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汇编 学行典 第二百二十四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理学汇编 第二百二十五卷
理学汇编 学行典 第二百二十六卷


    考证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学行典

     第二百二十五卷目录

     孝弟部艺文一

      孝义传序         后汉书

      仁孝前后论         延笃

      为陈留县上孝子状      蔡邕

      孝友传序          晋书

      荀何论           傅元

      天子孝传赞         陶潜

      诸侯孝传赞         前人

      卿大夫孝传赞        前人

      士孝传赞          前人

      庶人孝传赞         前人

      孝义传序          宋书

      孝义传序         南齐书

      孝思赋          梁武帝

      孝德传序          元帝

      孝德传皇王篇赞       同前

      孝德传天性篇赞       同前

      孝行传序          梁书

      孝行传序          陈书

      孝感传序          魏书

      孝义传序          周书

      王祥扣冰鱼跃赞       庾信

      孝义传序          隋书

      孝友传序          唐书

      郑驸马孝行记       独孤及

      奏孝子刘敦儒状      权德舆

    学行典第二百二十五卷

    孝弟部艺文一

    《孝义传序》
    后汉·书

    孔子曰:“夫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则周公 其人也。”子路曰:“伤哉贫也!生无以养,死无以葬。”子曰: “啜菽饮水,孝也。”夫锺鼓非乐云之本,而器不可去;三 牲非致孝之主,而养不可废。存器而亡本,乐之遁也; 调器以和声,乐之成也;崇养以伤行,孝之累也;修己 以致禄,养之大也。故言能大养,则周公之祀致四海 之祭,言以义养,则仲由之菽,甘于东邻之牲。夫患水 菽之薄,干禄以求养者,是以耻禄亲也。存诚以尽行, 孝积而禄厚者,此能以义养也。

    《仁孝前后论》
    延笃

    观夫仁孝之辩,纷然异端,互引典文,代取事据,可谓 笃论矣。夫人二致同源,总率百行,非复铢两轻重,必 定前后之数也。而如欲分其大较,体而名之,则“孝在 事亲,仁施品物,施物则功济于时,事亲则德归于己, 于己则事寡,济时则功多。”推此以言,仁则远矣。然物 有出微而著,事有由隐而章,近取诸身,则耳有听受 之用,目有察见之明,足有致远之劳,手有饰卫之功。 功虽显外,本之者心也。远取诸物,则草木之生,始于 萌芽,终于弥蔓,枝叶扶疏,荣华纷缛,末虽繁蔚,致之 者根也。夫仁人之有孝,犹四体之有心腹,枝叶之有 根本也。圣人知之,故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 之行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 本与!然体大难备,物性好偏,故所施不同,事少两兼 者也。如必对其优劣,则仁以枝叶扶疏为大,孝以心 体本根为先,可无讼也。或谓先孝后仁,非仲尼序回、 参之意。盖以为仁孝同质而生,纯体之者则互以为 称,虞舜、颜回是也。若偏而体之,则各有其目,公刘、曾 参是也。夫曾、闵以孝悌为至德,管仲以九合为仁功, 未有“论德不先回、参,考功不大夷吾”,以此而言,各从 其称者也。

    《为陈留县上孝子状》
    蔡邕

    臣前到官,博问掾史,孝行卓异者。臣门下掾申屠敻 称孝子。平丘程未,年十四岁时,祖父叔病没,未抱伏 叔尸,号泣悲哀,口干气少,喘息才属。舅偃哀其羸劣, 嚼枣肉以哺之,未见食,唏嘘不能吞咽,麦饭寒水闲 用之。舅偃诱劝,哽咽益甚。是后精美异味,遂不过口。 常在柩旁,耳闻叔名,目应以泪。前太守文穆召署孝 义童,云“以叔未葬,不能至府舍。”臣辄核间掾史邑子 殷盛宿彦等,辞验皆合。臣即召来见,未年十四岁,颜 色瘦小,应对甚详。臣问乐为吏否,垂泣求去,白归丧 所。臣为设食,但用麦饭寒水,不食肥腻。舅本以田作 为事,家无典学者,其至行发于自然,非耳目闻见所仿效也。虽成人之年,知礼识义之士,“恐不能及。”伏唯 陛下体因心之德,当中兴之运,躬秉万几,建用皇极, 神纪骋于无方,淑畅洽于群生。故醇行感时而生美 义因政以出,清风奋扬,休征诞漫,太平之萌,昭验已 著,臣诚伏见幸甚。臣闻鲁侯能孝,命于夷官;张仲孝 友,侯在左右。周宣之兴,实始于此。且乌以反哺,托体 太阳;羔以跪乳,为贽国。卿禽鸟之微,犹以孝宠,况未 禀纯粹之精爽,立百行之根源。其人隐瘁,而德曜弥 光,其族益章。臣不胜愿。会使未美,昭显本朝,谨陈状。 臣邕顿首。

    《孝友传序》
    晋·书

    大矣哉!孝之为德也。分浑元而立体,道贯三灵;资品 汇以顺名,功苞万象。用之于国,动天地而降休征;行 之于家,感鬼神而昭景福。若乃博施备物,尊仁安义, 柔色承颜,怡怡尽乐;击鲜就养,亹亹忘劬。集苞思艺 黍之勤,循陔有《采兰》之咏:事亲之道也。属属如在,哀 哀罔极。聚薪流恸,衔索兴嗟。洒风树以𬯎心,𫖯寒泉 “而沫泣”,追远之情也。审德筮仕,正务移官,居高匪危, 在丑无争。协修升以匡化,怀履冰而砥节,立身之行 也。是以闵、曾翼翼,遵六教而缉贞规;蔡、董烝烝,弘七 体而垂令迹。亦有至诚上感,明祇下赞,郭巨致锡金 之庆,阳雍摽莳玉之祉。乌驯丹羽,巢叔和之室;鹿呈 白毳,扰功文之庐。然则因被孝慈而生友悌,理在兼 综,义归一揆。夫天伦之重,共气分形,心暌则叶悴荆 枝,性合则华承棣萼。乃有推肥代瘦,徇急难之情;让 果同衾,尽欢愉之致。缅窥缃素,载流尘躅者欤!晋氏 始自中朝,逮于江左,虽百六之灾遄及,而君子之道 未消。孝悌名流,犹为继踵。王伟元之行己,许季义之 立节,夏方盛彦,体至性以驰芬;庾衮、颜令,笃友于而 宣范。自馀群士,咸标懿德,采其遗绚,足厉浇风。故著 “《孝友篇》,以续前史”云耳。

    《荀何论》
    傅元

    以文王之道事其亲者,其颍昌何侯乎?其荀侯乎!古 称曾、闵,今日荀、何。内尽其心,以事其亲,外崇礼让,以 接天下。孝子百世之宗,仁人天下之命,有能行孝之 道,君子之仪表也。《诗》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令德不 遵二夫子之景行者,非乐中正之道也。

    《天子孝传赞》虞舜 夏禹 殷高宗 周文王

    陶潜

    虞舜父顽母嚚,事之于畎亩之间,以孝烝烝,是以尧闻而授之,富有天下,贵为天子。以为不顺于父母,若穷而无归,惟悦亲可以得意,苟违朝夕,若婴儿之思恋,故称舜五十而慕。《书》曰:“戛击鸣球,搏拊琴瑟,以咏祖考来格。” 言思其来而训之,爱敬尽于事亲,是以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夏禹有天下,以奉宗庙,然躬自菲薄以厚其孝。孔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 禹之德于是称闻圣人之德无以加于孝敬,孝敬之道,美莫大焉。殷高宗谅阴,三年不言,百官总己而听于冢宰,三年而后言,天下咸欢,德教大行,殷道以兴。《诗》曰:“一人有庆,兆民赖之。” 其此之谓乎。周文王之为世子也,朝于王季,日三。鸡鸣,至于寝门,问于内竖,内竖曰“安。” 文王乃喜,不安则色忧,行不能正履,日中暮亦如之。食上必视寒温之节,食下必问所膳而后退。文王孝道广大,其化自近至远,刑于寡妻,以御于家邦,故得万国之欢心,以事其先王矣。

    赞曰:“至哉后德,圣敬自天。陶渔致养,菲薄飨先。亲瘠 色忧,谅阴寝言。一人有庆,千载赖旃。”

    《诸侯孝传赞》周公旦 鲁孝公 河间惠王

    前人

    周公旦武王之弟成王幼少周公摄政制礼作乐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是以四海之内各以其职来祭。《诗》曰:“于穆清庙,肃雍显相” 言诸侯乐其位而敬其事也。仲尼曰:“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 则周公其人也。贵而不骄位高弥谦自承文武之休烈,孝道通于神明光被四海武王封之于鲁,备其礼乐以奉宗庙焉。鲁孝公之为公子,周宣王问公子能道训诸侯者立之。樊穆仲称其孝曰:“肃恭明神而敬事耆老。赋事行刑必问于遗训,咨于故实。不干所问,不犯所咨。” 王曰:“然则能训理其民矣。” 乃命之于夷宫,是为孝公。夫宗庙致敬不忘亲也。有国不亦宜乎!汉河间惠王献王之曾孙也。西京藩臣多骄放之,失其名德者唯献王,而惠王继之。《汉书》称其能修献王之行。母薨,服丧尽礼。哀帝下诏书褒扬,以为宗室仪表,增封万户,礼,古之人皆然。至于末俗衰薄,固已贤矣。贵而率礼又难,其见褒赏,不亦宜乎!

    赞曰:贵骄殊途,不期而会。周公劳谦,乃成“光大。”二侯 承鲁,遵俭去泰。河间率礼,汉宗是赖。

    ===
    《卿大夫孝传赞》孔子 孟庄子 颍考叔
    ===

    前人

    孔子,鲁人也。入则事父兄,出则事公卿,丧事不敢不勉,故称曰“孝乎!惟孝友于兄弟” ,是亦为政也。君赐腥,必熟而荐之,虽蔬食而齐祭,如在乡人。傩,朝服立于阼阶,孝之至也。至德要道,莫大于孝,是以曾参受而书之,游、夏之徒,常咨禀焉。许止不尝药,书以杀父;宰我暂言减丧,责以不仁。言合训典,行合世范,德义可“尊作事可法遗文不朽扬名千载孟《庄子》鲁人也。孔子称其孝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夫孝子之事亲也。事亡如事存故当不义则争之存所不争则亡亦不敢改父之道犹谓之孝况终身乎!” 颍考叔郑人也。庄公以叔段之故与母誓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既而悔之考叔为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而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公曰:“汝有母遗,繄我独无?” 考叔曰:“何谓也?” 公语之故,且告之悔。考叔曰:“若掘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公从之,遂为母子如初。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而施及庄公。《诗》云:“‘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 谓乎。

    赞曰:“仁惟本悌,圣亦基孝。恂恂尼父,固天攸造。二子 承亲,式礼遵诰。永锡纯懿,无改遗操。”

    《士孝传赞》高柴 乐正子春 孔奋 黄沓

    前人

    高柴卫人也。丧亲泣血三年未尝见齿所谓哭不偯言不文也。为武城宰而化行民有不服其亲者改之行丧如礼君子之德风也。以身先之而民不遗其亲乐正子春鲁人也。下堂伤足既瘳数月不出犹有忧色曰:“吾闻之曾子父母全而生之己全而归之可谓孝矣。故君子一举足一出言不敢忘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夫能敬慎若斯,而灾患及者,未之有也。” 孔奋,扶风人也。少以孝行着名州里,供养至谨。在官唯母极甘美,妻息菜食,历位以清。夫人情莫不欲厚其亲,然亦有分焉,奢则难继,能致俭以全养者鲜矣。黄香,江夏人也。九岁失母,思慕骨立。事父竭力以致养。冬无被裤而尽滋味,暑则扇床枕,寒则以身温席。汉和帝嘉之,特加异赐。历位恭勤,宠禄荣亲,可谓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者也。

    赞曰:显允群士,行殊名钧。咸能夙夜,以义荣亲。率彼 城邑,用化厥民。忠以悟主,其孝乃纯。

    《庶人孝传赞》江革 廉范 汝郁 殷陶

    前人

    江革,齐人也。汉章帝时避贼,负母而逃。贼贤之,不害而告其生路。竭力佣赁,以致甘暖,和颜悦色,以尽欢心。欲亲之,安自挽车以行,乡人归之,号曰“江巨孝。” 位至五官中郎将,天子嘉焉,宠遇甚厚。告归,诏书褒美,就家礼其终身,以显异行。廉范,京兆人也。少孤,十五入蜀迎父丧,遇石船覆,范抱棺而没。船人救之,仅免于死,遂以丧归。及仕郡,拯太守于危难,送故尽节。章帝时为郡守,百姓歌咏之。夫孝者人之本,教之所由生也。是以范之临危也勇,宰民也惠,能以义显也。汝郁,陈郡人也。五岁母病不食,郁亦不食,母怜之强食,郁能察色知病,辄复不食,族人号曰“异童。” 年十五著于乡里,父母终,思慕致毁,推财于兄弟,隐于草泽,君子以为难,况童龀孝于自然,可谓天性也。殷陶,汝南人也。年十二,以孝称。遭父忧,率情合礼。有长蛇带其门,举家奔走,陶以丧柩在焉,独居庐不动,亲戚扶持晓喻,莫能移之,啼号益盛。由是显名,屡辞辟命。夫智者不惑,勇者不惧。陶孝于其亲,而智勇并彰乎弱龄,斯又难矣。

    赞曰:“事亲尽欢,其难在色。彼养以禄,我养以力。义在 爱敬,荣不假饰。嗟尔众庶,鉴兹前式。”

    《孝义传序》
    宋·书

    《易》曰:“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夫仁义者,合君亲之至理, 实忠孝之所资。虽义发因心,情非外感,然企及之旨, 圣哲诒言。至于风漓化薄,礼违道丧,忠不树国,孝亦 愆家。而一世之民,权利相引,仕以势招,荣非行立,乏 翱翔之感,弃舍生之分。霜露未改,大痛已忘于心;名 节不变,戎车遽为其首。斯并轨训之理未弘,汲引之 涂多阙。若夫情发于天,行成乎己,捐躯舍命,济主安 亲,虽乖理暗主,匪由劝赏。而宰世之人,曾微诱激,乃 至事隐闾阎,无闻视听。故可以昭被图篆,百不一焉。 今采缀湮落,以备阙文云尔。

    《孝义传序》
    南齐·书

    子曰:“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义也。”人之含孝禀义, 天生所同,淳薄因心,非俟学至。迟遇为用,不谢始庶 之法;骄慢之性,多惭水菽之享。夫色养尽力,行义致 身,甘心垄亩,不求闻达,斯即孟氏三乐之辞,仲由负 米之叹也。通乎神明,理缘感召,情浇世薄,方表孝慈故非内德者所以寄心,怀仁者所以标物矣。埋名韫 节,鲜或昭著。纪夫事行,以列于篇。

    《孝思赋》
    梁·武帝

    “想缘情生,情缘想起,物类相感,故其然也。每读《孝子传》,未尝不终轴,辍书悲恨,拊心呜咽。年未髫龀,内失所恃,馀喘竛竮,奶媪相长,齿过弱冠,外失所怙,限职荆蛮,致阙晨昏,江途辽敻,家无指信,仿佛行路。先君体有不安,昼则辍食,夜则废寝,方寸烦乱,容身无所,便投刺解职,以遵归路。” 于时齐隋郡王子隆镇抚陕西,频烦信命,令停一夕,明当早出,江津送别。心虑迫切,不获承命,止得小船,望星就路,夜冒风浪,不遑宁处。途次定陵,船又损坏。于时门宾周仲连,为鹊头戍主,借得一舸,奔波兼行,屡经危险,仅而获济。及至戾止,已无逮及,五内屠裂,肝心破碎。便欲归身山下,毕志坟陵。长兄哀愍,未说独行。续有北问,狡敌寇边。朝廷以先君遗爱,结民咸思。在昔故旧部曲,犹有数千,武庆宗将领,留防彼镇,时便有旨,使捍寿春,王事靡盬,辞不获免。刺史崔慧景,志怀翻覆,远招逋逃,多聚奸侠,大猾凶丑,莫不云集。至如彭盆、韩元孙等,不可称数。倍道电迈,奄至淮淝,凶徒疑骇,相引离散。台军主徐元庆、房伯玉等欲袭取慧景,乃固禁之,方得止息。是岁齐明作相,疑论未决,密驰表疏,劝征慧景。折简而召,必不违拒,即重遣还,以安其心。奸渠既出,缘边无虞,旬朔之闲,慧景反镇,即便解甲,以归京师。因尔驱驰,不获停息。数锺百六,时会云雷,拨乱反正,遂膺四海念。子路见于孔子曰:“由事二亲之时,常食藜藿之食,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没之后,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锺,累茵而坐,列鼎而食,愿食藜藿之食,为亲负米,不可复得。每感斯言,虽存若亡。父母之恩,云何可报?慈如河海,孝若涓尘。今日为天下主而不及供养,譬犹荒年而有七宝,饥不可食,寒不可衣,永慕长号,何解悲思。” 乃于锺山下建大爱敬寺于青溪侧,造大智度寺,以表罔极之情,达追远之心,不能遗《蓼莪》之哀。复于宫内起至敬殿,竭工匠之巧,尽世俗之奇,水石周流,芳树杂沓,限以国事,亦复不能得朝夕侍食,唯有朔望亲奉馈奠。虽复得荐珍羞,而无所瞻仰,内心崩溃,如焚如灼,情切于衷,事形于言,乃作《孝思赋》云尔。

    “感四气之变《易》,见万物之化成。受天和而异命,禀地 德而齐荣。察蟭螟于蚊睫,观鲲鹏于北溟。彼含识而 异见,同有色而殊形。虽万类之众多,独在人而最灵。 礼义别于飞走,言语异于鹦猩。念过隙之倏忽,悲逝 川之不停。践霜露而凄怆,怀燧榖而涕零。掩此哀而 不去,亦靡日而弗思。仲由念枯鱼而永慕,丘吾感风” 树而长悲。虽一至而舍生,奉二亲而何期?思因情生, 情因思起。导情源以流澍,引思心而无已。既怀忧以 终身,亦衔恤而没齿。当闲居以永念,独拊膺而自伤。 徒升岵而靡瞻,空陟屺其何望。涕纵横以交流,血沸 涌而沾裳。览地义以自咎,惧灭性之乖方。仰太极以 长怀,乃告哀于昊苍。冀皇天之有感,“何报施之茫茫。” 晓百碎于魏阙,夜万断于中肠。心与心而相续,思与 思而未央。晨孤立而萦结,夕独处而徊徨,气塞哀其 似噎,念积心其若狂。至于献岁发晖,春日载阳,木散 百华,草列众芳,对乐时而无欢,乃触目而感伤。朱明 启节,白日朝临,木低甘果,树接清阴,不娱悦于怀抱, 但罔极而缠心。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凉气入衣,凄风 动裳。心无迫而自切,情不触而独伤。若乃寒冰已结, 寒条已拆;林飞黄落,山积白雪。旅雁鸣而哀哀,朔风 鼓而颲颲。目触事而破碎,心随感而断绝。无一息而 缓念,与四时而长切。年挥忽而莫反,时瞬睒其如电。 想慈颜之在昔,哀不可而重见。痛生育之靡答,顾报 复而”无片。悲与恨其俱兴,涕杂血其如霰。燕青春而 差池,鸿素秋而翱翔。去来候于节物,飞鸣应于阴阳。 何在我而不尔,与二气而乖张。常茹酷而轮回,历日 夜而不忘。既视丹而成绿,亦见白而为黄。扰性情以 翻覆,汨神虑而迷荒。想鸣鹤而魂断,听孤雏而心死。 恸终天而无怙,号毕世而靡恃。观休屠之日䃅,岂教 义之所及。见甘泉之画像,每下拜而垂泣,忽心动而 不安,遽入侍于帝室。值何罗之作难,乃舍之以投瑟。 超王臣之称首,冠诚勇而无匹。士行己之多方,见石 他之有权。身虽死而名扬,乃忠孝而两全。顾丁兰其 何人,家河内之野王。时舞象而方及,始成童而亲亡。 刻木母以供事,常朝夕而在傍;刘镇就养而不暇,常 远汲而力寡。苦节感于幽灵,醴泉生于灶下。顾长沙 之临湘,有古初之道。始时父没而未葬,遇邻火之卒 起,乃伏棺而长号,雨暴至而火死。又何琦其亦然,独 柩屋而全止。至如王祥黄雀入帐,《隗通》横石特起。盛 彦之开母目,邢渠之生父齿。览斯事而众多,亦难得

    而具纪。灵蛇衔珠以酬德,慈乌反哺以报亲。在虫鸟
    考证
    其尚尔,况三才之令人,治本归于三大,生民穷于五

    孝。置天地而德盈,横四海而不挠。履斯道而不行,吁 孔门其何教?

    《孝德传序》
    元·帝

    夫天经地义,圣人不加,原始要终,莫逾孝道,能使甘 泉自滔,邻火不焚,地出黄金,天降神女,感通之至,良 有可称。

    《孝德传皇王篇赞》
    同前

    天子之孝,曰圣与仁。重瞳表德,参漏通神。皇矣高祖, 连镳舜禹。天经地义,重规沓矩。道逾《七十》,声超三五。

    《孝德传天性篇赞》
    同前

    生之育之,长之畜之。顾我复我,答施何时。欲报之德, 不可方思。涓尘之孝,河海之慈。废书叹息,泣下涟洏。

    《孝行传序》
    梁·书

    《经》云:“夫孝,德之本也。”此生民之为大,有国之所先欤。 高祖创业开基,饬躬化俗,浇弊之风以革,孝治之术 斯著。每发丝纶,远加旌表。而淳和比屋,罕要诡俗之 誉;潜晦成风,俯列逾群之迹,彰于视听,盖无几焉。今 采缀以备遗逸云尔。

    《孝行传序》
    陈书

    孔子曰:“夫圣人之德何以加于孝乎!”孝者百行之本 人伦之至极也。凡在性灵孰不由此。若乃奉生尽养 送终尽哀或泣血三年绝浆七日思《蓼莪》之慕切追 顾复之恩深或德感乾坤诚贯幽显在于历代盖有 人矣。陈承梁室丧乱风漓化薄及迹隐阎闾无闻视 听今之采缀以备阙云。

    《孝感传序》
    魏·书

    经云:“孝,德之本,孝悌之至,通于神明。”此盖生人之大 者。淳风既远,世情虽薄,孔门有以责衣锦,诗人所以 思素冠。且生尽色养之天,终极哀思之地,若乃诚达 泉鱼,感通鸟兽,事非常伦,斯盖希矣。至如温床扇席, 灌树负土,时或加人,咸为度俗。今书赵琰等以《孝感》 为目焉。

    《孝义传序》
    周书

    夫塞天地而横四海者,其唯孝乎?奉大功而立显名 者,其唯义乎!何则?孝始事亲,惟后资于致治;义在合 宜,惟人赖以成德。上智禀自然之性,《中庸》有企及之 美。其大也,则隆家光国,盛烈与河海争流;授命灭亲, 峻节与竹帛俱茂。其小也,则温枕扇席,无替于晨昏; 损己利物,有助于名教。是以尧、舜、汤、武居帝王之位, 垂至德以敦其风;孔、墨、荀、孟禀圣贤之资,弘正道以 励其俗,观其所由,在此而已矣。然而淳源既往,浇风 愈扇,礼义不树,廉让莫修。若乃绾银黄,列钟鼎,立于 朝廷之闲,非一族也。其出忠入孝,轻生蹈节者,则盖 寡焉。积龟贝,实仓廪,居于闾巷之内,非一家也。其悦 《礼》敦《诗》,守死善道者,则又鲜焉。斯固仁人君子所以 兴叹,哲后贤宰所宜属心。如令明教化以救其弊,优 爵赏以劝其善,布恳诚以诱其进,积岁月以求其终, 则今之所谓少者,可以为多矣;古之所谓难者,可以 为易矣。故博采异闻,网罗遗逸,录其可以垂范方来 者,为《孝义篇》云。

    《王祥扣冰鱼跃赞》
    庾信

    王祥之母,鲜鳞是求。水连钧浦,冻塞寒流。精诚有感, 无假沈钩。二老同膳,双鱼共浮。

    《孝义传序》
    隋·书

    《孝经》云:“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论语》云: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吕 览》云:“夫孝,三皇五帝之本务,万事之纲纪也。执一术 而百善至,百邪去,天下顺者,其惟孝乎!”然则孝之为 德至矣,其为道远矣,其化人深矣。故圣帝明王行之 于四海,则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齐其明;诸侯卿大 夫行之于国家,则永保其宗社,世守其禄位;匹夫匹 妇行之于闾阎,则播徽烈于当年,扬休名于千载。此 皆资纯至以感物,故圣哲之所重。田翼、郎方贵等,阙 稽古之学,无俊伟之才,并能任其自然,情无矫饰。笃 于天性,勤其四体,竭股肱之力,尽爱敬之心,自足膝 下之欢,忘怀轩冕之贵。不言之化,人神通感,虽或位 登台辅,爵列王侯,禄积万锺,马逾千驷,死之日曾不 得与斯人之徒隶齿,孝之大也,不其然乎?故述其所 行为《孝义传》。

    《孝友传序》
    唐·书

    “唐受命二百八十八年,以孝悌名通朝廷者,多闾巷 刺草之民,皆得书于史官。万年王世贵,长安严待封, 泾阳田伯明,华原韩难陀,华州王瞿昙,郑县辛法汪、 郭士举、张长、郭士度、郑迪、柳仁忠、能君德、刘崇、甘元 爽、韩子尚、韩思约,下邽张万彻,朝邑申屠思恭、吕昂, 鹑觚张元亮,灵台孙志和,新平冯猛将,宜川司马芬, 洛交周崇俊,洛川何善宜,博陵崔定仁,冀州燕遗倩, 贝州马衡,沧州郑士才,清池孙楚信、刘贤,渤海边凤 举,瀛州朱宝积,乐陵苏伏念,邯郸章征,鸡泽冯仁海、 郭守素,文安董相,武邑王达多、张丘感、张艺朗暨孙师才、张义节,沙河赵君惠,南乐谷感德、魏县毛仁,武 城茹智达,历亭王师威、李肆仁,临河”李文绸,汤阴后 斥奴,鼓城彭思义、陈屺、田《堤岳》,太原卢遗仁、王知道, 蒲州贾孝才,解县卫元表,南岳张利见,安邑曹文行、 孙怀应,相里志降杨王操、邵元同、张衡、曹存勋、李文 褒、董文海、李文秀、张仙儿、张公宪,虞乡董敬直,河东 张金城、吕神通、吕云、吕志挺、吕元光、赵举、张祐、姚炽、 张师德、冯巨源、杜山藏,河西郭文政,伊阙任仲济、源 荣璧,汴州张士岩,陈留家师谅、董允恭,尉氏杨思贞, 中牟潘良瑗暨子季通,阳武时惠珣,封丘杨嵩圭,许 田李颐道,胙城蔡洪、石善雄暨孙彦威,朗山胡君才, 徐州皇甫恒,彭城尹务荣,荆州刘宝、长寿史抟,益州 焦怀肃、郭景华,郪县曹少微,涪城赵烟,资阳赵光寓、 黄昪,梓潼马冬王秦举、王兴嗣,依政、樊漪,巴西韦士 宗、文博、荧暨子诠,南郑李贞吉,巢县张进昭,万载廖 洪,南陵苏仲方,鄱阳张赞,乐平谢惟勤、沈普、姜崌,上 饶鲍嘉福、虞镕真,句容张常洧,弋阳张球、李营暨子 凝、孙楚,贵溪黄舟,建昌熊士瞻,临江袁鸣,贛县谢俊, 馀杭何公弁、章成缅、方宗,建德何起门,桐庐祝希进, 诸暨张万和,萧山李渭、许伯会、戴恭、俞仅,信安徐知 新、徐惠𬤇,东阳应先、唐君祐,睦州许利川,建阳刘常, 邵武黄亘、张巨篯、吴海,泉山黄嘉猷,永泰王奭,皆事 亲居丧,著至行者。万年宋兴贵,奉先张郛,澧阳张仁 兴,栎阳董思宠,湖城阎旻,高平雍仙高,湖城阎酆,正 平周思艺、张子英,曲沃张“君密、秦德方、马元操、李君 则,太平赵德俨,陇西陈嗣,北海吕元简,经城宋洸之, 单父刘《九江》、无棣徐文亮,乐陵吴正表,河闲刘宣、董 永,安邑任君义、卫开,龙门梁神义、贺见涉、张奇异,郑 县王元绪、寇元童,舒城徐行周,睦州方良琨,桐庐戴 元益,高安宋练,泾县万晏,弋阳李植,繁昌王丕,皆数 世同居者。”天子皆旌表门闾,赐粟帛,州县存问,复赋 税,有授以官者。唐时,陈藏器著《本草拾遗》,谓“人肉治 羸疾。”自是,民闲以父母疾,多刲股肉而进。又有京兆 张阿九、赵言、奉天赵正言、滑清泌、羽林飞骑啖荣禄、 郑县吴孝友、华阴尹义华、潞州张光玼、解县南锻、河 东李忠孝、韩放、鄢陵任客奴、绛县张子英、平原杨仙 朝,乐工段日升,河东将陈涉,襄阳冯子,城固雍孙八, 虞乡张抱玉,《骨英》秀,榆次冯秀诚,封丘杨嵩圭、刘浩, 清池朱庭玉,弟庭金,繁昌朱歙县黄芮、左千牛薛 锋及河阳刘士约,或给帛,或旌表门闾,皆名在《国史》。 善乎,韩愈之论也!曰:“父母疾,亨药饵,以是为孝,未闻 毁支体者也。苟不伤义,则圣贤先众而为之。是不幸 因而且死,则毁伤灭绝之罪有归矣。”安可旌其门以 表异之?虽然,委巷之陋,非有学术礼义之资,能忘身 以及其亲,出于诚心,亦足称者,故列十七八焉。广明 后,方镇凌法夸地千里,事不上闻,孝悌笃行之士,旌 命所不及。载小说者,名字不参见,他书不可录。若李 知本、张志宽之属,承上顺下,有礼让君子之风,故辑 而序之。

    《郑驸马孝行记》
    独孤及

    特进、驸马都尉荥阳郑曊潜曜其字,睿宗外孙,元宗 之甥,代国长公主之才子也。肤敏而文,生知纯孝。开 元中,长公主寝疾,公年童稚,觿遂侍左右,带不解,面 不靧者累月。尝药亲祷,忧恳备至,而疾不瘳。乃刺血 濡翰,书为祝词,请命于上下神祇,愿以身代亲之身。 乞灵祈死,泣尽继血。既而诚达于神,感而遂契,彻筵 俟命,焚其章毕,独“神道许”三字在,存于煨烬之中。翌 日,长公主疾闲,公固命左右勿敢言。其请天之章,公 之客尹灵琛之词也。向微灵琛言之,则人莫知之者 矣。君子谓天道远,人道迩,其死生冥运,吉凶阴骘,未 尝与天同功也。而孝子竭诚上天,为感神符,灵贶,来 若向答。乃知行或精至,则幽冥不能“逃其应,而况人 乎?”郑氏之子,其事亲也,可谓孝矣。惟武王、周公,与天 合德,三坛之祝,宜有丕应。若公者,地在绮襦纨裤之 中,非有植璧秉圭之礼,而精神上达,神亦降福。非德 性纯至,其孰能致感如此其速者欤?公开元二十八 年尚元宗第十二女临晋长公主。主柔明而贤,辅佐 以礼。公力行好学,处贵不骄,跋履夷险,无替忠信。历 太仆、光禄卿,嗣荥阳郡公,佩金印,列长戟,垂三十馀 载,克荷大业,而崇其家声。“善而必庆,为不诬矣。惧他 日史氏阙疑也,故著之于篇。”

    《奏孝子刘敦儒状》
    权德舆

    右件人名儒史官之家,积成教义,至性诚孝,感动人 伦。母患风狂,心绪乖乱,无辜搒棰,常至僵仆。或冻于 积雪之下,或曝于赫日之中,腐烂皲瘃,略无完体。见 其楚毒,方上饮食敦儒苏而复起,常惧人知,承顺恬 然,不觉疾痛。因心之道,贯于神明,欲盖弥彰,事久方 著,蒸蒸不匮,十有六年,贞元二十年,留守韦夏卿具 “状奏闻,奉其年八月二十九日敕,宣付史馆,旌表门 闾。臣至洛都,具详事实,闻诸族类,布在风谣。今又十 年,不改其养。饥寒所迫,衣食阙然,晨昏所奉,朝不继夕。伏以干禄筮仕,资荫多门,至行绝人,尢可嘉奖。伏 望天恩特授一解褐京官,使分禄就养,则私计可给, 寸禄为荣。庶厚时风,以弘孝理。伏乞圣慈,允臣所奏。 谨录奏闻,伏候敕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