽常为口实,广略去取, 凡三过五抄。馀经及《周官》《仪礼》《国语》《尔雅》《山海经》本 草并再抄,子史诸集皆一遍。未尝倩人假手,并躬自 抄录“大小百馀卷,不足传之好事,盖以备遗忘而已。” 又《与诸儿书论家世集》云:“史传称安平崔氏及汝南 应氏并累世有文才,所以范蔚宗世擅雕龙,然不过 父子两三世耳,非有七叶之中,名德重望,爵位相继, 人人有集,如吾门者也。”沈少傅约语人云:“吾少好百 家之言,身为四代之史,自开辟以来,未有爵位蝉联, 文才相继,如王氏之盛者也。汝等仰观堂构,思各努 力,自撰其文章,以一官为一集。”自洗马、中书、中庶子、 吏部佐、临海、太府各十卷,《尚书》三十卷,凡一百卷,行 于世。

    朱异

    按《梁书朱异传》:“异字彦和,吴郡钱唐人也。父㢲,以义 烈知名,官至齐江夏王参军,吴平令。异年数岁,外祖 顾欢抚之,谓异祖昭之曰:‘此儿非常器,当成卿门户’。 及长,折节从师,遍治《五经》,尢明《礼》《易》,涉猎文史,兼通 杂艺,博弈书算,皆其所长。年二十,诣都尚书令沈约 面试之,因戏异曰:‘卿年少,何乃不廉’?异逡巡未达其” 旨。约乃曰:“天下唯有文义棋书,卿一时将去,可谓不 廉也。”有诏求异能之士,五经博士明山宾表荐异曰: “窃见钱唐朱异,年时尚少,德备老成,在独无散逸之 想,处暗有对宾之色。器宇弘深,神表峰峻。金山万丈缘陟未登;玉海千寻,窥映不测。加以圭璋新琢,锦组 初构,触响铿锵,值采便发。观其信行,非惟十室所稀, 若使负重遥途,必有千里之用。”高祖召见,使说《孝经》 《周易》义,甚悦之,谓左右曰:“朱异实异。”后见明山宾,谓 曰:“卿所举殊得其人。”仍召异直西省,俄兼太学博士。 其年,高祖自讲《孝经》,使异执经。迁尚书仪曹郎,入兼 中书通事舍人。大同四年,迁右卫将军。六年,异启于 仪贤堂奉述高祖《老子》义,敕许之。及就讲,朝士及道 俗听者千馀人,为一时之盛。时城西又开士林馆以 延学士,异与左丞贺琛递日述高祖《礼记中庸》义,皇 太子又召异于元圃讲《易》。太清元年,迁左卫将军,领 步兵。二年,迁中领军,舍人如故。六年,病卒,时年七十 三。诏赠侍中、尚书右仆射,给秘器一具,凶事所资,随 由资办,所撰《礼》《易》讲疏及仪注,文集百馀篇,乱中多 亡逸。

    贺琛

    按《梁书贺琛传》:“琛字国宝,会稽山阴人也。伯父玚,步 兵校尉,为世硕儒。琛幼玚授以经业,一闻便通义理。 玚异之曰:‘此儿当以明经致贵。玚卒后,琛家贫,常往 还诸暨贩粟以自给。闲则习业,尤精《三礼》。初,玚于乡 里聚徒教授,至是又依琛焉。普通中,刺史临川王辟 为祭酒从事史。琛始出都,高祖闻其学术,召见文德’” 殿,与语悦之,谓仆射徐勉曰:“琛殊有世业。”仍补王国 侍郎。俄兼太学博士,参礼仪事。历尚书左丞。诏琛撰 《新谥法》,至今施用。时皇太子议大功之末,可以冠子 嫁女,琛驳之,遂从琛议。迁员外散骑常侍。顷之,迁御 史中丞,参礼仪事如先。凡郊庙诸仪,多所创定。是时 高祖任职者,皆缘饰奸谄,深害时政。琛遂启陈事条 封奏。高祖大怒,召主书于前,口授敕责琛。琛奉敕,但 谢过而已,不复有指斥。久之,迁太府卿。太清二年,迁 云骑将军。疾卒,年六十九。琛所撰《三礼讲疏》,《五经滞 义》,及诸仪法,凡百馀篇。

    司马褧

    按《梁书司马褧传》,“褧字元素,河内温人也。曾祖纯之, 晋大司农、高密敬王。祖让之,员外常侍。父燮,善《三礼》。 仕齐,官至国子博士。褧少传家业,强力专精,手不释 卷。其礼文所涉书略皆遍睹。沛国刘𤩽为儒者宗,嘉 其学,深相赏好。少与乐安任昉亦雅重焉。初为国子 生,起家奉朝请,稍迁王府行参军。天监初,诏通儒治” 五礼,有司举褧治嘉礼,除尚书祠部郎中。是时创定 礼乐,褧所议多见施行。除步兵校尉,兼中书通事舍 人。褧学尤精于事数,国家吉凶礼,当世名儒明山宾、 贺玚等疑不能断,皆取决焉。累迁明威将军、晋安王 长史,未几卒。王命记室庾肩吾集其文为十卷,所撰 《嘉礼仪注》一百一十二卷。

    刘显

    按《梁书刘显传》,“‘显字嗣芳,沛国人也。父鬷,晋安内史。 幼而聪敏,当世号曰神童。天监初,举秀才。解褐中军 临川王行参军,俄署法曹。显好学,博涉多通,任昉尝 得一篇,缺简书,二字零落,历示诸人,莫能识者。显云 是《古文尚书》所删逸篇’。昉检《周书》,果如其说。昉因大 相赏异。丁母忧,服阕,尚书令沈约命驾造焉,于坐策” 显经史十事,显对其九,约曰:“老夫昏忘,不可受策。虽 然,聊试数事,不可至十也。”显问其五,约对其二。陆倕 闻之,叹曰:“刘郎可谓差人,虽吾家平原,诣张壮武、王 粲谒伯喈,必无此对。”其为名流推赏如此。累迁中书 侍郎、舍人。显与河东裴子野、南阳刘之遴、吴郡顾协 连职禁中,递相师友。显博闻强记,过于裴顾。时魏人 献古器,有隐起字,无能识者,显案文读之,无有滞碍, 考校年月,一字不差。高祖甚嘉焉。大同九年,除平西 咨议参军,加戎昭将军。卒,年六十三。

    刘之遴

    按《梁书刘之遴传》:“之遴字思贞,南阳涅阳人也。父虬, 齐国子博士,谥文范先生。之遴八岁能属文,十五举 茂才对策,沈约、任昉见而异之。之遴笃学明审,博览 群籍,时刘显、韦棱并强记,之遴每与讨论,咸不能过 也。除通直散骑侍郎,历太常卿。之遴好属文,多学古 体,与河东裴子野、沛国刘显常共讨论书籍,因为交” 好。是时,《周易》《尚书》《礼记》《毛诗》并有,高祖义疏,惟《左氏 传》尚阙。之遴乃著《春秋大意》十科,《左氏》十科,《三传同 异》十科,合三十事以上之。高祖大悦,诏答之曰:“省所 撰《春秋义》,比事论书,辞微旨远,编年之教,言阐义繁。 丘明传洙泗之风,《公羊》禀西河之学,铎、椒之说不进, 瑕丘之说无取,继踵胡母,仲舒云盛,因修《穀梁》,千载 最笃。张苍之传左氏,贾谊之袭荀卿,源本分镳,指归 殊致,详略纷然,其来旧矣。昔在弱年,乃经研味,一从 遗置,迄将五纪。兼晚冬晷促,机事罕暇,夜分求衣,未 遑搜括。须待夏景,试取推寻。若温故可求,别酬所问 也。”太清二年卒,年七十二。前后文集五十卷。

    许懋

    按《梁书许懋传》:“懋字昭哲,高阳新城人。祖圭,宋给事中,桂阳太守。父勇惠,齐太子家令、冗从仆射。懋少孤, 性至孝,居父执忧丧过礼,笃志好学,为州党所称。十 四入太学,受《毛诗》。旦领师说,晚而覆讲,座下听者常 数十百人。因撰《风雅比兴义》十五卷,盛行于世。尤晓 故事,称为仪注之学。文惠太子闻而召之,侍讲于崇” 明殿。除太子步兵校尉。永元中,兼国子博士,与司马 褧同志友善,仆射江祏甚推重之,号为“经史。”笥天监 初,参详五礼,除兼著作郎,待诏文德省。时有请封会 稽禅国山者,高祖雅好礼,因集儒学之士,草《封禅仪》, 将欲行。懋以为不可,因建议,诏从之。凡礼仪多刊正。 中大通三年,皇太子召诸儒参录《长春义记》。四年,拜 中庶子。卒,年六十九。撰《述行记》四卷,有集十五卷。

    王承

    按《梁书王承传》:“承字安斯,仆射暕子。七岁通《周易》,选 补国子生。年十五,射策高第。累迁中书黄门侍郎,兼 国子博士。时以文学相尚,罕以经术为业,惟承独好 之,发言吐论,造次儒者。在学训诸生,述《礼》《易》义。大通 五年,转国子祭酒,出为东阳太守。卒谥曰章子。”

    伏曼容

    按《梁书儒林伏曼容传》:“曼容字公仪,平昌安丘人。曾 祖滔,晋著作郎。父引之,宋司空主簿。曼容早孤,与母 兄客居南海。少笃学,善《老》《易》,倜傥好大言。常云:‘何晏 疑《易》中九事,以吾观之,晏了不学也。故知平叔有所 短,聚徒教授以自业。为骠骑行参军。宋明帝好《周易》, 集朝臣于清暑殿讲,诏曼容执经。曼容素美风采,帝’” 𢘆以方嵇叔夜,使吴人陆探微画叔夜像以赐之。迁 司徒参军。袁粲为丹阳尹,请为江宁令,入拜尚书外 兵郎。升明末,为辅国长史、南海太守。齐初,为通直散 骑侍郎。永明初,为太子率更令,侍皇太子讲。卫将军 王俭深相交好,令与河内司马宪、吴郡陆澄共撰《丧 服义》,既成,又欲与之定礼乐,会俭薨,迁中书侍郎、大 司马咨议参军,出为武昌太守。建武中,入拜中散大 夫。时明帝不重儒术,曼容宅在瓦官寺东,施高坐于 听事,有宾客辄升高坐为讲说,生徒常数十百人。梁 台建,以曼容旧儒,召拜司马,出为临海太守。天监元 年,卒官,时年八十二。为《周易》《毛诗》《丧服集解》《老》《庄》《论 语义》。子暅,在《良吏传》。

    何佟之

    按《梁书儒林何佟之传》:“佟之字士威,庐江灊人,豫州 刺史恽六世孙也。祖劭之,宋员外散骑常侍。父歆,齐 奉朝请。佟之少好《三礼》,师心独学,强力专精,手不辍 卷,读《礼论》二百篇,略皆上口。时太尉王俭为时儒宗, 雅相推重。起家扬州从事,仍为总明馆学士,频迁司 徒车骑参军事,尚书祠部郎。齐建武中,为镇北记室” 参车,侍皇太子讲,领丹阳邑中正。时步兵校尉刘𤩽、 征士吴苞皆已卒,京邑硕儒,唯佟之而已。佟之明习 事数,当时国家吉凶礼则,皆取决焉,名重于世。历步 兵校尉,国子博士,寻迁骠骑咨议参军,转司马。永元 末,京师兵乱,佟之常集诸生讲论,孜孜不怠。中兴初, 拜骁骑将军。高祖践阼,尊重儒术,以佟之为尚书左 丞。是时百度草创,佟之依礼定议,多所裨益。天监二 年,卒官,年五十五。高祖甚悼惜,将赠之官。故事,左丞 无赠官者,特诏赠黄门侍郎,儒者荣之。所著《文章礼 义》百许篇。子朝隐、朝晦。

    范缜

    按《梁书儒林范缜传》:缜字子真,南乡舞阴人也。晋安 北将军汪六世孙。祖璩之,中书郎。父濛,早卒。缜少孤 贫,事母孝谨。年未弱冠,闻沛国刘𤩽聚众讲说,始往 从之,卓越不群而勤学,𤩽甚奇之,亲为之冠。在𤩽门 下积年,去来归家,恒芒𪨗布衣,徒行于路。𤩽门多车 马贵游,缜在其门,聊无耻愧。既长,博通经术,尢精《三 礼》。性质直,好危言高论,不为士友所安,唯与外弟萧 琛善。琛名曰《口辩》,每服缜简诣。起家齐宁蛮主簿,累 迁尚书殿中郎。永明年中,与魏氏和亲,岁通聘好,特 简才学之士以为行人。缜及从弟云、萧琛、琅邪颜幼 明、河东裴昭明相继将命,皆著名邻国。于时竟陵王 子良盛招宾客,缜亦预焉。建武中,迁领军长史,出为 宜都太守,母忧去职,归居于南州。义军至,缜墨绖来 迎,高祖与缜有西邸之旧,见之甚悦。及建康城平,以 缜为晋安太守,在郡清约,资公禄而已。视事四年,征 为尚书左丞。缜去还,虽亲戚无所遗,唯饷前尚书令 王亮。缜仕齐时,与亮同台为郎,旧相友,至是亮被摈 弃在家,缜自迎王师,志在权轴,既而所怀未满,亦常 怏怏,故私相亲结以矫时云。后竟坐亮徙广州,语在 《亮传》。初,缜在齐世,尝侍竟陵王子良,子良精信释教, 而缜盛称无佛。子良问曰:“君不信因果,世间何得有 富贵?何得有贫贱?”缜答曰:“人之生,譬如一树花同发 一枝俱开,一蒂随风而堕。自有拂帘幌坠于茵席之 上,自有关篱墙落于溷粪之侧。坠茵席者,殿下是也; 落粪溷者,下官是也。贵贱虽复殊途,因果竟在何处?” 子良不能屈,深怪之。缜退论其理,著《神灭论》曰:“或问予云:‘神灭何以知其灭也’?答曰:‘神即形也,形即神也。 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也’。问曰:‘形者无知之 称;神者有知之名。知与无知,即事有异;神之与形,理 不容一。形神相即,非所闻也’。”答曰:“形者神之质,神者 形之用。是则形称其质,神言其用,形之与神,不得相 异也。”问曰:“神故非用,不得为异,其义安在?”答曰:“名殊 而体一也。”问曰:“名既已殊,体何得一?”答曰:“神之于质, 犹利之于刀;形之于用,犹刀之于利。利之名非刀也, 刀之名非利也。然而舍利无刀,舍刀无利,未闻刀没 而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在?”问曰:“刀之与利,或如来说; 形之与神,其义不然。何以言之?木之质无知也,人之 质有知也。人既有如木之质,而有异木之知,岂非木 有一,神有二邪?”答曰:“异哉言乎!人若有如木之质以 为形,又有异木之知以为神,则可如来论也。今人之 质,质有知也;木之质,质无知也。人之质,非木质也;木 之质,非人质也。安有如木之质,而复有异木之知哉?” 问曰:“人之质所以异木质者,以其有知耳。人而无知, 与木何异?”答曰:“人无无知之质,犹木无有知之形。”问 曰:“死者之形骸,岂非无知之质邪?”答曰:“是无人质。”问 曰:“若然者,人果有如木之质,而有异木之知矣?”答曰: “死者如木,而无异木之知;生者有异木之知,而无如 木之质也。”问曰:“死者之骨骼,非生者之形骸邪?”答曰: “生形之非死形,死形之非生形,区已革矣,安有生人 之形骸,而有死人之骨骼哉?”问曰:“若生者之形骸,非 死者之骨骼,非死者之骨骼,则应不由生者之形骸; 不由生者之形骸,则此骨骼从何而至此邪?”答曰:“是 生者之形骸,变为死者之骨骼也。”问曰:“生者之形骸, 虽变为死者之骨骼,岂不从生而有死?则知死体犹 生体也。”答曰:“如因荣木变为枯木,枯木之质,宁是荣 木之体?”问曰:“荣体变为枯体,枯体即是荣体;丝体变 为缕体,缕体即是丝体,有何别焉?”答曰:“若枯即是荣, 荣即是枯,应荣时凋零,枯时结实也。又荣木不应变 为枯木,以荣即枯,无所复变也。枯荣是一,何不先枯 后荣?要先荣后枯,何也?丝缕之义,亦同此破。”问曰:“生 形之谢,便应豁然都尽,何故方爱死形,绵历未已邪?” 答曰:“生灭之体,要有其次故也。夫欻而生者必欻而 灭,渐而生者必渐而灭。欻而生者,飘骤是也;渐而生 者,动植是也。有欻有渐,物之理也。”问曰:“形即是神者, 手等亦是邪?”答曰:“皆是神之分也。”问曰:“若皆是神之 分,神既能虑,手等亦应能虑也?”答曰:“手等亦应能有 痛痒之知,而无是非之虑。”问曰:“虑为一为异?”答曰:“知 即是虑,浅则为知,深则为虑。”问曰:“若尔,应有二乎?”答 曰:“人体惟一,神何得二?”问曰:“若不得二,安有痛痒之 知,复有是非之虑?”答曰:“如手足虽异,总为一人是非。 痛痒虽复有异,亦总为一神矣。”问曰:“是非之虑,不关 手足,当关何处?”答曰:“是非之意,心器所主。”问曰:“心器 是五藏之心非邪?”答曰:“是也。”问曰:“五藏有何殊别,而 心独有是非之虑乎?”答曰:“七窍亦复何殊,而司用不 均。”问曰:“虑思无方,何以知是心器所主?”答曰:“五藏各 有所司,无有能虑者,是以心为虑本。”问曰:“何不寄在 眼等分中?”答曰:“若虑可寄于眼分,何故不寄于耳分 邪?”问曰:“虑体无本,故可寄之于眼分。眼目有本,不假 寄于他分也。”答曰:“眼何故有本而虑无本?苟无本于 我形,而可遍寄于异地。亦可张甲之情,寄王乙之躯; 李景之性,托赵丁之体,然乎哉?不然也。”问曰:“圣人形 犹凡人之形,而有凡圣之殊,故知形神异矣。”答曰:“不 然。金之精者能昭,秽者不能昭。有能昭之精,金宁有 不昭之秽质?又岂有圣人之神而寄凡人之器?亦无 凡人之神,而托圣人之体。是以八采重瞳,勋华之容, 龙颜马口,轩皞之状,形表之异也。比干之心,七窍列 角,伯约之胆,其大若拳,此心器之殊也。是知圣人定 分,每绝常区,非惟道革群生,乃亦形超万有,凡圣均 体,所未敢安。”问曰:“子云圣人之形,必异于凡者,敢问 阳货类仲尼,项籍似大舜,舜项孔阳,智革形同,其故 何邪?”答曰:“珉似玉而非玉,鸡类凤而非凤,物诚有之, 人故宜尔。项阳貌似而非实似,心器不均,虽貌无益。” 问曰:“凡圣之殊,形器不一,可也。真极,理无有二,而丘 旦殊姿,汤文异状,神不侔色,于此益明矣。”答曰:“圣同 于心器,形不必同也。犹马殊毛而齐逸,玉异色而均 美。是以晋棘荆和,等价连城;骅骝𫘧骊,俱致千里。”问 曰:“形神不二,既闻之矣,形谢神灭,理固宜然。敢问《经》 云‘为之宗庙,以鬼飨之’,何谓也?”答曰:“圣人之教然也, 所以弭孝子之心,而厉偷薄之意。神而明之,此之谓 矣。”问曰:“伯有被甲,彭生豕见,坟素著其事,宁是设教 而已邪?”答曰:“妖怪茫茫,或存或亡,强死者众,不皆为 鬼。彭生、伯有,何独能然?乍为人豕,未必齐郑之公子 也。”问曰:“《易》称:‘故知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而不违’。” 又曰:“载鬼一车,其义云何?”答曰:“有禽焉,有兽焉,飞走 之别也。有人焉,有鬼焉,幽明之别也。人灭而为鬼,鬼 灭而为人,则未之知也。”问曰:“知此神灭,有何利用邪?” 答曰:“浮屠害政,桑门蠹俗,风惊雾起,驰荡不休,吾哀其弊,思拯其溺。”夫竭财以赴僧,破产以趋佛,而不恤 亲戚,不怜穷匮者何?良由厚我“之情深,济物之意浅。” 是以圭撮涉于贫友,𠫤情动于颜色;千锺委于富僧, 欢意畅于容发。岂不以僧有多稌之期,友无遗秉之 报,务施阙于周急,归德必于在己。又惑以茫昧之言, 惧以阿鼻之苦,诱以虚诞之辞,欣以兜率之乐。故舍 逢掖,袭横衣,废俎豆,列瓶钵,家家弃其亲爱,人人绝 其嗣续。致使兵挫于行间,吏空于官府,粟罄于惰游, 货殚于泥木,所以奸宄弗胜,颂声尚拥,惟此之故,其 流莫已,其病无限,若陶甄禀于自然,森罗均于独化, 忽焉自有,恍尔而无,来也不御,去也不追,乘夫天理, 各安其性,小人甘其垄亩,君子保其恬素。“耕而食,食 不可穷也;蚕而衣,衣不可尽也。下有馀以奉其上,上 无为以待其下,可以全生,可以匡国,可以霸君,用此 道也。”此论出,朝野喧哗。子良集僧难之而不能屈。缜 在南累年,追还京,既至,以为中书郎、国子博士,卒官。 《文集》十卷。子胥,字长才,传父学,起家太学博士。胥有 口辩。大同中,常兼主客郎,对接北使,迁平西湘东王 咨议参军,侍宣城王读。出为鄱阳内史,卒于郡。

    严植之

    按《梁书儒林严植之传》:“植之字孝源,建平秭归人也。 祖钦,宋通直散骑常侍。植之少善庄老,能元言,精解 丧服、《孝经》《论语》。及长,遍治《郑氏礼》《周易》《毛诗》《左氏春 秋》。性淳孝谨厚,不以所长高人。少遭父忧,因菜食二 十三载。后得风冷疾,乃止。齐永明中,始起家为庐陵 王国侍郎,迁广汉王国右常侍。王诛,国人莫敢视,植” 之独奔哭,手营殡殓,徒跣送丧,墓所为起冢,葬毕乃 还,当时义之。建武中,迁员外郎、散骑常侍,寻为康乐 侯相。在县清白,民吏称之。天监二年,板后军骑兵参 军事。高祖诏求通儒治《五礼》,有司奏植之治凶礼。四 年,初置《五经》博士,各开馆教授,以植之兼《五经》博士。 植之馆在潮沟,生徒常百数。植之讲《五馆》,生必至,听 者千馀人。六年,迁中抚军记室参军,犹兼博士。七年, 卒于馆,时年五十二。植之自疾后,便不受廪俸,妻子 困乏。既卒,丧无所寄,生徒为市宅,乃得成丧焉。植之 性仁慈,好阴德,虽在暗室,未尝怠也。少尝山行,见一 患者,植之问其姓名,不能答,载与俱归,为营医药,六 日而死。植之为棺殓殡之,卒不知何许人也。尝缘栅 塘行,见患人卧塘侧,植之下车问其故,云“姓黄氏,家 本荆州,为人佣赁,疾既危笃,船主将发,弃之于岸。”植 之心恻然,载还治之。经年而黄氏差请终身充奴仆, 以报厚恩,植之不受,遗以资粮遣之。其义行多如此。 撰《凶礼仪注》四百七十九卷。

    贺玚

    按《梁书儒林贺玚传》:“玚字德琏,会稽山阴人也。祖道 力,善《三礼》,仕宋为尚书三公郎、建康令。玚少传家业, 齐时沛国刘𤩽为会稽府丞,见玚深器异之。尝与俱 造吴郡张融,指玚谓融曰:‘此生神明聪敏,将来当为 儒者宗’。𤩽还,荐之为国子生。举明经,扬州祭酒,俄兼 国子助教。历奉朝请,太学博士、太常丞。遭母忧去职。” 天监初,复为太常丞。有司举治宾礼,召见说《礼》义,高 祖异之,诏朝朔望预华林讲。四年,初开五馆,以玚兼 《五经》博士。别诏为皇太子定礼,撰《五经》义,玚悉《礼》旧 事。时高祖方创定礼乐,玚所建议,多见施行。七年,拜 步兵校尉,领《五经》博士。九年,遇疾,遣医药省问,卒于 馆,时年五十九。所著《礼》《易》《老》《庄》讲疏,朝廷博议数百 篇,《宾礼仪注》一百四十五卷,玚于礼尢精馆中,生徒 常百数,弟子明经对策至数十人。二子:

    贺革  贺季

    按《梁书儒林贺玚传》:“子革,字文明,少通《三礼》。及长,遍 治《孝经》《论语》《毛诗》《左传》。起家晋安王国侍郎,兼太学 博士,侍湘东王读。敕于永福省为郡陵、湘东、武陵三 王讲礼。稍迁湘东王府行参军,转尚书仪曹郎,寻除 秣陵令,迁国子博士,于学讲授,生徒常数百人。出为 西中郎湘东王咨议参军,带江陵令。王初于府置学”, 以革领儒林祭酒。讲《三礼》,荆楚衣冠听者甚众。前后 再监南平郡,为民吏所德。寻加贞威将军,兼平西长 史、南郡太守。革性至孝,常恨贪禄,代耕不及养。在荆 州历为郡县,所得俸秩,不及妻孥,专拟还乡造寺,以 申感思。大同六年,卒官,时年六十二。弟季,亦明《三礼》, 历官尚书祠部郎,兼中书通事舍人,累迁“步兵校尉、 中书黄门郎,兼著作。”

    司马筠

    按《梁书儒林司马筠传》:“筠字贞素,河内温人,晋骠骑 将军、谯烈王承七世孙。祖亮,宋司空从事中郎。父端, 齐奉朝请。筠孤贫好学,师事沛国刘𤩽。强力专精深, 为𤩽所器异。既长,博通经术,尢明《三礼》。齐建武中,起 家奉朝请,迁王府行参军。天监初,为本州治中,除暨 阳令,有清绩。入拜尚书祠部郎。七年,安成太妃陈氏” 薨。江州刺史安成王秀、荆州刺史始兴王憺并以慈 母表解职,诏不许,还摄本任。而太妃在都,丧祭无主舍人周舍议曰:“贺彦先称‘慈母之子,不服慈母之党, 妇又不从夫而服慈姑小功服无从故也。庾蔚之云: ‘非徒子不从母而服其党,孙又不从父而服其慈。由 斯而言,慈祖母无服明矣。寻门内之’’”哀,不容自同于 常。按父之祥禫,子并受吊。今二王诸子,宜以成服日, 单衣一日,为位受吊。制曰:“二王在远,诸子宜摄祭事。” 舍又曰:“《礼》云‘缟冠元武子姓之冠’。则世子衣服宜异 于常,可著细布衣,绢为领带,三年不听乐。又《礼》及《春 秋》,庶母不世祭,盖谓无王命者耳。吴太妃既朝命所 加,得用安成礼秩,则当祔庙五世,亲尽乃毁。陈太妃 命数之重,虽则不异慈孙既不从服,庙食理无传祀, 子祭孙止是会经文。”高祖因是敕礼官议皇子慈母 之服。筠议:“宋朝《五服制》,皇子服训养母,礼依庶母慈 己,宜从小功之制。按《曾子问》云:‘子游曰:‘丧慈母,礼欤’? 孔子曰:‘非礼也。古者男子外有傅,内有慈母,君命所 使教’’”子也。何服之有?郑元注云:“此指谓国君之子也。” 若国君之子不服,则王者之子不服可知。又《丧服经》 云:“君子子为庶母慈己者。”传曰:“君子子者,贵人子也。” 郑元引《内则》,三母止施于卿大夫。以此而推,则慈母 之服,上不在五等之嗣,下不逮三士之息。傥其服者 止卿大夫。寻诸侯之子尚无此服,况乃施之皇子,谓 宜依礼刊除,以反前代之惑。高祖以为不然,曰:“《礼》言 慈母,凡有三条:一则妾子之无母,使妾之无子者养 之,命为母子,服以三年,《丧服齐衰章》所言慈母是也。 二则嫡妻之子无母,使妾养之,慈抚隆至。虽均乎慈 爱,但嫡妻之子,妾无为母之义,而恩深事重,故服以 小功。《丧服小功章》所以不”直言慈母,而云庶母慈己 者,明异于三年之慈母也。其三则子非无母,正是择 贱者视之,义同师保而不无慈爱,故亦有慈母之名。 师保既无其服,则此慈亦无服矣。《内则》云:“择于诸母 与可者,使为子师,其次为慈母,其次为保母。”此其明 文。此言择诸母,是择人而为此三母,非谓择取兄弟 之母也。何以知之?若是兄弟之母,其先有子者,则是 长妾。长妾之礼,实有殊加,何容次妾生子,乃退成保 母,斯不可也。又有多兄弟之人,于义或可,若始生之 子,便应三母俱阙邪?由是推之,《内则》所言诸母,是谓 三母,非兄弟之母明矣。子游所问,自是师保之慈,非 三年小功之慈也。故夫子得有此对,岂非师保“之慈 母,无服之证乎?郑元不辩三慈,混为训释,引彼无服” 以注慈己,后人致谬,实此之由。《经》言“君子子”者,此虽 起于大夫,明大夫犹尔。自斯以上,弥应不异。故《传》云 “‘君子子者,贵人之子也’。总言曰‘贵’”,则无所不包。经传 互文,交相显发,则知慈加之义,通乎大夫以上矣。宋 代此科,不乖礼意,便加除削,良“是所疑。”于是筠等请 依制改定嫡妻之子,母没为父妾所养,服之五月,贵 贱并同,以为永制。累迁王府咨议,权知左丞事。寻除 尚书左丞,出为始兴内史,卒官。子寿,传父业,明《三礼》。 大同中,历官尚书祠部郎,出为曲阿令。

    卞华

    按《梁书儒林卞华传》:“华字昭丘,济阴冤句人也。晋骠 骑将军、忠贞公壸六世孙。父伦之,给事中。华幼孤贫, 好学,年十四,召补国子生,通《周易》。既长,遍治五经。与 平原明山宾、会稽贺玚同业友善。起家齐豫章王国 侍郎,累迁奉朝请,征西行参军。天监初,迁临川王参 军事,兼国子助教,转安成王功曹参军,兼《五经》博士”, 聚徒教授。华博涉有机辩,说经析理,为当时之冠。江 左以来,锺律绝学,至华乃通焉。迁尚书仪曹郎,出为 吴令,卒。

    崔灵恩

    按《梁书儒林崔灵恩传》:“灵恩,清河武城人也。少笃学 从师,遍通五经,尤精《三礼》《三传》。先在北,仕为太常博 士。天监十三年归国。高祖以其儒术,擢拜员外散骑 侍郎,累迁步兵校尉,兼国子博士。灵恩聚徒讲授,听 者常数百人。性拙朴无风采,及解经析理,甚有精致, 京师旧儒咸称重之,助教孔佥尤好其学。灵恩先习” 《左传服解》,不为江东所行。及改说杜义,每文句常申 服以难杜,遂著《左氏条义》以明之。时有助教虞僧诞 又精杜学,因作《申杜难服》以答灵恩,世并行焉。僧诞, 会稽馀姚人。以《左氏》教授,听者亦数百人。其该通义 例,当时莫及。先是,儒者论天,互执浑盖二义,论盖不 合于浑,论浑不合于盖。灵恩立义,以浑、“盖”为一焉。出 为长沙内史,还除国子博士,讲众尤盛。出为明威将 军、桂州刺史,卒官。灵恩集注《毛诗》二十二卷,集注《周 礼》四十卷,制《三礼义宗》四十七卷,《左氏经传义》二十 二卷,《左氏条例》十卷,《公羊穀梁文句义》十卷。

    孔佥

    按《梁书儒林孔佥传》:“佥,会稽山阴人。少师事何引,通 《五经》,尤明《三礼》《孝经》《论语》,讲说并数十遍,生徒亦数 百人。历官国子助教。三为《五经》博士,迁尚书祠部郎, 出为海盐、山阴二县令。佥儒者不长政术,在县无绩。 太清乱,卒于家。子俶元,颇涉文学,官至太学博士。佥兄子元素,又善《三礼》,有盛名,早卒。”

    卢广

    按《梁书儒林卢广传》:“广,范阳涿人。自云晋司空从事 中郎谌之后也。谌没死冉闵之乱,晋中原旧族,谌有 后焉。广少明经,有儒术。天监中归国。初拜员外散骑 侍郎,出为始安太守,坐事免。顷之,起为折冲将军,配 千兵北伐,还拜步兵校尉,兼国子博士,遍讲《五经》。”时 北来人,儒学者有崔灵恩、孙祥、蒋显,并聚徒讲说,而 音辞鄙拙;惟广言论清雅,不类北人。仆射徐勉,兼通 经术,深相赏好。寻迁员外散骑常侍,博士如故。出为 信武、桂阳嗣王长史、寻阳太守。又为武陵王长史,太 守如故。卒官。

    沈峻

    按《梁书儒林沈峻传》:“峻字士嵩,吴兴武康人。家世农 夫,至峻好学,与舅太史叔明师事宗人沈麟士门下 积年,昼夜自课,时或睡寐,辄以杖自击。其笃志如此。 麟士卒后,乃出都,遍游讲肆,遂博通五经,尤长《三礼》。 初为王国中尉,稍迁侍郎,并兼国子助教。时吏部郎 陆倕与仆射徐勉书荐峻曰:‘《五经》博士庾季达须换’” 计公家必欲详择其人,凡圣贤可讲之书,必以《周官》 立义,则《周官》一书,实为群经源本。此学不传,多历年 世,北人孙详、蒋显,亦经听习,而音革楚夏,故学徒不 至。惟助教沈峻特精此书。比日时开讲肆,群儒刘岩、 沈宏、沈熊之徒,并执经下坐,北面受业,莫不叹服,人 无间言。第谓宜即用此人,命其专此“一学,周而复始, 使圣人正典,废而更兴,累世绝业,传于学者。勉从之。” 奏峻兼《五经》博士,于馆讲授,听者常数百人。出为华 容令,还除员外散骑侍郎,复兼《五经》博士。时中书舍 人贺琛奉敕撰梁官,乃启峻及孔子袪补西省学士, 助撰录。书成,入兼中书通事舍人。出为武康令,卒官。 子文阿,传父业,尤明《左氏传》,太清中,自国子助教为 《五经》博士。传峻业者,又有吴郡张及、会稽孔子云,官 皆至五经博士、尚书祠部郎。

    太史叔明

    按《梁书儒林沈峻传》:“太史叔明,吴兴乌程人,吴太史 慈后也。少善庄老,兼治《孝经》《礼记》。其三元尤精解,当 世冠绝。每讲说,听者常五百馀人。历官国子助教。邵 陵王纶好其学,及出为江州,携叔明之镇。王迁郢州, 又随府所至,辄讲授,江外人士皆传其学焉。大同十 三年,卒,时年七十三。”

    孔子袪

    按《梁书儒林孔子袪传》:“子袪,会稽山阴人。少孤贫,好 学,耕耘樵采,常怀书自随,投闲则诵读,勤苦自励,遂 通经术,尤明古文《尚书》。初为长沙嗣王侍郎,兼国子 助教,讲《尚书》四十遍,听者常数百人。中书舍人贺琛 受敕撰《梁官启》,子袪为西省学士,助撰录。书成,兼司 文侍郎,不就。久之,兼主客郎,舍人,学士如故。累迁湘” 东王国侍郎,常侍,员外散骑侍郎,又云麾庐江公记 室参军,转兼中书通事舍人,寻迁步兵校尉,舍人如 故。高祖撰《五经讲疏》及《孔子正言》,专使子袪检阅群 书,以为义证。事竟,敕子袪与右卫朱异、左丞贺琛于 士林馆递日执经。累迁通直正员郎,舍人如故。中大 同元年,卒官,时年五十一。子袪凡著《尚书义》二十卷, 《集注尚书》三十卷,《续朱异集注周易》一百卷,《续何承 天集礼论》一百五十卷。

    皇侃

    按《梁书儒林皇侃传》:侃,吴郡人,青州刺史皇象九世 孙也。侃少好学,师事贺玚,精力专门,尽通其业。尤明 《三礼》《孝经》《论语》。起家兼国子助教,于学讲说,听者数 百人。撰《礼记讲疏》五十卷,书成奏上,诏付秘阁。顷之, 召入寿光殿讲《礼记》义。高祖善之,拜员外散骑侍郎, 兼助教如故。性至孝,常日限诵《孝经》二十遍,以拟《观 世音经》。丁母忧,解职还乡里。平西邵陵王钦其学,厚 礼迎之。侃既至,因感心疾,大同十一年卒于夏首,时 年五十八。所撰《论语义》十卷,与《礼记义》并见重于世, 学者传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