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伦汇编 皇极典 第二百三十一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明伦汇编 第二百三十二卷
明伦汇编 皇极典 第二百三十三卷


    考证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皇极典

     第二百三十二卷目录

     君德部艺文

      盛德日新赋        唐王棨

      惟皇诫德赋         谢偃

      圣德合天地赋       宋田易

      圣人无名赋        王禹偁

      陈论三德札子       司马光

      论人主之刚明        李纲

      乞进德札子         朱熹

      敬一箴          明世宗

      培养君德疏         章懋

      帝王功德疏        何乔新

      奏请节用疏         光懋

     君德部杂录

    皇极典第二百三十二卷

    君德部艺文

    《盛德日新赋》以修乃无已尧舜何远为韵
    唐·王棨

    皇德弥盛,宸心未休。虽昭昭而光启,犹日日以勤修。 常怀姑务之情,渐弘帝道;转见增光之美,益阐王猷。 岂非潜契无为,思齐不宰?诚荡荡之可及,故汲汲而 罔怠。所以宅八极,家四海,实宪文之道长,信鉴武之 功倍。惕如御朽,化行克协于明哉;忧若纳隍,令出必 资乎慎乃。是故将致丕洽,克勤诞敷,亭育旁覃于九 有,英明上合于三无。每俨形容,建前王之标表;未尝 晷刻,废哲后之规模。怀德兮如斯,好生兮何已?承昌 运兮咸称鼎盛,在圣躬兮宁惟玉比。旋立后图,亟更 前轨,盖垂法于列辟,非取规于君子。由是祚既超汉, 仁惟纂尧,式孚已及于千品,克懋匪由乎一朝。振三 代之风,咸知允叶;绍百王之业,是谓光昭。自可国肥 讵徒,身润焦思无惭于夏禹,膻行远符于虞舜。遂使 卿云瑞露,皆感之以呈祥;凿齿雕题,具怀之而纳賮。 况乎混文轨,倒干戈,惟馨之义斯在,既饱之人若何? 播以乐章,八音而尽善尽美;导乎邦政,万物而无偏 无颇。大矣哉!垂拱端居,风行草偃。全臻教化之要,渐 积邦家之本。臣知合天地而“日新又新”,岂致君之云 “远。”

    《惟皇诫德赋》并序
    谢偃

    臣闻“理忘乱,安忘危,逸忘劳,得忘失” ,此四者莫不皆然。是以夏桀以瑶台琼室为丽,而不悟鸣条、南巢之祸;殷辛以象箸玉杯为华,而不知牧野、白旗之败。当其盛也,谓四海为己力;及其衰也,乃匹夫之不制;故当其信也,谓天下为一心;及其疑焉,则顾盻皆为仇敌。是知必有其德,则诚结遐方,化行荒裔;苟失其度,“则变生骨肉,衅起腹心矣。是以为人主者,不可忘初。处殿堂者,则思前王之所以失;朝万国者,则思今己之所以贵;巡府库者,则思今日之所以得;视功臣则思其为己之始,见名将则思其用力之初。苟弗忘旧,则人无易心,则何患乎天下之乱?故朝行之则为尧舜,暮失之则为桀纣,岂异人哉?” 其词曰:

    周坟籍以遐观,总宇宙而一窥,结绳往而莫纪,书契 来而可知。惟皇王之迭代,信步骤之恒规,莫不虑失 者常得,怀安者必危。是以战战栗栗,日慎一日;守约 守俭,去奢去逸,外无荒禽,内无荒色。唯贤是授,惟人 斯恤,则四王不足五,六帝不足七。若夫恃圣骄力,狠 戾倔强,忠良是弃,谄佞斯奖。构崇台以象天,穿深池 以绝壤,厚赋重敛,积宝藏镪,无罪加刑,有功不赏,则 夏桀可二,殷辛易两。在危所恃,居安勿忘。功臣无逐, 故人无放。放故者亡,逐功者丧。四海岌岌,九土漫漫, 覆之甚易,存之实难。是以一人有悦,万国同欢;一人 失所,兆庶俱残。喜则严寒为热,怒则盛夏成寒。一动 而八方乱,一言而天下安。举君过者为忠,述主美者 为佞。苟承颜以顺旨,必蔽视而掩听。动虽非而谓神, 言纵失而称圣。故曲者乱直,邪者丑正。改法服以就 奇,变雅音而入郑。虽往古之轨躅,亦当今之龟镜。崔 嵬鸾殿,赫奕凤门。包四海而称主,冠天下而独尊。既 兄日而姊月,亦父干而母坤。视则金翠溢目,听则丝 竹盈耳。信赏罚之在躬,实荣辱之由己。谓羲皇而《易》 匹,言尧舜之可拟。骄志自此而生,侈心因兹而起。常 惧颠而惧覆,必思足而思止。勿戒潜龙之初,当怀布 衣之始。在位称宝,居器曰神。钟鼓庭设,玉帛阶陈。得 必有兆,失必有因。一替一立,或周或秦。既承前代,当 思后人。唯德可久,道无常亲。

    《圣德合天地赋》以圣德昭彰合于天地为韵
    宋·田锡

    圣德昭宣,巍乎焕然,广大而下蟠于地,高明而上极 于天。地道以卑,我则小心而翼翼;天心以健,我则终 日以乾乾。《洪范》曰:“思作睿,睿作圣。”常心逸于万务,每躬亲于庶政。文明取象,圜穹垂昭晰之文;恭默无为, 方舆顺发生之令。阅史官之图箓,披夫子之文章。尧 舜禅让谓之帝,羲轩拱揖谓之皇。汉文或尚杂霸道, 夏禹则首隆王纲。虽殊途而光被,实同德而昭彰。宜 乎恩普黎元,泽均品汇。鹿鸣食野以斯乐,鱼性悦泉 而自遂。亦犹高无不覆,三辰垂象于昊天;广无不包, 万物流形于厚地。天之道,福谦也,所以用人于朝;地 之道害盈也,所以用德胜妖。礼或称乎穆穆,《诗》或咏 乎昭昭。睿圣崇高,固难窥于户牖;谟“猷静谧,亦下采 于刍荛。”美哉!仁比春融,量能海纳。信一德以允若,与 二仪之吻合;濡之惠泽,若吐自于山川;扇以皇风,比 来从于阊阖。故得保兴隆于帝图,常覆育于中区。故 天不爱其道而祥风入律,地不爱其宝而器车在涂。 所以封泰山以告成,既尽善也;禅梁父而报本,不亦 宜乎!今我后功掩百王,恩敷万国,齐夷夏于大信,纳 生灵于寿域。故风雨咸若,阴阳不忒。大哉!“荡荡巍巍, 与乾坤而合德。”

    《圣人无名赋》
    王禹偁

    圣人执大象,体乾元,虽有教以及下,故无名于自尊。 仰之弥高,虽配乃神之号。为而不有,奚矜“惟睿”之言。 原夫先天之谓道,体道之谓圣,所以居域中之大,所 以为天下之正。惟澹惟默,固抱璞以含章;不识不知, 岂命氏而考姓。所谓上德不德,无为不为。其作也万 物斯睹,其用也百姓弗知。难审之于耳目,徒象之于 希夷。亦犹微妙者神焉,盖强而名矣;苍黄者天也,但 据远视之徒,观其妙有群生,躬临大宝。宁钻燧以启 祚,岂巢居而建号?聪明尽黜,罔求浚哲之褒;绩用弗 彰,但守虚无之道。得非丧天下于华胥,得寰中于道 枢。蛇身牛首兮,非吾之耦;云官鸟纪,莫我为徒。孰跻 王而黜霸?孰追尧而禅虞?其或稽之以《帝箓皇图》,则 视之若无;求之以温恭允塞,则名之莫得。其何必位 栗陆氏以居尊,据轩辕氏而启国者哉?所谓“莫之与 京,无得而称。”探至颐以为用,曷常名而足征。尼父复 生,欲宪章而何取?子长虽在,思纪列以无能。今我后 尚黄老以君临,阐清净而化下。仰徽号于睿圣,扇元 风于华夏。有以见圣“无名兮神无功。”信大人之造也。

    《陈论三德札子》
    司马光

    臣伏蒙圣恩,不以臣无似,擢臣为谏官。臣自幼学先 王之道,意欲有益于当时,是以虽在外方为他官,犹 愿竭其愚心,陈国家之所急。况今立陛下之左右,以 言事为职。陛下仁圣聪明,求谏不倦,群臣虽有狂狷 愚妄,触犯忌讳,陛下皆含容宽贷,未尝加罪。诚微臣 千载难逢之际,苟不以此时倾输胸腹之所有,以副 “陛下延纳之意,则不可以自比于人,死有馀罪矣。”臣 窃惟人君之大德有三:曰仁,曰明,曰武。仁者,非妪煦 姑息之谓也,兴教化,修政治,养百姓,利万物,此人君 之仁也;明者,非烦苛伺察之谓也,知道义,识安危,别 贤愚,辨是非,此人君之明也。武者,非强亢暴戾之谓 也,惟道所在,断之不疑,奸不能惑,佞“不能移,此人君 之武也。故仁而不明,犹良田而不能耕也;明而不武, 犹视苗之秽而不能耘也;武而不仁,犹知获而不知 种也。三者兼备则《国治强》。阙一焉则衰,阙二焉则危, 三者无一焉则亡,自生民以来,未之或改也。”臣不胜 区区,触死忘生,窃见陛下天性慈惠,慎微接下,子育 元元,汎爱群生,虽先圣王之仁,殆无以过。然自践祚 以来,垂四十年,夙夜孜孜以求至治,而朝廷纪纲犹 有亏缺,闾里穷民犹有怨叹。意者群臣不肖,不能宣 扬圣化,将陛下之于三德万分之一,亦有所未尽欤? 臣闻《春秋传》曰:“赏庆刑威曰君。”臣幸得修起居注,日 侍黼扆之侧。伏见陛下推心御物,端拱渊嘿,群臣各 以其“意有所敷奏,陛下不复询访利害,考察得失,一 皆可之。”诚使陛下左右前后股肱耳目之臣皆忠实 正人,则如此至善矣。或出于不意,有一奸邪在焉,则 岂不为之寒心哉!夫善恶是非,相与混淆,若待之如 一,无所别白,或知其善而不能赏,知其恶而不能罚, 则为善者日怠,为恶者日劝。虽有尧、舜、禹、汤、文、武之 君,稷、契、伊、吕、周、召之臣以之求治,犹凿冰而取火,适 楚而北行也。伏惟陛下少垂圣思,以天授之至仁,廓 日月之融光,奋乾纲之威断,善无微而不录,恶无细 而不诛,则唐、虞、三代之隆,何远之有?臣愚浅所见,不 敢不陈。

    《论人主之刚明》
    李纲

    “人君不患乎太刚,而常患乎柔而不断。”太刚者不能 无过举,然不失为贤君;柔而不断,则遂有昏乱之渐。 盖刚者多明,柔者常暗,明暗者,贤君庸主之所以分 也。汉宣帝励精为治,信赏必罚,总核名实,不能无过 举,然卒为贤君者,刚故也。至元帝则优柔不断,孝宣 之业衰焉。唐宣宗精于听断,以察为明,无复仁恩之 意,不能无过举,然卒为贤君者,刚故也。若文宗,则仁 柔少断,以致甘露之祸。观元帝宽弘尽下,出于恭俭, 号令温雅,有古风焉。然有一萧望之,卒信谗使自杀至委用弘恭、石显,则胶固而不移。此孝宣之业所以 衰,而汉之纪纲,遂至不振,岂非以其柔而暗故与?观 文宗恭俭儒雅,出于天性,慨然慕太宗之治太和,政 事号为清明。然任一宋申锡,卒为阉官所诬而斥之, 至委用李训、郑注,则一意而不疑。此《甘露》之事所以 祸及忠良,不胜其冤,而帝亦饮恨而没,岂非以其柔 而暗故欤?夫人君取象于天,则以刚为德也;取象于 日,则以明为德也。体刚明之德,而刚不至于暴,明不 至于察,虽古圣帝明王,何以加此。至于刚明而不能 无过举,犹为中材之君。若夫刚挠而为柔,明易而为 暗,则失其所以为君之德矣。虽欲建功立事,追踪古 人,恶可得哉!

    《乞进德札子》
    朱熹

    臣窃闻周武王之言曰:“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 之灵。亶聪明,作元后,元后作民父母。”而《孟子》又曰:“尧 舜性之,汤武反之。”盖尝因此二说而深思之,天地之 大,无不生育,固为万物之父母矣。人于其间,又独得 其气之正而能保其性之全,故为万物之灵。若元后 者,则于人类之中,又独得其正气之盛而能保其全 性之尢者,是以能极天下之聪明,而出乎人类之上, 以覆冒而子畜之,是则所谓“作民父母”者也。然以自 古圣贤观之,惟帝尧大舜生而知之,安而行之,为能 履此位、当此责而无愧。若成汤、武王,则其聪明之质 固已不能如尧舜之全矣。惟其能学而知,能利而行, 能择善而固执,能克己而复礼,是以有以复其德性 聪明之全体,而卒亦造夫尧舜之域,以为亿兆之父 母。盖其生质虽若不及,而其反之之至则未尝不同。 孔子所谓“及其成功一也”,正此之谓也。恭惟皇帝陛 下聪明之质,性之于天,固非常情所能窥度。然而生 长深宫,春秋方富,臣恐稼穑艰难容有未尽知,人之 情伪容有未尽察,国“家宪度容有未尽习。至于学道, 脩身立志,揆事之本,制世御俗,发号施令之要,亦容 有未能无待于讲而后明者。”故窃以为陛下诚能于 此深留圣意,日用之间,语默动静,必求放心以为之 本,而于玩经观史、亲近儒学已用力处益用力焉。数 召大臣切劘治道,俾陈今日要急之务,略如仁祖《开 天章阁》故事。至于君臣进对,亦赐温颜,反复询访,以 求政事之得失,民情之休戚,而又因以察其人材之 邪正短长,庶于天下之事各得其理,经历详尽,浃洽 贯通,聪明日开,志气日强,德声日闻,治效日著,四海 之内,瞻仰畏爱,如亲父母,则是反之之至。而尧、舜、汤、 武之盛不过如此。不宜妄自菲薄,因循苟且,而不复 以古之贤圣自期也。臣本迂儒,加以老病,自知无用, 分甘穷寂。今者徒以趣召之峻,冒昧而来,耳目筋骸, 皆难勉强。然而未敢遽以告归为请者,诚眷遇之厚, 犹欲少忍须臾,以俟陛下圣志之立,圣学之成,决知 异日奸言邪说,不能侵乱。果如前所期者,然后乞身 以去,则为上不负天子,下不负所学,而臣主俱荣矣。 顾以此事在臣但能言之,而其用力则在陛下。万一 暮景迫人,不容宿留,则抱此耿耿,私恨无穷。伏望圣 慈,怜臣此志,察臣此言,策厉身心,勉进德业,使臣得 早遂其所愿,则虽夕死瞑目无憾矣。冒渎宸听,臣无 任悃款激切之至。取《进止》。

    《敬一箴》有序
    明·世宗

    夫敬者,有其心而不忽之谓也。元后敬则不失天下,诸侯敬则不失其国,卿大夫敬则不失其家,士庶人敬则不失其身。禹曰:“后克艰厥后,臣克艰厥臣。” 《五子之歌》有曰:“予临兆民,如朽索之驭六马。为人上者,奈何不敬?” 其推广敬之一言,可谓明矣。一者,纯乎理而无杂之谓也。伊尹曰:“德惟一,动罔不吉。德二三,动罔不凶。” 其推广一之一言,可谓明矣。盖位为元后,承天付托,受天明命,作万方之君。一言一动,一政一令,寔理乱安危之所系,若此心忽而不敬,则此德岂能纯而不杂哉?故必兢惕畏慎,于郊禋之时,俨神明之鉴享,发政临民,端庄戒谨,唯恐拂于人情。于独处之时,思我之咎,何如改之不吝,思我之德,“何如勉而不懈。” 凡诸事至物来究夫至理,唯敬是持,唯一是协,所以尽为天子之职,庶不沗厥祖厥亲。由是九族亲之,黎民怀之,仁泽覃及于四海矣。朕以冲人,缵承丕绪,自谅德维寡昧,勉而行之,欲尽持敬之功,以驯致乎一德。其先务又在虚心寡欲,驱除邪逸,信任耆德,为之匡辅,敷求善人,布列“庶位,斯可行纯王之道,以坐致太平雍熙之至治也。” 朕因读书而有得焉,乃述此以自勖云。

    “人有此心,万理咸治,体而行之,唯德是据。敬焉一焉, 所当先务,匪一弗纯,匪敬弗聚。”元后奉天,长此万夫, 发政施仁,期保鸿图。敬怠纯驳,应验顿殊,征诸天人, 如鼓应桴。朕荷天眷,为民之主,德或不类,以为大惧。 唯敬惟一,执之甚固,畏天勤民,不遑宁处。曰敬维何, 怠荒必除。郊则恭诚,庙严孝趋,肃于明庭,慎于闲居“省躬察咎,儆戒无虞。曰一维何?纯乎天理。弗参以三, 弗贰以二。行顾其言,终如其始。清虚无欲,日新不  圣贤法言,备见诸经。我其究之,择善必精。左右辅弼, 贵于忠贞。我其任之,鉴别必明。斯之谓一,斯之谓敬。 君德既修,万邦则正。天亲民怀,允延厥庆。光前垂后, 绵衍蕃盛。咨尔诸侯,卿与大夫,以至士”庶,一遵斯谟。 主敬协一,罔敢或渝。以保禄位,以完其躯。古有《盘铭》, 目接心警。汤敬日跻,一德受命。朕为是箴,拳拳希圣。 庶几汤孙,底于嘉靖。

    《培养君德疏》
    章懋

    成化三年十一月,时内庭张灯下词臣赋诗。翰林章懋谓庄昶、黄仲昭曰:“国家无事,海宇治安,内庭然灯,朝士踏歌,传之往史,已非盛事。此苏长公所以有疏,而深惜其君之不用也。今天子仁圣,孝养两宫,将以备耳目之娱,极天下之养,则斯举固足以为乐。然大孝养志,吾辈合谏。” 于是三人同上《培养君德,疏》曰:

    “成化三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内阁遣郎中韩定持小 揭帖到东阁及史馆,分与太常卿兼侍读学士吴节 等,令各赋诗。臣等各受一帖,内开花果、烟火等项面 帖诗赞题目,仍令依旧格拟进。”及观旧格,俱是玩好 之物,鄙亵之词,甚非所以养圣心,崇圣德也。陛下即 位之初,下温诏,赦田租,绝贡献,停不急之务,与民息 “肩,大开言路,天下欣然,承望太平。及观去年以来,如 遣人造楮,国家旧制,一闻大臣之言而遂寝;节令宴 乐,每岁常例,一因大臣之疏而遂罢。向因灾异,敕谕 群臣同加修省。凡此数事,皆臣目击,未尝不颂陛下 从善如流,改过不吝,决知陛下之不乐于此。今日之 举,或两宫在上,陛下欲极孝养,奉其欢心。然大孝养 志,不徒玩好母后,恭俭慈仁,德著天下,岂在烟火之 乐哉?况两广弗靖,四川未宁,江西、湖广大旱,数千里 民不聊生。”此正宵旰焦劳,不遑暇食,两宫母后同忧 之日,又知陛下不暇为此。至于翰林以《论思代言》为 职,虽供奉文字,然鄙俚不经之词,岂宜进于君上?若 不敢法圣贤,而曲引苏轼、宋郊为比,自取侮慢,罪复 何辞?又尝伏读宣宗《翰林箴》曰:“启沃之言,惟义与仁。 尧、舜之道,邹孟以陈。若今烟火之举,恐非尧、舜之道; 烟火之诗,恐非仁义之言。臣等知陛下之心即祖宗 之心,故不敢以是妄陈于陛下之前。且知其不可犹 顺而为之,是不忠也;知不可为而不以实闻,是不直 也。不”忠不直,臣罪大矣。古之帝王,盘盂有戒,几杖有 铭,目不视非礼之色,耳不听非礼之声,兢兢业业,惟 怀永图。虽在纷靡丽华之中,幽独得肆之地,而所以 戒谨恐惧,操存省察,以致其精一之功者,无所不用 其极。诚以人主一心,攻之者众。一惑于耳,则凡侈靡 之声皆乘间而入矣;一惑于目,则凡侈靡之色皆抵 隙而入矣。人心愈危,则道心愈微矣。天理人欲,不容 并立。若曰上元之乐,乃微事耳,烟火之举,乃细故耳, 此不足为圣明之累。是殆不然。《书》曰:“不矜细行,终累 大德。”又曰:“不役耳目,百度惟贞。”若于此一事,厌常喜 新之念兴,则他日甚于此者,将无所不至,不可以微 事细故而不之谨也。且漆“器之作,何损于德,而舜则 止之;旨酒之甘,何害于事,而禹则绝之;露台之费,不 足为奢,而汉文则已之。彼圣贤之君何汲汲于是哉? 正以欲不可纵,渐不可长”故耳。臣等伏愿陛下宽斧 钺之诛,采刍荛之语,将此烟火等事一概禁止,不使 接于耳目而移此视听。为文王之视民如伤,大舜之 闻善若决江河,省此冗费,以活流离困苦之民,赏征 伐劳役之士,则干戈可息,灾旱可消,百姓可以庶富, 四夷可以宾服,亿万年享太平无疆之休。

    《帝王功德疏》
    何乔新

    帝王,创业垂统,或以首天下之德,或以安天下之功。 德之盛者其祚远,功之大者其业隆。五帝非无功也 以德名,三王非无德也以功著。汉高帝、唐太宗、宋太 祖,其德视五帝、三王固有愧矣,而其除暴救民之功, 亦天下之攸赖也。其垂光锡祚,舄奕繁衍,夫岂偶然 哉?请详陈之。圣神文武,尧之所以奄有四海也;哲明 “恭塞”,舜之所以历数在躬也,然庶绩为之咸熙,黎民 为之于变,非尧之功乎?帝载以之而熙,有苗以之而 格,非舜之功乎?“地平天成”,大禹所以为万邦之君也; “载斾秉钺”,成汤所以有九有之师也。然克勤克俭而 培四百年之隆基,非禹之德而何?克宽克仁,而肇六 百年之景命,非汤之德而何?既伐于崇,作邑于丰,人 知为文王之功也,而不知其受有殷命者,实本于徽 柔懿恭之德焉。“我武惟扬,侵于之疆”,人知为武王之 功也,而不知其奄甸万姓者,实本于聪明齐圣之德 焉。高帝沃亡秦之虐焰,开炎汉之丕基。班彪谓其所 以兴者有五焉:一曰帝尧之苗裔,二曰体貌多奇异, 三曰神武有征应,四曰宽明而仁恕,五曰知人善任 使然宽明仁恕,其创业之本欤?故仗义而西,则子婴

    降,声罪而东,则项氏踣,启运远追乎商周,享年独永
    考证
    于唐宋,盖以此也。太宗举晋阳之精兵,除亡隋之乱

    政,自谓成功过于古人者,有五事焉:见人之善,若己 有之,一也;取人所长,弃其所短,二也;贤者则敬之,不 肖者“则怜之,三也;正直比肩于朝,未尝黜责一人,四 也;中华边裔,爱之如一,五也。”然好贤从谏,其致治之 本欤。故举兵东征而世充就俘,仗钺西讨而仁杲就 戮,九域悉底于平康,四裔咸仰其盛德,盖以此也。太 祖承五季陵夷之极弊,启一统久大之洪图,史臣曾 巩谓其有汉祖所不及者十事焉。观其作,则垂宪后 常可行,汉祖则粗定海内而已,其不及一也。“定着常 刑”,一本宽大,汉祖虽约法三章,而惨夷未除,其不及 二也;保全功臣,始终一意,汉祖则疑间诸将,诛灭其 家,其不及三也;削大弱强,藩臣遵职,汉祖则封国过 制,反者更起,其不及四也。征伐必克,所向无前,而汉 祖数战辄北,其不及五也。“文武自出,群臣莫及,而汉 祖必资三杰之助,其不及六也。南海先下,不待于久 攻,而汉祖不能制赵佗之倔强,其不及七也。契丹自 附,无假于征战,而汉祖莫能制冒顿之侵陵,其不及 八也。后宫二百,愿归者听,而汉祖溷于衽席,其不及 九也。明于大计以属天下,而汉祖择嗣不审,其不及 十也。传十”有七世之宝祚,绵三百馀年之丕基,岂无 自而然哉?至若我太祖高皇帝,当元季之讫箓,奋一 剑之龙兴,奠安区夏。史臣宋濂谓:“功业之著,规模之 远,其本有六焉:挺生南服,而致一统华裔之盛,其功 高万古,一也;奋起布衣,而取天下群雄之手,其得国 之正,二也;文臣武将仰受成算,其独禀全智,三也。钦 畏天地,森若神明之有临;惠鲜小民,惟恐一夫之失 所,其敬天勤民,四也。后妃不预一发之政,阍寺惟给 扫除之役”,其家法之严,五也。兵戎大权,悉归朝廷,有 事则命将以统兵,暨旋则释兵而归第其兵政有统, 六也。是以数载而成帝业,一举而致太平,日月之出 没均被恩光,山薮之幽遐咸蒙覆帱。自生民以来,功 德兼隆,未有盛于我圣祖者也。虽罄“南山之竹,秃管 城”之颖,岂足以铺张对天之宏休,扬厉无前之伟绩 邪?

    《奏请节用疏》
    光懋

    户科都给事中臣光懋题,为国储甚诎,财用有限,伏 乞躬从节俭,以光圣德事,臣等于本月日接出该司 礼监传奉圣旨,“内库银两缺乏,光禄寺银暂取十万 两来用,钦此。”此时该寺之臣,捧奉明旨,搜括该寺素 所蓄积者,将如数以进矣。臣等待罪该科,始闻之,以 为天下之财,供朝廷之用。输之外府者,将以给军国 “之需;藏之内府者,将以供乘舆之用,岂至有不足以 取给于光禄寺哉?”臣等又思之,“光禄上以供膳羞祭 祀,下以备宴赏廪饩,有馀而或蓄之,不足而又取之, 似于国计不为大妨”,臣等复何言哉?然臣等视此,窃 有隐虑焉。“谨始者恒有不克终之念,防微者将以为 杜渐之基。恭俭自人主之盛节,糜费”为侈心之萌芽。 作法于凉,独恐末流之奢也,而况始其事于奢乎?陛 下英年睿智,嗣位之初,务遵理道,设行俭约,亲摛宸 翰,为十二事。首谨天戒,而以樽节用终焉。中外臣工, 仰窥圣心之纯,圣德之厚,所以保民生,寿国脉者,端 有启于是也。何也?“节与不节,君德修否之验,府库盈 虚之由,生民休戚之”本,国家治忽之原,咸于此乎观 之,而所系岂浅鲜哉!夫财用供于有司,所以为人主 用也。而成周式法则掌于太宰,凡其用度取予,一付 于《九式》之成法。故虽一尺之帛、一束之刍,一匪颁之 微、一燕好之私,而举不得过差焉。是以侈心有所惮 而不生,欲心有所节而不纵,非徒以惜民财、裕国用, 亦以“养人主恭俭之德而成令望耳。”陛下之心,如水 未淆,如鉴未尘,一垂意于节省,则凡所谓“谨天戒,任 贤能,收放心,纳忠言”等十一事,均于此乎俱举之矣。 陛下诚以此时太仓充足乎?赋有常供,而用无定数, 一岁犹不足支一岁之用,大司农支持经营,仅能额 办年例,万一突有必不容已之需,将何以取给乎?又 以光禄系内府之财,既有盈馀,不妨御用耶?然在库 之银,积年皇上节俭,寸积丝累,止有此数。后来大婚 诸礼,一皆取办于斯。今日之蓄,正所以为先事之备, 非无用之藏也。一旦取进十万,所馀宁几耶?所馀无 几,而后不节缩,并其无几者不馀矣。恐将有取之外 府银库者,渐不可长也。矧今淮阳大水,民不聊生,两 浙海潮,坏民田亩,正陛下宵衣旰食之时,不宜费取 众以多亏正用。伏愿收回成命,禁勿即取。自今凡百 用度赏使更加樽节,不耗其财于无益之事,不费其 财于无用之地,不施其财于无功之人,则帝王克俭 之德,复见于今日矣。具本谨题

    君德部杂录

    《易经大畜·彖》曰:“大畜,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程传以 卦之才德而言也,《干》体刚健,《艮》体“笃实。”人之才刚健 笃实,则所畜能大,充实而有辉光。畜之不已,则其德 日新也。

    《象》曰:天在山中,“大畜。”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 德。程传天为至大、而在山之中,所畜至大之象。君子观 象以大其蕴畜。

    《晋》:《象》曰:明出地上,“晋。”君子以自昭明德。程传君子观明 出地上而益明盛之象,而以自昭其明德,去蔽致知、 昭明德于己也。明明德于天下、昭明德于外也。明明 德在己,故云“自昭。”

    《书经商书太甲上》:“慎乃俭德,惟怀永图。”蔡传伊尹言:“当 谨其俭约之德,惟怀永久之谋。以约失之者,鲜矣。 太甲下德惟治,否德乱。与治同道,罔不兴;与乱同事, 罔不亡。”

    “《咸》有一德”,非天私我有商,惟天佑于一德,非商求于 下民,惟民归于一德。“德惟一”,动罔不吉;德二三,动罔 不凶。惟吉凶不僣,在人;惟天降灾祥,在德。

    《周书洪范》“六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刚克,三曰柔克。 旅獒德盛,不狎侮。狎侮君子,罔以尽人心;狎侮小人, 罔以尽其力。”

    《蔡仲之命》,“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君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

    《诗经大雅下》:“武王配于京,世德作求。永言配命,成王 之孚。”

    媚兹一人,应侯顺德。永言孝思,昭哉嗣服。

    《假乐》“假乐君子,显显令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 威仪抑抑,德音秩秩。无怨无恶,率由群匹。”

    《周颂烈文》:“无竞维人,四方其训之;不显维德,百辟其 刑之。”

    《左传》:子产曰:夫令名,德之舆也。德,国家之基也。有基 无坏,毋亦是务乎?有德则乐,乐则能久。《诗》云:“‘乐只君 子,邦家之基’。有令德也夫,上帝临汝,无贰尔心”,有令 名也夫,恕思以明德,则令名载而行之,是以远至迩 安。

    《易川灵图》:“黄气抱日,辅臣纳忠,德至于天。日抱戴, 至德之萌,五星若贯珠。”

    《诗》含神雾,德化充塞,照润八冥,则鸾臻也。

    《春秋孔演图》:王者德政,海内富昌,则镇星入阙。 《春秋潜潭巴》:“君德应阳,君臣得道叶度,则日含王字。” 含王字者,日中有王字也。王者德象,日光所照,无不 及也。

    君德应阳,则醴泉出。

    《孝经内事》君有德,天下欣心大丰盛。

    陆贾《新语至德》篇:“夫欲建国强威,辟地服远者,必得 之于民;欲立功兴誉,垂名流光,显荣华者,必取之于 身。故据万乘之国,持百姓之命,苞山泽之饶,主士众 之力,而功不在于身,名不显于世者,乃统理之,非也。 天地之性,万物之类,儴道者众归之,恃刑者民畏之。 归之则附其侧,畏之则去其域。故设刑者不厌轻,为 德者不厌重,行罚者不患薄,布赏者不患厚”,所以亲 近而致疏远也。

    《白虎通》:王者承统理,调和阴阳,阴阳和,万物序,休气 充塞,故符瑞并臻,皆应德而至。德至天,则斗极明,日 月光,甘露降;德至地,则嘉禾生,蓂荚起,秬鬯出,太平 感。德至文表,则景星见,五纬顺轨。德至草木,则朱草 生,木连理;德至鸟兽,则凤凰翔,鸾鸟舞,麒麟臻,白虎 到,狐九尾,白雉降,白鹿见,白乌下;德至山陵,则景云 出,芝实茂,陵出异丹,阜出萐莆,山出器车,泽出神鼎, 德至渊泉,则黄龙见,醴泉通,河出龙图,浴出龟书,江 出大贝,海出明珠。德至八方,则祥风至。

    罗隐《两同书》:“夫万姓所赖,在乎一人;一人所安,资乎 万姓。则万姓为天下之足,一人为天下之首也。夫以 水动萍移,风行草偃,处唐虞之代则比屋可封,居桀 纣之朝,则比屋可戮。夫天下者,岂贤于彼而愚于此, 易于上而难于下哉?盖人君有所损益也。然则益莫 大于主俭,损莫大于君奢,奢俭之间,损益之本也。” 《汲古丛语》:干之九二,非君位也,而曰君德。九五,君位 也,不曰君位,而曰位乎天德。舜之元德,君德也,受尧 之禅,则位乎天德矣。故饭糗茹草,若将终身,而德未 尝俭于位也。贵为天子,若固有之,而位未尝俭于德 也,故曰“有天下而不与。