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汇编 文学典 第二百四十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理学汇编 第二百四十一卷
理学汇编 文学典 第二百四十二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文学典

     第二百四十一卷目录

     乐府部艺文一

      上寿食举歌诗表      晋张华

      奉始兴王白纻舞曲启    宋鲍照

      谢齐竟陵王示永明乐歌启  梁沈约

      乐府杂诗序       唐卢照邻

      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序   柳宗元

      律和声赋         欧阳詹

      歌赋并序       阎伯玙

      乐府古题序         元稹

      新乐府序         白居易

      补乐歌序          元结

      正乐府序         皮日休

      书鸡鸣歌         宋苏轼

      记阳关第四声        前人

      题牧护歌后        黄庭坚

      题古乐府后         前人

      补乐府序          曹勋

      书谭该乐府后       周必大

      跋吕炎拟乐府       刘克庄

      跋方实孙乐府        前人

      论乐府主声        元吴莱

      书刘生铙歌后       明宋濂

      题朱文公自书虞帝庙乐歌辞后 前人

      古乐府诗类编序       胡翰

      拟古乐府引        李东阳

      送陆训导序        唐顺之

      李氏拟古乐府序      王世贞

      书李西涯乐府后       前人

      琴啸轩乐府序       陈懋仁

      乐府序           董升

      乐府古题要解跋       毛晋

     乐府部艺文二

      歌曲名诗乐府作金乐歌 梁元帝

      夜听妓赋得乌夜啼     刘孝绰

      中春麟德殿会百寮观新乐诗一章章十六句

      有序         唐德宗

      舞马千秋万岁乐府词     张说

      送康洽入京进乐府歌     李颀

      读张籍古乐府       白居易

      梦得得新诗         前人

      赠陆鬯浙西进诗除官    章孝标

      题裕之乐府后      金王中立

      过半江庵观铁崖乐府花游曲 明王弼

      读宋徽宗北狩龙沙赋忍听羌笛落梅花乐府

                    叶颙

    文学典第二百四十一卷

    乐府部艺文一

    《上寿食举歌诗表》
    晋·张华

    太始五年,尚书奏使太仆傅元、中书监荀勖、黄门侍郎张华各造正旦行礼及王公上寿、酒食、举乐、歌诗。华上表。勖以《魏氏歌诗》二三、四、五言,与古诗不类,以问司律中郎将陈颀。颀曰:“彼之金石,未必皆当” ,故勖造《晋歌》,皆为四言,唯《王公上寿酒》一篇,为三言、五言。此则华、勖所明异旨也。

    按魏《上寿食举诗》及汉氏所施用,其文句长短不齐, 未皆合古。盖以依咏弦节,本有因循,而识乐知音,足 以制声度曲,法用率非凡近所能改。二代、三京,袭而 不变。虽诗章词异,兴废随时,至其韵逗曲折,皆系于 旧,有繇然也。是以一皆因就,不敢有所改易。

    《奉始兴王白纻舞曲启》
    宋·鲍照

    侍郎臣鲍照启:被教作《白纻舞》歌辞,谨竭庸陋,裁为 四曲,附启上呈。职方淟悴,畏涂猥局,言既无雅,声未 能文,不足以定赞圣旨,抽拔妙实。谨遣简馀,惭随悚 盈。谨启。

    《谢齐竟陵王示永明乐歌启》
    梁·沈约

    凤彩鸾章,霞鲜锦缛,觌宝河宗,未必比丽。观乐帝所, 远有惭德。虽日月在天,理绝称咏,而徘徊光景,不能 自息。

    《乐府杂诗序》
    唐·卢照邻

    闻夫歌以咏言,庭坚有歌《虞》之曲;颂以纪德,奚斯有 颂《鲁》之篇。四始六义,存亡播矣;八音九阕,哀乐生焉。

    是以叔誉闻诗,验同盟之成败;延陵听乐,知列国之
    考证
    典彝。王泽竭而颂声寝,霸功衰而诗道缺。秦皇灭学,

    星琯千年;汉武崇文,市朝八变。通儒作相,征博士于 诸侯;中使驱车,访遗编于四海。发诏东观,逢掖成阴; 献书南宫,怀铅踵武。王风国咏,共骊翰而升沉;里颂 途歌,随质文而沿革。以少卿长别,起高唱于河梁;平 子多愁,寄遥情于垄坂。南浦动关山之役,作者悲离; 东京兴党锢之诛,词人哀怨。其后鼓吹乐府,新声起 于邺中;山水风云,逸韵生于江左。言古兴者多以西 汉为崇,议今文者或用东朝为美。落“梅芳树,共体千 篇;陇水巫山,殊名一意。亦犹负日于珍狐之下,沉萤 于烛龙之前。辛勤逐影,更似悲狂;罕见凿空,曾未先 觉。潘、陆、颜、谢,踏迷津而不归;任、沈、江、刘,来乱辙而弥 远。其有发挥新题,孤飞百代之前;开凿古人,独步九 流之上。自我作古,粤在兹乎!”《乐府》者,侍御史贾君之 所作也。君升堂入室,践龟字以长驱;藏翼蓄鳞,展龙 图以高视。林宗一见,许以王佐之才;士季相看,知有 公卿之量。南国蛟龙之耀,下触词锋;东家科斗之书。 来游笔海。朝阳弄翮,即践中京;太行垂耳,先鸣上路。 当赤县之枢钥,作高台之羽仪。动息无格于温仁,颠 沛安由乎正义。王伏奏,“谨依《汲直》之闻;铜术埋轮, 先定雍门之罪。霜台有暇,文律动于京师;绣服无私, 锦字飞于天下。九成宫者,信天子之殊庭,群仙之一 都也。五城既远,得崑阆于神京;三山已沉,见蓬莱于 古辅。紫楼金阁,雕石壁而镂群峰;碧甃铜池,俯银津 而横众壑。离宫地险,丹磵四周;徼道天迥,翠屏千仞。 卫尉寝蒙葺之署”,将军无刁斗之警。中岩罢燠,飞霜 为之夏凝;大谷生寒,层淮以之秋冱。天子万乘,驱凤 辇于西郊;群公百僚,扈龙轩而北辅。春秋络绎,冠盖 满于青山;寒暑推移,旌节喧于黄首。夕宿鸡神之野, 朝登凤女之台。青鸟时飞,白云无极。千年启圣,邈同 汾水之阳;七日期仙,愿类《缑山》之曲。经过者徒知其 美,揄扬者未歌其事。恭闻首唱,遂属洛阳之才;俯视 前修,将丽长安之道。平恩公当朝旧相,一顾增荣,亲 行翰墨之林,光标唱和之道。于是怀文之士,莫不向 风靡然。动麟阁之雕章,发鸿都之宝思。云飞绮札,代 郡接于苍梧;泉涌华篇,岷波连于碣石。万殊斯应,千 里不违。同晨风之鴥北林,似秋水之归东壑。洋洋盈 耳,岂徒悬鲁之音,郁郁文哉,非复从周之说。故可论 诸典故,被以笙镛。爰有中山郎徐令,雅好著书,时称 “博物。”探亡篇于古壁,征逸简于道人,撰而集之,命余 为序。时褫巾三蜀,归卧一丘,散发书林,狂歌学市。虽 江湖廓朗,宾庑萧条,绮季留侯,神交仿佛。遂复驱逼 幽忧之疾,经纬朝廷之言,凡一百一篇,分为上下两 卷,俾夫“舞雩周道”,知《小雅》之欢娱;“击壤尧年”,识太平 之歌咏云尔。

    《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序》
    柳宗元

    “负罪。”臣宗元言:“臣幸以罪居永州,受食府廪,窃活性 命,得视息无治事时。恐惧小闲,又盗取古书文句,聊 以自娱。”伏惟汉、魏以来,代有铙歌鼓吹词,唯唐独无 有。臣为郎时,以太常联礼部,尝闻鼓吹署有戎乐,词 独不列。今又考汉曲十二篇,魏曲十四篇,晋曲十六 篇。汉歌词不明纪功德,魏、晋歌功德具。今臣窃取晋、 魏义,用汉篇数,为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纪高祖、太 宗功能之神奇,因以知取天下之勤劳,命将用师之 艰难。每有戎事,治兵振旅,幸歌臣词以为容,且得大 戒,宜敬而不害。臣沦弃即死,言与不言,其罪等耳。犹 冀能言,有益国事,不敢效怨怼默已。谨冒死上。

    《律和声赋》以见象声律以和万方为韵
    欧阳詹

    咏声周兮律声遍,人心厚兮国风变。伊在尧之既闻, 我得夔而又见,哀思虑始,安和道性,宗伯官也。择人 乎有才,正始化焉。选音于无象,缀《咸池》之雅韵,去《桑 间》之末响,图风普以雨周,算天长而地广。律则以宫 击征,咏则从浊扬清,且惩流而反正,常诫险以归平。 若近若远,非幽非明,类无臭,等无声,信矣惟时与四 时之德洽。纯如并奏,弥六合以文成。善咏者身,应声 者律。会高低以齐举,偕疾徐而并出。迹不得寻,功如 何述?为灾为眚,曾莫奉于淫君;调阳序阴,屡见资乎 圣日。故得之者体圆御方,失之者亡禋绝祀。比屋可 戮,桀纣罔测其所由;率土可封,尧舜固知其所以不 然者。《移风》之言曷谓,易俗之训则那。我所以清六管, 顺赓歌。载唱载吹,匪埙篪之独叶;一张一弛,岂琴瑟 之空和。八纮有截,四海无波。物阜人蕃,虽已归乎至 德;凤来兽舞,盖于斯而靡他。其理微,其用远,论有助 也。侔大君之得一,考无情焉,同八风之吹万。可谓我 咏斯畅,我律斯臧,发扬六义,孕育群方。处植者以之 而茂实,含识者于焉而寿昌。彼离连与栗陆,复何道 而称皇。

    《歌赋》并序
    阎伯玙

    《虞书》:“诗言志,律和声。” 察乎歌以形言,声以导律,时其闻见,聊因纸以赋曰:

    “验讴歌于乐府,戒伶人以迭唱。随转意合,难为形状始趋曲以熙熙,终沿风以飏飏;缭绕容与,逶迤超畅。 函五声之参差,极六律之清壮。原夫蹈性以纯密,宽 乎率心于悠旷。或曲或止,如坠如抗;尽或可续,应而 不匮。来无悠往,去有遗意。荆王感而增悲,楚妃叹而 掩泪。察乎靡靡,似浮丝以为绪;听乎累累,若贯珠之 为坠。括繁言以入节,同大道而无器。浮而不荡,聚而 不盈。比击鼓以作器,寻鸣笛以遣声。亘箫笳之易响, 乱楚汉之疑兵。断绝齐爱,支离带情。或引商刻角,或 溃渭通泾。思弹剑于逆旅,念采菱于江汀。发《河激》之 慷慨,奏沧浪之浊清。赋《扣角》以凄切,叹《食薇》之廉贞。” 于是载赓载飏,颓思覆句。引韵,下散沿源上诉。若寒 云凝于沙漠,秋风起于燕路。情慷慨而为霜,气氤氲 而掩露。率意纵诞,耽声指顾。眷五噫之匪陋,遵《九章》 之沦悟。委顿飙厉,抑扬绵妙。启子均洛北之曲,果客 理《淮南》之调。或间以弹弦,或杂以长啸。陟降配德,登 之于郊祀;一唱三叹,用之于宗庙。至哉但疑其形容, 渊乎莫见其光耀。蹈迹载德,流言居要。九辩勤于水 土,二南分于周召。宝鼎见于汾阴,天马来于荒徼。徒 观其“蔓蔓袅袅,沨沨泱泱。尧帝继于虞帝,禹迹尽于 殷王。省周诗于鲁策,钦汉风于沛乡。嗟人命之何幸, 逢天道之昭彰。谅股肱之匪懈,载元首之辉光。”制《颂》 创雅,漂齐流商。瞽统乐教,士符人康。展来苏于日域, 谐击壤于皇唐。附威仪之济济,和金石之锵锵。白云 互进,绿水激扬。聊以永日,歌而无荒。

    《乐府古题序》
    元·稹

    《诗》讫于周,《离骚》讫于楚,是后诗之流为二十四名:赋、 颂、铭、赞、文、诔、箴、诗、行、咏、吟、题、怨、叹、章、篇、操、引、谣、讴、歌、 曲、词、调,皆诗人六义之馀,而作者之旨。由操而下八 名,皆起于郊祭军宾、吉凶苦乐之际。在音声者,因声 以度词,审调以节唱,句度短长之数,声韵平上之差, 莫不由之准度而又别。其在琴瑟者为操、引,采民甿 者为讴谣,备曲度者,总得谓之“歌曲词调。”斯皆由乐 以定词,非选调以配乐也。“由诗”而下九名,皆属事而 作,虽题号不同,而悉谓之为诗可也。后之审乐者,往 往采取其词度为歌曲,盖选词以配乐,非由乐以定 词也。而纂撰者“由诗”而下十七名,尽编为乐录、乐府 等题,除《铙吹》《横吹》《郊祀清商》等词在《乐志》者,其馀《木 兰》《仲卿》、四愁七哀之辈,亦未必尽播于管弦,明矣。后 之文人,达乐者少,不复如是配别,但遇兴纪题,往往 兼以句读短长,为歌诗之异。刘补阙之乐府,肇于汉 魏。按仲尼学《文王操》,伯牙作《流波水仙》等操,齐犊沐 作《雉朝飞》,卫女作《思归引》,则不于汉魏而后始,亦以 明矣。况自风雅至于乐流,莫非讽兴当时之事,以贻 后代之人。沿袭古题,唱和重复,于文或有短长,于义 咸为赘剩。尚不如寓意古题,刺美见事,犹有诗人引 古以讽之义焉。曹、刘、沈、鲍之徒,时得如此,亦复稀少。 近代唯诗人杜甫《悲陈》陶、《哀江头》《兵车》《丽人》等,凡所 歌行,率皆即事名篇,无复倚傍。余少时与友人乐天、 李公垂辈,谓是为当,遂不复拟赋古题。昨梁州见进 士刘猛、李馀,各赋古乐府诗数十首,其中一二十章, 咸有新意,余因选而和之。其有虽用古题,全无古义 者,若《出门行》不言离别、《将进酒》特书《列女》之类是也。 其或颇同古义,全创新词者,则《田家》止述军输,“《捉捕》 词先蝼蚁”之类是也。刘李二子,方将极意“于斯文,因 为粗明古今歌诗同异之旨焉。”

    《新乐府序》
    白居易

    《序》曰:“凡九千二百五十二言,断为五十篇。篇无定句, 句无定字,系于意,不系于文。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 志,《诗》三百之义也。其辞质而经,欲见之者易喻也。其 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诫也。其事核而实,使采之者 传信也。其体顺而肆,可以播于乐章歌曲也。总而言 之,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

    《补乐歌序》
    元·结

    “自伏羲氏至于殷室,凡十代,乐歌有其名无其辞,考 之传记,而义或存焉。”呜呼!乐声自太古始,百世之后, 尽亡古音。呜呼!乐歌自太古始,百世之后,遂亡古辞。 今国家追复纯古,列祠往帝,岁时荐享,则必作乐,而 无《云门》《咸池》《韶》《夏》之声。故探其名义以补之,诚不足 全化金石,反正宫羽,而或存之,犹乙乙冥冥,有纯古 之声,岂几乎司乐君子道和焉尔。凡十篇,十有九章, 各引其义以序之,命曰《补乐歌》。

    《正乐府序》
    皮日休

    乐府,盖古圣王采天下之诗,欲以知国之利病,民之 休戚者也。得之者,命司乐氏入之于埙篪,和之以管 龠。诗之美也,闻之足以劝乎功;诗之刺也,闻之足以 戒乎政。故《周礼》“太师之职,掌教六诗;小师之职,掌讽 诵诗。”由是观之,乐府之道大矣。今之所谓乐府者,唯 以魏晋之侈丽,陈梁之浮艳,谓之乐府诗,真不然矣。 故尝有可悲可惧者。时宣于咏歌,总十篇,故命曰《正 乐府诗》。

    ===
    《书鸡鸣歌》
    宋·苏轼
    ===“余来黄州,闻黄人二三月皆群聚讴歌,其词固不可

    分,而其音亦不中律吕,但宛转其声,往反高下,如鸡 唱尔。”与庙堂中所闻鸡人传漏,微有相似,但极鄙野 耳。《汉官仪》:“宫中不畜鸡。汝南出长鸣鸡,卫士候朱雀 门外,专传鸡鸣。”又应劭曰:“今《鸡鸣歌》也。”《晋太康地道 记》曰:“后汉固始、鲖阳、公安、细阳四县卫士习此曲,于” 阙下歌之,今《鸡鸣歌》是也。颜师古不考本末,妄破此 说。“余今所闻,岂亦《鸡鸣》之遗声乎?”士人谓之《山歌》云。

    《记阳关第四声》
    前人

    旧传《阳关》三叠,然今歌者每句再叠而已,通一首言 之,又是四叠,皆非是。或每语三唱,以应三叠之说,则 丛然无复节奏。余在密州,有文勋长官,以事至密,自 云得古本《阳关》,其声宛转凄断,不类向之所闻。每句 皆再唱,而第一句不叠,乃唐本三叠盖如此。及在黄 州,偶读乐天《对酒》诗云:“相逢且莫推辞醉,新唱《阳关》” 第四声。注:第四声“劝君更尽一杯酒。”以此验之,若第 一句叠,则此句为第五声;今为第四声,则第一句不 叠审矣。

    《题牧护歌后》
    黄庭坚

    曏尝问南方衲子云:“《牧护歌》是何等语”,皆不能说。后 见刘梦得作夔州刺史时,乐府有《牧护歌》,似是赛神 曲,亦不可解。及在黔中,闻赛神者夜歌,乃云:“听说侬 家牧护。”末云“奠酒烧钱归去。”虽长短不同,要皆自叙 致五十七语,乃知苏傒嘉州人,故作此歌,学巴人曲, 犹石头学魏伯阳作《参同契》也。

    《题古乐府后》
    前人

    古乐府有“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但以 凄怨之音,和为数叠,惜其声今不传。余自荆州上峡 入黔中,备尝山川险阻,因作前二叠传与巴娘,令以 竹枝歌之。前一叠可和云:“鬼门关外莫言远,五十三 驿是皇州。”后一叠可和云:“鬼门关外莫惆怅,四海一 家皆弟兄。”或各用四句入阳关《小秦王》亦可歌也。

    《补乐府序》
    曹勋

    “夫《小雅》废而颂声寝,王泽竭而诗不作。何则?治乱之 迹殊,而哀乐之情变也。故《箫韶》歌虞,鸟兽率舞;靡靡 歌夏,淫湎流化。”是知吟咏情性,关乎盛衰,参诸天地, 俯仰疾徐,接于影响,形于风化。传以为动天地,感鬼 神,不亦信哉!余读古史,见六代之乐及览《外传》,自宓 羲以至于商,皆有其名而亡其辞。唐元结尝第而补 “之,惜其文胜理异。余志于古而不及见者也。因申其 名义,补而发之,庶几一唱三叹,当有赏音者存焉”云 尔。

    《书谭该乐府后》
    周必大

    世谓乐府起于汉魏,盖由惠帝有乐府,令武帝立乐 府,采诗夜诵也。唐元稹则以仲尼《文王操》、伯牙《水仙 操》《齐犊沐》《雉朝飞》《卫女思归引》为乐府之始。以予考 之,乃赓《载歌》《薰兮》解愠,在虞舜时,此体固已萌芽,岂 止三代遗韵而已。新喻谭该居之举业馀暇,作《上之 回》十四篇,因旧题而衍其词,用意深远。至于拟古、咏 “史、《咏怀》《感遇》诸诗,多有佳句,进而不止,前辈可以企 及。”为题卷末而勉之。庆元己未五月戊戌

    《跋吕炎拟乐府》
    刘克庄

    “乐府,惟李贺最工,张籍、王建辈皆出其下。然全集不 过一小册。世传贺中表有妒贺才名者,投其集溷中, 故传于世者极少。”余窃意不然,天地间尤物且不多, 况佳句乎?使贺集不遭厄,必不能一一如今所传本 之精善,疑贺手诠择者耳。余幼而学之,老矣,无一字 近傍焉。因止不复为。建阳吕君炎示余乐府三十首, 几富于贺集矣。余甚骇之。夫开拓使之多,余之骇已 如此。若敛缩使之少,其骇余特未已也。君尚勉之。

    《跋方实孙乐府》
    前人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半山语也。乐府 妙处,要不出此二句。世人极力模拟,但见其寻常而 容易者,未见其奇崛而艰辛者。方君端仲年事富,笔 力健,取古人难题轶事,断成数十百篇,激昂蹈厉,流 出胸臆,亦可谓之快士矣。昔之名家,惟张籍、王建、李 贺。然唐人于籍云“业文三十春”,于建云“‘白头王建在’, 以齿宿而工也。贺母忧,贺呕出心肝”,以思苦而传也。 君他日益老。苍益刻苦,语出惊人,如半山所云。则此 编目以《别集》可矣。

    《论乐府主声》
    元·吴莱

    昨出《古诗考录》,自汉、魏以下,迄于陈、隋,上下千有馀 年,正声微茫,雅韵废绝,未有慨然致力于古学者。但 所言乐家所采者为乐府,不为乐家所采者为古诗, 遂合《乐府》《古诗》为一通,以定作诗之法,不无疑焉。窃 意古者乐府之说,乐家未必专取其辞,特以其声之 徐者为本,疾者为解。解者何?“乐之将彻声必疾”,犹今 所谓阕也。《汉书》云:“乐府有制氏以雅乐,世世在大乐 官,但能识其钟鼓铿锵而已,不能言其义。”此则岂无 其辞乎?辞者,特声之寓耳,故虽不究其义,独存其声 也。汉初因秦雅人以制乐,《韶》为《文始》,《武》为五行。房中有《寿人》。寿人后易名安世,其辞十有九章,乃出于唐 山夫人之手。《文》始、《五行》,有声无辞。后世又皆变名易 服,以示不相沿袭,其声实不全殊也。及武帝定郊祀, 立乐府,举司马相如等数十人作为诗赋,又采秦、楚、 燕、代之讴,使李延年稍协律吕,以合八音之调。如以 辞而已矣,何待协哉?必其声与乐家抵牾者多,然孝 惠二年,夏侯宽已为乐府令,则乐府之立,又未必始 于武帝也。岂武帝之世,特为新声,不用旧乐耶?自汉 世古辞,号为乐府,沈约《乐志》、王僧虔《技录》则具载其 辞,后世已不能悉得其声矣。汉、魏以降,大乐官一皆 贱隶为之,魏三祖所作,及夫歌章古调,率在江左,虽 若淫哇绮靡,犹或从容闲雅,有士君子之风。隋文听 之,以为华夏正声。当时所有者六十四曲,及《鞞》《铎》《巾》 《拂》等四舞皆存。唐长安中,工伎渐缺,其能合于管弦, 去吴音浸远。议者谓宜取之吴人,使之传习。开元以 后,北方歌工仅能歌其一曲耳。时俗所知,多西凉《龟 兹乐》。倘其辞之沦缺,未必止存一曲,岂其声之散漫 已久,不可复知耶?奈何后世拟古之作,曾不能倚其 声以造辞,而徒欲以其辞胜。齐、梁之际,一切见之新 辞,无复古意。至于唐世,又以古体为今体。《宫中乐》《河 满子》特五言而四句耳,岂果论其声耶?他若《朱鹭》《雉 子斑》等曲,古者以为标题,下则皆述别事,今返形容 二禽之美以为辞,果论其声,则已不及乎汉世儿童 巷陌之相和者矣,尚何以乐府为哉?传有之:“兴于诗, 立于礼,成于乐。”盖诗之与乐,固为二事。《诗》以其辞言 者也,乐府以其声言者也。今则欲毁乐府而尽为古 诗,以谓既不能歌,徒与古诗均耳,殆不可令乐府从 此而遂废也。又闻学琴者言,琴操多出乎楚、汉,或有 声无辞,其意趣高远可喜,而有辞者反不逮。是则乐 家未必专取其辞,而特以其声为主者,又明矣。嘻!今 之言乐府者,得无?䫫越人之歌而楚人之说乎?昔者 鄂君子晰之泛舟新波中也,榜枻,越人歌之曰:“滥兮 抃草,滥予昌元,泽予昌州州。”州焉乎秦胥,胥缦予 乎昭澶。秦逾渗惿随河湖。鄂君子晰曰:“吾不知越歌, 子试为我楚说之。”乃召越译,而楚说之曰:“今夕何夕 兮,搴中洲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 兮,不訾诟耻。心几顽而不绝兮,知得王子。山有木兮 木有枝,心说君兮君不知。其声则越,其辞则楚。楚越 之相去也不远,犹不能辨,又况”自今距古千有馀年, 而欲究其孰是孰非,不亦难乎!昔唐史臣吴兢有《乐 府解题》,近世莆田郑樵又为《乐府》正声遗声。樵性爱 奇,卒无所去取。兢则列叙古乐,而复引吴均辈新曲, 均岂可与汉、魏比伦哉!若樵又以天时人事、鸟兽草 木,各附其䫫无时世先后,而欲以当圣人所删之逸 诗,是亦无异乎文中子之续诗也。今欲一定作诗之 法,且以考古声自名。古乐府之名不可以不存,存之 则其辞是也,拟之则其声非也。不然,吾愿以李、杜为 法,太白有乐府,又必摹拟古人已成之辞。要之,或其 声之有似者,少陵则不闻有乐府矣。幸悉以教我,毋 多让焉。

    《书刘生铙歌后》
    宋·濂

    伯夷、柳下惠饬身制行,皆高于当世。然揆诸“大中之 道,或不能无过,故其流至于隘与不恭。”甚哉!为师之 难也!近代以文章名天下者,蜀郡虞文靖公、豫章揭 文安公、先师黄文献公及庐陵欧阳文公为最著。然 四公之中,或才高而过于肆,或辞醇而过于窘,或气 昌而过于繁,故效之者皆不能无弊。惟先师之文,和 “平渊洁,不大声色而从容于法度。是以宗而师之者, 虽有高下浅深之殊,然皆守矩蹈规,不敢流于诡僻 迂怪者,先师之教使然也。”乌伤刘生刚从余学经为 文颇久,近制《国朝铙歌》十二曲,传于远迩,士君子称 之。顾予岂能使生至是哉?实先师之遗教,被人深且 远故耳。余少于斯文,盖有志焉。及今尤真知之,然后 叹先师之不可及也。后之有志于学者,非果有得于 古人之法。乌知余言为然哉。

    《题朱文公自书虞帝庙乐歌辞后》
    前人

    朱文公提举浙东,尝行部至三衢,大虞吕氏适为衢 府法曹,遂往见公,为写《虞帝庙送迎神乐歌辞》以赠。 盖公劾台守唐说斋,其疏凡六上,说斋方除江西提 点刑狱,朝论遂掇其职𢌿公,公以言不行,即日解印 绶去。此辞之书,正在衢闻命之时,岂尧舜君民之志 弗遂而有所遐思者欤?或云别自有见,亦未可知也。 此帖出于立斋王刚仲所藏。立斋初从刘㧑堂游,而 卒业于北山何氏。考其渊源之正,实有所自,故其宝 爱尤为深至云。

    《古乐府诗类编序》
    胡翰

    太原郭茂倩裒次《乐府诗》一百卷,余采其可传者,更 定为集若干卷。复论之曰:“周衰,礼乐崩坏,而乐为尤 甚。自制氏为时乐官,能记其铿锵鼓舞,而不能言其 意,则天下之知者鲜矣。况先王之声音度数不止,其 所谓铿锵鼓舞,其人固不能尽记也。以是言之,岂不难哉!若声诗者,古之乐章也,雅郑得失,存乎其辞,辩” 其辞而意可见,非若声音度数之难知,而国家之制 作,民俗之歌谣,诗人之讽咏。至于后世,遂无复《雅》《颂》 之音,虽用之郊庙朝廷,被之乡人邦国者,犹世俗之 乐耳,独何欤?盖《诗》之为用,犹史也。史言一代之事,直 而无隐;《诗》系一代之政,婉而微章,辞义不同,由世而 异。中古之盛,政善民安,化成俗美,人情舒而不迫,风 气淳而不散。其言“庄以简,和以平,用而不匮,广而不 宣,直而有曲,体顺成而和动”,是谓“德音。”及其衰也,列 国之言各殊,俭者多啬,强者多悍,淫乱者忘反,忧深 者思蹙。其或好学而无主,困敝而思治,亦随其俗之 所尚,政之所本,人情风气之所感。故《古诗》之体,有美 有刺,有正有变,圣人“并存而不废,唯所以用之郊庙、 朝廷,非《清庙》《我将》之颂,不得奏于升歌;宗祀,非《鹿鸣》 《四牡》《大明》《文王》之雅,不得陈于会朝燕享。内之为闺 门,外之为乡党,非《关雎》《麟趾》则《鹊巢》《驺虞》之风,情深 而文明,气盛而化神,故可以感鬼神,和上下,美教化, 移风俗。”今茂倩之所次有是哉!以其所谓郊祀,安世、 《〈黄门〉、鼓吹》《铙歌》《横吹》《相和》《琴操》《杂曲》。考之汉辞,质而 近古,其降也为魏。魏辞温厚而益趋于文,其降也为 晋。晋之东,其辞丽,遂变而为南、北。南音多艳曲,北俗 杂毡裘,而隋、唐受之。故唐初之辞,婉丽详整,其中宏 伟精奇,其末纤巧而不振。虽人竭其才,家尚其学,追 琢襞积,曾不能希列国之风,而况欲反乎《雅》《颂》之正, 滋不易矣。是以郊庙祭祀,则非有祖宗之事,美盛德 告成功之实;会朝燕享君臣之间,则非有斋庄和悦 之意,以发先王之德,尽群下之情。哇声俚曲,若秦楚 之讴,巴、渝之舞,《凉伊》之拍,莫不杂出,以为中国朝廷 之用,陷心盈耳,不复知其为教化风俗之蠹。夫民不 幸不见先王之礼乐,考其声诗,盖有足言者,然以唐 虞之盛,不能无憾焉。吾于此见其风气之淳,人情之 泰,政治俗尚之美,皆非古矣。其治乱得失,是非邪正, 虽去之千数百载,不待其言之著而今皆可见者,则 《诗》之为用,岂不犹史之事哉!故合而论之,以寓吾去 取之意,将望于后之作者焉。

    《拟古乐府引》
    李东阳

    予尝观汉、魏间乐府歌辞,爱其质而不俚,腴而不艳, 有古诗“言志依永”之遗意。播之乡国,各有攸宜。嗣是 以还,作者代出。然或重袭故常,或无复本义,支离散 漫,莫知适归。纵有所发,亦不免曲终奏雅之诮。唐李 太白才调虽高,而题与义多仍其旧,张籍、王建以下 无讥焉。元杨廉夫力去陈俗,而纵其辩博,于声与调 “或不暇恤。延至于今,此学之废,盖亦久矣。间取史册 所载忠臣义士,幽人贞妇,奇踪异事,触之目而感之 乎心,喜愕忧惧,愤懑无聊不平之气,或因人命题,或 缘事立义,托诸韵语,各为篇什,长短丰约,惟其所止, 徐疾高下,随所会而为之。内取达意,外求合律,虽不 敢希古,作者庶几得十一于千百。”讴吟讽诵之际,亦 将以自考焉。其或“刚而近虐,简而似傲,乐而《易失》”之 淫,哀而不觉其伤者,知言君子,幸有以正我云。

    《送陆训导序》
    唐·顺之

    六籍之教之废也久矣,而诗为最甚,何哉?六籍皆以 文传,而《诗》独以声传也。昔者,孔子患郑卫之声乱于 《雅》《颂》,乖刺无所从正,乃周流四方,闻《韶》乐于齐,不知 肉味;又得文王之操于苌弘,乃始默然自信曰:“吾六 十而耳顺。”然后反鲁正乐,命太师歌《关雎》,而曰:“皦如 也,绎如也,洋洋乎盈耳哉!”自是删《诗》,定其中声,得三 百篇,皆被之管弦,而《雅》《颂》各得其所。其于门人弟子, 亦往往教以诗歌。其尤有得者,声若金石。而子贡闻 声歌所宜之说于师乙,则夫子乐而与之,曰:“赐也可 与言诗矣。”然则诗之为诗,不专以其文,以其声也。自 汉而下,诗之文徒在,而其声尽亡。然其时乐师尚能 谱《鹿鸣》《伐檀》《文王》《驺虞》四诗,又不久而废。韩、毛诸家 号为专经,竭其力以争草木虫鱼,至问其音节,不能 解也。今《三百篇》具在,学官诸生诵习,其文与诸经同, 然绝无有能绎而歌之者,而弦匏琴瑟诸器,因此遂 不列于学官。其《鹿鸣》诸诗,则宾兴乡饮酒,学官命弟 子时一歌之。然有声而不成调,噶噶然若击土鼓然, 不知其于槁木贯珠之义安在乎若是,而欲以陶养 性灵,风化邦国,人知其难也。然则《诗》之存者,其亦少 矣。余少而受《诗说》于邑人陆文祯先生,尝病不得其 声,而亦未暇请于先生也。今先生之弟文祥为海盐 训导,文祥亦善说《诗》,以《诗》贡为是官。是官,盖古司乐 之遗以六诗为教者,以其人之素善于《诗》,而又当乎 以《诗》为教之官。窃以为发古六义之意,以长育人材, 而兴起《菁莪》之化,非习其文而兼通其声则不可。此 其责在文祥,宜无所让。故余推举诗之兴废以为说。 然余少时,闻今之歌有越曲者,越人类能歌之,而尤 著于海盐之间,余亦不能辨其声也。文祥之行也,其 将能辨之耶?岂所谓诗之遗耶?抑亦浮艳要眇,繁音 促节,悲而助欲者耶?《南风》柔而靡,近宝而民佚以宕海盐故滨海之沃,而柔靡奢慢之俗也,岂其俗之发 乎?其音者固然耶?里谣巷讴,采诗者以观风焉,其信 然耶?夫《古声诗》之义不传,而艳词丽曲哗于民间,此 最教化者之所禁也。嘻!文祥其尚能以雅而易淫也 哉!

    《李氏拟古乐府序》
    王世贞

    伯承自燕中手一编遗世贞曰:“余所拟《古乐府》上下 卷凡二,铙歌至谚语凡若干。自余咏诗,即他诗人人 言之矣。度毋及乐府者,而独公择见而亟称,且请受 木书焉。天下安能人人公择也?余所面质百而不能 一二举,则乐府之汶汶久矣,又焉为令人意操丹铅 而难我?毋已,吾子叙之哉!”然伯承业已叙竟,其旨甚 详,毋庸世贞,世贞独记举进士时从伯承游,好伯承 五七言近体也。久之益好,伯承五七言古别去。又久 之,乃伯承进我以乐府矣。历下于麟,妙其事数,要世 贞更和其高下清浊,长短徐疾,靡不宛然肖协也。而 伯承稍稍先意象于调时,一离去之。然而其构合也。 夫合而离也者,毋宁离而合也者,此“伯承旨也。伯承 叙称近代名公,取古人行事,注议缉韵,类成断案,所 愿舍是伯承哉,有味吾言也。”又云:“鼓吹铙歌,聱牙刺 龊,不足读,则世贞向者固疑之以错简耳。或谓妃豨 节铙鼓之声混存焉。虽然,巫山高”非三言之精乎?“蒲 苇冥冥”,非四言之变乎?“驽马徘徊,鸣临高台以轩,桂 树青丝,双珠玳瑁,非”五言之幼眇乎?“驾六飞龙四时 和,江有香草目以兰,黄鹄高飞”离哉,翻非七言之雄 飞乎?而奈何厌其筌,以聱牙刺龊病为也。至訾昭明 所遗舍善矣,独不举庐江小妇相逢艳歌,而举《木兰》, 木兰廋语耳,非不佞所素习也。姑以报伯承,其更进 我乎哉?人所知伯承他诗,绝类王、孟,间有入延清长 卿者,“伯承”李氏,名先芳,濮人;“公择”王氏,名遴,渤海人; “于鳞”李氏,名攀龙。世贞为吴人。

    《书李西涯乐府后》
    前人

    余向者于李宾之先生拟古乐府,病其太涉议论过 尔,剪抑以为十不得一。自今观之,奇旨创造,名语叠 出,纵未可被之管弦,自是天地间一种文字。若使字 字求谐于房中铙吹之调,取其字句断烂者而模仿 之,以为乐府。如是则岂非西子之颦,邯郸之步哉?余 作《艺苑卮言》时年未四十,方与于鳞辈是古非今,此 长彼短,未为定论。至於戏学《世说》,比拟形似,既不切 当,又伤儇薄。行世已久,不能复秘,姑随事改正,勿令 多误后人而已。

    《琴啸轩乐府序》
    陈懋仁

    客有问予,伊尼生所著歌辞,曰《琴啸轩乐府》。古歌辞 之称乐府,必乐官采之,被于管弦,以和其声。今以琴 为啸,不与嘄噭几否?予曰:“屠门高《琴引》,有‘听吾琴之 所言’之句,琴可云言则言可。生啸且啸,从口肃,《集韵》: ‘啸,亦音肃。肃,恭也,持事振,敬也’。”此伊尼生之所以名 轩,而无与于乐也。乐之制,则或借古题以通意,或因 时缺以托事,斟酌于质文浅深间,故去《三百篇》近,与 轻纤蒨艳较远。且夫诗未闻有题,夫子删后,始以首 言命篇,诗亡而乐府作。是始有题汉高祖过沛歌《三 侯》之章,高祖崩,令沛得以四时歌儛宗庙。迨孝惠、文、 景于乐府习常隶旧,无所增更。《汉书》乃谓武帝立乐 府,世遂同声,而不知孝惠二年已令“夏侯宽为乐府 令矣,武帝第作《郊祀歌》十九章,犹无郊庙与祖宗事, 谓始于武。然欤伊尼生,简蔚清便,高爽真致,綳锦遗 孤。遭家不造,长而敦于友道,惟书是酣,以咏以歌,藉 为捣郁,好所不好,以就兹编,可以观于伊尼”,此则紫 溟一滴也。自序精悉,而李董又两著真脉,无庸予琐 草。竟更视以《籁阁词笺》,将缀简后,予读而新丽婉畅, 可与金荃、《籣畹》并传。且词本乐府之变,合为联璧,畴 云不宜。客又问:“伊尼生何?”曰:“余友沈天鹿麖。”盖审音 知乐之君子也。

    《乐府序》
    董升

    若夫采风不再,斑管废列于史师;胜事久虚,缣笺罕 赠于侯氏。《猗兰》惜王者之香,《麦秀》伤姣童之意。龟山 蔽国,怅闻蟪蛄之鸣;绵上炎贞,凄动龙蛇之操。上以 期于悟主,下之亦为明贤。然则卿云八伯,岂俟邈追; 薰风五弦,未劳遐慕者矣。乃若宝鼎芝房,白麟赤雁, 犹流《三颂》之音。吴会齐歌,江讴越吹,尚同列国之贡, 激五噫之变风,肄九吟之宵雅。广陵名散,嵇韵不传; 峡水流思,阮音莫继。凡兹所称,亦云尚已降。而洛生 掩鼻,叛儿讹喉,《子夜》女子之名,误传宵引。刘生任侠 之士,漫托淫思;美女命篇,不坠灵均之指,而溷厕香 奁。仙人轻举,聊讽陈思之怀,而夸言药驻。矧。掞英簪 笔,不开相府之莲;乃载酒飞筹,空饯王孙之草。五声 云委,六义霞沉。因之投研三湘,埋毫九曲。时惟冬暮, 快揽天鹿之编;烛蚀风前,忝应《士安》之属。爰畅曩旨, 勉著兹文而已。

    《乐府古题要解跋》
    毛晋

    “汉武帝时,乃立乐府,以李延年为协律都尉,举司马相如等数十人造为诗赋,略论律吕,以合八音之调, 盖乐府之所肇也。”自汉迄唐,作者猋然云合,从未有 汇成一编者。惟唐史臣吴兢纂采汉魏以来古乐府 词,分为十卷,惜乎不传。传者仅《古题要解》二卷,于传 记及诸文集中,采其命名缘起,令后人知所祖习。又 有《乐府解题》,不著撰人名氏,与吴兢所撰差异。今人 混为一书,谬矣。但太原郭氏诸叙中,辄引《乐府解题》, 不及《古题要解》,不知何故。余家藏是书凡三本,一得 之虞山杨氏,一得之锡山顾氏。二氏素称藏书家,不 意施朱傅墨,较订数遍,其间脱简讹字,尚多于几上。 凝尘既得元版颇善,但《会吟行》俱误作《吴吟行》。按会 谓会稽。谢灵运诗“咸共聆会吟”,故云其致与《吴趋行》 同也。如《采薇操》亦曰:“晨游高举”,《琴曲注》中引吴兢云 云,兹集中不载,岂逸文尚多耶?

    乐府部艺文二

    《歌曲名诗》乐府作金乐歌
    元·帝

    《啼乌怨别偶》,曙鸟忆离家。石阙题书字,金灯飘落花。 东方晓星没。一作度西山晚日斜。縠衫回广袖,团扇掩 轻纱。暂借青骢马,来送黄牛车。

    《夜听妓赋得乌夜啼》
    刘孝绰

    鶤弦且辍弄,鹤操暂停徽。别有《啼乌曲》,东西相背飞。 倡人怨独守,荡子殊未归。忽闻《生离》唱,长夜泣罗衣。

    《中春麟德殿会百寮观新乐诗一章章十六句》

    有序         唐·德宗

    贞元十四年二月戊午,上制《中春麟德殿会百寮观新乐诗》,令太子书示百官。序曰:“朕以中春之首,纪为令节,听政之暇,韵于歌诗,象中和之舞,聊复成篇。” 其诗八韵,中书门下谢赐诗,请颁示天下,编入乐府。

    芳岁肇佳节,物华当仲春。乾坤既昭泰,烟景含氤氲。 德浅荷元贶,乐成思治人。前庭列钟鼓,广殿延群臣。 八卦随舞意,五音转曲新。顾非《咸池》奏,庶协南风薰。 式宴礼所重,浃欢情必均。同和谅在兹,万国希可亲。

    《舞马千秋万岁乐府词》
    张说

    金天诞圣千秋节,玉醴还分万寿觞。试听“紫骝”歌《乐 府》,何如𫘧骥舞华冈。连𬸣势出鱼龙变,躞蹀骄生鸟 兽行。岁岁相传指树日,翩翩来伴庆云翔。

    《送康洽入京进乐府歌》
    李颀

    识子十年何不遇,只爱欢游两京路。朝吟左氏《娇女 篇》,夜诵相如《美人赋》。长安春物旧相宜,小苑蒲萄花 满枝。柳色偏浓九华殿,莺声醉杀五陵儿。曳裾此夜 从何所,中贵由来尽相许。白袂春衫仙吏赠,乌皮隐 几台郎与。新诗乐府唱堪愁,御妓应传𫛛鹊楼。西上 虽因长公子,终须一见曲陵侯。

    《读张籍古乐府》
    白居易

    张君何为者,业文三十春。尤工乐府诗,举代少其伦。 为诗意如何,六义互铺陈。风雅比兴外,未尝著空文。 读君“《学仙》诗,可讽放佚君。读君《董公》诗,可诲贪暴臣。 读君《商女》诗,可感悍妇仁。读君《勤齐》”诗,可劝薄夫敦。 上可裨教化,舒之济万民。下可理情性,卷之善一身。 始从青衿岁,迨此白发新。日夜秉笔吟,心苦力亦勤。 “时无采诗官,委弃如泥尘。恐君百岁后,灭没无人闻。 愿藏中秘书,百代不湮沦。愿播内乐府,时得闻至尊。” 言者志之苗,行者文之根。所以读君诗,亦知君为人。 如何欲五十,官小身贱贫。病眼街西住,无人行到门。

    《梦得得新诗》
    前人

    池上今宵风月凉,闲教少乐理《霓裳》。集仙殿里新词 到,便播笙歌作乐章。

    《赠陆鬯浙西进诗除官》
    章孝标

    帝城云物得阳春,水国烟花失主人。昨日天风吹《乐 府》,六宫丝管一时新。

    《题裕之乐府后》
    金·王中立

    常恨小山无后身,元郎乐府更清新。红裙婢子那能 晓,送与凌烟阁上人。

    《过半江庵观铁崖乐府花游曲》
    明·王弼

    花气作阴春昼濛,蜻蜓斗影兰苕风。铁笛老仙石湖 里,雪色长髯映湖水。美人搴芳度水门,朱红藕丝新 染裙。蹋歌采采不成步,歌声下彻吴王墓。蛱蝶随香 花底来,白莲掌上真珠杯。清音震落碧瑶碗,乱泉卷 入银星板。老仙起舞山日西,彩云落笔留春题。酒醒 不见玉堂使,檐竹敲风僧壁西。松香湿透小银笺,风 流尽付《琼瑛篇》。

    《读宋徽宗北狩龙沙赋忍听羌笛落梅花乐府》

    叶颙

    “一声羌笛咽龙沙,万里燕云独梦家。吹入中原都是 恨,如何只怕落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