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汇编 字学典 第五十五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理学汇编 第五十六卷
理学汇编 字学典 第五十七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字学典

     第五十六卷目录

     飞白部汇考

      唐张怀瓘书断飞白

      宋黄伯思东观馀论论飞白法

      明赵宧光金石林绪论飞白

     飞白部艺文一

      飞白书势铭        晋刘劭

      飞白书势铭        宋鲍照

      答萧子云上飞白书屏风书 梁简文帝

      为纳言姚璹等谢敕赐飞白书表

                   唐李峤

      太宗飞白书答诏记     权德舆

      飞白赞          张怀瓘

      飞白赞           前人

      壁书飞白萧字赞       李约

      壁书飞白萧字记       崔备

      仁宗御飞白记      宋欧阳修

      仁宗飞白书序        文同

     飞白部艺文二

      奉述飞白书势      唐岑文本

      天章阁观御飞白书五言十韵 宋韩琦

      余定州飞白歌      明王世贞

     飞白部选句

     飞白部纪事

     飞白部杂录

     押字部汇考

      宋黄伯思东观馀论押字

      周密癸辛杂识宋十五朝御押

     押字部纪事

     押字部杂录

     押字部外编

    字学典第五十六卷

    飞白部汇考

    《唐张怀瓘书断》

    《飞白》

    按飞白书者,后汉左中郎蔡邕所作也。王隐、王愔并 云:“飞白,变楷制也。本是宫殿题署,势既径丈,字宜轻 微不满,名为飞白。”王僧虔云:“飞白,八分之轻者。”虽有 此说,不言起由。按汉灵帝熹平年,诏蔡邕作《圣皇篇》, 篇成,诣鸿都门上。时方修饰鸿都门,伯喈待诏门下, 见役人以垩帚成字,心有悦焉,归而为飞白之书。汉 末魏初,并以题署宫阁。其体有二:创法于八分,穷微 于小篆。自非蔡公设妙,岂能诣此?可谓胜寄冥通,缥 缈神仙之事也。张芝草书,得易简流速之极;蔡邕飞 白,得华艳飘荡之极。字之逸越,不复过此二途。迩后 羲之、献之,并造其极。其为状也,轮囷萧索,则虞颂以 “嘉气非云”;离会飘流,则曹风以“麻衣”似雪,尽能穷其 神妙也。卫恒祖述飞白,造散隶之书,开张隶体,微露 其白,拘束于飞白,潇洒于隶书,处其季孟之间也。梁 武帝谓萧子云言:“顷见王献之书白而不飞,卿书飞 而不白,可斟酌为之,令得其衷。”子云乃以篆文为之, 雅合帝意。既括旋而羽,则远而益深,虽创法于八分, 实穷微于小篆。其后欧阳询得之蔡伯喈,即飞白之 祖也。

    《宋黄伯思东观馀论》

    《论飞白法》

    观唐元度《十体书》,因思张怀瓘云:“飞白全用隶法”,盖 八分之轻者。今世人为此书,乃全用草法,正与古背 驰矣。又鲍照飞白,用豪笔乃能成字,或轻或重也。盖 或轻若丝发,或重若云山,浓淡相错乃成字。若不用 豪笔书之,则不能若此。今观《十体》中,“飞龙”二字作,飞 白书,正用豪笔作,与散隶颇相近坦当作但增缥缈萦 举之势,又全用楷法。洛阳《唐恭陵孝恭皇帝睿德纪》 及《牛口纪功碑》首唐太宗飞白亦如此作,皆有豪笔 点扫浓淡之势。而近世相承,飞白皆用“相思”为片板, 若髹刷然。以书殊不用豪笔,故作字无浓淡纤壮之 变,非古也。当蔡邕于鸿都下见工人以垩帚成字,归 而为飞白之书,非便用垩帚,盖用笔效之而已。今人 便谓所用木笔为垩帚,谬矣。又云“飞而不白。”又云“白 而不飞”,盖取其若丝处谓之白;其势飞举谓之飞。 而俚俗孏语又谓蔡中郎见帛飞空中,因作此字,以 白为“帛”,此尤无稽也。

    《明赵宧光金石林绪论》

    《飞白》

    隶书中一曰“飞白”,篆法将变,正则杂出,燥润相宜,故

    曰“飞白。”后世失传,飞而不白者似隶,白而不飞者似
    考证
    篆,皆飞白之流别也。

    飞白部艺文一

    《飞白书势铭》
    晋·刘劭

    鸟鱼龙蛇,龟兽仙人,蚊脚偃波,楷隶《八分》,世绝常妙, 《索草》锺真。爰有“飞白”之丽,貌艳艺珍。若乃敷㭊毫芒, 纤微和惠,素翰冰鲜,兰墨电掣。直准箭飞,屈拟蠖势, 繁节参谭,绮靡循致。有若烟云拂蔚,交纷刻继,韩卢 接飞,宋鹊游逝。

    《飞白书势铭》
    宋·鲍照

    秋毫精劲,霜素凝鲜。霑此瑶波,染彼松烟。超工《八法》, 尽奇六文。鸟企龙跃,珠解泉分。轻如游雾,重似崩云。 锋绝剑摧,惊势箭飞。差池燕起,振迅鸿归。临危制节, 中险腾机。圭角星芒,明丽烂逸。丝萦发垂,平理端密。 盈尺锦裁,片字金溢。《仙芝》烦弱,既匪足质;虫虎缋綷, 又安能匹。君子品之,是最神笔。

    《答萧子云上飞白书屏风书》
    梁·简文帝

    《得所送飞白书缣屏风十牒》,“冠六书而独美,超二篆 而擅奇,乍写星区,时图鸟趐,非关触石,已觉云飞,岂 待金珰,便睹蝉翼。闻诸衣帛,前哲未巧;悬彼帐中,昔 贤掩色。”

    《为纳言姚璹等谢敕赐飞白书表》

    唐李峤

    “臣某等言,今月十一日侍宴,蒙恩作《飞白书》,题臣等 名字垂赐。跪承宝贶,仰戴琼文,如披七曜之图,似发 五神之检。九霄灵泽,与垂露而同霑;千载嘉祥,共回 鸾而并集。冠六文而首出,掩八体而孤骞,眇乎若游 雾之拂春林,霭乎似轻云之上秋汉。”颉皇之始模虫 篆,未足多奇;刘后之尝学史书,孰云能拟?固已工逾 悬帐,妙尽刻符,锺繇竭力而难比,伯英绝著而不逮。 则知乃神乃圣,包众智而同归;多艺多才,总群方而 兼善。谅天机之独运,岂凡识之能窥。臣等才埒瓶筲, 任叨衡右。器满之诫,每切于愚心;栋隆之吉,实惭于 明代。而天慈曲奖,圣造不遗,厚禄尊官,既殚恩而极 宠;良辰美景,又申欢而接宴。庆方行而已及,泽未溥 而先加,殊恩与骨肉等深,缛礼共衣冠相绝。今复亲 陪睿赏,宠流宸翰。嬴氏之魂游天上,未比超升;阚生 之名在月中,讵方遐邈。昔者韩棱深博,肇蒙于署剑; 田凤名流,仅闻于题柱。未有芝英草圣,近缛于彩笺; 合璧连珠,俯光于掌握。在臣叨沗,独冠古今,方且示 彼记言,传诸贻训,表一人之殊宠,留百代之荣观。手 舞足蹈,徒申踊跃之心;摩顶至踵,岂答生成之施。

    《太宗飞白书答诏记》
    权德舆

    太宗文皇帝飞白书十二句五十五字,贞观十六年 答左散骑常侍刘洎之诏也。“吾观古之令王,未尝不 虚己以纳谏;古之良臣,未尝不匪躬以尽直。然后百 度贞,九有清,系此物也。”初,太宗与公卿大臣往复古 义,以聪明示群下。洎退而上书,其大旨以为“动神机, 纵天辩,不若凝旒虚襟,以至公,慎取舍而已。故沃心 以纳,优诏以答。嘉其忠故以诚词,渥其礼故以手翰。” 史臣《实录》具载其事。有都官郎中窦𣳻者,博古尚艺, 贞元初,得其书于人间太清宫道士卢元卿又得之 于窦氏。元卿工为篆隶八分诸书,且其家法,保而藏 之久矣。元和五年夏四月,予以太常斋荐于宫师,因 出以示予。予乃整衣冠,离次捧视,且以见圣唐建巍 巍无穷之基,在此编也。至若缥缈鸿翥之势,轻浓蝉 翼之状,子敬白而不飞,子云“飞而不白。”稽合众美,裁 成绝艺,又以见哲王之馀裕,书圃之逸品云。

    《飞白赞》
    张怀瓘

    非草非真。发挥柔翰。《星剑》光芒。云虹照烂。鸾鹤婵娟。 风行雨散。《刘子》滥觞。《锺胡》弥漫。

    《飞白赞》
    前人

    妙哉《飞白》,祖自《八分》。有美君子,润色斯文。丝萦箭激, 电绕雪雰。浅如流雾,浓若屯云。举众仙之奕奕,舞群 鹤之纷纷。谁其覃思?於戏蔡君!

    《壁书飞白萧字赞》
    李约

    梁侍中萧子云书,祖述锺、王,备该众体,始变蔡、张二 王,飞白古法,妙绝冠时。虽名存传记,而迹绝简素,惟 建邺古壁,馀此“萧”字焉。韩晋公鉴古善书,闻之嗟异, 迁之南徐,置于海榴堂座右之壁。余后获之,载以入 洛。书之故实,事之本末,中书舍人张公、崔监察备撰 记详焉。余少好图书,耽嗜奇古,由此虽志业不立,而 “性莫能迁。非不干求爵禄,心懵时事,以与名疏,非欲 乖时好尚,养痾守独,所见遂僻,僻则僻矣。与夫酣湎声妓,并走权利者,俱亡羊也。亡则孰多?”余每阅玩此 迹,而图书之光,如逢古人,似得良友,加以琴酒静畅, 书斋昼闲,荣富贱贫,是日何在?至若寻翰墨轻浓之 势,穷点画分布之能,与日弥深,随见逾妙。嗟夫!昔贤 垂不朽之艺,知传宝于后世。后人睹妙绝之迹,见得 意于当时,名齐日月,情契古今。传曰:“游于艺,艺可已 乎?”知者相贺。比获《兰亭》之书,世情观之,未若野人之 块,不阙于世,在世为无用之物。苟适余意于余,则有 用巳多。乃作赞曰:“昔创飞白,蔡氏所得。起于垩帚,播 于翰墨。张王继作,子云精极。壁昏蜃素,墨古池色。翻 飞露白,乍轻乍浓。翠箔映雪,罗衣从风。崩云委地,游 雾萦空。拨剌势动,蟉蟠气雄。昆池骇鲸,时门斗龙。攒 毫叠孔,或横或纵。层层阵云,森森古松。君子况德,高 人比踪。抱素自洁,含章内融。逸疑方外,纵在矩中。密 而不离,疏而有容。艺通造化,比象无穷。子云臣梁,萧 字逾”贵。点画均丰,姿形端异。迹绝茧素,名空传记。明 征褒贬,惟此一字。

    《壁书飞白萧字记》
    崔备

    《壁书》“萧”字者,梁侍中萧子云之所飞白也。韩晋公领 浙西之岁,得于建邺佛寺,置之南徐官舍,函以屋壁, 俯瞰坐隅。及晋公入赞庙谟,启于私第,朱方官吏,俟 其代者,完葺旧府,圬墁故堂。吏人以壁字昏蒙,方以 垩扫涂上。时故殿中李侍御士举为部从事,以晋公 翰墨代无等俦,自护壁书,施拓于下。耽玩研味,略无 巳时。士举重焉,绐而方得。及士举府除职,停寓“壁”字 于小吏之舍。至甲申岁,士举为江西从事,通好江淮。 时李评事约盛阅图书,以示寮友,士举方以壁字言 于座中,李君因而求之,士举云:“得卿《皇象》、羊欣、萧纶 各一帖,大郑画屏一扇,即辍与之,不尔,当自持去。”李 君富于图书,酷好遐异,遂以所求三帖并法士画屏 易焉。后十馀日,壁书自吴负来,士举于道病卒。向若 李君不阅雅迹,士举不言此书即壁字为朽壤于小 吏之家,逸品绝前贤之迹。固知兴亡继绝,后不乏人, 工极艺精,中必有物。加以子云与国同姓,所书“萧”字, 圜卷侧掠,体法备焉。信众贤之妙门,实后代之茂范。 其飞白书起于蔡中郎,其后张敬礼、王逸少、子敬并 称妙绝,子云曲尽其法。欧阳率更云:“萧侍中飞白,轻 浓得中,如蝉翼掩素。”其为前贤所重如此。嗟乎,景峤 此书,今访天下绝矣,惟此萧字在乎旧都,三百年间, 竟无颓圮,俾后之传授,似阴有保持。余与李君寓家 南徐,邻而友善,获睹妙迹,感有将坏之壤,晋公出之 方绝之迹,李君维之,用征其事,故以字志之。

    《仁宗御飞白记》
    宋·欧阳修

    治平四年夏五月,余将赴亳,假道于汝阴,因得阅《书》 于子履之室,而云章烂然映日月,为之正冠肃容,再 拜而后敢仰视,盖仁宗皇帝之御《飞白》也。曰:“此宝文 阁之所藏也,胡为于子之室乎?”子履曰:“曩者天子宴 从臣于群玉,而赐以《飞白》,余幸得与赐焉。予穷于世 久矣,少不悦于时人,流离窜斥十有馀年,而得不老 死江湖之上者,盖以遭时清明,天子向学,乐育天下 之材,而不遗一介之贱,使得与群贤并游于儒学之 馆,而天下无事,岁时丰登,民物安乐,天子优游清闲, 不迩声色,方与群臣从容于翰墨之娱,而余于斯时 窃获此赐,非惟一介臣之荣遇,亦朝廷一时之盛事 也。子其为我志之。”余曰:“仁宗之德泽涵濡于万物者, 四十馀年,虽田夫野老之无知,犹能悲歌思慕于垄 亩之间,而况儒臣学士,得望清光,蒙恩宠,登金门而 上玉堂者乎?”于是相与泫然流涕而书之。夫玉韫石 而珠藏渊,其光气常见于外也。故山辉而白虹,水变 而五色者,至宝之所在也。今赐书之藏于子室也,吾 知将有望气。言荣光起而烛天者,必赐书之所在也。

    《仁宗飞白书序》
    文同

    《仁宗皇帝飞白书》,乃圣人不可穷之大艺,而无所拟 之绝学者也。“法传之于天,义授之于神,渊情睿思,下 寓毫墨,挥洒变动,函负藏蓄,齐阴阳之功,合造化之 巧,宜乎世人莫得窥其至精极妙之端涯者已。若夫 皇居奥瑑,贵室珍刻,有容摹肖,时亦飘堕。其能于此 以幸而获之者,自将别为秘袠,尽略他玩,流畀后嗣, 传于无极,而况密繇严从,躬被宠锡,将宜何如以奉 其休荣者哉!”嘉祐七年冬十二月戊申,帝召侍臣二 十有八人观书于龙图天章阁,又幸宝文阁。是日上 亲御宝跗,纵写华楮貂珰,递荐簪笏,环视。云飞雾散 之状,龙蟠凤矫之势,震耸惊眩,流动众目。既而遂命 以书分赐左右太子宾客。掌公禹锡时预此集,乃蒙 帝子之殊渥焉。怀归有光,展对犹湿。观其点分玺角, 下压秦宝;画立圭植,高掩周瑞。仰惟祥符之书,《氏阳》 之诏,始可相与配其瑰丽而并其崇严者欤。熙宁五 年十月,其孙文纪为陵州贵平县令,袭衍复椟,载以 临治。愿将刊镂布示于远,谋奉坚琰,留寘佛庙,见求 短引,以著其下。懿哉!侈君之赐,扬祖之美,乃《文纪》为 人臣子之道于是乎至矣。故为题此。初八日谨序

    飞白部艺文二

    《奉述飞白书势》
    唐·岑文本

    六文开玉篆,八体耀银书。飞毫列锦绣,拂素起龙鱼。 凤举崩云绝,鸾惊游雾疏。别有临池草,恩霑垂露馀。

    《天章阁观御飞白书五言十韵》
    宋·韩琦

    内阁开清晓,中天对迩臣。唐虞遗典在,河洛奥书陈。 二圣勤劳旧,千龄矩法新。帝晖方咫尺,宸翰复躬亲。 鸾拂宫绡舞,花随御笔春。奎光连璧府,剑影动龙津。 今古神功绝,颁宣上意均。玉峰罗俎豆,黼座拱星辰。 鱼藻符亨会,蓬瀛寄此身。流霞仙饮罢,又赐一杯醇。

    《余定州飞白歌》
    明·王世贞

    吾家子敬不再得,千载能飞讵能白。天公缩入余生 手,独洗残碑悟神迹。三尺生绡写相赠,草堂顿尔生 颜色。矫如溟壑盘虬龙,迅如雕鹗击大空。细如游丝 飏白日,澹如远汉垂晴虹。黄河九道拆天倒,潆洄沸 灪争相雄。野夫平生好涂抹,小巫气索难为工。呜呼 吾欲游五岳,挟君题名遍寥廓。六丁敛手那得妒,好 与匡庐斗飞瀑。

    飞白部选句

    唐《刘洎书》:“纡宝思于天文,则长河韬映;摛玉笔于仙 札,则流霞成采。固已锱铢万代,冠冕百王。”

    李峤《御书表》:“究黄轩鸟迹之巧,殚紫府结空之势。偃 波垂露,会宝惠而成新;半魄全曦,象天形而得妙。” 宋晏殊《谢表》:“乾文绮粲,睿笔鸾回。文皇凤字,近愧于 流芳;炎帝穗书,远惭于逸品。宜登册府,永冠书林。” 又《飞白书扇赋》:“洒回春之藻翰,成变楷之奇文。婉绕 无方,轻浓有制,该笔苑之遒润,集书林之妍媚。” 又《飞白记》“万象奔驰于笔端,三辰奋涌于毫末。翩然 而鸾皇飞翥,蜿然而虬龙蟠跃,圣域之雄观,书林之 具美。”

    又《飞白赋》:“昔在轩后,㫄罗俊英。乃有仓颉,思周神明。 下侔羽族之迹,上法奎圜之精。始造古文,播于寰瀛。 爰及东汉,纪年熹平。其臣蔡邕,誉闻帝庭。瞩鸿都之 蒇役,扫垩帚而字成。寓物增华,穷幽洞灵。肇此一体。 用飞白而为名,饰宫阙之题署,助圣贤之艺能。厥后 累朝之臣,习此奇迹,代百名系,存乎简籍。然犹献之 ‘白而不飞’。”子云:“飞而不白”,伊唐二叶,迨及高宗,咸所 留意,亦云尽工。分赐宰弼,涣扬古风。若乃宫砚沈碧, 山垆泛清,恣冲襟之悦穆,拂神翰以纵横,空濛蝉翼 之状,宛转虬骖之形,烂皎月而霞薄,飏珍林而雾轻。 曳彩绡兮泉客之府,列纤缟兮夏王之庭。仙风助其 缥缈,辰象供其粹凝,信一人之妙用,非末学之能称。 而况取象《八分》,姿妍小篆,玉洁冰润,龙骧虎变,合心 手以冥运,体乾坤之壮观。

    苏轼《文同飞白赞》“霏霏若轻云之蔽月,翻翻若长风 之卷斾,猗猗若游丝之萦,袅袅若流水之舞。” 胡宿《御书飞白扇诗》:“珍幽开二典,圣藻焕重离。白凤 随毫举,苍龙应墨奇。”

    《元绛诗》:“尧章粲云汉,羲画露乾坤。日字光芒动,奎钩 气象温。”

    飞白部纪事

    庾元威《论书》,“张芝始作一笔飞白书。”

    《书断》:“蔡邕工书绝世,又创造飞白,妙有绝伦。”

    韦诞《飞白》入妙。

    吴处士张弘,笃学不仕,恒著乌巾,时号“张乌巾。”并善 篆、隶,其飞白妙绝当时,飘若云游,激如惊电,飞仙舞 鹤之态有类焉。自作《飞白序势》,备说其美。欧阳询曰: “飞白张乌巾冠世。”

    卫恒祖述飞白,造散隶书,开张隶体,微露其白,拘束 于飞白,潇洒于隶书。

    王廙,逸少之叔父,工于草隶飞白,祖述张、卫遗法,其 飞白笔气极古,时人云:“王廙飞白,右军之亚。”

    《书史》:“葛洪天台之观,飞白为大字之冠,古今第一。” 《待访录》:“晋葛元飞白天台字石本,真迹闻在台州, 《王羲之别传》。羲之善草隶、八分、飞白,备精诸体,自成 一家之法,千变万化,得之神功。”

    《书断》:王羲之为会稽,子敬出戏,见北馆新白土壁,白 净可爱。子敬令取扫帚沾泥汁中,以书壁为方丈一 字,晻暧斐亹,极有好势。日日观者成市。羲之后见,叹 其美,问谁所作?答曰:“七郎。”羲之于是作书与所亲曰: “子敬飞白,大有意。”

    刘劭,字彦祖,善小篆,工飞白,虽不及张、毛,亦一时之 秀。作飞白势。柳详亦善飞白,彦祖之亚也。

    《南齐书刘绘传》:“绘聪警有文义,善隶书,撰能书人名, 自云善飞白。”

    《南史王僧虔传》:僧虔为尚书令,尝为飞白题尚书省 壁曰:“‘圆行方止,物之定质,修之不已则溢,高之不已则栗,驰之不已则踬,引之不已则迭,是故去之宜疾’。 当时嗟赏,以比座右铭。”吴郡顾宝先,卓越多奇,自以 伎能,僧虔乃作飞白以示之,宝先曰:“下官今为飞白 屈矣。”

    《纪僧真传》:“僧真弟僧猛,兄弟皆有风姿举止,并善隶 书。僧猛又能飞白书,作《飞白赋》。”

    《颜协传》:“协博涉群书,工于草隶飞白。时京兆韦仲善 飞白,并在湘东王府为中兵参军。”

    《尚书故实》:飞白书始于蔡邕,在鸿门见匠人施垩帚, 遂创意焉。梁萧子云能之,武帝谓曰:“蔡邕飞而不白, 羲之白而不飞,飞白之间,在斟酌耳。”尝大书“萧”字,后 人匣而宝之。传至张氏宾护,东都旧第有《萧斋》,前后 序引,皆名公之词也。

    《大业拾遗》:炀帝将幸江都,宫女半不随驾,争泣留帝, 扳车惜别,指血染鞅。帝不许,因飞白题二十字留赐 宫妓云:“我梦江都好,征辽亦偶然。但留颜色在,离别 止今年。”

    《通鉴》:贞观十八年四月,刘洎上书。上飞白答之曰:“今 闻谠言,虚怀以改。”

    《叙书录》:贞观十八年二月十七日,召三品已上,赐宴 于元武门。太宗操笔作飞白书。众臣乘酒就太宗手 中竞取散骑常侍刘洎登御床,引手然后得之。其不 得者,咸称洎登御床,罪当死,请以付法。太宗笑曰:“昔 闻婕妤辞辇,今见常侍登床。”

    《金壶记》:太宗为飞白书“鸾凤螭龙”四字,笔势惊绝。谓 司徒长孙无忌、吏部尚书杨师道曰:“朔旦旧俗,必用 衣及物相贺,今各贺卿飞白书。”

    《玉海》:马周为中书侍郎,贞观十八年迁中书令。太宗 以飞白书赐之曰:“鸾凤冲霄,必假羽翼;股肱之寄,要 在忠力。”

    《书断》:“欧阳询八体尽能篆体,尤精飞白,冠绝有龙蛇 战斗之象,云雾轻浓之势,风旋电激,掀举若神。” 《书史会要》:“岑文本工飞白书。”

    《唐书晋阳公主传》:“主字明达,幼字兕子,文德皇后所 生。主临帝飞白书,下不能辨。”

    《戴至德传》:至德父子继为宰相,世诧其荣。高宗尝为 飞白书赐至德曰:“汎洪源,俟舟楫”;郝处俊,曰:“飞九霄, 假六翮”;李敬元,曰:“资启沃,罄丹诚”;崔知悌曰:“仗忠节, 赞皇猷。”皆见意于辞云。

    裴漼《嵩岳少林碑》,高宗咸亨中御飞白书,题金字。《波 若碑》,永淳中御札,又飞白书一飞字,题寺壁。

    《墨池编》:“唐高宗雅善真、草、隶、飞白。”

    《书史会要》:“曹王明行书绝时,飞白乱。王右军有唐以 来一人而已。”

    《玉海》:“开元间,明皇书六大字,赐醴陵县登真宫,又赐 御书飞白字。”

    《述书赋》注:“史白,广陵人,谏议大夫,善飞白。”

    《唐国史补》:梁武帝造寺,令萧子云飞白大书“萧”字,至 今一“萧”字存焉。李约竭产自江南买归东洛,匾于小 亭以玩之,号为“萧斋。”

    《宋史谢绛传》:“太宗皇帝肇修三馆,更立秘阁于升龙 门左,亲为飞白书额作赞,刻石阁下。”

    《苏易简传》:帝尝以轻绡飞白,大书“玉堂之署”四字,命 易简榜于厅额。易简会韩伾、毕士安、李至等往观,上 闻,遣中使赐宴甚盛,至等各赋诗纪其事。

    《墨池编》:太宗善篆、隶、草、行、飞白、八分,尝语近臣曰:“飞 白字势罕工,吾亦恐自此废绝矣。”盖深虑书法之缺 坠,而勤以兴之也。

    《太平治迹统类》:雍熙三年十月朔,上出飞白书赐宰 相李昉等,因谓曰:“朕退朝未尝虚度光阴,读书外留 意真草书,近又学飞白。”昉等顿首谢。

    《玉海》:淳化二年,草书飞白赐近臣。上谓之曰:“夫欲学 书,当须澄神静虑,具在笔端,方臻其要。飞白近少习 者,朕因得一古飞白障子,仿而书之,尽用笔之法,是 知笔札至难。”

    淳化四年七月,飞白书向敏中、张咏姓名付宰相,曰: “此名臣也。”己酉,并命为密学。

    淳化五年五月戊寅,赐近臣飞白书各二轴。十一月 丙辰,赐近臣御飞白书各一轴,别赐参政寇准飞白 草书各十八轴。先是,宰相吕蒙正等皆已得赐,准出 使在外,至是始及焉。

    太宗出《飞白书》四字,占四幅,广袤数尺。先以一幅赐 宰臣吕端,俄而枢密赵镕相继进。帝曰:“昔闻刘洎登 床,信有之矣。”

    《山堂考索》:至道二年六月,出飞白书二十轴赐宰相 吕端等人五轴。又以四十轴藏秘阁,字皆方圆数尺。 上曰:“飞白依小草书体,与隶不同。朕好之既久,遂尽 其法。”

    《宋史郭从义传》:“从义性厚重,有谋略,多技艺,尤善飞 白书。”

    《钱惟演传》:“惟演博学能文,于书无所不读,家储文籍
    考证
    侔秘府,著《金坡遗事》《飞白书叙录》。”

    《宗室传》:“冀王惟吉好学善属文,雅善草隶、飞白。真宗 次为七卷,御制序,命藏秘阁。”

    《益端献王𫖳传》:“𫖳少好学,博通群书,工飞白篆籀。” 《玉海》:“乾兴元年三月丙子,赐辅臣御飞白书各一轴。 初,上未尝为飞白书,一日见飞白笔,遂取试书。其体 势遒劲,有如夙习,因以分赐焉。”

    天圣元年九月戊寅,召辅臣于崇政殿西庑,观冯元 讲《论语》,仍赐御飞白书。三年四月己未,赐辅臣御飞 白书人十轴,仍刻石赐近臣。四年五月庚辰,以端午 赐辅臣御飞白书罗扇各二。五年九月癸卯,召辅臣 至崇政殿西庑,观孙奭等讲书,赐织成御飞白字图。 己酉,召辅臣观御飞白书“慈孝寺崇真殿”榜于承明 殿。八年八月,诏观瑞谷于元真殿,命从臣赋诗。赐御 飞白书、字各一轴。

    宝元二年十一月二日己丑,遣内侍就辅臣第赐御 飞白书各一轴。次日,辅臣张士逊等入谢,奏曰:“陛下 万机之烦,翰墨不倦,神笔奇奥,旷古未有。”上曰:“朕听 政之暇,无所用心,以此自娱耳。”

    庆历六年,太平兴国寺重修太祖神御开先殿成,上 飞白书榜。

    《老学庵笔记》:“仁宗皇帝庆历中,尝赐辽使刘六符飞 白书八字,曰:‘南北两朝,永通和好’。会六符知贡举,乃 以‘两朝永通和好’为赋题,而以‘南北两朝,永通和好’ 为韵,云出南朝皇帝御飞白书,其尊戴中国如此。” 《玉海》:皇祐二年,上将祀明堂,太常礼院言:“明堂及门 当为殿榜。上曰:‘二榜当亲书’。是日,于禁中服靴袍,篆 ‘明堂’”二字,飞白“明堂之门”四字,自昼逮夜半而毕,宣 示群臣。又诏模刻二榜为副本,颁二府及近侍。 皇祐三年,飞白书“笔法”二字赐讲读官。皇祐以后,每 岁端午节必赐飞白书扇。

    至和元年九月,王洙为学士,仁宗尝以涂金龙水笺 为“飞白”《词林》二字赐之。

    《归田录》:仁宗万机之暇,无所玩好,惟亲翰墨,而飞白 尤为神妙。凡飞白以点画象形物,而点最难工。至和 中,有书待诏李唐卿,撰飞白三百点以进,自谓穷尽 物象。上亦颇佳之,乃特为“清净”二字以赐之,其六点 尤为奇绝,又出三百点外。

    《宋史仁宗本纪》:嘉祐七年十二月“丙申,幸宝文阁,为 飞白书分赐从臣。”

    《后妃传》:“仁宗曹皇后善飞帛书。”

    《杨畋传》:“畋性清介,自奉甚约,为郡待客,虽监司,菜果 数器而已。及卒,家无馀赀,特赐黄金二百两,御飞白 书扇,遣使持赐。”

    《张观传》:观平生书必为楷字,无一行草如其为人。仁 宗飞白书“清”字赐观,以赏其节。

    《王圭传》:“圭弱岁奇警,出语惊人。举进士甲科,为翰林 学士。嘉祐中,帝宴宝文阁,作飞白书分侍臣,命圭识 姓名岁月。”

    《赵师民传》:师民在经筵十馀年,甚见器异。尝盛夏属 疾家居,帝飞白书团扇为“和平”字,赐以寄意。

    《归田录》:皇祐二年、嘉祐七年,季秋大享,皆以大庆殿 为明堂。明堂额御篆,以金填字,门牌亦御飞白,皆皇 祐中所书。神翰雄伟,势若飞动。余诗云:“宝墨飞云动, 金文耀日晶”者,谓二牌也。

    《闻见后录》:“仁皇帝以嘉祐七年十二月庚子,幸天章 阁,召两府以下观太宗、真宗御集,面书飞白,命翰林 学士王圭题姓名,遍赐之。”

    《后山谈丛》:“嘉祐之末,宴二府、两制、三馆于群玉殿,御 书飞白遍赐之。蔡襄、王圭同为学士,襄有书名,而仁 宗使圭题所赐,两人各自得也。”

    《老学庵笔记》:“慈圣曹太后工飞白,盖习观昭陵落笔 也。先人旧藏一‘美’字,径二尺许,笔势飞动,用慈寿宫 宝,今不知何在矣。”

    王冀公自金陵召还,不降诏,止于茶药合中赐御飞 白“王钦若”三字。而中使口传密旨,冀公即上道。至国 门,辅臣以下皆未知。

    《闻见前录》:京城南愍贤寺,温成张妃坟院也。寺中有 帝御飞白书“温成影帐。”

    《闻见后录》:李处度藏仁皇帝飞白四“民安乐”四字,旁 题“化成殿,醉书赐贵妃。”

    《云烟过眼录》:“王子庆所藏仁宗飞白便面六枚。” 《书史会要》:“李公灼善章草飞白、散隶。”

    《宋史宗室传》:“吴王颢,天资颖异,尤嗜学,工飞白,好图 书,博求善本。神宗嘉其志,每得异书,亟驰使以示 文同。传同善诗文、篆隶、行草飞白。”

    《云烟过眼录》:“游氏家藏徐熙山水人物,一骑从数人, 上有‘神宗飞白徐熙’二字。”

    《玉海》:“淳熙九年,知福州赵汝愚得飞白秘阁”字碑本 于州治止戈堂,上之秘府。

    画继高焘,自号“三乐居士。”篆隶飞白,一一造妙陈常,江南人,以飞白笔作树石,有清逸意。

    《胡云峰集》:“陈伯孚善飞白,如尘缕游丝,秋蝉春蝶 不系舟。”《渔集》:“陈颖达官太常,善飞白书。”

    《翰苑别集》:“良乡丞陈谦,嗜学弗倦,慨然有志于事功。 陈翰林元达以飞白书其憩止之室,曰‘耘庵’。” 《延平府志》:“余重谟,将乐人。善飞白,大者如盖宗、考亭、 东坡法,海内传宝之。”

    《江阴县志》:“张拙号庸庵山人。工草书,能为飞白,善擘 窠大字。性豪喜饮,贫居不事生产,四方名士多与之 游。”

    飞白部杂录

    《晋王右军集》:“省飞白乃致佳,造次寻之,乃欲穷本。无 论小进,也称此将青于蓝。”致比四纸《飞白》,以为何 似能学不?飞白不能乃佳,意乃笃好。此书至难,或 作《复与卿》。杨用修云:“右军飞白,妙绝今古,今不可 见矣。临池之士,亦不知飞白何体也,惟唐《顺陵碑文》 中有数字可觇古迹。”

    《东坡集》:“蔡君谟书为本朝第一。又尝出意作飞白,自 言有翔龙舞凤之势,识者不以为过。”

    《谈苑》:“古人以散笔作隶书,谓之散隶。蔡君谟以散笔 作草书,谓之散草,或曰飞草。其法皆生于飞白,亦自 成一家也。”

    益公《题跋》:“苏文忠公谓文与可有四绝诗:一《楚词》,二 草书,三画,四。他日睹其飞白,复恨知与可之不尽。”

    押字部汇考

    宋黄伯思东观馀论

    《押字》

    刘宪御史焘无言来,予与论书,刘因言:间见传唐人 一书,中云:“‘文皇令群臣上奏,任用真草,惟名不得草, 后人遂以草名为花押,韦陟五朵云’是也。此书偶忘 其名,有朝士施结者,喜收古今人押字,不远千里求 之,所藏甚多,类而成书矣。尝欲为作序,偶忘此事所 出,遂不用。”予云:“魏晋以来法书,至梁御府藏之,皆是” 朱异、唐怀充、沈炽文、姚怀珍等题名于首尾纸缝间, 故或谓之“押缝”,或谓之“押尾”,祇是谓书名耳。后人花 押,乃以草书记其自书,故谓之“押字”,或谓“草字”,盖沿 习此耳。唐人及国初前辈与人书牍,或只用押字,与 名用之无异。上表章亦或尔。近世遂施押字于檄移, 或不书己名字,而别作形模,非也。

    周密癸辛杂识

    《宋十五朝御押》

    灇,太祖 瓓。太祖 元押 太宗。 太宗 真宗 元押 白仁宗。 英宗、 神宗。 哲宗。 徽宗。 钦宗。 高宗: 孝宗 光宗 宁宗。 理宗。 度宗。

    押字部纪事

    《述书赋》:“满骞押署,如盘石卧虎。”

    《妮古录》:“安禄山押字,以手指三撮而成。”

    《宋史陈恕传》:“恕荐寇准代为三司使,恕为集贤学士, 判院事。准即检寻恕前后改革兴立之事,类以为册, 及以所出榜别用新版,躬至恕第请判押,恕亦不让, 一一押之。”

    《退朝录》:寇莱公谓杨文公曰:“今中书日进呈差除,退 即批圣旨,而同列押字”,国初范鲁公始为之。

    《邻几杂志》:祖择之押字直作一“口”字。人问之,答云:“口 无择言。”

    庞相令制后,舍人自署其名,永叔云:“诰身后惟吏部 判官,诰院者当押字尔。”

    《图绘宝鉴》:仁宗尝画马,上有“押”字并御宝。

    《玉海》:“景祐三年二月甲子,命崇政殿说书贾昌朝、王 宗道同编次,太宗尹京日押字。”

    《续明道杂志》:王文恪守西京日,长水县申请买木钱 数百千,王视其状,便亟呼吏作教,下县令,迫买木一行人吏九十馀人皆械送府。既至,皆以属吏,吏莫知 所以致罪,久之不得情,乃请其故,王曰:“凡公文皆先 押而后用印,故印在书上。今此状乃先印后书,字在 印上,必有奸也。”于是鞫之,果重叠冒请盗印为之者, 洛人皆服其精明。

    《渑水燕谈录》:韩魏公留守北都,辽使每过境,必先戒 其下曰:“韩丞相在此无得过。”有呼索辽使与京尹书, 故事,纸尾止押字,是时悉书名,辽人尊畏如此。 《石林燕语》:王荆公押石字,初横一画,左引脚,中为一 圈。公性急,作圈多不圆,往往窝匾而收横画,又多带 过。常有密议公押“反”字者,公知之,加意作圈。一日书 “杨蟠《差遣敕》”作圈复不圆,乃以浓墨涂去㫄,别作一 圈,盖欲矫言者。杨氏至今藏此敕。

    《扪虱新话》:熙宁间,王荆公用事,一时字皆以甫押,字 多以圈。时语云:“表德皆连甫,花书尽带圈。”

    《二老堂诗话》:“元丰己未,东坡坐作诗谤讪,追赴御史 狱。当时所供诗案,存张全真家。予尝借观,皆坡亲笔, 凡有涂改,即押字干下,而用台印。”

    《宋史李迪传》:“迪孙孝寿,政和初拜刑部侍郎,复改开 封尹。时有举子为仆所凌,忿甚,具牒欲送府,久乃释。 戏取牒效孝寿花书判云:‘不勘案,决杖二十’。仆明日 持诣,告其主仿尹书判私用刑。孝寿即追至,备言本 末,孝寿翻然曰:‘所判正合我意’。如数与仆杖而谢举 子。时以此称之。”

    《谈圃》苏少保颂为人深沈有度量,又善言台阁故事, 下至闾巷风俗、士大夫吉凶礼,无不能记。尝曰:“先朝 人书状简尺,后多用押字,非自尊也,从简省以代名 耳。今人不复识,见押字便怒。”

    《宋史高宗本纪》:绍兴三年,诏“中书舍人、给事中,凡制 敕非军期机速,必先书押而后报行。”

    《玉海》:庆元二年,上诣寿康宫恭进“圣安寿仁太上皇 帝领尹御笔判押案牍,共七十一卷。”

    《灵异小录》:颖州张龙图尝见州牒押字,多团下拽一 画,有人云:“押字如有蒸饼样。”张应声曰:“为官恰似面 糊团。”有同人自言近年云:“须鬓恰如骢马色。”张曰:“文 章依旧草驴鸣。”

    《齐东野语》:赵时杖为平江佥幕,其训名不雅,凡书判 决杖,吏辈皆用纸贴之,此亦可笑。其押字作一大口 字,而申其下一画。陈子爽恺作守,初到见之,书其侧 云:“佥判押字大空空,请改之,庶几务实,仍请别押一 样来。”闻者无不大笑,正可与李晋仁喏样为对也。 《眉公笔记》:锺离翁诗:宋溧阳斗子,坐盗米估籍,得草 书,题云:“庚申岁书。”其名权,花押如一剑状。

    《元史陈思济传》:世祖时,思济掌敷奏,会阿合马入省, 耻其位在廉希宪左,每欲肆意而行。思济以文牍进, 阿合马辄于希宪位署押,思济遽掩以手曰:“此非君 相署位也。”

    《云烟过眼录》:“赵孟𫖯所收吴越王判状二,并赞宁状, 忠懿王草书,判字一,花押。”

    王子庆所藏哲宗御书:“便面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 衣”,中有御押。

    《妮古录》:“元李氏有古纸,长二丈许,光泽细腻,相传四 世,请赵文敏书。文敏不敢落笔,但题其尾。至文征仲, 止押字一行耳,不知何时乃得书之。”

    押字部杂录

    《闻见后录》:蜀于韦皋刻石文字后,书皋名者必镌其 中,仅可辨。故宋子京书皋事云:蜀人思之,见其遗像 必拜。凡刻石著皋名者,皆镵去其文尊讳之。近有自 西南裔得皋授故君长牒,于皋位下书若皋字,复涂 以墨,如刻石者。盖皋花字也。当时书石,亦用前名后 押之制,非蜀人镵其文尊讳之。如本朝韩魏公书花 字,写成“琦”字,复涂以墨,尚可辨,亦此体也。

    《挥麈后录》:明清尝得英宗批可进状一纸于梁才甫 家,治平元年,宰执书臣而不姓,且花押而不书名。以 岁月考之,则韩魏公、曾鲁公、欧阳文忠公、赵康靖作 相,参时也,但不晓不名之义。后阅沈存中《笔谈》云:“本 朝要事,对禀常事拟进入,画可,然后施行,谓之‘熟状’。” 事速不及待报,则先行下,具制草奏知,谓之“进草熟” 状,白纸书宰相押字,始悟其理,不知今又如何耳。 《图画见闻志》:“世之相,押字之术,谓之心印。”本自心源, 想成形迹,迹与心合,是之谓印。爰及万法,缘虑施为, 随心所合,皆得名印。矧乎书画,发之于情思,契之于 绡楮,则非印而何?押字且存诸贵贱祸福,书画岂逃 乎气韵。

    《文公政训》:当官文书簿历,须逐日结押,不可拖下。 《云谷杂记》:方勺《泊宅编》云:“东坡就逮,下御史狱,张安 道上书,力陈其可贷之状。刘莘老、苏子容同辅政,子 容曰:‘昨得张安道书,不称名,但著押字’。莘老曰:‘某亦 得书,尚未启封’。令取视之,亦押字也。其事人罕知,故 记之。”予按,《东观馀论》云:“唐文皇令群臣上奏,任用真 草”,惟名不得草,遂以草名为花押,韦陟五朵云是也魏晋以来,法书至梁御府藏之,皆是朱异、姚怀珍等 题名于首尾纸缝间,故谓之押缝,或谓之押尾,祇是 书名耳。后人花押,乃以草记其自书,故谓押字,盖沿 袭此耳。唐人及国初,前辈与人书牍,或只用押字,与 名用之无异,上表章亦或尔。近世遂施“押字于移檄, 或不书己名字,而别作形模,非也。”又孙公《谈圃》云:“先 朝人书状,简尺多用押字,非自尊也,从简省以代名。 今人不复识,见押字便怒,则书用押字,其来亦久矣。” 刘、苏二公与方勺,偶不知之也。予顷在武陵,于毕文 简公诸孙处,见文简与寇莱公一帖,尾用押字,“押”字 之下,却有“拜咨”二字,此正以押字代名也。景德间,士 大夫宽厚,故此风尚存。至元丰间,相去方七十馀年, 已为罕见,今固不复有矣。

    《容斋五笔》:予顷因见鄂州南楼土中磨崖碑,其一刻 “柳”字,下一字不可识。后访得其人,名应辰,而云是唐 末五代时湖北人也。既载之《四笔》中,今始究其实,柳 之名是已。盖以国朝宝元元年吕溱榜登甲科,今浯 溪石上有大押字,题云:“押字起于心,心之所记,人不 能知。”大宋熙宁七年甲寅岁刻,尚书都官员外郎武 陵柳应辰时为永州通判,仍有诗云:“浯溪石在大江 边,心记闲将此地镌。自有后人来屈指四千六百甲 寅年。”有阆中陈思者《跋》云:“右柳都官欲以怪取名,所 至留押字盈丈,莫知其何为。押字,古人书名之草者, 施于文记间,以自别识耳。今应辰镌刻,广博如许,已 怪矣。好事者从而为之说,谓能祛逐”不祥,真大可笑。 予得此帖,乃恨前疑之非。石傍又有蒋世基《述梦记》 云:“至和三年八月,知永州职方员外郎柳拱辰受代 归阙,祁阳县令齐术送行,至白水,梦一儒衣冠者曰: ‘我元结也,今柳公游浯溪,无诗而去,子盍求之’?”觉而 心异之,遂献一诗。柳依韵而和,其语不工。拱辰以天 圣八年王拱辰榜登科,殆应辰兄也,辄并记之。 《癸辛杂识》余近见先朝太祖、太宗时,朝廷进呈文字, 往往只押字而不书名。初疑为检底,而末乃有御书 批,殊不能晓。后见前辈所载,乾淳间礼部有申秘省 状押字而不书名者,或者以为相轻致憾。范石湖闻 之,笑其陋云:“古人押字,谓之花押印,是用名字稍花 之,如韦陟五朵云”是也。岂惟是前辈简帖,亦止是前 面书名,其后押字,虽刺字亦是,前是姓某起居,其后 亦是押字。士大夫不用押字代名,方百馀年事尔。 《辍耕录》:今蒙古、色目人之为官者,多不能执笔花押, 例以象牙或木刻而印之。宰辅及近侍官至一品者, 得旨则用玉图书押字,非特赐不敢用。按周广顺二 年,平章李谷以病臂辞位,诏令刻名印用。据此,则押 字用印之始也。

    《霏雪录》:宋故事:禁中处分事付外,谓之“内批”,又谓之 “御笔”,皆内夫人代书。而所谓御宝批者,或上批,或内 夫人书,皆用御宝。惟亲笔则上亲书押字,不用宝也。 《日知录》《集古录》有五代时帝王将相等署字一卷。所 谓署字者,皆草书其名,今俗谓之画押,不知始于何 代。岳珂《古冢盆杆记》言得晋永宁元年甓,有匠者姓 名下有文如押字,则晋已有之,然不可考。《南齐书》:太 祖在领军府,令纪僧真学上手迹,下名答报书疏,皆 付僧真。上观之,笑曰:“我亦不复能别也。”何敬容署名 敬字,则大作“苟”,小为文,容字大为父。陆倕戏曰:“公家 苟既奇大,父亦不小。”《魏书》:崔元伯尤善行押之书,特 尽精巧,而不见遗迹。《北史》:斛律金不识文字,初名敦, 苦其难署,改名为金,从其便易,犹以为难。神武乃指 屋角令识之。《北齐书》:库狄干不知书,署名为干字,逆 上画之,时人谓之穿锥。又有武将王周署名,先为吉 而后成其外。《陈书》:萧引善隶书,高宗尝披奏事,指引 署名曰:“此字笔势翩翩,似鸟之欲飞。”《唐书》:董昌僭位, 下制诏,皆自署名。或曰:帝王无押诏。昌曰:“不亲署,何 由知我为天子?”今人亦谓之花字。《北齐·后主纪》:开府 千馀,仪同无数,领军一时二十,连判文书,各作花字。 北史各作依字不具姓名,莫知谁也。”黄伯思谓:“魏、晋以来法 书,梁御府所藏,皆是朱异、唐怀克、沈炽文、姚怀珍等 题名于首尾纸缝间,故或谓之押缝,或谓之押尾。后 人花押,盖沿于此。”又云:“唐人及国初前辈与人书牍, 或只用押字,与名用之无异。上表章亦或尔,近世遂 施押字于檄移。不知南北诸史言押字者如此之多, 而《韩非子》言“田婴令官具押券斗石参升之计”,则战 国时已有之。又不始于后世也。

    《三国志少帝纪》注、《世说》及《魏氏春秋》并云:“姜维寇陇 右,时安东将军司马文王镇许昌,征还击维。至京师, 帝御平乐观以临军过,中领军许允与左右小臣谋, 因文王辞杀之,勒其众以退。大将军已书诏于前,文 王入,帝方食栗。优人云午等唱曰:‘青头鸡,青头鸡’。青 头鸡者,鸭也。帝惧,不敢发。”按“鸭”者,劝帝押诏书耳。是

    则以亲署为押。已见于三国时矣。南北朝谓之画敕
    考证

    押字部外编

    《泊宅编》:陆轸云:“东封榜,状元梁固作省判,卒附一婢, 言:‘已授阴山谏议大夫,索茶吃,却封角子押字如生 时’。又云:欲取宠婢及一小鬟。不久,二婢皆卒。”

    《暌车志》:岳侯死后,临安雨溪寨军将子弟,因请紫姑 神而岳侯降之,大书其名,众皆惊愕。请其花押,则宛 然平日真迹也。复书一绝云:“经略中原二十秋,功多 遇少未全酬。丹心似石凭谁诉,空有游魂遍九州。” 《异闻总录》:马少保公亮,少时临窗烛下阅书,忽有大 手如扇,自窗棂穿入,次夜又至。公以笔濡雄黄水,大 书花押窗外,大呼:“速为我涤去,不然祸及于汝。”公不 听而寝。有顷,怒甚,求为涤去,愈急,公不之顾。将晓,哀 鸣而手不能缩,且曰:“公将大贵,姑以试公,何忍致我 极地耶?公独不见温峤《然犀》乎?”公大悟,以水涤去花 押,手方缩去,视之亦无所见。

    《湖广通志》:“柳应辰在郡,夜读书,有物引手入窗,柳援 笔押字于其手而去。明日见于州治后古槐上,遂伐 之。”

    虞庙前江边多巨石,其下潭水甚深,有崖穴,或云有 水怪,人多溺死者。柳因谒庙识之,作大书“押”字于石 上,字高三尺,广二尺。信宿风雨冥晦,雷雹大作,霹雳 中巨石两折,逾数日有毙鼋浮出。其后沙涨,潭水浅 永,人镌“押”字以记。今名“雷霹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