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象汇编 乾象典 第九十九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历象汇编 第一百卷
历象汇编 岁功典 第一卷


    考证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历象汇编乾象典

     第一百卷目录

     烟部汇考

      淮南子天文训

     烟部艺文

      咏烟          梁简文帝

      浦狭邨烟度       陈张正见

      咏烟           唐李峤

      烟             徐夤

      远烟            处默

      茶烟          元谢宗可

      新烟           明袁凯

      茶烟            瞿佑

      烟             孟洋

      暮烟           胡宗仁

     烟部选句

     烟部纪事

     烟部杂录

     烟部外编

    乾象典第一百卷

    烟部汇考

    《淮南子》

    《天文训》

    《壬午冬至》,甲子受制,木用事,火烟青,七十二日。丙子 受制,火用事,火烟赤,七十二日。戊子受制,土用事,火 烟黄,七十二日。庚子受制,金用事,火烟白,七十二日。 壬子受制,水用事,火烟黑,七十二日而岁终。

    烟部艺文

    《咏烟》
    梁·简文帝

    浮空覆杂影,含露密花藤。乍如洛霞发,颇似巫云登。 映光飞百仞。从风散九层。欲持翡翠色,时吐鲸鱼灯。

    《浦狭村烟度》
    陈张正见

    茅兰夹两岸,野燎烛中川。村长合夜影,水狭度浮烟。 收光暗鸟弋,分火照渔船。山人不炊桂,樵华幸共燃。

    《咏烟》
    唐·李峤

    瑞气凌青阁,空濛上翠微。迥浮双阙路,遥拂九仙衣。 桑柘迎寒色,松篁暗晚晖。还当紫霄上,时接彩鸾飞。

    《烟》
    徐夤

    燎野焚林见所从。惹空横水展形容。能滋甘雨随车 润。不并行云逐梦踪。晴鸟回笼嘉树薄春亭娇幕好 花浓。有时片片风吹去。海碧山清过几重。

    《远烟》
    处默

    霭霭前山上,凝光满薜萝。高风吹不起,远树得偏多。 翠与晴云合,轻将淑气和。正堪流野目,朱阁意如何。

    《茶烟》
    元·谢宗可

    玉川垆畔影沈沈,淡碧萦空杳隔林。蚓窍声微松火 暗,凤团香暖竹窗阴。诗成禅榻风初起,梦破僧房雪 未深。老鹤归迟无俗侣,白云一缕在遥岑。

    《新烟》
    明·袁凯

    覆堤初冉冉,渡水尚迟迟。一树梨花色,犹能似旧时。

    《茶烟》
    瞿佑

    濛濛漠漠更霏霏,淡抹吟屏羃讲帷。石鼎火红诗咏 后,竹炉汤沸客来时。雪飘僧舍衣初湿,花落觥船鬓 已丝。唯有庭前双白鹤,翩然趋避独先知。

    《烟》
    孟洋

    湘流落日外,沙迥暮生烟。杳杳千峰失,霏霏万壑连。 鹊翻知浦树,人语辨江船。暗里猿声断,愁深搅夜眠。

    《暮烟》
    胡宗仁

    送客归舟息树根,萧疏枫叶掩柴门。暮烟未即全遮 眼,犹露桥西一两邨。

    烟部选句

    楚屈原《九章》:“观炎气之相仍兮,窥烟液之所积。” 汉刘向《薰炉铭》:“中有兰绮朱火青烟。”

    宋颜延之《连珠》:“火含烟而烟妨火,桂怀蠹而蠹残桂, 火胜则烟灭,蠹壮则桂折。”

    谢灵运撰《征赋》:“披宿莽以迷径,睹生烟而知墟。” 唐陈子昂《金门饯序》:“远树与孤烟共色。”

    张悦《宴薛王山池序》:“城烟屡起而泊山,野风时来而 过水晋陶潜诗:“暧暧远人邨,依依墟里烟。” 宋颜延之诗:“山烟冒陇生。”

    《谢庄诗》:“烟竟山郊远。”

    谢灵运诗:“烈火纵炎烟。”

    《谢脁诗》:“远树暧芊芊,生烟纷漠漠。”桑柘起寒烟。 渺渺《青烟移》。

    梁简文帝诗:“古树无枝叶,荒郊多野烟。”水烟浮岸 起。空园暮烟起,逍遥独未归。

    范云诗:“江干远树浮,天末孤烟起。”

    吴均诗:“莓莓看细雨,漠漠视浓烟。”“山际见来烟。” 《何逊诗》:“暮烟起遥岸。”

    陈徐陵诗:“岸烟起暮色。”

    《沈炯》诗。“火炬前邨发,林烟树下昏。” 《江总》诗。“野火初烟细。”“石濑乍深浅,崖烟递有无。” 北周庾信诗。“野戍孤烟起,春山百鸟啼。”

    唐太宗诗:“晚烟含树色。”宿雾足朝烟。

    《虞世南诗录》:“野明斜日,青山澹晚烟。”“日彩泛槐烟。” 《李百药诗》:“水光浮落照,霞彩淡轻烟。”

    王勃诗:“鱼床侵岸水,鸟路入山烟。”“重岩起夕烟。” 陈子昂诗。“野戍荒烟断。”“远岸孤烟出,遥峰曙日微。” 《沈佺期》诗。“桂叶晚留烟。”朝日敛红烟。云雁下江 烟。

    王维诗:“大汉孤烟直。”《柳绿》更带朝烟。

    储光羲诗:“路断因春水,山深由暝烟。”苍山起暮雨, 极浦浮长烟。

    《孟浩然》诗:“榜人投岸火,渔子宿潭烟。”

    李白诗:“水色倒空青,林烟横积素。”博山炉中沈香 火,双烟一气凌紫霞。“秋山宜落日,秀水出寒烟。” 韦应物诗:“田家已耕作,井屋起晨烟。”

    岑参诗:“水烟晴吐月。”

    李嘉祐诗:“日晚长烟高岸近,天寒积雪远峰低。” 杜甫诗:“孤城返照红将敛,近市浮烟翠且重。”村烟 轻冉冉,竹日净晖晖。

    张继诗:“野庄乔木带新烟。”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 几处有新烟。

    《韩翃诗》:“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戎昱诗:“水痕侵岸柳,山翠借厨烟。”

    白居易诗。“晓色万家烟。”

    李德裕诗:“幽翠生松栝,轻烟起薜萝。”

    杜牧诗:“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飏落花风。”初月 微明漏白烟。

    《许浑》诗:“山月夜行客,水烟朝渡人。”晴烟和草色。 山槛晴归漠漠烟。

    《温庭筠》诗:“烟光似带浸垂柳。”

    张乔诗:“竹外村烟细。”

    李山甫诗:“碧烟水面生。”

    《张蠙》诗:“遥忆巴陵渡,残阳一望烟。”

    宋余靖诗:“疏烟明月树,微雨落花村。”

    《孔平仲》诗:“别浦暝烟生,归鸟向村急。”

    秦观诗。“庐烟起处认孤邨。” 陆游诗。“积水远生烟。”茅檐细雨湿炊烟。隔水横 林一抹烟。断山欲雨自生烟。

    《惠崇诗》:“残月楚山晓,孤烟江庙春。”《古戍生烟直》 明杨基诗:“山中人家改新火,隔树吹来榆柳烟。”

    烟部纪事

    《许迈别传》:迈少名映,有道术。高平阎庆就映受业,庆 方去,映为烧香,皆五色烟出,映亦自去,莫知所在。 《北史徒河慕容廆传》:苻坚每临听讼观,令民有怨者 举烟于城北,观而录之。长安为之语曰:“欲得必存当 举烟。”

    《梁书张弘策传》:“弘策恒随高祖游处,每入室,常觉有 云烟气,体辄肃然,由此特敬高祖。”

    《梁书高祖丁贵嫔传》:贵嫔讳令光,生于樊城,有神光 之异,紫烟满室,故以光为名。

    《述异记》:汉水西山有九井,井中出五色烟,高数丈。传 云“昔人有缒,入得数觓空青。”

    《陈书高祖本纪》,永定二年“夏四月戊辰,重云殿东鸱 尾有紫烟属天。”

    《南史萧摩诃传》:“隋贺若弼袭京口,进锺山鲁广达、田 端力战,弼躬当广达,纵烟自隐,窘而复振。”

    《旧唐书太宗本纪》:武德四年二月,进屯青城宫,营垒 未立,世充众二万,临穀水而阵于北邙山。令屈突通 率步卒五千,渡水击之。因诫通曰:“待兵交即放烟,吾 当率骑军南下。”

    《法苑珠林》:“陈庄入武当山学道,所居有白烟,香气闻 彻。”

    《香谱》:“《三洞珠囊》,许远游烧香,皆五色香烟出。”

    《珍珠船》,杨相召崔相饭前香,炉中烟成楼阁,云“是罽 宾国香。”

    《云仙杂记》:“黄巢陷京城,南唐王氏有镜六鼻,常生云 烟袁丰居宅后有六株梅,开时为邻屋烟气所烁,屋乃 贫人所寄,丰即图泥塞灶。” 《北户录》:“南海人至八九月于池塘间采鱼子,著草上, 悬于灶烟上。至二月春雷发时,浸于池塘,旬日内如 虾䗫子状,鬻于市,号鱼种。” 《玉海》:“宋太平兴国四年,曹翰遣五骏骑为斥候,授”以 五色旗,人执其一。先是,敌至必举狼烟,翰分遣人举 烟境上,敌疑有伏,引去。

    《宋史夏国传》:“国每出战,率用只日。恶雨雪,昼举烟扬 尘,夜篝火以为候。”

    《赵自然传》:“有秦州民家子赵抱一者,常牧羊田间。一 夕有叩门召之者,以杖引行,杖端有气如烟,其香可 悦。俄至山崖绝顶,见数人会饮,音乐交奏,与人间无 异,自是不喜熟食。”

    《在田录》:高皇既在寺,值岁凶,僧以歉收不能给众,俾 各还皇陵。《碑记》有云:“朝望突烟而径进,暮投孤庙以 趋跄。”盖纪实也。

    袁宏道《越中杂记》:“玉京去五泄二十馀里,洞门空阔, 初时若夏屋,少进,径微仄,阔复如前,凡三四折,至一 孔极小,非匍匐不能入,贴地而行,炬烟大作,眼泪如 雨。偶思前辈有说入洞为烟薰杀者,心惧,乃退出。” 《云南通志》:“元江府石烟,在他郎卜左村石坳中通一 窍,最深,有烟袅袅,四时不绝,居民以烟所指卜吉凶。”

    烟部杂录

    《周礼秋官》:“蝈氏掌去蛙黾,焚牡蘜,以灰洒之则死,以 其烟被之,则凡水虫无声。”

    《三坟》书形坟,山气笼烟。

    《鲁连子》:“一灶五突,分烟者众。” 《易》“林十里,望烟散。烟日分,形体灭寂,终不见君。” 《淮南子齐俗训》:喜怒哀乐,有感而自然者也。故哭之 发于口,涕之出于目,此皆愤于中而形于外者也。譬 若水之下流,烟之上寻也,夫孰有推之者。

    《说山》训“以束薪为鬼,以火烟为气;以束薪为鬼,朅而 走;以火烟为气,杀豚烹狗。先事如此,不如其后。” 《说林》训“千里之堤,以蝼蚁之穴漏;百寻之屋,以突隙 之烟焚。”

    《说文》:“烟,火气也。”焆焆然也。

    《抱朴子·内篇》:“入水之烬,火灭而烟不即消。”

    《拾遗记》:“岱舆山有员渊,孟冬水涸,有黄烟从地出,起 数丈,烟色万变。”

    刘勰《新论防欲》篇:“情之伤性,性之妨情,犹烟冰之与 水火也。烟生于火而烟郁火,冰出于水而冰遏水。故 烟微而火盛,冰泮而水通。”

    《殊好篇》:“飞鼯,甘烟。飞鼯,好食火烟。”

    《酉阳杂俎》:“狼粪烟直上,烽火用之。”

    《老学庵笔记》:“西蜀有竹炭,烧巨竹为之,易燃无烟耐 久,亦奇物。”

    《袪疑》说:“旧闻咒枣而烟起,心虽知其为术,不知其所 以为术也。后因叩之道师,乃知枣之烟者,藏药于枣, 托名以咒,撚之则药如烟起。”

    《丹铅总录》:宋人小说谓刘禹锡《竹枝词》“瀼西春水縠 纹生”,乃生熟之生,信是。《文选》谢朓“远树暧芊芊,生烟 纷漠漠”亦然。小谢之句,实本灵运。灵运撰《征赋》云:“披 宿莽以迷径,睹生烟而知墟。”

    《居山杂志》:“晚山多绿,烟起于麓,轻笼淡抹,其横如练。” 焚香七要:“烧香取味,不在取烟。香烟若烈,则香味漫 然,顷刻而灭。”

    《本草》龙涎惟入诸香,焚之则翠烟浮空。

    《火鸦蝙蝠》,能食焰烟。

    烟部外编

    《列仙传》:“甯封子为黄帝陶正。有人过之,为掌火,能出 五色烟,以教封子,封子积火自烧,随烟上下。”

    《抱朴子·内篇》:“赤松子以元虫血渍玉为水而服之,故 能乘烟上下也。”

    《袖中记》:晋文公焚林以求介子推,有白鸦绕烟而噪, 或集介子推之侧,火不能焚。晋人嘉之,为立台,号曰 “思烟。”

    《拾遗记》:“海人乘霞舟,以雕囊盛数升龙膏,献燕昭王。 王坐通云之堂,然龙膏为灯火,色曜百里,烟色如丹。” 员峤山西有星池,出烂石,常浮于水,色红质虚似胏, 烧之香闻数百里,烟气升天则成香云,云遍则成香 雨。

    《云笈七签》:“青精之宫有上华之室,室中有自然青气, 号曰返香之烟,逆风闻三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