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汇编 学行典 第七十九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理学汇编 第八十卷
理学汇编 学行典 第八十一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学行典

     第八十卷目录

     言语部纪事

     言语部杂录

     言语部外编

    学行典第八十卷

    言语部纪事

    《史记·晋世家》:成王与叔虞戏,削桐叶为圭,以与叔虞 曰:“以此封若。”史佚因请择日立叔虞。成王曰:“‘吾与之 戏尔’。史佚曰:‘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 之’。”于是遂封叔虞于唐。

    《左传·庄十一年》:秋,宋大水,公使吊焉。曰:“天作淫雨,害 于粢盛,若之何不吊?”对曰:“孤实不敬,天降之灾,又以 为君忧,拜命之辱。”臧文仲曰:“宋其兴乎!禹汤罪己,其 兴也勃焉;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且列国有凶,称孤, 礼也。言惧而名礼,其庶乎!”既而闻之,曰:“公子御说之 辞也。”臧孙达曰:“是宜为君有恤民之心。”

    僖十五年十月晋阴饴甥会秦伯盟于王城。秦伯曰: “晋国和乎?”对曰:“不和。小人耻失其君而悼丧其亲,不 惮征缮以立圉也。曰:‘必报仇。君子爱其君而知其罪, 不惮征缮以待秦命,曰:‘必报德’’。”以此不和。秦伯曰:“国 谓君何?”对曰:“小人戚谓之不免,君子恕以为必归。”小 人曰:“我毒秦,秦岂归君?”君子曰:“我知罪矣,秦必归君。 贰而执之,服而舍之。德莫厚焉,刑莫威焉。服者怀德, 贰者畏刑。此一役也,秦可以霸。”秦伯曰:“是吾心也。”改 馆晋侯,馈七牢焉。

    二十六年夏,齐孝公伐我北鄙,公使展喜犒师,使受 命于展禽。齐侯未入境,展喜从之,曰:“寡君闻君亲举 玉趾,将辱于敝邑,使下臣犒执事。”齐侯曰:“鲁人恐乎?” 曰:“小人恐矣,君子则否。”齐侯曰:“室如悬磬,野无青草, 何恃而不恐?”对曰:“恃先王之命。昔周公、太公股肱周 室,夹辅成王。成王劳之而赐之盟,曰:‘世世子孙,无相 害也。载在盟府,太师职之。桓公是以九合诸侯而谋 其不协,弥缝其阙而匡救其灾,昭旧职也。及君即位, 诸侯之望曰:‘其率桓之功,我敝邑用不敢保聚’’。”曰:“岂 其嗣世九年而弃命废职,其若先君何?君必不然,恃 此以不恐。”齐侯乃还。

    文十五年三月,宋华耦来盟,其官皆从之。《书》曰:“宋司 马华孙。”贵之也。公与之宴,辞曰:“君之先臣督,得罪于 宋殇公,名在诸侯之策。臣承其祀,其敢辱君?请承命 于亚旅。”鲁人以为敏。

    定十五年春,邾隐公来朝,子贡观焉。邾子执玉高,其 容仰;公受玉卑,其容俯。子贡曰:“以礼观之,二君者皆 有死亡焉。夫礼,死生存亡之体也。将左右周旋,进退 俯仰,于是乎取,朝祀丧戒,于是乎观。今正月相朝,而 皆不度,心已亡矣。嘉事不体,何以能久?高仰骄也;卑 俯,替也。骄近乱,替近疾。君为主,其先亡乎?”夏五月壬 “申,公薨。仲尼曰:‘赐不幸,言而中,是使赐多言者也’。” 《国语》:“阳处父如卫,反过甯,舍于逆旅,甯嬴氏。嬴谓其 妻曰:‘吾求君子久矣,乃今得之’。举而从之。阳子道与 之语,及山而还。其妻曰:‘子得所求而不从之,何其怀 也’?曰:‘吾见其貌而欲之,闻其言而恶之。夫貌,情之华 也;言,貌之机也。身为情,成于中;言,身之’”文也。言文而 发之,合而后行,离则有衅。今阳子之貌济,其言匮,非 其实也。若中不济而外强之,其卒将复,中外易矣。若 外内类而言反之,渎其信也。夫言以昭信,奉之如机, 历时而发之,胡其渎也。今阳子之情譿矣,以济盖也。 且刚而主能,不本而犯,怨之所聚也。吾惧未获其利 而及其难,是故去之。期年,乃有贾季之难。

    《韩诗外传传》曰:孔子过康子,子张、子夏从。孔子入坐, 二子相与论,终日不决。子夏辞气甚隘,颜色甚变。子 张曰:“子亦闻夫子之议论邪?徐言訚訚,威仪翼翼,后 言先默,得之推让,巍巍乎,荡荡乎,道有归矣,小人之 论也,专意自是,言人之非,瞋目扼腕,疾言喷喷,口沸 目赤,一幸得胜,疾笑嗌嗌,威仪固陋,辞气鄙俗,是以 君子贱之也。”

    《韩非子·外储说》:堂谿公见昭侯曰:“今有白玉之卮而 无当,有瓦卮而有当,君渴,将何以饮?”君曰:“以瓦卮。”堂 谿公曰:“白玉之卮美,而君不以饮者,以其无当耶?”君 曰:“然。”堂谿公曰:“为人主而漏泄其群臣之语,譬犹玉 卮之无当。”堂谿公每见而出,昭侯必独卧,惟恐梦言 泄于妻妾。

    《说苑善说篇》客谓梁王曰:“‘惠子之言事也,善譬。王使 无譬,则不能言矣’。王曰:‘诺’。明日见,谓惠子曰:‘愿先生 言事则直言耳,无譬也’。”惠子曰:“今有人于此而不知 弹者,曰:‘弹之状何若’?应曰:‘弹之状如弹,则喻乎’?王曰: ‘未喻也’。于是更应曰:‘弹之状如弓,而以竹为弦,则知乎’?王曰:‘可知矣’。惠子曰:‘夫说者固以其所知谕其所 不知,而使人知之。今王曰无譬,则不可矣’。王曰:‘善’。” 《史记平原君传》:“平原君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 十人偕。比至楚,与楚合从,言其利害,日出而言之,日 中不决。十九人谓毛遂曰:‘先生上’。毛遂按剑历阶而 上,谓平原君曰:‘从之利害,两言而决耳。今日出而言 从,日中不决,何也’?楚王唯唯。平原君归”曰:“毛先生以 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项羽本纪》: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 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 奇籍。

    《留侯世家》:上在雒阳南宫,从复道望见诸将往往相 与坐沙中语。上曰:“此何语?”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谋 反耳。”上曰:“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留侯曰:“陛下以此 属取天下,而所封皆萧、曹故人,所诛者皆生平所仇 怨,故即相聚谋反耳。”乃曰:“上生平所憎,群臣所共知, 谁最甚者?”上曰:“雍齿。”于是封雍齿为什方侯。

    《灌夫传》:灌夫行酒武安,不能满觞,至临汝侯,临汝侯 方与程不识耳语,又不避席,夫无所发怒,乃骂临汝 侯曰:“生平毁程不识,不直一钱,今日长者为寿,乃效 女儿呫嗫耳语。”

    《汉书东方朔传》:朔射覆连中,辄赐帛。时有幸倡郭舍 人滑稽不穷,常侍左右曰:“朔狂幸中耳,臣愿令朔复 射。朔中之,臣榜百,朔不能中,臣赐帛。”朔射果中。上令 倡监榜舍人,舍人不胜痛呼謈,朔笑之曰:“咄!口无毛, 声謷謷,凥益高。舍人恚曰:‘朔擅诋欺天子,从官,当弃 市’。”上问朔何故诋之,对曰:“臣非敢诋之,迺与为隐耳。” 舍人不服,曰:“臣愿复问朔隐语,不知亦当榜,即妄为 谐语。朔应声辄对,变诈锋出,莫能穷者,左右大惊。” 《张释之传》:“释之为谒者仆射,从行,上登虎圈,问上林 尉禽兽簿,尉不能对,啬夫代对甚悉,诏释之拜啬夫 为上林令。释之前曰:绛侯、东阳侯称长者,此两人言 事曾不能出口,岂效此啬夫喋喋利口捷给哉!今陛 下以啬夫口辩而超迁之,臣恐天下随风靡,争口辩, 亡其实。且下之化上,疾于影响,举错不可不察也。”文 帝曰:“善。”迺止。

    《后汉书刘昆传》:“光武二十二年,征为光禄勋。诏问昆 曰:‘前在江陵,反风灭火,后守弘农,虎北渡河。行何德 政而致是事’?昆对曰:‘偶然耳’。左右皆笑其质讷。帝叹 曰:‘此迺长者之言也’。”顾命书诸策。

    《郑元传》:“元不受朝服逃去。后大将军袁绍总兵冀州, 遣使要元,大会宾客,元最后至,迺延升上坐,身长八 尺,饮酒一斛,秀眉明目,容仪温伟。绍客多豪俊,并有 才说,见元儒者,未以通人许之,竞设异端,百家互起, 依方辩对,咸出问表,皆得所未闻,莫不嗟服。时汝南 应劭亦归于绍,因自赞曰:‘故太山太守应中远,北面’” 称:“弟子何如?”元笑曰:“仲尼之门,考以四科,回、赐之徒, 不称官阀。”劭有惭色。

    《盖勋传》:河南尹朱隽为董卓陈军事。卓折隽曰:“我百 战百胜,决之于心,卿勿妄说,且污我刀。”勋曰:“昔武丁 之明,犹求箴谏,况如卿者而欲杜人之口乎?”卓曰:“戏 之耳。”勋曰:“不闻怒言,可以为戏。”卓乃谢隽。

    《蜀志简雍传》:“雍性简傲,趺宕,在先王坐席,犹箕踞倾 倚,威仪不肃,自纵。适诸葛亮已下,则独擅一榻,项枕 卧语,无所为屈。”

    《来敏传》:“敏为光禄大夫,坐过黜,前后数贬削,皆以语 言不节,举动违常也。时孟光亦以枢机不慎,论议干 时,然犹愈于敏,俱以其耆宿学士,见礼于世。而敏荆 楚名族,东宫旧臣,特加优待,是故废而复起。后以敏 为执慎将军,欲令以官重自警戒也。”

    《秦宓传》:“宓拜左中郎将长水校尉。吴遣使张温来聘, 百官皆往饯焉,众人皆集而宓未往,亮累遣使促之。 温曰:‘彼何人也’?亮曰:‘益州学士也’。及至,温问曰:‘君学 乎’?宓曰:‘五尺童子皆学,何必小人’。温复问曰:‘天有头 乎’?宓曰:‘有之’。温曰:‘在何方也’?宓曰:‘在西方。《诗》曰:‘乃眷 西顾’。以此推之,头在西方’。温曰:‘天有耳乎’?宓曰:‘天处 高而听卑。《诗》曰:‘鹤鸣九皋,声闻于天’。若其无耳,何以 听之’?”温曰:“天有足乎?”宓曰:“有。《诗》云:‘天步艰难,之子不 犹’。若其无足,何以步之?”温曰:“天有姓乎?”宓曰:“有。”温曰: “何姓?”宓曰:“姓刘。”温曰:“何以知之?”答曰:“天子姓刘,故以 此知之。”温曰:“日生于东乎?”宓曰:“虽生于东而没于西。” 答问如响,应声而出,于是温大敬服。宓之《文辩》,皆此 类也。

    《魏志·管辂传》注《辂别传》曰:琅琊太守单子春,雅有材 度,闻辂一黉之俊,欲得见辂父即遣辂造之,大会宾 客百馀人。坐上有能言之士,辂问子春:“府君名士,加 有雄贵之姿。辂既年少,胆未坚刚,若欲相观,惧失精 神,请先饮三升清酒,然后而言之。”子春大喜,便酌三 升清酒,独使饮之。酒尽之后,问子春:“今欲与辂为对 者,若府君四座之士邪?”子春曰:“吾欲自与卿旗鼓相 当。”辂言:“始读《诗》论《易》本学问微浅,未能上引圣人之道,陈秦、汉之事,但欲论金、木、水、火、土、鬼神之情耳。”子 春言:“此最难者,而卿以为易邪?”于是唱《大论》之端,遂 经于阴阳,文采葩流,枝叶横生,少引圣籍,多发天然。 子春及众士互共攻劫,论难蜂起,而辂,人人答对,言 皆有馀。至日向暮,酒食不行,子春语众人曰:“此年少 盛有材气,听其言论,正似司马《犬子游猎之赋》,何其 磊落雄壮,英神以茂!必能明天文地理变化之数,不 徒有言也。”于是发声徐州,号之神童。

    诸葛原字景春,亦学士,好卜筮,数与辂共射覆,不能 穷之。景春与辂有荣辱之分,因辂饯之,大有高谈之 客。知人多闻其善卜,仰观不知其有大异之才。于是 先与辂共论圣人著作之源,又叙五帝三王受命之 符。辂解景春微旨,遂开张战地,示以不固,藏匿孤虚, 以待来攻。景春奔北,军师摧衄,自言“吾睹卿旌旗,城 池已坏也。”其欲战之士,于此鸣鼓角,举云梯,弓弩大 起,牙旗雨集,然后登城曜威,门开受敌。上论五帝,如 江如汉;下论三王,如翮如翰。其英者若春华之俱发, 其攻者若秋风之落叶。听者眩惑,不达其义,言者收 声,莫不心服。虽白起之坑赵卒,项羽之塞濉水,无以 尚之。于时客皆欲面缚衔璧,求束手于军鼓之下。辂 犹总干山立,未便许之。至明日离别之际,然后有腹 心始终,一时海内俊士八九人矣。蔡元才在朋友中 最有清才,在众人中言:“本闻卿作狗,何意为龙?”辂言: “潜阳未变,非卿所知,焉有狗耳得闻龙声乎?”景春言: “今当远别,后者何期,且复共一射覆。”辂占既皆中,景 春大笑:“卿为我论此”卦,意纾我心怀。辂为开爻散理, 分赋形象,言征辞合,妙不可述。景春及众客莫不言 听。后论之美,胜于射覆之乐。景春与辂别,戒以二事, 言:“卿性乐酒,量虽温克,然不可保,宁当节之。卿有水 镜之才,所见者妙,仰观虽神,祸如膏火,不可不慎持 卿。”才,游于云汉之闲,不忧不富贵也。辂言:酒不可 极,才不可尽。吾欲持酒以礼,持才以愚,何患之有? 《郭淮传》:淮为镇西长史,黄初元年,奉使贺文帝践阼, 而道路得疾,故计远近为稽留。及群臣欢会,帝正色 责之曰,昔禹会诸侯于涂山,防风后至,便行大戮。今 溥天同庆,而卿最留迟,何也?“淮对曰,臣闻五帝先教, 导民以德,夏后政衰,始用刑辟。今臣遭唐虞之世,是 以自知免于《防风》之诛也。”帝悦之。

    《世说补》:邓艾口吃,语称艾艾。晋文王戏之曰:“卿云艾 艾,定是几艾?”对曰:“凤兮凤兮,故是一凤。”

    《吴志薛综传》:综守谒者仆射,西使张奉于权前列尚 书阚泽姓名以嘲泽,泽不能答。综下行酒,因劝酒曰: “蜀者何也?有犬为独,无犬为蜀,横目句身,虫入其腹。” 奉曰:“不当复列君吴邪?”综应声曰:“无口为天,有口为 吴,君临万国天子之都。”于是众坐喜笑,而奉无以对。 其枢机敏捷,皆此类也。

    《诸葛恪传》:“恪为左辅都尉,恪父瑾面长似驴。孙权大 会群臣,使人牵一驴入,长检其面,题曰:‘诸葛子瑜’。恪 跪曰:‘乞请笔益两字,因听与笔。恪续其下曰:‘之驴’。举 坐欢笑,乃以驴赐恪。他日复见权,问恪曰:‘卿父与叔 父孰贤’?对曰:‘臣父为优’。权问其故,对曰:‘臣父知所事 叔父不知,以是为优’。权又大噱,命恪行酒,至张昭前’”, 昭先有酒色,不肯饮,曰:“此非养老之礼也。”权曰:“卿其 能令张公辞屈,乃当饮之耳。”恪难昭曰:“昔师尚父九 十,秉旄仗钺,犹未告老也。今军旅之事,将军在后;酒 食之事,将军在先。何谓不养老也?”昭卒无辞,遂为尽 爵。后蜀使至,群臣并会,权谓使曰:“此诸葛恪雅好骑 乘。”还告丞相:“为致好马。”恪因下谢。权曰:“马未至而谢, 何也?”恪对曰:“夫蜀者,陛下之外厩;今有恩诏,马必至 也,安敢不谢!”恪之才捷,皆此类也。

    《恪别传》曰:权尝飨蜀使费袆,先逆敕群臣,使至,伏食 勿起。袆至,权为辍食,而群下不起。袆嘲之曰:“凤凰来 翔,骐𬴊吐哺,驴骡无知,伏食如故。”恪答曰:“爰植梧桐, 以待凤凰,有何燕雀,自称来翔?何不弹射,使还故乡?” 袆停食饼,索笔作《麦赋》,恪亦请笔作《磨赋》,咸称善焉。 权尝问恪:“卿何以自娱,而更肥泽?”恪对曰:“臣闻富润 屋,德润身。臣非敢自娱,修己而已。”又问:“卿何如滕引?” 恪答曰:“登阶蹑履,臣不如引;回筹转策,引不如臣。”恪 尝献《权马先》,其耳。范慎时在坐,嘲恪曰:“马虽大畜, 禀气于天,今残其耳,岂不伤仁!”恪答曰:“母之于女,恩 爱至矣。穿耳附珠,何伤于仁!”太子尝嘲恪:“诸葛元逊 可食马矢。”恪曰:“愿太子食鸡卵。”权曰:“人令卿食马矢, 卿使人食鸡卵,何也?”恪曰:“所出同耳。”权大笑。

    《江表传》曰:曾有白头鸟集殿前,权曰:“此何鸟也?”恪曰: “白头翁也。”张昭自以坐中最老,疑恪以鸟戏之,因曰: “恪欺陛下,未尝闻鸟名白头翁者,试使恪复求白头 母。”恪曰:“鸟名鹦母,未必有对,试使辅吴复求鹦父。”昭 不能答,坐中皆欢笑。

    《孙皓传》注:“吴平后,晋侍中庾峻等问皓侍中李仁曰: ‘闻吴主披人面刖人,足有诸乎’?仁曰:‘以告者过也。君 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盖此事也。若信有之亦不足怪。昔唐虞五刑,三代七辟,肉刑之制,未为酷 虐。皓为一国之主,秉杀生之柄,罪人陷法,加之以惩, 何足多罪?夫受尧诛者不能无怨;受桀赏者不能无 慕此人情也’。”又问曰:“云:归命侯乃恶人横睛逆视皆 凿其眼有诸乎?”仁曰:“亦无此事传之者谬耳《曲礼》曰: ‘视天子由袷以下视诸侯由颐以下视大夫由衡视 士则平面得游目五步之内视上于衡则傲下于带 则忧旁则邪以礼视瞻高下不可不慎况人君乎哉? 视人君相迕是乃礼所谓傲慢傲慢则无礼,无礼则 不臣,不臣则犯罪,犯罪则陷不测矣。正使有之,将有 何失’?”凡仁所答,峻等皆善之。

    《英雄记钞》:“孔伷字公绪,能清谈高论,嘘枯吹生。” 《晋书王祥传》:“祥族孙戎叹曰:‘太保在正始,不在能言 之流。及与之言,理致清达,将非以德掩其言乎’?” 《李密传》:“密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孔明言 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大;雅诰与 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 善之。”

    《羊祜传》:祜从甥王衍尝诣祜陈事,辞甚峻辩,祜不然 之,衍拂衣而起,祜顾谓宾客曰:“王夷甫方以盛名处 大位,然败俗伤化,必此人也。”

    《裴秀传》:秀子𬱟乐广,尝与清言,欲以理服之,而𬱟辞 论丰博,广笑而不言,时人谓𬱟为言谈之林。薮, 秀从弟楷,武帝初登阼,探策以卜世数多少而得一, 帝不悦,群臣失色,莫有言者。楷正容仪,和其声气,从 容进曰:“臣闻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王侯得一以 为天下真。”武帝大悦,群臣皆称万岁。

    楷弟绰,绰子遐,善言元理,音辞清畅,泠然若琴瑟。尝 与河南郭象谈论,一坐嗟服。

    《卫瓘传》:瓘孙玠,大将军王敦镇豫章。长史谢鲲先雅 重玠,相见欣然,言语弥日。敦谓鲲曰:“昔王辅嗣吐金 声于中朝,此子复玉振于江表,微言之绪,绝而复续。 不意永嘉之末,复闻正始之音。何平叔若在,当复绝 倒。”

    《玉浑传》:“浑子济,尚常山公主。善于清言,修饰辞令,讽 议将顺,朝臣莫能尚焉。帝益亲贵之。仕进虽速,论者 不以主婿之故,咸谓才能致之。”

    《王戎传》:戎善发谈端,赏其要会。朝贤尝上已禊洛,或 问王济曰:“昨游有何言谈?”济曰:“张华善说《史》《汉》,裴𬱟 论前言往行,衮衮可听。”王戎谈子房季札之闲,超然 元著。

    戎从弟衍,妙善元言,唯谈《老》《庄》为事。每捉玉柄麈尾, 与手同色,义理有所不安,随即改更,世号“口中雌黄”, 朝野翕然,谓之“一世龙门”矣。

    《乐广传》:广善谈论,每以约言析理以厌人之心,其所 不知,默如也。裴楷尝引广共谈,自夕申旦,雅相钦挹, 叹曰:“我所不如也。”

    《阮籍传》:籍从子咸,咸子瞻见司徒王戎,戎问曰:“圣人 贵名教,老庄明自然,其旨同异?”瞻曰:“将无同。”戎咨嗟 良久,即命辟之。时人谓之“三语掾。”

    《阮修传》:修字宣子,王衍当时谈宗。衍族子敦谓衍曰: “阮宣子可与言。”衍曰:“吾亦闻之,但未知其亹亹之处 定何如耳。”及与修谈,言寡而旨畅,衍乃叹服焉。 《胡母辅之传》:辅之字彦国,与王澄、王敦、庾敳俱为太 尉王衍所昵,号曰“四友。”澄尝与人书曰:“彦国吐佳言 如锯木屑,霏霏不绝,诚为后进领袖也。”

    《郭象传》:“象少有才理,好老庄,能清言。太尉王衍每云: ‘听象语,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

    《挚虞传》:“东平太叔广,枢机清辩,广谈,虞不能对;虞笔, 广不能答,更相嗤笑,纭然于世云。”

    《陆机传》:机弟云与荀隐素未相识,尝会华坐,华曰:“今 日相遇,可勿为常谈。”云因抗手曰:“云间陆士龙。”隐曰: “日下荀鸣鹤。”鸣鹤,隐字也。云又曰:“既开青云睹白雉, 何不张尔弓,挟尔矢?”隐曰:“本谓是云龙骙骙,乃是山 鹿野麋,兽微弩强,是以发迟。”华抚手大笑。

    《王济传》:济为骁骑将军,累迁侍中,与侍中孔恂王恂、 杨济同列,为一时秀彦。武帝尝会公卿藩牧于式干 殿,顾济恂而谓诸公曰:“朕左右可谓恂恂济济矣。”帝 又尝与济奕棋,而孙皓在侧,谓皓曰:“何以好剥人面 皮?”皓曰:“见无礼于君者则剥之。”济时伸脚局下,而皓 讥焉。

    《孙楚传》:楚少时欲隐居,谓济曰:“当欲枕石漱流。”误云 “漱石枕流。”济曰:“流非可枕,石非可漱。”楚曰:“所以枕流, 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厉其齿。”

    《楚子纂》纂子绰,性通率,好讥调。尝与习凿齿共行,绰 在前,顾谓凿齿曰:“沙之汰之,瓦石在后。”凿齿曰:“簸之 飏之,糠秕在前。”

    《吾彦传》:彦为吴建平太守,时王浚将伐吴,造船于蜀, 彦觉之,请增兵为备,皓不从,彦乃辄为铁锁,横断江 路。及师临境,缘江诸城皆望风降附,或见攻而拔,唯 彦坚守,大众攻之不能克,乃退舍礼之。吴亡,彦始归降,武帝以为金城太守。帝尝从容问薛莹曰:“孙皓所 以亡国者何也?”莹对曰:“归命侯臣,皓之君吴,昵近小 人,刑罚妄加,大臣大将无所亲信,人人忧恐,各不自 安,败亡之衅,由此而作矣。”其后帝又问彦,对曰:“吴主 英俊,宰辅贤明。”帝笑曰:“君明臣贤,何为亡国?”彦曰:“天 禄永终,历数有属,所以为陛下擒。此盖天时,岂人事 也。”张华时在坐,谓彦曰:“君为吴将,积有岁年,蔑尔无 闻,窃所惑矣。”彦厉声曰:“陛下知我而卿不闻乎?”帝甚 嘉之。

    《周处传》:处仕吴为东观左丞,孙皓末为无难督。及吴 平,王浑登建邺宫,酾酒既酣,谓吴人曰:“诸君亡国之 馀,得无戚乎?”处对曰:“汉末分崩,三国鼎立,魏灭于前, 吴亡于后,亡国之戚,岂惟一人。”浑有惭色。

    《潘京传》:“京弱冠,郡辟主簿,太守赵𫷷甚器之,尝问曰: ‘贵郡何以名武陵’?京曰:‘鄙郡本名义陵,在辰阳县界, 与裔相接,数为所攻。光武时移东出,遂得全完,共议 易号。《传》曰:‘止戈为武,《诗》称‘高平曰陵’,于是名焉。为州 所辟,因谒见问策,探得不孝字,剌史戏京曰:‘辟士为 不孝耶’?京举版答曰:‘今为忠臣,不得复为孝子’。其机’’” 辩皆此类。后太庙立,州郡皆遣使贺。京白太守曰:“夫 太庙立,移神主,应问讯不应贺。”遂遣京作文使诣京 师,以为永式。京仍举秀才,到洛。尚书令乐广,京州人 也,共谈累日,深叹其才,谓京曰:“君天才过人,恨不学 耳。若学,必为一代谈宗。”京感其言,遂勤学不倦。时武 陵太守戴昌亦善谈论,与京共谈,京假借之,昌以为 不如己,笑而遣之,令过其子若思。京方极其言论,昌 窃听之,乃叹服曰:“才不可假。”遂父子俱屈焉。

    《祖逖传》:逖兄纳问梅陶曰:“‘君乡里立月旦评何如’?陶 曰:‘善褒恶贬,则佳法也’。纳曰:‘未益’。”时王隐在坐,因曰: “《尚书》称‘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何得一月便行褒 贬?”陶曰:“此官法也;月旦,私法也。”隐曰:“《易》称:‘积善之家 必有馀庆,积不善之家必有馀殃’。称家者岂不是官? 必须积久,善恶乃著,公私何异?古人有言:‘贞良而亡, 先人之殃;酷烈而存,先人之勋。累世乃著,岂但一月。 若必月旦,则颜回食埃,不免贪污;盗跖引少,则为清 廉;朝种暮获,善恶未定矣’。”时梅陶及锺雅数说馀事, 纳辄困之,因曰:“君汝颍之士利如锥,我幽冀之士钝 如槌,持我钝槌,捶君利锥,皆当摧矣。”陶、雅并称“有神 锥不可得槌。”纳曰:“假有神锥,必有神槌。”雅无以对。 《刘惔传》:“桓温尝问惔:‘会稽王谈更进邪’?惔曰:‘极进,然 故第三流耳’。温曰:‘第一复谁’?惔曰:‘故在我辈’。”其高自 标置如此。

    《张凭传》:“凭祖镇,苍梧太守。凭年数岁,镇谓其父曰:‘我 不如汝有佳儿’。凭曰:‘阿翁岂宜以子戏父耶?及长,有 志气,为乡闾所称,举孝廉,负其才,自谓必参时彦。初 欲诣惔,乡里及同举者共笑之。既至惔,处之下坐,神 意不接,凭欲自发而无端。会王濛就惔,清言有所不 通,凭于末坐判之,言旨深远,足畅彼我之怀,一坐皆’” 惊。惔延之上坐,清言弥日,留宿至旦遣之。凭既还船, 须臾惔遣传教觅张孝廉船,便召与同载,遂言之于 简文帝。帝召与语,叹曰:“张凭勃窣为理窟。”官至吏部 郎,御史中丞。

    《殷浩传》:浩识度清远,弱冠有美名,尤善元言。与叔父 融俱好《老》《易》。融与浩口谈则辞屈,著篇则融胜,浩由 是为风流谈论者所宗。或问浩曰:“将莅官而梦棺,将 得财而梦粪,何也?”浩曰:“官本臭腐,故将得官而梦尸; 钱本粪土,故将得钱而梦秽。”时人以为名言。

    《谢安传》:安弱冠诣王濛,清言良久。既去,濛子修曰:“‘向 客何如大人’?濛曰:‘此客亹亹,为来逼人’。”安又尝与王 羲之登冶城,悠然遐想,有高世之志。羲之谓曰:“‘夏禹 勤王,手足胼胝;文王旰食,日不暇给。今四郊多垒,宜 思自效,而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安曰: 秦任商鞅,二世而亡,岂清言致患耶?”

    《王献之传》:献之尝与兄徽之、操之俱诣谢安,二兄多 言俗事,献之寒温而已。既出,客问安王氏兄弟优劣, 安曰:“小者佳。”客问其故,安曰:“吉人之辞寡。”以其少言, 故知之。

    《孙盛传》:“盛博学善言名理。于时殷浩擅名一时,与抗 论者惟盛而已。盛尝诣浩,谈论对食奋掷麈尾,毛悉 落饭中,食冷而复暖者数四,至暮忘餐,理竟不定。盛 又著医卜及《易象》妙于见形论,浩等竟无以难之,由 是遂知名。”

    《殷仲堪传》:仲堪,陈郡人也。祖融,太常吏部尚书。父师, 骠骑咨议参军、晋陵太守、沙阳男。仲堪能清言,善属 文,每云:“三日不读《道德论》,便觉舌本间强。”其谈理与 韩康伯齐名,士咸爱慕之。

    《桓冲传》:“冲性俭素,尝浴后,其妻送以新衣,冲大怒,促 令持去。其妻复送之,而谓曰:‘衣不经新,何缘得故’。冲 笑而服之。”

    《郗超传》:沙门支遁以清谈著名于时,风流胜贵,莫不 崇敬,以为造微之功,足参诸正始。而遁常重超,以为一时之俊,甚相知赏。 《顾悦之传》:“悦之与简文同年,而发早白,帝问其故,对 曰:‘松柏之姿,经霜犹茂;蒲柳常质,望秋先零’。”简文悦 其对。

    《顾恺之传》:恺之为殷仲堪参军。桓元时与恺之同在 仲堪坐,共作了语。恺之先曰:“‘火烧平原无遗燎’。元曰: ‘白布缠头树旒旐’。仲堪曰:‘投鱼深泉放飞鸟,复作危 语。元曰:‘矛头淅米剑头炊’。仲堪曰:‘百岁老翁攀枯枝’’。” 有一参军云:“‘盲人骑瞎马临深池’。仲堪眇目惊曰:‘此 太逼人’。”

    《苻坚载记》:“王猛隐于华阴山,敛翼待时,候风云而后 动。桓温入关,猛被褐而诣之,一面谈当世之事,扪虱 而言,旁若无人。”

    《世说旧注》:邓灿《晋纪》曰:“周伯仁应答精神,足以荫映 数人。”

    《宋书王惠传》:“惠幼而夷简,为叔父司徒谧所知,恬静 不交游,未尝有杂事。陈郡谢瞻,才辩有风气,尝与兄 弟群从造惠,谈论锋起,文史闲发,惠时相酬应,言清 理远,瞻等惭而退。”

    《郑鲜之传》:鲜之历御史中丞,尽心高祖。高祖少事戎 旅,不经涉学,及为宰相,颇慕风流。时或言论,人皆依 违之,不敢难也。鲜之难必切至,未尝宽假,要须高祖 辞穷理屈,然后置之。高祖或有时惭恧,变色动容。既 而谓人曰:我本无术学,言义尢浅,比时言论诸贤,多 见宽容,唯郑不尔,独能尽人之意。甚以此感之。时人 谓为“格佞。”

    《袁湛传》:“湛弟豹,善言雅俗,每商较古今,兼以诵咏,听 者忘疲。”

    《南齐书刘绘传》:绘父勔,宋末权贵,门多人客,使绘与 之共语,应接流畅。勔喜曰:“汝后束带立朝,可与宾客 言矣。”时张融、周颙并有言工,融音旨缓韵颙辞。绮 捷,绘之言吐,又顿挫有风气,时人为之语曰:“刘绘贴 宅,别开一门。”言在二家之中也。后北虏使来,绘以辞 辩,敕接虏使事毕,当撰语辞。绘谓人曰:“无论润色未 易,但得我语亦难矣。”

    《周颙传》:“颙音辞辨丽,出言不穷,宫商朱紫,发口成句, 汎涉百家,长于佛理。每宾友会同,颙虚席晤语,辞韵 如流,听者忘倦。兼善《老》《易》。与张融相遇,辄以元言相 滞,弥日不解。”

    《王融传》:上以融才辩,十一年使兼主客接魏使房景 高、宋弁。弁见融年少,问主客年几,融曰:“五十之年,久 逾其半。”因问在朝闻主客作《曲水诗序》。景高又云:在 北闻主客,此制胜于颜延年,实愿一见。融乃示之。后 日,宋弁于瑶池堂谓融曰:“‘昔观相如封禅,以知汉武 之德。今览王生《诗序》,用见齐主之盛’。融曰:‘皇家盛明, 岂直比踪汉武!更惭鄙制,无以远匹相如’。”上以魏献 马不称使,融问曰:“秦西冀北,实多骏骥,而魏主所献 良马,乃驽骀之不若,求名检事,殊为未孚。将旦旦信 誓,有时而爽,𬳶𬳶之牧,不能复嗣。”宋弁曰:“不容虚伪 之名,当是不习土地。”融曰:“周穆马迹,遍于天下,若骐 骥之性因地而迁,则造父之策,有时”而踬。弁曰:“王主 客何为勤勤于千里?”融曰:“卿国既异其优劣,聊复相 访。若千里日至,圣上当驾鼓车。”弁曰:“向意既须,必不 能驾鼓车也。”融曰:“买死马之骨,亦郭隗之故。”弁不能 答。

    《梁书周舍传》:“舍字升逸,汝南安成人,晋左光禄大夫 𫖮之八世孙也。父颙,齐中书侍郎,有名于时。舍幼聪 颖,颙异之,临卒谓曰:‘汝不患不富贵,但当持之以道 德。既长,博学多通,尢精义理,善诵书,背文讽说,音韵 清辨。起家齐太学博士,迁后军行参军。建武中,魏人 吴包南归,有儒学。尚书仆射江祏招包讲,舍造坐,累’” 折包,辞理遒逸,由是名为《口辩》。舍素辩给,与凡人汎 论谈谑,终日不绝口,而竟无一言漏泄机事,众尢叹 服之。

    《王份传》:份领步兵校尉,兼起部尚书。高祖尝于宴席 问群臣曰:“朕为有为无?”份对曰:“陛下应万物为有,体 至理为无。”高祖称善。

    《范缜传》:“缜性质直,好危言高论,不为士友所安,唯与 外弟萧琛善。琛名曰口辩。”

    《何远传》:远口不言荣辱,士类以此多之。其轻财好义, 周人之急,言不虚妄,盖天性也。每戏语人云:“卿能得 我一妄语,则谢卿以一缣。”众共伺之,不能记也。 《陈书颜晃传》:“晃少孤贫,好学,有辞采,解褐梁邵陵王 兼记室参军。时东宫学士庾信尝使于府中,王使晃 接对,信轻其尚少,曰:‘此府兼记室几人’?晃答曰:‘犹当 少于宫中学士,当时以为善对’。”

    《南史胡谐之传》:“谐之为骁骑将军,上以谐之家人语 傒音不正,乃遣宫内四五人往谐之家教子女语。二 年后,帝问曰:‘卿家人语音已正未’?谐之答曰:‘宫人少, 臣家人多,非唯不能得正音,遂使宫人顿成傒语。帝 大笑,遍向朝臣说之《魏书杨播传》:“播弟椿,椿子昱,除太学博士,员外散骑 侍郎。初,尚书令王肃除扬州剌”史,出顿于洛阳东亭, 朝贵毕集,诏令诸王送别。昱伯父播同在饯席。酒酣 之后,广阳王嘉、北海王详等与播论议竞理,播不为 之屈。北海顾谓昱曰:“尊伯性刚,不伏理,大不如尊使 君也。”昱前对曰:“昱父道隆则从其隆,道污则从其污。 伯父刚则不吐,柔亦不茹。”一坐叹其能言。肃曰:“非此 郎,何得申二父之美也?”

    《崔浩传》:太宗与浩论近世人物,太宗大悦,语至中夜, 赐浩御缥醪酒十觚,水精戎盐一两,曰:“朕味卿言若 此,盐酒故与卿同其旨也。”

    《崔挺传》:“挺子孝芬,博文口辩,善谈论,爱好后进,终日 忻然,商确古今,闲以嘲谑,听者忘疲。”

    《高闾传》:“闾强果敢直谏,其在私室,言裁闻耳,及于朝 廷广众之中,则谈论锋起,人莫能敌。高祖以其文雅 之美,每优礼之。”

    《北齐书卢文伟传》:文伟子询祖,袭祖爵大夏男,有宿 德,朝士谓之曰:“大夏初成。”应声答曰:“且得燕雀相贺。” 天保末,以职出为筑长城子使,自负其才,内怀郁怏, 遂毁容服如贱役者,以见杨愔。愔曰:“故旧皆有所縻, 唯大夏未加处分。”询祖厉声曰:“是谁之咎?”既至役所, 作《筑长城赋》,其略曰:“板则紫柏,杵则木瓜,何斯材而” 斯用也。草则离离靡靡,缘冈而殖。但使十步而有一 芳,余亦何辞闲于荆棘。邢邵曾戏曰:“‘卿少年才学富 盛,戴角者无上齿,恐卿不寿’。对曰:‘询祖初闻此言,实 怀恐惧,见丈人苍苍在鬓,差以自安’。”邵甚重其敏赡。 《王昕传》:“昕雅好清言,词无浅俗。在东莱,获杀其同行 侣者,诘之未服。昕谓之曰:‘彼物故不归,卿无恙而反, 何以自明’?”邢卲后见世宗说此言,以为笑乐。昕闻之, 故诣卲曰:“卿不识造化。”还谓人曰:“子才应死,我骂之 极深。”

    《陆法和传》:“法和平常言,若不出口,时有所论,则雄辩 无敌,然犹带蛮音。”

    《隋书贺若弼传》:弼父敦,以武烈知名,仕周为金州总 管,宇文护忌而害之。临刑,呼弼谓之曰:“吾以舌死,汝 不可不思。”因引锥剌弼舌出血,诫以慎口。

    《李密传》:“密遣徐世𪟝守仓城,化及攻之不能下。密与 化及隔水而语,密数之,化及默然俯视良久,乃瞋目 大言曰:‘共伱论相杀事,何须作书语耶’?” 《中说王道》篇:“子在长安,杨素、苏夔、李德林皆请见,子 与之言,归而有忧色。门人问子,子曰:‘素与吾言,终日 言政而不及化;夔与吾言,终日言声而不及雅;德林 与吾言,终日言文而不及理’。”门人曰:“然则何忧?”子曰: “非尔所知也,二三子皆朝之预议者,今言政而不及 化,是天下无礼也。言声而不及雅,是天下无乐也。言 文而不及理,是天下无文也。王道从何而兴乎?吾所 以忧也。”门人退,子援琴《鼓荡》之什,门人皆霑襟焉。 韦鼎请见,子三见而三不语。恭,恭若不足。鼎出谓门 人曰:“夫子得志于朝廷,有不言之化,不杀之严矣。” 《唐书魏徵传》:“王世充攻洛口,征见长史郑颋曰:‘魏公 虽骤胜,而骁将锐士死伤略尽,又府无见财,战胜不 赏。此二者不可以战。若浚池峭壁,旷日持久,贼粮尽 且去,我追击之,取胜之道也’。颋曰:‘老儒常语耳’。”征不 谢去。

    《狄仁杰传》:仁杰为儿时,门人有被害者,吏就诘,众争 辩对,仁杰诵书不置,吏让之,答曰:“黄卷中方与圣贤 对语,何暇偶俗吏语耶?”

    《郑注传》:“注,绛州翼城人,世微贱,以方伎游江湖闲。元 和末,至襄阳,依节度使李诉。为诉煮黄金饵之,寖亲 遇,署衙推,从至徐州,稍参处军政。注多艺诡谲阴狡, 亿探人廋隐,辄中所欲。为诉筹事,未尝不用,挟邪市 权,举军患之。监军王守澄白诉,诉曰:‘然彼奇士也,将 军试与语’。守澄始拒不纳,既坐,机辩横生,钩得其意”, 守澄大惊,引至后堂,语终夕,恨相见晚。谢诉曰:“诚如 公言。”即署巡官。守澄入总枢密,与俱至京师,厚加赡 恤。

    《李固言传》:“固言吃接宾客,颇謇缓,然每议论人主前, 乃更详辩。”

    《韦思谦传》:“思谦擢监察御史,中书令褚遂良市地不 如直,思谦劾之,罢为同州刺史。及复相,出思谦清水 令。或吊之,答曰:‘吾狷直,触机辄发,暇恤身乎?丈夫当 敢言地要,须明目张胆以报天子,焉能录录保妻子 耶’?”

    《开元天宝遗事》:燕公说有宰辅之才,而多诡诈,复贪 财贿,时亦多之,亦污之。每中书议事及众僚巡厅,或 有所忤,立便叱骂,为众所嫌。故朝彦相谓曰:“张公之 言,毒于极刑,好面辱人也。”

    张九龄善谈论,每与宾客议论经旨,滔滔不竭,如下 坂走丸也。时人服其俊辩。 《山堂肆考》:李白与人谈,皆成句读,如春葩丽藻,粲于 齿牙之闲,时号“粲花论《五代史孙晟传》:“晟为人口吃,遇人不能道寒暄,已而 坐定,谈辩锋生,听者忘倦。李昪尢爱之,引为计议,多 合意,以为右仆射。”

    《李业传》:“隐帝时,天下旱蝗,黄河决溢,而帝方与业等 狎昵,多为廋语相诮戏。”

    《王彦章传》:彦章武人,不知书,常为俚语谓人曰:“豹死 留皮,人死留名。”

    《宋史刘昌言传》:“昌言,泉州南安人,为广南安抚使。淳 化初,赵普留守西京,表为通判,委以府政。普疾,属昌 言后事。普卒,昌言感普知己,经理其家事。太宗以为 忠于所举,拜起居郎,赐金紫,钱五十万,连对三日皆 至。日旰,昌言捷给诙诡,能揣人主意,无不称旨。太宗 谓宰相曰:‘昌言质状非伟,若以貌取,失之子羽矣’。”迁 工部郎中,逾月,守本官,充枢密直学士。二十八日,迁 右谏议大夫、同知枢密院事。昌言骤用,不为时望所 伏,或短其闽语难晓,太宗曰:“惟朕能晓之。”

    《潘良贵传》:户部侍郎向子𬤇入见,语言烦亵,良贵摄 起居,立殿上,径至榻前,厉声曰:“子𬤇以无益之谈,久 烦圣听。”子𬤇欲退,高宗顾良贵曰:“是朕问之。”又谕子 𬤇且款语。

    《吴璘传》:撒离喝渡河入长安,趋凤翔,陕右远近震恐。 时召诸将议,参谋孙渥谓河池不可守,欲退保仙人 原。璘厉声折之曰:“懦语沮军,可斩也。”

    《程颐传》:颐得孔孟不传之学,以为诸儒倡。其言之旨, 若布帛菽粟然,知德者尢尊崇之。

    《吕陶传》:“陶知太原寿阳县,府帅唐介辟签书判官。每 暇日,促膝晤语,告以立朝事君大节。”

    《名臣言行录》:李沆在相位,接宾客常寡言。马亮与沆 同年生,又与其弟维善,语维曰:“外议以大兄为无口 匏。”维乘闲达亮,语沆曰:“吾非不知也,然今之朝士得 升殿言事,上封论奏,了无壅蔽,有司皆见之矣。若邦 国大事,荐绅中如李宗谔等,皆时之英秀,与之谈,犹 不能启发吾意。自馀通籍之子,坐起拜揖,尚周章失” 措,即席必自论功最,以希宠奖,此有何策而与之接 语哉?苟曲意妄言,即世所谓“笼罩”“笼罩”之事,仆病未 能也。

    《画墁录》:嘉祐治平闲,有中官杜浙者,好与举子同游, 学文谈,不悉是非。然居扬州,凡答亲旧书,若此事甚 大,必曰:“兹务孔洪,如此甚多。”苏子瞻过维扬,苏子容 为守,杜在座。子容少怠,杜遽曰:“相公何故溘然?”其后 子瞻与同会,问典客曰:“为谁?”对曰:“杜供奉。”子瞻曰:“今 日直不敢睡,直是怕那溘然。”

    《闻见后录》:予见司马公亲书一帖,光年五六岁,弄青 胡桃,女兄欲为脱其皮,不得。女兄去,一婢以汤脱之, 女兄复来问,光曰:“自脱也。”先公适见,诃之曰:“小子何 得谩语!”光自是不敢谩语。

    《晁氏客语》:伊川谓明道曰:“吾兄弟近日说话太多。”明 道曰:“使见吕晦叔则不得不少,见司马君实则不得 不多。”

    《老学庵笔记》:曾子宣丞相尝排蔡京于钦圣太后帘 前,太后不以为然,曾公论不已,太后曰:“且耐辛苦。”盖 禁中语,欲遣之使,退则曰:“耐辛苦。”

    赵正夫丞相薨,车驾临幸,夫人郭氏哭拜,请恩泽者 三事,其一乃乞于谥中带一“正”字,馀二事皆即许可, 惟赐谥事独曰“待理会。”平时徽庙凡言“待理会”者,皆 不许之词也。正夫遂谥清宪。

    《挥麈后录》:靖康中有解习者,东州人。为郎于朝,未尝 与人接谈。敌骑南寇,择西北帅守,时相以其谨厚不 泄,谓沉重有谋,遂除直龙图,知河中府。习别时相云: “某实以讷于言,故寻常不敢妄措辞于朝列,今一旦 付委也如此,习之一死固不足惜,窃恐朝廷以此择 人,庙谋误矣。”解竟没于难。世人以饶舌掇祸者多,而 习乃以箝口丧躯,昔所未闻也。

    《挥麈馀话》:马子约负才自任,好面折人,人敬惮之。建 炎中,吕元直作相,子约求郡,元直拒之,徐云:“有英州 见阙,公可往否?”子约曰:“领钧旨,待先去为相公盖一 宅子奉候。”

    《三朝野史》:理宗祀明堂,徐清叟为执绥官。玉音问曰: “猫儿捕鼠如何?”清叟急机答曰:“爱之欲其生,恶之欲 其死。”应对虽捷,然理宗本命属鼠,一时答问,不觉触 突天听。理宗度量恢宏,亦不之咎。

    《金史高桢传》:桢久在台,弹劾无所避,每进对,必以区 别流品,进善退恶为言。及疾革,书空独语曰:“某事未 决,某事未奏,死有馀恨。”

    《元史许国祯传》:“国祯子扆,除礼部尚书,每外国使至, 必命与之语,辞理明辨,莫不倾服。”

    《张翥传》:翥平日善谐谑,出谈吐语,辄令一座尽倾。 《安童传》:世祖执阿里不哥党千馀,将置之法。安童曰: “人各为其主,陛下甫定大难,遽以私憾杀人,将何以 怀服未附。”帝惊曰:“卿年少,何从得此老成语。”由是重 之《类林元》:明善尝副一蒙古大臣出使交趾。濒还,国王 赆以兼金,蒙古受之,明善独不受。国王曰:“彼使臣已 受矣,公何独固辞?”明善曰:“彼所以受者,安小国之心; 我所以不受者,全大国之体。”国王叹服。

    《见闻录》:辛巳,武宗晏驾,肃庙入继大统,方在冲年。登 极之日,御龙袍颇长,上俛视不已。大学士杨廷和奏 云:“陛下垂衣裳而天下治。”圣情甚悦。

    言语部杂录

    《礼记曲礼》:“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 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

    《关尹子三极篇》:“蝍蛆食蛇,蛇食蛙,蛙食蝍蛆,互相食 也。”圣人之言亦然,言有无之弊,又言非有非无之弊, 又言去非有非无之弊,言之如引锯然,惟善圣者不 留一言。

    《九药篇》:“事有在事言有理,道无在道言无理。知言无 理,则言言皆道,不知言无理,虽执至言,为梗为翳。 圣人言蒙蒙,所以使人聋;圣人言冥冥,所以使人盲。 圣人言沈沈,所以使人喑。惟聋则不闻声,惟盲则不 见色,惟喑则不音言。不闻声者不闻道,不闻事,不闻 我,不见色者不见道,不见事,不见我。不音言者不言 道”,不言事,不言我。

    《庄子齐物论》:“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其所言者特未 定也。果有言邪?其未尝有言邪?”

    《则阳》篇:“言而足,则终日言而尽道;言而不足,则终日 言而尽物。道物之极,言默不足以载。非言非默,议有 所极。”

    《寓言篇》:“不言则齐,齐与言不齐,言与齐不齐也。故曰 无言。言无言,终身言未尝言,终身不言未尝不言。” 《国策》:“燕王谓苏代曰:‘寡人甚不喜𫍙者言也’。苏代对 曰:‘周地贱媒,为其两誉也。之男家曰女美,之女家曰 男美,然而周之俗不自为娶妻。且夫处女无媒,老且 不嫁,舍媒而自炫,敝而不售,顺而无败。售而不敝者, 唯媒而已矣。且事非权不立,非势不成。夫使人坐受 成事者,唯𫍙者耳’。”王曰:“善矣。”

    卫人迎新妇,妇上车,问:“骖马谁马也?”御曰:“借之。”新妇 谓仆曰:“拊骖无笞服。”车至门,扶教送母,曰:“灭灶,将失 火。”入室见臼,曰:“徙之牖下,妨往来者。”主人笑之。此三 言者皆至言也。然而不免为笑者,蚤晚之失时也。 《荀子修身》篇:“《易言》曰诞。”

    《不苟》篇:“君子言辩而不辞。”

    君子辩而不争。

    《韩非子难》二篇:言语辩听之说,不度于义者,谓之窕。 言辩在言者,说在听者。言非听者也,则辩非说者也。 所谓不度于义,非谓听者,必谓所听也。听者非小人, 则君子也。小人无义,必不能度之义也;君子度之义, 必不肯说也。

    《韩诗外传》诚未著而好言,虽言不信矣。

    《法言君子》篇:“或问:‘圣人之言,炳若丹青,有诸’?”曰:“吁!是 何言欤!丹青初则炳,久则渝,渝乎哉!”

    《抱朴子嘉遁》篇:“切论则秋霜春肃,温辞则冰条吐葩, 并默则子贡与喑者同口。”

    《广譬》篇:“奔骥不能及既往之失,千金不能救斯言之 玷。故博其施者,未若防其微;勤其求者,不如寡其辞。” 《中说》《问易》篇:“子曰:多言,德之贼也。”

    《魏相篇》:魏徵问君子之辩。子曰:“君子奚辩而有时乎? 为辩不得已也,其犹兵乎?”董常闻之曰:“君子有不言 之辩,不杀之兵,亦时乎?”子曰:“诚哉!不知时,无以为君 子。”

    《关朗篇》:子曰:“祸莫大于多言。”

    无能子《圣过》篇:“夫自鸟兽迨乎蠢蠕者,号鸣啅噪皆 有其音,安知其族类之中非语言耶?人以不喻其音 而谓其不能言,又安知乎鸟兽不喻人言,亦谓人不 能语言耶?则其号鸣啅噪之音,必语言耳,又何可谓 之不能语言耶?智虑语言,人与虫一也,所以异者,形 质尔。”

    《墐户录》。晋世不惟士人语清标元致,而释子辈语亦 复可听。薛道衡称则公之文曰:“屡发新彩,英英独照。” 惠帝闻梵呗曰:“亹亹溜滴,似㐲流之吐波。”又曰:“却转 弄响飞扬,长引声发喉中,唇口不动。”又曰:“以哀婉为 入神,用腾掷为清举。文句则如‘端夏多隙,无事忽景’。” 又云:“依义莫依语。”又曰:“笼餐讵贵,钓饵难尝。”又云:“沙 漠织寒,长风负雪。”又云:“庄衿老带,弹沐斜埃。”又:“早帐 风首,春席云阿。”又云:“虽泪至之有端,固忧来之无兆。” 使入世说,固不能辨也。

    《读书镜》:韩持国知颍州时,彦以状元及第判州事,每 称状元。持国怒曰:“状元无官耶?”自是改呼佥判,彦终 身衔之。马涓亦以状元及第判秦州,亦呼状元。秦帅 目晋伯曰:“状元者,及第未除也。既为判官,则勿称之

    矣。”涓愧谢之。予尝举此以问客曰:“二事绝类,而一衔
    考证
    之,一谢之,何与?”客曰:“人品不同耳。”予曰:“固然。”持国厉

    “声而叱之,故其人多怨;晋伯平心以道之,故其人多 悦。”程子曰:“凡为人言者,理胜则事明,气忿则招拂,此 之谓也。”

    《读书笔记》:“人之言也,其犹钟乎?大扣则大应,微扣则 微应。如不扣而应,扣而不应也者,人必怪之。”

    《晁氏客语》:“狄仁杰一言而全人之社稷,颖考叔一言 而全人之母子,晏子一言而省刑。”

    《懒真子》仆尝与陈子真、查仲本论将毋同,仲本曰:“此 极易解,谓言至无处皆同也。子真曰,不然,晋人谓将 为初,初无同处,言各异也。”仆曰:“请以唐时一事证之, 霍王元轨与处士刘平为布衣交,或问王所长于平 曰‘王无所长’。问者不解,平曰:‘人有所短,则见所长。盖 阮瞻之意,以谓有同则有异,今初无同,何况于异乎’?” 此言为最妙,故当时谓之“三语”,掾二子皆肯之。 《偃曝谈馀》:邓州西有谷城,城门石人刊其腹云:“磨兜 鞭,慎莫言,李敢立。”又揭三字于座隅,曰“摩兜坚。”宋学 士续之以箴,亦曰“摩兜坚。”“摩”字与“磨”字义不同,“坚”与 “鞭”韵不同,不知谁为正?

    《芥隐笔记》:东坡试《刑赏忠厚之至论》,其闲有云:“皋陶 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梅圣俞以问苏出何书,答曰: “想当然耳。”此语苏盖宗曹孟德问孔北海:武王伐纣, 以妲己赐周公,出何典?答曰:“以今准古,想当然耳。”一 时猝应,亦有据依。

    《田闲书》“言非也,不言非也。当言而言,则其言顺;不当 言而言,则其言暴。不见钟鼓乎?扣之则鸣。不扣而自 鸣者,人莫不以为异也。”

    壁疏。《易》曰:“吉人之辞寡。”我看孔子,但说到言说一节 上,无一字不教人谨慎。南容三复白圭,便以兄子妻 之,至系节爻之辞,则曰“乱之所生也,言语以为阶”,盖 以危言动人矣。古今人以言语败事者,多多少少戒 之又戒,谨之又谨,可不加意?前辈云:“觉人诈不形于 言。”最有味。夫觉人之诈,尚且不言,此外又岂有敢言 者乎?《老子》曰:“毋劳女形,毋摇女精,毋使女思虑营营。 寡思虑以养神,寡嗜欲以养精,寡言语以养气。知乎 此,可以尊生矣。”

    《读书镜》:“谢上蔡云:‘透得名利关,方是小歇处’。”今之士 大夫真能言之鹦鹉也。朱晦翁曰:“今之秀才直会说 廉说义,及到做来,只是不廉不义”,此即能言鹦鹉也。 而或者见能言之鹦鹉,乃指为凤凰鸾𬸦,唯恐其不 在灵囿闲,不亦异乎?虽然,鹦鹉可也,谗言烦兴,交乱 四国,哓哓为百舌鸟,则不可也。

    《丹铅总录》:“默则立象,语则成爻。爻象者,语默之检也。”

    言语部外编

    《左传昭八年》春,石言于晋魏榆。晋侯问于师旷曰:“石 何故言?”对曰:“石不能言,或冯焉,不然,民听滥也。抑臣 又闻之曰:‘作事不时,怨讟动于民,则有非言之物而 言。今宫室崇侈,民力雕尽,怨讟并作,莫保其性,石言 不亦宜乎’?”于是晋侯方筑虒祈之宫。叔向曰:“子野之 言君子哉!君子之言信而有征,故怨远于其身;小人” 之言僣而无征,故怨咎及之。《诗》曰:“哀哉不能言!匪舌 是出,唯躬是瘁。哿矣能言,巧言如流。俾躬处休”,其是 之谓乎!

    《初学记》:太康二年冬大寒。南州人见二白鹤于桥下 语曰:“今兹寒不减尧年。”于是飞去。

    《后汉书南蛮传》:“哀牢𡗝者,其先有妇人名沙壹,尝捕 鱼,触沈木,若有感,十月产子十人。后沈木化为龙,出 水上,沙壹忽闻龙语曰:‘若为我生子,今悉何在’?” 《魏志管辂传》:“辂至安德令刘长仁家,有鸣鹊来在阁 屋上,其声甚急。辂曰:‘鹊言东北有妇,昨杀夫,牵引西 家人夫离娄,候不过日,在虞渊之际,告者至矣。到时, 果有’”东北同伍民来告:邻妇手杀其夫,诈言西家人 与夫有嫌,来杀我婿。

    《晋书陆机传》:“机弟云,尝逗宿故人家,夜暗迷路,莫知 所从,忽望草中有火光,于是趋之,至一冢便寄宿,见 一年少,美风姿,共谈老子,辞致深远,向晓辞去,行十 许里,至故人家,云:此数十里中无人居。云意始悟,却 寻昨宿处,乃王弼冢,云本无元学,自此谈老殊进。” 《世说补》:“宋处宗窗闲鸡作人语,与处宗谈论有元致, 因”此功业大进。

    《三十国春秋》:“令狐策梦立冰上,与冰下人语,后果为 媒。”

    《异闻录》:白龟年于嵩山东岩下遇李白,授一轴素书 曰:“读此可辨九天禽语,九地兽言。”龟年一日过潞州, 一雀啾唧过太守庭,太守曰:“彼何言?”龟年曰:“言城西 民家有果可食。验之果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